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14.64 KB
- 文档页数:3
面料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色纱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特数,纱线的密度,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
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就不一样。
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
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周到和细致地分析,以便获得正确地分析结果,为设计,改造或仿造织物提供资料。
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地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他们的先后顺序。
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取样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定。
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取样位置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
这种变化就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
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所产生的变化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约3.5-5m。
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取样大小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
由于织物分析是消耗试验,应根据节约的精神,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
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
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 0cm*20cm。
色循环大的织物(如床单)最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
对于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即可。
因此,一般取为20cm*20cm,或25cm*25cm。
如样品尺寸小时,只要比5cm*5cm稍大即可分析。
面料的拉伸测试标准面料的拉伸测试是评价面料拉伸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拉伸测试可以了解面料在受力状态下的性能表现,为面料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面料的拉伸测试标准,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的分析。
一、测试方法。
面料的拉伸测试通常采用单轴拉伸法,即将样品夹在两个夹具之间,施加拉力,记录拉伸时的力和变形。
根据测试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拉伸速度和拉伸方向,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情况。
二、测试步骤。
1. 准备样品,根据标准要求,裁剪合适尺寸的样品,并在样品上标记好拉伸方向和测试方向。
2. 安装样品,将样品夹在拉伸测试机的夹具上,确保夹具夹紧,样品不会滑动或扭曲。
3. 施加拉力,根据标准要求,设置好拉伸速度和拉伸方向,开始进行拉伸测试,记录拉伸时的力和变形。
4. 测试结束,当样品达到破裂点或者拉伸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三、测试结果分析。
1. 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是样品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反映了面料的强度。
2. 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是样品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变形率,反映了面料的延展性能。
3.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样品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反映了面料的刚度和弹性。
4. 断裂强度,断裂强度是样品在拉伸到破裂时所承受的力量,反映了面料的抗拉性能。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面料的拉伸性能,为面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
面料的拉伸测试是评价面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拉伸测试可以了解面料的强度、延展性能、刚度和抗拉性能等重要指标,为面料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对于面料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来说,掌握面料的拉伸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新型面料,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对于面料使用者来说,了解面料的拉伸性能也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面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介绍的面料的拉伸测试标准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面料的鉴别方法及织物面料分析1. 引言面料是服装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正确地鉴别面料的品质和类型对于制作高质量的服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面料鉴别方法,并对常见的织物面料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面料。
