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化工原理第三章01
- 格式:ppt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20
化工原理(上册)小结第一章 流体流动管路计算 伯努利方程 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Vs=Vs 1+Vs 2 连续性方程 静力学方程 流量计 λ~Re压强p (绝对压强、表压、真空度)、流速u 雷诺数Re 、粘度μ、流动类型(滞流、湍流、过渡流)、摩擦系数λ、流动阻力(∑h f 、H f 、∆p f )、有效功We 、有效压头He 、有效功率Ne第二章 流体输送设备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气缚现象)基本方程式(H ∞~Q 、β、n 、D )性能参数(Q 、H 、η、N )和特性曲线(H~Q 、η~Q 、N~Q )离心泵 性能改变和换算(ρ、μ、n 、D )气蚀现象和允许吸上高度(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液体输送设备 工作点与调节(流量调节、并联组合、串联组合)类型和选择其他泵(往复泵、计量泵、旋转泵、旋涡泵)气体输送设备和压缩设备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沉降速度u t重力沉降降尘室(V s ≤blu t )沉降离心沉降速度、分离因素 临界直径f (D,Vs )离心沉降 原理 分离效果旋风分离器 性能 分离效率(总效率、粒级效率)型式 压降恒压过滤方程式及应用(K 、q e 、θe 、k 、s 、υ)过滤 过滤设备:板框过滤机、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原理、操作、生产能力)滤饼洗涤(横穿法、置换法、θw 、w d dV ⎪⎭⎫⎝⎛θ、Ed dV ⎪⎭⎫ ⎝⎛θ)第四章 传热传热计算 ()()c c pc c h h ph h mr W t t c W Q r W T T c W Q t KS Q 1221−=−=∆=放吸i o si so m o i i o o o d d R R d bd d d K ++++=λαα11 1212ln t t t t t m ∆∆∆−∆=∆n e i i R d Pr 023.08.0λα=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夹套间壁 蛇管类型 混合 套管 固定管板蓄热 列管 U 型管换热器 新型换热器 浮头式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的强化途径第五章 蒸 发蒸发器:生产能力Q 、生产强度U (强化途径)、结构单效蒸发:Δ、W 、D 、D/W多效蒸发:操作流程(优点、缺点、应用场合)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多效:Δ大、D/W 小、Q 小、U 小)化工原理(下册)小结蒸馏:平衡蒸馏、简单蒸馏、间歇蒸馏、相对挥发度、理论板、恒摩尔流、回收率、回流比、进料热状况参数、全回流、最小回流比、板效率、理论板当量高度吸收:亨利系数、溶解度系数、相平衡常数、分子扩散、菲克定律、漂流因素、扩散系数、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式、吸收系数、气膜控制、液膜控制、回收率、液气比、脱吸因素、等板高度、传质单元高度、施伍德准数、施密特准数、伽利略准数蒸馏及吸收塔设备:板式塔1.塔板类型:泡罩塔板、筛板、浮阀塔板的特点2.流体力学性能: 塔板压降、液泛、雾沫夹带、漏液、液面落差影响因素、负荷性能图3.浮阀塔设计:理解4.塔板效率的表示法及影响因素填料塔1.填料特性: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干填料因子,湿填料因子)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压强降(恒持液区、载液区、液泛区、载点、泛点)、液泛(影响因素:填料特性、流体的物理性质、液气比)、润湿性能3.填料塔的计算、附件、与板式塔的比较:了解干燥:干燥系统的热效率、等焓干燥、非等焓干燥、平衡水分、自由水分、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分、恒定干燥条件、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目 录
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2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3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46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东理工大学4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1)
2015年华东理工大学80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
华东版3-1 解:01AA Ax c kt x =- 把数据代入得100.2min A c k -= 当x A =0.75时解得t=15min所以,增加的时间为15-5=10min 3-2 解:()()110111nn A A x n c kt ---=+- (式A )把x A =0.75和t=10min 代入解得100.1n A c k -= 再把t=30min 代入(式A )解得x A =1.25所以,转化率应为1 3-3解:设反应动力学方程为:nA Adc kc dt-= 则()()110111nn A A x n c kt ---=+-,且c A0=1因此有()()()()1110.811810.91118nnn k n k ---=+--=+-解得:n=2;k=0.5L/mo l ·min -13-41)计算进料中酸、醇和水的摩尔浓度c A0、c B0、c S0(注意进料中水的浓度c S0不为0)。
