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67.44 KB
- 文档页数:4
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污泥是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包括废水处理和有机垃圾处理产生的污泥。
然而,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和生物数量很高,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目前,生物降解是处理污泥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是对污泥中生物降解过程进行研究和预测的基础。
一、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概念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是指对污泥中生物降解过程进行建模,推导出与时间相关的污泥中生物数量和生物降解速率的函数关系式。
这些函数关系式可以用来预测污泥中有机物质的降解速率和生物数量,从而确定何时达到稳定状态。
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一阶动力学模型、二阶动力学模型和放物线动力学模型等。
二、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逐渐得到了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研究表明,一阶动力学模型可以精确反映微生物对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但是在长时间处理情况下不适用;英国桑德兰大学的研究发现,二阶动力学模型和放物线动力学模型较一阶动力学模型更加适用于预测微生物在处理污泥中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三、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在处理污泥中有机废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运行稳定和优化水平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而通过建立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降解速率,为工艺运行稳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也能应用于土壤修复、有机垃圾处理和生态系统模拟等领域。
四、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例如,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应用反应性流体力学对生物降解过程进行建模等等。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污泥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城市污泥干燥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生物质共气化热电联产系统模拟任少辉;向家涛;张世红;郭鹏【期刊名称】《热力发电》【年(卷),期】2024(53)3【摘要】对城市污泥进行高效干燥预处理及气化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利用热重反应器研究了污泥的干燥动力学特性;其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明晰了高温低速烟气和低温高速烟气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Aspen Plus构建了新型的污泥与生物质共气化热电联产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热力性能。
结果表明:污泥在热重反应器中的干燥过程分为升速阶段、第一降速阶段和第二降速阶段,以降速阶段为主;SW-60、SW-80的水分扩散系数范围分别为6.34×10^(-6)~3.72×10^(-5)m^(2)/s和3.69×10^(-5)~2.60×10^(-4)m^(2)/s;初始含水率的提高会增加污泥干燥活化能,SW-60、SW-80的干燥活化能分别为9.55 kJ/mol和28.25 kJ/mol;干燥床中高温低速烟气的干燥效率大约为低温高速烟气的2.67倍;在热电联产系统中,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输入热量、空气流量、合成气低位热值、合成气产率和热电联产潜力均随之增加,然而电效率、热效率和系统效率会缓慢下降;当生物质掺混质量比为20%时,每千克30%含水率干污泥与生物质的共混物可以产生电能与热能潜力分别为0.61 k W·h和4.212 MJ。
【总页数】13页(P1-13)【作者】任少辉;向家涛;张世红;郭鹏【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相关文献】1.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并联型液体燃料-动力多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特性分析2.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气化行为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摘要)3.基于双联流化床的生物质、垃圾、污泥共气化冷热电分布式供能系统性能研究4.污泥与生物质共热解后残碳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5.规模化生物质热电联产沼气发电系统工程管理应用研究——以某生物质热电联产沼气发电工程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0卷第14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0 No.14 258 2014年7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ul. 2014 污泥过热蒸汽薄层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构建张绪坤,孙瑞晨,王学成,苏志伟,曹 伟(南昌航空大学机电设备研究所,南昌 360063)摘 要:为了解污泥常压过热蒸汽薄层干燥特性,搭建了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台,进行了2、4、6和10 mm厚度污泥在不同过热蒸汽温度160~280℃下薄层干燥试验,并分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模型参数与过热蒸汽温度、污泥厚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污泥在较高温度过热蒸汽干燥后没有氧化燃烧,且裂纹密集,表面粗糙,利于干燥的进行。
污泥薄层在干燥初始阶段存在凝结过程,过热蒸汽凝结在物料表面使其质量不降反而增加,导致干燥时间延长,凝结水质量和干燥时间的增幅受过热蒸汽温度的影响较大,过热蒸汽温度越高,增幅越小,而污泥的厚度对污泥质量和干燥时间的增幅影响较小。
根据斐克第二定律,得到2、4、6和10 mm厚度污泥在160~280℃过热蒸汽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 2.0641×10-9~8.8527×10-9、4.3738×10-9~1.6626×10-8、6.6082×10-9~2.46×10-8和1.1916×10-8~4.0806×10-8m2/s,由Arrhenius方程建立有效扩散系数的对数与温度倒数的线性关系,得到水分的活化能分别为26.250、22.032、21.894和20.961 kJ/mol。
试验结果可为污泥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参数优化及干燥设备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燥;动力学;模型;过热蒸汽;薄层干燥;污泥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4.033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4-0258-09张绪坤,孙瑞晨,王学成,等. 污泥过热蒸汽薄层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4):258-266.Zhang Xukun, Sun Ruichen, Wang Xuecheng, et al. Drying mode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layer sludge in superheated steam drying[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4): 258-26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0 引 言污泥源自城市污水处理过程,2010年中国年产含水率80%的污泥约2 170万t,随着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污泥年产量将很快突破3 000万t[1],大量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日益成为环保领域的一大难题。
干燥特性与动力学模型干燥特性与动力学模型干燥是指将湿度较高的物质中的水分去除的过程。
干燥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实现,其中包括了干燥特性和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首先,干燥特性是指物质在干燥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干燥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水分蒸发速率、相变温度和湿度变化等。
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设备。
其次,干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提供对干燥过程的数学描述和预测。