2. 鉴别方法2.1 观察外观特征观察面料的外观特征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肉眼观察面料的质地、颜色和光泽。
优质的面料质地柔软、光滑,颜色均匀,具有良好的光泽度。
•注意检查面料的纹理和图案。
精细的织物面料往往有清晰的纹理和图案,而劣质的面料可能存在缺陷或模糊的图案。
2.2 烧毛检验烧毛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面料鉴别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从面料边缘剪下一个小块样品。
2.用火机或火柴点燃样品的一角。
3.观察样品燃烧的方式和气味。
根据燃烧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面料的成分:•纯棉面料燃烧时有明亮的火苗,燃烧后产生灰烬。
•真丝面料燃烧时有明亮且闪亮的火苗,燃烧后产生黑色的灰烬和独特的丝绸气味。
•合成纤维面料在燃烧时会发生融化,产生黑色的烟和特殊的塑料气味。
2.3 化学检验化学检验是一种准确鉴别面料成分的方法,但需要使用专业的化学试剂。
这里仅介绍一种简单的化学检验方法——碘酒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少量碘酒滴在面料上。
2.观察碘酒变色反应。
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面料的成分:•棉质面料碘酒变黄。
•麻质面料碘酒变棕。
•蚕丝质面料碘酒变蓝或天蓝。
•化学纤维面料碘酒无明显反应或发生融化。
3. 织物面料分析3.1 棉纤维面料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度。
其织物表面光滑、柔软,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
棉织物通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床上用品等。
在轻轻拉伸棉织物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细微褶皱。
3.2 麻纤维面料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透气性和吸湿性优异,同时还具有抗菌和防蛀的特性。
麻织物具有清凉、凉爽的手感,通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
麻织物表面有明显的纹理和粗糙感。
织物面料分析之详解步骤第一步:选择样品从需要分析的织物中选择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应该是符合要求的典型织物,而非次品或异常织物。
第二步:观察外观对选定的织物样品进行外观观察,包括颜色、纹理、光泽、表面质感等。
通过外观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织物的质量和特点。
第三步:纤维组成分析首先进行化学试剂测试,例如试剂滴定法、溶解法等,以确定织物的纤维组成。
常见的纤维有棉、麻、羊毛、丝、化纤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断面,进一步确定织物的纤维成分。
第四步:纱线密度测定纱线密度是指织物中经纬纱的线密度,用于判断织物的粗细程度。
通过检测织物的纱线密度,可以推测织物的质量和用途。
纱线密度的测定可以使用专业的纱线密度计进行。
第五步:织物结构分析织物的结构包括经纬纱的排列方式、纱线的交织方式以及纱线的密度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结构,可以了解织物的密度、均匀度、纱线强度等性能指标。
第六步:力学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拉伸、撕裂、抗磨、耐磨等力学性能测试,以了解织物的强度、耐久性和抗磨性等。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门的力学性能测试仪进行,也可以通过手动测试。
第七步:功能性能测试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吸湿性、透气性、防水性、防光性等功能性能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进行,如吸湿性测试仪、透气性测试仪等。
第八步:化学成分测试有些织物样品可能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染料、助剂等。
通过化学成分测试,可以确定织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九步:环保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含量、致敏物质含量等。
这些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织物的环保性能,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步: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织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综合判断织物的质量和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1、首先,了解梭织布检验的时候测纬斜的步骤是:在布面垂直的状态下,首先要找一条平衡线为参照,以其中的一端对准那条直线,再测另一边高/(低)出那条平衡线的高度,以高出/(低)的高度除以门幅的宽度,就是纬斜的数量。
搜索聚尚美育阅读全文。
用手撕下一块,然后对齐布边对折,看最多的差几cm 然后除以门幅得出百分比。
这个难说,要看款式而定。
有条纹的就麻烦些,5%以下基本是没问题的,超出这个排料时要考虑左右骨位统一方向斜,避免扭筒。
2、纬斜的控制:根据纬斜的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整纬器,其整纬原理是通过整体机构的机械作用,调整织物各经纱间的相对运行速度,使纬纱歪斜的相应部分“超前”或“滞后”,从而恢复纬纱与经纱在全幅内垂直相交的状态。
3、发生纬斜的原因为什么织物的布料组织以及针织物的布纤维会成为倾斜状态?或者布料组织发生蛇行的扭曲状?这种现象称为纬斜,其原因有二。
原因一:如果织物设计或针织物设计不良的话,就会形成纬斜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本身必须全部改变才行。
原因二:虽然是根据正常的纺织、设计做成了纺织品、但在染色加工过程、印花加工过程的阶段中形成了纬斜。
这种纬斜事故在染色、印花工厂多发生于短纤维织物、长丝织物的平纹布。
原因是以绳状染色、洗净的布容易发生纬斜。
因为愈柔软的布料其组织愈是容易变形。
因此,绳状染色以及用类似于此的染色机染色的话,平纹布发生纬斜的情况就特别显著,容易形成织物的纬斜与蛇行(S形)状态。
当弯曲产生次品,织物的组织发生弯曲的话,使用该织物的纺织品(浸染、连续染色、印花)全部会成为次品。
特别是印花整理的时候,弯曲状态一目了然。
