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解读

第一节准则概述

一、制定背景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制定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合营安排准则,对于合营安排的相关内容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涉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合营安排的相关业务越来越多,我国有必要制定一个专门的准则来予以规范。

同时在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和《解释公告第13号——共同控制主体:合营者的非货币性投入》,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合营安排的相关业务及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财政部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12年11月15日起草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

2014年2月17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二、定义和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中给出的相关定义如下: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本准则适用于符合合营安排定义的各项安排,包括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当一项安排因不存在共同控制,从而被排除在本准则范围之外时,主体应根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条款与结构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共计六章二十三条,包括总则、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衔接规定和附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到第四条,说明制定本准则的目的与依据、合营安排的定义与特征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章《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第五条到第十四条,主要说明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以及合营安排认定的相关判断指引和共同控制、共同经营、合营企业的定义。

第三章《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第十五条到第十八条,主要阐述了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涉及的相关准则规定。

第四章《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第十九条到第二十条,主要阐述了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相关准则规定。

第五章《衔接规定》,第二十一条到第二十二条,主要说明了实行本准则后对相关合营安排重新分类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附则》,即第二十三条,规定本准则开始施行的日期。本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四、新旧准则之变化分析

合营安排是财政部本次准则修订中单独制定的一个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与原有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比较,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营安排的分类发生变化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对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和合营企业进行了讲解。而本准则正式引入了“合营安排”的概念,将上述三类重新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同时针对合营安排中的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进行分类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指引。通过对合营方在合营安排

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的分析,来判断该合营安排应当被分类为共同经营还是合营企业,而不是像之前将通过设立被投资单位而构建的共同控制一律划分为合营企业。

(二)完善对“共同控制”判断的指引

本准则完善了共同控制的定义,对相关表述做了补充,同时补充了对共同控制判断的应用指引,这些指引将会对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中关于合营安排的处理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依据。

(三)首次提出“单独主体”的概念

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中的相关内容衔接,首次引入单独主体的相关概念,即单独主体是指具有单独可辨认的财务架构的主体,包括单独的法人主体和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但法律认可的主体。

另外,要求基于合营安排下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来确定某项合营安排是共同经营还是合营企业,是否存在单独主体不再是判断的唯一依据。

(四)完善了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本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并同时补充规范了合营方向合营企业出售资产、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业务以及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五)明确了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本准则分别对具有共同控制的合营方和对合营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适用的会计准则做了具体规范,明确了其各自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重点条款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中的重点条款,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合营安排的确定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

合营安排具有以下特征:

(1)各参与方均受到该安排的约束。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对该安排实施共同控制。任何一个参与方都不能够单独控制该安排,对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的任何一个参与方均能够阻止其他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单独控制该安排。

在合营安排定义中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参与方都不能独立控制该安排。那么这项安排实际上是具有共同控制权的各方一致同意时才能确定其生产经营决策,才能进行相关的业务活动。共同控制没有决定权,但有否决权,必须一致同意才能决定该安排。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这是本准则相对原准则变化的一个地方,在原准则中并没有合营安排这一概念,而是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分别确定了共同控制经营、共同控制资产和合营企业三个概念,实际上本准则中的合营安排就是将上述三个概念整合,并重新分类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其中将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的概念予以合并。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趋同,二是因为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在实务工作中很难区分,且会计处理相同,故本准则将其概念统一。

二、共同控制的确定

要认定一项安排是否为合营安排,需要准确把握“共同控制”、“参与方”等概念。其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是判断一项安排是否为合营安排的关键。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定义中用相关活动取代了“财务政策、经营政策”,因为可能没有单独主体,不一定能由董事会行使生产经营决策权。

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本准则给出一些相关指引,具体包括:

(1)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应当首先判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

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

在判断集体控制时,注意集体控制不是单独一方控制,能够集体控制一项安排的参与方组合很可能不止一个。

【例题1】假设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共同设立E公司,并分别持有E公司60%、20%、10%和10%的表决权股份。协议约定,E公司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50%以上表决权通过方可做出。本例中,E公司的表决权安排使得A公司能够单独主导E公司的相关活动,只要A公司享有E公司的可变回报并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E公司的可变回报,A公司无需与其他参与方联合,即可控制E公司。因此,E公司是A公司的子公司,而不是一项合营安排。

当且仅当相关活动的决策要求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时,才存在共同控制。一致同意的规定保证了对合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的任何一个参与方均可以阻止其他参与方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就相关活动单方面做出决策。

