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换独家通信专业资料-3
- 格式:doc
- 大小:674.50 KB
- 文档页数:18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2009 /2010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块名称:凌阳单片机专业:通信工程学生班级:060039学生学号:06003936学生姓名:姚永明合作者:殷一飞(06003937)指导教师:赵建立日期2009年11 月2 日至2009 年11 月13日目录题目1:熟悉µ’nSP™ IDE环境下的汇编程序和C程序的编写 (1)1、实验目的 (1)2、实验内容 (1)3、实验步骤 (1)4、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5)题目2:键盘与LED显示实验 (5)1、实验目的 (5)2、实验内容 (5)3、实验步骤 (5)4、硬件连接与关键代码 (6)5、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7)题目3:实时时钟实验 (8)1、实验目的 (8)2、实验内容 (8)3、实验步骤 (9)4、硬件连接与关键代码 (9)5、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11)题目4:IRQ4 中断实验 (12)1、实验目的 (12)2、实验内容 (12)3、实验过程 (13)4、硬件连接与关键代码 (13)5、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16)题目5:UART实验 (17)1、实验目的 (17)2、实验内容 (17)3、实验过程 (17)4、硬件连接与关键代码 (17)5、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20)题目6:A/D转换实验 (20)1、实验目的 (20)2、实验内容 (20)3、实验过程 (20)4、硬件连接与关键代码 (20)5、实验的测试结果以及分析和改进 (22)课程设计的认识和小结 (23)题目1 熟悉µ’nSP IDE环境下的汇编程序和C程序的编写1、实验目的熟悉µ’nSP™ IDE环境下的汇编程序和C程序的编写,学会编译程序,软件调试,观察并跟踪其结果,查看各个寄存器状态,等等。
2、实验内容详细了解μ’nSP™集成开发环境。
在µ’nSP™ IDE环境下编写简单的程序并对此进行编辑、编译、链接、调试以及仿真等等。
2009年石家庄公司网络部TD-SCDMA系统初级培训习题一、选择题1.TD-SCDMA系统的多址方式是( ABC )A、TDMAB、FDMAC、CDMA2.以下是下行传输信道的是:( ABC )A、BCHB、PCHC、FACHD、RACH3.TD-SCDMA系统的双工方式是( A )A、 TDDB、FDDC、TDD+FDDD、其他4.整个系统中,共有32组长度为( C )的基本SYNC_DL码。
A、16B、32C、64D、1285.信道分配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ABD )A、固定信道分配B、动态信道分配C、静态信道分配D、混合信道分配6.TD-SCDMA系统特有的切换方式是( C )。
A、软切换B、硬切换C、接力切换D、更软切换7.TD-SCDMA中功率控制的速率是(B )。
A、100HZB、200HZC、1000HZD、1500HZ8.TD-SCDMA基站间同步有( ABCD )方法。
A、GPSB、网络同步突发C、DwPTS实现同步D、Iub接口实现同步9.( A )是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
A、慢衰落B、快衰落C、码间干扰D、多址干扰10.慢衰落一般遵从( B)分布A、 Rayleigh (瑞利)B、对数正态C、 Rician(莱斯)D、直线11.在中国,以下( ABCD )频段是属于TDD频段A、1880-1900MHzB、1900-1920MHzC、2010-2025MHzD、2300-2400MHz12.由时隙帧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TD系统最大覆盖半径为( A )kmA. 11.25B. 22.5C. 30D. 41.2513.TD-S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接口有哪些( ABCD )A:Uu接口B:Iub接口C:Iur接口D:Iu接口E:Um接口14.UE开机后,在建立( A )后,需要建立(B )。
( B )建立过程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的。
1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A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B邻道干扰:相邻或邻近的信道之间的干扰 C 同频干扰: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2 大尺度衰落----慢衰落---对数正态分布小尺度衰落-----快衰落3 朝向入射波最大多普勒频移为正,背向为负4 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传输信道对信号不同的频率成分有不同的随机响应,信号民不同频率分量衰落不一致:非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信号弹经过传输信道路后,各频率分量衰落是相关的具有一致性,衰落波形不失真。
当信号带宽小于相关带宽,发生非选择性衰落,当信号带宽大于相关带宽,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6 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在时域产生的选择性衰落为时间选择性衰落。
7 m=1,nakagami-m服从瑞利分布:m较大时,nakagami--m服从高斯分布8 在对调制方式的选择上应考虑如下方面的因素:频带利用率、功率效率、已调信号恒包络、易于解调、能控制带外辐射。
9 3种移频键控关系:2FSK、CPFSK、MSK。
在相同的调制h下,CPFSK的带宽要比一般的2FSK带宽窄,即频带效率高,h=0.5时的CPFSK为MSK。
10 GMSK是基带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器的MSK。
11 GSM系统采用GMSK调制方式,ISQS/DAMPS采用-QPSK调制方式。
12 OFDM正交频分复用优缺点:优点:具有比较高的带宽效率,可以自动测试子系统的传输质量:缺点:对频偏十分敏感。
13 分集方式:A,时间分集:移动的时间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
B,频率分集:两个载波的间隔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C,空间分集(宏天线)14 分集的合并方式:选择合并、最大比值合并(最好)、等增益合并。
15 RAKE RECEIVER 抗时间选择性衰落(时间分集)16 什么是跳频?使窄带数字已调信号民的载频带在一个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随时间跳变。
17 基站发射机的激励方式: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18 扩展频谱通信:扩频带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用来传输的信息的信号带宽远远大于信息本身的带宽,频带带的扩展要独立于信息的扩频带码来实现,并与所传输的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相同的扩频带码进行相关解调,实现解扩和恢复所传的信息数据。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重点1通信专业实务重点第一章1、电信网的分类:按业务功能分业务网、支撑网、传送网。