使用发生纬斜的织物进行印花整理,结果导致「弯曲」事故的状态。
印花花纹对织物呈弯曲状。
羽绒面料分析报告1. 引言羽绒面料是一种常用于冬季服装中的材料,具有保暖效果优良、轻便舒适的特点。
本报告旨在对羽绒面料进行分析,包括其材质、制作工艺、性能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 羽绒面料的材质羽绒面料的主要原材料是鹅绒或鸭绒, 是由禽类身上的绒毛经过提纯和加工而成。
鹅绒的质地较蓬松,保暖性较好;鸭绒则相对较轻,适合制作轻便的外套。
3. 羽绒面料的制作工艺羽绒面料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绒毛采集在禽类繁殖季节结束后,采集绒毛并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清洗,确保绒毛的质量。
3.2. 绒毛去毛将采集到的绒毛放入特殊的设备中,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的毛羽。
3.3. 绒毛清洗通过多次清洗和漂洗的过程,去除绒毛中的油脂和污渍,提高其保暖性和柔软度。
3.4. 绒毛烘干将清洗后的绒毛放入烘干机中,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将绒毛完全烘干。
3.5. 绒毛分级根据绒毛的质量和长度等特征,将其分级,以供不同类型的面料制作使用。
3.6. 绒毛填充将分级好的绒毛填充到面料中,然后进行缝合和封口,确保绒毛不会外溢。
4. 羽绒面料的性能特点羽绒面料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性能特点:4.1. 保暖性由于绒毛的蓬松和空气的密集排列,羽绒面料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有效地保持身体的温暖。
4.2. 轻盈舒适相比其他保暖材料,羽绒面料更轻盈,穿着起来更加舒适,能够有效减轻服装的重量负担。
4.3. 透气性羽绒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让身体的水汽排出,确保穿着者的皮肤干燥舒适。
4.4. 弹性羽绒面料相对柔软,具有较好的回弹性,不易变形,即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洗涤,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
5. 羽绒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由于羽绒面料的优秀性能,它在冬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1. 羽绒服羽绒服是最常见的一种应用方式。
羽绒服的轻量、保暖和舒适性使其成为冬季户外活动的理想选择,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和工艺的改进,使其具有时尚和个性化的特点。
盛泽创越纺织培训中心《面料分析》培训第一节纺织品的概述一、面料分析的步骤1、经纬向和正反面2、成品及坯布的经纬密度3、原料的成份及粗细4、经纬原料的光泽和F数5、组织结构及上机工艺6、成本核算二、面料分析涉及的内容(1)原料的鉴别 (2)组织结构◆原料的属性◆织物的经纬方向◆原料的粗细◆织物的经纬密度◆原料的形态◆织物的组织循环◆原料的光泽◆组织涉及产品◆原料的单纤(3)上机工艺(4)成本核算◆专用名词及用途◆原料成本◆纹版图推理◆前道成本◆穿综扒筘◆织造成本◆幅宽密度设定◆报价三、纺织品具备的条件1、环保性2、可染性3、屈伸性4、回弹性5、透气吸湿性6、保温性7、导电性8、抗紫外线性9、抗辐射性四、纺织品的分类结构:1、机织物 2、针织物 3、无纺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2)针织物:是由一个系统的纱线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形成线圈,线圈和线圈之间相互串套起来而形成的织物3)无纺布:又称为不织布,是有定向的或随机的无规律的纤维粘合而成成份: 1、单组份:面料由同一种原料组成2、双组份:面料由两种原料组成3、多组份:面料由两种以上原料组成形态:长纤:无限长、不间断、粗细均匀、表面光滑平行排列。
1、热熔喷丝 2、复合丝短纤:由若干根短小的纤维,沿轴(水平线)的方向顺(逆)时针旋转抱合在一起。
特点:表层有毛羽,回捻松散.1、纯纺2、混纺3、包覆五、纺织品的设备梭织:手工-——有梭---无梭--—喷水-——喷气手工有梭平机龙头机剑杆针织:小圆机---大圆机五,纺织纤维的分类天然纤维:1、植物性纤维-棉:种子纤维 C麻:韧皮纤维 L2、动物性纤维--—丝:丝纤维 S毛:兽皮纤维 W化学纤维:1、合成纤维——-聚脂[涤纶] PET聚酰胺[锦纶] PA/N聚丙烯 [丙纶] PP聚乙胺[芳纶] PPTA聚丙烯晴纤[晴纶] A涤纶尼龙[锦纶]氨纶腈纶2、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 人造丝 VC人造棉 R天丝:绿色环保纤维 T/LC莫代尔:会呼吸原料 M竹纤维:竹碳、竹浆纤维 B醋酸:醋脂纤维 AC铜胺:宾霸 CU3,功能性纤维-—-氨纶《弹性纤维》PBTPTTT400金属丝导电性纤维基因性纤维-—- 大豆纤维牛奶纤维蜘蛛纤维彩棉纤维第二节纺织品常用代号及含义一、“T”长纤维的密度单位定义:1英寸当中经纬根数之和。
面料光泽度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引言面料的光泽度是指面料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反射程度,是面料质感的一种重要指标。
光泽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面料外观的美观性,因此对于面料光泽度的测量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料光泽度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光泽度的定义光泽度是指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面料的光泽度可以通过测量面料表面对光的反射亮度来进行定量评估。
光泽度的高低与面料表面的光滑度和反射能力有关,通常用0-100之间的数值来表示,数值越大代表光泽度越高。
面料光泽度的测量方法1. 平行光法平行光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光泽度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平行入射光照射在样品表面上,然后测量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角度差,根据角度差的大小来评估光泽度。
角度差越小代表光泽度越高。
该方法适用于光泽度较高的面料,但对于光泽度较低的面料,由于反射光较弱,测量结果可能不太准确。
2. 漫反射光法漫反射光法是一种间接测量光泽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漫反射光源照射在样品上,然后利用漫反射光的亮度来评估光泽度。
亮度越高代表光泽度越高。