【例题2】A公司与B公司各持有C公司50%的表决权,C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为研究和开发前沿新药。根据C公司的章程以及A公司、B公司之间签订的合资协议,C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A公司派出4名代表,其中1名代表任董事长,B公司派出1名代表。所有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2/3以上董事表决通过方可做出。

但是,B公司派出的董事对所有重大事项具备一票否决权。由于A公司自身为新药研发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而B公司自身的主要经营范围并非新药研发领域,因此,除财务总监由B公司派出外,C公司包括总经理、研发总监在内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均由A公司派出。

本例中,虽然A公司派出的董事人数为4人,超过董事总人数的2/3,然而鉴于B公司的董事对C公司的重大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因此,A公司不能单方面控制C公司,而是与B公司一起对C公司实施共同控制。

(2)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即,共同控制合营安排的参与方组合是唯一的。

【例题3】假定一项安排涉及三方:A公司、B公司、C公司在该安排中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50%,30%和20%。A公司、B公司、C公司之间的相关约定规定,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75%以上的表决权通过方可做出。

在本例中,A公司和B公司是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唯一组合,当且仅当A公司、B公司一致同意时,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决策方能表决通过。因此A公司、B公司对安排具有共同控制权。

【例题4】假定一项安排涉及三方:A公司在该安排中拥有50%的表决权股份,B公司和C公司各拥有25%的表决权股份。A公司、B公司、C公司之间的相关约定规定,该安排相关活动决策至少需要75%的表决权通过方可做出。尽管A公司拥有50%的表决权,但是A公司没有控制该安排,因为A公司对安排的相关活动做出决策需要获得B公司或C公司的同意。

在本例中,A公司和B公司的组合或A公司和C公司的组合均可集体控制该安排。这样,存在多种参与方之间的组合能够达到75%表决权的要求。A公司和B公司的组合、A公司和C公司的组合都可能表决通过,即共同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组合并不唯一,该安排并非合营安排,A公司、B公司、C公司并不对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权。

(3)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参与方不享有共同控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保护性权利,是指仅为了保护权利持有人利益却没有赋予持有人对相关活动决策权的一项权利。

保护性权利通常只能在合营安排发生根本性改变或某些例外情况发生时才能够行使,它既没有赋予其持有人对合营安排拥有权力,也不能阻止其他参与方对合营安排拥有权力。比如,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因保护性权利不参与决策,故不享有共同控制。

针对上述指引,判断共同控制的一般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共同控制的判断步骤

准则中明确了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参与方不具有共同控制。例如甲公司由A公司、B公司、C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其持股比例分别为40%、40%和20%,甲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A、B公司一致同意后确定,利润由出资各方按照出资比例享有,同时公司章程规定,任一个公司取得对甲公司的控制权,都需要通过C公司的同意。上述章程中对C公司赋予的就是一项保护性权利,但是我们不能因上述权利就认定C公司对甲公司也具有共同控制。

对共同控制判断的相关指引属于准则新增的内容,这些新增内容可以在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中提供充分的指引。

【例题5】2010年1月1日,A、B公司决定采用共同控制的方式,共同出资兴建一段航煤输油管线,工程总投资为9000万元,A、B公司各自出资4500万元。按照相关合同规定,该输油管线建成后,A、B公司按出资比例分享收入、分担费用。2010年底,该输油管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发生管线维护费200万元。

在本例中,A、B公司共同控制该项输油管道,对于该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当按照各自比例予以确认,故本题中A、B公司均应在其个别报表中按比例确认该项资产,同时确认2011年维护费用100(200×1/2)万元。

三、合营安排分类的确定

合营方应当根据其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确定合营安排的分类,根据准则的分类,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本准则给出的相关分类指引主要包括:

(1)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应当划分为共同经营。

【例题6】A公司、B公司、C公司建立了一项共同制造汽车的安排。协议约定: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A公司、B公司、C公司一致同意方可做出;A公司负责生产并安装汽车发动机,B公司负责生产汽车车身和底盘,C公司负责生产其他部件并进行组装;A公司、B公司、C公司负责各自部分的成本费用,如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等;汽车实现对外销售后,A公司、B公司、C公司各自获得销售收入的1/3。

本例中,由于关于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A公司、B公司、C公司一致同意方可做出,所以A公司、

