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乔家大院的对联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8
第7课悌能立敬熟读精思(一)子曰:“立爱①自②亲始,教民睦③也;立敬④自长始,教民顺⑤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①立爱:培养仁爱之心。
②自:从。
③睦:和睦。
④立敬:树立尊敬之心。
⑤顺:和顺。
培养仁爱之心从孝敬父母开始,可以教民众和睦;树立恭敬之心从尊敬兄长开始,可以教民众和顺。
孝梯乃是仁爱等德行的基础。
家庭是中国人养德的重要场所,通过父母兄弟这一最为亲密的血缘关系,培养我们的爱心与敬意,使德行在内心生根,才能在日后推己及人。
(二)孟子曰:“孩提之童①,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①孩提之童:指两三岁的小孩子。
孟子认为,一个小小的幼童,天生就爱他的父母;等长大了,自然会尊敬自己的兄长。
(三)教以惮,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孝经》《孝经》的这句话,把“兄”的范围扩大到了“天下”,教导我们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对天下所有年长者都要怀有一颗尊敬的心。
有了这样的心灵,就会尊长敬老,谦虚礼让,整个社会也就和谐、融洽了。
虚心涵泳友于书屋中国人讲道德,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对于道德的追求。
比如,古人往往借用相关的成语、典故为自己的园林、居堂、书斋命名、题匾。
下面讲的“友于书屋”即是一例。
“友于书屋”是江南名园—羡园中的一座建筑,为主人藏书之所。
羡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读古镇王家桥畔,其前身为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诗选家沈德潜的“灵岩山居”。
清道光八年(1828年),钱端溪于此筑园,堆山开池,构亭建榭,题名“端园”。
友于书屋即是端园旧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端园易主严国馨,经过修理增建,改名羡园,俗称“严家花园”。
该园构思精巧,“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被建筑学家刘敦祯先生誉为“苏州园林之翘楚”。
“友于书屋”典出《尚书》《论语》。
((论语·为政》中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山西乔家大院游记(十四)解读乔家大院的匾额.主人早已作古的乔家大院为何每年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座始建于乾隆初年、历经200多年岁月的古老民宅,为何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我觉得,这座大院中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而大院中最有文化价值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
这些匾额和楹联的内容大都是儒学修身齐家的名言警句,也是乔氏家族教育子孙的家训。
乔家从乾隆元年乔贵发创业开始,以做生意起家,一直把买卖做到了全国各地,其商号、票号遍布各大商埠码头。
乔家是富商巨贾,但却非常注重以儒经商,积德行善,是有文化有修养有品德有操守的生意人。
在大院中多达上百条的楹联、匾额中,诚与信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等。
乔家重视诚信,这包含两方面,一为诚,诚实,做一个真实的、真诚的人,不欺不诈,不瞒不骗,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以诚对待别人;二为信,就是信任,做一个大度、坦荡的人,不随便猜度、怀疑别人。
有诚才会有信,有诚信才能聚人气、聚财源。
乔家诚实不骗人,对诚实的人绝对信任,以义取利,所以乔家的生意才越做越大,才有了这200年后依然红火的家宅大院。
在乔家大院中徜徉,端详这些体现着儒家思想对乔家的影响的匾额和楹联,你会感受到“诚、信”的氛围如影随形地弥漫在整个大院中。
这是乔家大院第一院门口的匾额,相信每一个去过乔家大院参观过的游客都会见过这块匾。
乔家大院由四个堂组成,堂下的六个院子都以“第”命名,如“大夫第”、“中宪第”、“芝兰第”等。
“第”字在中国古语中有多重意思,如次第;次序;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显然,这个“第”是“宅第”的意思。
“为善最乐”匾。
匾额“会芳”,寓意贤德之士汇聚一堂。
第二院大门上的“敦品第”匾额,“敦品”二字彰显了乔家“做人要厚道”的家训。
“敦睦”匾额。
敦睦语出:《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
漫谈乔家大院的匾额楹联作者:吴勇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5年第09期乔家大院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是一座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共有6个大院,313间房屋,是一座真正的“大院”。
大院平面呈“囍”字布局,建筑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外观威严高大,内部富丽堂皇,斗拱飞檐,石刻砖雕,彩绘金装,工艺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故有“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之说。
走在乔家大院,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形式多样、书法优美的楹联和匾额随处可见。
在富丽威严的建筑之外,更引人关注的则是这些匾额楹联之中折射出的乔家主人们崛起、发展、走向成功的秘诀。
“乔家大院”由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说起乔家发迹,是从其始祖走西口、闯内蒙、创办“复盛公”商号开始的。
到第三代乔致庸(1818-1907),取堂名“在中”,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执二端而用其中”之义,今天的乔家大院就是乔致庸这一支族的堂名和住宅了。
