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9.59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
第次课
授课课题第三十二章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授课时数 2 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
教学目的1.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治疗原则2.熟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3.掌握护理评估的方法、内容,护理措施
重点1.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的方法、内容,护理措施
难点护理措施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三十二章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位于男性骨盆腔内,居于膀胱下方,直肠前阴茎根部的
膀胱颈处,形如栗子,底朝上,尖端朝下。
不难看出位于膀胱
出口的下方,好像士兵守卫似的在膀胱的前列,增生腺体可以压迫尿道影响排尿。
一、疾病概要
(一)病因
老龄和分泌失调是本病两个重要的发病基础
(二)病理生理
尿道梗阻:致假性室、
上尿路积水扩张、
肾功能受损、
充盈性尿失禁、
无症状慢性尿潴留、
激发感染、结石教学活动
引言
导入新课
讲授时明确梗阻的程度与前列腺增生体积大小不成比例,而与腺体位置有关。
良性前列腺增生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执行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嘱患者避免因受凉、过度劳累、饮酒、便秘引起急性尿潴留。
鼓励患者饮水、勤排尿,一旦发生急性尿潴留或残余尿量多的患者应留置导尿。
(3)无法插入尿管患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或造瘘以引流尿液。
保持引流管通畅,恢复膀胱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
(4)观察患者用药后排尿困难的改善情况及药物副作用。
a-受体阻滞剂应睡前口服,服药期间定时测量血压,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5a还原酶抑制剂起效缓慢,需在服药4~6个月后才有明显效果,应长期坚持服药。
(5)夜尿频繁者,嘱患者睡前少饮水,睡前在床边准备便器,以防如厕跌倒。
(6)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应配合完善重要器官功能的检查,评估对手术的耐受性。
2、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执行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3)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色、膀胱冲洗等情况。
(4)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内冲洗的目的。
(5)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冲洗速度根据引流液颜色而定;色深加快、色浅减慢;保持膀胱冲洗及导尿管引流的通畅。
一旦出现尿色持续加深,应警惕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6)手术后如发生膀胱痉挛,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物。
(7)妥善固定好气囊导尿管,防止松脱,保持气囊导尿管持续在牵引状态。
气囊导尿管松牵引后,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有出血需加快冲洗或重新牵引。
(8)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综合征,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9)指导患者术后逐渐离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采取坐位排便,预防用力排便引起出血。
(10)TURP术后5~7日,尿液颜色清澈,即可拔除尿管。
(11)前列腺切除术后嘱患者3个月内避免久坐、提重物、剧烈活动、骑自行车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12)指导患者行肛提肌功能锻炼,以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1.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病人尿流量、尿量以及排尿频率等情况,以便及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
2.维持适宜的饮食:病人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酒精,以减轻尿急和尿频等症状。
3.协助规律排尿:护理人员应建议病人定时去厕所排尿,避免憋尿,减轻膀胱过度扩张的情况。
4.提供尿袋使用指导:对于需要使用尿袋的病人,护理人员应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指导,确保正确使用尿袋,防止感染的发生。
5.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病人应饮水充足,保持尿液的稀释,帮助冲洗尿道,减轻症状。
6.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帮助病人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应确保病人按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并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以便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8.心理支持和交流: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求,并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
9.应对并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如尿潴留、泌尿道感染等。
10.教育和宣导: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如合理饮食、定期运动、生活规律等,以促进病人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之,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包括监测病情、饮食调理、排尿训练、尿袋使用指导、感染预防和治疗、心理支持等。
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帮助病人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医院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常规前列腺增生(BPH)是指男性前列腺组织增生导致尿道梗阻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期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帮助他们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医院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常规。
1.对尿液情况进行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尿液的情况,包括颜色、气味、尿量等。
如尿液出现渗血、浑浊、脓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2.管理尿失禁问题:BPH患者常易出现尿失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使用尿布、护理垫等,以减少尿液外溢对患者造成的不便和困扰。
3. 鼓励增加水分摄入:患者应饮水量充足,每天至少饮水2000ml以上,以便稀释尿液,减轻排尿时的疼痛感。
4.提供适宜饮食: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宜的饮食,避免患者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以减轻尿道刺激和炎症。
5.保持排便通畅: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排便情况,如出现便秘、腹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饮水量等。
6.温水坐浴:患者可每天坐温水浴,时间为15-20分钟,可缓解尿道痉挛、排尿困难等症状。
7.定时排尿: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以减少尿液滞留,预防尿路感染。
8.患者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饮食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病情。
