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排水-雨水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7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与发展趋势作者:田忠远陈睿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市政排水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建筑,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市政排水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章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功能和分类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如今市政排水中的处理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对于市政排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排水系统;分流制;合流制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市政排水系统是重要的设施建设,是市政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市政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排水系统的构成主要是由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对于城市中的污水、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其排出城市,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
在对市政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排水系统,完善排水系统体制。
排水系统的设计还应该和环境充分的结合,充分的考虑到对城市未来环境发展的影响。
1 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功能,在传统意义上讲,是为了排除因为洪水而产生的内涝,对于城市中的污水进行排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但是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效应是净化了局部地域的水质,却对更加广泛的地域的水质造成了影响,所以说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城市供排水系统中,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对于城市的水源供应发挥了基础的功能,在城市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排水系统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对洪水的排除,而是转向于对污水的净化,实现健康的水循环,尽量的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使污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2 城市排水系统的分类城市排水系统一般可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
2.1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我国排水系统所面临的的问题摘要:从国外城市排水系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最新进展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国内外的差距,提出一些初步想法:适当的调整政策,并加大投资,以加快发展;引入城市排水管理的新观念,全面规划,提高效益;选择污水截流加处理作为改造现存直排式合流制的主要方案;积极创造条件,修订设计规范;建立我国的城市暴雨径流过程的计算机方法。
关键字:国外中国排水管路水城建议发展城市排水工程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障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
国外已经将排水行业称之为水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系统工程之一,水工业的概念也逐步被业内人士所接受。
总的来看,我国排水行业还很稚嫩,很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建立完备的城市和工业排水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水是生命及城市工业发展的生命资源,而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是解决人类长期生存及城市的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的重中之重。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排水系统完全跟不上发展的步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就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展开深入研究与讨论,制定解决办法是当务之急。
1.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简介1.1国外排水系统的发展国外排水系统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错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点源治理阶段。
第三阶段是暴雨雨水管理阶段。
可以说国外对排水系统管理很重视。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水体的水质,70年代起西方国家便将暴雨雨水的管理,又称“非点源”治理,提到日程上来,直到今天都在致力于此项工作。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在改善受纳水体水质的各种可选方案中,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费用高昂而效果有限,而在合流制系统中建造上“控制”设施则较为经济而且有效。
对暴雨雨水的管理,。
当前西方最著名的成果有:①国环境部及全国水资源委员会的沃林福特程序②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水文学中心的“暴雨”模型③美国环保局的雨水管理模型。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因此论文从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
目前,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
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
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
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
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都是树木花草。
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郑州等城市开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
国内外排水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冯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排水体制的概况及国内外排水系统的不同之处,详细写了美国、日本、德国的排水体系,直观的看出了我国与其的差距.并着重指出了我国的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希望我国的排水系统的向更好更高效发展。
关键词:排水系统;差异;污水排水;雨水排水;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rainage systemFENG xi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ChinaAbstrct:In this paper,we write general situation of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bout drainage systerm, detailed writte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the drainage system, intuitive to see the country and its gap. And highlighted the presence of the country's drainage system deficiencies,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oposed measures to deal with。
We hope to our drainage system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development。
市政给排水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市政排水是指城市区域内的污水、雨水等被处理和排放的系统。
以中国为例,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城市排水设施老化和容量不足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部分城市的建设历史较长,排水设施存在着年限已久的问题,如管道老化、堵塞严重等。