漫反射光法适用于光泽度较低的面料,但需要注意的是,漫反射光源的选择和光照条件的控制对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3. 光学三角法光学三角法是一种基于光照条件和观察角度的测量方法。
该方法使用光照源和观察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量观察点和光照源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光泽度。
观察点和光照源之间的距离越近代表光泽度越高。
光学三角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光泽度,但需要较复杂的设备和严格的控制条件。
面料光泽度的分析方法1. 光泽度图像分析光泽度图像分析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面料表面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光泽度的特征信息,进而评估光泽度。
常用的图像分析方法包括灰度直方图分析、纹理分析等。
光泽度图像分析可以非常精确地评估光泽度,但对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要求较高。
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不同面料在洗涤、熨烫和日晒条件下的掉色情况,本实验选取了锦纶、醋酯纤维、纯棉和涤纶四种常见面料,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不同条件,分析其色牢度,为消费者选择和使用面料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锦纶面料:袜子、弹力衫等2. 醋酯纤维面料:服装、装饰品等3. 纯棉面料:床上用品、衣物等4. 涤纶面料:衣物、床上用品等5. 洗涤剂:洗衣粉、洗衣液6. 熨烫设备:电熨斗7. 日晒设备:户外晾晒架8. 实验工具:天平、量筒、温度计等三、实验方法1. 洗涤实验:将各面料样品分别用洗衣粉和洗衣液进行洗涤,观察掉色情况。
2. 熨烫实验:将各面料样品分别进行熨烫,观察掉色情况。
3. 日晒实验:将各面料样品分别进行户外晾晒,观察掉色情况。
四、实验步骤1. 洗涤实验:- 将各面料样品分别用洗衣粉和洗衣液按照说明书比例溶解于水中。
- 将样品分别浸泡于洗涤液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
- 用手轻轻揉搓样品,观察掉色情况。
- 将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观察掉色情况。
2. 熨烫实验:- 将各面料样品分别平铺于熨烫板上。
- 使用电熨斗在适当温度下熨烫样品,观察掉色情况。
- 熨烫后晾干,观察掉色情况。
3. 日晒实验:- 将各面料样品分别平铺于户外晾晒架上。
- 在户外晾晒一定时间,观察掉色情况。
- 晾晒后,将样品收回,观察掉色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洗涤实验:- 锦纶面料在洗涤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 醋酯纤维面料在洗涤过程中,颜色变化明显,掉色较多。
- 纯棉面料在洗涤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 涤纶面料在洗涤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2. 熨烫实验:- 锦纶面料在熨烫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 醋酯纤维面料在熨烫过程中,颜色变化明显,掉色较多。
- 纯棉面料在熨烫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 涤纶面料在熨烫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3. 日晒实验:- 锦纶面料在日晒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掉色较少。
转帖]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拆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适用。
此法应用于起绒织物、毛巾织物、纱罗织物、多层织物和纱特数低、密度大,组织复杂的织物。
Ia.确定拆纱的系统:在分析织物时,首先应确定拆纱方向,目的是为看清楚经纬纱交织状态。
因而宜将密度较大的纱线系统拆开,利用密度小的纱线系统的间隙,清楚地看出经纬纱交织规律。
b.确定织物的分析表面;究竟分析织物哪一面,一般以看清织物的组织为原则。
如:若是经面或纬面组织的织物,以分析织物的反面比较方便,若是表面刮绒或缩绒织物,则分析时应先用剪刀或火焰除去织物表面的部分绒毛,然后进行组织分析。
c.纱缨的分组:在布样的一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使织物的另一个系统的纱线露出10mm的纱缨,然后将纱缨中的纱线每若干根分为一组,并将1、3、5……等奇数组的纱缨和2、4、6……等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
这样,当被拆的纱线置于纱缨中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它与奇数组纱和偶数组纱的交织情况。
填绘组织所用的意匠纸若每一大格其纵横方向均为八个小格,正好与每组纱缨根数相等,则可把每一大格作为一组,亦分成奇、偶数组与纱缨所分奇偶数组对应,这样,被拆开的纱线在纱缨中的交织规律,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记录在意匠纸的方格上。
2.局部分析法有的织物表面,局部有花纹,地布的组织很简单,此时只需要分别对花纹和地布的局面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花纹的经、纬纱根数和地布的组织循环数,就可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纱数,而不必一一画出每一个经,纬组织点,须注意地组织与起花组织起始点的统一问题。
3.直接观察法有经验的工艺员或织物设计人员,可采用直接观察法,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对织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
分析时可多填写几根经纬纱的交织状况,以便正确的找出织物的完全组织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主要是用来分析单层密度不大,纱特数较大的原组织织物和简单的小花纹组织织物。
面料织疵分析面料织疵是指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料出现的纱线错误或缺陷。
这些织疵会导致面料的外观、手感、垂坠等特性的变化,甚至可能导致面料强度的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
