菱、褐铁矿的选矿优势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褐铁矿选矿技术与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整体经济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样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加工制造业,这些钢铁大户逐渐发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钢铁的生产,导致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增。
但我国钢铁具有成因类型多、成矿条件比较复杂的特点,再加上我国采选装备和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等原因,我国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对铁矿石的需求。
为了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必须提高贫矿等铁矿石的选矿技术。
1 矿石性质众所周知,矿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但组成矿石的矿物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组成矿石的矿物主要有下面几种,褐铁矿、赤铁矿、硬锰矿就是其中的几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矿石,比如说黄铁矿、方铅矿、铜蓝、孔雀石等等都是组成矿石的矿物。
其中,褐铁矿以及赤铁矿中主要包含铁元素,但占绝对优势的是褐铁矿。
它的粒度具有细小的特点,并且通常都在0.04mm以下,除此之外,在试样中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以单体颗粒的形态存在,还常常黏附在其他矿物质的表面上。
在试样过程中黄铁矿是主要的硫化物,但大多数情况下,多以氧化残余包裹在赤铁矿或者褐铁矿中,很少以单体的形态存在,然而,粒度大多数情况下都在0.04mm以下。
其中,硬锰矿与软锰矿多与其他的矿物质相掺杂,因而,不容易将其分辨出,它的粒度多在0.01-0.05mm之间。
2 单一重选工艺这种工艺只有小型选铁矿才会选用,对褐铁矿进行重选工艺处理,它的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可以对其进行较少的投资,就可以很快看见效果。
重选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铁矿的品位,利用螺旋溜槽先进行预先富集,再利用后摇床进行精选,除此之外,对细粒褐铁矿的分选也可以采用离心机进行。
大中型的选矿厂之所以不采用这种工艺,主要原因是要进行处理的铁矿石的量比较少,另外的原因是摇床占用的面积很大,大型选场的建立需要大的厂房,那么就要相应的增加投资,这样不但会造成资金的过度浪费,而且也不合理,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的回收率太低,这样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而如果采用联合工艺既可以达到合理的要求又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率。
铁矿石的种类有哪些铁矿石的种类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4大类。
磁铁矿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呈黑灰色;赤铁矿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呈暗红色;褐铁矿指含有氢氧化铁的矿石,是针铁矿HFeO2和鳞铁矿FeO(OH)两种不同结构矿石的统称;菱铁矿含有碳酸亚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CO3,呈现青灰色。
铁矿石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冶炼含碳量不同的生铁和钢。
其中天然矿石(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磁选、浮选、重选等程序逐渐选出铁。
一、磁铁矿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是Fe2O3和FeO 的复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约5.15左右,含Fe72.4%,O 27.6%,具有磁性。
在选矿时可利用磁选法,处理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其结构细密,故被还原性较差。
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后即变成赤铁矿。
二、赤铁矿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呈暗红色,比重大约为5.26,含Fe70%,O 30%,是最主要的铁矿石。
由其本身结构状况的不同又可分成很多类别,如赤色赤铁矿、镜铁矿、云母铁矿、粘土质赤铁等。
三、褐铁矿是含有氢氧化铁的矿石,它是针铁矿HFeO2和鳞铁矿FeO (OH)两种不同结构矿石的统称,也有人把它主要成份的化学式写成mFe2O3.nH2O,呈现土黄或棕色,含有Fe约62%,O 27%,H2O 11%,比重约为3.6~4.0,多半是附存在其它铁矿石之中。
四、菱铁矿是含有碳酸亚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CO3,呈现青灰色,比重在3.8左右。
这种矿石多半含有相当多数量的钙盐和镁盐。
由于碳酸根在高温约800~900℃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而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多半先把这一类矿石加以焙烧之后再加入鼓风炉。
五、品位要求铁矿石的品位指的是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通俗来说就是含铁量。