B公司、C公司共同控制该安排,该安排为合营安排。由于A公司、B公司、C公司只是各自负责汽车制造的相应部分,并未成立一个单独主体,因此该合营安排不可能是合营企业,只可能是共同经营。

(2)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通常应当划分为合营企业。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合营安排应当划分为共同经营:

①合营安排的法律形式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②合营安排的合同条款约定,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③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合营方享有与合营安排相关的几乎所有产出,并且该安排中负债的清偿持续依赖于合营方的支持。

【例题7】A公司和B公司均为房地产开发公司。A公司和B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家从事项目管理的单独主体C,并投入一笔资金作为主体C的启动资金和土地竞拍资金。主体C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A公司和B公司一致同意方可做出。由主体C代表A公司和B公司建造一处商品房,并负责商品房的公开销售。假定主体C的法律形式使得主体C(而不是A公司和B公司)拥有与该安排相关的资产,并承担相关负债。主体C 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建造该商品房,商品房销售收入优先用于偿还银行债务,剩余利润按照出资比例向A公司和B公司进行分配。

本例中,A公司和B公司共同控制主体C,主体C是一项合营安排,而且是一项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该合营安排的法律形式和合同条款都不能赋予各参与方享有该主体的资产或负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尽管A公司和B公司是主体C构建时现金流的唯一来源,但是,主体C所建造的商品房对外销售,A 公司和B公司并不会购买这些商品房,主体C建造商品房的资金通过外部借款获得,且A公司和B公司仅预期获取偿还负债后的净利润,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表明A公司和B公司对合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该合营安排是合营企业。

根据上述指引,我们在判断共同经营或合营企业时一般可以依据图3来进行处理:

简单来说,享有资产为共同经营,享有净资产为合营企业。在进行具体判断时,还应注意下述问题:(1)不能仅凭合营方对合营安排提供债务担保即将其视为合营方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合营方承担向合营安排支付认缴出资义务的,不视为合营方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

(2)相关事实和情况变化导致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发生变化的,合营方应当对合营安排的分类进行重新评估。

(3)对于为完成不同活动而设立多项合营安排的一个框架性协议,企业应当分别确定各项合营安排的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本准则引入了单独主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划分合营企业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单独主体,是指具有单独可辨认的财务架构的主体,包括单独的法人主体和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但法律所认可的主体。合营安排最常见的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等。某些情况下,信托、基金也可被视为单独主体。

四、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一)共同经营中合营方的会计处理

1.一般会计处理原则

合营方应当确认其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

(2)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

(3)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

(4)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

(5)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合营方可能将其自有资产用于共同经营,如果合营方保留了对这些资产的全部所有权或控制权,则这些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合营方自有资产的会计处理并无差别。

合营方也可能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购买资产来投入共同经营,并共同承担共同经营的负债,此时,合营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在这些资产和负债中的利益份额。

【例题8】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约定合作生产销售A产品,甲公司提供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和人工费用由甲公司和乙公司根据合同规定份额各自承担。乙公司提供A产品制造所需的专利技术,同时负责该产品的营销,在营销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由甲公司和乙公司按照4:6的比例承担,同时合同约定对于销售产品所产生的收入按照4:6的比例分配。甲公司与乙公司合作第一年因合作生产A产品产生收入5000万元。

在本例中,甲公司和乙公司协议约定共同合作生产A产品,且该项合作并不构成一个单独主体,故该项合作应属于共同经营。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是由甲、乙公司共同承担的,对于销售A 产品产生的收入也是按照甲、乙公司确定的比例分别承担的,故甲公司应当针对该事项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000(5000×4/10)万元。

2.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者出售不构成业务的资产的会计处理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共同经营将相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或相关资产消耗之前(即,未实现内部利润仍包括在共同经营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中时),应当仅确认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利得或损失。交易表明投出或出售的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全额确认该损失。

3.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不构成业务的资产的会计处理

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将该资产等出售给第三方之前(即,未

实现内部利润仍包括在合营方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中时),不应当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该合营方应享有的部分。即此时应当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当这类交易提供证据表明购入的资产发生符合资产减值损失准则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按其承担的份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例题9】A公司和B公司共同设立一项安排C,假定该安排方划分为共同经营,A公司和B公司对于安排C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分别享有50%的份额。2×13年12月31日,A公司支付采购价款(不含增值税)100万元,购入安排C的一批产品,A公司将该批产品作为存货入账,尚未对外出售。该项产品在安排C中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