因此,对面料织疵的分析和识别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织疵产生原因、常见织疵分类和分析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面料织疵分析的相关问题。
一、织疵产生原因面料织疵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纱线质量问题纱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面料的成品质量,低质量的纱线容易出现纬线质量不佳、弯曲倾斜、抽纱、断纱等问题,从而影响面料的正常织造。
2. 机器设备问题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都会对织疵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机器轴承磨损会导致机器运行不稳定,从而造成织疵等问题。
3. 管理问题面料织造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也是造成织疵的因素之一,例如设备维护不及时、操作不规范、原料进货不合格等等。
二、常见面料织疵分类1. 结构性疵点结构性疵点指的是面料上出现的结构性变化,例如缺纬、漏纬、抽纱等。
这些疵点会影响面料的垂坠度、外观和手感等特性,甚至会导致面料的运用寿命降低。
2. 色线疵点色线疵点主要包括色差、错花、织花等问题,这些疵点对面料的颜色、图案、质感也有一定的影响。
3. 尺寸性疵点尺寸性疵点指的是面料大小、厚度、密度等方面的织疵。
这些疵点如果严重则会导致面料失去应有的使用功能,例如不适合制作衣物等。
三、面料织疵分析方法1. 观察法通过目视观察,找出布面上的不规则点、掌纹、节每扭曲、疵片等。
不仅要看疵点的大小和形状,还要通过观察它的位置和分布规律等信息确定是何种织疵。
2. 毛细管吸气法毛细管吸气法可用于观察织疵扭曲、断裂及织结的位置等信息。
通过对织疵吸气时毛细管内的水的变化观察,得出织疵的位置与形状。
3. 线追踪法线追踪法是一种通过对织疵产生的图案特征进行描述,然后追踪相应的纬线或经线,以确定其在布面上的位置与形状的方法。
布料分析报告引言布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品等领域。
对布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制造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高品质的产品。
本报告旨在对布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适用领域。
一、物理性质分析1.1 面料种类根据纺织方法和材料特性,布料可以分为棉织品、麻织品、羊毛织品、丝织品、合成纤维织品等多种类型。
面料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差异。
1.2 密度布料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纱线或纤维数量。
不同密度的布料具有不同的手感和透气性。
通过测量单位面积上的纱线或纤维数量,可以准确地确定布料的密度。
1.3 厚度布料的厚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垂直高度。
不同厚度的布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透气性。
通过测量单位面积上的垂直高度,可以准确地确定布料的厚度。
1.4 强度布料的强度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
布料的强度直接影响其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拉伸测试,可以评估布料的强度,并对其进行分类。
1.5 透气性布料的透气性是指空气能否通过布料的能力。
透气性对于服装和床上用品等领域尤为重要,影响睡眠舒适度和人体的呼吸。
通过透气性测试,可以确定布料的透气性能。
二、化学成分分析2.1 纤维组成布料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性质和性能。
常见的纤维组成包括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丝)和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腈纶)。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试验,可以确定布料的纤维组成。
2.2 化学处理剂在生产过程中,布料常常需要经过各种化学处理,如染色、印刷、涂层等。
化学处理剂的选择和使用对布料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检测布料中的化学处理剂。
三、适用领域分析3.1 服装布料在服装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布料适合用于不同种类的服装。
例如,棉织品透气性好,适合夏季服装;羊毛织品保暖性好,适合冬季服装。
通过对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为服装设计师提供合适的材料选择。
3.2 家居纺织品布料在家居纺织品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如床上用品、窗帘和家具覆盖物等。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面料分析鉴别方法,掌握不同纤维材料的特性,学会运用实验手段对纤维进行鉴别,并了解面料的质量与性能。
二、实验原理面料分析鉴别主要依据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纤维的形态、颜色、手感、燃烧特性、溶解性等。
通过这些特性,可以判断面料的纤维种类、含量以及面料的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纤维面料样品(如棉、麻、丝、毛、涤纶、腈纶等)- 火柴、酒精灯- 稳压电源- 电子显微镜- 热分析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pH计2. 实验仪器:- 研磨机- 烘箱-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热封机四、实验方法1. 纤维形态观察:- 将样品进行研磨,制成纤维粉末。
- 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态、直径、长度等。
2. 燃烧特性分析:- 取少量纤维样品,用火柴点燃。
- 观察纤维燃烧时的火焰、烟雾、灰烬等特征。
- 记录纤维的燃烧速度、气味、灰烬颜色等。
3. 溶解性测试:- 将纤维样品分别放入不同的溶剂中(如水、酸、碱、有机溶剂等)。
- 观察纤维是否溶解,记录溶解速度、溶解程度等。
4. 纤维含量测定:-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纤维样品的质量。
