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一上)第八单元课文乌鸦喝水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上)第八单元课文乌鸦喝水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字。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重点难点:1、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导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身穿黑袍子,

长个丑样子,

懂得爱妈妈,

是个好孩子。 (猜一小动物)

2、乌鸦是十分聪明可爱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该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指导书写“只、石、多、出、见”。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应该怎样写,每一笔占什么位置?

2、课件演示生字笔顺,学生书空。

3、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读我会写的字。

1、教师范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六、当堂检测。

1.我会在田字格里写这些字。

只石多出见

2、我会写笔顺。

只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3、一字组多词。

出( ) ( ) ( ) 见( ) ( ) ( ) 多( ) ( ) ( ) 石( ) ( ) ( ) 只( ) ( ) ( )

4、读拼音,连一连。

wū duō zhī yā hē

只乌多喝鸦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乌鸦一()瓶子

一()绿叶一()鲜花

一()小路一()黄牛

一()办法一()水

课后反思:

部编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口渴、到处、渐渐”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渐渐”一词。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简单地复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

2.明白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 谈话导课。昨天,我们大家一起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现在,小乌鸦衔来了许多字词卡片来考考大家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过关吗?(抢答)

2.摘树叶游戏。(课件出示字词卡片) 开火车认读。

3. 区分“渴”“喝”。(课件示题)

()牛奶()水口()

【设计意图】: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提纲一:

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主要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四、出示导学提纲二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数一数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想一想,乌鸦为了找水,可能飞过了哪些地方呢?

3、乌鸦找到水时心情怎样?

朗读感悟学习第一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并思考:乌鸦遇到了哪些困难?

2.同桌讨论、交流。(师相机板书:找水喝,喝不着)

3.师点拨:

⑴“口渴”的教学。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口渴”时的感受。

⑵“到处”的教学。学生观看乌鸦飞来飞去找水喝的动画,想一想: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谁能演一演“乌鸦到处找水喝”?

⑶朗读指导。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请打开书,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一读。要求学生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师评价、鼓励)乌鸦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只口渴的乌鸦,你会说什么呢?心情怎样?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学生评价)

⑷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勾出来。

⑸(播放乌鸦看到水,找到瓶子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瓶子及瓶里水的多少,并用手指当乌鸦嘴伸向课前准备的装有水的透明瓶子,来感受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⑹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⑺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

五、出示导学提纲三

学习第二、三段:

1. 小乌鸦没有被困难吓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 全班交流。

3. 学生观看乌鸦放石子的动画课件,思考:乌鸦是怎么放石子的?(理解“一颗一颗地”的含义)

4、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书上是用哪个词来描述的?

5.说话训练。你能用“渐渐”一词说一句话吗?

7.朗读指导。(强调许多、一个一个一颗一颗、渐渐、喝着水了)

8.有感情地齐读二、三自然段。

六、归纳运用学迁移

1、学了课文,你觉得乌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

七、书写指导:多出

八、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说一说你想到的好办法。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并思考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yādào chùbàn fǎpánɡbiān xǔduō

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

fànɡjìn zhǎo shuǐɡāo dàkǒu kě

放进找水高大口渴

课件出示去拼音词语:

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

放进找水高大口渴

课件出示带拼音字:

wūyāchùbàn fǎpánɡ

乌鸦处办法旁

fànɡjìn zhǎo ɡāo xǔ

放进找高许

课件出示去拼音字:

乌鸦处办法旁

放进找高许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三、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字,学生看范写,注意抓住田字格的关键笔画,观察字形在以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四、整体把握,朗读感悟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五、巩固训练

打开“基础训练-《乌鸦喝水》”,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到处”一词可以看出乌鸦确实很渴,很着急。

2.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此时乌鸦应该很高兴,终于找到水了,但是乌鸦能顺利喝到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3.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办呢?你会放弃吗?(遇到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学会想办法解决,我们来看看乌鸦想到办法了没有。)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4.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乌鸦聪明吗?

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三、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乌鸦喝水》”,一起来闯关吧!

