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实训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56
面向对象实习报告(共5篇)第1篇:面向对象实习报告实习题目一1.三个自定义类本题有三个自定义的类:点类VecPosition,圆类circle,矩形类Rect,运用类的继承思想从这三个类中抽象出公共基类base。
其中base中有一个纯虚函数virtual void draw()=0; VecPosition类主要实现各个运算符的点的构造,运算符的重载,求两点距离,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给定其他几个点的范围内,以及与向量有关的几何运算。
Circle类主要实现圆对象的构造,圆的相关参数设置,求取圆的周长函数(doubleCircle::getCircumference())、面积函数(double Circle::getArea()),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圆内bool Circle::isInside(VecPosition pos),求两个圆交点函数int Circle::getIntersectionPoints(Circle c,VecPosition *p1,VecPosition *p2)返回加点个数。
求两个圆的相交面积double Circle::getIntersectionArea(Circle c)。
矩形由左上点坐标和右下点坐标确定。
包括矩形的构造,参数的设置修改,求矩形的面积,周长,以及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矩形内。
2.可视化界面建立单文档工程,添加画图菜单,如下图:三个菜单项分别画点,画线,画矩形。
在view.h中添加如下变量:CPoint类的 m_oldpt,m_pt用于记录画图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
Circle m_circle,Rect m_rect,用于构造圆和矩形。
afx_msg voidOnLButtonDown(UINT nFlags, CPoint point)是响应鼠标按下的消息,并将当前坐标传给m_oldPoint。
用switch分支控制画图种类,在view类中加入变量i,添加三个菜单消息响应函数,对i进行赋值;当点击菜单项“点”时,i=0;当点击菜单项“圆” 时,i=1;当点击菜单项“矩形”时,i=2;在view中添加void C实º习一View::OnLButtonUp(UINT nFlags, CPoint point)用来响应鼠标左键弹起消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二)引言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二)的相关内容。
实验(二)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巧。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正文内容:1. 类与对象1.1 定义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1.2 区分类和对象的特点和属性1.3 类的成员变量与成员函数的关系1.4 类的继承与派生的用法和作用1.5 类型转换和类型检查的重要性和技巧2. 封装和继承2.1 封装的原则和目的2.2 不同类型的访问控制修饰符的应用与实践2.3 继承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2.4 多态性的应用与实例解析2.5 接口与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3. 异常处理3.1 异常处理的基本原则和作用3.2 异常的分类与处理方式3.3 异常处理的语法和使用方法3.4 异常处理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3.5 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和注意事项4. 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和原则4.1 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概念和思维方式4.2 SOLID设计原则的介绍和实践应用4.3 设计模式的分类和使用场景4.4 常用设计模式的详细介绍和实例应用4.5 面向对象设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5. 实践与案例分析5.1 针对实验要求的代码设计与实现5.2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在实验中的运用和效果5.4 实际项目中的面向对象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5.5 实验总结和下一步改进计划总结:通过本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技巧进行程序开发和问题解决。
实验的实践部分更加加深了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实验报告1.1实验目的1. 通过实例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2.熟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
3.熟练绘制重构后的结构图(类图)。
1.2实验内容1.在某绘图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大小不同的画笔(Pen),并且可以给画笔指定不同颜色,某设计人员针对画笔的结构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初始类图。
通过仔细分析,设计人员发现该类图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如果需要增加一种新的大小或颜色的笔,就需要增加很多子类,例如增加一种绿色的笔,则对应每一种大小的笔都需要增加一支绿色笔,系统中类的个数急剧增加。
试根据依赖倒转原则和合成复用原则对该设计方案进行重构,使得增加新的大小或颜色的笔都较为方便,请绘制重构之后的结构图(类图)。
2.在某公司财务系统的初始设计方案中存在如图1-2所示的Employee类, 该类包含员工编号(ID),姓名(name),年龄(age).性别(gender)、薪水(salary)、每月工作时数( workHoursPerMonth),每月请假天数(leaveDaysPerMonth)等属性。
该公司的员工包括全职和兼职两类,其中每月工作时数用于存储兼职员工每个月工作的小时数,每月请假天数用于存储全职员工每个月请假的天数。
系统中两类员工计算工资的万法也不一样,全职员工按照工作日数计算工资﹐兼职员工按照工.作时数计算上资﹐内此在 Employee 类中提供了两个方法calculateSalaryByDays()和calculateSalaryByHours(),分别用于按照大数和时数计算工资,此外,还提供了方法displaySalary()用于显示工资。
试采用所学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分析图1-2中Employee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重构绘制重构之后的类图。
3.在某图形界面中存在如下代码片段,组件类之间有较为复杂的相互引用关系:如果在上述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组件类,则必须修改与之交互的其他组件类的源代码,将导致多个类的源代码需要修改。
实验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2课时)一、实验目的1 )熟悉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创建对象的方法。
3)掌握只读字段的声明及使用。
4)学习定义和使用带参数构造函数。
5)熟悉访问权限控制符。
6)掌握属性的定义和使用。
7)掌握关键字this。
8)理解继承的概念,学会定义和使用派生类。
9)学会定义和使用接口。
10)掌握继承过程中的方法重写,区分它与方法隐藏、方法重载的不同。
11)掌握多态。
12)熟悉关键字base。
二、实验要求1)程序结构清晰、语句完整,包含有头文件和main函数;2)格式正确,语句采用缩进格式;3)设计子函数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4)编译、连接通过,熟练使用命令键;5)运行结果正确,输入输出有提示,格式美观。
三、实验设备、材料和工具1)奔腾2计算机或以上机型2)C#.NET2008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描述图书信息的类并测试。
