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1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摘要】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沙溪庙组是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本文通过对沙溪庙组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勘探技术和方法、资源潜力评价以及未来开发前景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油气藏的优势和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
结合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以及展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沙溪庙组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指明方向,促进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勘探技术、资源潜力评价、未来开发前景、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油气需求的增加和传统油田逐渐衰退,对新的油气资源储量的开发和利用愈发迫切。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侏罗系沙溪庙组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层,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沙溪庙组地层厚度适中,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储集性和导流性,是一个理想的油气藏潜力区。
这一地层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当前油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以及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有望为我国油气资源的补充和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沙溪庙组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分布情况,探讨适用的勘探技术和方法,评估资源潜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地区沙溪庙组油气藏的研究,可以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区之一,侏罗系沙溪庙组是该地区重要的油气层系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
一、沙溪庙组地质特征侏罗系沙溪庙组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一处重要的沉积岩系,主要分布在川中坳陷、达岭坳陷、达古坝凹陷等地,厚度在200~600米之间。
沙溪庙组主要由砂岩、泥岩、页岩等岩石组成,属于湖相、河相沉积。
在地层内部,有较好的储集层和封盖层分布,适宜形成油气藏。
二、远源油气藏特征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是该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油气资源类型。
远源油气藏主要形成于构造陷落或断裂带附近,受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油气储层。
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在地层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常以断块、拗折、背斜等结构形式存在,具有较好的储层和封盖性质,适宜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
三、勘探开发前景1. 地质条件优越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地质条件优越。
其地层构造相对复杂,在断块、拗折和断裂带等构造附近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储集层和封盖层,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潜力巨大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的结果显示,这一地区存在大量尚未开发的油气资源,且主要呈现出规模较大、丰度适中的特点。
在适当的勘探开发条件下,这些油气资源有望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3. 技术手段成熟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系统,包括地震勘探、测井技术、油气田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勘探开发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
四、发展策略建议1. 加强科学技术支撑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支撑,推动勘探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提高,提高勘探开发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四川盆地中北部大安寨段油气勘探前景孙玮;李智武;张葳;冯逢;张萌;武文慧【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1)001【摘要】利用沉积、构造研究分析四川盆地中北部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的油气地质特征,探讨其勘探前景.通过华蓥山地区野外露头剖面结合钻井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大安寨段沉积相纵向和平面展布特征,利用分层数据恢复古构造的方法.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主要是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其中主要的储层段半深湖介壳滩相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大安寨段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油藏,其下段黑色页岩为源,页岩平均厚达45 m,R.为1.29%~1.66%,ωTOC平均为1.19%,埋深一般为1.2~2.5 km.川中东北部大安寨段油气油藏具有近源充注、持续供给、连续成藏、裂缝性孔隙储层、岩性-构造圈闭控藏的特征,因此不仅具有较好的常规油藏的勘探前景,页岩油勘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总页数】7页(P1-7)【作者】孙玮;李智武;张葳;冯逢;张萌;武文慧【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1【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J], 刘树根;余永强;龙翼;万元博;宋金民;罗平;QING Hairuo;林彤;孙玮;李智武;王浩;彭瀚霖2.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 [J], 黄文明; 刘树根; 马文辛; 王国芝; 张长俊; 曾祥亮3.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 [J], 黄文明; 刘树根; 马文辛; 王国芝; 张长俊; 曾祥亮4.致密油源储配置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J], 厚刚福;宋兵;倪超;陈薇;王力宝;窦洋;李亚哲;彭博5.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寒武系油气勘探前景 [J], 王佳;刘树根;黄文明;张长俊;曾祥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油气地质层位,被誉为四川盆地的“第二峰”。
在这一地质层位中,存在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在盆地构造、油气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侏罗系沙溪庙组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含油气层位。
该地层受燕山期旋回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多套岩性复杂、圈闭发育的构造油气藏。
沙溪庙组地层具有良好的储层特性和封盖条件,能够有效地保存油气资源。
在勘探开发方面,沙溪庙组地层的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在盆地构造发育和多期次的油气运移充满了挑战,但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勘探开发可能性。
侏罗系沙溪庙组具有多油气层位并存的特点,既具有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又有较丰富的勘探目标。
通过勘探工作,已经发现了多个油气藏,且有中等规模以上的发现。
这些发现表明,沙溪庙组地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未来勘探开发工作有望获得更多的发现。
