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创新举措-提高效率-中国信保不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作用及新趋势【摘要】出口信用保险是指在出口贸易中,由保险公司为出口商提供的一种商业保险,用于保障其对外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信用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外贸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对外贸易的信用度。
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众多出口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新型国际贸易的兴起,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不仅在传统贸易中发挥作用,还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了我国外贸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性,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外贸发展、新趋势、定义、重要性、发展现状、新型国际贸易、应用领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出口信用保险是指由政府或专业保险公司在出口商出口货物或提供服务给境外买家时,为出口商提供的保险形式。
它为出口商提供了一种保障,在面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能够帮助他们降低风险、保障利益。
出口信用保险通常包括贸易信用保险、政治风险保险、出口金融保险等不同保险形式,以满足出口商在不同情况下的保险需求。
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出口商免受买方违约风险的影响,确保出口交易能够顺利进行。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方信用不足、政治风险、汇率波动等因素,出口商往往面临诸多风险,出口信用保险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出口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工具,它不仅可以保护出口商的利益,降低风险,还可以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愈发凸显,为出口商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贸易环境。
1.2 出口信用保险的重要性1. 保障出口商权益: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出口商在境外交易中面临的风险,如买方付款违约、政治风险、汇率波动等,保障出口商的利益不受损失。
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公布日期】2024.05.14•【文号】•【施行日期】2024.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进出口贸易正文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营业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助力外贸质升量稳,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贸易与出口信用保险高质量发展,加强系统协作,细化落实举措,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有效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围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加强中小微外贸企业支持等重点任务,加强政策引导,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发挥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强化供需对接,引导保险公司与外贸企业深化对接合作,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服务;稳定支持政策,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扩大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理赔条件,释放融资增信效能,提升资信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补损失、促融资、拓市场等作用,提升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质效。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高的原因与改善途径作者:冯巧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4年第10期冯巧玲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一、引言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最早起源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国内信用保险业务。
我国于1989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设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协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为了促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的非盈利性政策保险,是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
出口企业通过交付保险费获得保险保障,保险费率越高,在赔款金额既定的前提下,赔付率(净赔款占净保费收入的比率)应该越低。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费率为0.8%,中长期险费率为4.9%,法国三年期的出口信用保险费率保持在0.1%-1%,以我国出口企业平均5%的利润率而言,保险费率不可谓不高,可赔付率在2002年高达140%。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始终较高,虽然短期险在2011年降低到了0.6%,但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仍然维持高达4.5%的费率,同时该费率是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
而赔付率在大部分年度都是保持在50%以上,说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偏高,但并非保险费率偏低所导致的。
从表1可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并不是逐年提高,也不是一直保持在高位,而是犹如过山车般忽高忽低,波动幅度较大,如 2002年赔付率最高达140%,是最低年份2010年38.2%的近四倍。
这期间2004年因禽流感爆发导致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禽肉产品发布“封关”禁令,该类产品的赔付率高达400%,而这还是在出口企业投保率明显偏低的情况下,2006年之后,赔付率不断攀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因出口企业收汇屡遭违约,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赔付率高达85.9%,比上一年同比增长209%。
2009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相关稳定外需的政策,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使 2010年38.2%的赔付率创历年新低。
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成效及经验材料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支持出口贸易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国际贸易、保障企业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总结相关的宝贵经验。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成效1、增强企业出口信心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买方违约、政治动荡、汇率波动等。
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降低了企业因担心收不回货款而不敢接单的顾虑。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使其能够大胆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了出口的信心和积极性。
2、扩大出口规模通过为企业分担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了企业出口业务的增长。
企业在有保险保障的情况下,可以承接更多、更大规模的订单,从而推动出口量的增加。
同时,出口信用保险还能够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地理范围。
3、优化出口结构出口信用保险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领域拓展。
对于一些技术创新型企业,保险的支持使其更有动力进行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从而提升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优化了出口结构。
4、促进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贸易融资的重要依据,提高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和额度。
企业凭借保险保单,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金支持,缓解了资金压力,加快了资金周转,进一步促进了出口业务的开展。
5、保障就业和经济稳定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出口信用保险通过支持出口企业,间接保障了就业岗位的稳定。
同时,出口的增长也对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经验1、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高度重视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政府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积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为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是出口信用保险成功发展的关键。