2)列出当酸的转化率为x A 时,各组分浓度的表示式:()0000001A A A B B A A R A A S S A Ac c x c c c x c c x c c c x =-=-==+3)将上列各式及各组分初浓度代入反应速率式,整理得()627.931010.220.1 2.58A A A dx x x dt-=-⨯-+ 4)计算转化率达35%所需的时间为()0.35627.931010.220.1 2.58AA A dx t x x -=⨯-+⎰上述积分可查积分表用公式计算,也可用MA TLAB 语言的quad 解算子计算,结果为 71532t s h =≈5)计算所需反应器体积。
先计算每天的反应批数,再计算每m 3反应体积每天的生产量,然后再计算达到要求产量所需反应器体积。
答案为 V R =51.9m 3 3-51)设酯的平衡转化率为x Ae ,将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代入化学平衡方程得:()()221.1510.2191.151148.76 1.151AeAe Ae x x x =--化简整理上述方程并求解得90.8%Ae x =2)此题解法与3-4中的步骤2~4相同,答案为t=276min 3)此时各组分的浓度为酯:0.207mol/L ;水:47.816 mol/L ;醇、酸:0.910 mol/L ; 反应物系的组成为酯:0.414%;水:95.80%;醇、酸:1.82%; 3-6对可逆放热反应,当反应温度过低时,因反应速率过低转化率偏低,当反应温度过高时,转化率又会受化学平衡的限制。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思考题(根据其精品课程网站下载)第一章流体流动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5. 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8×10-3m2,水和容器总重10N。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题5附图题6附图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2)内部压强p=ρgh=1000×9.81×0.5=4.91kPa;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R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连同U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1与R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答6.容器A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2减小。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考试用教材:《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参考书:《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丛德滋、丛梅、方图南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复习大纲:第一章流体流动概述流体流动的两种考察方法;流体的作用力和机械能;牛顿粘性定律。
静力学静止流体受力平衡得研究方法;压强和势能得分布;压强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换算;静力学原理的工程应用。
守恒原理质量守恒;流量,平均流速;流动流体的机械能守恒(柏努利方程);压头;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应用;动量守恒原理及其应用。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层流和湍流的基本特征;定态和稳态的概念;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概念;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管流数学描述的基本方法;剪应力分布。
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沿程阻力损失(湍流阻力)的研究方法———“黑箱法”;当量的概念(当量直径,当量长度,当量粗糙度);局部阻力损失。
管路计算管路设计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常用流速);管路操作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阻力损失对流动的影响;简单的分支管路和汇合管路的计算方法;非定态管路计算(拟定态计算)。
流量和流速的测量毕托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管路特性被输送流体对输送机械的基本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带泵管路的分析方法——过程分解法。
离心泵泵的输液原理;影响离心泵理论压头的主要因素(流量、密度及气缚现象等);泵的功率、效率和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气蚀余量;离心泵的选用。
其它泵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方法(以往复泵为主)。
气体输送机械气体输送的特点及全风压的概念;气体输送机械的主要特性;风机的选择;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获得真空的方法。
