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管理与服务
- 格式:pdf
- 大小:238.09 KB
- 文档页数:5
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及实践王炼【摘要】数据开放是美国政府长期执行的重要国家战略,是联邦政府科研管理和鼓励开放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促进科技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美国建立了国会立法、联邦政策和部门规章三层面的制度框架,将数据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周期,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保证了联邦资金效率和影响最大化.【期刊名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年(卷),期】2018(033)007【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美国;数据开放;科学数据管理【作者】王炼【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北京 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科学数据是从事科技活动所必需的重要信息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海量科学数据呈井喷式增长。
有效地收集、管理、开放和共享科学数据,能够避免重复研究、降低科研成本、提高国内和国际研究人员的参与度,从而提升研究效率,推动创新创业和科技经济发展,其重要性和经济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公认。
美国在开放科学数据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就曾提出收集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研究项目所产生的所有数据并将其商业化,但该举措当时仅涉及一个部门,成效有限。
奥巴马政府认为开放数据不仅有助于确保政府的公开、透明和负责,且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科学发展并带来其他公共利益,因此包括科学数据在内的数据开放成为美国政府近年来力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联邦部门都积极制定扩大公共资助研究成果开放获取的方案。
1 美国科学数据管理的立法及政策体系自20世纪中叶起,联邦政府就开始设计和建设数据资源开放的相关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1.1 数据开放的法律基础1966年美国颁布实施的《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开创了联邦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先河,成为联邦政府促进政府数据和信息资源公开的范例。
美国国防科技报告的发展概况庄官保(总装技术基础管理中心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AD报告的发展过程、法规制度建设、AD报告的提交范围和交流使用办法。
关键词:国防科技报告;美国;AD报告一、美国国防科技报告发展概况国防科技报告是随着科技、军事和信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科技报告产生于20世纪初,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科技报告多达80多万件。
国防科技报告则产生于二次大战期间。
在全世界,美国是国防科技报告发展最快的国家。
自从1945年美国总统发布9568号令成立了商业部出版局(PB)后,美国的国防科技报告即开始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现今,美国仅国防科技报告每年就产生33000多篇。
20世纪50~60年代起,日本、法国、原联邦德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国防科技报告,如英国航空委员会的ARE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CEA报告,德国航空研究所的DVR报告,瑞典国家航空研究所的FFA报告,前苏联科学院出版的科学家著作集、学术札记等等,都是从那时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次大战后是国防科技报告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鉴于国防科技报告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报告的建设,并先后都建立起了科技报告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其中以美国的AD 报告最为典型。
二、美国AD报告发展概况AD报告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二战以前,美国军事科研的技术成果是由各军、兵种采取各自为政、互不通气的分散收藏和管理阶段;二战时期,为适应战时迫切需要集中管理和交流、使用科技情报,以加速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减少武器装备研制中的重复现象,美国政府于1941年夏天成立了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OSRD),由其负责军事科研系统科技报告的统一搜集、编目整理和提供使用工作;二战后,科技情报又分散为美国中央航空文献局(CADO)和美国海军情报研究室(NRS)两家管理。
CADO的任务起先是收集、编目整理从战时德国缴获来的航空文献,以后成为向三军及其合同单位提供科技报告的情报文献机构;NRS是海军研究局(ONR)与国会技术情报处(TID)联合管理的一个情报机构,它的服务对象是海军和陆军。
如何利用因特网免费获取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全文63891部队李峰摘要:美国政府科技报告,是由美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承包政府科研项目的合同单位、资助单位和协作单位在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鉴定工作中的记录和成果总结,详实地记载了科研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它是当代科技情报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研试验领域无论是查新还是作为参考都具有很大利用价值。
本文从实践出发论述了如何免费从因特网中获取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全文。
