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53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近年来,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滞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多,这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准备活动不充分、参加体育运动强度与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运动性疾病是指机体对体育运动不适应或者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类疾病。
表现为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受到限制的一种内在状态,引起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是机体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在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活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一、运动性疾病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一)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1、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2、机体处于病理状态。
3、饮食过多或饥饿状态下运动。
4、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情绪焦虑。
5、身体素质较差及运动不合理。
6、营养素补充方法不合理。
7、运动环境不适合。
(二)运动性疾病预防1、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
2、加强运动性疾病的知识教育和宣传。
3、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根据体育锻炼原则,科学合理的运动。
5、根据运动环境卫生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场地。
6、遵守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原则。
7、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的饮水。
二、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一)运动性晕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时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晕厥。
1、征象及原因(1)征象: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晕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2)原因: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集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
也和剧烈运动后的低血糖有关。
2、处理及预防(1)处理: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予氨水闻嗅。
课件contents •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常见疾病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习惯与疾病预防•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免疫接种与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目录01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身体健康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预防疾病需要从饮食、运动、休息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疾病传播是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预防疾病传播是保障个人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同时也要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疾病,我们可以减少医疗支出,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
预防疾病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02常见疾病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
01020304010204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
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
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和食物。
03不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触。
不到病家或疫区串门、探视病人等。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可接种相应疫苗进行预防。
03个人卫生习惯与疾病预防讲解手上细菌的来源和危害,强调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