乔致庸是乔家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他告诫儿孙:经商处事要以“信”“义”为重,不能把“利”摆在首位。
他曾令犯有抛米撒面之过的儿孙反复诵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此告诫儿孙,注重节俭,不要“骄、贪、懒”,坐享祖业。
乔家多善行、讲信义、戒骄懒、重教育,这些是当今的人们应该深思借鉴的优秀品质。
大院内共有匾额50多块,楹联近30副,内容丰富,寓意深远。
从质地看,有砖雕、木雕和嵌瓷等;从书法看,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从刀法看,有阳刻、阴刻;从内容看,有歌功颂德者,有写景抒情者,有表达志气理想者,也有宣扬忠孝节义者,与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相得益彰,成为乔家传世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夫第”为北面第一院落,又称老院,由乔致庸的父亲乔全美修建,也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重要拍摄场地。
二院即乔致庸的“在中堂”,乔致庸注重教育子女后人,院内仍能看到几处教读的痕迹,如“百年树人”“懋(mào)德务实”匾额,书房悬有赵昌燮(xiè)隶书“诗书于我为麹蘖(qū niè),嗜好与俗殊酸咸”。
《山西家规家训精选》——祁县乔家之家规山西国保行走·解读·志铸传奇做历史的全纪录乔贵发(1718―1790)乔氏五世祖,字公达。
自幼父母双亡,贫苦无依,背井离乡“走西口”,在内蒙古一家当铺当伙计,有了积蓄与人合伙开设了豆腐坊,并经营草料铺。
后又开设“广盛公”字号,经营绸缎布匹、蔬菜、杂货,成为乔氏的创业之祖,为后辈子孙开辟了一条诚信为本、先义后利的经商之道。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祁县乔氏七世。
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成人。
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
他是清末山西晋商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经营下,乔家的票号、钱庄、当铺、粮店遍布中国各地,人称“亮财主”。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距今有260多年历史。
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 个大院20 个小院,313 间房屋,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 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洞式。
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乔家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儒家名言与修身格言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之外别有奇书。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欲曰德,无为曰道,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能容之人是大人;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能培薄德是厚德。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一念。
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为圣为贤,从此进基。
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一念。
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从此直入,故得意宜淡然,失意宜泰然。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乔家大院楹联选摘乔家大院地处山西晋中盆地,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太原50公里。
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
院内砖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具风采。
院内楹联随处看见,大多出自当时的权臣和名家之手,楹联内容对言简意赅尤喜欢左宗堂所题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摘录几对以食博友。
〖乔致庸〗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乔家第四代人。
人称“亮财主”,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是乔门中最长寿的人。
在他执掌家务时,可称得上人丁兴旺,四世同堂了。
在他手上,“在中堂”的事业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发展。
他待人随和,处世中庸。
由于他善于计谋,在他执掌家业时,资产越滚越多,是“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
乔致庸的一生颇有善行,经常救济贫民百姓。
特别是在清光绪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民谣有:“光绪三年,人死一半”的说法。
当时乔致庸曾开仓赈济。
对此,光绪八年版《祁县志》有记述,并给予褒奖。
在理家上,他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事要以“信”为重,以信誉得人。
其次是“义”,不哄人,不骗人,该得一分得一分,不挣昧心钱。
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摆在首位。
又诫“骄、贪、懒”三个字。
乔家大院10大经典对联,家族富贵200年的家教和家风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晋商驰骋欧亚数千公里,称雄商贸数百年,创造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商业盛况。
