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总结汇报范本范文模板-7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初一数学是学生们进入中学的第一门数学课程,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接下来我将对初一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
一、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它们的性质(加法性质、乘法性质等)。
2. 整数的大小比较:利用大小关系符号(<、>、≤、≥)来比较整数的大小。
3.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二、代数初步:1. 代数式的概念: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一切式子。
2. 代数式的计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代数式的化简:合并同类项、移项、约分等。
4. 代数式的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几何初步:1. 直线和线段:直线、线段的定义及性质(相交、平行等)。
2. 角的概念和性质:角的定义、度量、角的种类(锐角、直角、钝角等)。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4. 四边形:四边形的定义、分类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
5. 线、面、体:线的分类(直线、射线、线段)、面的分类(平面、曲面)以及体的分类(立体、平面图形)。
6. 周长和面积:任意多边形、矩形、三角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7. 体积和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概念和性质:试验、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等基本概念。
2. 概率计算:事件的概率计算,包括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
3.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的制作与分析。
4. 平均数和中位数:数据的平均值和中间值的计算。
以上是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学生们在学习初一数学课程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基本知识点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巩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024年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一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1.数的概念与运算(1)自然数及其性质:正整数、零和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整数及其性质:相反数与绝对值、整数的加减运算;(3)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带分数;(4)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表示和读法、小数与分数的转换;(5)数的大小和大小的比较;(6)数的四则运算:整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7)多个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几何知识(1)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面、平行线、垂直线、角;(2)直角与直角三角形:直角、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3)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三角形的相似性质;(4)四边形及其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5)原型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6)圆及其性质:圆的概念、圆周、圆的面积。
3.代数与方程(1)代数式与多项式: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多项式的概念及简单运算;(2)字母的应用:字母的代表意义及字母在数中的应用;(3)方程:方程的概念、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统计与概率(1)统计的基本概念:调查、数据、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图表分析与应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和解读;(3)概率与统计: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的基本概念、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5.逻辑与证明(1)命题与逻辑:命题的概念、命题关系、逻辑运算;(2)图形的证明:相等的证明、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6.数学计算与问题解决(1)数学计算的基本规则与技巧:整数、分数、小数的计算、注意计算顺序和有效数字的处理;(2)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文字理解与转化、定量关系的建立与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同学们不必担心,只要善于总结与归纳,掌握基本规则和方法,切实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够顺利掌握初一数学内容。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扎实基础的学科,初一数学作为中学数学的起点,涵盖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一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数系与运算1. 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正整数和零的集合,整数由自然数和负整数组成。
2.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
3.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 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5. 整数运算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6. 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还需要掌握分数化简和分数的比较大小。
二、代数与方程1. 代数式: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2. 方程与解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种特殊形式,解方程是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可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消元和化简等方法求解。
5. 消去法和代入法:是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种常用方法。
6. 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组:包括由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可以用消去法或代入法求解。
三、图形与几何1. 点、线、线段和射线: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线段是由两点之间的点组成的部分,射线是一个端点所确定的一条线段和一条射线共同的部分。
2. 角的概念: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以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图形。
3. 直角、钝角和锐角:直角是度数为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
4.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和角的特点,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等。
5. 同位角和内错角:同位角是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所得的内角对应,内错角是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所得的内角互补。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整数与分数整数与分数是中学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学习初中数学和以后的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整数。
整数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数,是正数、负数和零的集合,用Z表示。
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用N*表示。
负整数是小于0的整数,通常用负数号“-”表示。
整数运算有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其中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用分数线表示的有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母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被计数的部分。
分数的加减乘除也是中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加减法可以先通分再加减,乘除法可以分别先化简被乘数和乘数,再进行乘除运算。
在分数的运算中,还需要注意分数化简和约分操作,以及分数的比较大小。
掌握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对于学习和理解其他数学知识点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代数式代数式是中学数学中比较基础的内容,是数与字母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式子,将代数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可以简化数学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代数式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其中变量是表示不确定的数,常数是已知的数,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和幂。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有因式分解、合并同类项、配方法、移项和化简,这些简单的操作可以大大简化较复杂的代数式。
代数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立模型、解方程、求函数解析式等。
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代数式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习更加复杂的代数问题。
第三篇: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平面图形的性质、定理和公式等。
