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国内几家景区管理模式比较黄山,隶属黄山市黄山区,黄山管委会主要领导由黄山市主要领导兼任,黄山旅游集团和黄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黄山管委会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坚持“山上游,山下住”的管理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技术、管理、行政等措施,强化自身建设能力。
九华山管理委员会属于池州市政府派出机构,中共九华山风景区工作委员会属于池州市委的派出机关。
没有人大和政协,管委会和党委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集团公司是管委会下面直属机构,由原来的国资委演化而来,股份公司是集团公司下面的一个二级公司,主要是集团公司控股。
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发展方针,山上常住人口逐渐减少,让景区的文化旅游功能更突出,采取了分区建设、功能整合、竞争联动的发展建设模式。
泰山旅游管理委员会管理景区山上旅游相关业务,但是,同时泰山旅游管理委员会又隶属于泰安市泰山区旅游局,形成双头管理。
泰山旅游管理会具体负责旅游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对泰山森林、植被及旅游景点的24小时全方位监控,在景区资源监测、森林防火、游人安全管理方面进展很大,科学合理地保护管理好泰山。
在极力保护核心景区的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和配套项目建设的力度。
武陵源管理体制比较复杂,一方面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另一方面,行政主导的方向不尽相同,但是均以旅游管理委员会为主,不设行政职能。
武陵源的管理运营处于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个景区“三足鼎立”的格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处于龙头地位,有利于武陵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武陵源的管理方针,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强调各方利益的均衡,加强内部协调工作力度。
1、模式比较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三十年,在这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景区和景点为武当之道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范本,为此,课题组在上期刊登的“国内景区管理模式比较表”中,从行政建制、经营体制、旅游管理方针、内部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国内成功的案例进行理论梳理,简要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以黄山模式、九华山模式、泰山模式、武陵源模式为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管理体制方面的结论。
武当山上市问题的研究20100531107 张松近年,武当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如今,旅游项目投资融资困难成为武当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府除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筹建旅游发展投资担保公司外,大力支持武当山、太极湖做大做强,上市融资。
市旅游局提出,创造条件,全力支持武当山、太极湖景区上市,确保今年底完成武当山太极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争取太极湖景区2012年率先上市。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介绍,市政府已成立武当山旅游上市领导小组,武当山旅游资产的清理和评估,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李发平表示,黄山旅游成功上市后融资20多亿,当地相关部门再用这些融资收入进行景区建设和规划,为景区发展创造条件。
武当山景区若能按照预期上市,对武当山旅游乃至全市的旅游业的发展都将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据了解,武当山旅游上市公司启动股本金2-3亿元,武当山将拿出旅游车队、金顶索道等优质资源入股,吸引国内近10家战略投资者。
目前,投资建设武当新区的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股份公司、上海中九投资集团公司、北京信通投资公司等,均是优先考虑对象。
从目前武当山的发展情况来看,武当山上市对于解决武当山融资这一难题据有重要作用。
实际上,就国有景区上市而言,我国早有先例,也不乏通过上市促进景区改制和发展的成功者。
1996年,黄山景区包装所属的黄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旗下十家单位经营性净资产,成功实现了上市,成为我国旅游行业最早一批上市的概念股之一,2010年,黄山景区的旅游收入达到16.5亿元;而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也在1997年凭借成立的峨眉山旅游总公司,将索道、酒店、水电综合开发业务等进行打包,成功上市,为景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景区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
至2010年底,峨眉山景区综合收入超过11亿元。
此外,玉龙雪山、华侨城、宋城景区等十余家景区类企业也都已实现了上市,在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增强景区影响力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丹江口水库十堰区域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23•【字号】十政办发[2013]132号•【施行日期】2013.08.23•【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丹江口水库十堰区域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十政办发〔2013〕1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切实加强对丹江口水库十堰区域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丹江口水库十堰区域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张维国市长副组长:龙良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成佳刚副市长成员:程登明市政府秘书长冯安龙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柯贤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文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曾文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先锋市财政局局长乔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栋林市水利水电局局长蔡贤忠市农业局局长柯大成市林业局局长赵国平市统计局局长董瑞明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治安市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坤军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李翔丹江口市市长孙道军郧县县长杨华林郧西县县长朱光洪房县县长龚举海竹山县县长余世明竹溪县县长周庆荣茅箭区区长刘宇飞张湾区区长李发平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书记、主任李建峰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冯安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胡坤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2013年8月23日。
