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151.85 KB
- 文档页数:3
10KVAR电容器配套串联电抗器10KVAR电抗器,电抗率6%,配套串联电抗器型号CKSG-0.6/0.48-6%,常规品,属于CKSG系列,俗称补偿电抗器。
CKSG串联电抗器引言:CKSG串联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中,低频时呈现容性,主要起到无功补偿功能;高频时,电网呈现感性,从而抑制谐波起动保护电容器的作用。
10KVAR电容器配套串联电抗器参数表同系列型号CKSG-0.6/0.48-6% CKSG-10/0.45-6%名称串联电抗器调谐电抗器电抗器容量0.6KVAR 匹配电容器10KVAR系统电压400V 电容电压480V (可选)电压降16.63V 电流12A电感 4.41MH 电抗率6%频率50HZ 品牌昌日冷却方式AN 防护等级Ip00串联电抗器适用于无功补偿系统中的电容器前端,抑制电网中的谐波,保护电容器的正常使用上海昌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设计、制造、销售电抗器的企业,产品涵盖各种型号的进/出线电抗器、高/低压串/并联电抗器、滤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启动电抗器等;电压等级0.25KV,0.4KV,0.69KV ,10KV等,绝缘等级包括B级、F级、H级,可充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100%订单式生产方式,满足客户实际需求。
产品系列有:JXL系列输入电抗器CXL系列输出电抗器CKSG系列串联电抗器CKSC系列高压串联电抗器一、10KVAR电容器配套串联电抗器作用接入串联电抗器,电容器电压升高系数- K=1 d 1如K= 6% 1.06 10.06 1≈-d =即运行电压升高6%,工作电流也随之大约6%。
运行经验认为,装有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容量占2/3及以上时,则不会产生谐波谐振,能有效地吸收电网谐波,改善系统的电压波形,提高系的。
二, 10KVAR电容器配套串联电抗器型号说明三、10KVAR电容器配套串联电抗器性能参数1.可用于400V、660V系统。
2.电抗率的种类:1%、6%、12%3.额定绝缘水平3kV/min。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一、前言在笔者所接触的低压配电施工图中,发现施工图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均接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
但令人费解的是,所串电抗器无任何规格要求,无技术参数的注明,只是在图中画了一个电抗器的符号而已。
而所标电容器的容量,也只是电容器铭牌容量而已,实际运行时,最大能补偿多少无功功率,也不得而知。
应引起注意的是,电抗器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它要根据所处低压电网负荷情况,变压器容量,用电设备的性质,所产生谐波的种类及各次谐波含量,应要进行谐波测量后,才能对症下药,决定电抗器如何选择。
但往往是低压配电与电容补偿同期进行,根本无法先进行谐波测量,然后进行电抗器的选择。
退一步说,即使电网投入运行,进行谐波测量,但用电设备是变动的,电网结构也是变化的,造成谐波的次数及大小有其随意性,复杂性。
因此正确选用电容器所用的串联电抗器也成为疑难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随便一个电抗器的符号或口头说明要加电抗器那么简单了。
不得随意配合,否则适得其反,造成谐波放大,严重时会引发谐振,危及电容器及系统安全,而且浪费了投资。
有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正确选用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问题,将本人研究的一点心得,撰写成文,以候教于高明。
二、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及谐波危害电力系统产生谐波的原因主要是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点。
所谓非线性,即所施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非线性关系。
例如变压器的励磁回路,当变压器的铁芯过饱和时,励磁曲线是非正弦的。
当电压为正弦波时,励磁电流为非正弦波,即尖顶波,它含有各次谐波。
非线性负载的还有各种整流装置,电力机车的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炉,EPS,UPS及各种逆变器等。
目前办公室里电子设备很多,这里存在开关电源及整流装置,其电流成分也包含有各次谐波,另外办公场所日光灯及车间内各种照明用的气体放电灯,它们也是谐波电流的制造者。
日光灯铁芯镇流器及过电压运行的电机也是谐波制造者。
电抗器选择方法1.1电抗率的选择■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当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一般为12%;也可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率。
只有3次等零序谐波不需要补偿时也可以选择零序滤波电抗器。
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一般为12%;也可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率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5次3次谐波含量很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包括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忌用0.1%~1%的串联电抗器。
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12%或12%与4.5%~6%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7次及以上(中频冶炼、电镀、轧机、工业炉、单晶炉等大部分工业负荷为此类负荷)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
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
■对于采用0.1%~1%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3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特征次背景严重超过了国标限值,需要谐波治理达到国标要求的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滤波设计并特殊定做滤波电抗和其它滤波组件负荷容量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相当时选择并联型无功补偿兼谐波治理装置。
负荷容量远小于配电变压器时选择串联型无功补偿兼谐波治理装置。
1.2电抗器类型的选择电抗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分为油浸式铁芯电抗器、干式铁芯电抗器、干式空芯电抗器、干式半芯电抗器、干式磁屏蔽电抗器,不同类型的电抗器互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用电现场情况斟酌选择。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1 前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
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
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
