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知识整合
- 格式:docx
- 大小:72.6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国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推论中国四大发明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结构,并分析其原因;③学生通过对比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系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②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学习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对于数学、天文学和历法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或探究变化的原因;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翔視
I 整合 横向网络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牡学合拓展
一、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成因的比较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二厶技法探穷
◎题型突破◎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准确理解和把握,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其题干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反映了”、“说明
了”、“准确的理解是”、“正确的含义是”等。
箱解题技巧
历史概念是对史实的抽象概括,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把
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典例分析: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其中“反法西斯”的含义是()
A.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解析: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苏联和民主德国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反法西斯" 实际是指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
答案:A
变式训练
(2009年江苏单科)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
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解析】选C。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国有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领导地位)、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性经济,因此C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