动力学模型通常基于物质的干燥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湿度和温度等参数来建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干燥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实现高效的干燥效果。
在实际干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干燥:1. 确定物质的干燥特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包括水分蒸发速率和相变温度等。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参考文献资料获得。
2. 选择干燥方法和设备:根据物质的干燥特性,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干燥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热空气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3. 建立动力学模型:根据物质的干燥特性,我们可以建立干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这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湿度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
动力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干燥过程的进展和最佳操作条件。
4. 优化干燥过程:根据动力学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优化干燥过程的操作条件,以提高干燥效果和节约能源。
这可能包括调整干燥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
5. 监控干燥效果:在干燥过程中,我们需要监控物质的质量、湿度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干燥效果的达到要求。
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来实现。
综上所述,干燥特性和动力学模型是实现干燥过程的关键因素。
通过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和建立动力学模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设备,并优化干燥过程的操作条件,从而实现高效的干燥效果。
《城市污泥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及相应的干燥工艺。
通过实验分析,详细研究了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不同干燥工艺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
本文旨在为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环保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城市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养分,若能合理利用和有效处理,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其中,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是关键环节之一。
二、城市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城市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决定其干燥特性和工艺选择的重要因素。
污泥主要由水、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组成,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粘度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污泥在干燥过程中易结块、收缩、开裂等,因此选择合适的干燥工艺尤为重要。
三、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1. 含水率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污泥的高含水率是其干燥的主要难点。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有效去除水分,同时防止过度干燥导致的污泥结构破坏。
2. 有机质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有机质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热解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影响干燥效果。
3. 粘度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污泥的高粘度使得其流动性差,干燥过程中易出现结块、开裂等问题。
四、城市污泥的干燥工艺研究1. 热风干燥工艺:通过高温热风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该工艺操作简单,但需注意控制温度,防止有机质热解。
2. 微波干燥工艺:利用微波的穿透性和内加热特性,使污泥内部的水分迅速蒸发,达到快速干燥的效果。
该工艺干燥时间短,效果好,但设备成本较高。
3. 联合干燥工艺:结合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的优点,先采用热风预干燥,再利用微波进行深度干燥。
该工艺既能保证干燥效果,又能降低能耗。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干燥工艺对城市污泥的处理效果,发现联合干燥工艺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能耗。
此外,通过对污泥干燥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利用和处理污泥提供了理论依据。
《城市污泥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了污泥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等物理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干燥过程中温度、风速等对干燥效率的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不同干燥工艺的优劣及其适用性,旨在为城市污泥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的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城市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若能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将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城市污泥的含水率高,体积庞大,直接处理和利用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工艺,对于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污泥的物理特性城市污泥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粒径分布等。
含水率是影响污泥处理和利用的关键因素,也是干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
有机质含量则决定了污泥的肥力和可利用性。
粒径分布则影响污泥的流变性和干燥效率。
三、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1. 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城市污泥的干燥过程涉及复杂的传热传质机制,包括热量传递、水分蒸发、气固分离等。
2. 影响因素:干燥过程中的温度、风速、湿度等都会影响干燥效率。
适宜的温度和风速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而湿度过高则会导致干燥效果不佳。
3. 干燥特性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发现城市污泥在一定的温度和风速条件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干燥,且干燥后的污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肥力。
四、城市污泥干燥工艺研究1. 自然干燥:自然干燥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干燥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大。
适用于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2. 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效率高,周期短,但能耗较高。
可通过控制温度和风速等参数,实现较好的干燥效果。
3. 微波干燥:微波干燥具有加热均匀、速度快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适用于小批量、高附加值的污泥处理。
4. 联合干燥:结合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的优点,通过分段干燥的方式,实现高效、低能耗的污泥处理。
