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53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成就。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进入四川,寄居成都,依靠四川

节度使严武等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有离开成都,经重庆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此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个时期。

二、鉴赏《秋兴》

1、了解背景

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的杜甫,日夜盼望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55岁这一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感叹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2、诵读感悟

聆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4、研读诗意

(1)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2)颔联想象远眺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乌云滚滚。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颈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4)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紧承上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

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小结本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整首诗就是这样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尽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翻腾,急剧向前。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杜甫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郁闷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此时此事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内心。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赏析全诗

(1)首联

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颌联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诗人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老了,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3)颈联

作者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家乡。杜甫呢?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双倍的愁。

(4)尾联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总结全诗

这首诗“悲”是核心,贯穿全诗。诗的脉络是,内心伤悲: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借酒消悲、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四、诗歌鉴赏方法

1、重现情景

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感知意象

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这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

把握诗歌的情景语,以及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意象,理解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1、整体感知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2、鉴赏要点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在作者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

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