比如说,铁矿石的品位为62,指的是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对于赤铁矿,理论最高品位为70%;对于磁铁矿,理论最高品位为72.4%;对于菱铁矿,理论最高品位为48.3%;对于褐铁矿,理论最高品位为62.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菱、褐铁矿选矿优势一。
鉴于菱铁矿在我国铁矿资源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技术上的突破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可利用资源比重,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国家层面上,鼓励研究单位、学校和企业紧密配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在研发阶段,由国家投入资金并予以政策扶持,在研究单位和大学对菱铁矿的成矿机理及焙烧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相变机理、能耗变化规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产生有发展潜力的原始创新技术,到了产业化阶段,由国家和研究院所共同投入研究经费,企业投入建设项目及设备购置的配套资金,共同促进菱铁矿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
当项目建成,产生经济效益后,从所得利益中返回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前期研发阶段各投入方的回报。
3.2 注意研发阶段与试生产阶段科研力量的投入比例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1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
这与我国科研人员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和强烈的技术本位是分不开的,只要达到了课题要求,开发了一种新的装置或者工艺,发表了几篇论文或者拿到了成果鉴定证书,任务就完成了。
实际上,科研成果不能高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原因,并不在于科学教术本身,而在于科研结构和各阶段投入的认识。
日本的科研组织有一个几何级数,即l:10:100 的结构[5],这包含3 个方面的含义:
1)1 个科学家,10 个工程师,100 个技术人员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科研开发队伍。
2)从构想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有3 个阶段,分别为创造构思阶段、中间试验阶段和商品化阶段,这3 个阶段的投资分别为l:10:100。
浅谈我国铁矿选矿技术的进展和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b753+.9 文献标识码:t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326-01几十年来,广大选矿工作者针对我国铁矿资源“贫、细、杂”的特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使我国铁矿选矿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尤其是近年来,研制并成功应用了新的高效分选设备、新的高效浮选药剂以及新的分选工艺。
从而使选矿工艺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菱铁矿石选矿技术由于菱铁矿的理论铁品位较低,且经常与钙、镁、锰呈类质同象共生,因此采用物理选矿方法铁精矿品位很难达到45%以上,但焐烧后因烧损较大而大幅度提高铁精矿品位。
比较经济的选矿方法是重选、强磁选,但难以有效地降低铁精矿中的杂质含量。
强磁选–浮选联合工艺能有效地降低铁精矿中的杂质含量。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对太钢峨口铁矿尾矿中碳酸铁矿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
该碳酸铁的赋存状态是以铁镁碳酸盐类质同象系列矿物为主,采用筛分–强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最终铁精矿品位在35%以上(焙烧后铁品位在51%以上),si02含量降至4%以下,四元碱度达到3以上,既是一种铁原料,又具有炼铁熔剂的性能,与酸性铁精矿混合冶炼能大大改善冶金性能。
中性或还原磁化焙烧一弱磁选是最原始且可靠的菱铁矿选矿技术,虽然加工成本较高,但随着铁矿资源紧缺和价值的升高,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
块状铁矿石(15~75mm)采用竖炉焙烧,而对于粉状铁矿石的焙烧,虽然曾进行过包括沸腾炉、回转窑焙烧等技术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大规模的生产实践。
近几年,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又重新加强对粉状铁矿石培烧技术的研究,并提出了所谓的“闪烁焙烧技术”,即利用回转窑焙烧技术使粉状铁矿石快速磁化焙烧。
采用该技术对武钢大冶铁矿的强磁精矿、酒钢强磁中矿、陕西大西沟铁矿等富含碳酸铁矿物的铁矿石进行了试验研究,铁精矿品位可提高到55%~60%。
二、褐铁矿石选矿技术由于褐铁矿中富含结晶水,因此采用物理选矿方法铁精矿品位很难达到60%,但焙烧后因烧损较大而大幅度提高铁精矿品位。
各种含铁矿物按其矿物组成,主要可分为4大类: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
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以及生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各种铁矿石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和物理特性。
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化学式为Fe3O4,其中FeO=31%,Fe2O3=69%,理论含铁量为72.4%。
这种矿石有时含有TiO2及V2O5组合复合矿石,分别称为钛磁铁矿或矾钛磁铁矿。
在自然纯磁铁矿矿石很少遇到,常常由于地表氧化作用使部分磁铁矿氧化转变为半假象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
