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翻译及中心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古诗19首中心思想《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十九首的中心思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十九首的中心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
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古诗十九首抒发了三类人生的基本感情一、是离别的感情,如《庭中有奇树》《涉江采芙蓉》二、是失意的感情,如《今日良宴会》,三是感慨人生无常的感情,如《回车驾言迈》.它们的艺术特色最主要的是浑然天成,纯朴自然,具体表现为一语言浅近自然,不假雕琢犹如家常话,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比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句更真挚自然,令人感动;二,它又是言语凝练,含义丰富的,比如“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行行重行行),就用自然界中思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虽深深思恋但又命定别离般无可奈何之感;三、它长于抒情,情景交融,如《明月何皎皎》写思妇月夜引领望夫就与清冷月光交织在一起,十分生动感人,《西北有高楼》也属此类嘉作;四,它善于从细节描写入手,如《庭中有奇树》,由身边美好事物引起思人之情,自然绵厚. 它的意义,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评价为“五言之冠冕“,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古诗十九首的背景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
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中心思想】通过写日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诗人的愁思与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中心思想】通过写西湖夏季忽雨忽晴、变化迅疾的景色,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译文】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
往日的小茅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中心思想】描写黄沙道的夜景: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疏星稀雨,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译文】老友备好了丰盛的农家饭,邀我到他家做客。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青山。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我和老友喝着酒闲聊着庄稼收成情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
翻译、主题思想
1、XXX的《饮酒》(其五):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悠闲自得,表达了他对烦琐世事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他在篱笆下采菊,远眺南山,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也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真正意义。
这首诗充满了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XXX的《春望》: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安史之乱后长XXX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忧虑和对家庭的思念。
他看到了春天的到来,却只有荒凉的城市和茂盛的草木。
他感叹战火的延续,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XXX家、向往幸福的情感。
3、XXX的《雁门太守行》: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边关战争中的壮烈场面,歌
颂了守边战士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他描绘了黑云压城、XXX等场景,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危机形势。
他也表现
了战士们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国君,甘愿冲锋陷阵,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4、XXX的《赤壁》: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他描绘了XXX、XXX等人的XXX和智慧,也表现了XXX的冷酷和无情。
他通过诗歌,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英雄的伟大,也让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脆弱。
5、XXX的《渔家傲》:
XXX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渔家人的豁达与自信,表达了她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向往。
她描绘了渔家人在海上追逐风浪、驾驭船只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豁达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词充满了自由、豁达、自信的情感。
《诗五首》中心意思
1、《饮酒(其五)》: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避开尘世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2、《行路难(其一)》: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愤郁和不平,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狂风破屋图,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以及对友人归去依依不舍的深情。
5、《己亥杂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为实现理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用自己的献身来激励后辈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汇总古诗1《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词义:①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rónɡ):这里指泥土湿软。
③鸳鸯(yuān yānɡ):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译文: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山是多么秀丽,温暖的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洲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古诗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词义:(1)惠崇(huì chónɡ): 是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2)蒌蒿(lóu hāo):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lú)芽:芦苇的嫩芽,可食用。
(4)河豚(tún):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5)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中心思想:《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古诗3《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词义:①三衢(qú):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fàn)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⑤绿阴:苍绿的树荫。
阴,树荫。
唐诗三百首译文及赏析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华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三百首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是对唐代文化艺术的最好诠释。
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部分唐诗三百首的译文及赏析。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无,黄河水入大海流。