五、布置作业

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乌鸦喝水后传》和《皮球浮上来》,看看这些聪明的孩子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部编版《乌鸦喝水》教案完美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乌鸦喝水人教(部编版) 13乌鸦喝水 文本分析: 这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本文线索单一,情节明朗,但是事理蕴含其中,需要我们仔细体味。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但是已经慢慢地学着动脑筋解决一些小问题了,而且他们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总想找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会受到一定启发,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多动脑,解决更多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克服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2.认识反文旁。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克服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看图,初步理解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导入新课。 引导: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生答:乌鸦。)对,这只可爱的小鸟就叫“乌鸦”。(大屏幕出示“乌鸦”一词)大家再看看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会读的同学领读)谁能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课件出示乌鸦图片,生:你好,乌鸦先生!) 2.揭示课题,随题识字。 (1)师生互说。 在“乌鸦喝水”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生答:乌鸦。)乌鸦在干什么?(生答:喝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乌鸦喝水。)教师板书课题。 (2)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再次观看乌鸦图)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所以“乌”就是黑的意思。(出示分别写有“乌”和“鸟”的字卡)我们发现“鸟”比“乌”少了一点。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是鸟字边。 3.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向他人请教。 (2)正确朗读课文,不漏字、不添字,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合作识字。 (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准备全班交流。 3.先拼读字词,再检查读文识字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上)第八单元课文乌鸦喝水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字。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重点难点:1、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导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身穿黑袍子, 长个丑样子, 懂得爱妈妈, 是个好孩子。 (猜一小动物) 2、乌鸦是十分聪明可爱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该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指导书写“只、石、多、出、见”。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应该怎样写,每一笔占什么位置? 2、课件演示生字笔顺,学生书空。

3、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读我会写的字。 1、教师范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六、当堂检测。 1.我会在田字格里写这些字。 只石多出见 2、我会写笔顺。 只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3、一字组多词。 出( ) ( ) ( ) 见( ) ( ) ( ) 多( ) ( ) ( ) 石( ) ( ) ( ) 只( ) ( ) ( ) 4、读拼音,连一连。 wū duō zhī yā hē 只乌多喝鸦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乌鸦一()瓶子 一()绿叶一()鲜花 一()小路一()黄牛 一()办法一()水 课后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 文及教案 《乌鸦喝水》是一班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由喝不着水到喝着水的过程,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方法,就能得到解决。教育我们遇到问题要仔细观看、认真思索。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 【篇一】部编版一班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处处找水喝。乌鸦观察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观察旁边有很多小石子,想出方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上升,乌鸦就喝着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依据《伊索寓言》改写。 【篇二】部编版一班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熟悉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阅历体会遇到困难想方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同学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思索、乐观想方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 沟通法、阅读法。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老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熟悉这是什么小鸟吗?(乌鸦)能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非常聪慧,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熟悉一只聪慧的乌鸦。(板书课题)1 3.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部编版一年级(上)乌鸦喝水教案完美版

13.乌鸦喝水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着急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探究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喝着水”这一系列过程,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能表述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4.培养创新、探究意识和热爱生活、热爱创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乌鸦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并按照它想出的办法去做,最后喝到了水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弄明白瓶子里的水是怎么“渐渐升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认识“乌、鸦”等11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认识课题。 1.(图示乌鸦)认识这种鸟吗?板书“乌鸦”。 范写“乌”,学生书空,讲解:乌鸦长得太黑了,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鸟”字没有眼睛,就是“乌”。 范写“鸦”字(左窄右宽,牙写窄一点,鸟字旁边写宽一点)这是一种鸟,“牙”提示了这个字的读音。

