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大学2019年《801理论力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1
《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理论力学是工科高等院校为机械、车辆、建筑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机械、车辆类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基本内容以及虚位移和达朗贝尔原理。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以及工程中典型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为后续分析复杂机械结构的零件运动打下基础。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试题结构
1、填空题(约占25分)
2、选择题(约占20分)
3、计算题(约占20分)
4、计算题(约占15分)
5、计算题(约占25分)
6、计算题(约占20分)
7、计算题(约占25分)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五、主要参考书
1、《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王铎、程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理论力学思考题解与思考题集》,程靳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各占50%)考试科目代码:[613]力学部分一、考试要求1.基本概念质点,位矢,运动学方程,轨道方程,速度,加速度,位移,伽利略时空观;惯性质量,动量,主动力,被动力,非惯性系和惯性力,冲量,质点系,质心系;能量,机械能,动能,势能,功和功率,保守力,非保守力;质点和质点系对参考点或轴的角动量,力矩,守恒量和对称性,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万有引力,引力质量,引力常数;刚体,平动和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质心和重心,转动惯量,刚体的动量,转动动能,平面运动,刚体的平衡;简谐振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简谐振动的合成,阻尼振动,受迫振动,位移共振;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方程,波动方程和波速,平均能流密度,半波损失,波的叠加和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2.基本定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质心运动定理,功能原理,克尼希定理,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刚体的质心运动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3.基本方法利用加速度(或速度)和初始条件求解的质点的运动规律,利用运动学方程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及极坐标系中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基本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基本问题;利用元功求解变力做功问题,利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求解碰撞的问题;利用角动量和力矩的定义计算质点对轴和参考点的角动量和力矩,利用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解决基本的动力学问题;利用转动惯量定义计算刚体的转动惯量,利用刚体的运动学方程求解刚体的运动学问题,利用转动定理和角量与线量的关系求解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刚体的动能定理求解刚体的动力学问题;根据简谐振动知识求解简谐振动方程、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利用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判断一个振动是否是简谐振动,会求解振动的合成问题;由振动方程求解平面简谐波波方程。
《理论力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考核目的理论力学课程考试是理论力学教学每学期结束后的综合测试,是检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以及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客观、公正、准确地检测和评估学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以及对理论力学领域的一些新进展的了解情况,尤其是评估学生对理论力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
二、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社.2010年.主要参考书目:[1]李明宝著《理论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2]李峰著《理论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08月[3]周志宏著《理论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三、考试命题的原则(一)命题标准命题要求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生学业水平,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试题侧重于体现知识的运用。
(二)考试依据和范围以铜仁学院水利水电《人才培养方案》和《理论力学》教学大纲为依据。
(三)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型,以及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主观题型。
四、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考试内容:平衡,刚体和力的概念,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
静力学公理,非自由体,约束,约束的基本类型,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考试要求: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2.掌握刚体和力等概念3.掌握静力学公理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二)力系的简化考试内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和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和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平面力偶理论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2.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3.掌握力系简化的各种结果、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三) 力系的平衡考试内容: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
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
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
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
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
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
目录I 考查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考查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求解静力学平衡问题。
2.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
3.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求解动力学综合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计算题为主III 考查内容1.静力学(20 ~40%):(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类型。
对物体系统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
(2) 熟练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对各类力系进行简化计算。
(3) 应用各类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物体系统和平面桁架的平衡问题(主要是求约束反力和桁架内力问题)。
(4) 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 物体重心的计算2.运动学(20 ~40%):(1) 理解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理论力学科目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理论力学》科目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本理论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机械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理论力学是力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很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理论力学中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一)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常见约束与约束反力,平衡力系作用下的物体受力。
几个静力学公理。
(二) 力系简化和力系平衡汇交力系的几何法和解析法; 力偶系的概念。
平面和空间力系和力偶系的平衡方程,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三) 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质点的运动及其数学描述,点的绝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
(四) 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表示。
(五)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牛顿三个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和质点动力学问题的求解,质心和转动惯量的计算。
(六) 动量定理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七) 动量矩方程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
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八) 动能定理各种作用力的功; 质点和刚体的动能;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功率和功率方程,势力场,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九) 达朗贝尔原理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十) 虚位移原理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约束,广义坐标,自由度和理想约束的概念,虚位移原理。
(十一) 碰撞碰撞的分类与特点,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恢复系数,撞击中心。
(十二) 分析力学基础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方程的初积分。
(十三) 机械振动基础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计算固有频率的能量法,隔震原理。
二、考试要求:(一)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1) 熟练掌握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三要素。
江苏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大纲目录1.Ⅰ考查目标 (2)2.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3.Ⅲ考查内容 (3)4.Ⅳ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5)5.Ⅴ参考书 (11)更多资料淘宝:江苏大学机械原理考研资料,79元的就是!!!郑重承诺:收到不满意全额退款!保证机械原理130分以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机械原理》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考查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和设计机械产品中经常运用的常用机构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题型包括填空题(20分左右),计算或作图题(130分左右)。
一.填空题(20分左右)。
主要是各章的基本概念。
二.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16分左右)。
给定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判断机构中的活动构件数n,低副数PL ,高副数PH;找出机构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后计算机构自由度;机构中如有高副,则进行高副低代。
三.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12分左右)。
给定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在图上标出所有瞬心的位置,并运用瞬心法进行机构中某点或某构件的速度分析。
四.平面四杆机构的分析或设计(18分左右)。
分析类题目:给定机构运动简图及几何特征参数,分析机构的各种特性,如:机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摇杆摆角或滑块行程,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机构有无死点等。
理论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理论力学是工科一般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也是报考林业与木工机械类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平面力偶。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四章空间任意力系力的投影;力对轴之矩;空间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五章摩擦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摩擦角和自锁现象;滚动摩擦的概念。
第六章点的运动学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第七章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行移动;刚体绕定轴的转动;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轮系的传动比。
第八章点的合成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九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的概述和运动分解;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运动学综合应用。
第十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一章动量定理动量与冲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第十二章动量矩定理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三章动能定理力的功;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功率功率方程机械效率;势力场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第十四章达朗伯原理惯性力质点的达朗伯原理;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反力。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硕士研究生入学理论力学考试是为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学院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又要有利于促进考生对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理论力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求考生掌握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熟练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能正确画出受力图;2.正确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静力学问题;3.熟练掌握对点的运动学描述方法和相关计算。
理解刚体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特点和研究方法;4.正确理解点的合成运动中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应用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对点的合成运动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5.能够熟练地对平面运动刚体上的各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能够解决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的综合性问题;6.掌握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以及动能定理,并能应用上述定理熟练解决相应的动力学问题;7.理解惯性力的概念,掌握惯性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具备综合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解决动力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理论力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内容比例静力学约50分运动学约50分动力学约50分(三)题型比例填空题约占20% 选择题约占20%计算题约占60%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一、静力学1.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力,受力分析方法和受力图;2.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3.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与主矩,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及其应用;4.空间一般力系的合成与简化,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及其应用;5.滑动摩擦的概念,滑动摩擦定律,摩擦角与自锁现象,滚动摩阻的概念,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