- 通过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等方法,测定纤维的化学成分。
- 根据纤维的化学成分,计算纤维含量。
5. 面料性能测试:- 使用热分析仪测试面料的熔融温度、热稳定性等。
- 使用pH计测试面料的酸碱度。
-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面料的颜色、吸光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纤维形态观察:-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棉纤维呈短纤维状,直径较细;麻纤维呈长纤维状,直径较粗;丝纤维呈细长丝状,直径较细;毛纤维呈短绒状,直径较粗。
2. 燃烧特性分析:- 棉纤维燃烧时火焰较小,烟雾较少,灰烬呈灰白色;麻纤维燃烧时火焰较大,烟雾较多,灰烬呈灰黑色;丝纤维燃烧时火焰较小,烟雾较少,灰烬呈灰白色;毛纤维燃烧时火焰较小,烟雾较多,灰烬呈灰黑色。
3. 溶解性测试:- 棉纤维在水中溶解速度较快,溶解程度较高;麻纤维在酸、碱中溶解速度较快,溶解程度较高;丝纤维在有机溶剂中溶解速度较快,溶解程度较高;毛纤维在酸、碱中溶解速度较快,溶解程度较高。
面料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色纱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特数,纱线的密度,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
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就不一样。
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
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周到和细致地分析,以便获得正确地分析结果,为设计,改造或仿造织物提供资料。
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地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他们的先后顺序。
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取样
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定。
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取样位置
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
这种变化就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
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所产生的变化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约3.5-5m。
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取样大小
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
由于织物分析是消耗试验,应根据节约的精神,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
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
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 0cm*20cm。
色循环大的织物(如床单)最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
对于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
组织结构即可。
因此,一般取为20cm*20cm,或25cm*25cm。
如样品尺寸小时,只要比5cm*5cm稍大即可分析。
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对布样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应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植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
双面起毛绒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5.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6.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8.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多数织物其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
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在决定了织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断出在织物中那个方向是经纱,哪个方向是纬纱,这对分析织物密度,经纬纱特数和织物组织等项目来说,是先决条件。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
2.含有浆份的是经纱,不含浆份的是纬纱。
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低小的一方为纬纱。
4.筘痕明显之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
5.织物中若干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向,S捻纱为纬向。
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
8.如织物的经纬纱特数,捻向,捻向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
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毛圈的纱线为纬纱。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向。
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特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豁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
由于织物用途极广。
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