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食品安全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44.38 KB
- 文档页数:2
一、加拿大食品标签标示的法规概述加拿大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食品安全向来备受重视。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加拿大政府对食品标签标示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并加以执行。
在这些法规的约束下,加拿大食品市场上的食品标签标示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
以下将对加拿大食品标签标示相关法规进行概述,以便读者对该国食品标签标示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二、加拿大食品标签标示的主要法规内容1. 食品标签必须包含必要信息根据加拿大《食品和药品法规》的相关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包含以下必要信息:产品名称、成分列表、营养成分表、生产商信息、产品编码、产地和加工信息等。
这些信息的齐全与准确对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至关重要。
2. 营养成分表的规定加拿大食品标签还规定了营养成分表的标示要求。
在营养成分表中,必须标示能量值、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对于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还有特定的标示规定,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3. 产品名称和成分列表的准确性食品标签上的产品名称和成分列表必须准确无误。
如果食品中含有任何过敏原,如麸质、花生、坚果等,必须在成分列表中清楚标示,以提示过敏消费者。
对于添加剂、防腐剂等食品成分,也必须在成分列表中进行明确标示。
4. 生产商信息和产品编码的规定生产商信息和产品编码也是食品标签上不可或缺的内容。
生产商信息包括生产商名称、位置区域、通信方式等,而产品编码则是保障产品追溯和监管的重要依据。
5. 产地和加工信息的标示规定对于部分食品,特别是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生产地和加工信息也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示。
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消费者对食品的来源有所了解,也有助于监管部门进行溯源和质量检验。
三、加拿大食品标签标示的执行与监管1. 食品标签标示法规的执行加拿大食品标签标示法规的执行主要由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负责。
食品检验局会对食品标签标示进行抽样检测,并对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进行处罚或召回。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XX年欧洲爆发口蹄疫、XX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以及近年苏丹红、龙口粉丝事件,还有引起众多争议的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等。
食品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还应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上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也应引起各级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分析(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依据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热点分析,XX年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XX年增长24.1%。
主要问题表现在:1、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一些地方在种养植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却使农畜产品却受到污染。
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
一是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
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
三是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
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加拿大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其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具有很高的水平。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对加拿大食品安全工作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1.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成立于1997年。
其主要职责是确保食品符合加拿大食品安全法规,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2.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负责公共卫生事务的机构,其下属的食品安全与营养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和调查等工作。
3. 加拿大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拿大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法律法规1. 《加拿大食品法》(Food and Drugs Act)《加拿大食品法》是加拿大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于1997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和进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要求。
2. 《加拿大食品卫生法规》(Food Safety Regulations)《加拿大食品卫生法规》是《加拿大食品法》的配套法规,具体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如食品添加剂、食品标签、食品生产场所等。
3. 《加拿大动物产品法》(Animal Products Act)《加拿大动物产品法》规定了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和进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要求。
四、监管体系1. 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加拿大对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实施严格监管,要求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安全法规进行生产。
食品检验局对食品生产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企业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 食品销售与运输环节加拿大对食品销售与运输环节实施严格监管,要求食品经营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安全状态。
3. 食品进口环节加拿大对食品进口实施严格监管,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加拿大食品安全法规。
HACCP食品安全体系简介HACCP是"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英文缩写,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操纵点。
HACCP体系被认为是操纵食品安全与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管理体系。
