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 王树明 1030193(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自学研究报告第9 周题目 _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及应对措施学生姓名马思远学生学号 2010013546 专业班级国贸2010级101班摘要: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安全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TB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TBT 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准(SPS)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
归纳起来,TBT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安全,贸易一、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加剧7成中国出口企业遭限线国际商报讯商务部的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
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这相当于去年出口总额的5.2%。
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
商务部科技司王晖司长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
据了解,商务部此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2年出口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范围涉及食品土畜、轻工、纺织、五矿化工、医保等6个进出口行业,21大类出口产品(按海关税则分类)。
调查显示,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比达95%,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
浅析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技术壁垒摘要:当前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强化。
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已受到严重影响蒙受了巨大损失。
文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造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作了分析,还就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技术壁垒作了对策分析,提出了国内与国际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接轨,大力推进环保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技术壁垒,中国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近年来,中国出口农产品在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出口模式和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XX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园艺、畜禽和水产品逐步占主导地位;外资、民营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推广,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获有机认证近千家,获出入境检验检疫和机构认证HACCP的食品出口近4000家,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有2800多家;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然而,加入世贸组织5年多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规模受到制约,造成了很大损失。
出口受阻的农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和水产品。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4种表现形式:技术性法规和技术标准、标签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由于技术壁垒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灵活性等特点,现已替代传统非关税壁垒而成为新的最主要的贸易障碍。
一、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外贸出口额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出口产品结构落后、档次较低,一些出口农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确实存在问题。
有关统计显示,自20XX年5月29日至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已对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风险在不断加大。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影响21世纪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一)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自成立以来经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贸易各国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措施(NTBS)也被大量拆除。
但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日趋增多,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21世纪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基本情况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简称TBT,来源于GATT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是GATT对主要缔约国际准化工作的规定。
在GATT 第七轮回合“东京回合”谈判期间,由关贸总协定贸易交涉委员会多边贸易谈判工作组的标准小组制定,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现行TBT措施是GATT第八轮回合“乌拉圭回合”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3月15日经过最终修改和润色后产生的。
实施TBT的主要作用是:保卫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
实施TBT应遵循下列原则:贸易影响最小原则;科学上证明合理原则;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统一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成员国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
长期以来GATT与WTO对各国TBT设置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不可否认,有些TBT措施确实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有些却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工具。
二、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技术壁垒1.技术标准和法规:我国出口贸易中常遇到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主要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汽油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烟草中有机氯含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汽车的排放标准;包装材料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如冰箱、空调、泡沫塑料及发胶等。
从实施技术壁垒的具体国别来看,出口日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上,轻工产品以及机电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目前比较少,欧盟除了对动植物产品有较高要求外,对于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以及包装材料环境环保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而美国不仅对农产品有较高的卫生要求,对于机电产品和玩具的安全性也更加看重。
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1Proceeding for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摘要:中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发达国家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等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面对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WTO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特征和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产品贸易争端据初步调查,2002年,中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相当于该年中国出口总额的%。
其中,本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出口潜力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受损尤为严重,近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如何突破发达国家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等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成竞争优势和出口现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采取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措施、商品包装标签及标志和环境要求等,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形成贸易限制作用。
这些对农产品贸易产生限制作用的技术性措施,原本是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经济欺诈行为。
但长期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被一些实行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所利用,使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恶化。
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所以在最近几年越演越烈,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如肆虐欧洲的二恶英污染畜禽饲料、比利时可口可乐污染、法国的李斯特菌污染熟肉罐头、日本“O-157”和雪印牛奶金葡萄菌污染、横扫欧洲的疯牛病、口蹄疫等,形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许多国家因此而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卫生要求更加苛刻。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摘要】水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逐渐减弱,代之以技术性壁垒出现,即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增加检疫项目和提高检验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水产业出口遭受损失。