在进一步的勘探开发中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如3D地震、地质、地化等技术手段结合,以提高勘探效率。
也可以结合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水平井、地层压裂等技术手段,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增加产量。
在政策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侏罗系沙溪庙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开发,促进资源开发利用。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积极支持,相信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开发,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油气藏区,其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在这片地区,已经有许多石油公司开展了勘探开发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个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辉煌。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根据地质调查数据显示,这片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条件非常有利于油气的形成和富集。
大量的地质勘探证明,这个地区的油气资源储量已经非常丰富,而且还存在大量的未开发的潜在油气资源。
从资源角度来看,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油气资源潜力是非常惊人的,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和转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油气勘探开发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促进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这将为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为开发前景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还受到了市场需求的影响。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未来这片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将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有望得到更多的市场支持和市场保障。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从资源潜力、技术水平、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来看,这片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前景都非常乐观。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2卷 第1期2011年1月石油学报AC TA PET ROLEI SINICAV o l .32Jan . N o .12011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梁狄刚,男,1938年3月生,1960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石油地质、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球化学研究。
E -mail :dgliang 0314@sina .com文章编号:0253-2697(2011)01-0008-10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梁狄刚 冉隆辉 戴弹申 何自新 欧阳健 廖群山 何文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北京 100724)摘要: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的资源潜力、油藏类型、裂缝型储层及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行的再认识,作者认为:①四川盆地侏罗系的石油资源量可能比目前的(10~11)×108t 要大得多。
②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面积非常规致密油聚集,没有明显圈闭界限;没有明显边、底水及油水界面,属“无水油藏”;浮力与重力分异不明显,缺少大规模二次运移,源内或近源聚集;储层具有特低孔渗、双重介质特征;大面积整体含油,多层系叠合连片,“连续”分布在斜坡及凹陷区,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受岩性控制,含油范围以油井分布范围划定,往往是先有产量后有储量。
③不能把侏罗系油层简单定性为“裂缝型”,裂缝是测试及生产初期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但各类孔隙对储量和长期低产稳产有重要贡献。
④这类非常规致密油的储量规模很大,但是要采用以压裂为主的非常规技术进行开采。
建议以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为突破口,推动四川盆地石油勘探开发打开一个新局面。
关键词:四川盆地;资源量;非常规石油聚集;致密油层;裂缝型油层;勘探潜力;压裂改造中图分类号:T E 122.1 文献标识码:AA re -recognition of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Jurassic large -area andnon -conventional oils in the central -northern Sichuan BasinLIANG Digang RAN Longhui DAI Danshen HE Zixin OUYANG Jian LIAO Qunshan HE Wenyuan(C N PC Advisory Center ,Beijing 100724,China )A bstract :T he present paper made a re -reco gnitio n o f Jurassic oils in Sichuan in te rms o f the four aspec ts ,such as resource po tential ,reservo ir types ,fr actur ed r eser voirs and techniques o f ex plo ratio n and development .T he pape r has dr awn the follo wing co nclusio ns .①T he Jura ssic oil reso urce in Sichuan may be much more than the presently discove red amount of 1.0~1.1billion tons .②T he Ju -rassic o il resource is a special lar ge -area and non -conventio nal compact oil accumula tion that ha s no clea r trap boundaries ,no clear edge -w ater ,botto m -water and oil -w ater boundaries like a “w ater -f ree reserv oir ”,and no clear diffe rentiatio n between buoyancy a nd gr avity .T heir r eser 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ner -source o r near -sour ce accumulatio n rather tha n larg e -scale secondary mig ratio n ,ultra -low pe rmeability ,dual media ,lar ge -area entire oiliness ,superimpo sed and linked multi -measures ,“continuo us ”occur rence on slopes or in depressed areas ,being restric ted by litholog y r athe r than lo cal structur es ,a nd delimitating o il -bear ing and well distribu -tion areas frequently by o utput instead of re serv e .③Jurassic reservo ir s can no t be simply defined as “fr actured type ”because various po res contribute sig nificantly to bo th the reserve s and long -ter m low but stable produc tion tho ug h fractures are the pre requisite fo r a high output at the te sting or produc tion beg inning .