类中应保存有图书的书号、标题、作者、出版社、价格等信息。
步骤:1)定义图书类Book,Book类中包含isbn(书号)、title (标题)、author(作者)、press (出版社)、price (价格)等私有字段。
由于对一本书来说,书号是唯一的,因此,isbn字段应声明为只读的。
2)为Book类中的每个字段定义相应的属性,由于isbn字段只读的,其相应属性也应该是只读的。
3)为Book类定义两个构造函数,其中,一个构造函数将所有字段都初始化为用户指定的值,另一个构造函数只要求用户指定有关书号的信息,它将调用上一个构造函数初始化对象,初始化时,价格取0,除书号的其他信息取“未知”。
4)为Book类定义方法Show,Show方法用于显示图书的所有信息。
5)编写Main方法测试Book类,Main方法中分别使用上述两个构造函数创建Book对象。
2、根据几何图形的组合与继承关系定义用于描述点、直线、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类(或结构)。
要求首先定义一个几何图形接口描述所有几何图形的共有特性,上述几何图形都必须现实该接口,并且其中用于描述点的类型最好定义为结构。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原则与实践1. 引言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是一种通过将系统划分为相互交互的对象来构建软件应用的方法。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设计准则和原则是指导设计师如何创建可维护、可扩展和可重用的软件系统的重要指南。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它们。
2.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单一职责原则要求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如果一个类负责过多的职责,那么它将变得臃肿和难以维护。
通过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可以使类的职责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和维护。
例如,在一个订单管理系统中,订单类应该只负责订单的创建、修改和查询,而不应负责其它业务逻辑。
3. 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OCP)开放封闭原则要求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对扩展是开放的,对修改是封闭的。
换句话说,一个软件实体应该通过扩展来增加新功能,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代码来实现。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例如,通过使用设计模式中的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在不修改已有代码的情况下新增不同类型的产品。
4. 里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里式替换原则要求可以使用基类对象的地方,一定可以使用其派生类对象。
换句话说,子类对象在继承基类时应保持与基类一致的行为。
遵循里式替换原则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并减少系统出错的概率。
例如,一个基类是“动物”,派生类可以是“狗”、“猫”等,它们在各自的行为上应该与基类“动物”保持一致。
5.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DIP)依赖倒置原则要求依赖于抽象的编程,而不依赖于具体实现。
这可以通过使用接口或抽象类来实现。
通过依赖倒置,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的具体实现,而是依赖于它们的抽象接口。
这样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并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一、摘要本次面向对象技术实训以Java编程语言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语法、类和对象的设计与实现、继承与多态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高了编程能力。
本文将从实训内容、方法与收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实训内容1.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1)面向对象编程(OOP)的基本概念:封装、继承、多态。
(2)Java编程语言中的面向对象编程特性:类、对象、构造方法、访问控制符等。
2. 类和对象的设计与实现(1)设计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设计并实现学生类、教师类、课程类等实体类,以及相关的方法。
3. 继承与多态(1)使用继承实现学生类和教师类的继承关系。
(2)通过多态实现不同类对同一方法的重写和重载。
4. 实际项目开发(1)设计并实现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包括图书类、读者类、借阅类等。
(2)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查询等功能。
三、实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根据实训内容,动手编写Java程序,实现面向对象编程。
3. 交流与讨论:在实训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查阅资料: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高编程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掌握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后续课程和实际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
2. 编程能力: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高了编程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3.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本次面向对象技术实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还提高了编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与实践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论,它以“对象”为中心,将现实中的事物抽象成软件中的对象,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实现软件开发过程。
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和实践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涉及到多种设计原则和方法,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单一职责原则是指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即一个类只有一个职责(或引起类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类负责太多功能,那么当其中一个功能改变时,可能会影响其他功能,导致不必要的代码改动。
因此,我们需要将一个类拆分成更小的类,每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将功能之间的耦合度降到最低。
例如,我们在设计一个计算器程序时,可以将计算器拆分成显示器、按钮、运算器等多个类,每个类只负责自己的功能,这样当其中一个功能改变时,不会对其他功能造成影响。