而晋商中的乔家,富甲一方200多年,泽被超过6代,有“晋商翘楚”之称。
若想读懂这个独领风骚200余年的晋商翘楚,除了乔家家规,也可参看那些散落在乔家大院的匾额楹联。
乔氏家族世代居住的祖屋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山西晋中祁县。
走进这座城堡式建筑,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
在这座闻名遐迩的宅院,匾额楹联构成了一道底蕴深厚的“风景线”。
它们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身,意义深厚,内涵丰富,不仅装点了乔家豪门望族的门面,而且蕴涵着宅院主人修身治家和经商处世的道德志向,及生活情趣。
其人文魅力至今闪耀,让前来观赏大院的人们在出入俯仰间得到熏陶与启迪。
大门: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副铜板楹联镶嵌于乔家“在中堂”大门上。
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撰写赠予乔家的一副对联,意思是子孙贤能,家族将繁盛壮大;兄弟和睦,家庭能富贵利达。
古语讲“家和万事兴”,该联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和谐、包容、大度等“和为贵”治家理念。
“百寿图”照壁: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该楹联雕刻于乔家“在中堂”大门对面的“百寿图”照壁两侧,是晚清军政大臣左宗棠为乔家题写的,意思是减少个人私欲,以恢复人之本性,顺应自然天理;积蓄修养道德,才能符合礼乐法度、社会规范。
大院外照壁: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该楹联雕刻于“在中堂”大门外照壁两侧,意思是在经营事业或与人进行商业来往时,行为要遵守社会道德法纪,诚信规范;与人交谈时要使人心安,说话去除雕琢修饰,真诚实在。
大门阁楼:履中蹈和这块匾额悬挂于“在中堂”大门的阁楼上。
“履中”原指走路脚不偏,这里意为遵循中庸之道。
“蹈和”指处世待人平和诚恳。
该匾意思是秉承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中正谦和。
宅院主人名字乔致庸与堂名“在中堂”皆取儒家核心思想“中庸”、“执两用中”之意。
乔家大院的对联走进乔家大院,那一幅幅高悬的对联就像是岁月留下的智慧之言,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这副对联仿佛在告诫人们,要克制私欲,回归天理正道,不断涵养品德才能写出锦绣文章。
这不就像是我们人生的道路吗?只有摒弃那些不好的欲望,坚守道德底线,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成就自己的精彩。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瞧瞧,读书就算没有取得功名,但能让人的品格变得高雅呀!修养品德不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能让自己内心安稳、睡觉踏实。
这多实在的道理呀,就好像我们平日里做事情,不要总是想着能得到什么好处,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是最大的收获。
“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这话说得太对啦!一个家族要想长久传承,靠的就是厚道呀;在世上与人相处,没有什么奇特的方法,只要真诚坦率就行。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真心相待,不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嘛。
“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苦无十年暇熟读奇书。
”哎呀,真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多结交些有益的朋友,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好好读那些奇书呀!这就像是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又分身乏术。
但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多读书充实自己。
乔家大院的这些对联呀,就像是一位位智者在耳边谆谆教诲。
它们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
每次看到它们,都感觉像是被点醒了一样。
它们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些对联是乔家大院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也照亮我们的未来。
我们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对联,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乔家大院的对联呀,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们是那么生动,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不能把它们仅仅当成是一种装饰,而要真正去理解它们,把它们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给乔家大院写对联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问花学堂第三期第五次作业大象无形大德恒通,汇连天下;高风久远,韵绕堂前。
亢建强灰瓦覆苍苔,匾额恰似从前,门庭不见故人履;石狮印旧痕,票号恍然昨日,乔字尚悬老木楼。
风尘司马致远其材,致和其道;庸言之信,庸德之行。
小墨风水无声,楼台有迹,六重院落收三晋;公诚济世,诗礼传家,一脉儒商达九州。
知子遥听鸽哨院中落,苍屋连座,诉谁旧事;忽见瓦松脊上开,冷色穿空,动我心懷。
琴儿一家票号通天下;百载民居出晋中。
天晴了高墙窄巷重重院,仍是当年模样,账簿翻开,主人安在?宝镜龙灯熠熠辉,难寻旧日族亲,匾牌悬望,远客犹来。
张怀永泽天下,历劫波,唯存德厚;济世危,承晋韵,尽在诗书。
子惠利取在公,永令前庭辐辏;德行其厚,长荫后世子孙。
李永强古院明珠,民居皇冠,百载兴衰烟雨里;东西荟萃,南北交融,一方雄秀古今中。
峰古院幽居,哲人福慧;商园养志,贤士情怀。