④T hese e xists a gr eat reserv e fo r this kind of no n -co nve ntional co mpact o ils in the central -no r ther n Sichuan ,ho wev er ,a no n -conventio nal technique co nsisting mainly of hydr aulic fr acturing should be adopted in development .I t w as propo sed tha t Shaximiao Fo rma tion in the Long gang area sho uld be a pro specting targ et ,w hich will be a break -thr ough to o pen a new er a for petr oleum ex plor ation in Sichuan Ba sin .Key words :Sichuan Ba sin ;r eso urce ;no n -conventio nal o il accumulation ;compact oil lay er ;f ractured oil laye r ;prospecting po tential ;f racturing alter ation1 问题的提出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石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开发,在近4×104km 2范围内分布有726口工业油井与224口低产井,共计950口出油井。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聚集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逐渐增长,对于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侏罗系沙溪庙组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重要地层,其具有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由于该地区地质复杂,油气藏覆盖深厚,开发难度较大,需要借助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手段加以解决。
对该地区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勘探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将对于指导未来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研究,探讨其勘探开发前景,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评估油气资源潜力,探讨适用于该地区的勘探技术,并更好地把握勘探开发现状。
通过研究,旨在为未来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建议,促进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地质特征分析地质特征分析是评价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川东坳陷、岷江坳陷和甘孜坳陷组成,受印支造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形成了多期构造演化和多期沉积作用的特点。
沙溪庙组是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bearing 层系之一,主要发育了泥页岩、石灰岩和白云质岩等岩性,以及含气性差的泥质页岩和粉质泥岩。
在沙溪庙组地层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古地沸石、脆性矿物和有机碳等成矿条件,这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构造上,盆地中部地区存在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结构和背斜凹陷,为油气运移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
四川盆地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科研项目正式启动
赵献文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11(31)10
【摘要】2011年10月12—13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四川盆地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启动暨课题开题设计预审会议,正式启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攻关项目。
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分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关处(部)室及所属单位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49-49)
【关键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侏罗系;科研项目;钻探工程;油气田;大专
【作者】赵献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4
【相关文献】
1.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前景 [J], 廖群山;胡华;林建平;刘中良;穆
献中
2.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前景光明r——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王红军博士 [J], 王大锐
3.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脉冲内循环厌氧反应器(PIC)开发与应用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 [J],
4.四川盆地侏罗系常规与非常规油藏类型探讨 [J], 金涛;白蓉;郭蕊莹;周春林;邓燕;李秀清;刘敏;李育聪
5.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 [J], 梁狄刚;冉隆辉;戴弹申;何自新;欧阳健;廖群山;何文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认识杨跃明1 黄东2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国内外能源公司相继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开展了油气勘探工作。
为了有效地指导湖相页岩油气的相关勘探开发工作,针对该盆地侏罗系湖相油气资源量与储量不匹配、致密储层物性与油气产量不匹配等矛盾,综合岩心、露头、钻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侏罗系湖相油气系统开展了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对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侏罗系发育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大安寨段以及凉高山组上段共计3套优质页岩层系,具有源储一体、源储紧邻的特点,是典型的页岩油气发育层系,其中又以大安寨段为典型代表;②大安寨段页岩层系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适中、生烃能力强、页岩物性好、储集性能优、脆性矿物含量高、源储配置关系好、页岩厚度大、含油气性好等特征,是典型的页岩油气藏;③通过对大安寨段万吨井的解剖以及页岩有机质含量、热解参数、储层物性等试验数据揭示,该页岩油气藏存在着页岩与介壳灰岩两类储层的油气补给,并且前者的补给能力可能更强,故而页岩层系是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储量有效动用的主要对象;④基于目前的新认识,以页岩油气为勘探对象,通过非常规油气的技术手段,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该层系一定会取得新的油气勘探突破。
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资源发现以及储量有效动用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纪 自流井组大安寨段 湖相 页岩油气 地质特征 勘探开发新认识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9.06.00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urassic lacustrine shale oil and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Yang Yueming1 & Huang Dong2(1.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NATUR. GAS IND. VOLUME 39, ISSUE 6, pp.22-33, 6/25/2019.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has been successively developed in the lacustrine shale of the Da'anzhai Member of the Jurassic Ziliu-jin Fm in the Sichuan Basin by many companie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PetroChina, Sinopec, Shell, etc.