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 格式:pdf
- 大小:163.73 KB
- 文档页数:4
086 ENERGY 2020.04中国-东盟电力互联互通下的老挝电力市场中国-东盟电力互联互通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关注的热点。
自2004年南方电网投建的中越跨境电网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中国已与东盟(主要是澜湄区域)国家累计电量交换达567亿千瓦时。
中国-东盟电力互联互通不仅符合双方电力互济的客观事实,也同时为推动区域内能源安全,促进区域内能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东盟电力互联互通中,老挝由于地理位置、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关键的支点。
老挝也提出了建立东盟“能源基地”和中南半岛“蓄电池”规划,吸引了包括南方电网、中国电建等在内的中资电力企业进入老挝电力市场。
但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在老挝也遇到了工程款拖欠、发电费用结算拖欠等严重影响现金流的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老挝电力市场的组成、特点,探索中资企业的应对之道。
老挝:中国-东盟电力互联互通的关键支点第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
老挝位于大湄公河区地中心位置,是唯一与中南半岛五国(泰国、柬埔寨、中国、越南、缅甸)均接壤的国家,也是与中国陆地连接距离最短的东盟国家。
由于电力传输的特殊性,老挝天然的中心地理位置为中国在东盟区域内开展区域内电力互联互通提供了天然的支点。
第二,中老两国良好的双边关系。
老挝是社会主义国家,历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政治上,2019年,中老最高领导人签署了《构建中老命运共文 | 樊湖波同体行动计划》,该计划是我国与他国签署的第一份命运共同体计划,里程碑意义极大。
经济上,中国是老挝最大的债权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以及第二大贸易伙伴。
著名的中老铁路项目不仅是我国第一个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境外铁路项目,也是老挝国家战略——“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的关键。
人文上,中老文化交流密切。
近几年来,中国旅客一直占据老挝外国游客数量第一,而赴中国旅游,留学的老挝人也逐渐增多。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分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东盟十国成为了中国企业投资的热门目标。
这些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政府对外资投资的态度也趋于开放,同时各国政府也在加强对外商投资的监管力度。
本文将分别从东盟十国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和政府监管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参考。
一、经济形势1.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盟国家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国家,经济总量位居东盟国家之首。
2019年GDP增速为5.02%,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1.1%。
印尼政府主张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资投资态度开放。
2.菲律宾:菲律宾是东盟国家中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服务业、海产品、农业和采矿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2019年GDP增速为5.9%,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3.4%。
菲律宾政府积极推进“菲律宾2020”计划,将在交通、能源、水利和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泰国:泰国是东盟经济中心之一。
其对外贸易的关键部门包括汽车、电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同时旅游业也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GDP增速为2.4%,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5.3%。
泰国政府积极推进“第一条路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预计2020年投资额将达1400亿美元。
5.缅甸:缅甸是东盟国家中最新的开放市场之一。
该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采矿业和木材加工行业。
2019年GDP增速为6.8%,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6%。
缅甸政府积极鼓励外资投资,特别是在制造业、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6.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制造业、电力和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019年GDP增速为4.3%,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3.5%。
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第十一大马经济计划”,旨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制造业和5G 网络等。
7.新加坡: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其服务业占据了GDP的70%左右的份额。
一、区域电力市场情况亚洲电力市场的表现十分强劲。
据BMI估计,2015-2024年,亚洲电力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火力发电仍然是亚洲最主要的发电方式,燃煤发电占比最大。
同时,当前亚洲大多数国家鼓励以新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火电,预计未来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015-2024年,亚洲核能发电或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速将超过110%,其中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表现将最为突出。
中短期内,水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5%左右,但在个别国家,比如老挝和柬埔寨,水力发电则表现比较强劲。
二、老挝电力行业SWOT 分析优势:(1)老挝水资源极为丰富,水力发电潜力巨大。
(2)老挝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3)老挝政局稳定、社会秩序好。
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关系长期友好,老挝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持欢迎、鼓励政策。
劣势:(1)老挝银行系统欠发达。
(2)老挝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需要引入大量外籍劳工,同时老挝对外籍劳工进入有严格规定,需要申请指标。
(3)老挝政府腐败现象严重。
(4)缺乏促进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发展的法律框架。
机会:(1)老挝政府鼓励开发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2)老挝周边电力需求旺盛,带动老挝电力出口。
老挝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电力均面临紧缺,为老挝电力出口创造了机遇。
(3)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老挝电力基建项目开发。
威胁:(1)水电、燃煤发电项目开发引发对环境的担忧。
(2)老挝资金不足,需外国投资者带资。
(3)当地电力消费能力有限,电力市场以外需为主,但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大。
(4)老挝财政收入有限,外债负担重。
三、老挝电力行业准入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老挝先后颁布或修改多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外国投资者可以按照"协议联合经营"、与老挝投资者成立"混合企业"和"外国独资企业"等3种方式到老挝投资。
外国人以及其他组织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只享有土地租赁权。
老挝国内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市场明显呈现出供小于求。