本文将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概念、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分析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水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水产品出口贸易;策略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一)产生原因二战前,一些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以本国法规、标准为依据的国家认证制度。
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进一步调整。
这一调整过程的重点是国际贸易的利益再分配,随着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看似合理、合法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精细,发达国家有意识的地利用技术标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
这种带有歧视性的技术标准差别就形成了所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可见,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是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只是在以后的发展中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形成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和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一TBT)一词,正式出现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协议)中,但该协议并没有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明确的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系统,除了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所规定的外,还包括《卫生与植物协议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相关规定。
贸易壁垒案例第一篇:贸易壁垒案例1、技术性贸易壁垒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
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
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
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
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
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
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
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
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
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题目:国内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及对策分析目录前言.............................................................................................1. 摘要 (2)ABSTRACT (3)一、文献综述 (4)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影响 (6)(一)国内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 (6)(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出口影响 (8)三、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因素分析 (8)(一)原则体系落后 (9)(二)通报信息系统薄弱 (9)(三)公司认证制度和合格评价制度进展缓慢 (9)(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 (9)四、国内应对TBT对策 (10)(一)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略 (10)(二) 公司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略 (11)结束语 (13)道谢 (14)参照文献 (15)前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全面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步也带来了更加严峻挑战。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广泛、进一步地参加国际竞争以及国内外贸迅速增长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内面临贸易摩擦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加深,在老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同步,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竞争。
在这种形势下,某些国家纷纷采用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保护性办法———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制止其她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进行贸易保护。
截至年,国内已持续13 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同步也是年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国家。
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各国“壁垒森严”,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打着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旗号,屡屡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指手划脚、百般阻挠”,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国内产品出口重要贸易壁垒。
咱们必要摸清自身状况,认真研究,制定对的对策。
[农产品]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山东农产品出口2011-10-8 14:34:34 【大中小】山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处表示,一些国家纷纷修订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带来了强烈冲击。
据该处提供的消息,前不久美国签署并实施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修订若干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这些国家繁杂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山东农产品出口压力。
在此之前的201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超过千亿美元,连续领跑中国农产品出口11年,独占鳌头。
面对一些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山东省有关部门已经要求本土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把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
记者同时获悉,在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情况下,今年以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山东出口产品增加了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力度,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后首次以关税同盟形式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该省出口产品包括织物、服装及其配件、彩钢板等都有涉案。
[机电]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2011-10-8 14:06:13 【大中小】三、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护汽车业而设计的TBT现状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TBT来保护本国的市场,他们制定严格的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以及安全标准,把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挡在国门之外。
1.美国美国汽车法规制定的依据主要有“车辆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
依据“车辆安全法”,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组织制定了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依据“环境保护法”,美国环境保护署组织制定了机动车环境保护法规。
目前,美国机动车安全和环保法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法规体系之一,它从各方面规定了对乘员、行人的保护及车辆应有的避免事故的性能,规定内容齐全,指标较先进。
美国对汽车实行的安全标准项目有54 项,涉及噪声和排放法规有5个。
美国法规规定的指标及方法对其他国家的标准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导向性。
关于新郑红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作者:任杰来源:《商情》2010年第31期[摘要]新郑红枣出口多次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出口量锐减或完全丧失出口市场,严苛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测项目和程序以及绿色认证制度是红枣遭受的主要冲击。
文章通过对技术性壁垒不利影响的分析,总结了新郑红枣出口之所以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指出在进行标准和认证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落实实施,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出口。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不利影响对策一、新郑红枣产业现状分析新郑红枣栽培面积和范围不断增大,而且以新郑枣科所的名义成功注册了"新郑灰枣"、"新郑鸡心枣"、"新郑大枣"、"新郑小枣"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新郑红枣"原产地标记,维护了新郑红枣的形象,为弘扬和保护新郑红枣提供了保障。
目前枣加工企业规模和档次有了进一步提高,涌现出奥星公司和三力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开发出枣片、枣干、枣粉、枣醋、枣酒等新产品。
新郑枣科所和奥星公司加强技术合作,枣科所还派技术人员到奥星公司进行技术研究,有效推动了红枣加工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对新郑红枣的研究力度,促进科研项目进展,与郑州外国专家局联合邀请外国知名专家到新郑指导枣果浆烂防治,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之间技术交流,而且可以提高新郑红枣的研究层次,与国际先进技术领域接轨。
二、新郑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品质严重下降,名牌地位面临挑战。
