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散仪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2
型微生物自动分液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型微生物自动分液仪是一种用于实验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设备。
为了确保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旨在提供型微生物自动分液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型微生物自动分液仪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2.1 环境安全•操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干净,远离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操作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的积聚。
2.2 仪器操作•在操作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设备的用户手册,确保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操作之前,检查仪器是否符合安全运行的条件,例如电源是否接地牢固、液体材料是否足够等。
•操作过程中需要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2.3 操作注意事项•注意仪器的输入和输出管道的连接是否正确,避免发生泄漏或混淆样品的情况。
•严禁使用手直接接触试管,以免受伤或造成污染。
•操作过程中不得抽吸或吹入溶液,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污染。
2.4 应急措施•在发生设备故障或危险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维修人员或主管报告。
•存在溶液泄漏或其他危险情况时,应迅速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关闭电源、隔离危险区域等。
3. 保养规程为了保持型微生物自动分液仪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是保养规程:3.1 日常清洁•每日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清洁仪器表面和工作区域。
使用柔软的尘布或专用细毛刷清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注意不要使用含有酸、碱或有机溶剂的清洁剂,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3.2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和润滑等。
•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接线和电源插头是否齐全,是否有损坏的情况。
•定期检查仪器的橡胶密封圈和管路连接件是否完好,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3.3 存储条件•当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应将仪器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湿气和灰尘的侵入。
•长时间不使用的仪器应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1.显微镜:主要用途是观察微观结构,如生物细胞、组织构造和晶体结构等。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玻璃片上,通过调节镜头的焦距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需要的细节。
2.电子显微镜:主要用途是观察更高分辨率的微观结构,如原子粒子、病毒和纳米结构等。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放在电子束中,通过控制电子束的聚焦和扫描,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显像图像。
3.红外光谱仪:主要用途是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暴露在红外光的辐射下,红外光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
4.质谱仪:主要用途是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通过电离技术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中的磁场和电场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样品的质谱图。
5.纳米粒子分析仪:主要用途是分析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和浓度等参数。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悬浮在溶液中,通过激光散射或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样品中纳米粒子的散射光,并分析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等信息。
6.X射线衍射仪:主要用途是分析晶体结构和确定晶体的晶体学参数。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暴露在X射线束下,当X射线束与样品中的晶体发生衍射时,通过检测衍射光的强度和角度等信息,可以得到样品的衍射图谱,从而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学参数。
7.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用途是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化合物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并通过对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8.气相色谱仪:主要用途是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样品中的化合物。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通过进样口进入气相色谱柱,在柱内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出的化合物,并通过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9.核磁共振仪:主要用途是分析物质中各种核对外部磁场的响应,从而确定样品的化学结构和分子结构。
使用方法是将样品放置在磁场中,通过外部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使样品的核自旋发生共振,然后通过检测样品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
智能集菌仪的作用如何及操作规程智能集菌仪的作用如何?集菌仪是一次性全封闭集菌培育器的配套使用设施。
集菌仪接受一体化不锈钢机壳设计,全L304卫生级不锈钢,解决了无菌室、微生物室高干净仪器的要求。
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因传统集菌仪表面生锈问题造成的维护和修理、更换等产生的成本。
避开了由于化学物质对表面的腐蚀,机壳表面设计不留任何死角。
通过集菌仪定向蠕动加压原理,使供试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滤器中的微孔滤膜(0.22m*47mm或0.45?m*47mm)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抑菌成分;然后把所需的培育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引入全封闭过滤集菌培育器中,放置在培育箱内进行无菌培育。
适用范围:1.制药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无菌制剂(大输液、小针剂、粉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眼用制剂、保养液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2.医疗器械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导管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3.食品、饮料行业;4.环保行业等。
产品特征:1.新型泵头:偏心张紧固定法,操作便利快捷。
2.智能集菌仪的传动系统接受低转速大力矩电机,直接驱动;从而降低了输入功率并有效降低了机身表面的温度且噪音低于50db。
3.蠕动泵具有安全保护装置,打开泵头,集菌仪自动停止运转,有效避开操作失误对人的损害。
4.整机接受L304不锈钢一体化超小型设计,削减对操作台的占用空间。
5.转速掌控接受面贴式无极调速法掌控,操作简单直接,有短时间停止记忆功能。
6.脚踏开关接受进口航空防水端头连接;超低电压掌控电器,不会存在漏电伤人的不安全,有自动及半自动可选。
7.机壳表面经镜面处理,便于消毒和清洁,且美观大方。
8.排液槽有分体式和连机旋转式可选。
9.机身全部安装口端经过防水密封处理,有效的防止液体渗入机内。
10.可依据客户需求,加添检品回收功能;可自由拆装回收支架,充分昂贵检品的回收和产品除菌的特别需求。
技术参数:电源:220V50Hz功率:60W转速:0—300rpm外形尺寸:260*260*180mm 重量:10kg悬架总高度:37cm机壳材料:L304不锈钢材料。
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药敏实验中的生物安全优势张国斌【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19【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分枝杆菌; 结核; 超声处理; 药敏试验; 生物安全【作者】张国斌【作者单位】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 1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是耐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在我国各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仍然是基于固体培养基培养的比例法和MGIT 960的液体比例法,而菌悬液标本的制备是其关键步骤[1,2]。