同步网:确保设备之间数字信号的正确收和发。
信令网:传送业务相关或业务无关的控制信息。
管理网:监视网络运行状况,实施网络控制与管理工作,以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服务质量.2、电信网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送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物理层: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以帧为单位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分组转发、路由选择、将上层数据按地址传送到目的地。
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实现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3、电信网协议:为通信双方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4、网络协议的要素及其含义(一个协议三个要翥: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用于定义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重点2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重点第二章1、交换机的接续类型:本局接续、出局、入局、转接。
交换机的功能:监视、信令、连接、控制功能。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包括话路系统、控制系统。
2、我国的长途电话网采用的结构:二级。
2、本地网中,端局与长途局之间就配备低呼损基于电路群,其呼损应小于0。
5%。
3、交换机控制的控制类型:本局、入局、出局、转接。
4、呼叫处理程序:用户扫描、信令扫描、数字分析、通路选择、路由选择、输出驱动等。
5、低呼损与高效路由的区别:根据话务量是否溢出。
6、数字电话网建立的传输通道对信息是透明的,透明说明了什么?电路接通后,交换机的控制电路不再干预信息传输,为用户提供了一条透明的通路,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为用户的每一个呼叫建立一个连接的技术。
一个连接一旦建立就一直被一对用户固定占用,无论他们是否通信,都不能被其他用户所共享7、长途电话网的路由设置原则1 } DC1之间网状互连,并设置低呼损路由。
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本文旨在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考研学生提供一份综合复习资料整理,帮助他们高效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一、导论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考研是一个涵盖广泛而又不断发展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通信原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复习。
二、复习大纲1.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的基础,考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具备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能力。
2.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考生需要熟悉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还应具备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实践能力。
4.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热门方向,考生需要熟悉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等知识,并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构建和优化方法。
5.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理解数字信号的采样与重构、滤波和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与方法,掌握常见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
三、学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知识状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按照考纲逐个模块进行学习,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复习资料的选择对于备考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习题集、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3. 高效的复习方法考生应采用高效的复习方法,如做笔记、刷题和参加模拟考试等,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要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和积累性。
四、实践与应用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专业考研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实验、项目和实习等形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技能。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2008 /2009 学年第 2 学期软件设计实验报告模块名称:TCP/IP Socket程序设计专业:通信工程学生班级:060039学生学号:06003936学生姓名:姚永明指导教师:赵建立汪胡青高建国李从容日期2009年 6 月10 日至2009 年 6 月23 日目录题目1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 (2)1、实验目的 (2)2、实验内容 (2)3、实验过程 (2)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2)5、关键代码 (3)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3)题目2 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 (3)1、实验目的 (3)2、实验内容 (3)3、实验过程 (3)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3)5、关键代码 (4)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7)题目3 基本C/S模式的通信实验 (7)1、实验目的 (7)2、实验内容 (7)3、实验过程 (7)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8)5、关键代码: (8)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10)题目4 典型网络应用设计 (10)1、实验目的 (10)2、实验内容 (10)3、实验过程 (10)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11)5、关键代码 (11)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13)题目5 网络画图 (13)小节 (16)附录 (17)题目1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1、实验目的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2、实验内容掌握最基本的基于控制台、对话框、单文档及多文档界面的项目创建方法。