2.(图示乌鸦喝水)这只乌鸦正在——喝水。板书“喝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朗读时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提示:朗读长句的方法:如遇到逗号停一停,词要连读等。 2.听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说一说每个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4.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汇报。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理解第1自然段。 (1)理解“到处找水喝” 你从哪儿能看出来乌鸦特别想喝水?(到处)板书:找水喝 想一想: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 乌鸦飞过了沙漠,高山,田野,还有好多好多地方,这就叫“到处”,那谁能用上“到处”来说一句话?(到处。) 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是太不容易了。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第一句话。认识“处、找”。 (2)乌鸦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只口渴的乌鸦,你会说什么呢?心情怎样?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 (3)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从文中找出“喝不着”的原因并用“”画出来。(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板书:喝不着 假如你就是这只渴坏了的乌鸦,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集体读)认识“办”。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随文认识“旁、许、法”。 3.朗读第3自然段。随文识字“放、进、高”。 4.小结:乌鸦喝水的故事多有意思呀,乌鸦从口渴到发现水,再到喝不着水,最后想办法喝到水,乌鸦的心情时喜时忧。让我们体会乌鸦的心情,配合着插图把课文读熟吧。(出示课文插图)在背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当做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四、学习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一、课文原文 乌鸦喝水, 用勺子舀。 勺子掉了, 水泼了。 乌鸦生气, 拍拍翅膀。 看见自己, 真漂亮! 二、课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歌《乌鸦喝水》,让学生了解鸟类生活,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环境的情感。 2.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2. 教学准备 1.课文《乌鸦喝水》课件; 2.乌鸦玩具或图片(可选); 3.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具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乌鸦这种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开展导入活动。例如:介绍乌鸦是黑色的,生活在草地和森林中等等。 (二)感知词语和句子 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诗歌朗读的录音,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感知诗歌中的句子和词语。稍后,可以请学生说出诗歌中比较生僻的词汇和句型,记录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 老师可以播放带有字幕的课文朗读录音或自己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听、看、想、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表达。可以让学生跟读,读时注意语音语调。 (四)课文解析 老师给学生解释生僻词汇和难读的字,让学生理解意思和正确发音。 (五)活动 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每组做“一年级小专家”自己设计的互动活动。比如,小组间的朗读比赛,小组班内比赛,讲述自己家养的宠物等等。 4. 展示环节 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反思 老师可以总结一下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思路。可以课后布置好与本课程相关的课外阅读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三、教学互动 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询问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印象和感受,对学生表现进行赞扬或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打卡和评价工具,对课堂理解和学生表现进行评测和反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13课 乌鸦喝水 教案设计

创新教案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见过乌鸦吗?谁来说说乌鸦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读一读,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板书课题:乌鸦喝水(注意本课生字,齐读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 会认“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1个字。会写“只、石、出、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地解决。 二、读中感悟,探求新知 1.今天我们认识的这只乌鸦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快去了解一下吧!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同学们读过一遍课文之后,都已经认识了这只可爱的乌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并给本课生字注音,看谁能既快速又准确地读出本课生字。(大屏幕出示本课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同学们很聪明,看来大家都回家做了预习,能快速读出生字准确的音,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只看生字再读一

读,边读边想:故事中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并标出本文的自然段。 这篇文章讲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口渴找水喝的故事,本文共有3 个自然段。 三、精读感悟,引导 1.谁能说一说,乌鸦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口渴找水喝)口渴 没有水喝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心情?(着急)请同学们试着用着急 的心情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乌鸦看见了许多小石子,想出什么办法呢?放少 许小石子可以吗?许多石块行吗?为什么?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课件演示:在瓶内放少许石子和放石块的情景,帮助理解。 5.乌鸦口很渴,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啊,可它为什么不把小石子 一下子全放到瓶子里呢? 6.思考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四、知识检测,反馈提升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 遍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者家长听。 2.如果你是这只可爱的乌鸦,你在口渴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办法? 3.如果瓶子旁边没有石子,请你帮乌鸦想一个办法,怎么样才 能喝到水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应当找到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连续稳固“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阅读方法。 4、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教师给你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乌鸦是多么的愚蠢呀!今日,我们又要熟悉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提醒课题,同学齐读课题。 二、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仔细听。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自己用喜爱的方式解决不熟悉的生字。 2、汇报你是怎么熟悉这些字的?重点介绍多音字“着”。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区分“喝——渴”。 4、开火车熟悉生字,做猜字嬉戏。 5、给生字找伴侣。 五、学习课文。 1、教师再读课文,同学再通过听解决自己不熟悉的生字。 2、同桌同学相互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3、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纳不同的形式读。 4、全班指书齐读课文。 5、想一想: 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 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方法吗?比比哪个方法是最好的?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你应当向它学习什么?〔夸夸这只乌鸦。〕 6、再齐读一遍课文。 六、教师小结。 其次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竞赛朗读。 二、学习写字。 1、抽同学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5、熟悉新笔画——斜钩。示范写“找”,观看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仿照写。 6、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现同学的书写,评议,稳固认字。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练习册作业。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口渴〔找水喝〕 喝不着〔想方法〕 觉察石子〔动脑筋〕 衔石子进瓶子〔喝着水了〕