关键词:AD报告NASA报告DE报告因特网情报检索1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美国政府科技报告,是由美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承包政府科研项目的合同单位、资助单位和协作单位在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鉴定工作中的记录和成果总结,详实地记载了科研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它是当代科技情报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美国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科技报告设计的项目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主持的重大或尖端课题研究或试验,因此内容十分新颖。
此外,科技报告是向主管部门提交的关于科研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因此内容详实具体常附图表,不仅报道成功经验,而且还记录失败教训,很多科技报告只以报告形式存在并不公开发表,在科研试验领域无论是查新还是作为参考都具有很大利用价值,数难得文献。
1.1 AD报告AD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和陆海空三军系统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1年问世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与PB报告、DE报告和NASA报告一起被称为四大科技报告。
AD报告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几乎包括了与国防有关的各个学科领域,如:航空技术、农业、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大气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生物学和医学、化学、地球科学与海洋学、电工学和流体学、动力生产和能量转换、材料、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船舶工程、试验设备和研究设施、军事科学、导弹技术、导航和探测及对抗、核科学与技术、军械、物理学、推进和发动机与燃料、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污染和环境控制、通信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报告体系研究
王勇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科技报告是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描述项目工作进展或结果的文件,用于向上级、项目赞助机构或其他研究人员传递信息。
科技报告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能够完整而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经验,具有覆盖面广、规则严格、时效性强、便于交流等特点。
科技报告是一种重要的灰色文献,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是美国最大的航天航空科研机构。
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它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报告,即NASA报告。
该报告是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之一。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王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
【相关文献】
1.中国航空研究院(CAE)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签署航空科技合作协议 [J], 海山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宇航中心选择Altium Designer作为电子设计标准 [J],
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参加液化天然气峰会 [J],
4.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使用NI LabVIEW FPGA来测试高科技空间望远镜 [J],
5.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提“核动力”宇宙飞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报告制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保障条件佚名【期刊名称】《广东科技》【年(卷),期】2016(025)009【总页数】2页(P8-9)【正文语种】中文导读:本期杂志为科技报告专题,那什么是科技报告?它能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现状又如何?为了让读者弄清这些问题,本刊专门精选了时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现任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研究员对此的解读,以飨读者。
科技资源共享是破解科技资源分散、短缺与浪费并存等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报告是对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的总结,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
欧美科技强国均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报告体系。
目前,我国已进入科研活动活跃期,大量科技成果纷纷呈现。
对此,国家开始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
Q:什么是科技报告?A: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
科技报告可包括技术进展报告、专题或专项研究报告、最终技术报告和项目管理报告等不同类型。
依据科研项目的专业特性和任务目标要求,不同的科研项目需提交不同类型的报告。
科技报告涉及或覆盖科研的全过程,内容详实、专深,附有图表、数据、研究方法等,能如实、完整、及时描述科研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工艺和过程等,科研工作者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能重复实验过程或重现科研结果。
