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二十三论述类文本说明对象与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7 说明性文体阅读一、【2018届北京三十五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我国就业形式发展良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2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①(提高增加)。
对于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政府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材料二】【材料三】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②(数量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摘自《十九大报告》)(1)从【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后括号内分别选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 ,②处应填_______ 。
(2)利用【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的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到了这一问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必刷试卷1(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共12分)品尝瑕疵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欢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尝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超群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备,创建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备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当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爱了。
“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
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
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白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建了一个不行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备的经典!”④品尝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胜利。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最终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
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今,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
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备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胜利的机会。
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备,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漂亮的花朵。
中考语文说明文语言分析专题复习及练习题一、知识框架二、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语言特征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生动性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定词语的使用。
表示修饰、限定词语的类别常分为以下几种:(1)表估计、猜测的词语: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2)表示限制的词语:①限制范围: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②限制程度:仅、最、很、非常、几乎、格外③限制数量:很多,几个、许多、很少④限制频率、速度:经常、很快(3)表示修饰的词语:一丝、漫长、野生、空前(4)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2.生动性说明文语言生动性主要是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二)说明文语言分析常见题型1、词语的含义词语含义的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去分析,代词的指代内容通常从上文去找,上文找不到时,考虑下文。
分析完词语含义或指代内容后,代入原文中检验是否符合语境。
(1)词语的语境含义例1: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一句中“标本”的含义是。
答案:典范。
(2)代词的指代内容例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这”指的是。
答案: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2、词语的赏析(1)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解释词语,起到很好的限定/修饰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1:蝴蝶翅色中最常见..的颜色是黑色,黑色素是由酪氨酸氧化而成的新陈代谢产物。
分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常见”普遍的意思,表示黑色是蝴蝶翅膀中常见的颜色,起到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格式:①表态②解释词语意思③解释原句意思④解释词语删去后句子变成什么意思,与事实不符⑤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1: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像一把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应的钥匙来打开。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 (一)随着中考的临近,同学们的语文考试备考也进入最后的收获阶段。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备考内容就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运用。
其中,说明性文本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类。
为此,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针对这类文本的语文总复习专题——《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
一、课件概述《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是一套专门针对中考说明性文本阅读这一题型而设计的语文阅读理解辅助学习资料。
它由多篇说明性文本精选而成,其中包含了每篇文章的简要概述、全文分析、知识点提取、应试技巧等内容,以及详细的思维导图和答案解析。
二、课件特色1. 知识点全面课件中涵盖了说明性文本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特点、结构、语言运用、文体特色、阅读方法、应试技巧等。
而且通过分析不同篇目的文本内容,课件中也针对每种类型的说明性文本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2. 思维导图详细每篇文章都配有详细的思维导图,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学习的指南。
思维导图中不仅具备了文章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也详细的列出了各个部分的解析思路和思考方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的内容,为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难点突出课件注重突出每篇文章的难点,并对这些难点做了详细的解析。
而且除了针对课文的难点解析,还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提示和纠正,从而帮助学生们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4. 精选篇目课件中精选了多篇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说明性文本,帮助学生更好的熟悉并掌握这种文章类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而这些文章也为学生们拓宽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世界和生活。
三、使用效果如今,《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已经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青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表示,课件中的知识点讲解详细、思维导图易学易懂、答案解析精准,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说明性文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还让他们在阅读体验中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和启迪,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中考语文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含答案 (二)
-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的特点:
1. 文本结构复杂,常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
2. 文本主题深刻,涉及社会、人生、价值等方面;
3. 文本语言丰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阅读现代文阐述类文本的方法:
1. 了解文本的结构,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2. 掌握文本的重点,注意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注意文本的语言特色,理解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 现代文阐述类文本的类型和内容:
1. 社会问题类:如教育、环境、人口等问题;
2. 人生哲理类:如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人性等问题;