出口信用保险,助推中小企业出口业务(1)论文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困难,利用由国家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助其扩展业务。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可以在货物发运后收汇不到的情况下,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来承担大部分的损失;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还便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更易于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收汇风险;资金融通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蓬勃发展,而享有外贸经营权的门槛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为我国的出口业务增添了活力。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而我国的外贸总额的60%由中小企业创造。
对于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来说,出口规模较小、市场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中小企业的出口带来了更多风险。
面对更多的风险和困境,中小出口企业应顺应形势,很好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风险,并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是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帐款提供的安全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办,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险融资等业务,并根据需要适时推出新品种业务。
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可以规避经营和收汇风险,扩大出口规模,增强还款保障,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向银行融资的瓶颈。
一、为中小企业的出口收汇风险提供有力保障国际贸易市场瞬息万变,市场风险防不胜防。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也有可能在众多的因素影响下崩溃,眼前的老客户、大客户,也许就会成为公司损失的制造者。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出口企业解决了收汇的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能承担多项风险,以确保收汇安全。
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所承保的风险包括:①商业风险:买方破产或无力偿付债务;买方拖欠货款;买方拒绝接受货物;开证行破产、停业或被接管;单证相符、单单相符时开证行拖欠或在远期信用项下拒绝承兑。
9月9日,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同时,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在落实“专项安排”方面进展顺利。
这标志中国信保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以来,中国信保在响应国家“落实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号召下,紧紧围绕国家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截至9月14日,中国信保保险及担保业务共实现承保金额1269.3亿美元,是2009年的1.1倍。
其中,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1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6%;投资和租赁保险承保金额44.5亿美元,增长43.3%;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金额765.8亿元人民币,增长29.3%;新增担保金额10.1亿人民币,增长108.3%。
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短期险支持出口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中国信保继续执行积极地承保政策,直接拉动了对新兴市场和部分远期放账业务的出口。
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到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业务423亿美元,增长91.2%;支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90天以上账期业务194.9亿美元,增长112.7%;支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远期信用证业务77.4亿美元,增长104.9%,直接拉动出口共计694.7亿美元。
项目险实施成效显著目前中国信保累积获得国务院批准的“专项安排”项目68个,涉及合同金额210.9亿美元;共完成承保方案140个,涵盖43个出口国家,涉及电力、电信、铁路、船舶、石化、交通运输和航空等10多个行业。
2010年,中国信保首次以优化风险分配的项目融资方式,承保了菲律宾某电站项目;首次以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方式,支持了印度尼西亚某电信项目。
同时,中国信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策性资源,在许多项目中协调使用了多种资金资源,加大了对国家战略行业的支持保障力度。
政策性作用全面提升2010年,中国信保不断提升和扩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核心价值和服务内涵,是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抗击金融危机,甚至在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出口信用保险介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介绍目录一、出口信用保险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介绍二、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及需求三、信用保险的作用及国家保费扶持政策四、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情况五、几点理念六、什么情况企业应投保信用保险七、产品简介八、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一、出口信用保险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介绍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做法,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其目的在于通过国家承担收汇风险来鼓励企业扩大出口。
就出口企业来说,企业投保后,由于国外买家的商业信用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造成的未收汇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给予补偿。
出口信用保险最早在英国产生,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支持的出口贸易占了全球整体出口贸易的15%,欧洲国家的平均比例是20%-25%,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40%,我国目前接近6%。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直属于国务院、国有独资,是我国唯一的政策性、非盈利性的保险公司。
她的成立是我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贸的全新经济环境下,参照国际惯例,深化金融保险与外贸体制改革,加大对出口贸易政策性支持力度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任务是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政策,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加强对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特别是对高技术、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支持力度,在信用保险、出口融资、信息咨询、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为外贸企业提供快捷、完善的服务,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和出口融资保障,支持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生存和发展。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遵循“政策性保险,市场化经营”的原则,主动贴近市场,真正关心出口企业的利益,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设有总公司营业部、12个地方分公司和7个营业管理部,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并在英国伦敦设有代表处。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策略提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及国际市场上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为鼓励出口而实行的一种出口信贷担保,其作用体现在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鼓励企业利用更灵活的支付方式开拓市场、为企业创造融资便利等方面。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找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及作用(一)定义。
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信用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
它以出口贸易中国外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保国内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中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
由于出口信用保险符合WTO有关规则,是《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中允许采用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性手段,因而普遍为各国所采用。
我国200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五十三条,明确将出口信用保险同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作为支持外贸出口的三大政策。