所谓假象赤铁矿就是磁铁矿(Fe3O4)氧化成赤铁矿(Fe2O3),但它仍保留原来磁铁矿的外形,所以叫做假象赤铁矿。
磁铁矿具有强磁性,晶体常成八面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常成致密的块状,颜色条痕为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9~5.2,硬度5.5~6,无解理,脉石主要是石英及硅酸盐。
还原性差,一般含有害杂质硫和磷较高。
赤铁矿赤铁矿为无水氧化铁矿石,其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70%。
这种矿石在自然界中经常形成巨大的矿床,从埋藏和开采量来说,它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矿石。
赤铁矿含铁量一般为50%~60%,含有害杂质硫和磷比较少,还原较磁铁矿好,因此,赤铁矿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炼铁原料。
赤铁矿有原生的,也有野生的,再生的赤铁矿的磁铁矿经过氧化以后失去磁性,但仍保存着磁铁矿的结晶形状的假象赤铁矿,在假象赤铁矿中经常含有一些残余的磁铁矿。
有时赤铁矿中也含有一些赤铁矿的风化产物,如褐铁矿(2Fe2O3·3H2O)。
赤铁矿具有半金属光泽,结晶者硬度为5.5~6,土状赤铁矿硬度很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9~5.3,仅有弱磁性,脉石为硅酸盐。
褐铁矿褐铁矿是含水氧化铁矿石,是由其他矿石风化后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得最广泛,但矿床埋藏量大的并不多见。
其化学式为nFe2O3·mH2O(n=1~3、m=1~4)。
褐铁矿实际上是由针铁矿(Fe2O3·H2O)、水针铁矿(2Fe2O3·H2O)和含不同结晶水的氧化铁以及泥质物质的混合物所组成的。
菱铁矿和褐铁矿选矿技术一、菱铁矿和褐铁矿矿石特点菱铁矿(Siderite)。
纯菱铁矿(FeCO3)理论含铁品位48.27%,但由于经常与Mn2+、Mg2+等形成类质同象矿物(如镁菱铁矿、锰菱铁矿、镁锰菱铁矿),因此其纯矿物含铁品位常在43.47%~48.20%范围内波动;菱铁矿的比磁化系数为(35~150)×10-9m3/Kg,其磁性较镜铁矿和赤铁矿弱,较褐铁矿强;菱铁矿密度较小,常为(3.7~3.9)×103kg/m3,莫氏硬度3.5~4.5,易于泥化;其表面零电点为pH=7.3,可浮性类似于赤铁矿;菱铁矿在不通入空气的条件下采用中性焙烧,可分解为磁铁矿。
由于铁品位低、分解耗热大、易粉化、强度差等特点,不宜直接供高炉炼铁或作为烧结用料。
褐铁矿(Limonite)。
褐铁矿(mFe2O3·nH2O)是一系列含水的氢氧化铁及泥质物的统称,包括针铁矿(FeO(OH))、水针铁矿(FeO(OH)·nH2O)、纤铁矿(FeO(OH))、水纤铁矿(FeO(OH)·nH2O)、水赤铁矿(2Fe2O3·H2O)等。
由于褐铁矿并不具有固定化学组成,而是若干种矿物的混合物,因此褐铁矿的含铁量并不固定,其范围为48%~62.9%。
硬度1.0~5.5,密度3.0~4.2g/cm3,比磁化系数(20~80)×10-6m3/kg。
外表颜色一般为黄褐色、暗褐色或黑色。
褐铁矿的密度、比磁化系数等物理性能与主要脉石矿物石英(密度2.65g/cm3,比磁化系数10×10-6m3/kg )非常接近,表面泥化严重,疏水性差。
同时,由于褐铁矿成因复杂,磁性相对较弱、粒度粗细不均匀、磨矿过程中易泥化等特点,致使褐铁矿选矿难度相当大。
由于褐铁矿中富含结晶水,理论品位低,因此采用物理选矿方法,铁精矿品位很难达到60%,但与菱铁矿相同,焙烧后因烧失较大而使铁精矿品位大幅度提高,但因褐铁矿在磨矿过程中极易泥化,流失严重,难以获得较高的金属回收率。
褐铁矿在钢铁厂的应用(褐铁矿冶金特性)胡本坚(武钢钢铁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一、褐铁矿是世界公认的炼铁原料之一。
铁矿物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铁矿物和含铁矿物约30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170余种。
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用于炼铁的主要只有四类矿石,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钛铁矿。
褐铁矿(类)是其中之一。
世界比较著名的褐铁矿产地有澳大利亚、法国洛林、德国的巴伐尼亚、瑞典等地。
针状褐铁矿是澳大利亚产量较大的铁矿石品种,占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的30%左右,该矿主要产自罗布河(Robe River)。
针状褐铁矿的主要特点是结晶水含量在10%左右。
含铁量虽然只有57.5%~58.5%,但焙烧后品位达到63%。
针状褐铁矿储量较大,在高品位铁矿中占27%,而且绝大多数含磷低,目前该矿产量约4500万吨/年以上。
罗布河公司褐铁矿生产能力3000万吨/年以上,BHP扬迪矿褐铁矿生产能力2500万吨/年以上,哈默斯利扬迪褐铁矿有2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日本对罗布河褐铁矿使用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国内主要钢铁厂普遍使用25%~30%的罗布河褐铁矿,因此近60%的罗布河矿出口到日本。
西欧大型鲕状褐铁矿-菱铁矿矿床,它贯穿于法国洛林、德国西部及卢森堡境内。
法国储量约90亿吨,德国约30亿吨,卢森堡约2亿吨。
法国洛林地区鲕状铁矿石储量占法国铁矿总储量的90%左右。
其一般含铁量30%左右,经过选矿后可得到品位为40%~45%的精矿。
我国褐铁矿探明储量12.3亿吨,在铁矿总储量中占有量不大,开发和利用研究较晚,以至一些铁厂比较陌生,甚至不大愿意使用。
但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开发,褐铁矿选矿厂林立,其精矿品位也在不断提高。
得到了相当一部分铁厂的认可,尝到了甜头。
全国特大型钢铁厂宝钢不锈钢分公司通过术攻关,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褐铁矿大比例替代高品级铁矿石。
二、褐铁矿品位的特殊性。
在《矿产工业要求要求参考手册》中,用来炼铁的矿物含铁量:磁铁矿(Fe3O4) 含Fe 72.4%赤铁矿(Fe2O3) 含Fe 70.0%镜铁矿(Fe2O3) 含Fe 70.0%褐铁矿(Fe2O3·nH2O) 含Fe 48~62.9%菱铁矿(FeCO3) 含Fe 48.2%针铁矿(Fe2O3·H2O) 含Fe 62.9%这就说明,在没有其它杂质的情况下,含铁48~62.9%的褐铁矿,在其脱水之后,就是含铁70.0%的赤铁矿。