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doubts about why the proved reserves is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rich hydrocarbon resources and the oil and gas yield rates unmatched with the tight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s in this study area. In view of this, in combination with cores, outcrops, drilling, logging, oil test, geochemical analysis data, we made research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of shale oil & gas in this study area.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obtained. (1) Three sets of quality shale layers including the Dongyuemiao, Da'anzhai mem-bers in the Ziliujing Fm, and the upper member of Lianggaoshan Fm, are featured by source–reservoir integration and tight connection, among which the Da'anzhai member is typical of well-developed shale reservoirs. (2) The Da'anzhai shale reservoir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s and brittle minerals, moderate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stro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city, good petrophysical behaviors, favorable storage property, good source–reservoir relationship, great thickness, good hydrocarbon-bearing property, and so on. (3) Many test data in detail from a successful well in the Da'anzhai member such as organic matter content, pyrolytic parameter,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etc., demonstrated that oil and gas supply is quite enough for both shale and crustal limestone reser-voirs there, and the former ones are so much stronger that the Da'anzhai is the main target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lacustrine shale oil and gas reserves in the Jurassic strata. (4) Based upon the current new understandings, technical measures for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like horizontal wells and volumetric fracturing, should be adopted to explore shale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area, which will be hopefully succeeded.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new discoverie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erves in this study area.Keywords: Sichuan Basin; Jurassic; Da'anzhai member; Ziliujing Fm; Lacustrine; Shal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feature; New understand-ing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四川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甜点区预测与关键技术应用”(编号:2016ZX05046006-008)。
巧天然社地仏第42卷第1期OIL&GAS GEOLOGY2021年2月文章编号:0253-9985(2021)01-0124-12doi:10.11743/o gg20210111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孙莎莎匕董大忠1,2,李育聰3,王红岩1,2,施振生1,2潢世伟4,昌無,2,拜文华1,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610400;4.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黑龙江大庆163714]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油气勘探过去主要聚焦在构造-裂缝型常规油气和介壳灰岩及砂岩致密油气上,为实现侏罗系油气重大新突破,恩胳需要向页岩油气转变。
在分析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气的分布、生绘、物性和保存等地质特征基础上,认为大安寨段具备形成大规模页岩油气成藏地质特征,提出3项成藏控制因素。
大安寨段二亚段暗色页岩作为页岩油气的供坯源岩,油气显示丰富,页岩厚度在20-80m,整体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连续稳定,孔缝发育、物性好,处于中-高成熟热演化阶段,有区域性致密顶底板灰岩封闭的超压页岩油气藏。
半深湖-深湖亚相、致密灰岩顶底板与高孔隙储层、中-高成熟热演化阶段这3项因素共同控制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气的生成、储集和富集。
关键词:地质条件;成藏控制因素;陆相页岩油气;大安寨段;自流井组;下侏罗统;四川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3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errestrial shale in the Da,anzhai Member of the Jurassic Ziliujing Formation,Sichuan BasinSun Shasha1,2,Dong Dazhong1,2,Li Yucong3,Wang Hongyan1,2,Shi Zhensheng1,2,Huang Shiwei4,Chang Yan1,2,Bai Wenhua1,2[1.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 2.National EnergyShale Gas R&D(Experiment)Center,Langfang,Hebei065007;3.Southwest Oil&Gas Field Company,PetroChina,Chengdu, Sichuan6104Q0f China;4.Daqing Oil Field Company,PetroChina,Daqing,Heilongjiang163714,CAim]Abstract: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Jurassic system of Sichuan Basin has been focused on conventional tectonic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and unconventional coquina an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However,shale reservoirs are regarded as the new focal point for making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the system of the basin.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generation,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the terrestrial shale oil/gas in the Da' anzhai Member of Ziliujing Formation,we conclude that the member is favorable for a large-scale sha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erms of its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that three factors serve to control the accumulation.Geologically,the 20-80m thick dark shale with oil and gas shows in the2nd sub Da'anzhai Member is both excellent source rock and over-pressured oil/gas reservoir sandwiched between cap and bottom tight limestones with its wide and continuous distribution,large thickness,well-developed pores and fractures,good physical properties,and medium-high maturity.The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the semi-deep and deep lacustrine sub-facies,high-porosity reservoirs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limestones and medium-high maturity Jointly control the generation,preservation,enrichment of oil and gas in the shale. Key words:geological condition,accumulation controlling factor,terrestrial shale oil&gas,Da J anzhai Member,Ziliujing Formation,Lower Jurassic,Sichuan Basin收稿日期:2020-05-14;修订日期:2020-12-20o第一作者简介:孙莎莎(1984—),女,博士、高级工程师,非常规油气地质。