9.患者心理支持: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因排尿困难、尿失禁等问题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10.术后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进行术后恢复护理,包括定期更换尿管、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等。
总之,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促进恢复。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和周到关怀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一、急症护理
对急性尿潴留的病人,应及时配合医生施行导尿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尿管或造瘘管保留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常规相应护理工作。
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叮嘱病人进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辅以粗纤维食品以防便秘。
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鼓励病人多饮水。
指导病人适当起床活动或床上活动,练习深呼吸和咳嗽。
2.治疗配合
(1)遵医嘱给病人服用药物;
(2)遵医嘱适时使用抗生素;
(3)前列腺增生病人都是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病,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
(4)术前应配合有关功能检查。
3.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的病情有时长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有时改善后又突然加重,病情反复,告知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
指导轻症病人坚持药物治疗并与个人保健相结合。
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应遵医嘱配合手术治疗。
热门推荐:护理专业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常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也有称前列腺肥大,因病理学改变为细胞增生,而不是肥大,因此正确的命名应为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排尿困难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病因】目前对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一致公认的病因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前列腺的正常发育有赖于雄激素,若在青春期切除睾丸则前列腺不会再发育。
【病理】前列腺的组成分为外周带(占70%)、中央带(占25%)和移行带(占5%)o移行带是前列腺增生的开始部位,外周带是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前列腺移行带的腺体、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增生,呈结节状,将外周腺体挤压萎缩形成前列腺“外科包膜”,与增生的腺体分界清楚、易于分离。
增生的腺体突向后尿道,使前列腺尿道部伸长、弯曲、受压、变窄,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引起排尿困难。
另外,围绕膀胱颈部的前列腺内的平滑肌富含Q受体,这些受体的激活使尿道的阻力增加,因此更加重了排尿困难的症状。
梗阻程度与增生的腺体大小不成比例,而与增生腺体的位置和形态有直接关系。
膀胱出口梗阻后,为克服阻力,逼尿肌增强收缩能力而逐渐代偿性肥大,膀胱壁逐渐出现小梁小室改变或出现假性憩室。
逼尿肌退行性变,顺应性差,出现不稳定收缩,患者会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
长期逼尿肌萎缩,收缩能力减退,失去代偿能力,膀胱收缩后不能完全排空尿液,出现残余尿。
输尿管尿液排出阻力增大,引起上尿路扩张、积水。
长期梗阻,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壁变薄、张力下降,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或无症状的慢性尿潴留,尿液逆流引起上尿路积水及肾功能损害。
此外尿潴留还可继发感染和结石。
【临床表现】1.症状症状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的体积不成正比,而与梗阻程度、病变发展速度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
(1)膀胱刺激症状:造成膀胱刺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逼尿肌不稳定。
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一、急症护理
对急性尿潴留的病人,应及时配合医生施行导尿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尿管或造瘘管保留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常规相应护理工作。
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叮嘱病人进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辅以粗纤维食品以防便秘。
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鼓励病人多饮水。
指导病人适当起床活动或床上活动,练习深呼吸和咳嗽。
2.治疗配合
(1)遵医嘱给病人服用药物;
(2)遵医嘱适时使用抗生素;
(3)前列腺增生病人都是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病,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
(4)术前应配合有关功能检查。
3.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的病情有时长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有时改善后又突然加重,病情反复,告知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
指导轻症病人坚持药物治疗并与个人保健相结合。
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应遵医嘱配合手术治疗。
三、手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后平卧位,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及活动性出血征象者改半卧位;术后暂时禁食,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普食;遵医嘱应用药物;卧床期间注意适度活动并做好老年人基础护理工作,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压疮。
可下床活动时,应加强陪护,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
2.病情观察
(1)病人多为高龄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可引起血压下降或诱发心、脑、肺并发症,因此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2)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者,手术临近结束时以及术后最初的几小时内,应注意观察有无心慌、气急、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TUR综合征表现。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3.治疗配合
(1)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病人取平卧位,气囊导尿管稍向外牵拉并固定在病人一侧大腿的内侧,告知病人不可自行松开。
也可应用无菌纱布,在尿道外口扎住向外适度牵引着的尿管,尿管未见回缩即可。
尿管的外口与膀胱冲洗装置相连。
一般牵引压迫时间为8-10小时。
术后1周内禁止肛管排气和灌肠,以免诱发出血。
(2)除使用抗生素外,注意保持伤口和各引流管的清洁,避免污染。
膀胱冲洗系统的外连接管、袋需每日更换,每日2次清洁、消毒尿道外口。
(3)做好膀胱冲洗病人的护理,术后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
此时应嘱病人做深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张力。
术后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按需定时注射小剂量吗啡有良好效果。
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