菱铁矿选矿现状报告菱铁矿是一种与煤炭同样重要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
在菱铁矿的采选过程中,选矿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菱铁矿选矿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选矿原理菱铁矿选矿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矿石的物理和化学差异,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矿石进行分离和提取,达到提高矿石品位、降低杂质含量的目的。
传统的选矿方法主要包括重选、浮选、磁选和电选等。
重选是利用矿石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粗粒、富集度较高的菱铁矿。
浮选则是通过气泡将粘附在矿物表面的杂质浮出,适用于细粒、富集度较低的菱铁矿。
磁选则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适用于磁性较强的菱铁矿。
电选则是通过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分离出来,适用于带电性较强的菱铁矿。
二、选矿流程菱铁矿选矿的流程通常包括矿石粉碎、磁性预处理、重选、浮选和精选等环节。
其中,矿石粉碎环节是将原矿经过破碎、磨矿等方法得到适合进一步选矿处理的矿石粉末。
磁性预处理则是利用磁选方法将矿石中的磁性杂质分离出来,以减小重选、浮选工艺难度。
重选环节分为粗选和扫选,其中粗选通过重力分类将矿石分出不同密度的物料,扫选则对粗选中的适宜精选的矿石再次分类。
浮选环节则是通过气泡将杂质浮出,达到提高矿石品位的效果,其中常用的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和调节剂等。
精选环节则是通过电磁场、水力场等方法将矿石中残留的杂质进一步去除,以提高矿石品位。
三、存在的问题菱铁矿选矿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菱铁矿矿石的粒度、密度、磁性等特性千差万别,导致选矿工艺需要根据矿石特性进行调整,提高了选矿工艺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菱铁矿选矿工艺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需要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此外,选矿设备陈旧,运行效率不高,生产效益不够显著。
四、未来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菱铁矿采选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数字化技术将大大提高数据分析、工艺模拟等方面的效率;智能化技术则将使选矿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自动化技术则将消除人为因素对选矿效果影响。
菱铁矿选矿方法我呀,对菱铁矿可是有不少的了解呢。
菱铁矿,那可是一种挺特别的矿石。
你要是想从菱铁矿里选出有价值的铁,这选矿方法可大有讲究。
咱先来说说磁选法。
这磁选就像是一场神奇的筛选魔法。
你看啊,菱铁矿它有一定的磁性,虽然不是特别强,但就这点磁性就给了我们机会。
就好比在一群小伙伴里,菱铁矿这个小伙伴身上带着一个小标签,这个小标签能被磁选设备识别出来。
我们把菱铁矿的矿石放进磁选机里,那些有磁性的菱铁矿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被吸到一边,而那些没有磁性的杂质呢,就只能留在原地。
不过呢,磁选法也不是万能的,要是矿石里的菱铁矿磁性很弱,或者有其他磁性矿物干扰,那这磁选出来的效果可能就不太理想了。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那怎么办呢?就这么放弃磁选法了?”当然不是啦。
我们可以想办法增强磁选的条件,比如说提高磁场强度,或者对矿石进行预处理,让菱铁矿的磁性更明显些。
再讲讲浮选法吧。
浮选法就像是一场在水里进行的选美比赛。
我们要先把菱铁矿的矿石磨成细细的粉末,这就像是给矿石们做了个大变身。
然后把这些粉末放到特制的浮选液里。
在这个浮选液里,我们加入一些药剂,这些药剂就像是评委手里的打分牌。
有的药剂会和菱铁矿产生特殊的反应,让菱铁矿变得容易浮起来,就像一个漂亮的选手穿上了最耀眼的服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那些杂质呢,就只能沉在水底,就像那些没有特色的选手被淘汰了。
我有个朋友,他一开始搞浮选的时候,怎么都搞不好。
他就纳闷了:“这浮选咋就这么难呢?”后来他发现啊,原来是药剂的用量没掌握好。
药剂用多了,就像是评委打分太随意了,好的坏的都浮起来了;药剂用少了,菱铁矿这个选手就没被发掘出潜力,浮不起来。
所以啊,浮选法里药剂的选择和用量那可是相当关键的。
重选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选矿方法。
这重选法就像大自然的筛选过程。
你看啊,在河流里,大石头总是留在河底,小石头和沙子就被水流带到远处了。
重选法就是利用菱铁矿和杂质之间的比重差异来进行选矿的。
我们把矿石放在一个特殊的设备里,让它们像在河流里一样流动起来。
关于褐铁矿:褐铁矿是多种含铁矿物形成的混合矿物,其主要含铁成分是针铁矿、纤铁矿以及含水针铁矿、含水纤铁矿,次要含铁矿物富水的氢氧化铁胶凝体、含铁泥质矿物。
其含铁矿物在不同矿石中比例不定,对于褐铁矿的品位可以简单通过颜色及硬度来区分,含铁量高的褐铁矿硬度高,颜色偏向于黑色,含铁量低的褐铁矿硬度低,颜色偏向于黄色。
褐铁矿的理论品位在为62.9%,褐铁矿精矿品位根据结晶水情况有所变化。
褐铁矿是典型的弱磁性矿物,通过10000Gs以上的磁场强度才能有效进行选别。
褐铁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硬度较低,在磨矿过程中容易产生泥化现象,从而造成选矿时对铁矿物的回收率降低及精矿品位提升困难,如果褐铁矿的嵌布粒度等矿物性质适合,在干式选矿或者是在较粗粒度下湿式磁选能获得较高品位及回收率的选矿产品,则不必要进行细磨后再磁选的选矿流程。
褐铁矿选矿工艺:褐铁矿选矿工艺一般采用强磁选、焙烧弱磁选方案,后者选矿成本较高,工艺流程复杂,对于中小规模的矿山不适合。
特别是针对该矿含硅高的特点,使用强磁选能较好的将具有弱磁性的褐铁矿与非磁性的硅质脉石矿物分离。