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排水设施的容量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和雨水排放需求。
城市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城市的水环境遭受到较大的污染,如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微生物超标等问题。
这不仅给水环境带来了威胁,也对市民的健康构成了风险。
在城市排水过程中,雨水和污水的混合排放问题十分突出。
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雨污分流方式,但由于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善,导致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仅浪费了可再利用的雨水资源,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得在设施的维护和修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排水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和维护不到位,也进一步加剧了设施老化和故障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市政排水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特别是在新建城市区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排水系统应该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排水设施的运行状况,对故障和老化设施进行及时修复和更替,从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创新环保技术也是市政排水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采用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提高城市用水的可持续性。
开展污水处理的技术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市政排水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是较为乐观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相信市政排水系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为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现状与排涝标准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现状、排涝标准如何?存在哪些不足?为提高抗涝能力,扩建与改造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存在哪些难题,应如何解决?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的主要问题:一是设计标准偏低;二是欠账较多,一方面城市扩展迅速但排水系统跟不上,另一方面管网老化,维护不好、更新困难;三是管理水平低,应急处理能力弱。
为提高抗涝能力,在国家层面,首先,修订城市排水设计标准、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是当务之急。
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加强城市排水规划。
第三,应用先进的自动监测、智能调度技术,提供排水管网的运行调度管理水平。
第四,城市应加大对排水管网建设的投资力度。
虽然排水管网建设需投资较多,但建成后的减灾效益也非常巨大。
“721”事件中,一场暴雨就使北京损失100多亿,如果及早建好高标准的排水系统,能避免的损失就可以达到几十亿元。
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现状是标准低,基本只有一年一遇。
建议新建系统提高到三年一遇以上,重要地区的重现期标准要更高,同一雨水排放系统可采取不同重现期,但同一系统的下游管网重现期不能小于上游管网的最大重现期。
老旧雨水系统要随道路改造逐步提标改造,也可以实施雨水系统提标专项改造;该增加泵站的要增设泵站强排,以解决河水顶托倒灌问题;城市现有排水泵站要实施综合改造,大幅度提高排水能力和运行可靠性;该配备移动泵站、应急电源的要足够配备,提高装备能力;城市河道该疏浚扩挖的要克服拆迁困难,全线实施,河道下游排放要畅通。
总之要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汛排涝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应对强降雨量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存在最大的难题肯定是资金问题。
政府要舍得投入,中央要大幅度补助。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中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应采用1-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应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限。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摘要]:城市污水是指城市中排放的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通常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径流雨水。
城市污水和雨水一般都由市政排水管道进行收集和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
继武汉之后,今年北京也在一场大雨过后成为了“海城”, 7月21日,北京降下的大暴雨造成77人死亡,1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排水系统对居民生活有重大影响,在城市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我国排水系统的现状以及发达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形式等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内涝城市发展前言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例如伦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
而建成于2006年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堪称牢固、先进,护卫着东京免遭内涝灾害。
在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这并非只是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
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却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相比之下北京故宫、北海团城、江西赣州等古建筑和古城在暴雨面前的承受力却远远超过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现代都市。
对此,我们可以在从古人那里汲取排洪防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向发达国家学习……1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其起直接决定作用,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
在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配置一套科学的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硬性投资条件,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城市排水系统——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09汉语言文学1班陈默 200942302120 一、前言(我的思考)去某地“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
“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让表面光鲜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击。
“桂林因大雨城区严重内涝,部分学校停课”、“广西暴雨频致城市内涝官员承认城建不完善”、“暴雨考验城市防洪能力排水系统脆弱内涝严重”等这样的报道在这个夏天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马路为何瞬间成河,是今年的雨水太大还是说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实在是太脆弱了,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筋络”。
我们的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设计标准不匹配建设速度,快速扩张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设计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我是来自福建的学生,家在一个小山城里,四面环山,但它在今年夏天也出现了内涝的现象,排水系统不给力,从自己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原本热闹非凡的美食街积水严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均在漫过膝盖的水中艰难跋涉。
7月30日的这场暴雨让我印象深刻,整个永安小城似乎都陷入了汪洋之中。
