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和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课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一、引言本课程为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的第七课课件。
在这一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并深入研究哲学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们将了解到哲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对人生的启示,以及哲学对于塑造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
二、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研究基本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真理、价值、意义等问题。
它通过系统的思考和理性的探索来寻找人类存在和行为的意义。
2.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哲学与人生紧密相关,它帮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目标、价值观、道德等。
哲学可以提供一种思维工具,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身处境,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3. 哲学对个体的影响•哲学能够开阔个体的视野,帮助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一种狭隘的观点。
•哲学能够激发个体对于自己的思考和主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哲学能够引导个体思考人生的目标与意义,帮助其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哲学能够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
4. 哲学对社会的影响•哲学引导社会不断进步,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与演进。
•哲学培养社会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更全面的视角。
•哲学推动社会正义和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哲学对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1. 思维方式的影响哲学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会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陷入一种狭隘的观点。
它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
此外,哲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行为方式的影响哲学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
哲学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它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标题: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引言概述:在哲学与人生的第7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实践出真知》的主题。
本节课的第二框将重点介绍“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实践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
正文内容:1. 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1.1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实践是人们对外界进行认识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知事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1.2 实践是知识的检验标准实践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理论的有效性,从而使知识更加可靠和实用。
1.3 实践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实践不仅可以验证知识,还可以促进知识的生成。
通过实践的反复尝试和实践的反思总结,人们可以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2. 实践是人生发展的动力2.1 实践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还可以提高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实践推动个人成长和进步实践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不断实践,人们可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3 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践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和发展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实践是哲学思考的基础3.1 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依存。
实践为理论提供了实证的基础,而理论则指导和规范实践的过程。
3.2 实践推动哲学思考的深化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对哲学思考进行实证和实践,从而使哲学思考更加具体和实践性。
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的原理和理论。
3.3 实践促进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实践不仅可以验证哲学的理论,还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实践的实证和实践,人们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思考方式,从而推动哲学的不断发展。
课题序号讲课课时讲课章节名称使用教具讲课目标讲课要点讲课难点更新、增补、删省内容课外作业备课笔记讲课班级13511 、13512 、71352 、1353案例讲课法、设疑探讲课形式2 课时究法、解说法、谈论法第七课知行一致与体验成功多媒体1.认知: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提升人生发展能力必然做到知行一致。
2.感神情度见解:加强学生对知行一致哲学原理的认可,使得中职学生重视实践,擅长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一致的过程中提升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经过讲课,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停探索、实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停提升人生发展的能力。
1.辩证唯心主义知行一致观的基本见解和方法。
2.在知行一致中体验成功。
1.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在知行一致中体验成功。
案例、故事达成学习指导素质操练选择题、理论题讲课后记讲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哲学见解:认识和实践是辩证一致的什么是实践,什么是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停频频、不停深入的过程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一致,认识与实践相联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人生见解:在实践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1.提升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拥有重要作用2.人生发展的各样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停锻炼提升的哲学见解:认识拥有频频性、无量性和上涨性人生见解:成功与失败陪伴着人生的发展在知行一致中体验成功1.必然一世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必然踊跃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加才华3.必然把学习书籍科学知识和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有机联合起来4.必然在实践与认知趣互作用和一致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讲课过程一、创境激趣:二、引思明理:讲堂讲课安排主要讲课内容及步骤视频:小 A 的故事【学生思虑】小 A 介绍的成功经验是哪些?小 A 做市场营销工作的成功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我们应当如何提升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教师解析导入】成功不是凭想象象,也不是万无一失地获得的,常常需要知行一致、勇于实践,不停提升人生发展的各样能力,才能获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教案标题: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2.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形成;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a. 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意义b. 哲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形成a. 人生的意义和目标b. 价值观的定义和形成过程c. 个人、社会和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3. 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a. 哲学思维的特点和重要性b. 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和技巧c. 批判性思维在人生决策中的应用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2. 介绍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讲解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意义。
3.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意义。
4. 解释价值观的定义和形成过程,分析个人、社会和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案例分析与思辨训练(25分钟)5.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并思考可能的决策和后果。
6.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案例中的价值观冲突和决策合理性。
总结与展望(10分钟)7.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8. 展望下一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连续思考。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2. 案例分析材料3. 分组讨论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思考中的积极程度。
2. 讨论质量: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总结能力:检查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作业,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短文,并分享给同学。
2. 推荐相关的哲学读物或电影,让学生自主拓展思考和了解哲学与人生的更多内容。
备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