在通过破碎将褐铁矿及硅质矿物解离以后,可以通过湿式次选作业或干式磁选作业进行降硅提铁作业,干式磁选作业及湿式磁选作业略有区别。
干式磁选作业是在破碎后直接给入磁选机进行磁选,所使用的设备是干式强磁选机,其磁选作业的工作原理图如下:干式磁选作业的优点是不需要用水,可以在较粗的粒度下进行选矿作业,但相对于湿式磁选作业品位提升幅度低,原因在于干式磁选作业矿物流动性差,部分较细的矿物颗粒容易形成粘附,且给料长层的磁性矿物不易与最佳磁选工作面接触。
干式磁选作业对于物料的含水量(表面水)有要求,入料越细,要求含水量越低。
湿式磁选作业是在破碎到较细的粒度后预混成矿浆或者在入磁选时使用水冲入料,其工作原理如下,湿式强磁选机工作时,具有弱磁性的褐铁矿被吸附在磁选机的工作面上,运行至卸矿位置完成无水卸矿,而非磁性的硅质脉石则随水流的作用形成矿浆自尾矿排矿口排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菱铁矿石的选矿方法菱铁矿石如同褐铁矿石一样,由于从中回收的精矿铁品位低,在化学组成方面不够有利,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的需要量低。
因此,菱铁矿石仅利用于其他铁矿原料goidels 族的限或缺乏的一些国家。
菱铁矿石的工艺特性适合于机械分选,因为矿石具有粗粒嵌布矿物在破碎时就能得到良好解离。
不利的条件则是矿物成分,它含碳酸盐、硅酸盐和褐铁矿铁矿物变种等,这些矿物为含铁低的菱铁矿、鲕绿泥石、鳞绿泥石和铁氢氧化物。
在矿石中经常存在一些磁铁矿。
矿石中上述矿物的大致比率为;菱铁矿45~47,磁铁矿9~12,铁氢氧化物13~18,铁硅酸盐24%。
金属矿物常常具有鲕状结构。
矿物颗粒~2.5mm,并且紧密共生。
非金属矿物为石英、谅解石和磷灰石。
单体的粗粒硅酸含量不超过5~7%,其余砖石分页在硅酸盐中或形成米的细粒嵌布的颗粒。
由于这样的脉石组成碱度较高,从而增大菱铁矿石的价值,并使菱铁矿石原料的最佳选矿浓度有所降低。
菱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和过程可归结为重选和焙烧磁选。
在南斯拉夫一些选矿厂,除采用洗矿外,重悬浮液选矿得到普遍推广。
对分级的和只按3~0mm 粒级脱汤阴物料进行选别。
同时脱泥设备的溢流无处可用,排至尾矿,而含铁36%的沉砂则作为铁矿的次等成品运出。
重悬浮液选别的精矿铁品位在395 到44%不太大的范围内变化,并取决于矿石的矿物组成。
重选时,铁回收率高,为89~92%。
利用螺旋分级机作为脱泥设备。
其沉砂含铁约为36%。
而溢流含铁为20~22%。
处理菱铁矿石有效的方法是焙烧磁铁,它除了为矿石磁选作预备之外,还可以除掉碳酸盐和褐铁矿物中的挥发物,从而显著提高商品精矿质量。
粒度。
你想知道的褐铁矿选矿方法都在这了!当前国际形势将铁矿石这一矿产资源推至热议。
常见的铁矿石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及菱铁矿等。
其中,褐铁矿作为一种典型的难处理铁矿石,具有易泥化,选别指标差等特点,但因其储量丰富而成为了解决铁矿产资源匮乏的有利后盾,常见的褐铁矿选矿方法主要包括单一选别流程和联合选别流程。
编辑一、褐铁矿单一选别流程褐铁矿石单一选别流程主要包括重选法、磁选法、浮选法(正、反浮选法)。
1、褐铁矿重选法所谓重选就是利用重力进行分选,作为褐铁矿主要的选别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来处理粗粒嵌布矿石。
为进一步提高精品品位,大多褐铁矿选矿厂通常采用洗矿-重选工艺流程,先利用筒筛洗矿机、槽式洗矿机及擦洗机等设备洗矿,再利用重介质和跳汰机等重选设备选别,多用于选别褐铁矿和假象赤铁矿。
该褐铁矿选矿方法的优点是重选法设备简单、成本低、动力消耗少,缺点是回收率低,尾矿品位高,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回收。
编辑2、褐铁矿磁选法由于褐铁矿石里面含有铁,所以它们都是有磁性的,褐铁矿石里面含铁量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磁性的差异,这样便可使我们通过磁性的差异进行选矿,一般多采用强磁选选别褐铁矿石,但此褐铁矿选矿方法对细粒级(-20um铁矿物)回收率较差。
编辑3、褐铁矿浮选法单一浮选法对细粒铁矿物回收效果较好,但由于褐铁矿石易泥化而严重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在浮选前考虑脱泥或强化分散矿泥是非常重要的。
矿泥因粒度细难于附着气泡表面,形成单独的矿化泡沫层浮出,而易附着粗粒表面。
当粗粒褐铁矿表面附着脉石泥时,其选择性与可浮性显著下降;矿泥比表面及表面能(活性)大,一是吸附(消耗)大量浮选药剂,造成矿浆油药多,粘性大,降低了易浮矿的选择性与可浮性;二是水化能力强,一旦矿泥粘附于气泡,则气泡表面的水化膜不易脱除,从而给精矿的浓缩、过滤带来严重困难,导致回收率下降。
编辑褐铁矿浮选工艺可选择正浮选或反浮选,研究和实践表明反浮选更适于褐铁矿石的提质降杂。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位居世界铁矿石进口国首位。
随着铁矿石供需差距的增大,全球铁矿石价格飞涨,铁矿石的运输费用也大幅度攀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相关人员将矿石开采的目标放在了复杂难选铁矿石中,以期通过相关技术提高国内铁矿石的利用率,挖掘我国现有铁矿山的潜力,缓解铁矿石进口的压力,保障钢铁行业的稳定发展。
1 复杂难选铁矿石概述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难选矿的概念,难选矿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本质上难选,主要是指矿石由复杂的矿物构成;其二,经济上难选,主要是指矿石在进行选矿与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才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精矿品位;其三,环保限制难选,主要是指矿石在进行处理时,使用的化学药品或者生成的物质受到限制。
对于铁矿石而言,满足上述复杂难选标准的有微细粒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多金属共生矿和超贫磁铁矿[1]。
2 近年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分析2.1 微细粒磁以及赤铁矿的选矿技术第一,选择性高效磨矿技术。