什么是HACCP体系?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操纵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与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3版》对HACCP的定义为:鉴别、评价与操纵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一、HACCP的产生与国外进展概况近30年来,HACCP已经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与同意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要紧是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与物理危害的安全进行操纵。
近年来政府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普遍关注与食品传染病的持续发生是HACCP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动力。
HACCP进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创立阶段HACCP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Pillsbury公司H.Bauman博士等与宇航局与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共同开发的,要紧用于航天食品中。
1971年在美国第一次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提出了HACCP原理,立即被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同意,并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的GMP中使用。
FDA于1974年公布了将HCCP原理引入低酸罐头食品的GMP。
1985年美国科学院(NAS)就食品法规中HACCP有效性发表了评价结果。
随后由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海洋渔业局(NMFS)四家政府机关及大学与民间机构的专家构成的美国食品微生物学基准咨询委员会(NACMCF)于1992年采纳了食品生产的HACCP七原则。
1993年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了《HACCP体系应用准则》,1997年颁发了新版法典指南《HACCP 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该指南已被广泛地同意并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采纳,HACCP概念已被认可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安全食品准则。
加拿大为何能成为全球食品安全No.1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7年第8期文安然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约为9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相当于上海的总人口量。
作为世界农产品出口第五大国,加拿大人几乎都和农业以及农业食品有联系,这些人不是涉及农业生产,就是涉及农业加工和农业商品的流通。
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农业大国,发生任何一个食品安全事故,对国家来说都是致命的。
因此,作为食品安全排名世界首位的国家,加拿大食品安全体制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质检严格事无巨细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简称CFIA)派出的一线质检员,每天都会深入食品生产厂家,确保这些工厂的生产流程符合相关要求和条例。
具体检查项目包括产品原料、工作人员的着装和个人卫生、加工机械的消毒情况等,以及对成品进行抽查。
除此之外,加拿大政府还斥资1600万加元,建立检验核实小组(InspectionVerification Teams,简称IVT)。
他们的检查目标是联邦级别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并且对检验行动本身的彻底性进行核实。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加拿大人看到政府检验过的食品,都会放心大胆地买买买!多伦多一家华人超市的老板爆料,经常会有CFIA的质检员乔装成普通消费者光顾超市,实际上检查的项目事无巨细,甚至连“缺斤少两”这种事都不会放过。
在这样的检查制度下,每家超市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多伦多一家冷冻食品品牌的老板向记者透露,他的品牌想进驻No Frills这样的西人超市都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层层质检程序很是繁复,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消费者在加拿大超市一定可以放心购物。
追根溯源惩罚力度大在加拿大市场上,你绝对看不到有毒食品。
因为通过非正规渠道生产出来的食品,得不到国家承认,根本就没有溯源标签,也无法进入正规的销售渠道。
缺乏市场需求,可以算是无利可图。
而且惩罚力度又大——轻则罚款、停业整顿,重则面临指控,甚至担上刑事责任。
国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国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三鹿事件”语音未了,我国有先后出现了“伊利OMP添加门”、“海南毒豇豆”、“青岛毒韭菜”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国外的食品安全制度,为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1. 国外主要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大多建立了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物链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可分为多部门监管模式和单部门监管模式。
1.1多部门监管模式[1]美国是多部门监管模式的代表。
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有20个之多。
但其中最主要的,具备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和进行执法监管的联邦行政部门有5个: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DHHS)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农业部(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FSIS)和动植物健康检验局(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APHIS)、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海关与边境保护局(Bureau of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
美国选择多部门监管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建国之初就制定了执法、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治理原则,食品监管也不例外。
但必须注意的是,美国主要是按照食物的种类来划分部门职能,这样在对特定食品进行监管时实现了功能上的集中监管。
1.2单部门监管模式[1]单部门监管模式是欧美国家选择的主流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国外乳制品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对安达市的启示摘要:黑龙江省是乳制品生产大省,乳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升我省乳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比较,对安达市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为加强安达市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完善乳制品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乳制品;区域化管理体系;安达中图分类号:ts25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1)10-0013-02黑龙江省是世界三大优质奶牛带之一,是乳制品生产大省,共有75 家乳制品企业,占全国的11.7%;其中婴幼儿奶粉企业40 家,占全国的35.1%。