(二)出口信用保险在当代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出口信用保险之所以能被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接受主要是由于它即能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又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传统的支付方式受到挑战,出口企业面临贸易领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加突出。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收汇风险: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的目的就是通过承担国际贸易中的收汇风险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出口信用保险使企业在出口贸易损失发生时获得经济补偿,维护出口企业权益,避免呆坏账发生,保证出口企业稳健运行。
2、利于出口企业采取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开拓多元化市场: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商可以放心地采用更加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从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一、创新驱动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和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规模持续增长,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本文主要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1、信息技术与出口信用保险管理创新信息技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影响各个领域的重要因素,出口信用保险同样也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
如利用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企业的生产管理上、外部业务环境上进行全方位监管、风险防控管控、合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化。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保单管理的全流程自动化、快速化和精细化,促进保单流转和风险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效率和质量。
2、优化担保方式,提升信用保险发展水平当前国家出口信用保险贸易保险的担保方式主要有自缴保证金、担保机构保证、银行保函等多种形式,但存在着取证难、时间长、抵押质押困难、提取难等问题。
在以企业为中心的思想下,结合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行为数据、交易记录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为企业提供信用额度管理和风险定价等多元化的信用保障方式,为高风险客户降低保费,逐步取代传统的担保方式。
3、强化风险管理,有效防控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项风险管理服务,保险公司系择出口企业的交易风险,对出口企业的交易与债务进行保障,避免出口信贷风险的发生。
当前面临着国际贸易的动荡变化、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要加强风险预测能力,切实推进风险管理、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通过完善独立中介机构的评估等形式,及时发掘风险,并使用科技手段对风险防控进行有力支撑。
4、打造全球化合作生态系统,推进保险业普惠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流趋势和不断深入,出口信用保险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为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推进保险业的普惠发展,加强全球化战略,打造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多维协同、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产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球化合作生态系统,积极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保险全程解决方案。
中国出口保险信用的发展现状和创新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安全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正在逐渐私有化。
出口保险私有化不仅受到了出口商的欢迎,也受到部分的政府的欢迎。
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应该转变出口信用保险形式,适应中国贸易发展需要。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未发展起来的。
1989年,国家责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当时是以短期业务为主。
1992年,人保公司开办了中长期业务。
1994年,政策性银行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了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权力。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开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机构共同办理。
当前我国规定出口信用保险必须采用"统保"的方式。
所谓统保,就是说承保出口商所有的出口业务。
出口企业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区域市场上所有业务都要一次性办理出口信用保险。
从承保人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定使承保面扩大,有利于分散风险。
但从出口商的角度来看,对于风险不大的出口业务,如老客户或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贸易则没有必要进行投保。
统保方式不被出口商认同,这是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缓慢、没有和对外贸易同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有了近20年的发展,承保金额大为增多。
1999年当年的承保金额比1989年增长了213倍,年增长速度达到46.9%。
即便如此,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外贸的大幅增长不相符合。
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大概只有1.1%左右投保了出口信用险,还有相当于我国出口总额98%左右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办理出口信用保险。
我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仅占我国出口企业的3%左右,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
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创新和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中国信保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稳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支持我国外经贸发展的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的能力显著提升。
摘要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有利的国际贸易地位,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国际贸易战略;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买方市场的特征给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口商在赊销和跟单托收等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要承担巨大而复杂的风险。
在这一困难条件下,各国纷纷制定出本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来为对外经贸活动提供保障。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取触及欧信用保险这种措施来支持我国对外贸易等政策的实施。
出口信用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并发展了近百年,但在我国起步很晚。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和它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全面了解出口信用保险的特点,如何借鉴出口信用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以及如何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立足于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出口企业实际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从而提升了价值,以揭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外贸企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本文在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信用制度、出口企业AbstractToday, both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carrying out strategies that are fit for themselv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e after another. At the same time L/C,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has been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because the i nternational market has turned into the buyer’s market. That is to say, the exporters will have to shoulder much bigger and more complicated risks with the use of non-credit settlement tools, such as O/A and Documentary Collection.