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十堰市委员会,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6•【字号】•【施行日期】2014.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十堰市“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6日十堰市“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调水。
调水迫在眉睫,水质关乎成败。
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打一场“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
现制订行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围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调水目标,按照“落实资金、落实要求、落实责任、落实查处、落实管理”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搞好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推进丹江口库区“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集中8、9、10三个月时间,全力推进实施五河治理攻坚、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环境洁净、生态家园建设、生态修复治理、农贸市场整治、深化清水行动和调水氛围营造八大行动,奋力攻坚19项任务,打一场“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确保一库清水如期顺利北送。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百日攻坚战总体部署:全民动员,全市域推进,实施八大行动,完成19项任务。
(一)五河治理攻坚行动责任领导:张维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学强市政府副市长牵头单位:市南水北调办1.加快推进五条不达标河流的治理。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12•【字号】十政办发[2011]73号•【施行日期】2011.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十政办发〔2011〕7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实施方案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市承接资本与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和利用省外资金的最大来源地。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贸合作,充分利用我市在汽车关键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行业的现实基础和优势资源,加强与这一地区龙头企业的合作,寻求与国内500强企业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市政府定于今年7月下旬随省政府代表团参加2011鄂苏(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洽谈活动,并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
为举办好此项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承接长三角地区资本与产业转移,推进重点在谈项目,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一)时间:7月下旬(以省政府通知为准)。
(二)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三、代表团与筹备工作机构本次活动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务局承办,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协作配合。
为确保活动实现务实招商、力求突破,市政府成立2011十堰长三角地区(苏州)经贸合作洽谈会代表团,组成人员如下:团长:周霁市长副团长:吴世杰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师永学市委常委、副市长冯艳飞副市长刘修俊市政府秘书长成员:洪德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周纪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国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新艺市商务局局长程登明市发改委主任唐顺苹市经信委副主任吴先锋市财政局局长蔡贤忠市农业局局长黄剑云市卫生局局长卢熹昌市旅游局局长王建新市药监局局长郑明霞市政企共建办主任董瑞明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刘运梅市工商联主席罗杰市太和医院院长徐晓红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雪峰市外宣办主任李发平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文华丹江口市市长胡玖明郧县县长胡俟郧西县县委书记、县长佘立柱竹山县县委书记、县长余世明竹溪县县长沈明云房县县委书记、县长赵哲茅箭区区长朱芳张湾区区长李建锋十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代表团下设活动筹备机构,包括综合协调组、重点项目招商组、商会联络组、宣传材料组和招商服务组,具体分工与职责如下:(一)综合协调组组长:赵国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副组长:张新艺市商务局局长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驻汉办、市工商联、市政企共建办、市财政局、市接待办等。
“山湖并进”的深度协奏作者:蒋李周倩来源:《支点》2014年第09期核心提示:如果单纯发展观光旅游,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会给参观人数、景区就业岗位设定上限。
因此,武当山跳出单纯的观光旅游,发展深度的休闲度假游。
“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
”这句话不仅是当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后称武当山特区)的营销口号,更概括了武当山近十年的发展路径。
