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美术 纹样设计—连续纹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四方连续纹样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方连续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培养学生对四方连续纹样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四方连续纹样进行实际设计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四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和特点。
2. 四方连续纹样的应用范围。
3. 四方连续纹样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四方连续纹样的创作方法。
2. 四方连续纹样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四方连续纹样的图片、案例和素材。
2. 学生准备纸张、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四方连续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四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和特点。
Step 2:讲解四方连续纹样1. 教师讲解四方连续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四方连续纹样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Step 3:创作四方连续纹样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四方连续纹样的创作,提供素材和参考。
2. 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创作属于自己的四方连续纹样。
Step 4: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Step 5:总结和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方连续纹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将四方连续纹样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四方连续纹样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四方连续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创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四方连续纹样的创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四方连续纹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将四方连续纹样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二课设计纹样(第二课时)——连续纹样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
2.技能目标掌握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3.情感目标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连续纹样的构成特点。
2.教学难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图案样画、课件等。
五、教学方法本课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任务要求,采用欣赏、交流讨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动手时实践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这样,在不失学生自由想象的同时又完成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阶段发展阶段1.复习第一课《了解纹样》的相关知识:纹样与生活、纹样的题材、纹样的组织规律、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学生回顾单独纹样的相关知识。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连续纹样的特征。
温习知识,形成较系统的知识链。
学生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图案在学生的运用,以及体会特的设计展示连续纹样图片,问:这两个纹样图片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有什么不同。
征。
导入课题深入阶段 1.板书课题:《连续纹样设计》2.展示一个花的单独纹样图片,提问“如何由一个单位纹样构成连续纹样?”3.总结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概念4.图片展示:(1)我国古代文物器物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
(2)少数民族服饰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
(3)生活中各种布料运用的四方连续纹样。
5.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展示不同骨式图片,提问:想一想,有什么排列规律。
排列规律:(1)直立式(5)倾斜式(2)相对式(6)波线式(3)散点式(7)折线式(4)倒立式学生欣赏,讨论,回答学生赏析赏析图片,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规律图。
教案:初中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纹样的创新设计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2. 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二方连续纹样的创新设计。
2. 二方连续纹样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二方连续纹样的图片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二方连续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二方连续纹样(10分钟)1. 教师讲解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2. 教师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示范二方连续纹样设计(10分钟)1. 教师示范设计一个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设计一个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
四、创新设计二方连续纹样(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一个独特的二方连续纹样。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际应用二方连续纹样(5分钟)1. 教师展示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讨论如何将二方连续纹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创作心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其他类型的连续纹样,如四方连续纹样等。
2. 学生可以尝试将二方连续纹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设计、服装设计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创新,让学生了解了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际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传承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八年级《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布的设计》微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布的设计》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布的设计
教学背景本微课内容节选自《美化生活的装饰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实验教材第15册中的一课,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家居装饰布为题材,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装饰布插图,学生通过欣赏和设计装饰布,体验设计过程的乐趣,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掌握四方连续纹样设计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手法表现作品,设计独特的装饰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示范法自学讨论法
教学总结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绘画水平和思维特点为依据,抓住初二学生思维发散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通过(1观察欣赏.2四方连续纹样的概念。
3单位纹样的设计。
4四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
5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布的设计绘画步骤。
)这样五大教学环节来实施教学,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装饰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健康的艺术审美观。
通过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当教师的基本功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普通话有待加强练习。
初二教案二方连续纹样(二)模板[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方连续的构成方法。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节奏感、整体感及对装饰色彩的认识、应用。
[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的构成骨架和四方连续的构成骨架[教学难点]色彩与图形的结合运用[教具]制作图案工具、课件[授课内容]连续纹样在进行了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的学习后,我们来学习设计连续纹样的内容。
连续纹样是根据条理与反复的组织规律,以单位纹样作重复排列,构成无限循环的图案。
连续纹样中的单位纹样可以是单独纹样,也可以是适台纹样,或者是不具备独立性而一经连续后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完整又丰富的连续效果的纹样。
因此在设计连续纹样时,除了要注意单位纹样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连续的方向设计单位纹样的接口,这是产生连续效果的关键,连续得自然与否、紧凑与否、流畅优美与否,都与它息息相关。
由于重复的方向不同,一般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两大类。
一、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
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
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二方连续的组织骨式变化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八种不同的排列骨式.它的基本排列骨式可分为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浪式、水平式、一整二破式、折线式、旋转式等八种基本骨式。
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其排列的韵律变化,疏密、大小、色调等变化,期达到完整的视觉效果。
1、散点式单位纹样一般是完整而独立的单独纹样.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开来,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物或连接线,简洁明快,但易显呆板生硬。
可以用两三个大小、繁简有别的单独纹样组成单位纹样,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装饰效果会更生动。
2、直立式有明确的方向性,可垂直向上或向下,也可以上下交替。
3、倾斜式倾斜排列,有并列、穿插等形式;以折线的形式排列,有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排列方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第二课设计纹样(第二课时)
——连续纹样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
2.技能目标
掌握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3.情感目标
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连续纹样的构成特点。
2.教学难点:
连续纹样的排列规律——骨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
图案样画、课件等。
五、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任务要求,采用欣赏、交流讨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动手时实践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这样,在不失学生自由想象的同时又完成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