想要看尽万里情,高登一楼更精神。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沧桑和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登楼望远的景象,揭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赏析:春天醒来不知天,到处听到鸟哭声。
昨夜风雨吹门外,花儿落下多少情。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春天的醒来与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思考。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赏析:窗前明亮月如光,怀疑地上覆霜霜。
举头望见高悬月,低头怀念故乡乡。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心情。
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冷冽的寒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译文及赏析:花间一壶酒,独自喝,无同伴。
举杯邀明月,与影成三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前独自饮酒,借喻着人与自然的交流和思考。
酒、明月和影子成为了作者与自然对话的桥梁。
5.《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赏析:太阳落山山已幕,黄河水流进大海。
想看尽万里情况,再爬登一楼更开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落山幕,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广阔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诗歌不仅是对唐代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价值以及优美的语言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古诗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
古诗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常常以较为简短的篇幅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探讨几首常见的古诗作品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的诗之一,李白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了一个寂静的夜晚。
诗人独自一人,凝望着床前的明月,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遐想。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诗以崭新的角度展现出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交织。
诗中描述了风急天高,长江滚滚的壮丽景色,同时流露出杜甫时常作客艰难的境遇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痛苦的反思,杜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叹和不屈的精神。
三、《送别》—王之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度此身轻。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之涣的《送别》通过对旅别的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劝诫和思念之情。
诗中描写了身行千里,别离的场景,诗人希望别离的朋友能够珍惜时刻,不为权贵所迷,追求志向,成就名声。
通过对朋友的送行和对名利的回避,王之涣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世俗权贵的批判。
四、《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抱负和对进取的鼓励。
诗中描绘了白日西下,导致山脉遥不可及,黄河奔流入海,表明自然界有无穷无尽的景观。
王之涣通过描述环境的宏大和华丽,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卓越和超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上升。
以上仅为几首常见古诗的例子,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众多经典之作。
国学经典: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原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生别离〕是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涵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
〔各在天一涯〕『涯』,方也。
〔道路阻且长〕『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
〔会面安可知〕『知』,一作『期』,义同。
〔胡马依北风二句〕『依』,一作『嘶』。
『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古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依北风』和『巢南枝』是动物一种自发的怀念乡土情感的表现。
这两句用比喻来代替抒情;『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恋故乡吗?〔相去日以远二句〕『远』,指时间而言。
上句谓别离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别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弛松了。
〔浮云蔽白日二句〕『文子』:『日月欲明,浮云蔽之。
』『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
』『浮云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比喻。
一般的习用于谗臣之蔽贤,『白日』是隐喻君王的。
这里则以之象征她远游未归的丈夫。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各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
『浮云』,是设想他另有新欢,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
『顾』,念也。
『反』,同『返』。
〔思君令人老〕这句是承前『衣带日已缓』而说的。
『老』,并不是说年龄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忧伤,形体的消瘦。
〔岁月忽已晚〕『岁月』,指眼前的时间;『忽已晚』,言流转之速。
〔弃捐勿复道二句〕『弃「和『捐』同义。
『弃捐』犹言丢下。
『勿复道』,不必再说。
上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如何申诉相思之苦,但她所思念的人不会因此而归来,那末说来说去有什么必要呢?『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初中古诗词七年级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秋词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八年级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逐步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翻译、主题思想24.诗词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主旨】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雁门太守行》李贺【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儿们都高高的飞走了,一朵云独自离开,我们互相看不厌烦的,只有敬亭山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太阳落山了,苍山就显得远了,因为天气的寒冷,所以简陋的屋子更贫穷了,在柴门处听到有狗叫声,原来主人在风雪中回家了。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最爱生长在涧边的深草,上面还有黄鹂在深丛中鸣叫。
春潮带着雨水,在夜晚急涨。
渡口边的小船没有人驾驶去独自横在江中。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中山之中不见鸟影,道路上几乎没有人影。
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在雪满江水的寒江上独自垂钓。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夜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个幽清的住处,没几户邻家,长满杂草的小路直通荒园。
鸟在池子边上的树上投宿,僧人借着月光敲门。
过了桥式色彩分明的原野,云脚飘移,仿佛是山石在移动。
我暂且离开但还要来,决不辜负一起隐居的约定。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以酒浇愁,暂且欢乐,想愁那得有时间。
最近才觉得古书上的道理,信了还不如不信。
昨夜里我醉倒在松树边,问松树:我醉得怎样?还以为松树要来扶我,便用手推松树说: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