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46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是用于对建筑物进行健康评估的工具,以评估建筑物在室内环境、材料选择、能源效率、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表现。
下面是一个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 建筑物信息:包括建筑物名称、地址、用途等基本信息。
2. 评估指标:列出评估的各个方面,如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能源效率、健康管理等,并为每个指标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
3. 评分细则:详细说明每个评估指标的具体评分要求和评分细则,以便评估人员进行具体的评分操作。
4. 评分方法:说明评分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包括评估人员的资质和要求,评分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评分结果的统计和整理方法。
5. 评分结果:记录每个评估指标的得分结果,并根据得分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建筑物的健康等级或得分。
6. 建议和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的结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
改进建议,以改善建筑物的健康性能和质量。
7. 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的结果和建议,编写评估报告,介绍评估的过程、结果和建议,以便相关方面参考和决策。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示例。
实际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需要根据具体的评估要求和标准进行编写,同时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法规要求和市场实践。
建筑物的健康评估应由专业评估机构或资深专家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2023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制定的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该标准编号为T/ASC02-2016,自2017年1月6日起实施。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
该标准规定了健康建筑的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内容等,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建筑物的健康性能和居住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建筑物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健康建筑评价时,建议参考当地的具体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官方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总述导读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16总述——编制概况、总则、基本规定及提高与创新本文作者:王清勤、孟冲、李国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编制工作概况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
在建筑领域,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建筑环境舒适度差、适老性差、交流与运动场地不足等等由建筑所引起的不健康因素凸显,且人类超过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建筑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建筑的健康性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和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规范健康建筑的评价,同时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发展目标贡献积极力量,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研究工作。
前期,《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
主要包括:国内外建筑标准中的健康性能对比分析,包括美国WELL建筑标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类标准、国内外声、光、热、食品、水质等建筑设计和卫生相关标准、国内协会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 179-2009等;选取典型的15项公共建筑和7项居住建筑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开展了包括建设方案、实地考察、性能对比等工作。
上述工作为《标准》编制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标准》编制过程中,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编制专家进行分组,成立了专题工作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和条文编写工作。
《标准》编制工作共召开编制组工作会议9次,另有专题小组会若干次,对标准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第一篇:什么是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是指在充分考虑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一系列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使建筑本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一种建筑形态。
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就是为了对建筑的健康性进行评估和检测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指南,旨在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使建筑更加健康、环保、舒适、安全和可持续。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首先是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包括检测有害气体浓度、评估通风设施、检查水源和空气传染病传播等。
其次是评估室内环境噪声,包括声学设计、隔音措施和噪声控制等。
第三是评估室内光环境,包括自然采光、局部照明、光追踪等。
第四是评估建筑的节能性,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设施、能源利用等。
此外还要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地震安全性、无障碍性等因素。
当然,因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总之,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落实健康建筑的理念,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它的制订和实施将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发展方向。
国内外已经出现了许多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
国际上,目前较为成熟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有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欧盟的Green Building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等。
这些评估体系主要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节能、节水、减少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等,同时也考虑到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例如由中国建筑学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推出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推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这些标准主要考虑到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噪声、光环境等因素。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
健康小镇评价标准是用于评估健康小镇建设的指导性标准,以确保健康小镇能够实现其预期目标和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健康小镇评价标准:
1. 基础设施:评估健康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
评价标准应考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质量和可持续性。
2. 社区卫生服务:评估健康小镇提供的医疗、健康咨询和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
评价标准可包括服务的质量、覆盖范围、可及性和满意度等。
3. 环境质量:评估健康小镇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
评价标准可包括环境指标的达标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4. 公共安全:评估健康小镇的公共安全状况,包括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等。
评价标准可包括犯罪率、事故率和应急响应能力等。
5. 健康意识普及:评估健康小镇居民的健康意识普及情况,包括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
评价标准可包括居民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改变程度等。
6. 社区参与:评估健康小镇居民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包括居民的居民自治活动和社区服务参与情况。
评价标准可包括居