楹联小兵克己齐贤,济人奉义;生财有道,乐善无虞。
小板凳名誉晋中,百代孝慈兴此脉;汇通天下,四方辐辏萃斯园。
衡岭塬人富贵岂无凭,君不见扬尘道上,蹒跚步履;儒商诚有信,我自知生意场中,仁义情怀。
赵景谋九万里仁行商道,信成帝国,曾使老号金招,汇通天下;三千间云锁勾檐,燕去空楼,惟余雕梁画栋,月冷庭前。
揽镜人雕梁画栋着重彩;怀德通商发馨香。
揽镜人凭一代儒商,名冠晋中,票通天下;奠百年福祉,德修贤善,业达精勤。
乔家大院对联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下联:家居旺地四时新。
上联:居卜风和仁就是里;下联:堂开景聚德为邻。
上联:今冬如春江山吐秀;下联:生财有道栋宇增辉上联:吉祥草张本深闺冷;下联:富贵花开满室春。
上联:吉日移居万事如意;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上联:画栋连云光旧业;下联:华堂映日耀新居。
上联:红日高照新居户;下联:喜花常开幸福家。
上联:光耀丹楹喜占旺相;下联:诗赓白雪先得阳春。
上联:水如碧玉山例如黛;下联:凤有高梧鹤有松。
上联:三阳日照奈良宅;下联:五福星临吉庆门。
上联:日丽风和锦铺院;下联:冬暖夏爽笑满堂。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人生绿柳万家听。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溪流绿海万里望。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书香墨水一方盼。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桃花瘦水一方听。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人生绿水万里望。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溪流绿水一人知。
上联:春风拂槛温如玉;下联:好日当窗刻似金。
上联:春发南枝崭新栋宇;下联:名高东里大门庭。
上联:春至门上减瑞气;下联:日临窗台起祥光。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树梅花风月梦天。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地梅花风月云天。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酒合欢花雪月风。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地梅花风月梦天。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地梅花风月梦人。
上联:门迎接春夏秋冬福;下联:树梅花风月梦人。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人生小月一时观。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看;下联:桃花绿水一人知。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照壁砖雕艺术赏析作者:张素英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5期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城堡式的民居建筑,外观威严高大,气势宏伟,内视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虽已历经了近两百年岁月的磨砺,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清代民居建筑群。
该院落设计精巧,布局严整,工艺精湛,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罕见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1年乔家大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具有独特的遗产价值,现已与其他三个晋商大院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于封建营建制度等级森严,对住宅的修建规模、用材等有许多严格规定,但对装饰工艺却没有具体限制,因而雕刻、彩绘等成为当时富家宅院盛行的建筑装饰手法。
乔家大院中精美的砖、木、石雕和彩绘艺术品俯仰可见,造型独特,寓意吉祥,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商人和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记录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轨迹。
照壁是北方传统民居中常见的附属建筑,一般建于正对门之内外,既可遮蔽视线,美化建筑,又合“曲则有情”的风水理论,让迎门而来的冲煞气流趋于缓和,使院内外之气和谐畅通。
乔家大院的砖雕照壁可谓院内一大特色景观,全院共有照壁十几处,其形制或高大、或庄重、或精制、或简洁,并采用浮雕、圆雕、透雕、平雕等多种不同的手法精雕细刻。
这些照壁砖雕主要采用了堆塑法,先用手或模具在黏土泥坯上雕出各种造型,再入窑烧制而成。
且院内多数照壁是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独立成形的砖雕小件拼接组合而成的,共同构成一个蕴含有特殊意义的整体画面。
这些照壁把宅院装点得更为美观富丽的同时,也充分表达出其主人崇尚道德修养,追求幸福人生的传统理念。
砖雕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既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运用多样的形式和手法,采用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或谐音,或明示,或暗喻,以景寄情,庄重典雅,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思想内涵,体现了宅院主人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展现了晋商传统民居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间艺术。
山西祁县名胜名联欣赏:户牖观天地,山川是古今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又名”在中堂“。
