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岩气勘探开发 现状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38
作者简介:李志荣,196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现任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及综合管理工作。
地址:(61021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华阳大道1段1号。
电话:(028)85762286。
E -mail:lizhir _sc@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李志荣 邓小江 杨晓 巫芙蓉 刘定锦 张红 谭荣彪 周跃宗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李志荣等.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天然气工业,2011,31(4):40-43.摘 要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思路及技术流程,取得了页岩气地震勘探的新进展。
采集方面,通过对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攻关,优选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兼备的、合理的采集参数;处理方面,特别注重静校正、保真保幅及浅层信息保护等处理环节;解释方面,在分析页岩气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断层精细解释+埋深编制+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等环节的工作,为该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目标区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南 页岩气 地震勘探 技术 进展 采集处理解释 技术攻关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04.009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特别是低碳、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扩大,页岩气成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页岩气进行了很多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地质成果[1]。
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方面,虽国外取得了成功[2-4],而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如何利用地震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思路与方法。
笔者旨在通过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的勘探实践,对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地质特征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摘要】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沙溪庙组是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本文通过对沙溪庙组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勘探技术和方法、资源潜力评价以及未来开发前景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油气藏的优势和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
结合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以及展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沙溪庙组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指明方向,促进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勘探技术、资源潜力评价、未来开发前景、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油气需求的增加和传统油田逐渐衰退,对新的油气资源储量的开发和利用愈发迫切。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侏罗系沙溪庙组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层,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沙溪庙组地层厚度适中,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储集性和导流性,是一个理想的油气藏潜力区。
这一地层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当前油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以及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有望为我国油气资源的补充和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沙溪庙组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分布情况,探讨适用的勘探技术和方法,评估资源潜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地区沙溪庙组油气藏的研究,可以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已经成为新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进展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望未来,我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页岩气勘探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查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地质储层,但勘查难度大、成本高。
在页岩气勘探方面,我国的技术仍需提高,尤其是在水力压裂技术、地质模拟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也不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才能刺激企业积极投入页岩气勘探中。
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勘探效率和储量1.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采效率。
建立完善的压裂流程和参数优化方法,提高水力压裂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地质模拟和预测技术研发,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建立完善的页岩气构造模型,提高气藏预测的准确性。
3.推广新技术,如CO2注入增产技术,提高产量和采收率。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对页岩气勘探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页岩气勘探研究中。
2.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提高勘探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3.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紧密围绕国家的产业战略发展,建设健全垂直一体化、水平联动的渐进式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生态。
三、加强环保,合理开发资源1.加强环保措施,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治理,保持生态平衡,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2.合理开发资源。
采用科学的采掘方案和盘活技术,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合理进行勘探开发,充分利用页岩气储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页岩气勘探仍需要在技术、政策、环保等方面加强。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质条件及油气储藏分布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油气产地之一,包括巴中地区、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南充市等地,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川南部的泸州、宜宾、广安等地。
四川盆地的地质条件对于油气的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其主要石油资源类型有古隆起油藏、断块油藏、生物质油气藏、致密油、页岩气。
古隆起油藏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包括内江-宜宾地区、北川地区、武胜地区等,其原油常为高芳烃和低硫低钠油。
断块油藏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原油常为高腐质烃和高硫氨基酸油。
生物质油气藏分布在向家坝地区和东南部的花溪地区,常为低成岩、低演化的原油。
至于致密油和页岩气,则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包括宜宾、广安、遂宁等地,这些类型的油气储藏对于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勘探技术发展简述四川盆地的油田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划分困难和测试手段不完全等原因,一直难以实现高效的勘探开发。
然而随着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地震勘探、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测井技术等的引入,四川盆地地下油气资源逐渐被揭示。
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检测地下地质构造及勘探对象层位的一种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利用波阻抗差异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规律,确定藏层空间分布及其物性,从而达到探明油气储藏地质体系的目的。
此外,地震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油气储层散布分布、烃源岩分布和断层构造,对油气勘探的精度和成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地震勘探,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中还涉及到了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测井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勘探技术应用,可以高效准确地揭示油气勘探中所需的层位、圈闭型式以及烃源岩等藏层蕴藏情况。
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现状与资源潜力评价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徐兆辉【摘要】The majority of discovered reserves is central Sichuan Basin, b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reserve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high saturation of water in gas reservoir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the evaluation to gas resource of Xujiahe formation is done, which points th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regions are Xu 2 and Xu 4 of Jinhua - Pengxi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Xu 3 of Jiange in northwest of basin, where the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as well as fracture are developed well. High-production gas from lots of wells and discovered scale reserves show that these potential regions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new fields in Xujiahe formation, Sichuan Basin.%川中地区是目前须家河组已发现的储量集中区,由于气源的不充分性导致气藏含水饱和度高,规模经济开发难度偏大.在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评价认为须家河组下一步勘探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川中西部的金华—蓬溪地区须二和须四段,以及川西北部的剑阁—柘坝场地区须三段,这些区域气源灶发育,生气强度大,储层保持较好,且构造和裂缝发育,多口高产气井和规模储量的发现表明其成藏潜力巨大,将成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7【总页数】7页(P74-80)【关键词】大型化成藏;源内成藏;资源潜力;致密砂岩气;须家河组;四川盆地【作者】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徐兆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TE31 前言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我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