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品九年2.2《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粤教版九上2.2发展社会主义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九上2.2《发展社会主义》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理解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任务、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措施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政治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可能对一些理论概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抽象的政治概念。
此外,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关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理解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任务,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措施。
2.难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社会主义的实际运作。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社会主义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PPT,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准备好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时事政治材料,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社会主义某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三个代表”的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的含义。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某某政治建设。
二、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教学难点: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四、课时安排:四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导入新课】【师】某某政治的最基本含义,就是主权在民,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某某政治是相对于专政政治而言的。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人民某某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某某法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
因此国家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节课,我们就从“党”说起。
【新课教学】【师】大家对党的了解有多少?【生】课件进行展示【师】翻看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强之路上进行了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运动、革命最终有没有取得成功?【生】见课件【师】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农民战争、改良运动、某某革命都不能救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粤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第二课,讲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主要讲解了民主的发展和法制的加强两方面的内容,课文表面上把两个内容分开来讲,实际上隐含了民主与法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三个代表”的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书写研究报告,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作出选择。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难点: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将近两年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理解、分析和联系运用知识的技巧。
并且本课主题“民主与法制”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
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掌握该部分内容。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三个代表”的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解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确立的,是由我国国家制度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党的领导,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通过对“保先”活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们党在不断的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激发学生对党的爱戴之情。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直接关系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是我们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
2、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我们党在不断的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激发学生对党的爱戴之情。
教学建议:【导入】播放flash《走进新时代》(歌词: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提问:新中国短短五十多年历程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转承】1、历史再现《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受人欺负,到当家作主;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强之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帮助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史实。
通过与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几次革命运动相比较,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现有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让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热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时政解读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权利,从而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掌握依法治国的内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1、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要求;3、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三、教学难点1、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内容:“情境体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国情导读”: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阅读与感悟”: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人民警察任长霞。
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并选出两个填写在课本空白处。
(二)导入新课:(1)解读本课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让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还要让我们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发展和保障。
所以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三)情感体验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思考和交流情境体验后面两个问题。
(四)阅读理解1、我国人民需要有一个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是中国共产党2、中国共产党成都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仅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也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
(五)阅读与感悟1、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2、人民警察任长霞(六)课后作业“齐参与”,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所在社区或者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意见书》。
板书设计: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1、坚持共产原因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4、三个代表5、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第二课时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内容:国情导读: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实践与评价:“齐参与”“收集与分析”过程:(一)检复汇报作业经过和结果,谈心得(二)阅读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
2.2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书写《意见书》,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重点: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难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身边的故事
学生播报新闻:2005年是浙江省农村的“选举年”:全省3.8万个村将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3500万农民将选举自己的“当家人”。
这是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表演自编小品《村委会选举风波》
(故事梗概:针对候选人拉票行为,小刚认为应该去告,小强认为这是大人的事,我们是未成年人没有选举权与我们无关,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二)观察与思考一
师:你认为小强说得对吗?为什么?
师: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注意: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教师:既然如此,我们中学生还能参与政治生活吗?
参考书P45页
师: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板书)
师:公民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呢?请看视频《中国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
生:观看视频《中国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回答从而理解村民参与自治的实践,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知识回眸
师: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
2、合作探究
出示温州市发改委就市区征收垃圾处理费举行听证会
师: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公民听证制度?
参考书P45页
师:①说明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利于立法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能使各项法规和政策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三)观察与思考二
让我们再回到小品,在小品中小刚说去告,行使的是什么权利?
师:小刚他们决定行使自己的权利,经过商量他们想到了以下几种途径,(出示PPT是非判断)请判断一下你建议他们选择哪种?
师:你们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学生:合法。
教师:是的,2、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板书)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呢?
师:总结3、公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享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板书)
教学反思
课堂的45分钟是有限的,但同学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自觉行使监督权的尝试,应该延伸到课堂以外。
希望你们课后,与同学、家长继续讨论你们的“议案”,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交流与探讨。
尽可能将我们的合理化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