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座闻名遐迩的宅院,匾额楹联构成了一道底蕴深厚的\'风景线\'。
它们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身,意义深厚,内涵丰富,不仅装点了乔家豪门望族的门面,而且蕴涵着宅院主人修身治家和经商处世的道德志向及生活情趣。
户牖观天地;山川是古今。
佚名题乔家大院淑气来黄道;晴光拥紫霄。
佚名题乔家大院咸歌大有年;自得同人禾。
佚名题乔家大院雨过琴书润;风来酿太和。
佚名题乔家大院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佚名题乔家大院淡薄以清心;宁静而致远。
佚名题乔家大院有书留晋魏;无事话羲皇。
佚名题乔家大院蓬枭花开五纪;瑶池酒醉三星。
佚名题乔家大院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掠多闻。
佚名题乔家大院道德根子孝悌;清白传之子孙。
佚名题乔家大院对客成诗如献佛;课儿种橘胜封侯。
刘墉题乔家大院和而不流有定守;敏而好学无常师。
佚名题乔家大院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佚名题乔家大院吉第祥光开泰运;重门旭日耀阳春。
佚名题乔家大院春涵瑞露笼仁里;日拥祥云护德门。
佚名题乔家大院重门柳色连金谷;深院花香绕玉堂。
佚名题乔家大院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佚名题乔家大院梅影横窗成画本;兰风度槛入诗情。
佚名题乔家大院日暖阳春辉宝历;风和淑气蔼衡门。
佚名题乔家大院位中央而赞化育;配三才以大生成。
佚名题乔家大院品峻山荣,守廉自洁;德涵玉润,智美珠圆。
佚名题乔家大院孝友源渊,传作家政;读书根柢,蔚为国华。
佚名题乔家大院剪目栽云,好花四季;穿林叠石,曲径几弯。
佚名题乔家大院凤凰子女,大昌八世;睢麟之化,肇始二南。
佚名题乔家大院深院妙书,曲栏联句;晴窗异翰,寒涧行樵。
佚名题乔家大院秩叙昭宣,弥纶广大;文章挥霍,倾吐宏深。
佚名题乔家大院言必典彝,行修坛宇;门无杂尘,家有赐书。
佚名题乔家大院孝友睦渊,任他日六行;和亲康乐,安平为一书。
晋商大院里的那些经典对联,教你如何做人做事又近年末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咱普通老百姓的热闹但是在古老的晋商大院里那些木刻、砖雕的对联却几百年如一日地镌刻在门前很多人偶尔去一趟,可能并没有太注意但对于当年居住在院子里的人而言,日日进进出出这些经典的对联都曾是他们每个人的座右铭这些对联,教他们做人、做事今天,老家就与@天美新天地一起来带大家看看那些经典的晋商大院里的对联。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示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恒贞堡三甲东存厚堂松竹院正厅后,为木雕联。
全联通俗明白地以祖训和经验教导儿孙,种田读书,一定要勤奋勤勉勤恳,不偷懒;日常生活,一定要节俭节约节制,不奢侈。
读君陈篇惟孝友于兄弟;遵司马训积阴德于子孙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恒贞堡二甲东缥缃居大门,为石雕联。
上联意为:读《君陈篇》,要记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才能施政有令,有所作为。
下联意为:尊重学习司马光《训俭示康》家训,多做好事,为后辈做好榜样。
效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厚积阴功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恒贞堡三甲西巷垂花门背面,为石雕联。
上联意为:学习张良、张公艺忍辱负重精神,定会成大事报效祖国。
下联意为:以司马光为楷模,多做好事,多积阴德,不谋个人私利。
立德仁义礼智信;处事天地君亲师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恒贞堡二甲东缥缃居西侧门,为石雕联。
上联意为:树立德行应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下联意为:处事需遵从天地君亲师礼之三本。
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忠持己恕及物终身可行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恒贞堡二甲西司马第后院隔墙,为石雕联。
上联意为:以勤谋生计,经营家业,以俭朴养德性,一年四季就可以财用富足。
下联意为:以诚实的态度立身修身,严格要求自己;以宽容的态度恩及万物,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践行的高尚品德。
纬武经文勋业偕绵峰而永峙;敦诗说礼儒行并汾水以长清该联位于灵石王家大院视履堡乐善堂前院正厅,为木雕联。
上联意为:能文尚武,其功业可与绵峰永远并存。
乔家大院匾额楹联探析摘要匾额楹联是古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点缀,它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身,意义深厚,内涵丰富。
建筑物中有了它则平添了无限灵动生机,增强了几分文化气息。
古建筑和匾联的结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如乔家大院的荷叶匾,它是由一整块木料雕刻成荷叶形状,线条柔和流畅,技艺精湛,立体感强,中间“会芳”二字,用笔圆润灵转,遒劲老到,意为会聚贤德人才,是大院木雕匾额中的精品。
关键词乔家大院;匾额楹联;古建筑匾额,又称门额,通常为横式字牌,悬挂于建筑物的門头。
匾额最早应起源于殷周,据史料记载,周文王建台礼天,榜名“灵台”,这可以说是匾额的雏形。
后有《后汉书·百官志[1]》记载“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句中的“扁”意指匾额。
由此可见,匾额最初具有赋予建筑物名称和说明建筑用途的标识作用。
楹联,古代又称“桃符”和“对句”,通常为竖式字牌,张挂于门户的两侧、厅柱或墙体之上。
所谓桃符,据西汉刘安的《淮南子[2]》记载,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再门的两边,上面画着传说中的降恩大神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
后桃符简化,只画符咒或只写“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于其上,还有只写求神灭祸简单吉语的,再后来又逐步出现写两个对偶句。
