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船舶的容积性能
- 格式:ppt
- 大小:179.01 KB
- 文档页数:43
中国船级社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2017)2017年3月1日生效北京简要说明《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以《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和《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为基础编写,在研究分析长江口至宁波舟山水域多年实测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江(河)海直达船舶,完成了实际航行水域风浪条件分析、结构强度、设备配备优化等研究工作,最终编制了“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a、航行于长江至特定航线1-1和特定航线1-2。
特定航线1-1:长江口经嵊泗港、洋山港、马岙港、镇海港、北仑港、金塘港、岑港、大榭港、穿山港、梅山港、六横港、虾峙门(条帚门)航线。
特定航线1-2:长江口经嵊泗港、衢山港、岱山港、白泉港、虾峙门(条帚门)航线。
b、船长范围:大于等于65m小于150m。
c、主尺度比范围:L/B≥4.5;B/D≤3.0;Cb≥0.6。
d、散货船和集装箱船。
(2)船体章节以《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为基础编写,基于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的风浪条件,对船舶总纵强度、扭转强度、船体货舱区外板、强力甲板、舷侧骨架等提出相关要求。
(3)轮机章节在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轮机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敞口集装箱船货舱舱底排水系统的要求、轴系校中、轴系纵向振动的相关要求和起锚机工作负荷的要求。
(4)电气章节根据江海通航船舶航行水域的特殊性,提出船舶电气设备配备及性能要求,尤其是针对内河船舶急流航段操纵性的需求提出了应急电源的配备要求。
目录第1章通则 (1)第1节一般规定 (1)第2节定义 (1)第3节材料与焊接 (4)第2章船体 (5)第1节一般规定 (5)第2节总纵强度 (5)第3节扭转强度 (7)第4节外板 (9)第5节甲板及骨架 (12)第6节双层底 (13)第7节舷侧骨架 (14)第8节舾装 (16)第3章轮机 (17)第1节一般规定 (17)第2节泵与管系 (17)第3节船舶管系 (17)第4节动力管系 (19)第5节柴油机 (20)第6节齿轮传动装置 (21)第7节轴系与螺旋桨 (21)第8节轴系振动与校中 (22)第9节甲板机械 (24)第4章电气装置 (25)第1节一般规定 (25)第5章控制、监测、报警和安全系统 (28)第1节一般规定 (28)第1章通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 《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适用于本章1.1.2所述航行条件且船长大于等于65m小于150m的下列钢质焊接结构民用江海通航船舶:(1)散货船;(2)集装箱船。
高性能船舶知识概要1绪论1.1什么是高性能船舶?基于不同的流体动力原理,高性能船有不同的类型和船型,可以是排水量船型,还可以是流体动力船型,还可以是不同原理的混合船型。
不管是哪一种船型,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高水平的综合航海性能,以及具有完善的满足其主要使用要求的船舶功能。
这样的船舶统称为高性能船舶。
1.2高性能船的特点有哪些?航速高,优良的耐波性能,载运能力较大,经济性好,优美的造型和舒适的舱室空间环境。
1.3什么是傅氏数和容积傅氏数,引入傅氏数的目的是什么?船傅氏数就是傅汝德数,傅氏数(L为船的设计水线长),容积傅氏数(▽为排水体积)。
引入傅氏数的目的:表达船舶相对速度。
1.4航速对船舶首尾吃水的影响规律?(1)当Fr▽<1时,此时航速较低,流体动力所占的比重极小,船体基本上由静浮力支持,船体的航态与静浮时变化不大。
(2)1.0<Fr▽<3.0时,此时随着航速的提高,航态较静浮状态有明显的变化,船首上抬较大,船尾下沉明显,整个船体呈现明显的尾倾现象。
(3)Fr▽<3.0时,此时航速很高,船体吃水变化很大,而且整个船体被托起并在水面上滑行,仅有一小部分船体表面与水接触。
1.5根据流体动支持力的大小船舶运动可分为哪几种运动航态?根据流体动支持力的大小船舶运动可分为排水航行状态,过渡(或半滑行)状态和滑行状态1.6高性能船舶有哪几种类型?高性能船舶主要包括: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双体船,滑行船,水翼艇,气垫船,地效翼船,高性能排水式单体船。
1.7高性能船舶航行性能有哪几种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高性能船舶航行性能有三种研究方法:理论计算研究,模型试验研究,实船试验研究,特点如下:理论计算研究特点,高性能船舶是现代高科技应用和发展的产物。
在每种高性能新船型开发研制工作一开始,以船舶水动力学为基础的各种分析计算方法即被引用于性能研究工作,而且收到了比单体船性能研究中使用理论计算方法更好的效果。
第一章船舶与货运基础知识第一节船舶的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一、船舶的重量性能:1、排水量(Displacement)△: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该装载状态下船舶的总重量。