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吴生礼;陶乐仁;谷志攀;冯金钻;彭成【摘要】对桐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薄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在不同温度、厚度条件下半干化处理的干燥速率和失水曲线.结果表明,污泥的失水速率随着厚度减小、温度上升而增大.引入了干燥动力学模型,Midilli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污泥的失水情况.污泥中湿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在3.383× 10-10~5.130× 10-9 m2/s,2.5 mm厚度的干燥活化能为1.664 kJ/mol,为实际的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from Tongxia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ere discussed.Drying rate and water loss curv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hickness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loss rate of sludg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ickness,and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Drying kinetic model was also introduced,and Midilli model could properly simulate water loss of the sludge.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moisture sludge was 3.383× 10-10 ~5.130× 10-gm2/s,and activation energy was 1.664 kJ/mol for 2.5 mm thickness.The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actual sludge treatment system.【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7(036)012【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市政污泥;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有效扩散系数【作者】吴生礼;陶乐仁;谷志攀;冯金钻;彭成【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嘉兴学院建工学院,浙江嘉兴31400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第39卷 第1期 2024年3月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39No.1 Mar.2024DOI:10.20036/j.cnki.1671 8755.2024.01.010收稿日期:2023-02-20;修回日期:2023-11-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082284)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振宇,男,博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刘东,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热传质,E mail:dtld123@126.com污泥干燥特性实测及预测模型研究王振宇1 王 强2 刘 东2 王 令2 陈永灿1(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污泥脱水干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目前缺乏通识性的污泥干燥模型。
实验分析了干燥温度、相对湿度、污泥厚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比较了常用的5种薄层干燥模型对污泥干燥过程的拟合效果,建立了一种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拟合效果较优的Midilli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比较。
结果表明:当污泥低温干燥时,温度、相对湿度对污泥干燥有显著影响,相对湿度越高、温度越低,污泥干燥速率越慢;Midilli模型决定系数高、卡方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均较小,是5种常用薄层干燥模型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其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能很好预测污泥的干燥过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在5%以内,具有比Midilli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
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为污泥干燥过程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污泥 薄层干燥模型 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55(2024)01-0066-09StudyontheMeasurementandPredictionModelofSludgeDryingCharacteristicsWANGZhenyu1,WANGQiang2,LIUDong2,WANGLing2,CHENYongcan1(1.SchoolofEnvironmentandResource,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Abstract:Sludgedewateringanddryingarecrucialstepsintheresourceutilizationofsludge.Thereiscurrentlyalackofacomprehensivedryingmodelofsludge.Theeffectsofdryingtemperature,relativehumidity,sludgethickness,anddryingtimeondryingsludgewereanalyzedintheexperiment.Thefittingeffectsoffivecommonlyusedthin layerdryingmodelsonthesludgedryingprocesswerecompared.ABPneuralnetworkmodelwasestablishedforpredictingsludgedrying.ThiswascomparedwiththeMidillimodel,whichhastraditionallyshownbetterfittingresultsforpredictionaccuracy.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dryingofsludgeissignificantlyaffectedbytemperatureandrelativehumiditywhenitisdriedatlowtemperatures.Thehighertherelativehumidityandthelowerthetemperature,theslowertherateatwhichthesludgedries.TheMidillimodelhasahighcoefficientofdetermination,anditschi squareandRMSEvaluesarerelativelylow.Itisthebest fittingmodelamongthefivecommonlyusedthin layerdryingmod els.Theerrorcomparedtotheexperimentalresultsiswithin15%.TheBPneuralnetworksludgedryingpredictionmodelcanpredictthesludgedryingprocessverywell.Thepredictionresultshavelessthan5%errorscomparedtotheexperimentalresults.ThemodelhasahigherpredictiveaccuracythanthatoftheMidillimodel.TheBPneuralnetworkmodelforsludgedryingpredictionprovidesanewmethodtosimulatethesludgedryingprocess.Keywords:Sludge;Thinlayerdryingmodel;BPneuralnetworkmodelforsludgedryingprediction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
微波干燥脱水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
微波干燥脱水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
摘要:在不同微波功率下,干燥脱水污泥,观察其微生物形态,并分析其TN/TP/OC、挥发分性质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微波1 min时,微生物缩水;2 min时失去活性;4 min时蛋白质变性.干化污泥TN/TP/OC、挥发份受微波功率影响显著,随微波时间延长,微波功率越大,TN呈一级"波浪式"下降趋势越明显,含量从22.5 mg/g降至13.0 mg/g;TP呈二级"阶梯式"上升趋势越明显,含量从1.25 mg/g上升至1.65 mg/g;OC先下降后上升的幅度越明显,含量从26.1 mg/g降至23.6 mg/g再上升至26.6 mg/g;挥发份呈一级"阶梯式"递减趋势越明显,含量从44 7%降至33 5%.作者:张鑫矫健董平ZHANG Xin JIAO Jian DONG Ping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10, 29(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微波干燥脱水污泥总氮/总磷/有机碳挥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