第三章液体搅拌典型的工业搅拌问题;搅拌的目的和方法;搅拌装置,常用搅拌浆的型式,挡板及其它构件;混合效果的度量(均匀性的标准偏差、分割尺度和分割强度);混合机理;搅拌功率;搅拌器经验放大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7简答题答案1. 搅拌器应该具有哪两种功能?为达到均匀混合,搅拌器应具有两种功能:即在釜内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称为总体流动;同时希望产生强剪切或湍动。
液体在容器内做循环运动,搅拌器对单位流体所提供的能量必全部消耗在循环回路的阻力损失上,增加循环回路的阻力损失即提高液流的湍动程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提高搅拌器的转速,搅拌器可以提高较大的压头;阻止容器内液体的圆周运动:在搅拌器内加挡流板,破坏循环回路的对称性。
安装导流筒来抑制圆周运动的扩展,严格控制流动方向,既消除短路现象又有助于消除死区。
2. 过滤速率与哪些物性因素、操作因素有关?过滤的技术改进包括两个方面:寻找适当的过滤方法和设备以适应物料的性质,加快过滤速率可以提高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改变滤饼结构如空隙率、可压缩性(常用方法是添加助滤剂是滤饼结构较为疏松且不可压缩)2)改变悬浮液中颗粒聚集状态,过滤之前先将悬浮液处理,使分散的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
其方法是:加入聚合电解质使固体颗粒之间发生桥接,形成多个颗粒组成的絮团;在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使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压缩,颗粒间借助范德华力凝聚在一起。
3)动态过滤:采用多种方法,如机械的、水力的或电场的人为干扰限制滤饼增长的过滤方法。
3.流体流动边界层脱体分离的两个条件是什么?1)逆压梯度2)外层流体能量来不及传入边界层。
边界层脱体的后果是1)产生大量漩涡;2)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
4.多效蒸发的效数受哪些限制?经济上限制:W/D 的上升达不到与效数成正比,W/A 的下降与效数成反比快。
技术上限制:00T T-t ,T-t ∆必须小于而是有限的。
5.简述板式塔的夹带液泛和溢流液泛现象。
夹带液泛:同样气速下,'e ,↑↑↑↑''使L+e,液层厚度,e,形成恶性循环。
溢流液泛:因降液管通过能力的限制而引起的液泛。
6.简述填料塔的载点和泛点。
载点:空塔气速u 达到u l 后,气速使上升气流与下降液体间摩擦力开始阻碍液体顺利流下,使填料表面持液量增多,占去更多空隙,气体实际速度与空塔气速的比值显著提高,故压力降比以前增加得快,这种现象称载液,L 点称载点。
绪论单元测试1.化学工业是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有用产品的过程工业。
A:对B:错答案:A2.化学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化工工艺学、单元操作和传递过程三阶段。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A:CB:BC:AD:D答案:D2.如图1所示的定态流动系统,若AB段与CD段的管径、粗糙度和长度相同,两压差计的指示液均相同,则两压差计的读数关系为( )。
A:R1 < R2B:不能确定C:R1 = R2D:R1 > R2答案:C3.通常情况下,气体和液体的黏度依次随温度的升高而( )。
A:减小、增大B:增大、增大C:增大、减小D:减小、减小答案:C4.如图2所示,已知A、B两点压强pA = pB,则管中水的流向为( )。
A:向下流动B:静止C:向上流动D:不能确定答案:A5.敞口水槽的恒液位H、外界气压p0、底部出水管内径d等参数中,若忽略阻力损失,则出水速度u与( )有关。
A:仅dB:仅HC:仅p0D:H,p0,d答案:B第二章测试1.离心泵的扬程是指()。
A:实际的升扬高度B:泵的吸上高度C: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强差换算成的液柱高D: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的能量答案:D2.离心泵的扬程是( )。
A:单位重量液体出泵和进泵的机械能差值B:泵的吸液高度C:实际的升扬高度D: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液柱高度答案:A3.离心泵启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
A:汽蚀现象B:气缚现象C:开机流量过大烧毁电D:汽化现象答案:B4.离心泵的入口一般不安装阀门,如果对已经安装的阀门操作不当可能引起( )。
A:流量过大烧毁电机B:气缚现象C:汽蚀现象D:汽化现象答案:C5.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 )。
A:工作点B:最大轴功率点C:设计点D:操作点答案:C第三章测试1.搅拌器具有的两种功能是产生总体流动和强剪切。
A:错B:对答案:B2.搅拌效果均可采用调匀度进行评价。
A:错B:对答案:A3.旋桨式搅拌器具有大流量、高压头的特点。
(完整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简答题真题汇总第一章流体流动1.何谓轨线?何谓流线?为什么流线互不相交?99答: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刻所占空间位置的连线;流线是采用欧拉法考察的结果,流线上各点的切线表示该点的速度方向;因为同一点只有一个速度,由此可知,流线互不相交。
2.动能校正系数α为什么总是大于、等于1的?试说明理由?003.简述数学模型法规划实验的主要步骤。