掌握项目中的文件构成及作用,学会在程序文件中增加功能代码的方法。
掌握程序的生成和调试方法。
3、实验过程为了掌握项目的创建方法,将建立项目的步骤记录如下:1.打开VC++6.0,单击【File】|【New】命令,打开【New】对话框,选择【Project】标签。
2.选择控制台、对话框、单文档及多文档界面项目相应的选项。
3.在【Project name】空格处写入自己的项目名(以自己学号开头)。
通信工程师三色笔记一、通信工程基础。
1. 通信原理。
- 信号与系统。
-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如正弦波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通常用函数表达式y = Asin(ω t+φ)表示,其中A是幅度,ω是角频率,t是时间,φ是初相位。
- 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只有有限个取值。
例如二进制数字信号只有0和1两个值。
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和处理等优点。
- 调制与解调。
- 调制:将基带信号(原始的待传输信号)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上的过程。
例如幅度调制(AM),是让高频载波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频率调制(FM)是让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变化;相位调制(PM)则是使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改变。
- 解调:与调制相反的过程,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
如对于AM信号,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或相干解调的方法来解调。
2. 通信网络架构。
- 接入网。
- 有线接入:包括光纤接入(如FTTH - 光纤到户,FTTB - 光纤到楼等),通过光纤将用户与网络连接起来,具有高速、稳定等特点。
还有铜缆接入,如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利用电话线实现宽带接入,但速度相对光纤接入较慢,且距离有限。
- 无线接入:例如Wi - Fi接入,工作在2.4GHz或5GHz频段,方便用户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线设备与网络的连接;还有移动网络接入,像2G、3G、4G、5G网络,通过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提供不同速率和服务质量的移动数据和语音服务。
- 核心网。
- 核心网主要负责数据的交换、路由和管理等功能。
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核心网包括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
在现代的5G网络中,核心网采用了基于服务的架构(SBA),将网络功能模块化、软件化,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传输网。
- 传输介质:有光纤、微波和卫星等。
光纤传输具有大容量、低损耗等优点,是现代通信传输的主要介质。
微波传输适用于短距离、地形复杂不易铺设光纤的区域,通过微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信息与通信工程省考研备考资料整理现如今,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考研是很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本文将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省考研备考资料进行整理与推荐。
一、专业课参考书目在备考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好的参考书目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的书籍可以作为备考参考:1. 《信号与系统》(作者:Alan V. Oppenheim)这本书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中最为经典的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阅读该书对于掌握信号与系统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非常有帮助。
2.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作者:陈杰、王骥)数字信号处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该书详细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学习该书,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3. 《通信原理》(作者:罗勇)通信原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书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阅读该书可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通信原理,并掌握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4. 《微波工程》(作者:潘家金)微波工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分支,该书详细介绍了微波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该书,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微波技术和系统设计能力。
二、重点内容整理与复习方法在备考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并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1. 信号与系统:重点复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以及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的基本知识。