目前新郑红枣普遍存在果个小、色泽差、含糖量和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下降等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枣农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滥施激素造成果个变小,滥施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采收过早造成成熟度低,制干方法不科学,造成营养损失严重,物理指标也开始下降,失去了新郑红枣原有的特点。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枣加工企业大多人才匮乏,科研基础薄弱,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足,大部分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加工实验室。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论文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论文一、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1.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猛表1中的数据表明,在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行业普遍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全部商品出口仅取得0.5%的增长率,但机电产品出口仍保持了12.2%的增长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电出口势头更猛,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此后更是加速攀升,出口的增长率一直在30%以上,到2005年短短的5年时间内,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翻了三番多,这么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外贸史上都不多见。
2.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机电产品出口总量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之一。
198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6.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28位,约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额的2‰;1996年以482.1亿美元上升至第15位,但出口额仅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7、德国的1/6;200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突破千亿美元,占世界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的3.4%。
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8.5%,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国排位升至第四,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迈入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行列。
3.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呈增长趋势在保持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
由2000年的350.3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逾2000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50.1%,年均增长43.5%。
另外,据来自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2005年全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前十大类”的统计表明,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结构有所优化,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高,其中:计算机设备及其部件、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及零件、电子元器件这几类产品出口净增额占机电产品出口净增额(1034.9亿美元)的62.5%,是带动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分析作者:丁珏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1期浙江是中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2011年,浙江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96.64亿美元,其中,农产品(WTO谈判口径)出口总额27.64亿美元,水产品出口总额17.81亿美元,位列全国第四。
然而,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形势十分严峻,浙江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每年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的农产品贸易额损失高达10亿美元左右,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这使浙江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渐呈下降趋势,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浙江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况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浙江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到主要贸易伙伴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出口形势严峻,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
据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1年,浙江有4批次出口蔬菜分别被美国和日本通报,其中因农残不合格(检出莠灭净0.02ppm)通报1批次;其次,有3批次出口食用菌被国外通报。
其中因污秽或腐败被美国通报2批次,因检出二氧化硫0.032g/kg,超过日本标准,被日本通报1批次;再次,2011年浙江出口日本的绿茶也被检出三唑磷超标被国外通报1批次。
上述种种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有关。
长期以来,浙江农产品出口主要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浙江出口欧盟9.66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20.63%,出口美国8.90亿美元,占比19%,出口日本7.96亿美元,占比17%,三者合计56.63%,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这些发达国家(地区)凭借其在高科技、环境保护、管理检测等方面的优势,频频对市场准入设置极为严苛的技术标准、法规、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制度等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浙江农产品出口深受其害。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吉林省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玉米、大豆、小麦等。
农产品出口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技术规范、认证标准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技术性限制。
这些壁垒往往给吉林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重重阻碍,限制了产品的市场准入,增加了出口成本,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了解和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推动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接下来,将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格式等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是指一种利用技术标准、认证程序、产业规范等形式,对外国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或歧视性对待的措施。
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标准的设定、认证程序的要求、技术规范的制定等方面。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被用作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通过增加进口产品的技术难度和成本,从而影响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立可以是出于合理的技术要求,也可以是出于保护主义或非技术目的。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控制市场准入、限制竞争、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等目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立对于吉林省农产品的出口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在面对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应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壁垒措施,保障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正文2.1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大豆、玉米、稻谷等。
中国产品出口必须面对的贸易壁垒
无
【期刊名称】《中国工商》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2004年12月10日,美同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木制卧室家具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上限达198%。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卧室家具销售总额已达12亿美元之多。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该项反倾销决定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可低估。
而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已经多次失利。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
【相关文献】
1.面对韩国贸易壁垒黑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应对策略 [J], 金明华;任泽洙
2.中国卫浴产品出口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浴缸、淋浴房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差异 [J], 赵江伟;梁柏清;袁芳丽;肖景红;刘亚民;黄旺达
3.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形势及对策 [J], 徐洁琼
4.中国花生产品出口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对日本花生产品出口为
例 [J], 王晓姣;白丽
5.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J], 程国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