本例中,安排C因上述交易确认了收益40万元。A公司对该收益按份额应享有20万元(40 万元×50%)。但由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存货仍未出售给第三方,因此该未实现内部损益20万元应当被抵销,相应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但B公司对该收益应享有20万元,应当予以确认(40万元×50%),B公司享有的20万元收益反映在A公司存货的期末账面价值中。

4.合营方取得构成业务的共同经营的利益份额的会计处理

合营方取得共同经营中的利益份额,且该共同经营构成业务时,应当按照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但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不能与本准则的规定相冲突。企业应当先判断该共同经营是否构成业务。该处理原则不仅适用于收购现有的构成业务的共同经营中的利益份额,也适用于与其他参与方一起设立共同经营,且由于有其他参与方注入既存业务,使共同经营设立时即构成业务。

【例题10】B公司和C公司共同设立一项安排D,假定该安排构成一项业务,且属于共同经营。B公司和C公司对于安排D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分别享有50%的份额。A公司(非关联方)于2x13年12月31日购买了B公司持有的全部安排D的利益份额,购买对价为200万元,交易费用10万元。A公司所取得的单独持有的资产及共同持有的资产份额以及所单独承担的负债及共同承担的负债份额的公允价值如下(单位:万元):

应当根据其对该合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会计处理:

(1)对该合营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仍然采用权益法核算。

(2)对该合营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如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六、衔接规定

由合营企业重新分类为共同经营的,应进行追溯调整。

(完整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营运能力分析 一、营运能力指标 格力电器2011-2013年度营运能力指标表 二、营运能力主要竞争者及同业比较 1、2011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1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2、2012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2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3、2013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3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三、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次数公式: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 ●个人分析: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用销售收入收回总资产的速度。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余额 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由上图可知格力电器2011年度总资产周转率0.98;2012年度总资产周转率0.92;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0.89;宏图高科2011-2013年度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15,1.05,1;格力相比20家企业排名靠后,低于其他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高。格力13年,12年总资产周转率比11年稍微下降,其总资产周转速度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格力应该尽快找出原因提高销售水平。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财务报表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成绩 学年论文 题目:__ 财务报表分析______________ _____ _——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_ 学生姓名__黎汉英 学号2013103208 指导教师__ 卢春香 院系__经济管理学院__ 专业会计系 年级2013级_ 教务处制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会计一这门古老的“商业语言”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前进和完善,而财务报表作为这门“商业语言”的重要载体,更是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了不同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往来,财务报表分析也越来越被更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和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框架入手,了解了财务报表分析及其作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综合分析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上市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年度审计报告为分析对象,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选取工商银行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从整个银行业的角度对工商银行的基本情况和战略分析,并逐次对工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结合杜邦分析法来了解和分析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根据上述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综合评价该公司的经营管理,指出该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经营管理者决策参考;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做出相关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工商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指标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Accounting also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continuous, systematic,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which reflect the economic intercourse of different accounting entity. An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Secondly from a outside users view, based 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annual audit report of recent three years from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ICBC),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pany, and make a study of the strategy analysis. Then the trend analysi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of this bank, the relevant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the DuPont Analysis. Finally, review the ICBC'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on performance,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Furthermore, hope the paper is helpful to evaluate the bank's investment value in stock market. Key Words: ICBC ,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indicator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 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

2018年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任务2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作业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因此,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 一、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2014—2016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营运能力计算分析表。 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总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次数。从公式可看出,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高,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增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

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66、0.633、0.64,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 (二)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固定资产占用额+期末固定资产占用额)/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弱。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9.644、6.622、6.651,固定资产周转率从9.6降到6.6,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有所降低,固定资产周转率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

工商银行绩效评估报告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经营学 课程专题研究报告:工商银行绩效评估 周界村杨洲许达宋逸群于丽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戴哲孙畅吴婷婷鲁超组长姓名(学号): 于丽 教师姓名:马晓闲