复习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和习题集进行学习和练习,重点理解和记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通过解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数字信号处理:重点复习数字信号的采样与重构、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性质和应用,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初级)通信专业实务-移动通信系统-第3节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单选题]1.WCDMA系统支持的切换方式不包括()。
A.硬切换B.接力切换C.软切换D.更(江南博哥)软切换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WCDMA系统支持软切换、更软切换、硬切换和无线接入系统间切换,也可以表述为同频小区间的软切换、同频小区内扇区间的更软切换、同一无线接入系统内不同载频间的硬切换和不同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切换。
[判断题]2.移动通信需要给移动用户提供在运动过程中的不间断通信,因此只能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时由于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于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特别关注以下特点和要求。
①电波传播环境复杂,传播条件十分恶劣;②无线传输信道开放,干扰十分严重;③频谱资源有限,业务量与日俱增,需解决频率资源复用问题:④网络结构多样、交换控制、网络管理复杂,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⑤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其可靠性要求高。
WCDMA系统只支持FDD双工方式,不支持TDD双工方式,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Hz的载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工作频段和双工方式。
WCDMA支持两种基本的双工工作方式:FDD和TDD。
在FDD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Hz的载频,发射和接收频率间隔分别为190MHz和80MHz。
此外,也不排除在现有的频段或别的频段使用其他的收发频率间隔;在TDD模式下只使用一个5MHz的载频,上、下行信道不是成对的,上、下行链路之间分时共享同一载频。
[判断题]4.W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与多径效应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可以通过Rake接收技术进行解决()?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小题是对WCDMA技术中常见基本概念的考察。
多径主要有直射波与反射波形成的多径,其次还有低空大气层大气效应造成的几种途径并存的多径;多址干扰是指同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2008 /2009 学年第 2 学期软件设计实验报告模块名称:TCP/IP Socket程序设计专业:通信工程学生班级:060039学生学号:06003936学生姓名:姚永明指导教师:赵建立汪胡青高建国李从容日期2009年 6 月10 日至2009 年 6 月23 日目录题目1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 (2)1、实验目的 (2)2、实验内容 (2)3、实验过程 (2)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2)5、关键代码 (3)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3)题目2 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 (3)1、实验目的 (3)2、实验内容 (3)3、实验过程 (3)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3)5、关键代码 (4)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7)题目3 基本C/S模式的通信实验 (7)1、实验目的 (7)2、实验内容 (7)3、实验过程 (7)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8)5、关键代码: (8)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10)题目4 典型网络应用设计 (10)1、实验目的 (10)2、实验内容 (10)3、实验过程 (10)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11)5、关键代码 (11)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13)题目5 网络画图 (13)小节 (16)附录 (17)题目1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1、实验目的熟悉VC++6.0的使用环境2、实验内容掌握最基本的基于控制台、对话框、单文档及多文档界面的项目创建方法。
掌握项目中的文件构成及作用,学会在程序文件中增加功能代码的方法。
掌握程序的生成和调试方法。
3、实验过程为了掌握项目的创建方法,将建立项目的步骤记录如下:1.打开VC++6.0,单击【File】|【New】命令,打开【New】对话框,选择【Project】标签。
2.选择控制台、对话框、单文档及多文档界面项目相应的选项。
3.在【Project name】空格处写入自己的项目名(以自己学号开头)。
4.单击OK。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5、关键代码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运行时有时候会出现错误,在创建控制台后将工程菜单下设置子菜单中连接子菜单中对象/库模块框中的地址粘贴到工程菜单中对应的地方。
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题目2 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1、实验目的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实现下述功能: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获取计算机的子网掩码获取计算机的DNS设置获取计算机的网卡地址掌握在程序中获取网络参数的方法。
3、实验过程1.利用Visual C++创建工程时,选择MFC AppWizard(exe)。
2.在MFC AppWizard第一步中选择基于对话框。
3.在MFC AppWizard第二步中选择Winsock支持。