公式:△=V×ρ(t)。
包括空船排水量(Light ship displacement)△L(有船体、机器设备、机器中的燃料及润料、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及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的总和);满载排水量(Full loaded displacement)△S(包括空船重量、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等重量的总和);装载排水量(Loaded displacement)△(空、满载水线之间任一吃水下的排水量。
)2、载重量:运输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
包括总载重量(Dead weight)DW:船舶在空载水线与满载水线之间任一确定的吃水下,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公式:DW=△-△L,(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总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的总载重量,DWs);净载重量(Net deadweight)NDW: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
公式:NDW=DWmax-ΣG-C(t).(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净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为零)。
3、航次储备量ΣG:具体航次中船舶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备的所有重量的总合。
4、船舶常数(Constant)C:包括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的改变量;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污油、积水、沉淀物;未计入备品重量破旧机件、器材、废旧物料;附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物。
二、船舶的容积性能:船舶所具有的容纳各类载荷体积的性能。
1、舱柜容积(Compartment capacity):船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
包括货舱散装容积(Grain capacity);货舱包装容积(Bale capacity);液货舱容积(Liquid capacity):船舶的液货舱所能容纳液货的最大容积;液舱容积(Tank capacity):船舶的燃料、润料、淡水、压载水舱柜容纳相应液体的最大容积。
第 2 页本船为运输河鱼的专用船舶。
常年航行于长江三峡库区—三斗坪至重庆航段。
属b、j2级航区(段)的深舱舱口液货船。
具备夜行能力。
一、主尺度:总长 40.00 m 主机功率 176kw×2 垂线间长 36.50 m 载货量 100.00 t 型宽 6.00 m 满载水线长 38.00 m 型深 1.85 m 肋距 0.50 m 吃水 1.30 m 排水量 171.45t 方形系数 0.591 船员 6 人航速 22km/h二、船质及结构本船为钢质、横骨架式结构的单底、单甲板、焊接船舶双艉型线。
结构强度按ccs2002 年《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及2004年《修改通报》对b 本船主船体设有横向水密舱壁7道,即(#5、#17、#33、#42、#51、#60、#69)将主船体分为8个舱。
#5至艉封板为艉尖舱兼压载舱,长2.5m;#5至#17为轴隧舱兼燃油舱,长6m; #17至#33为机舱,长8m;#33至#60为液货舱区域,纵中设有纵舱壁,将货舱分为6个独本船舱底每档设置实肋板,纵向设3道龙骨;舷侧为交替肋骨制,且上舷纵向设舷侧纵立的舱室;#60至#69为空舱,长4.5m; #69至艏为艏尖舱,内设锚链箱。
桁一道。
强力甲板横向与舷侧相同,强肋骨处设强横梁,其余为普通横梁。
货舱区域舱口围板兼甲板纵桁,纵向联通。
本船主船体结构构件规格如下:实肋板⊥5×200/6×60 (机舱内)普通肋骨∠56×36×5 ⊥5×175/5×50 强肋骨⊥5×150/5×50 中内龙骨⊥5×200/6×60 (机舱内)舷侧纵桁⊥5×150/5×50 ⊥5×175/6×65 强力甲板横梁∠56×36×5 旁内龙骨⊥5×200/6×60 (机舱内)舱壁扶强材∠56×36×5 ⊥5×175/5×50 强横梁⊥5×175/5×50 甲板纵桁⊥5×175/5×50 舱口围板⊥6×(180+200)/8×60垂直桁⊥5×150/5×50 ⊥5×(150+550)/50 (货舱口)第 3 页水平桁⊥5×150/5×50 支柱ο45×4 机舱口端横梁∠6×180/60 舱壁板√5三、总布置本船为中后机舱布置的双艉船。
1.1 船舶的重量性能及容积性能一.船舶的重量性能1.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如图1-1所示,在静水中静静地漂浮着的船舶,只受船舶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而平衡。
船舶重力用船舶总重量来度量,船舶浮力用排水量来度量。
2.船舶重量性能船舶重量性能是指及浮力和载重有关的船舶性能。
它及船舶装载状态有关。
船舶装载状态可分为满载、空载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任意装载状态三种。
任意装载状态时船舶重量性能如图1-2所示。