中国工商银行绩效评估报告 一中国工商银行基本情况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84年1月1日成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于2005年10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完整承继中国工商银行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本行A股及H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分别为601398及1398。以下主要对A 股股票作介绍。 银行股票 公司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成立日期2005-10-28 上市日期 2006-10-27 上市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属行业金融、保险业 注册资本(万元) 33401885.002599999 最新总股本:34901946.32万股 最新流通A股:26222541.86万股 主营业务 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信托、金融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7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2003年末资产总额52,791 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134,586.22亿元,当前总市值14,344.70亿元,居 全球上市银行之首。 二盈利性分析 盈利性指标分析 盈利性指标衡量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同时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 1资产收益率: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的能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7号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发布日期:2009年2月4日实施日期:2009年2月4日)废止 【发布部门】国家土地管理局(已变更) 【发布日期】1997.10.28 【实施日期】1997.10.2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1997年10月2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7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行政区划分为五级。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可以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 第五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第六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二)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四)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 (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第七条国家应当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准和规范。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第八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九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必须准确、可靠。规划基期各类用地面积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面积确定。规划用地分类应当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为基础。 第十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是: (一)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

格力销售分析

目录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企业介绍 四、湖南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1.市场占有率分析 2. swot分析 五、湖南市场销售计划 1.销售目标 2.销售配额 3.销售预算 六、湖南市场的销售组织 1.销售招牌培训 2.销售组织设计 3.销售团队建设 七、湖南市场的销售区域 1.销售区域划分 销售路线设计 3.销售区域管理 八、湖南市场销售考核激励 九、总结 十、致谢 摘要: 作为中国空调界的领军品牌,格力空调的拓展一直呈强势上升势头。通过近多年的精细化营销运作,市场占有率、品牌美誉度、渠道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结合格力目前在湖南的整体状况,本文就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格力在湖南市场的领先优势、引领空调消费观念、提升品牌形象方面给予分析。 关键词:格力空调销售品牌 一、企业介绍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

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公司自1991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专业化”的核心技术发展战略,以“创新”精神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以“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赢取市场和回报社会,使企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家电市场中连续多年稳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格力电器在技术、营销、服务和管理等创新领域硕果累累,深情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让业界为之动容。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成功研发出GMV数码多联一拖多、离心式中央空调等高端技术,并全球首创国际领先的超低温热泵中央空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日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在国际制冷界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营销创新方面上格力电器独创的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为灵魂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树立了格力品牌的领跑地位,被经济界、理论界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革命”。 二、湖南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一)湖南市场占有率分析 空调市场连续几年的价格战逐步启动了,二、三级市场的低端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更新换代时期的到来带动了一级市场的持续增长幅度,从而带动了整体湖南市场容量的扩张。目前格力在湖南空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0.8%左右,但根据行业数据显示近几年一直处于“洗牌”阶段,品牌市场占有率将形成高度的集中化。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2010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显示,格力空调荣获“2010年市场综合占有率名列同类品牌第一位”。这也是格力空调自1995年起连续16年产销量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再次证实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46.8%,享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格力空调通过以市场销售量份额和市场覆盖面综合的市场占有率评比,荣获“2010市场综合占有率名列同类品牌第一位”,是消费者对格力品牌空调品质的信任。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结合格力目前在湖南的整体状况,没队伍整合组建是开始,培训提升是保证,高效运营体系是保障,推进监控是基础,网络建立是核心,销售达成是根本。 (二)SWOT分析 S: 1.实实在在做事的一个公司,高度符合素质模型; 2.空调行业已经经历过洗牌,恶性竞争的可能性不太大,利润得到保证; 3.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很强; 4.技术,全球最大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中央空调企业,格力拥有270多套实验室,是目前国内空调行业内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企业,在世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析报告

我国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分析报告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类型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类型 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挂钩型——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及与港股挂购等。 QDII型——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二)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类型 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在上述这几个类型上进行具体的开发设计出来的,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稳得利、汇财通、灵通快线和东方之珠等四大类: 1、稳得利属于信托投资型理财产品,其预期年收益率可以达到5.2%申购最低金额5万,是一种相对长期的理财投资方式,主要投资于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不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总则 3.1 空间参照系统 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3.2 图件比例尺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一、公司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格力电器标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电器”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电器”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至今,格力电器空调连续16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格力电器全球用户超过8800万。2012年,格力电器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格力电器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战速决”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二、历史比较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与分析,对于不同报表使用人各具重要意义。股

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 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为了帮助大家对格力电器公司有个更好的了解,对格力电器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作如下分析: 数据指标值整理如下表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历史指标表 表1-1 总资产周转率: 1. 历史比较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总资产周转率1 11 图—