在微细粒磁选矿技术中,磨不细和过磨现象较为严重,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择性高效磨矿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有用矿物的分离度,还可以避免过粉碎现象的出现,既能够提高铁矿石的回收率,还可以提高精铁矿的品位。
第二,超细磨技术。
超细磨技术主要通过球磨机、ISA 磨矿机和塔式磨矿机等设备实现复杂难选铁矿石的回收,研究人员为了实现高效细磨,对球磨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进,有效改善了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大大降低了能源损耗。
第三,强磁选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SLon型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设备以及SHP型平环强磁选设备实现铁矿石的回收。
长沙矿业研究院将SHP强磁选设备作为基础,研制了新型ZHI强磁选设备,用于回收赤铁矿。
和两种传统强磁选设备相比,ZHI型强磁选设备的回收率要高26%、尾矿品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研究成传鹏,贺国春(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摘 要: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依靠于矿石资源,随着矿石资源的枯竭,钢铁行业的工作人员将矿石资源开采目标定位于复杂难选铁矿石,其选矿技术成为钢铁行业关注的重点。
铁矿石选矿法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含铁矿物有300多种,可作为炼铁原材料的铁矿物仅20余种,其中主要的铁矿物类型分别是、、褐铁矿和菱铁矿四种,根据铁矿石的性质不同,其选矿方法也各部相同,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这四种铁矿的选矿方法。
一、磁铁矿选矿方法磁铁矿中主要含的铁矿物为四氧化三铁(Fe3O4),磁铁矿石含铁矿约85%左右,矿石硬度在5.5~6.5之间,比重在4.6~5.2之间,其突出特点是磁性强,因此弱磁选是其主要的选别方法。
弱磁选选别工艺根据其矿物组成,可分为单一弱磁选法、弱磁选-反浮选法和弱磁-强磁-浮选联合选别法。
1、单一弱磁选法主要适于矿物组成简单的单一磁铁矿物。
选矿厂通过粗碎或中碎作业后,利用磁滑轮预先抛尾,将围岩抛出后,可通过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和阶段磨矿-弱磁选流程两种流程选别磁铁物。
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较粗或铁品位较高的磁铁矿。
阶段磨矿-弱磁选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细的低品位矿石。
磁铁矿磁选现场2、弱磁选-反浮选法弱磁选-反浮选法主要是针对提高精矿品位较难或精矿二氧化硅杂质较多的铁矿。
经过破碎筛分-磨矿分级后,使用弱磁选-阳离子反浮选方法或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方法进行选别磁铁矿。
3、弱磁-强磁-浮选联合法弱磁-强磁-浮选联合流程多用来处理多金属共生磁铁矿石已经含有赤铁矿、褐铁矿等铁矿的混合铁矿石。
二、赤铁矿选矿方法赤铁矿是一种不含结晶水的三氧化二铁(Fe2O3),褐铁矿矿石含铁35%一40%,硬度为5.5~6.5之间,比重为4.8~5.3之间。
该种铁矿石为弱磁性铁矿。
目前常见的主要有:重选法、磁选法和浮选法三种。
1、赤铁矿重选法赤铁矿重选法可根据其矿物性质,分为单一重选法和螺旋溜槽-摇床联合重选法。
单一重选法:根据矿物粒度条件又分为细粒重选和粗粒重选,其中细粒重选是将破碎后的铁矿进行磨矿,使其单体解离后,再通过重选得到细粒高品位赤铁精矿,该方法适用于嵌布粒度细、含磁性高的赤铁矿;粗粒重选法因其矿物粒度较粗,因此多采用只破不磨法,然后通过重选抛弃破碎后的粗尾矿,多适于粗粒嵌布赤铁矿石。
目录摘要: (2)1、菱铁矿概述 (2)1.1 菱铁矿的物理学特性 (2)1.2 我国菱铁矿资源及矿石类型 (2)2、菱铁矿选矿工艺 (3)2.1 菱铁矿的可选性 (3)2.2 菱铁矿焙烧-磁选工艺 (3)2.3 菱铁矿强磁选工艺 (7)2.4 菱铁矿浮选工艺 (7)3、陕西大西沟菱铁矿选矿实践 (8)3.1 生产概况 (8)3.2 矿石性质 (8)3.3 技术及外部条件 (9)3.4 选矿工艺流程 (9)4、结语 (12)参考文献 (12)菱铁矿选矿工艺与选矿实践概述彭啸鹏114007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要:介绍了菱铁矿的主要性质和矿产资源现状以及其主要选矿工艺和选矿设备。
并进一步结合陕西大西沟菱铁矿选矿厂的选矿实际流程,分析了菱铁矿的选矿实践要求与工艺,对了解和学习菱铁矿的选矿工艺以及进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菱铁矿;选矿工艺;生产实践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in properties of siderite, as well as its main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it studies the actual beneficiation process of the Shanxi Daxigou siderite concentrator, as well as the ore dressing practice requirements and process. I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of the beneficiation process of the siderite. And it’s good for the further study.Key words:Siderite; Beneficiation Process; Production Practices1、菱铁矿概述1.1菱铁矿的物理学特性菱铁矿是一种碳酸铁矿物,其化学式为FeCO3。
⼀种菱铁矿、褐铁矿及菱褐铁矿共⽣矿等弱磁性铁矿的⼀种菱铁矿、褐铁矿及菱褐铁矿共⽣矿等弱磁性铁矿的选矿⽅法全国免费咨询:0379-******** 专家咨询热线:137********摘要:⼀种菱铁矿、褐铁矿及菱褐铁矿共⽣矿等低品位弱磁性铁矿的选矿⽅法。
即单⼀菱铁矿、褐铁矿、菱褐共⽣矿等弱磁性铁矿通过回转窑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流程,获得精矿品位TFe62~69%,回收率78~88%⾼指标的铁精矿。