四川盆地地区石油储层特征及勘探开发研究一、引言四川盆地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区域之一。
本文旨在对四川盆地地区石油储层特征及勘探开发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二、地质背景四川盆地地区位于中国华西地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包括盆地和周缘山地。
地处四川盆地的嘉绒构造带是石油勘探的主要地区,包括部分沉积盆地和隆起带。
四川盆地大部分由三叠系沉积构成,还包括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
嘉绒构造带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起作用。
三、石油地质概述石油地质是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基础。
四川盆地属于陆相盆地,主要沉积时期为三叠系晚期。
在四川盆地嘉绒地区,研究表明主要产烃期为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早期和中晚侏罗世,以及晚侏罗世晚期。
整个地区石油地质条件有利,储层类型多样,包括碳酸盐岩储层、砂岩储层和泥岩储层等。
其中,碳酸盐岩储层是最主要的。
储层较为稳定,但难度较大,需要综合使用地震、测井、钻井等多种技术手段。
四、石油储层特征1. 储层类型多样。
四川盆地的储层包括碳酸盐岩储层、砂岩储层和泥岩储层等。
其中,以碳酸盐岩储层最为主要。
2. 储层厚度和埋深较大。
四川盆地的储层厚度多大于100米,埋深多大于2000米。
如位于嘉绒地区的昭觉油田,储层厚度超过1000米,埋深达到4500米左右。
3. 储层性质较为稳定。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但比较稳定,且可通过酸化等方法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
4. 储层物性较差。
四川盆地地区的储层物性较差,如压实度高、含油饱和度低等。
五、石油勘探开发1. 勘探手段发展。
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3D声波、高密度电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四川盆地地区的石油勘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勘探领域拓展。
除了传统的油田勘探外,四川盆地还涉及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3. 环保要求提高。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四川盆地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需要引入环境保护技术,以确保石油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蒋裕强;漆麟;邓海波;王毓俊;蒋婵;罗明生【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0(030)003【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已发现以盆地中部(简称川中)为主体的多个石油富集构造.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①烃源岩条件好,资源量丰富;②储层物性差,但大面积分布,储盖组合优越;③圈闭类型多样.通过开展成藏模式研究,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域:①川中平缓构造区油藏分布不受构造控制,高能介屑滩、砂体叠加区及裂缝发育带是石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具备大面积低渗透油藏叠加连片分布的特征;②川东褶皱带向斜区侏罗系地层保存完整,成藏条件与川中基本相似,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③龙门山、大巴山冲断带前缘可能发现多种类型的油藏或油气藏.建议开展老油田的挖潜工作,同时加大对川中北部及川东向斜区的勘探,寻找原油持续稳产的接替区域.【总页数】5页(P22-26)【作者】蒋裕强;漆麟;邓海波;王毓俊;蒋婵;罗明生【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中国海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石柱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J], 王登; 余江浩; 赵雪松; 陈威; 黄佳琪; 徐聪2.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 [J], 冯德浩;刘成林;李培;姜文利;高煖;杨赛;黎彬3.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形成条件、资源潜力与甜点区预测 [J], 李登华;李建忠;张斌;杨家静;汪少勇4.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泥灰岩源内非常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J], 江青春;汪泽成;苏旺;黄士鹏;曾富英;冯周;毕赫;鲁卫华5.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杨春龙;苏楠;芮宇润;郑越;王晓波;张欲清;金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油气藏储层,近年来得到了广大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高度重视。
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勘探开发现状、潜力评价以及前景展望等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
从地质特征方面来看,侏罗系沙溪庙组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盆地中部地区的一处重要地层,是由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的典型海相沉积岩。
沙溪庙组沉积岩系主要由水下冲积扇砂岩和碳酸盐岩组成,储层良好,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沙溪庙组的构造背景复杂,具有较强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条件,同时在这一地区,沙溪庙组具有非常好的封闭条件,可以有效保障油气资源的储存和运移,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障。
从勘探开发现状来看,目前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性质等方面的详细勘探工作,一些较大规模的油气田已经陆续被发现,而且其中一些油田还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一些新的勘探开发方法不断被引入该地区,这进一步扩大了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潜在资源规模,也为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从前景展望来看,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在全球油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随着中国石油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关键勘探开发技术已经不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深水勘探技术、页岩气开发技术等,这为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侏罗系沙溪庙组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地处川东、湖广西、鄂陕等多个省份,这为后续油气资源的输送和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为该地区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