3. 文化传承类:如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传承等问题。
- 阅读现代文阐述类文本的技巧:
1. 善于捕捉文本的主题和论点;
2. 注意分析作者的论证方式和手法;
3. 关注文本中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
4. 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 现代文阐述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1. 先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和主旨;
2. 分析文本的论点和论证方式;
3. 注意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 总结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现代文阐述类文本的阅读练习:
1. 阅读一篇社会问题类的文章,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2. 阅读一篇人生哲理类的文章,理解其中的人生价值和哲理思考;
3. 阅读一篇文化传承类的文章,了解其中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意义;
4. 阅读一篇综合性的文章,整体把握其结构和主旨,理解其中的重点和关键词汇。
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专题测试【3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琴王(15分)游睿他很会拉琴。
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
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
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
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
B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
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
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
天渐渐黑下来。
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
C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
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
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
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
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 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
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 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
要完美地鉴赏、理解一首诗, 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
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 都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 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 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
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 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时, 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 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
这种能力的缺乏还容易导致出现另一个毛病。
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 这种能力的缺乏就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 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凿, 大加发挥。
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 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 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
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 就感到不知所措。
尤其是当一些诗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 他们就基本失去了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
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 尤其是理解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这样对待诗, 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 实则也是偏颇的。
因为诗, 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
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 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 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
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 我们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 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 我们也希望, 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要知道, 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 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 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33讲说明方法及作用目录一、考情分析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命题趋势】 (2)二、知识建构 (2)考向1:说明方法的辨析 (3)考向2:说明方法的作用 (5)三、方法总结 (10)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方法总结 (10)四、考场练兵 (12)【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说明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阅读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4.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考查重点】1.说明方法的辨析2.说明方法的作用【命题趋势】1.从选材上看,基本以科技说明文为主,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
2.从设题点看,由知识检测向能力考查转变,试题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科思维。
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到青睐与重视。
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合,强调人文精神。
考向1:常见说明方法的辨析1.常见题型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2.常见说明方法的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2举例子、3打比方、4作比较、5引用、6分类别、7摹状貌、8下定义、9作诠释、10画图表口诀:列举分作打;引摹下作画。
记忆方法:列举问题之后分别作答(谐音“打”);在别人引导描摹之下开始作画(画画)。
可以采用联想和图片记法。
(1)列数字列数字:运用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
中考语文轮复习:说明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的复习工作离不开各种类型的阅读练习。
其中,说明类文本的阅读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说明类文本所表述的内容往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如使用说明、操作指南、技能训练等。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份中考语文轮复习的说明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以便大家更好地练习并提升阅读能力。
一、题型说明此份说明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共有10道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其中单选题有5道,多选题有5道。
每道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小标题,提醒考生注意方法和技巧。
此外,每道题都有详细的解答,考生可以结合答案进行对照和理解。
二、题目内容1.如何正确使用电饭煲(单选题)小标题:多注意细节问题正确使用电饭煲的方法是()。
A. 把米洗干净后直接放入电饭煲中加水煮B. 把米泡泡水,然后把水倒掉,再把米放入电饭煲中加水煮C. 先把米洗干净,再把水加入电饭煲,最后把米倒入煮D. 先加水,再加米参考答案:C解析:使用电饭煲要注意细节问题,首先将米洗干净,再加水加米,不要先加米再加水,否则可能会导致米饭烂糊。
2.如何快速学会游泳(单选题)小标题:注重掌握技巧快速学会游泳的方法是()。
A. 把身体全部潜入水中,依靠呼吸来支持身体,然后划水B. 先掌握腿的划水技能,再学习手的划水技能C. 先学会呼吸,并做好异常情况的预防D. 先学会在水中漂浮,再学习划水参考答案:D解析:快速学会游泳需要注重掌握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先学会在水中漂浮很重要,是后续学习划水的基础。
接下来再学习手、脚的划水技巧,最后学会正确呼吸。
3.使用微信支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多选题)小标题:微信支付的注意事项使用微信支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 周围环境要安全B. 确认商家的身份C. 在没加密的Wi-Fi连接下进行支付D. 将微信支付密码保存在手机上E. 不要将支付密码泄露给任何人参考答案:A、B、E解析:使用微信支付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防止被盗刷;其次要确认商家的身份,避免骗局;最后需要注意保管好支付密码,不要泄露给任何人。