4.在对话框中键入“获取主机名和IP地址”,其他选择默认值,然后修改对话框界面。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在DOS 环境下键入ipconfig 回车,得到的获取计算机的名称和IP地址获取计算机的子网掩码获取计算机的DNS设置获取计算机的网卡地址信息和上述框中的一样,说明这个程序设计成功。
5、关键代码#if !defined(AFX_getIP06003936DLG_H__05FE7378_8E6C_4F50_B1ED_ECCAEF 2CA587__INCLUDED_)#defineAFX_getIP06003936DLG_H__05FE7378_8E6C_4F50_B1ED_ECCAEF2CA587__I NCLUDED_#if _MSC_VER > 1000#pragma once#endif // _MSC_VER > 1000/////////////////////////////////////////////////////////////////////////////// CgetIP06003936Dlg dialogclass CgetIP06003936Dlg : public CDialog{// Constructionpublic:CgetIP06003936Dlg(CWnd* pParent = NULL); // standard constructor// Dialog Data//{{AFX_DATA(CgetIP06003936Dlg)enum { IDD = IDD_getIP06003936_DIALOG };CEdit m_HostName;CListBox m_IPAddr;//}}AFX_DATA//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AFX_VIRTUAL(CgetIP06003936Dlg)protected: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DDX/DDV support//}}AFX_VIRTUAL// Implementationprotected:HICON m_hIcon;// Generated message map functions//{{AFX_MSG(CgetIP06003936Dlg)virtual BOOL OnInitDialog();afx_msg void OnSysCommand(UINT nID, LPARAM lParam);afx_msg void OnPaint();afx_msg HCURSOR OnQueryDragIcon();afx_msg void OnQuery();//}}AFX_MSGDECLARE_MESSAGE_MAP()};//{{AFX_INSERT_LOCATION}}// Microsoft Visual C++ will insert additional declaration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evious line.#endif// !defined(AFX_getIP06003936DLG_H__05FE7378_8E6C_4F50_B1ED_ECCAEF2CA587__INCLUDED_)#if !defined(AFX_getnetsetting06003936DLG_H__0629FB2B_3F85_4E41_9084_21 41E0EF2228__INCLUDED_)#defineAFX_getnetsetting06003936DLG_H__0629FB2B_3F85_4E41_9084_2141E0EF2228 __INCLUDED_#include "lassNetSetting.h" // Added by ClassView#if _MSC_VER > 1000#pragma once#endif // _MSC_VER > 1000/////////////////////////////////////////////////////////////////////////////// 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 dialog#include "CardInfoDlg.h"class 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 : public CDialog{// Constructionpublic:void SplitString(LPCTSTR lpszString, CStringArray &strArray);CCardInfoDlg dlg;ClassNetSetting m_clsNetSetting;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CWnd* pParent = NULL); // standard constructor// Dialog Data//{{AFX_DATA(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enum { IDD = IDD_getnetsetting06003936_DIALOG };CListBox m_listNetcard;//}}AFX_DATA//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AFX_VIRTUAL(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protected: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DDX/DDV support //}}AFX_VIRTUAL// Implementationprotected:HICON m_hIcon;// Generated message map functions//{{AFX_MSG(Cgetnetsetting06003936Dlg)virtual BOOL OnInitDialog();afx_msg void OnSysCommand(UINT nID, LPARAM lParam);afx_msg void OnPaint();afx_msg HCURSOR OnQueryDragIcon();afx_msg void OnQueryinfo();//}}AFX_MSGDECLARE_MESSAGE_MAP()};//{{AFX_INSERT_LOCATION}}// Microsoft Visual C++ will insert additional declaration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evious line.#endif// !defined(AFX_getnetsetting06003936DLG_H__0629FB2B_3F85_4E41_9084_2141 E0EF2228__INCLUDED_)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在调试过程中,按下查询按钮后,再按一次。
则会出现两行相同的IP地址。
原因是出现中缺少一段功能程序,即再按一次查询按钮,清除上一次的查询结果。
在程序中调用了GetAdaptersInfo这个函数,在编译时不显示错误,但是在链接时总是显示“missing Iphlpapi.h”....在网上查到是缺失这个函数对应的头文件,在老师给的资料中找到了Iphlpapi.h 和Iphlpapi.lib,IpTypes.h,IPExport.h这几个文件到工程所在的文件夹中就能链接通过了。
题目3 基本C/S模式的通信实验1、实验目的1.完成一个UD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2.完成一个TCP Client/Server模式的通信程序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实现一个基于UDP 模式的通信程序和一个基于TCP 模式的通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