老挝万象桑通光伏项目电力消纳分析摘要:随着国内新能源产能的饱和,新能源产能输出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国际化竞争市场中,由原来的欧美主导已经变成了中国投资者竞争的红海战地。
本文就东南亚地区老牌“蓄电池”——老挝的电力市场的消纳进行分析,为东南亚电力投资者参考。
关键词:老挝,电力消纳,老挝电网,电力规划随着中国新能源项目的开发资源逐渐饱和,国内资源竞争愈演愈烈。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电力产能输出“第一站”,老挝以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兴建了大量水电项目,但老挝也是旱季、雨季降雨量明显的国家,过渡开发水电导致老挝雨季水电产出大,由于送出问题,售电价格低,而旱季有需要高价从邻国进行购电的局面,水光互补,成了老挝解决水电季节性差异的重要方式。
一、老挝电源结构及用电量现状截至2018年底,老挝电源装机容量约7330MW,年发电量约为369.35亿kWh。
其中:水电装机容量5277MW,占比约72%,2018年发电量249亿kWh,水电平均利用小时4718小时;火电装机容量2052MW,占比约27%,2018年发电量120亿kWh,火电平均利用小时5853小时;新能源装机不足1%。
2010年至2018年,老挝全国最大负荷已由428MW增长至954MW,年均增长率约为15%。
2020年增长至1250MW。
经分析预测,老挝2021年最大负荷将达到1336MW,2025年最大负荷将达到1947MW,2030年最大负荷将达到2811MW,电量需求达到147亿千瓦时。
老挝地区最大负荷预测结果(详见表1)。
截至目前,老挝拥有67座已投入商业运营发电厂(1MW及以上)。
2018年,总装机中有近35%(2520MW)的电力在本国消纳,另近65%的电力外送泰国、越南等邻国,老挝电力消纳以跨国送出为主(如表2所示)。
二、万象地区电力消纳情况及发展规划万象地区是老挝的负荷中心,电网用电量和负荷地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占老挝全国最大负荷的一半左右。
老挝电力业的发展及相关法律制度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老挝政府不断强化革新开放政策,扩大对外合作,外资企业纷纷进入老挝寻找投资商机,其中水电资源开发已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开发电力资源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同时,电力开发的本身也能增加投资,为经济增长做贡献,并与老挝政府实施的“以资源换现金”的战略相吻合,因而得到高度重视,使老挝的电力业在近年发展迅速,值得关注。
老挝国会于1997年制定的《电力法》依然是目前调整电力投资、贸易的最高规范性法律文件,鉴于我国是老挝最大的外国电力投资者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对老挝的电力发展及其法律制度做深入研究,以便有利于我国企业在老挝的电力投资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老挝;电力发展;法律制度一、老挝近年来电力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老挝政府不断强化革新开放政策,扩大对外合作,外资企业纷纷进入老挝寻找投资商机,其中水电资源开发已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经电力勘察设计部门勘查,老挝境内水电资源理论蕴藏总量约为3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总量为2347万千瓦,其中湄公河干流1225万千瓦(国际界河按1/2分摊水资源)约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522%,湄公河支流及其他支流1122万千瓦,约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73%。
老挝政府高度重视本国水电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要将老挝建成“中南半岛蓄电池”的目标,为摆脱国家贫困和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战略依托。
在第六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6—2010年)期间,老挝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本国水电资源,将境内50多个5万千瓦装机容量以上可开发水电站项目悉数批给国内外公司,但截至目前大部分项目还未进入实际开发阶段。
据老方统计,已投入运营的水电站有12座,总装机容量187万千瓦,仅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8%。
目前在建项目有7个,总装机容量282万千瓦;有15个项目已签署开发协议,装机容量5852万千瓦;有47个项目已签署合作备忘录,装机容量1270万千瓦。
老挝老挝电力市场投资电力市场投资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环境老挝概况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
老挝全境雨量充沛,一般年份降水量约为2000毫米。
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老挝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与19个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瑞士、加拿大等35个国家(地区)向老挝提供优惠关税待遇。
主要外贸对象为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
老挝出口商品主要以有色金属、农林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进口主要是工业品、加工制成品、建材、日用品及食品、家用电器等。
主要投资国家包括中国、泰国、越南、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
主要援助国及组织有:日本、瑞典、澳大利亚、法国、中国、美国、德国、挪威、泰国及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外援主要用于公路、桥梁、码头、水电站、通讯、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
老挝电力市场概况
老挝人口和经济规模有限,本土电力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同时,老挝周边的邻国,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电力紧缺。
客观条件决定了老挝的电力市场比较特殊,电力产业本身不仅仅是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作为出口创汇的来源。
从资源禀赋来看,水电无疑是老挝电力市场发展的重点。
可再生能源虽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如风电和光伏,但并不是电力发展的重点。
——《中国企业投资老挝电力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第一章老挝电力市场发展状况及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老挝电力建设发展状况
一、老挝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二、老挝电力电源结构
三、老挝电网长度和电网等级
四、老挝电力在建项目汇总
第二节老挝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第三节老挝电力市场需求状况
一、老挝GDP总量和经济结构历史发展变化
二、老挝人口和重点城市区域分布
三、老挝电力消费量和电力消费结构
四、老挝电力弹性系数
第四节老挝电力市场相关政策
一、老挝电力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
二、老挝能源电力政策
三、老挝电价定价规定
四、老挝关于工程承包的相关政策规定
......
老挝投资环境世界排名:
在2013年营商环境排名中,老挝的营商环境排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63位。
老挝对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的政策
老挝政府规定在老挝注册的外国企业可以在老挝银行开设外汇账户用于进出口结算,外汇进出老挝需要申报,个人携带现金如超过10,000美元,需要申报并获得同意方可出入境。
在老挝工作的外国人,其合法税后收入可全部转出国外。
老挝同中国的关系
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双方关系曾出现曲折。
1989年中老关系正常化,双边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中老双方先后签署了贸易、投资保护、旅游、汽车运输等经贸合作文件,成立了双边经贸与技术合作委员会。
中方主要进口铜、木材、农产品等,主要出口汽车、摩托车、纺织品、钢材、电线电缆、通信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
中国企业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赴老挝开展投资业务,目前是老挝主要投资方之一。
投资领域涉及水电、矿产开发、服务贸易、建材、种植养殖、药品生产等。
中国企业在老挝还积极参与劳务和工程承包。
文档来源:《中国企业投资老挝电力市场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