在地区的配电和变电系统中,选择主要电能质量污染源和对电能质量敏感的负荷中心设立电能质量控制枢纽点,在这些点进行在线电能质量监测、采取相应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母线处的谐波“污染”暂未得到根本整治之前,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谐波放大。
在并联电容器的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串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高次谐波和限制合闸涌流[1],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
但是串联电抗器绝不能与电容器组任意组合,更不能不考虑电容器组接入母线处的谐波背景。
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2 电抗器选择不当的后果2.1 基本情况介绍某110kV 变电所新装两组容量2400kvar 的电容器组,由生产厂家提供成套无功补偿装置,其中配置了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容量为144kvar。
电容器组投入运行之后,经过实测发现,该110kV 变电所的10kV 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达到4.33%,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4%的限值[2],其中 3 次谐波的畸变率达到 3.77%,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3.2%的限值[2]。
电力电容器基础知识讲解主讲:概述高压断路器短路电流的开合并联电容器的保护并联电容器的运行与维护1.接线类型及优缺点:目前在系统中运行的电力电容器组的接线有两种:即星形接线和三角形接线。
电力企业变电所采用星形居多,工矿企业变电所采用三角形居多。
三角形接线优点:可以滤过3倍次谐波电流,利于消除电网中的3倍次谐波电流的影响。
三角形接线缺点:当电容器组发生全击穿短路时,故障点的电流不仅有故障相健全电容器的放电涌流,还有其他两相电容器的放电涌一、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流和系统短路电流。
故障电流的能量往往超过电容器油箱能耐受的爆裂能量,因而经常会造成电容器的油箱爆裂,扩大事故。
星形接线优点:当电容器发生全击穿短路时,故障电流受到健全相容抗的限制,来自系统的工频短路电流将大大降低,最大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3倍,并没有其他两相电容器的放电涌流,只有故障相健全电容器的放电电流。
故障电流能量小,因而故障不容易造成电容器的油箱爆裂。
在电容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靠性较高。
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接线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容量,以及单台电容器的容量、所连接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有关。
220~500kV变电所,并联电力电容器组常用的接线方式:(1)中性点不接地的单星形接线。
(2)中性点接地的单星形接线。
(3)中性点不接地的双星形接线。
(4)中性点接地的双星形接线。
6~66kV为非直接接地系统时,采用星形接线的电容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2.电容器的内部接线(1)先并联后串联:此种接线应优先选用,当一台电容器出现击穿故障,故障电流由来自系统的工频故障电流和健全电容器的放电电流组成。
流过故障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故障电流较大,熔断器能快速熔断,切除故障电容器,健全电容器可继续运行。
(2)先串联后并联:当一台电容器出现击穿故障时,故障电流因受与故障电容器串联的健全电容器容抗限制,流过故障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故障电流较小,熔断器不能快速熔断切除故障电容器,故障持续时间长,健全电容器可能因长时间过电压而损坏,扩大事故。
电抗器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以下简称电抗器)的设计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自然环境等,合理地选择其技术参数;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新建或扩建的6~63KV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选择。
第1.0.3条本标准所指电抗器是串联于高压并联电容器回路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用于限制合闸涌流,减轻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和防止发生系统谐波谐振。
第1.0.4条电抗器的设计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环境条件第2.0.1条电抗器的基本使用条件:一、安装场所:户外或户内;二、环境温度:-40℃~+40℃;-25℃~+45℃;三、海拔:不超过1000m;四、相对湿度:对于户内电抗器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日平均不超过95%;五、地震裂度: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六、户外式最大风速为35m/s;七、电抗器的外绝缘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cm/KV。
对于重污秽地区可以取3.5cm/KV。
第2.0.2条选用电抗器时,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当环境条件超出其基本使用条件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向制造厂提出补充要求,制造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产品;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户内布置、水冲洗、减震装置等。
第三章技术参数选择第一节电抗率的选择第3.1.1条电抗率的选择,应使装置接入处n次谐波电压含量和电容器上n次谐波电压值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3.1.2条当仅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宜选用电抗率为0.1%~1%的电抗器。
第3.1.3条为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抑制3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12%~13%的电抗器。
第3.1.4条在电力系统谐波电压较大时,应由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属单位负责采取限制谐波的措施,在采用交流滤波电容器装置时,电抗器应按滤波电抗器的要求选择。
将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构成去谐系统可以避免这些谐振现象。
去谐系统的自振频率介于最低的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之间,对于高于去谐系统自振频率的谐波而言,去谐系统表现为感性,避免了谐振;对于50Hz的基波频率而言,它呈容性,因而无功功率可以得到补偿。
此串联电抗器不但能抑制合闸时的瞬时涌流,而且可抑制、吸收谐波电流,具有滤波作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
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
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
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