乳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升我省乳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现有贝因美、安达伊利、澳佳、红星、龙兴、伊康、馨瑞达等七家乳制品加工企业。
本文通过国对内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比较,对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和探讨,以黑龙江省安达市乳制品企业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案例进行研究,为加强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美国的乳品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乳制品生产国,2009年年产奶量8587.6万吨,占全球牛奶总产量的20%,乳制品在美国食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美国对食品质量安全实行的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监管,联邦政府中主要的管理机构有美国农业部(usda)的食品安全检验局和动植物卫生检验局、美国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的机构有3个,分别是主要负责肉类和家禽食品安全,并被授权监督执行联邦食用动物产品安全法规的美国农业部(usda);主要负责除肉类和家禽产品外美国国内和进口的食品安全和制定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法规和标准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主要负责饮用水、新的杀虫剂及毒物、垃圾等方面的安全,制定农药、环境化学物的残留限量和有关法规的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机构(epa)。
加拿大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对加拿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论证,包括食品检验体系、食品标签要求、食品添加剂规定、食品接触材料限制以及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
加拿大食品检验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的规定,食品生产商必须遵守严格的检验程序和要求。
首先,食品生产商需要获得CFIA的许可证,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经营实践准则、控制风险和保障食品质量的要求。
其次,食品生产商必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计划,包括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并随时接受CFIA的检查和抽样检验。
此外,CFIA还要求食品生产商实施源头追溯制度,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追踪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召回或警告。
这个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加拿大食品安全标准对于食品标签的要求十分严格。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CFIA的规定,食品标签必须包含以下信息:食品名称、成分表、营养成分、过敏原提示、生产商信息等。
在食品标签上必须明确显示食品的真实成分,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营养成分表必须包含食物的营养信息,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过敏原提示必须清晰明了,以防止过敏人群因为误食引发安全问题。
此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生产商的相关信息,以便消费者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生产商。
加拿大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CFIA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评估,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和合理使用原则。
此外,CFIA还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标注在食品成分表中,并明确注明其功能和用途。
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所含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目的,从而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
加拿大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接触材料有详细的限制要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
但近年来,世界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不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甚至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国家(地区)加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借鉴意义。
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地区),不仅拥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且管理效率普遍比较高,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1.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以联邦和各州法律及行业生产安全食品的法定职责为基础的,联邦和各州法律的共同特点是严格、灵活和以科学为基础。
通过联邦政府授权机构的通力合作,各州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形成一个互为补充、相互独立,复杂、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1法律法规方面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
1906年出台的《食品与药品法》和《联邦肉类检验法》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食品安全方面立法的开始。
一百多年来,美国建立了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品链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
现行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联邦肉类检验法》、《禽肉制品检验法》、《蛋制品检验法》、《食品质量保护法》《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和《公共健康服务法》七部法律组成。
其中《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是美国关于食品和药品的基本法,经过无数次修改后,该法已成为世界同类法中最全面的一部法律。
除了以上食品安全管理法令,还有一系列程序性法规以规范立法程序和实施国家样本检验及监测计划。
程序性的法规包括《行政程序法》、《联邦顾问委员会法案》以及《自由信息法案》。
此外,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化妆品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还制定并发布食品法典和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
前者适用于食品零售业包括餐馆和杂货店,指导零售食品企业在其操作上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后者包括了现行制造、包装和保存食品行业的“良好生产规范(GMP)”。
