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磁盘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829.50 KB
- 文档页数:90
第1 章网络操作系统导论一.填空题(1)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
(2)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1964 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分组的概念。
(4)Web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客户/服务器模式,是近年来流行的应用模式。
第2 章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一.填空题(1)Windows Server 2003 有四个版本,分别是标准版、企业版、数据中心版、WEB 版。
(2)某中型企业,准备购买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上欲发布网页,同时作为SQL 服务器,考虑到服务器的负载和冗余问题,应使用企业版。
(3)某企业规划有两台Windows Server 2003 和50 台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每台服务器最多只有15 个人能同时访问,最好采用每服务器授权模式。
(4)硬盘在使用前要进行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分区,磁盘分区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
(5)Linux 系统下/swap 分区大小取决于系统内存和剩余的硬盘空间,通常为内存的1~2 倍。
二、选择题(1)有一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 Server,文件系统是NTFS,无任何分区,现要求对该服务进行Windows Server 2003 的安装,保留原数据,但不保留操作系统,应使用下列(B )种方法进行安装才能满足需求。
A、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全新安装并格式化磁盘B、对原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安装,不格式化磁盘C、做成双引导,不格式化磁盘D、重新分区并进行全新安装(2)现要在一台装有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的机器上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并做成双引导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0、磁盘的驱动调度有“移臂调度”和“旋转调度”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移臂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单向扫描算法。
(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哪种算法,求总移动距离还是平均移动距离)假设柱面的编号从0到199。
例如,如果现在读写磁头正在53号柱面上执行输入输出操作,而等待访问者依次要访问的柱面为98,183,37,122,14,124,65,67。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当53号柱面上的操作结束后,访问柱面的次序为98,183,37,122,14,124,65,67。
读写磁头总共移动了640个柱面的距离。
(从53开始,每次移动距离之和,平均移动距离是640/8=80个柱面)(2).最短寻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现在当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访问次序为65、67、37、14,98,122,124,183。
读写磁头总共移动了236个柱面的距离。
(从53开始,每次找距离当前最近的进行移动)(3) 电梯调度算法由于该算法是与移动臂的方向有关,所以,应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i)移动臂先向外移。
当前正在53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是移动臂由里向外(向0号柱面方向)带到53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依次访问的次序为37、14,65,67,98,122,124,183。
读写磁头共移动了208个柱面的距离。
(ii)移动臂先向里移。
当前正在53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是移动臂由外向里(向柱面号增大方向)带到53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依次访问的次序为65、67,98,122,124,183、37,14柱面的访问者服务。
读写磁头共移动了299个柱面的距离。
(总之象电梯一样,移动一个来回完成所有访问)(4).单向扫描调度算法1. 一个磁盘组有100个柱面,每柱面8个磁道,每磁道8个扇区,现有一个文件含5000个记录,每记录与扇区大小相等,在磁盘组上顺序存放(从0面0道0扇区开始),问(1)第3468个记录的物理位置(2)第56个柱面上第7磁道第5扇区对应的块号。
第1章习题解答1-1 简述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答: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面向任务型与通用型。
面向任务型网络操作系统是为某种特殊网络应用要求设计的;通用型网络操作系统能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支持用户在各个领域应用的需求。
1-2 简述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答: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应具有前述一般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功能之外,还应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能力及多种网络服务功能。
包括文件、打印、数据库、通信、信息、分布式、网络管理和.Internet/Intranet服务。
1-5 简述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新功能答:1、Active Directory 改进;2、卷影子副本恢复;3、群集技术新特性;4、文件及打印服务新功能;5、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6.0(IIS 6.0)新功能;6、系统管理新功能;7、集成的 .NET框架;8、安全的无线局域网(802.1X) ;9、命令行管理;10、终端服务新功能;11、组策略管理控制台;12、企业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UDDI)服务新功能。
第2章习题2-1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有哪几种类型?答:1 通过安装光盘直接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2.从网络环境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3.Wwindows server 2003的自动安装 4.从低版本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
5.还原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2 应答文件的用户交互类型有哪几种?答:用户交互类型有5种,分别为:用户控制全部自动隐藏页只读使用GUI2-3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对系统的要求有哪些?答:(1)对于基于x86 的计算机:建议使用最小速度为550MHz(支持的最小速度为133MHz)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1.目前常用的外存有哪几种组织方式?答;(1)连续组织方式。
为每一个文件分配--组位置相邻接的盘块,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顺序式的文件结构。
(2)链接组织方式。
为每个文件分配一组位置离散的盘块,通过给每个盘块设置一个指针,将属于同-一个文件的盘块链接在一起,链接的顺序和文件的逻辑页的顺序一致。
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链接文件。
(3)索引组织方式。
为每个文件分配--组位置离散的盘块,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物理结构的索引表,记录分配给该文件的物理盘块,以及这些盘块和文件逻辑页顺序的对应关系。
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索引文件。
2 •山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它主要应用于何种场合?(1)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点①顺序访问容易②顺序访问速度快(2)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缺点①要求为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②必须事先知道文件的长度;③不能灵活地删除和插入记录④对于那些动态增长的文件,山于事先很难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因而很难为分配空间,而即使事先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在采用预分配存储空间的方法时也会使大量的存储空间长期空闲。
(3)主要适用场合: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文件组织方法,它适用于许多资料处理的场合,如磁带文件,打印文件都是常用的顺序文件。
3.在链接式文件中常用哪种链接方式?为什么?答:链接方式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
隐式链接是在文件U录的每U 录项中,都含有指向链接文件第一个盘块和最后一个盘块的指针。
显式链接贝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中。
4•在文件分配表中为什么要引入“簇”的概念?以“簇"为基本的分配单位有什么好处?(1)引入“簇”的原因:为了适应磁盘容量不断增大的需要,在进行盘块分配时不再以盘块而是以簇(Cluster)为基本单位。
一个簇应包含扇区的数量与磁盘量的大小直接有关。
第8章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是在美国研制成功的,其诞生的年份是( B )。
A)1943 B)1946 C)1949 D)1950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是1946年研制成功的,其诞生的国家是( A )。
A)美国B)英国C)法国D)瑞士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的,该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名为( B )。
A)MARK-II B)ENIAC C)EDSAC D)EDVAC 4.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它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C)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D)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5.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以( B )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A)计算机应用领域B)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C)计算机的处理速度D)计算机的系统软件6.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B )。
A)继电器B)晶体管C)电子管D)集成电路7.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B )。
A)晶体管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C)大规模集成电子集成电路D)电子管8.当代微型机中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D )。
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9.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 C )。
A)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B)晶体管计算机,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C)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D)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10.计算机应用的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辅助设计以及( D )。
A)文字处理B)图形处理C)工厂自动化D)数据处理11.计算机数据处理指的是( C )。
A)数据的录入和打印B)数据的计算C)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的过程D)数据库12.目前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数据统计、办公自动化、情报检索等,这些应用可统称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