民参与率、社区组织建设情况和社区互助活动开展情况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健康小镇评价标准,不同地区和情况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评价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健康小镇能够实现其既定目标。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建筑物对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益。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同时,建筑材料的使用应考虑到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其次,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应考虑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噪音控制等因素都应纳入评价标准之中。
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对居住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评价标准应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评定。
另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还应包括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评价标准应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评估和认证。
同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应成为评价标准的一部分。
此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还应涉及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
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应注重人文关怀,尊重自然,追求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施工工艺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涉及建筑材料、室内环境质量、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建筑物的健康性和环保性进行评估和认证,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因此,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设计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对中国建筑学会标准中的健康建筑设计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健康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人类健康和舒适度的因素,旨在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或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即本节所涉及的内容。
第二部分将介绍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包括其背景、作用、制定过程以及分类和应用范围。
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包括概念、重要性、制定依据和原则,以及常见标准及其内容解读。
第四部分将深入概述并对健康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解释说明,包括主要内容概述、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实施该标准所带来的益处与挑战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将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发展,并对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在健康建筑领域的作用进行评估,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和提高健康建筑设计标准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中国建筑学会标准中健康建筑设计标准的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
通过详细介绍背景、制定过程、应用范围以及标准内容,帮助读者了解该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通过分析实施该标准所带来的益处与挑战,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发展,评估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在健康建筑领域的作用,并提出可能改进和提高健康建筑设计标准的建议,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2.1 建筑学会的背景和作用中国建筑学会(China Architecture Society)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专业性的建筑学术组织之一。
该学会拥有广泛的会员群体,包括建筑设计师、研究人员、教育者等各类从事建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中国建筑学会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学会依托多年来对于建筑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优秀经验,在相关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旨在引导中国建筑行业向着更高质量、更环保、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之光环境章节光环境是建筑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为了更好地保障公众使用建筑环境中符合室外舒适度,畅通无阻的光环境,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之光环境节中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建筑外立面和内部室内空间的技术措施,以满足建筑居住的实际需要。
结合《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相关标准,本文从建筑光环境的定义、环境与健康、建筑外立面和室内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保证建筑光环境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光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室外环境的自然光照度和室内环境的有效光照度。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光照度有助于改善视觉舒适度和空气质量,减少紫外线的伤害,有助于促进睡眠,减少精神疲劳,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保障公众使用建筑环境中符合室外舒适度,畅通无阻的光照度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为了达到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了室外环境应满足有效光照度、全天照度和自然光度均匀性等指标。
其次,正确的外立面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环境中光照度的客观状况。
根据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外立面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控制太阳辐射,减少热量流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保证室外舒适度,畅通无阻的光照度。
为此,建筑师可以采用低热导率的材料制作外立面,增加吸收光照的墙面、遮蔽物并采用射线转折材料来控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此外,外立面应考虑环境空气质量,设计有利于减少降低外界空气污染的形状,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以防止健康受损。
最后,室内环境的设计也是创建健康光环境的关键因素。
首先,室内墙壁面应使用较高的反射率颜料来反射光照,减少空间暗淡影响,提高可视性。
此外,墙面也应该注意减少卫生间和厨房空间的潮湿,以保证空间的装饰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创造健康的建筑光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室外和室内环境的设计,以确保空间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建筑设计者应当遵循《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相关标准,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设计出适合当地的建筑外立面和内部室内空间,以满足建筑居住的实际需要。
健康建筑金级标准
健康建筑金级标准是国际上最新提出的居住新理念,旨在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该标准包括10大体系,112项标准,涵盖了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等方面。
具体来说,健康建筑金级标准要求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例如,该标准要求建筑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带来的能耗和污染;同时,建筑材料应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材料,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此外,健康建筑金级标准还要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地改善居住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该标准要求建筑提供多样化的运动设施和健身场所,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建筑还应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住者的健康需求。
总之,健康建筑金级标准是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标准,旨在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