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染色体畸变浙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节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1.通过讨论能够判断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染色体组。
(生命观念)2.能够设计实验论证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能够理清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实验程序。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一、染色体畸变1.概念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也称为染色体变异。
2.形成原因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与结构是相对恒定的,但在自然条件或人工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可能发生数目与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的变异。
3.分类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而染色体畸变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1.概念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根据染色体断裂后片段连接的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如下4种类型:(1)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
(2)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3)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3.遗传效应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也发生改变。
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4.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因素经研究表明,凡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三、染色体数目变异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类型(1)概念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可分为: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染色体畸变一、选择题1.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 2由基因 1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 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2.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3.某地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发现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即46,XYt(6,8)为世界首报,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在人群中约占0.47%,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
11、12号染色体易位即t(11、12),在人群中较为常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易位B.该异常核型为6、8号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结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D.染色体易位属于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数量4.(海南高考)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5.(上海高考)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6.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B.六倍体D.八倍体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C.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D.d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 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 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2. 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称 为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 个染色体组。
3•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此物 种的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有多少个染色 体组,就是几倍体。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等阶段,能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读整詹詡好忻冷1 .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 .染色体结构变异 (1) 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連解-教材新知探究式学习 层级比设计新紀TT 击膿对应学生用书 P69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关键语旬5•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abc k I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① 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 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1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缺失”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突变缺失的是碱基对,缺失后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是染色体片 段,缺失后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2 .如何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示: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则观察不到。
3 •交叉互换和易位有什么区别?提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易位发生在非同 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占ESMtt 収a 点F 为芙血突出娥师主导”1 .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MN Opq已知的染色弹产生新基因M N O MN ()0 P fj pqO N M Mn Op q ■ ■■l ■■ ■■■•«■■■V*电^■■ ■■■ ■■■■咫勒篙境量占鷲鑫牛 飜蠢恰曜驕"T 基闵数n 或排列顺序变化) 序均水变化)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槪念图示染色体某片段缺失abhc 1 d e fi I I Ig.»ll③缺失c (I e f问题 议玖質为轴鹉究出H 务作丈流”a c,舉色体某一片段移接捌 ■另一条非同游染色体上,染色休革一片 m 段悅覺颠倒'a b e dl e f ②品位[特别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课时跟踪检测(六)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 : 1B.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选C 含X染色体的配子包括精子和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配子只有精子,所以配子数不具有可比性;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Y染色体不一定都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大;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一般不具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如玉米;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使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2. (2015浙江9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解析:选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比如色盲基因分布在X染色体上,却与性别决定无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随所在的性染色体遗传;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半含有X染色体,一半含有Y染色体。
3. 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 •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雌猫或三雄一雌C •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 •雌雄各半解析:选A 由于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含有B和b的一定是雌猫。
基因型为X B X B是黑色雌猫,基因型为X b X b是黄色雌猫,基因型为X B X b虎斑色雌猫,基因型为X b Y是黄色雄猫,基因型为X B Y是黑色雄猫,遗传图解如下:(虎斑色雌猫)X B X b X X b Y(黄色雄猫)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虎斑雌黄雌黑雄黄雄由此可见,三只虎斑色小猫为雌猫,黄色小猫可能是雌猫(X b X b),也可能是雄猫(X b Y)。
第2课时染色体畸变1.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学生用书P62]染色体畸变1.含义: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1)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①缺失:染色体断片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的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
②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③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
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3)结果: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
(4)危害: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时甚至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3.染色体数目变异(1)概念: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
②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3)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①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
②整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染色体组的整倍数的个体就称为整倍体。
a.一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单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c.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多倍体:通常是指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
e.实例:雄蜂、雄蚁属于单倍体;香蕉是三倍体,花生、大豆、马铃薯是四倍体:人类卵巢发育不全症和人类先天愚型属于非整倍体变异。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提示: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相比,哪一种变异引起的性状变化较大一些?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性状改变较大。
第三节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1课时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合格考过关检验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B.染色体畸变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D.染色体畸变是不可遗传的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生物的变异均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其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2.人类的特纳综合征是由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引起的变异。
该变异的类型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由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的变异称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3.由于某种原因,某种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 )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答案:B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故某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列图示中属于染色体易位的是( )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项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项属于重复,C项属于倒位,D项属于易位。