2003年,当李发平调任管委会主任时,特区全年接待游客数量30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1亿元。
第一个五年,随着武当山风景区改造的完成,特区全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22万人,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
2008年,太极湖集团董事长杨青山的到来,开启了“山湖并进”的全新时代:集团与特区政府合作,在武当山脚的太极湖建立一个生态文化旅游区,使游客“既能上山游玩,又能下山养生”。
这一战略,不但能实现旅游产业升级,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推动当地城镇化进程。
如今,特区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0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2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比5年前增长2.3倍。
“变”与“不变”政策的“因时而变”和领导层的稳定,被认为是推动武当山特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3年,40岁的李发平被委以重任,从十堰市文体局局长调任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武当山今后行不行,就看新来区首李发平。
”特区的老百姓对他半是期盼半是怀疑。
彼时,武当山特区行政管理体制刚理顺:与国内其他景区设立的只被赋予部分政府职能的景区管委会不同,特区管委会含有国税局、地税局等一级政府职能,使其有财力自主进行景区开发和建设,并独立行使县级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
管理体制的变化,给李发平很大的发挥空间。
刚一到任,他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机构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定编定岗、竞争上岗、末位淘汰、人才引进全部完成,行政事业机构从28个精简到12个。
不仅如此,他还在旅游营销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力度。
武当山特区工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冯开春告诉记者,2003年,特区与央视签订了在国际频道播出形象宣传片的合同。
武当山旅游的5A之道□本报与第一旅游网联合采访组2011年5月底,武当山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从打造中国山水园林城到立志做世界生态文化旅游风向标,武当山的“5A之道”演绎得别样精彩。
高起点规划,打造智慧武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武当山的“5A之道”首先源于科学谋划。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著名道教圣地。
武当山旅游品牌优势,决定了其在湖北省“一江两山”旅游战略中的龙头地位。
大山、大水、大人文构成武当山独一无二的风景,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6·17”武当山现场办公会,确立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8年来,武当山特区认真落实现场办公会议精神。
2008年,武当山特区启动5A创建工作以来,特区工委、管委会成立了以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办、检查,并按照“山上养心、山下养生”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思路,力邀多方专家绘制发展蓝图。
据了解,武当山特区邀请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规划设计专家,编制了《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武当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当山古建筑群“十二五”规划》等30多项总体和单体规划。
同时,武当山特区还邀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10多位世界级规划大师带领100多名博士共同完成了《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系列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为武当山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体现了武当山独有的智慧。
武当山特区把“严格保护”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始终,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据了解,武当山特区加大古建筑的修复力度,先后完成了玄岳门、南岩宫大殿和御碑亭、紫霄宫十方堂、太和宫朝拜殿、玉虚宫、琼台中观、元和观、太子坡宫门和九曲黄河墙、冲虚庵、磨针井、榔梅祠、乌鸦岭至金顶和金顶至青微宫古神道等20余处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原。
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
佚名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2(34)2
【摘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位于鄂西北风景秀丽、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下,是一所集医疗、防保、康复、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均县卫生院——丹江口市第二人民医院。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经济特区;武当山;十堰市;医院;旅游;丹江口市;鄂西北;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让武当山的魅力永存——访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 [J], 晓东
2.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 [J],
3.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 [J],
4.融入环境的山地医院--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设计 [J], 唐琼;祁莉莉;褚正隆
5.弘扬生态文明,构建绿色学校——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杨家畈中心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J], 冯安康;钟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月25日,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在北京接受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授牌。
“虽然只是块牌子,但对武当山特区来说是沉甸甸的。
这是对武当山资源禀赋的肯定,是对这些年武当山特区发展水平的肯定,我们已经盼了很久了。
”李发平感慨道。