部编版一年级(上)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完整版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反文旁;会写生字“只、石”。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到处”“旁边”等词语。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会写“只、石”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一、《乌鸦反哺》故事导入 二、认识乌鸦,激发兴趣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境 1.播放视频,师范读全文。 2.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读课文的要求:

3.读后评议。 四、再读课文,带入情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呀?(板书:口渴了) 2.仔细观察,找出形近字“喝”和“渴”,多种方式认读“渴”和“喝”。 3.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乌鸦找水喝呀?(板书:找水喝)认识“找”字。 4.指名学生上台扮演“乌鸦找水喝”,引出“到处”一词。 5.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理解“到处”,体会乌鸦找水的辛苦。 6.指导书写生字“只”。 7.课件出示“瓶子”,认真观察引出三组词语:一个瓶子水不多瓶口又小 8.指导朗读第二、三句: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9.指导朗读第四句:怎么办呢?体会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乌鸦想出办法了吗? 2.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办法”。 3.看见什么想出办法来了?(小石子) 4.指导书写“石”字。引出“许多”并指导认读。 5.教师移动位置,情境展示“旁边”的含义。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乌鸦是怎么做的? 2.师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放进”、“一颗一颗”、“升高”的意思。 (四)课文小结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五、整体感知,巩固生字 六、作业布置 故事新编: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想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乌鸦喝水》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观察”这一主题,本组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本课时重点是引导孩子识字写字、认识自然段,难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根据低年级孩子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用一个字带一串字、动作演一演、联系生活等,增强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通过导语助推、分解难词、借助表情等策略,引导孩子读通、读好长句子,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乌、鸦、处、找、办、进、旁、放”,会写“见”“多”。 2.了解自然段的概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乌鸦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设计、制作写字指导的微课。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学习倾听 1.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小朋友们,请你仔细听,老师说一句,请你跟着学——“乌鸦

妈妈老了,没力气捉虫子了。”“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捉虫子给她吃。” 2.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爱妈妈、孝顺) 《三字经》中“鸦反哺”一句,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比比谁的耳朵灵”这个小游戏,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把游戏和《三字经》结合起来,有效地延伸课外,拓展阅读空间。 (二)认识“乌鸦”,揭示课题 1.(出示乌鸦的图片)瞧,这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小乌鸦。大家看,小乌鸦长得什么样?(黑黑的) 乌:是啊,乌鸦浑身都长满了乌黑的羽毛。这个“乌”字就是黑的意思,比“鸟”字少一点。 鸦: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的右边是个鸟字边。 2. 谁能把这两个生字连起来,叫叫它的名字?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和乌鸦有关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板书课题)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我们又会认识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设计意图】看图引入,加深孩子对乌鸦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再联系偏旁、结合理解,来识记“乌鸦”这两个生字的字形,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 (三)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打开课本,翻到106页,小朋友自己读读故事,不认识的生字

13《乌鸦喝水》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目标新课标

13、《乌鸦喝水》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语言运用: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思维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审美创造: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朗读课文,感知生字 1 .教师范读。 2 .听读课文。 3 .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 (一)“摘星星”识字游戏 (二)学习汉字“只”。 1 .教师板书“只”,学生跟读、正音。

2 .拓展学习,口头组词 (三)学习汉字“石”。 1 .教师板书“石”,学生跟读、正音。 2 .拓展学习,口头组词(四)学习汉字“出”。 1 .教师板书“出”,学生跟读、正音。 2 .拓展学习,口头组词(五)学习汉字“见”。 1 .教师板书“见”,学生跟读、正音。 2 .拓展学习,口头组词 (六)多音字“喝”“只”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乌鸦“到处找水喝”说明了什么? 说明乌鸦确实口渴得十分厉害,同时也说明水不容易找到。 3、乌鸦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用“_______ ”将文中描写原因的语 句画出来。 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 4、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5、乌鸦具有什么精神? 乌鸦善于观察、细心、会动脑思考、聪明。 6、“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这里的“一颗一颗”能去掉 吗? 不能。一方面是因为乌鸦通常一次只叼一颗石子,另一方面是因为瓶口小只能一颗一颗地放小石子,而且这样写还和下面的“渐渐”这个词互相照应。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教案

