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81.01 KB
- 文档页数:10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1页共12页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2页共12页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11章复习题考点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个选项中,做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运动C、小明提着半桶水走进教室D、小明提着半桶水从一楼上到二楼(3)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4)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F3使同一物体分别沿着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1、F2、F3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W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1>W2>W3 B.W1<W2<W3C.W1=W2<W3 D.W1=W2=W3小结:(1)力对物体做功时,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必须相同;(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没有距离有距离没有力力的方向与距离方向不一对应训练:(1)如图所示,运动员把杠铃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_______(选填“做功”或“没做功”).运动员高举杠铃静止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_______(选填“做功”或“没做功”).该杠铃的质量是150 kg,举起的高度约是1.6 m,则在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所做的功是______J.(2)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二: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小结:(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做功多少,机械效率,做功时间等无关。
(2)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功的多少;相同的功比做功时间对应训练:如图所示,挖土机和人同时挖土,挖土机和人相比,_____做功快,______的功率大,这是采用在__________内比较_________的方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另一种判断方法是: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多少.把2吨泥土从1.5 m的深处挖到地面,需要10 s,挖土机做功的功率是______ kW.考点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现象或装置在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加热试管中的水C.电磁铁D.电炉子2.关于核能和太阳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有核电站是利用聚变来发电的B.核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反应D.太阳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3.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4.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B.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5.在以下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火柴摩擦后燃烧B.砂轮磨刀C.水开了会顶动壶盖D.冰块在地面上滑动时熔化6.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太阳能C.核能D.石油7.小明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其中正确的是()A.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C.核电站不会产生任何污染D.太阳能只能转化成电能和内能8.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无污染的理想可再生能源是()A.太阳能B.天然气C.煤D.石油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的获得途径只有裂变一种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永动机的设想符合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是有方向性的10.世界最大单体射电望远镜﹣﹣“天眼”,已在我国建成使用,它将协助人类“触摸”来自外太空的微弱信号,探索宇宙的奥秘。
图3正常发光。
此3、在下中,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4、如上右图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5. 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要求:⑴开关K1只控制电灯L1,开关K2只控制L2 .⑵共用一个电池组.6、根据图所示,要求L l、L2并联,S1控制L1,S2控制L2,S3在干路,连线不要交叉,请将图中元件连成电路.7、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
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A B C D8、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
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
下图所示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4、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1、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将两个相同的灯泡连接起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灯泡都亮,这两个灯一定是串联B.如果两个灯泡都亮,这两个灯一定是并联 C.如果只有一个灯亮,这两个灯一定是串联 D.如果只有一个灯亮,这两个灯一定是并联2、下列关于各元器件连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室里的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并联的B.家庭里的各用电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C.手电筒里的电池是串联的D.电学实验中电流表与被测电器是并联的3.若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灯一定是并联B. 两灯一定是串联C. 两灯既是并联也是串联D. 两灯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4、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断开,S3、S4闭合时,灯_________发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联;当开关S1闭合,S2、S3、S4断开时,灯_________发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联;当开关S2、S3、S4闭合,S1断开时,灯__________发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联;当同时闭合开关S1、S3时,灯__________发光,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换算 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WORD完美整理版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一、简单的磁现象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
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 极)。
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
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章末复习考点●1家庭电路1.[2021·十堰]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家庭电路的电路图,下列对此电路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保险盒接法错误,保险盒应该安装在火线上B.两孔插座接法错误,其左端导线应该接在零线上C.开关和灯泡接法正确,开关接在零线上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三孔插座接法正确,使用电冰箱时,插头应插在三孔插座上2.[2021·烟台]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将用电器核心部件烧毁,很多用电器都装有保险管,如图甲所示,图乙、丙分别是两个保险管的截面图,若两管内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则两图中保险丝的电阻大,当乙、丙两保险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保险丝的热功率大,保险丝更容易熔断。
(均选填“图乙”或“图丙”)3.[2021·黔东南州]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V,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电灯的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选填“零”或“火”)线上。
4.[2021·达州]小林同学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一只螺口灯泡和一个三孔插座,要求开关只控制灯泡,部分导线已连接,如图所示,请你只添加三根导线帮小林完成安装。
考点●2安全用电5.[2021·贺州]如图所示,以下为安全用电知识常见的例子,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6.[2021·潍坊]一款塔式多孔插座如图所示,其技术参数为最大电压250 V,最大电流10 A。
关于该插座的接线和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插座通电后可用湿布擦去表面灰尘B.插座内可以只接火线和零线C.手机充电器使用后应与插座断开D.标有“220 V3000 W”的电热水器可使用该插座7.[2021·恩施州]家庭电路中如图果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很容易造成导线中过大而发生火灾,也有人因忘记切断火炉电源而发生火灾,所以我们要树立节约用电、的意识。