常用的方法是磨菌瓶法:通过振荡瓶中的玻璃珠与菌落,从而使菌落分散,然后加入含0.5%Tween-80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与麦氏1号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比浊并稀释至1个麦氏浊度(MCF),经稀释后接种到含药罗氏管进行耐药性检测。
上述方法虽然能使菌落分散成菌体,成功完成药敏检测,但存在操作繁锁、耗时长、比浊粗糙,用菌量大,以及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
而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采用超声分散的原理使菌落分散,同时自动检测浊度,最后经人工接种到含药培养管培养进行耐药性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减少开盖次数、标准化,耗时短,用菌量少,减少生物安全风险等优势。
本研究分别采用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简称“分散仪”)和传统的研磨瓶法制备临床MTB菌株的菌悬液样本,制作过程中采集空气样本培养,以评估分散仪在MTB药敏试验中的生物安全优势。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菌株来源:实验中所用的菌株为本实验室耐多药可疑者筛查项目菌株,传代后5周。
状态最好时期。
仪器与试剂:①仪器: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超声功率为19W;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7°C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FA-2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微量震荡器。
②试剂耗材:磨菌瓶、罗氏中性培养基、接种环、生理盐水、0.5%Tween-80生理盐水、超声分散专用试管。
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各种仪器设备在实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显微镜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之一、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结构和特性。
它可以放大细胞、细菌、植物和动物组织等微观物质。
使用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用调焦旋钮将样本调焦到清晰图像,在低倍镜下初步观察,再切换到高倍镜进行详细观察。
二、色谱仪色谱仪广泛用于分析和检测混合物中的化学成分。
色谱仪可以通过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成分,从而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
常见的色谱仪包括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使用色谱仪时,首先将混合物通过气流或溶剂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在探测器中测定各个组分的浓度。
三、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物质吸光度的仪器。
它可以分析和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并通过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中成分的含量。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首先需要设置合适的波长和吸光度值范围,然后将待测溶液放入光束中测量吸收的光线强度。
四、天平天平是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差异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天平广泛用于化学实验和药学制剂的制备中。
使用天平时,首先需要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然后调整天平的精确度,读取其质量。
五、离心机离心机用于分离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或悬浮液中的液体。
离心机基于离心力的作用原理,通过迅速旋转样品来分离样品中的组分。
使用离心机时,首先将样品加入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的转子中,再选择适当的转速和离心时间进行离心操作。
六、pH计pH计用于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水中氢离子的浓度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计时,首先将pH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等待一段时间以达到稳定状,然后读取pH计上的数值。
七、实时聚合酶链反应仪(PCR仪)PCR仪主要用于分子生物学中的DNA扩增实验。
它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制备大量的特定DNA片段或基因。
科立得细菌仪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科立得细菌仪器一、设备介绍科立得细菌仪器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用于快速检测和计数微生物样品。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完全自动化运行,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2. 采用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和专业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3. 具备多种样品处理模式和功能选项,适合不同样品的测试需求。
二、操作准备1. 检查仪器和配件是否完整,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 根据样品类型和测试要求,准备相应的培养基、滤纸、移液器等实验用品。
3. 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三、仪器设置1. 将仪器接通电源,并按照提示进行启动。
2. 进入设置界面,根据需要进行参数的设置,如温度、时间、样品浓度等。
3. 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样品架、培养皿和其他配件。
四、样品处理1. 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模式。
2. 使用无菌的滤纸或移液器,将待测样品滴在培养皿上或滤纸上。
3. 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培养皿或滤纸上,避免重叠和过多样品。
五、启动测试1. 关上仪器的仓盖,开始测试程序。
2. 根据仪器界面上的提示,选择对应的测试模式,并启动测试程序。
3. 仪器会自动进行光学扫描和图像分析,计算出微生物数量和浓度。
六、结果分析1. 测试完成后,仪器会显示出细菌数量和浓度等结果。
2.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 根据需要,导出结果报告或保存数据。
七、仪器清洁和维护1. 测试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
2. 使用专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仪器表面,避免化学物质对仪器造成损害。
3.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实验室常规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注意培养皿或滤纸上的样品可能被污染,请避免直接接触。
3. 注意仪器上的高温部件,以免烫伤。
4. 操作结束后,将仪器上的电源开关关闭,避免长时间待机对仪器造成损害。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科立得细菌仪器,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功能与应用。
而在微生物学研究中,仪器设备的运用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研究者提供了高效准确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着重探讨仪器设备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仪器之一。
其通过利用光的投射和光学放大原理,使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等。
通过显微观察,可以快速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了解其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等基本信息。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能够以极高的分辨率观察微生物的内部结构。
其通过高能电子的透射与散射,可以将微生物的超微结构清晰地显示在荧光屏上。
透射电子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内质网等细胞组织结构,还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特性使得微生物学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微观结构和功能。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够以高分辨率观察微生物的表面形态和纹理结构。
SEM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和采集反射电子,可以生成具有三维特征的微生物表面图像。
相比于透射电子显微镜,SEM能够快速获取分辨率较高的微生物形貌图像,为微生物学研究者提供可视化分析的便利。
四、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利用特定波长的荧光染料标记微生物的研究工具。