主权利:⼀种涉及菱铁矿、褐铁矿及菱褐铁矿共⽣矿等弱磁性铁矿的选矿⽅法,其特征在于:单⼀菱铁矿、褐铁矿及菱褐铁矿共⽣矿等弱磁性铁矿通过焙烧-磁选-反浮选流程获得精矿品位TFe62~69%,回收率78~88%⾼指标的铁精矿;其选别阶段及其技术参数为:(1)焙烧阶段原矿经破碎后的进炉粒度:30~0mm;焙烧燃料:煤或⽓;还原剂:煤(单⼀菱铁矿不⽤还原剂)或CO⽓体;还原剂⽤量:煤⽤量为焙烧物料的0~8%;或⽤适量CO⽓体确保窑尾CO含量≥0.5%;燃料:可以提供1.28~1.70GJ/吨原矿的煤或⽓;焙烧温度:530℃~950℃;焙烧时间:20~150分钟;焙烧产品出炉时⽔淬,迅速冷却;(2)磁选阶段:⽔淬后的产品经磨矿分级后进⼊磁选;在磨矿分级作业及磁选作业,针对焙烧料其矫顽⼒强的特点,对其磁性进⾏处理;(3)反浮选阶段:搅拌时间:3~5分钟;浮选时间:24~35分钟;浮选:阳离⼦反浮选或阴离⼦反浮选;药剂制度:其中,阳离⼦反浮选,药剂制度是:胺类阳离⼦捕收剂70~200g/t,矿浆温度:常温;阴离⼦反浮选,其药剂制度是:SD620~700g/t,NaOH700~960g/t,CaO160~216g/t,RA系列阴离⼦捕收剂100~120g/t,矿浆温度:28~32℃。
菱、褐铁矿的选矿优势
1)分选段投资少。
与赤、褐铁矿直接分选相比,菱、褐铁矿通过磁化焙烧相变加工成磁铁矿后,用弱磁选设备即可回收,相对于弱磁一强磁-浮选回收红铁矿而言,分选阶段投资较少。
2)磨矿费用低。
由于焙烧过程中,大量CO2气体和结构水从菱、褐铁矿中挥发出来,使得相变后的人工磁铁矿具有结构疏松、孔洞发育的特点,多次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焙烧后的人工磁铁矿与原生矿相比,相对可磨度提高1.5~2倍。
3)沉降速度快,便于回水利用。
焙烧后的人工磁铁矿沉降速度较原生矿快3~5倍,这一特质使得焙烧矿冷却水可以快速澄清,得到回用。
同时沉降速度快可大幅度减少沉降面积,减少浓缩脱水设备投资。
2)菱、褐铁矿选矿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问题
相对于其它磁、赤铁矿选矿而言,菱铁矿选矿必须先焙烧将FeCO3转化为Fe304。
焙烧成本有一定增加,但由于焙烧后矿石相对可磨度增加2倍多,而磨矿费用在选矿成本中所占比例近一半,焙烧成本的增加和磨矿成本的降低相抵,成本增加幅度并不是很大。
加之当前铁矿价格上涨,菱、褐铁矿在经济上有了开发利用的可能。
但生产实践中,焙烧成本的高
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此由技术开发者总结出影响焙烧成本的关键因素,并对主要岗位技术工人进行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培训,同时在生产初期跟踪产业化进程中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技术方案,以达到综合成本最低的目的。
2.2 技术问题
讲到菱、褐铁矿选矿技术,很多选矿工作者都能如数家珍般讲到许多方法,有些学者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写了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论文。
但能在工业上低成本实现顺利选矿的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先进的焙烧方法,也不是因为存在重大的不可克服的技术关键。
多数工业应用上的失败,都是因为细节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解决,而这些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问题,往往是在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中才会逐渐暴露出来。
如燃料选择和使用不当导致灰份过高,局部焙烧不均匀,固定碳的流失导致焙烧能耗高,窑内压力控制不当导致窑头出矿不顺等。
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重大关键难题,但的确是导致流程不顺行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结合现场其它相关技术参数的变化综合考虑后解决。
而要发现并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从反应原理人手进行前期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有在生产一线潜心研究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并及时加以解决。
因此,笔者认为,潜心解决研究成果工业化过程中的全流程顺行细节问题,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2.3 协作问题
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并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放大过程,尤其是原料性质不稳定、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矿石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产品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生产质量不稳定,流程不顺行的问题,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从问题产生的原因着手,制定解决问题