〔1〕船舶排水量Δ及船舶总重量W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称为排水量,用Δ表示;船舶的全部重量称为船舶总重量,用W表示。
〔2〕空船重量及空船排水量ΔL船舶装备齐全但无载重时的船舶重量称为空船重量,其对应的排水量称为空船排水量,用ΔL表示。
新船的空船重量及其重心位置可从船厂提供的船舶资料中查得,在船舶营运过程中都作为定值使用。
〔3〕船舶满载重量和满载排水量ΔS船舶的吃水到达规定的满载水线〔通常指夏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称为满载排水量,用ΔS表示;其对应的船舶总重量称为船舶满载重量。
〔4〕航次储藏量ΣG船舶在具体航次中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藏的所有重量的总和称为航次储藏量,用ΣG表示。
〔5〕船舶常数C船舶营运后的空船重量及新船时的空船重量的差值称为船舶常数,用C表示。
船舶常数及其重心位置通常在定期厂修后通过倾斜试验测定。
〔6〕总载重量DW船舶排水量及空船排水量的差值称为总载重量,用DW表示。
船舶满载时有最大的总载重量,用DW S表示。
在具体航次中由于吃水限制等具体航次条件所确定的最大船舶排水量求得的总载重量称为航次最大总载重量,用DW max表示。
〔7〕净载重量航次最大总载重量及航次储藏量、船舶常数的差值称为净载重量,用NDW 表示。
如图1-3所示,在满载情况下船舶有最大的净载重量。
〔8〕压载水为了保证船舶有足够的稳性、强度和适当的吃水差,在具体航次中通常都有一定的压载水。
《船舶货运》模拟考试试卷11.船舶在登记、丈量时使用的尺度是 。
A .最大尺度B .型尺度C .登记尺度D .以上均可2.船型尺度包括 。
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 (加) A .Ⅱ,Ⅲ,Ⅵ,ⅦB .Ⅰ,Ⅱ,Ⅲ,ⅤC .Ⅲ,Ⅳ,Ⅴ,ⅥD .Ⅳ,Ⅴ,Ⅵ,Ⅶ3.船舶实际吃水与型吃水两者相比 。
A . 相差50mmB . 相差龙骨板厚度C . 相差无定值D . 两者在数值上一致4.商船水尺读数表示 。
A. 水面至水底深度B. 水面到船底深度C. 水底至船底深度D. 水线到甲板的高度5.水尺是刻划在船壳板上的 。
A. 载重线标志B. 吃水标志C. 吨位标志D. 干舷标志6.某轮船宽为20m ,当其右倾2°时,左舷吃水减少___________m 。
A. 0.175B. 0.35C. 0.55D. 0.60 7. 某轮首、中、尾的吃水分别是:6.45m ,6.60m ,6.50m ,且存在拱垂,则其平均吃水为 m 。
A. 6.60 B. 6.57 C. 6.48 D. 3.26 8. 当船舶仅有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
A. 首中尾的左舷平均吃水 B. 首中尾的右舷平均吃水 C. 首尾的右舷平均吃水 D. 中部两舷的平均吃水9. 某轮装载后漂心在船中且船体无拱垂变形,则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 船舶等容平均吃水。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二者的关系取决于船舶的纵倾状态 10.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Ⅷ”字体高度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 。
A. 8.00m B. 8.05m C. 8英尺3英寸 D. 8英尺6英寸 11. 在水尺标志中,其数字高度和两数字间距 。
A .公制为10cm ,英制为3英寸 B .公制为10cm ,英制为6英寸 C .公制为5cm ,英制为3英寸D.公制为5cm,英制为6英寸12.当船尾水线达到船尾水尺标志数字的处时,则船尾吃水为该数字。
《航海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船舶、航海有基本的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续课程为《国际航运地理》;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船员组织,船员的职责;2.掌握船舶基本常识,船舶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和安全设备以及船舶的各种航行性能;3.掌握航海地理坐标,航向和方位,船舶能见距离,船舶航速和航程相关计算,船舶时间系统;4.掌握航海气象和海况;5.掌握航行计划的制定,航行值班的安排,特殊地区的航向方法;6.掌握航行途中货物的保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看懂船舶规范;2.能看懂船舶航行计划。
(三)素质目标1.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2.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用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船舶结构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建议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习惯船舶结构的英文表达。
(二)教学评价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本课程的教师建议具有海船驾驶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持有甲类三副及以上职务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