望着那浑浊的“洋面”,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月前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
”还有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
而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据统计,今夏6月至7月,我国有14座城市被淹,其中包括南京、北京和武汉。
这个夏天里的一场雨也引起了一轮观点“热战”,直击要害。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这个话题虽说我是初次涉猎但却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虽然人们很容易将深埋地下的东西忽略,但却暴雨降临永安,街道水流成河,排水系统不给力1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是必不可少的。
2015年8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8期收稿日期:2015-05-14作者简介:伍 洋(1982—),男,湖北荆门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研究。
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处理时,安全、高效地发挥重要的气象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1]王鸣晓,林建民,马光进,等.电气设备防雷工程设计探讨[J ].气象科技,2013,41(2):417~421.[2]李 辉,张 艳,王云林,等.烟花爆竹场所雷电防护及检测技术探讨[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1):51~55.[3]王新清,李广智,孙喜明,等.区域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7):48~50.[4]刘柳成.视频监控系统防雷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4,21(8):44~45.[5]李 斌,周圣军.移动气象台防雷设计方案探讨[J ].山东气象,2009,29(118):79~81.[6]徐 文,陈红兵.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J ].气象科技,2012,40(4):661~665.[7]陈红兵,徐 文.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19~15422.伍洋(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城市雨水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雨水径流污染水体,城市洪灾风险加大,暴雨过后城市内涝严重。
为了有效降低城市被雨水威胁的风险,可通过降低区域综合径流系数、提高暴雨设计重现期及对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后利用等措施有效降低城市雨水的径流量。
关键词:径流系数;绿色屋面;绿色街道;绿色小区重现期;雨水收集与利用中图分类号:X 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8-0277-021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雨水排放问题越来越突出。
简论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排水规划【摘要】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论述了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排水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排水系统的功能规划情况。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问题;规划;1、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分析我国城市污水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
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出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现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较前一种方式有所改进,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水体遭受污染。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放的系统。
我国许多新建城区虽然设计分流制排水系统,但是大多数已经演变为雨污混流,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小区的扩建、改建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收集和输送污水的需要,当时没有进行扩建、改建排水系统,而是采取以下权宜做法:(1)新建污水管接不进原有污水系统,只得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系统;(2)有的地区为了解决污水的输送,将雨水系统局部连通;(3)有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超负荷运行,没有相应扩建污水厂,为了减轻污水厂的水量水质负荷,规定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系统,粪便污水则经过化粪池局部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
以上种种有意识混接的现象只顾解决眼前局部问题,而牺牲了长远的环境利益,是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统失败的根本原因。
2、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出现的原因2.1 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低,是城市排水系统出现排水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例如,对于我国现行的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要求,城市一般地区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到3年。
并且,在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不少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达不到建设应该达到的标准。
2.2 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设施建设是属于市政工程,基本是靠地方财政支撑的,而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费用基本处于边缘位置。
48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第9期一一一——————————————————————————————————————————————————————————一文童编号:1007—2284(2004)09—0048—03雨水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奕永庆(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浙江余姚315400)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雨水收集利用的历史,以及在生活、农业、城市三方面应用的现状,总结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喷滴灌技术、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新成果,提出了在城市雨水弄13用中实现节水与城市防洪双赢、促进生态优化的新观点。
关键词:雨水利用;径流农业;城市生态;保水剂中圈分类号:TV213.9文献标识码:B1概述我国的雨水利用也由来已久,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160多把骨耜证明,7000年前先民已能翻土引水、排水。
4000年前的周朝,农业生产中就利用中耕技术增加降雨人渗,提高作物产量。
水窖历史也有数百年,在甘肃会宁有一口清朝末年修筑的水窖至今仍在使用。
20世纪50年代,人们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突破了窖水只用为生活用水的观念。
80年代后期,这一思路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
1995年在甘肃省东部干旱地区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则实行了“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贵州亦进行了雨水利用试验研究。
近3年中国妇联发起“母亲水窖”行动,在我国西部建造了9万只水窖,解决了90万人饮水困难。
1995年6月北京举办了第七届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大会;1996年11月在兰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雨水利用学术讨论会;1998年9月和2000年9月,分别在徐州市和大连市举行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雨水利用学术研讨会。
2001年水利部颁发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志这项技术的初步成熟。
截至2002年底,甘肃共筹集资金16.5亿元,建成集雨节灌水窖194.4万口(平均849元/口),发展集雨补灌面积30.5万hm2。