平面几何主要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和各种图形的面积、周长、角度等方面的内容。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比较基础的概念,它有三个内角、三边和三个高,内角和为180度。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应用之一,需要掌握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知识。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述六章内容。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1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初一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1. 整数运算及因数分解
整数的基本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数分解。
2. 分数运算
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化简法则、约分、通分、分数的比较。
3. 数的性质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相反数、绝对值、数轴、数的比较。
4. 代数式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整式的化简。
5. 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析式及基本解法、应用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6. 数列及简单的函数
数列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算术数列、等差数列、单项式函数、自变量、函数值、函数的概念。
7. 几何初步及坐标系
点、直线、线段及角度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设点坐标及坐标轴上的对称点、距离的计算。
8.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正多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概念和基本性
质,简单图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
9. 时间、长度、质量、金额的单位换算
时间的单位换算:年、月、日、时、分、秒、长度的单
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质量的单位换算:克、千克、吨、金额单位换算:元、角、分等。
10. 图表的初步认识
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统计中用到
的频数、频率、占比、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2.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零。
3. 有理数的表示形式及比较大小:分数、小数、整数。
二、整数1. 整数的概念:由整数可以用整数1表示,包含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
3. 知识点:正负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及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分数1. 分数的概念:分母为0的数除外,一个不能化为整数的数叫分数。
2.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3. 分数的化简和等值分数:化简分数的方法,等分数的概念。
4.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5. 分数的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之间相乘。
6. 分数的除法:分数与整数相除,分数之间相除。
四、小数1. 小数的概念: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读法,小数的书写规则。
3.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小数的除法。
4.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小数转分数,分数转小数。
五、实数1. 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 无理数的概念: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如根号2,根号3等。
六、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2. 方程式的概念:含有等号的代数式叫做方程式。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根、方程的解集。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七、比例与百分数1. 比例的概念:两个含有比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相等比例的性质。
3. 比例的计算:已知两个相等比例的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4. 百分数的概念:以百分号表示的数。
5.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换。
6. 增长量和减少量的计算:已知原数和增长量(减少量)之比和增长率(减少率),可以求出增加量(减少量)。
八、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1. 二维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点、线段、直线、角、多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3(1)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1应写成a;223(2)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a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4.有理数:(1)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不是有理数。
p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零正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
(4)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5.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a0)a(a0)(2)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aa1a0;aa1a0;aba。
b(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0.120.01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七年级数学总结七年级数学总结范文(通用5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数学总结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总结1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
我们七年级数学组在各位领导、老师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无论是老师们的教风,还是学生的学风,都有较大的进步。
首先,我要感谢校领导对我工作上的鼎立支持,以及同组教师对我工作的配合。
如果没有你们竭诚协作,我们七数组也不会这么团结、合谐地渡过愉快的一学期。
对于这个学期教学工作,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小结。
第一是“忠实”我们七数组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为华泰中学的一员,一定要从育人的角度忠实、用心、认真执行学校“一三九”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也是对学校的存和发展负责。
因些我们每一名教师,紧紧团结在年级主任姚主任周围,认真执行学校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从不打折扣。
第二是“严格”严格是最大的关爱。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一名教师严格按备教改辅的要求,每一个环节的功夫都要做到位,备课上首先做到个人初备,包括习题、资料的收集,然后由主备教师主备,这样做到先民主再集中。
最后讨论修改定稿,交学科主任审核。
课堂教学上要求每一名教师严格按“三自”模式上课。
本学期,由于我们几个九年级下来的教师在学期初对模式运用不是很熟,但我们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虚心向张老师、高老师、邹波、胡春艳等老师学习。
先认真听,然后请他们到班上亲临执导。
并充分利用周二研讨课的时机,向有以验的老师请教。
通过多次、反复听、说,讲,新老师逐渐对“三自”模式运用自如,在学校组织的两次验评课上,都取得了好成绩。
我们要求在改、辅要做到精细,学生出现的每一处错误都精确到人,要求纠错及时,不能让问题过夜。
七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一)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前苏联数学教育家xxx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精练、语句严谨;所以只有做到对每个句子、每个概念、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二)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培养“想要听、听得懂、懂得听”的习惯要做到想要听,就得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多年的数学学习中,数学真理的绝对性,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数学演算的精确性,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点点滴滴地渗入到我们的思想,这些将在我们日后的人生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达到听得懂,就必须提前预习,保持专注;要做到懂得听就是明白听课重点。
(三)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先要复习巩固所学的概念、定理和性质,联想老师所讲过的经典例题。
做题时一要看题准确,即文字、数学式子、数学符号等不多看、少看或漏看;二要分得清楚,即能分清题目的条件、结论。
由题联想到它考查的知识点。
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1、打好初中的基础。
数学的学习属于环环相扣,很多初中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中还会大量使用,所以升入高中以后,xxx建议大家,如果初中数学基础太差,一定要想办法再弥补一下,不然会成为后续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2、学习一定要有目标。
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xxx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学生会身心健康。
没有目标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被动式学习,效果很差。
尝试给自己制定一些目标,比如下次考试考多少名,大学要考什么大学,每天要完成具体哪些任务,目标越明确、越详细越好。
3、学习要主动,不能被动式学习。
数学差生和优秀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
一定积极主动去参与学习,而不是被老师、作业逼着去学习。
7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很多,但都比较简单,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7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欢迎参考阅读!
7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