00、03、06、10答:数学模型实验研究方法立足于对所研究过程的深刻理解,按以下主要步骤进行工作:①将复杂的真实过程本身化简成易于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的物理模型;②将所得到的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即建立数学模型;③通过实验对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测定模型参数。
4.流体流动过程中,稳定性是指什么?定态性是指什么?015.简述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
01、04答:因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①找出影响过程的独立变量;②确定独立变量所涉及的基本因次;③构造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式,通常以指数方程的形式表示;④用基本因次表示所有独立变量的因次,并出各独立变量的因次式;⑤依据物理方程的因次一致性原则和π定理得到准数方程;⑥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准数方程的具体函数式。
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02答:湍流的最基本特征是出现了径向的速度脉动。
当流体在管内层流时,只有轴向速度而无径向速度,牛顿型流体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然而在湍流时,流体质点沿管道流动的同时还出现了径向的随机脉动,这种脉动加速了径向的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质,动量的传递不仅起因于分子运动,而来源于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速度。
7.非牛顿流体中,塑性流体的特点是什么?02、05、06、10答:含固体量较多的悬浮体常表现出塑性的力学特征,即只有当施加的剪应力大于某一临界值(屈服应力)之后才开始流动,流动发生后,通常具有剪切稀化性质,也可能在某一剪切率范围内有剪切增稠现象。
8.什么是流体流动的边界层?边界层分离的条件是什么?03答:由于流体粘性的作用,靠近壁面的流体将相继受阻而降速,随着流体沿壁面前流动,流体受影响的区域逐渐扩大,而流速降为未受边壁影响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即为边界层。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考试用教材:《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参考书:《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丛德滋、丛梅、方图南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复习大纲:第一章流体流动概述流体流动的两种考察方法;流体的作用力和机械能;牛顿粘性定律。
静力学静止流体受力平衡得研究方法;压强和势能得分布;压强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换算;静力学原理的工程应用。
守恒原理质量守恒;流量,平均流速;流动流体的机械能守恒(柏努利方程);压头;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应用;动量守恒原理及其应用。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层流和湍流的基本特征;定态和稳态的概念;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概念;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管流数学描述的基本方法;剪应力分布。
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沿程阻力损失(湍流阻力)的研究方法———“黑箱法”;当量的概念(当量直径,当量长度,当量粗糙度);局部阻力损失。
管路计算管路设计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常用流速);管路操作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阻力损失对流动的影响;简单的分支管路和汇合管路的计算方法;非定态管路计算(拟定态计算)。
流量和流速的测量毕托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管路特性被输送流体对输送机械的基本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带泵管路的分析方法——过程分解法。
离心泵泵的输液原理;影响离心泵理论压头的主要因素(流量、密度及气缚现象等);泵的功率、效率和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气蚀余量;离心泵的选用。
其它泵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方法(以往复泵为主)。
气体输送机械气体输送的特点及全风压的概念;气体输送机械的主要特性;风机的选择;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获得真空的方法。
第三章液体搅拌典型的工业搅拌问题;搅拌的目的和方法;搅拌装置,常用搅拌浆的型式,挡板及其它构件;混合效果的度量(均匀性的标准偏差、分割尺度和分割强度);混合机理;搅拌功率;搅拌器经验放大时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