第一节什么是HACCP什么是HACCP?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首写字母的缩写。
国际标准CAC/RCP-l《食品卫生通则》1997对HACCP的定义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加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之一,它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贸易的国际化和食品产品市场的扩展,给食品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然而,统计数字显示食品的安全问题也随着食品工业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严峻。
食品安全引起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都相继立法;食品生产企业也为应尽的产品责任、维护信誉、减少风险及突破绿色壁垒而对食品安全卫生投入厚资开展研究并实施管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警觉性也日益增强。
HACCP是以预防为主的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它以下述七个原理为基础:原理一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HA)原理二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原理三建立关键限值(CL)原理四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M)原理五纠正措施(CA)原理六建立验证程序(V)原理七记录保持程序(R)这七个原理将在第二章中做详细介绍。
这七项基本原理在1987年公诸于世,1997年CAC再次在其修订的《食品卫生通则》中明确阐述并予以规定,二十几年来HACCP 从食品安全卫生控制的推荐性方案成为一个广泛实施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HACCP的基本概念是:食品工业的食品链(自原料生长、加工、包装、储存至运输)及食品的食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都有可能存在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危害因素;应对这些危害存在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进行分析,确定其预防措施及必要的控制点和控制方法,并进行程序化控制,来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各国的可接受水平是不同的,其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健康要求的提高而变化)。
国内外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一、国外先进做法。
(一)美国完善立法制定监管标准。
美国流行的“宅文化”推动了互联网餐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互联网订餐。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人民对于互联网订餐的安全程度满意度较高,认为互联网餐饮质量与普通餐饮一致。
美国互联网订餐质量较高的原因之一是美国通过完善法律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召回机制和赔偿机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餐饮都在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体系之中,迫使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美国与时俱进不断修改《联邦食品和药品法》以及《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让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规定。
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修改《统一商法典》,增加互联网餐饮的内容,从法律层面对互联网餐饮进行规范,实现了有法可依。
美国法律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标准和职责,规定政府需要承担监督管理的主要责任,行业协会需要制定行业标准对互联网餐饮进行自我约束,并对监管部门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降低了随意执法可能性。
联邦、州、地方监管部门相互补充、彼此配合,形成了链条式管理,对互联网餐饮进行全过程监管,让监管从不缺位,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
鼓励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问题,严厉惩罚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商家,不仅需要立即召回,支付高额的罚款和赔偿,扣罚信用积分,甚至会取消营业资格,具有很大的震慑性。
餐饮从业者想要以减少食品安全防护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是行不通的,一次违法可能会让餐饮从业者面临巨额的赔偿和罚单,停业整顿严重影响营业收入,影响信用等级让未来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永久丧失餐饮从业资格,违法的成本巨大,得不偿失。
餐饮从业者迫于监管压力和严厉惩罚,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向美国学习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相关规范性文件,如外卖食品安全标准、外卖平台责任界定、监管部门监管标准,让外卖平台食品能够在法律的底线上安全生产,降低自由裁量权,让监管更加专业标准。
域外传真N ew view
新视点
品。
这些召回的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撤离市场,因为它们或者含有未经申报的过敏源、细菌或毒素,可能导致各种由食物传播的疾病,或者含有各种杂质(例如玻璃微粒等)。
加拿大各省和地区政府负责对辖区内从事产品分销的食品加工设施进行检验。
在有些情况下,市政当局负责对辖区内餐馆进行检查。
《加拿大食品和药品法》禁止任何食品标签、包装、处理、加工、销售或广告宣传过程中在产品性质、价值、数量、成分、效用、安全方面误导或欺骗消费者。
《食品和药品法规》对所有预先包装好的食品的商标都进行了规范,包括在标签上标明相关配料,营养标签,和营养成
分(例如“脱脂”)、强制营养声明(例如过敏源),以及食品疗法的特别对象(例如“婴儿奶粉”)等。
《消费者包装和标签法》对零售产品贴标和包装进行了统一规定。
通过提供真实的标签信息,使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该法案能有效防止各种欺诈和欺骗。
当现有食品营养成分发生重大变化时,或食品中的成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其它健康问题时,厂商必须在标签上进行清楚标示。
任何生物技术产品在加拿大上市前,加拿大政府都要求该产品进行彻底的实验室检验和实地检验。
其中包括对照的、小规模的实地试验
用以获得健康和环保安全评估方面的相关数据。
在每一个步骤中,加拿大食品检验署都将对生物技术食品工厂开展环境安全评估。
对通过生
物技术开发的新食品,加拿大健康署有一整套严格的评估体系。
在它们进入市场或商店前,将会进行一整套安全评估。
该评估由来自营养、分子生物学、化学、毒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们负责实施。
加拿大政府和食品企业紧密合作,以维持
安全的食物供给。
但是,食物在购买回家后,必须进行安全的处理、贮存和烹饪。
为了向公众提供安全处理食物的相关信息,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城市、各省、地区和联邦政府进行了一项叫做“加拿大消费食品健康合作教育”的活动,并开展了一项名为“Fight BAC!”的知识普及运动。
该运动集中强调食品安全信息的四个主要方面:洁净、分离、烹饪和冷藏。
保证加拿大食品供应的安全离不开生产者、加工厂、分销商、检验者、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积极参与加拿大食品安全体系,加拿大政府将继续在该体系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并不断加强和完善该体系,目的是以保护加拿大人民的健康。
这不仅是现在,也是长远的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