个人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个人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前言 本报告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分析讨论xx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本报告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5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12家银行组成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平安、浙商、恒丰、渤海,统一称为股份制银行),再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恒丰银行未披露xx年年报,因此在本报告中未将恒丰银行列入进行分析。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称为邮储)于xx年9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已经成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具有了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特点,因此从xx年开始,邮储银行也被纳入分析和评价。不过,其初始条件和业务结构的特点会在后续的分析中体现出来。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xx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4.58%和54.73%,较上年分别下降了2.54个和2.62个百分点(见图1和图2)。其中,5家大型银行在总资产及总负债上的市场份额均继续呈下降趋势,股份制银行在总资产及总负债上的市场份额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具体而言,大型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市场份额与xx年相比分别下降了0.52个和0.46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市场份额与xx年相比分别下降了0.91个和1个百分点。 截至xx年末,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37.7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92%;负债总额为127.4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59%。本报告将从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xx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除另有注明外,各项财务数据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的定期财务报告、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信息。 资本状况 随着严监管的到来,不少为躲避监管的表外业务都要真实还原,银行的资本压力非常大。所幸全国性银行中除了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及恒丰银行外,都获得了上市融资的渠道,其中不少还是“A+H”

格力企业运营系统分析

企业运营系统分析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一、公司简介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43亿元,净利润108.71亿元,纳税超过102.70亿元,是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2014年1-9月,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19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98.27亿元,同比增长29.67%。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9年领跑全球,用户超过3亿。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巴西、巴基斯坦等9大生产基地,7万多名员工,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127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累计申请技术专利近1300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近4000项,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无稀土变频压缩机、双级变频压缩机、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改写了空调业百年历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力空调先后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媒体村”、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场馆及多个配套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14个比赛场馆、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配套工程等国际知名空调招标项目,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实干赢取未来,创新成就梦想。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投入产出分析 格力作为空调制造业的领先者,以其主体业务空调制造为例,其投入产出自然与制造业大致相同。 企业通过投入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硬件,包括有生产厂房,存放产品和原材料的厂房,生产设备、加工设备和生产原材料。同时也投入人力资源,包括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再加上软件资源包括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进行生产和加工这一转换过程。生产过程完

2019年营运能力分析(格力电器)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因此,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 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2014—2016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营运能力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总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次数。从公式可看出,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高,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增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66、0.633、0.64,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 (二)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固定资产占用额+期末固定资产占用额)/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中国工商银行概况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是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领导指挥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负责,在授权和授信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管理模式,达到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中国工商银行经营范围包括:办理人民币存款、贷款和消费信贷,居民储蓄,各类结算,发行和代理发行有价证券,代理其他银行委托的各种业务,办理外汇存款、贷款、汇款,进出口贸易和非贸易结算,外币及外币票据兑换,外汇担保和见证,境外外汇借款,外币票据贴现,发行和代理发行外币有价证券,代办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征信调查和咨询服务,办理买方信贷,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转贷,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定批准的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成立,全面承担起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担当起积聚社会财富、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 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2006年,工商银行成功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发行上市。公开发行上市后,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工商银行在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

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卓越的品牌价值。工商银行正以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不断发展进步,以真诚的服务与专业的能力帮助全球客户管理资产、创造财富。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积极稳妥应对,持续推进经营转型,加快业务创新,优化收益结构,严格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了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成功化危为机,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盈利增长,显着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业绩为世界金融界所瞩目。多次被《欧洲货币》、《银行家》、《环球金融》、《亚洲货币》和《金融亚洲》杂志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本地银行”、“中国最佳内地商业银行”,并连续被国内媒体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二、上市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综合分析 1. 上市银行2011年年报及一季报综合分析 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29.17%,从业绩驱动因素看,规模增长、息差回升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16家上市银行2012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19.73%,比去年同期的33.23%增速出现了明显下降,增速下降的原因包括净息差上升幅度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增幅减少、成本收入比下降幅度减少和信贷成本提高等。 2011年全年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2.67%,整体上升22个基本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内容

附件2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内容 一二开展基础调查 收集整理涉及山东省的国家重大战略二支持政策,以及相关部门和市县有关基础数据和已编规划,充分了解各行业二各地方现状情况二发展战略和目标二空间需求以及相关设想,广泛征求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建议.(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二省政府有关部门) 二二开展规划评估 对?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 2030年)??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2020年)??山东省海洋主体功 能区规划??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 规划?等省级空间类规划实施和 三区三线 划定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为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二省生态环境厅二省海洋局) 三二开展 双评价 按照国家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要求,协调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土地二水二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统筹把握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客观全 11