考点●3家庭电路故障分析8.[2019·株洲]在家庭电路中,一定不会导致总开关(带有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是()A.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B.安装用电器时人体接触火线C.测电笔笔尖接触火线D.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9.[2021·营口]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再闭合S2,灯L1亮,灯L2不亮;③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只有测c点时氖管不发光。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W 额=η 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最新精选粤沪版初中九年级下物理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2 奥斯特的发现知识点练习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小明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内部,电键S断开,小磁针諍止后如图(a)所示.闭合电键S,小磁针转动,静止后如图(b)所示.接着他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电键S,小磁针静止后如图(c)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的内部没有磁场B、通电螺线管的内部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无关C、通电螺线管的内部存在磁场,方向由螺线管的N极指向S极D、通电螺线管的内部存在磁场,方向由螺线管的S极指向N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改变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是奥斯特用来研究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小兰同学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的实验,此时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静止不动,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a)研究电磁铁中电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关系B、图(b)研究电磁感应现象C、图(c)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图(d)研究电流的磁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消失B、图乙: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C、图丙:改变电流方向并对调N、S极,导体棒摆动方向随之改变D、图丁: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是一些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中小磁针被铁棒吸引,说明铁棒本身具有磁性B、如图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如图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D、如图中铁钉B吸引大头针比A多,说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如图所示,电路中Rc为压敏电阻,阻值随所受压力增大而减小,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电磁铁的______极,当压力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会______.A、SB、增强【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甲、乙、丙图为研究电磁现象的三个重要实验,其结论和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各举一例.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A、电磁铁B、电动机C、发电机【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后.小蛮总结出一条规则:如图所示,如果电路沿着我右臂弯曲的方向,那么我左手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______极,对一个已制好的电磁铁,可以通过______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有无.A、NB、电路的通断【答案】:【解析】:第11题【作图题】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A、解:见下图:【答案】:【解析】:第12题【作图题】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①通电螺线管的N、S极;②电源的“十”“一”极;③磁感线的方问。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一、简单的磁现象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
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 极)。
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
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8.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一、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
2.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应用:电动机、磁电式电流仪表、动圈式扬声器(喇叭)、电动玩具、机器人等4.电动机的有关知识①构造:定子和转子。
定子一般由磁体构成,提供磁场,转子一般是线圈②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③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④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越过平衡位置,就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⑤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⑥改变电动机转速的方法: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场强弱⑦电动机的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⑧电动机的优点:⑨电动机模型不转的原因:线圈处在平衡位置;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转轴处摩擦力太大;磁场弱;电流太小等5.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过程:当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也发生变化,使线圈在磁场中左右振动起来,带动纸盆也振动起来,就发出了声音。
二、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都有关。
3.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应用:发电机、动圈式话筒5.发电机的有关知识①构造:定子和转子②原理:电磁感应现象③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④分类: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⑤发电机转动越快,产生的电流越大⑥在一定条件下,电动机和发电机是可以相互变换的,即电动机可作为发电机,发电机也能作为电动机。
6.动圈式话筒的工作过程: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引起膜片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随声波而变化的感应电流。
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⑴低压供电线: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②测电笔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电能表: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⑶ 闸刀(空气开关):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⑷ 保险盒: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①电路符号②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③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④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
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 保险丝,可只有5A 和15A 保险丝。
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 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 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 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⑸ 插座:①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②种类: 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二孔插座、三孔插座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1接火线 2接零线 3接地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3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成真空。
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 ,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并阻止灯丝升华。
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②灯泡的种类:螺丝口、卡口 。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③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过载)。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三、安全用电:1、触电事故: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动力电路电压380V ,家庭电路电压220V 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家庭电路(低压触电)单线触电火 零双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安全用电措施有:①开关要接在火线上;②螺口灯头的螺旋接零线;③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④家用电路中要接漏电保护开关;⑤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⑥发现触电事故时,要先切断电源;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要求会正确排序)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
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
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 :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 :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 :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 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兹(kHz )、兆赫兹(MHz )和千兆赫兹(GHz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GHz=109Hz ,1MHz=106Hz ,1kHz=103Hz 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频率与周期的关系是:fT 1 。
7.波的传播速度v 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C=λf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 =3.0×108m/s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