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
这一挂换桃符的习俗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3]》记载,桃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据此看来这也应该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楹联的雏形,它最初的作用是人们想借此用来求神避祸的。
匾额楹联经历数千年的演变传承,其发展历经,也是书法体式、诗词章式、工艺技法、思想观念等方面推陈出新的过程。
其书法,有篆隶楷行草;其章式,词性对仗,音韵平仄;其内容,或歌功言志,或教化启迪,或咏物抒情;其造型,款式多样,各具姿态。
匾额楹联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涉及文学、哲学、美学、书法、雕刻、绘画等多类艺术领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匾额楹联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国文字千变万化的技艺展示和汉文化提纲挈领的高度概括,又是具有很高借鉴和欣赏价值的书法艺术精品。
介绍山西乔家大院导游词范文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正中,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____年),后有多次扩建。
第一次扩建由乔致庸主持,最后一次由乔映霞完成。
大院坐西朝东,院落布局很象一个双“喜”字,象征大吉大利。
它的围墙有____米多高,很壮观,它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
站在大院的东大门,可以看到顶楼正中悬挂着慈禧太后送的匾额,上面写着“福种琅环”四个大字。
大门上写着一付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这是李鸿章题写的。
大门对面有一个掩壁,上面题有左宗棠的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从东大门往西走,有一条____米长的甬道。
甬道自东向西走尽头是乔家祠堂。
甬道将整个大院分成南北两部分,甬道北边自东向西分别有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和花园,甬道南边自东向西有东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乔家大院总共占地面积是____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是____平方米,共有____个大院,大院内套有____个小院子,共有____个房间。
大院内随处可见精致的木雕。
如老院的三门木雕为葡萄白子图,东南院正门有八骏马和福禄寿三星图等,雕刻品个个栩栩如生,有着民族寓意。
砖雕工艺品在乔家大院到处可见,题材也非常广泛。
除此外,乔家大院还有精美的石雕。
乔家大院收藏有许多珍品,其中有三件号称为“乔家三宝”。
第一件是犀牛望月镜,第二件是万人球,第三件是二盏九龙灯。
院子里也有各种纪念馆。
比如展示乔家主人发迹的纪念馆,也有陈列山西民间风俗习惯的纪念馆。
参观了乔家大院后,我感觉到很有趣,拍了许多照片,而且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介绍山西乔家大院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西省的一座传世佳作——乔家大院。
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们一同领略山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乔家大院的独特魅力。
乔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是中国红色文化之乡、中华民居之乡和中国影视拍摄基地。
乔家大院是清朝乔家满门中的衙门集中地,由红色电影《晋绥边区十年》的拍摄正处于全球知名度——通过电影展示出来。
乔家大院著名对联解析
哎,你们知道吗?那乔家大院啊,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一走进那大门,嘿,那股子古色古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人瞬间穿越回了清朝那会儿。
今儿咱们不聊别的,就专门扒一扒乔家大院里那副出了名的对联,那可是有点意思,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一进门,绕过那雕梁画栋的影壁,一眼就能看到正厅门上挂着的那副对联。
上联是:“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下联配的是:“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咋样,听着就挺有文化范儿的吧?但这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酸文假醋,里头藏着的道理,可是能跟咱们老百姓的心窝子对上话的。
你看上联,说的读书这事儿,可不是说非得考个状元啥的才算成功。
它讲的是,读书啊,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能让你气质提升,心灵得到滋养,就算一辈子没当上大官,那也是个有品味、有格调的人。
这话听着就亲切,毕竟咱们大多数人,读书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有滋味嘛。
下联呢,修德这事儿,更是说到心坎里去了。
它不强调你要做多少好事,非得让人家知道,感激你。
而是说,做好事、修德行,那是为了自己心安,晚上能睡个踏实觉。
想想也是,咱们平时帮帮邻居,做点好事,心里那叫一个舒坦,比啥都强。
这副对联啊,就像是乔家老祖宗留给咱们的一份家训,提醒咱们:不管时代咋变,读书修德这两条,可是永远不能丢的宝贝。
每次去乔家大院,我都会特意站在那对联前,细细品味一番,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一股暖流包围着,心里头暖洋洋的。
所以说啊,这乔家大院的对联,不仅仅是一副对联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送上那么一丝丝温暖和力量。
下次有机会,你们也去感受感受,保证你也会爱上那份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