的方案,而成果开发者从初期的研究方案设计,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及控制点,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最有可能很快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此外,由于实验室研究工作和生产实验有较大的差异,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开发研究工作,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差距,有机的将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在一起,合理分工,紧密配合,是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尽管所有的研究成果走向产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这一问题,但菱、褐铁矿矿石性质的复杂性、在焙烧过程中控制技术的多变性,尤其是没有现成的生产线可以借鉴,一旦在大规模生产中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是否会产生其它不良后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这就要求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多年研究的科研人员,结合具体情况,找出问题所在,由企业中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按照研究人员的思路精心操作,同时企业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使得问题-暴露就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使产业化得以顺利完成。
2.4 产权问题
要实现技术开发者与技术使用者的密切配合,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就要将两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成果转化成功,双方都能够从中及早收回前期投入并实现自己对项目的经济期望,如果失败,双方都要承担经济损失,为此,提前明确双方的利益分配是必要的。
3对策与建议
3.1 国家加大科研工作前期投入
由于企业比较注重很快有经济效益的项目投入,对诸如菱铁矿之类的前景不明朗但有研究价值的项目不愿意做前期投入,而愿意对其进行实验室研究也有能力完成此项研究的科研院所又因没有研究经费来源。
鉴于菱铁矿在我国铁矿资源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技术
上的突破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可利用资源比重,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国家层面上,鼓励研究单位、学校和企业紧密配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在研发阶段,由国家投入资金并予以政策扶持,在研究单位和大学对菱铁矿的成矿机理及焙烧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相变机理、能耗变化规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产生有发展潜力的原始创新技术,到了产业化阶段,由国家和研究院所共同投入研究经费,企业投入建设项目及设备购置的配套资金,共同促进菱铁矿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
当项目建成,产生经济效益后,从所得利益中返回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前期研发阶段各投入方的回报。
3.2 注意研发阶段与试生产阶段科研力量的投入比例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1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
这与我国科研人员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和强烈的技术本位是分不开的,只要达到了课题要求,开发了一种新的装置或者工艺,发表了几篇论文或者拿到了成果鉴定证书,任务就完成了。
实际上,科研成果不能高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原因,并不在于科学教术本身,而在于科研结构和各阶段投入的认识。
日本的科研组织有一个几何级数,即l:10:100的结构[5],这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
1)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术人员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科研开发队伍。
2)从构想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有3个阶段,分别为创造构思阶段、中间试验阶段和商品化阶段,这3个阶段的投资分别为l:10:100。
3)在这3个阶段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大体为1:10:100。
而我国曾有人对几百项获奖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做过分析,其实验室、中试、生产3个阶段的投入比为1:1.51:26.03,而全国平均的三者比值是1:5:9,这是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国很多的科研人员,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创一些新的领域,从事艰苦的、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或者研究报告,但这些只不过是完成了l或者10的前期工作,85%的研究成果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的目标,这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低的原因之一。
各阶段投入比例不合理,是影响菱铁矿开发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因素,由于菱铁矿选矿相对较难,中间环节多,焙烧后的人工磁铁矿与天然铁矿石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均有很大的变化,尽管在实验室阶段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至今也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尤其没有工业实践的基础,因此,更应该加强工业应用阶段的技术力量、开发经费等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