13乌鸦喝水 教课目的: 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乌鸦碰到困难自己想方法解决。 4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要点难点: 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懂课文内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乌鸦图片、实验器械(小口瓶红线小石子) 教课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课乌鸦 想方法记着这两个字。乌 _______鸟进行差别。 2.板书“喝水”教课“喝”,谈谈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依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怀疑指引学生提存心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方法。 (2)读通句子,不连接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相互帮助。 3.分节朗诵,评论。(学生评) 4.依据反应教课生字,纠正字音。 5.差别形近字。

石——右喝——喝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怀疑。 3.看图谈谈,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各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现学生作业,评论后改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2.复习生字。 3.出示课题。 二、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1)联系课文,谈谈乌鸦喝不到水的原由?指导朗诵,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焦急样子。 (2 )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A理解“逐渐”并仿制说句。 B看插图想一想乌鸦喝水后快乐的心情,指导朗诵。 三、总结全文 1 . 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焦急———快乐———焦急———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 教案 【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伊索寓言》改写。 【篇二】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小鸟吗?(乌鸦)能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十分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认识一只聪明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 第1课时教案

一语备课组 课题: 13、乌鸦喝水第 1 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区分反文旁和折文旁。 2.正确书写“只、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学习生字 1.谜语导入:身黑似木炭,腰插两把扇,往前走一步,就得扇一扇。猜一种动物。(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认识乌鸦)。 2.对比学习:乌——鸟鸭——鸦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猜谜是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却很聪明。不信,咱们来学习13课乌鸦喝水,你就知道了。(板书:喝水)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检查正音。 后鼻音:放前鼻音:进翘舌音:处 学习新偏旁:放——反文旁,并且区分折文旁。 同音字的学习与区分:进——近

形近字的学习与区分:找——我渴——喝 (2)组词。 2.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读句子,相机正音。 (3)指名分段朗读,边读边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谁来说一说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口渴) (2)太阳火辣辣地照着,乌鸦流了很多汗,感觉很渴。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3)文中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乌鸦特别想喝水?(到处)“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句式训练:到处。 【设计意图】 通过表演,让学生领会乌鸦当时着急的心情,为课文的有感情朗读做好基础。 (5)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急啊,谁能着急的读一读这句话? (6)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7)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想一想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啊,多高兴啊!请你高兴的读一读。 (8)高兴的乌鸦正准备喝水的时候却发现喝不着水,这是为什么呢?读读课文,看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用“——”画出来。 (9)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瓶子图,学生分析选择哪个瓶子是正确的。(根据分析,相机板书:瓶口小,水不多) 词语训练:瓶口又()又()又()又() (10)怎么办呢?乌鸦喝到水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只、石”,认读。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准课文的字音,读通句子。

【教具】 乌鸦的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讲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生答:乌鸦) 师:对,这只可爱的小鸟的名字就叫乌鸦。 2、师:大家在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大屏幕出示乌鸦)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教给其他同学认识。(会读同学领着全体同学读)

3、识记生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这两个字,能不能想办法记住他们。记字(指名说)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鸟──乌牙+鸟=鸦) 4、谁能很有礼貌的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 5、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现在老师就请我的电脑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播放动画) 6、你觉得故事怎么样?你还想听吗?可是故事已经将完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小故事就是语文书上的第十九课的内容。只要你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学好了,你也能向我的电脑朋友一样,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⑴ 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问问你的同桌或小组同学。 ⑵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 师:你们读的可真认真,谁愿意到前边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老师想多给同学们几次机会,你们觉得怎么读比较合理呢?(分自然段读) (生读)适当的评价

一年级人教版《乌鸦喝水》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乌鸦喝水》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乌鸦喝水》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长颈瓶、小石子、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漂亮吗?乌鸦虽然没有华丽的羽毛,但是它很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了解了解乌鸦,来和它交个朋友呢?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笔画出来。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学们看生字宝宝来了,谁愿意和它们交个朋友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指名认读生字) 3.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

方法。师生评议。如:“喝”“渴”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4.谁能用这些字来组词?(生字组词,学生评议) 5.写字指导。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 (2)找一找、想一想,写哪几个字时是按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的?(法、找、许) (3)“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比较“找”与“我”的字形。 (4)“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示范) 三、书写练习 1.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再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姿势──“三个一”) 2.播放轻音乐,营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认读) 2.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只小乌鸦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 1.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第一段) 2.其它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小组汇报,师生评议。) 3.想一想小乌鸦“到处找水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思考、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