科技报告由于涉及很多不能公开发布的技术信息,所以必须明确标注密级或授权使用范围,一般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科技情报机构管理发行,使用非公开发行的科技报告需经严格的授权管理和审批程序。
相比传统的科研档案,科技报告是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而成,侧重描述研究的技术过程、内容和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Q:科技报告应如何进行共享和服务并解决技术保密问题?A:科技报告的管理和利用涉及到知识产权、技术秘密、国家安全等诸多问题,应对公开、涉限、涉密科技报告进行分类管理和分层分级服务,实现科技报告资源的安全和充分共享。
文献检索考试一、选择1.若想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可使用(C)A.或者 B.有限运算符 C.在结果中检索 D.位置检索2.计算机类的图书按《中图法》的分类结构,放在(A)类。
A.TPB.TMC.TUD.TS3.下面哪种信息工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需经权威机构批准,在特定范围内必须执行的规定,技术要求等规范性信息(B)。
A.专利B.标准C.科技报告D.政府出版物4.二次检索指的是:(C)A.第二次检索B.检索了一次之后,结果不满意,在检索一次C.在上一次的结果上进行的检索D.与上一次检索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检索5.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A)。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6.索书号的作用是(C)。
A.只用于组织分类目录;B.只用于推荐馆藏;C.用于图书排架,读者索书和藏书清点。
7.域名后缀org表示(A)A.非盈利组织B.军事机构C.政府机构D.企业组织8.下列数据库属于书目数据库的是(D)A.SCIB.ISTPC.EID.图书馆OPAC9.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称为(B)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0.cajvewer 是下面那个数据库全文的阅读软件(C)A.超星数字图书馆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doc/7910111090.html,KI中国知网期刊全文库D.万方数据资源11.如果读者借书证已挂失,是否扔可借出图书?(B)A.可以B.不可以12.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A.著者途径B.分类途径C.主题途径D.刊名途径13.查找某一年的新闻、事件、数据和统计资料应该用(C)类参考工具书。
A.百科全书B.手册C.年鉴D.统计资料14.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A.倒查法B.顺查法C.引文追溯法D.抽查法15.每本图书的书脊下端都贴有什么(A)。
国家科技图书⽂献中⼼(NSTL)介绍及使⽤说明国家科技图书⽂献中⼼(NSTL)介绍及使⽤说明国家科技图书⽂献中⼼(英⽂名称为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简称NSTL)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于2000年6⽉12⽇组建的⼀个虚拟的科技⽂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献情报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业信息研究院、冶⾦⼯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信息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按照"统⼀采购、规范加⼯、联合上⽹、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献资源,制订数据加⼯标准、规范,建⽴科技⽂献数据库利⽤现代⽹络技术,⾯向全国开展科技⽂献信息服务,推进科技⽂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科技⽂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数字化应⽤,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1. 系统资源NSTL⽹络服务系统拥有丰富的科技⽂献信息资源,包括⽬次、⽬录、⽂摘等⼆次⽂献数据库、⽹络版全⽂期刊、图书与⼯具书。
⼆次⽂献数据库涉及期刊、学位论⽂、会议论⽂、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及⼯具书等⽂献类型。
外⽂⼆次⽂献库主要包括:1995年以来的1万3千种西⽂学术期刊、1985年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学术会议论⽂、2001年以来国外出版的博⼠和硕⼠学位论⽂、1978年以来的美国政府研究报告、以及2000年以来的⽇俄⽂重要学术期刊。
专利⽂摘数据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本、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七国两组织专利⽂献。
标准数据库包括:GB标准、ISO标准、IEC标准、BS标准、DIN标准、NF标准和JIS标准。
规程数据库包括: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技术规范及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
科技发展报告第1篇1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对科技情报机构的作用目前,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局收藏的公开科技报告超过200万篇,每年向用户提供复制服务600万篇以上。
同比估算,我国科技报告如果积累到一定数量,其服务效果也会比较乐观。
由于大多数科技报告管理中心设在地区/部门的科技情报机构(部门),本文就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对科技情报机构的作用进行系统地分析探讨。
充实完善科技情报机构的科技文献资源科技报告没有篇幅的限制,可以全面、完整和翔实地记载科研活动中的任何过程和结果[3],其技术含量高、描述详尽、实效性强,是一种传承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重要文献。
科技情报部门是科技文献的收藏服务机构,是公益性服务部门,科技文献的收藏加工服务是其基本的业务范畴。
这些机构由于经费的限制,对国外文献多数是选择性购买,收藏一些急需的外文数据库或二次文献,部分单位曾连续收藏美国科技报告(NTIS),但收藏的国内科技文献一般都比较齐全。