论述类文本说明对象与语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6分)扇子的学问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
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
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
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
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
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
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
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
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
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
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
”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
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
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
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
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
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6分)2.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6分)A.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3.辨析第③、⑦段中加点词的作用。
(8分)4.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6分)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二、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5——7题。
(20分)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②据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与环境工程小组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近年来,法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合作,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纤维素,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
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法国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
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是可以焚烧的,即燃烧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害气体的塑料袋。
[甲]为此,法国各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
[乙] 与此同时,法国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
如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报道,法国人每小时平均消耗100万只塑料袋和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
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 ,体积的30%。
⑤在法国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在包装袋的另一侧,又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商店里,这个袋子为您提供包装服务;最后,您可以把它放到垃圾袋里,让它转化成其它能源。
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
如果再知道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全法国家庭垃圾体积的30% ,恐怕谁也不会再把还能继续使用的塑料袋轻易随便丢弃。
⑥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
法国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6分)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6分)A.说明文主要有三种: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本文即是事物说明文。
B.但是,这些塑料制品体积大,重量轻,给焚烧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句话应该插入原文的[乙]处。
C.全文简明平实而又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塑料污染已经成了法国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而别的国家稍好些。
D.读了本文后,我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应该自备购物袋,尽量少购买和使用新的塑料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将塑料袋加以回收。
7. 第③段划线中加点字“完全”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8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26分)南瓮河——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①南瓮河湿地类型多样:有森林湿地、灌丛湿地、沼泽湿地、草丛湿地和岛状林湿地。
丰富的湿地类型孕育出惊人的动植物种类——这里有植物800余种,野生哺乳动物49种,鸟类216种,两栖动物及鱼类44种,基本涵盖了大兴安岭寒温带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堪称研究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的天然基因库。
②“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生动、夸张而又幽默地呈现了上世纪50年代开发北大荒时原始、充裕、丰饶的自然景观。
在今天依旧圣洁如处女地般的南瓮河湿地保护区,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类似的景象:小心驱车在保护区内,狍子在道旁若无其事地觅食,丝毫不介意我们的冒犯,兴之所至,还跟我们的汽车赛跑。
禽鸟随处可见,那些只能在教科书上翻看到的珍禽,在这里能让你大饱眼福。
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甚至看到了一只珍稀的有锋利脚爪却不善飞行的花尾榛鸡(俗名“飞龙”)。
③在南瓮河,最多的陆生动物是驼鹿。
在“土著”的鄂伦春人的传说里,驼鹿被奉为神明,称为“东方神鹿”。
驼鹿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成年驼鹿体长2米多,体重超过400公斤。
虽然体型巨大,但它的行动并不笨拙,你想象不到,它能以55公里的时速连续跑上几个小时,它还能在60厘米深的积雪里活动自如。
作为“神鹿”,驼鹿居然还擅长游泳和潜水,它们能一次性游泳超过20公里,甚至能潜入五六米深的水底觅食。
④除了驼鹿,貂熊是南翁河另一种非常珍稀的动物,科学家已经把它列入了濒危动物保护名单。
在整个中国,貂熊的数量仅存不到200头,就算是在貂熊最主要的栖息地大兴安岭,如今也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
貂熊的体型介于貂与熊之间,擅长奔跑、游泳和攀爬,因此有“飞熊”之称。
⑤雪兔或许是南瓮河最有趣的动物了。
它的眼睛实在有点“奇葩”,不仅很大,两眼间的距离还像银河一样宽,弄得它要“摇头晃脑”才能校准距离,看清前方物体。
所以在遇到危险而疾速奔跑时,雪兔常常因来不及转动头部而一头撞到大树或岩石上,上演“守株待兔”的悲催。
但上帝还是公平的,在“欺负”雪兔的同时,上帝也给了雪兔一件漂亮而实用的外衣——会变色的皮毛。
每到冬季,雪兔的毛色会变得雪白,融在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里;而到了春天,毛色又逐渐变深,藏于在灌木、草丛中,与周边景色会浑然一体。
⑥湿地也是鸟的天堂。
每年春季,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食物资源渐长渐丰的时候,蛰伏一冬的留鸟和从远方归来的候鸟便会陆续出现在南瓮河湿地上,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和繁衍。
这时南瓮河的主人公个个盛装,参加这美丽的盛宴:白鹳、白鹤、丹顶鹤或形只影单,或成群结队地掠过水草丰茂的沼泽;鸳鸯、大天鹅在平静的湖面上情意绵绵地诉说衷情;黑嘴松鸡、花尾榛鸡低声鸣叫,翻开化冻的土壤找寻美味的佳肴;头顶上,金雕、猛鸮长啸着划过长空,消失在天际……8.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6分)A. 南瓮河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涵盖了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
B. 貂熊是南翁河非常珍稀的动物,它擅长奔跑、游泳和攀爬,有“飞熊”之美誉。
C. 雪兔常常因来不及转动头部而在快速奔跑中撞到物体,上演“守株待兔”的悲剧。
D. 每年春季,南翁河湿地就会陆续出现留鸟、候鸟,它们在此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和繁衍。
9.鄂伦春人称驼鹿为“东方神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东方神鹿”“神”在哪里?(6分)10.第②段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11.有一旅游公司拟把南瓮河湿地开发成湿地公园,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
学校因此举办以“南瓮河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的辩论会。
现请你以反方的身份,结合文章有关内容,针对正方观点,陈述你的反驳理由。
(8分)正方观点:我们建南瓮河湿地公园,既能近距离接触珍稀物种,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能在这里旅游休闲,满足人们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同时又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反方观点:四、阅读选文,完成12——15题。
(28分)①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劳?为什么你花了许多时间去度假,回来后依旧没有生活的热情?这是因为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让你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