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every country has set up her own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CI) to guard her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ur authorities set up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Company, which provide the servic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to the exporters,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has a history of almost 100 years. But the beginning of it in our country is much late. Then how to know exactly the nature of ECI and its good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How to get a sound idea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I? How to learn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ir advanced skills in ECI in China? To solve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are of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ce. The following article base on these problems is trying to give an analytic view in theory. It introduces the popular method of ECI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ing steps of ECI in our country. And typical exampl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re added.Key word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Credit system, export enterprise绪论过去的二三十年全球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通过对外贸易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全国的经济总量及国际贸易量已跻身世界前十名,并呈继续高涨之势。
打破常规创新举措提高效率中国信保不断扩大出口
信用保险覆盖面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加深和蔓延,在对外贸易领域,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造成“订单减少”,另一方面信用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收汇风险加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交易严重下滑,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符合世贸组织(WTO)规则的贸易促进措施,是保障中国企业收汇安全、促进出口成交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时,明确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2009年5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为稳定外需的6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安排。
即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为
当前中国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首先安排,这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的突出体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市场严重萎缩,经济景气与信心指数迅速走低,国际经济特别是贸易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
国际贸易量也大幅度下降,一些国家。
行业和企业流动性不足,经营困难,企业破产、倒闭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着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安全。
与此同时,世界大多数商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调低了主要贸易国的主权评级。
提高信用风险级别,收紧信用交易额度,提高保险费率,压缩了国际贸易的信用空间,而各国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加大了对本国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要求,为保障中国企业的出口收汇安全,保持和扩大企业出口能力,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应对能力。
果断作出了“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的决定,迅速调整了业务策略,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了对国际贸易市场的监测、跟踪和评估,定期为中国企业发布风险预警,强化对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服务,并向社会郑重承诺。
实行积极的承保政策,不收缩信用限额,不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提高保险基
础费率,加快承保与理赔的响应速度。
这都充分体现了政策性保险机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与专业化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措施出台后,中国信保高度重视,要求全系统紧急行动起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担责任,不辱使命,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
目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任务已经全部分解落实到公司各地营业机构,配套出台了有关承保、理赔、追偿、资信服务、风险控制、业务流程优化等一系列业务支持方案,在组织领导、考核激励,人力资源配置和营销宣传等方面也已经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6月3日,中国信保与商务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6月5日,专门召开了全体员工动员誓师大会。
中国信保总经理王毅表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责任重于泰山,中国信保将全力以赴,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担责任,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完成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目标任务,为“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贯彻国务院会议精神,中国信保打破常规,创新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在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方面:一是加大承保力度。
创新承保模式,进一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承保效率。
依照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满足机电、农产品、汽车、轻工、纺织和服装、化工医药和高新
技术等行业的投保需求。
二是进一步下调费率。
短期险费率在2008年基础上进一步下调,从而进一步降低投保企业直接成本,引导企业积极投保,促进企业扩大出口。
三是提供更加全面的保前、保后服务。
提高资信调查、定损核赔等业务环节的工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加强商账追收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出口收汇风险,减少损失。
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发布重点行业、重大买家的风险预警信息,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指引,合理规避风险。
四是创新产品,改善服务,积极研发银行保单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保单,推行集约承保模式,便利广大中小企业获得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五是加大与银行的合作力度。
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功能,便利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六是统筹调配资源。
加大资源向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倾斜力度,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的考核激励政策,加强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与促进企业出口的统筹协调,提高决策与执行能力,提高市场反应能力,迅速调整了人力资源配置,充实了承保、理赔、追偿和基层展业团队力量,提升了专业服务水平。
七是加强与各级商务部门的沟通协作。
主动与各级商务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支持各地外经贸发展的措施。
八是扩大营销宣传。
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核心媒体的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培训、推广。
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是国务院确定的又一项保障和支持中国资本性货物与服务出口的重要措施,是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调动商业资金,拉动中国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
为此,中国信保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要求,迅速推出了多项措施:一是完善了相关项目的受理条件、风险控制措施;二是积极跟进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签约及融资方面的困难及问题。
三是加强与项目相关的融资银行的合作,推动项目融资进程。
四是密切跟踪一批重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为这些项目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