由于我国科技报告工作起步较晚,在国内科技报告的收藏上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报告的收藏量将会迅速增加,将快速丰富科技情报机构的文献资源水平,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报告资源的共建共享,整体提升科技情报机构的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科技情报机构的科技查新水平科技查新是科技情报机构的主要业务,查新关键是查全,没有查全就不可能确定是否新,科技文献资源收藏情况直接决定了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
如果重要科技文献资源缺失,即使查新人员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科技报告是政府投入的计划项目科技成果的产出形式,科技报告是系统记载政府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的重要科技文献资源。
在国外科技查新时,美国科技报告(NTIS)是查新机构必检的文献资源,如果没有检索美国科技报告(NTIS),该查新机构的能力将会受到质疑,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报告在科技查新中的重要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国内科技报告资源长期缺失,影响了科技报告的说服力。
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管理与服务王维亮在浩若烟海的科技情报文献中,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已成为一个庞大、统一、资源雄厚的情报源。
这个系统将政府各个部门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发展、工程项目中的成果——科技报告,经过系统搜集、登录、编目、标引、通报,向美国国内外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图书馆馆员和情报文献专家、商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服务。
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从1946年公开出版发行,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在开初的10几年间,政府各部门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报告虽然都各自编有本系统的报告号,但是政府科技报告主管部门还要统一编上“PB”入藏顺序号,故当时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就统一称为“PB报告”。
美国政府和国会批拨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原子、电子技术等尖端科技方面。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国防部和陆海空三军的科研机构、原子能委员会、国家航空与航天局的科研机构,以及这些机构的合同单位,得到了大量的科研项目拨款,研究开发了大量尖端科学技术,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产生政府科技报告的来源单位逐渐形成为四大主要系统:国防部和三军系统的AD报告,国家航空与航天局系统的NASA报告,原子能委员会系统的AEC报告(现为能源部系统的DE报告),政府其他各民用部门的PB报告。
这就是我国图书情报界通常所称的“美国政府四大报告系统”。
当然,由于PB报告来自不同的民用部门,上述国防、航天、原子技术三大部门以外的有些部门的科技报告也具有一定规模,却未编入PB报告,所以,编入PB入藏号的科技报告仅占民用科技报告总数量的64%左右。
美国商务部(U.S.Department of Commerce)是美国专门负责工业经济开发、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国家专利与标准管理、国际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情报交流、产品标准化等业务的部门。
政府一级的科技报告中心管理机构是商务部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
一、NTIS的建立和机构演变美国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局的组织机构和名称,共有4次变更:1946年7月,技术服务局(OTS)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政府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交流利用战时的科研成果,1945年6月8日,由总统发布命令,成立了“科学技术报告出版局”(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 Board),简称“科技报告局”(Publication Board)。
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就派遣了许多科技专家和军事人员奔赴德、意、日等战败国,进行所谓的“调查”,从这些国家搜获了大量科技人员、军工设备和科技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运往美国后,统一交由科技报告局编目整理。
科技报告局从1946年开始编目出版发行PB 报告。
1946年7月1日,科技报告局改组,直接划归美国商务部,改名为商务部技术服务局(OTS ——Office of Technical Services,DOC)。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加工整理,编目通报从战败国搜获的科技文献。
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OTS主要从事搜集美国政府各部门和科研机构及其合同单位的科技报告。
1950年1月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法令,并由美国总统授权美国商务部长建立美国政府科技情报交流中心,进一步加强了OTS的情报工作。
从1958年起,OTS又成为美国政府翻译和报道外国科技文献的中心。
它的服务范围也愈来愈大,逐渐成为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中心机构。
1964年年底,美国商务部成立了“联邦科学技术情报交流中心”(Clearinghouse for Feder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CFSTI),该中心从1965年1月起接替了OTS的全部工作。
1970年9月,这个交流中心又改组,成立了美国商务部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NTIS——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DOC),一直工作到今天。