青岛的排水系统概述青岛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南沿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城市,青岛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青岛的排水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情况。
系统结构青岛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
它们通过管网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网络。
雨水排水系统青岛是一个湿润的地区,每年降水量较大。
为了有效排除雨水,青岛建立了一套雨水排水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1.雨水收集设施:青岛城市中设置了许多雨水收集池和雨水排水口。
这些设施可以收集并排除雨水,避免造成城市内的积水情况。
2.雨水管道:青岛建立了一套雨水管道网络,把收集到的雨水导向指定的排水区域。
这些管道经过合理规划和布置,确保了雨水的快速排出。
3.排水泵站:在一些低洼地区,青岛还建立了一些排水泵站。
这些泵站可以将雨水从低洼地区抽出,并排入河流或大海。
污水排水系统青岛的污水排水系统主要负责将城市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排放。
这个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污水收集网络:青岛的污水收集网络覆盖了整个城市。
这些网络由下水道管道组成,可以将城市中的污水收集到一起。
2.污水处理厂:青岛建立了多个污水处理厂,用于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处理。
这些处理厂使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3.排水出口:处理过的污水经过排水管道输送到指定的排放区域,往往是排入大海。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管理,青岛的污水排放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
运行情况青岛的排水系统运行良好,并且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青岛排水系统运行情况的数据:•年降雨量:青岛市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其中大部分是夏季集中降水。
排水系统需要应对降雨高峰期的巨大排水压力。
•雨水排水率:青岛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合理,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排除大量降雨。
根据实测数据,排水系统的雨水排水率超过了90%。
•污水处理率:青岛的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5%以上。
南京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分析南京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省会。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南京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南京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
南京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雨水收集、传输和排放三个部分。
雨水收集主要通过排水沟、雨水口和雨水井等设施进行,将雨水从道路表面收集起来。
传输部分一般通过地下管道进行,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到排放点。
排放部分则是将雨水排放至附近的江河湖泊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然而,南京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南京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道路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排水系统的需求。
因此,部分道路出现了积水问题,尤其是在强降雨时。
此外,有些农村地区的道路排水设施比较简单,导致雨水排放不畅,影响到道路的使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排水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确保道路排水能力的足够。
其次,南京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在运营和维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排水系统的维护不够重视,导致排水设施的破损和堵塞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这会导致道路积水问题的加剧,给市民和车辆的出行带来不便。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对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及时清理和修复排水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另外,由于南京的地势比较平缓,雨水流动速度较慢,导致雨水排放不及时,甚至出现反流的情况。
尤其是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道路积水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增加抽水站和泵站等设施,提高雨水的排放效率。
此外,还可以对一些容易积水的道路进行提高,以促进雨水的快速排放。
最后,南京还需要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在现有的排水系统中,大量的雨水直接排放至江河湖泊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可以考虑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园林绿化、农田灌溉等用途,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率。
综上所述,南京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存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浅析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本文回顾了中国雨水治理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按雨水排放体制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选取了北京紫禁城、江西赣州、山东青岛、北京奥运公园、上海世博园区作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雨水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对现代城市规划工作有所启迪。
城市;雨水;排水设施;城市规划0引言国内关于雨水方面的研究,自古以来都以尽快排放、保护城市安全作为出发点,雨水的污染、处理、利用等问题考虑的并不多,近几年随着城市内涝的加剧,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并在一些国际项目中借鉴了一些优秀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我国的雨水治理正在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可持续化的道路。
1国内雨水治理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雨水的排放与治理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其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以及突变的节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缓慢,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设施,将雨水尽快排出,保证城市安全。
工程技术从粗糙简陋到系统化规模化(见表1),适应当时农耕社会城市的生活建设需要;并发扬了“天人合一”的城市排水理念,全局性的、综合性的、可持续性的考虑城市建设与给水排水,建造了很多“城水共生”的优秀城市,例如汉长安、齐临淄、宋东京[[]杜鹏飞,钱易.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18(2):136~146]、云南古城丽江,江西赣州、北京紫禁城等。
第二个阶段是从建国初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成立后,参照当时苏联的城市建设经验,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的排水工程建设,为当时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
城市排水主要考虑污水的排放问题,对雨水还是从排除暴雨渍水危害为主,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加大,水污染问题愈加明显,于是一些城市沿受纳水体建造截留管道,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厂规模以及利用城市郊区洼地建设稳定塘,减轻城市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从无到有,以苏联高寒区的建设经验为理论参考,快速地推进城市化,一方面是加快了中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但同时也是为日后城市扩张与发展留下了制约与隐患,如暴雨标准不适合中国国情,排水管道过于狭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