具有荧光标记的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可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由此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位置、数量、分布等信息。
荧光显微镜的应用使得微生物学研究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微生物细胞的特定蛋白质、核酸或其他生物分子,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五、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中的细胞分析和细胞分类工作。
超声细菌分散参数超声分散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进行颗粒分散的方法。
在细菌的研究中,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超声细菌分散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其频率通常在20 kHz 至100 MHz之间。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压力波和剪切力,这些力的作用下,液体中的颗粒会发生碰撞、摩擦和剪切,从而实现颗粒的分散。
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对团聚的细菌进行分散。
当超声波传播到细菌悬浮液中时,波动的压力和剪切力会对细菌产生作用,使其团聚结构破碎。
超声波的作用还会产生微小气泡,当气泡在液体中破裂时,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对细菌进行更彻底的分散。
二、超声细菌分散技术的应用1. 细菌培养: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可以用于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在制备培养基时,细菌需要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中,以确保培养效果的一致性。
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将细菌分散在培养基中,提高培养效果。
2. 细菌检测:在细菌检测中,细菌的分散度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可以将细菌均匀分散在检测样品中,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细菌杀菌:超声细菌分散技术不仅可以将细菌分散,还可以对细菌进行杀菌。
当超声波作用于细菌时,产生的冲击力和高温效应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
三、超声细菌分散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 高效快速:超声细菌分散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细菌均匀分散,提高实验效率。
(2) 无需添加剂:超声细菌分散技术不需要添加任何分散剂或稳定剂,避免了外源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操作简便:超声细菌分散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使用。
2. 缺点:(1) 能量损耗: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损耗能量,对细菌的分散效果有一定影响。
(2) 温升效应:超声波的作用会使液体温度升高,高温可能对细菌的存活和培养产生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500301);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20194Y0169)作者简介:郁晨蕾,女,1988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结核病耐药检测研究。
通信作者:张阳奕,E-mail :。
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分枝杆菌最小抑菌浓度检测中的应用郁晨蕾, 江 渊, 李 静, 王莉莉, 陈 炜, 沈旭晖, 张阳奕(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检测实验室,上海 200336)摘要:目的 评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分枝杆菌(MTB )最小抑菌浓度(MIC )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分散仪法和玻璃珠振荡研磨法2种细菌分散定量方法分别制备MTB 标准菌株H37Rv (ATCC 27294)和28株MTB 临床分离株菌悬液,接种于TREK Sensititre MYCOTB 药敏板(简称MYCOTB ),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通过肉眼观察、抗酸染色镜检、药敏板中菌落形态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评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MIC 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通过肉眼观察和抗酸染色镜检,发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制备的菌悬液分散效果更好。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
结论 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可以提升制备MTB 菌悬液的自动化程度,尤其在药物敏感性试验类定量试验中,可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定量误差,有利于检测的标准化和重现性。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最小抑菌浓度;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Application of BAC spreader for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determination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YU Chenlei ,JIANG Yuan ,LI Jing ,WANG Lili ,CHEN Wei ,SHEN Xuhui ,ZHANG Yangyi.(Tuberculosis Reference Laboratory ,Shanghai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BAC spreader for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determination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 Methods BAC spreader and glass bead grinding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prepare bacterial suspensions of MTB ATCC 27294 standard strain H37Rv and 28 clinical MTB strains ,and these bacterial suspensions were inoculated into TREK Sensititre MYCOTB well for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BAC spreader on MTB MIC was assessed by visual observation ,acid-fast staining ,colonial morphology in MYCOTB well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The role of BAC spreader for MIC determination in MTB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visual observation and acid-fast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suspensions of BAC spreader were dispersed. 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istency rate of the 2 methods was 100%. Conclusions The BAC spreader can improve the automation of MTB bacterial suspension preparation ,particular in quantitative test as M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ducing the quantitative error caused by human factor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termin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reproducibility.Key word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AC spreader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文章编号:1673-8640(2021)06-0650-06 中图分类号:R378.9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6耐药结核病(resistant tuberculosis ,R-TB )的防治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难题之一,随着GeneXpert MTB/RIF 检测系统在疑似肺结核病患者检测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 ,RR-TB )患者被确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