5A级景区是目前全国景区的最高评定标准。
武当山从2008年开始申报创建5A级景区,由收集资料申报、自查、初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测评、到专家组暗访,历时4年时间。
成功荣膺5A级景区的背后,凝结着武当山特区上下的心血和辛劳。
李发平介绍,武当山自提出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以来,便在加强景区综合治理上下工夫,以创建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打出“组合拳”。
实施“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治理工程,组建旅游环保观光车队和武当山功夫艺术团,修缮南岩玄帝殿和玉虚宫,打造逍遥谷生态景点,建设景区星级厕所、武当博物馆、武当演艺厅、太极广场、武当大剧院、武当体育中心,建设景区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等,以及一系列景区服务理念、服务设施和服务档次的提升,加上福银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武汉到十堰动车组的开通,让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显著改善,旅游经济加速发展,具备了坚实的创建基础。
针对33项工作任务,武当山特区细化责任,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风景区。
谈到升级5A对武当山的作用和影响,李发平说,5A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评定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这与武当山“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
武当山开展5A创建工作,目的就是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硬件设施,强化管理以提升软件水平,不断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打造新的旅游风向标,成为国内旅游精品景区标杆,提高武当山的国际竞争力。
5A是荣誉,同时也是一个新考验。
李发平说,5A是一个标尺,不只衡量过去的工作,也将衡量景区今后的工作,景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将通过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综合服务功能,凸显“大山大水大人文”旅游品牌特色。
下阶段,武当山特区将通过硬件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努力实现七大转变,即评价方式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增长方式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资源开发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企业发展从“遍地开花”到“打造航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市场开发从“境内为主”到“内外并重”,科学开发市场;资本投入从“招商引资”到“产业融资”,强化投资效率;开发理念从“我有什么”到“我做什么”,引导旅游消费。
近几年,经过精心的“补课”,厚积薄发的武当山特区正处在弯道超越的最佳点。
按照“武当元素、太极文化、国际水准、学术品质”的要求,总投资20亿元的武当山三大项目群,蓝湾景区、森林公园景区、丽水街于今年元月开工,成为太极湖旅游区建设强力引擎。
随着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武当艺术馆、太极剧场、武当国际会议中心、超五星文化主题酒店、武当旅游码头、游艇俱乐部等项目的竣工运营,一幅山水相依、珠联璧合、集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山水画”将上演新的“太极传奇”。
“画好山水画,练好太极拳。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补短板、攻软肋、强基础、抓管理,努力把武当山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龙头和重要支撑,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李发平满怀信心。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当前武当山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李发平介绍,今年将是太极湖旅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期,武当山特区将抢抓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机遇,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引擎,围绕“一区二线三宫”建设重点,做足山水大文章,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风向标。
一是完成10大重点项目建设,即完成太极湖旅游区主干道、水上游示范区、武当码头集散中心、太极湖码头、蓝湾大道、森林公园、户外营地、三岛公园、超五星级木屋酒店、新农村示范区建设。
二是重点抓好“20大工程”,即完成玉
虚宫大殿修复、五龙宫大殿修复、武当旅游码头、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琼台至金顶游步道、太极湖国际大酒店、琼台索道候车室改建、武当旅游发展中心、紫霄饭店改造、太极剧场等10大工程;启动遇真宫修复及316国道遇真宫段改线、太极湖新区库底清理、太极湖旅游区道路建设工程、五龙宫索道等10大工程。
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要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除了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外,文化是其最强的竞争力。
今年春节,武当武术在澳大利亚悉尼春节巡游活动中大放异彩;3月13日,大型交响乐《太和之音》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电视连续剧《大武当》开机在即;武当山还将举办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故宫、布达拉宫、孔庙、承德避暑山庄)文化研讨会,武当山、太极湖与台湾阿里山、日月潭联谊活动,武当山等四大道教名山联谊活动,真武神像台湾巡游活动,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第二届武当国际摄影大赛,大兴武当600年等活动。
目前已与2011年广州亚运会总导演陈维亚签约打造舞台剧《天下太极出武当》,展开了武当山传说、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道茶炒制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李发平说,武当山不缺少知名度,需增强的是向往度和美誉度,发挥人文品质优势,巧借外力撑杆跳。
今后,武当山特区将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国有控股的原则,以优良资产为依托,组建大武当旅游集团和武当山天乙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武当山旅游上市工作,推动管理体制向经营体制转变。
李发平说,经过今后几年的建设,武当山定会再现昔日辉煌,成为人们向往的“人间仙景,养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