二、NTIS 当前的各项中心管理与需求服务工作美国商务部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NTIS)是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搜集、登录、编目、标引、出版、通报、收藏、复印、订购纪录、档案管理、发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中心机构,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和外国政府15—20万项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信息摘要的收藏、查询与发布中心,美国政府各部门生产的计算机磁带、软件、数据库的收藏、管理和交流中心,美国联邦专利发明和技术推广应用中心,以及美国政府搜集报道外国政府科技报告、与40多个外国政府进行政府级技术情报交流的中心机构。
1. 搜集中心科技报告的搜集根据美国国会和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
NTIS设有专门的产品与市场开发部,下设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政府机构联络3个处。
这3个处与政府各部及科研机构经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常将NTIS设计的一种科技报告搜集登记通知卡(Form NTIS-79)和搜集信函一起寄往科技报告的编写和来源单位。
来源单位要将每篇可以公开发行的科技报告送交11份给NTIS的文献登录科。
同时,来源单位还则填写一张科技报告搜集登记通知卡,其项目包括送交日期、报告编号、报告标题、来源单位在NTIS的机构代码、送交报告的份数,以及联系人电话、通信地址等。
将通知卡附在第一份报告封面上方,一并寄往NTIS。
外国政府科技报告的搜集和科技交流工作由NTIS主任直接领导的国际事务处负责。
2. 登录工作中心目前,NTIS每天收到几十包由各来源单位寄来的科技报告。
首先,他们检查科技报告是否可以公开发行,是否有涉及到国家机密或版权问题。
文献登录人员如果发现带有密级或“版权所有”的报告,就立即与搜集登记通知卡上的联系人进行交涉。
如确属密级报告,就不能公开发行,随后退回来源单位;如属已经解密的报告,登录人员将对报告上原来的保密文字进行技术处理,然后公开发行;如属版权所有又可以发行的,登录人员将给该报告以特殊标记,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发行。
凡属可以公开发行的报告,都要与馆藏来源单位卡片目录进行手工查重。
对于未收藏的新报告和新增加的来源单位,或者来源单位更改名称,都要制作一张新的目录卡片按字顺排入,选择一份质量好的新报告作为编目、标引和建档的工作母本(Master Copy)。
登录人员按照NTIS的“登录工作规程”(NTIS Accessioning Guidelines) 对Master Copy进行严格的文献检查和初步处理:①首先在报告封面上贴上新入藏的“PB”顺序编号标笺;②由NTIS进行复印和公开发行的标准标笺;③对报告逐页核查,是否有缺页、空白页或附加页,以及版面尺寸、清晰度和可复制的对比度等,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后根据报告的实际页数确定该报告的售价;④若属版权所有,用户不能再行复制的报告,专门贴上一种标签“NTIS is authorizedto reproduce and sell this report Permission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copy right owner”。
每篇工作母本检查合格后,都要附加一张“NTIS 文献处理流程表”(NTIS Full Document Processing Form NTIS-9-T),并用手工或打字填写处理表中的有关号码和著录项目。
同时,登录人员将新报告的PB编号和价格填写在搜集登记通知卡上,将卡片寄回来源单位,表示此篇新的科技报告已正式编入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系统。
登录人员将工作母本送交文献编目科,将其余的10份复份报告进行有关检查和处理后送交书库。
3. 编目工作中心编目人员大都是图书馆员,他们根据NTIS的编目规则对每篇报告的著录项目和登录工作进行检查,包括报告入藏号、报告标题、来源单位名称、著作者姓名、报告号、合同号、资助号、文摘内容等,并填写文献处理流程表中的有关著录项目,将项目通过终端设备全部输入NTIS编制磁带的数据库。
NTIS规定,每两个星期为文献处理的周期,登录和编目后的科技报告工作母本,每两周转交给文献标引科一批。
4. 文献标引工作中心文献标引科由10几名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文献学家组成。
NTIS的专业学科分类共有38个大类363个小类。
每位文献标引人员都非常熟悉:①《NTIS主题标引和文摘编写指南》;②《NTIS文献主题标引工作细则》;③NTIS的38个大类363个小类和联邦科学技术情报委员会的主题分类(22个大类178个小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每位文献标引人员主管3—4个大类和几十个小类。
每批完成登录编目后交来的文献,由标引人员轮流值班分发给各类专业标引人员。
标引人员都是NTIS工作人员中最了解各来源单位科技报告编写情况和用户需求情况的专家。
他们的主要工作有:①检查上面环节登录编目的项目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与有关工作人员当面研究并修改;②浏览每篇报告的全文,补充或删改报告的文摘;③依据NTIS使用的TEST主题叙词表和NTIS的各种子叙词表,给出报告的主题叙词(Descriptors)和准主题词(Identifiers);④根据每篇报告的学术内容,给出在GRA & I通报上出版印刷的主题大类和小类代码;有的报告属两个或更多的大类和小类也标注出代码;⑤挑选出内容重要或可能是畅销的科技报告,供编印出版NTIS的28种专题文摘快报(周刊,NTIS Abstract Newsletters);⑥了解、研究和掌握用户提出的长期按专业订购科技报告的需求,将处理好的报告按分类和学科主题范围分配给NTIS的700多个长期订购缩微胶片(SRIM)的用户;⑦编制各种专题文献目录;⑧复查、校对出版处送来的各种出版物的最后清样。
以上各种工作,都必须在两周之内完成,有关文献标引的项目和处理表格,都交由录入员输入计算机数据库。
报告工作母本将送往出版科,文献处理流程表将退回登录科,按入藏号顺序建档保存,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所有文献线索都是按文献处理流程表输入的,故该表格可以备查计算机数据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5. 出版工作中心NTIS的出版处分3个业务科:①GRA & I磁带编辑、制作;②NTIS各种书本型目录通报、快报编辑出版;③新的科技报告在摄制缩微胶片之前的技术处理与准备工作。
GRA & I磁带的编辑与制作:该科每半个月编辑一期GRA & I的计算机数据库磁带。
目前,GRA & I磁带由4部分编辑组成:①国防技术情报中心(DTIC)每半个月送来的TAB通报中公开发行的AD报告和解除限制AD报告磁带;②国家航空与航天局科学技术情报所(NASA/STIF)每半个月送来的在STAR 文摘目录中报道的NASA报告和L-STAR目录中报道的并已解除限制发行的高N号NASA报告磁带;③能源部技术情报中心(DOE/TIC)每半月送来的在ERA文摘目录中报道的DE报告磁带;④NTIS登录、编目、标引的政府其他部门的PB 报告磁带和其他一些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