面评价资源环境本底状况,明确空间发展潜力规模及分布范围,为划定 三区三线 和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基础.(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四二开展专题研究 深入研究涉及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战略性二全局性问题,为编制规划提供政策性二基础性支撑,选择省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重点做好8项重大专题研究.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全面 协同和要素支撑,委托相关部门做好13项支撑研究.探索规划实施传导机制,根据国家要求,研究制定适合山东实际的11项技术规程. 五二制定规划目标 根据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二土地利用二城乡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发展目标,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确定近期二远期二远景规划目标,并分解到各市,确保上位规划指标逐级落实和层层传导.(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二省发展改革委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省生态环境厅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省交通运输厅二省水利厅二省农业农村厅二省商务厅二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省卫生健康委等) 六二研究政策机制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适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投资二产业二财政二税收二人口二自然资源利用二生态环境保护二 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根据《土地管理法》,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土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土地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和土地利用布局,原则上应当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2)国土整治规划。国土整治规划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规划。它的主要对象是土地、水、气候、矿产、生物、旅游和劳动力等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国土整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勾画国土开发整治的基本蓝图,进行生产力与人口、城镇的总体规划布局,明确重点开发地区的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国土整治任务和要求,制定国土整治的重大政策、措施。国土整治规划要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充分反映国土整治规划的要求。 (3)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是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保持耕地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我国耕地中坡度大于25度的有9 100万亩(近几年已退耕还林还牧2 000多万亩),这是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水库淤积、洪水泛滥的重要原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分期分批将这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划出重点土地整理区,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地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有效使用面积。(4)当地土地供求状况。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不足的国情,新《土地管理法》确定了以土地供应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方针。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土地供应能力,在切实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用地供应数量。 (5)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级规划应当符合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是指根据该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而分解的需要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的主要规划指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证全国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确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和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规划控制指标。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和主要控制指标,并结合当地土地利用实际进行编制。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和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不得超过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除规划指标外,下级规划还应当符合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布局的安排。 具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还应当依据:①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除《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外,还包括水、森林、矿产、草原、渔业、环保、城市规划、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②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计划和政策。③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土地利

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背景及公司基本能力简介 第二部分、杜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公司年报分析 (一)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二)资产净利率分析 (三)销售净利率分析 (四)资产周转率分析 (五)权益乘数分析 第四部分、综合评价 (一)公司存在问题 (二)可提供建议 附: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目录 一、背景分析 (2) 二、关注审计报告的措辞 (3)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 (4) (一)、资产负债表总体状况的初步分析 (6) (二)、资产主要项目分析 (7) 1、货币资金及其质量分析 (7) 2、应收款项及其质量分析 (7) 3、预付账款及其质量分析 (8) 4、其他应收账款及其质量分析 (8) 5、存货及其质量分析 (8) 6、长期股权投资及其质量分析 (9) 7、固定资产及其质量分析 (9) 8、无形资产及其质量分析 (10) (三)、负债主要项目分析 (10) 1、对应付账款的分析 (10) 2、对预付账款的分析 (11)

3、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分析 (12) 4、对应交税费的分析 (12) 5、对其他应付款的分析 (12) (四)、所有者权益分析 (12) (五)、资产负债表的总体评价 (12) 四、利润表分析 (13) (一)、利润总体状况的初步分析 (14) (二)、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分析 (14) 1、对营业收入的分析 (14) 2、对营业利润的分析 (14) 3、对关联方交易的分析 (15) 4、利润表的总体评价 (16) 五、现金流量表分析 (16) (一)、现金流量表总体状况的初步分析 (19) (二)、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分析 (19) 1、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19) 2、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20) 3、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21) (三)、现金流量表的总体评价 (21) 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22) 七、财务比率分析 (23)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4)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5) (三)、盈利能力分析 (25) (四)、营运能力分析 (25) (五)、现金流量分析 (25) 八、杜邦分析 (25) 九、综合评价。 (29) 案例分析说明:浙江广厦(600052)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而旗下的10多家家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及旅游服务、房地产综合开发、实业投资、房地产综合开发销售等,共同形成了浙江广厦主业链,因此本案例分析采用浙江广厦合并报表数字。同时为了进行同行业比较,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又选择了招商地产、万科作为同比对象。 一、背景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 1984 年 1 月 1 日。2005 年 10 月 28 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10 月 27 日,本行成功在上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