5.一个染色体组是指( )A.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B.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D.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答案:C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含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含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因此只有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才是一个染色体组。
6.右图表示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4、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1、2为非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染色体3、6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易位;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1号染色体)上;1、2为同源染色体。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一、选择题1.在育种上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最好采用() A.单倍体育种B.多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诱变育种解析:选D由题意即可排除B、C选项。
而单倍体育种只能缩短育种年限,迅速获得纯系植株,但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变异。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的(辐射诱变或激光诱变)或化学的(如秋水仙素)因素来处理植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创造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品种,所以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的频率,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
2.用DDee与ddEE杂交的豌豆种子(DdEe)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2→选双隐性植株→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解析:选A从题干中可知需要隐性纯合子(ddee),在杂交育种的F2中可以直接获得。
所以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双隐性个体要比单倍体育种更简捷。
3.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选B突变性状在当代就显现,说明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A错误;突变株为杂合子,其自交可产生“一秆双穗”的纯合子,B正确;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所以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C错误;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错误。
4.下图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解析:选D图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Ⅱ→Ⅳ)、杂交育种(Ⅰ→Ⅴ)、单倍体育种(Ⅰ→Ⅲ→Ⅵ),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精选】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染色体畸变浙科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 2由基因 1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 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2.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3.某地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发现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即46,XYt(6,8)为世界首报,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在人群中约占0.47%,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
11、12号染色体易位即t(11、12),在人群中较为常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易位B.该异常核型为6、8号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结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D.染色体易位属于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数量4.(海南高考)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5.(高考)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6.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B.六倍体D.八倍体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C.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D.d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重复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9.下图中的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几种变异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乙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丙图表示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D.丁图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10.下图为一组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不含同源染色体C.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均可遗传到子代个体中D.从丙图可知该动物一定是雄性二、非选择题11.右面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
图中的1、1′……4、4′表示染色体;B、b、V、v、W、w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原始生殖细胞是________细胞。
(2)图中的________属常染色体,而________属性染色体。
(3)这些原始生殖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该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5)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
(6)经减数分裂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组成类型的配子。
12.回答下列问题:Ⅰ.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
有一种三体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如表所示: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XX没有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2)在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中,蒂更斯在摩尔根实验的基础上,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 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不育)。
①根据上表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实验中出现的少数例外的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不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________(变异方式)引起的。
②上述少数例外个体产生的原因,可利用光学显微镜,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来进一步得到验证,请写出简单思路,并预测结果。
答案1.选C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表示易位;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图④中,若染色体 3正常,染色体 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 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中 4种变异原因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够遗传。
2.选D 图甲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3.选 B 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倒位和易位一般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和位置;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
4.选A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
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5.选C①过程中F与m位置相反,表示是染色体的倒位,②过程只有F,没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过的染色体片段,表示是染色体的易位。
6.选B 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每条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韭菜体细胞中含有8种形态的染色体,说明韭菜的一个染色体组有8条染色体,含有32÷8=4个染色体组。
7.选B 染色体组由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组内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二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三倍体。
b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两条染色体。
8.选C图a为两个染色体组组成的个体,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由2条变为3条,应为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图b中上链多一个基因4,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重复;图c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都是由3条组成,此个体由三个染色体组组成,为三倍体;图d中下链只有1、2、4、5四个基因,而缺失了3这个基因,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9.选D 相比没有变异前,甲图中变异后的染色体缺失了g基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乙图中变异后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互换了部分基因片段,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图中变异后的染色体基因位置发生改变,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丁图中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10.选B 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而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所以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应相同;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只有丙不含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的突变一般不容易传到子代,产生丙的减数分裂中的突变容易传到子代个体中。
由于丙图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雌性动物的第一极体,故不能据丙图判断该动物的性别。
11.解析:由图可知:4与4′为X染色体,因此,该果蝇为雌性,所以此原始生殖细胞是卵原细胞,其中1与1′、2与2′、3与3′为常染色体,4与4′为性染色体。
该图一对同源染色体如1与1′有2条,因此这些原始生殖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此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还没有复制,DNA也是8个。
基因型为BbVvX W X w,减数分裂可产生23=8种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答案:(1)卵原(2)1与1′、2与2′、3与3′4与4′(3)2(4)8(5)BbVvX W X w(6)8 12.解析:Ⅰ.(1)三条6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一半有两条6号染色体,一半有一条6号染色体。
A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平均分配,所以形成的花粉的基因型是ABB、Ab、ABb、AB。
(2)三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三体形成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2,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概率是1/2。
Ⅱ.(1)出现受精卵异常的原因是形成该受精卵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异常引起的。
例如,XXY的受精卵可能是XX的雌配子和Y的雄配子受精而来,也可能是X的雌配子和XY的雄配子受精而来。
XX的雌配子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未分到两个子细胞中,而XY的雄配子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出现题干中这些异常受精卵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