二、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开闭原则是指一个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一个类的实现是不可变的,那么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时就需要修改原有的代码,这将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将一个类的实现设计成可扩展的,当需求改变时,可以通过扩展这个类来满足新需求,而不是修改原有的代码。
例如,在一个图形绘制程序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基类Shape,然后派生出Rectangle、Circle、Triangle等子类,当需要增加新的图形时,只需要扩展这些子类即可。
三、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里氏替换原则是指子类可以替换其父类并能够正常工作。
换句话说,一个子类应该能够替代其父类并继承其全部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修改原有的代码。
如果一个子类不能完全替代其父类,那么就需要重新设计类的继承关系,将其拆分为更小的类,或者调整类的功能划分。
一、前言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当今软件开发领域的主流编程范式,具有封装、继承、多态等特点。
为了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和面向对象思维能力,本学期我们进行了面向对象课程的实训。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标本次实训旨在帮助我们:(1)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模式;(2)学会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C++等)进行编程;(3)提高编程能力和面向对象思维能力;(4)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模式,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优势;(2)实践操作:通过编写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程能力;(3)项目实战:分组完成一个小型项目,锻炼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面向对象编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2)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接口隔离原则、组合优于继承等;(3)常用设计模式: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适配器模式等。
2. 实践操作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编写程序,掌握了以下技能:(1)掌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法规则;(2)熟练运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进行编程,提高编程效率;(3)学会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提高代码质量。
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在项目实战阶段,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以下技能:(1)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分工;(2)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确保信息畅通;(3)协调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训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方面在理论学习阶段,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扎实,如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应用。
设计模式(2)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结合实例,熟练绘制设计模式结构图。
2.结合实例,熟练使用 Java 语言实现设计模式。
3.通过本实验,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设计模式。
二、实验要求1.结合实例,绘制设计模式的结构图。
2.使用 Java 语言实现设计模式实例,代码运行正确。
三、实验内容1.迭代器模式设计一个逐页迭代器,每次可返回指定个数(一页)元素,并将该迭代器用于对数据进行分页处理。
绘制对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2.适配器模式某 OA 系统需要提供一个加密模块,将用户机密信息(例如口令、邮箱等)加密之后再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已经定义好了数据库操作类。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现需要重用已有的加密算法,这些算法封装在一些由第三方提供的类中,有些甚至没有源代码。
试使用适配器模式设计该加密模块,实现在不修改现有类的基础上重用第三方加密方法。
要求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需要提供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两套实现方案。
3.模板方式模式和适配器模式在某数据挖掘工具的数据分类模块中,数据处理流程包括 4 个步骤,分别是:①读取数据;②转换数据格式;③调用数据分类算法;④显示数据分类结果。
对于不同的分类算法而言,第①步、第②步和第④步是相同的,主要区别在于第③ 步。
第③步将调用算法库中已有的分类算法实现,例如朴素贝叶斯分类(Naive Bayes)算法、决策树(DecisionTree)算法、K 最近邻(K-NearestNeighbor , KNN)算法等。
现采用模板方法模式和适配器模式设计该数据分类模块,绘制对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4.工厂方法模式在某网络管理软件中,需要为不同的网络协议提供不同的连接类,例如针对 POP3 协议的连接类 POP3Connection、针对 IMAP 协议的连接类 IMAPConnection 、针对 HTTP 协议的连接类 HTTPConnection 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习报告班级:禹口子肓: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时间:一•实习目的1. 学习怎样启动和退出VB,熟悉VB的工作环境2. 掌握基本控件的重要属性、事件;3 .熟练掌握在窗体上建立上述控件的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事件过程代码的编写;5. 掌握建立基于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过程6. 学习用属性窗口设置对象属性及用代码设置对象属性的方法。
7. 学习如何用对象(窗体和控件)建立界面及在代码编辑器中输入程序代码的基本操作。
8 .基本掌握用VB开发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二.程序设计实验1基本算法练习1 •编写程序求“自己学号后3位到500 ”以内的所有素数及自然数对M 卜弭■网的自胳軌吋2.编写程序“计算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实验:计算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以最小公倍数作为总金额,计算人民币各种票额的张数3 plLredH’」血1L ・・■—- LJTJ -u^- «L 371583726 112225J3 1^49 17 3 7-993 4 82604 8 3 11213334 9 4-J7J7JI7 3 3 1 3 1 J T 59571504S 112JJ14 <-4-yr25ft- w 1】■毎 HI ”曲it 之沪-ui 砒・b 4材”榔裝丈4- >J» M*乌 1 H, *■- IT* L 时鸟 酣*,柿豪也卜-Mb kltK 3□"贰it 孔尹- LU^ 1H, t +*= J1< lU* tJ7F A«4— 14, l Jlij 卄畀衬邕i ■•- ili ili 乌 W 2■与 1*1,钳丸” >-JR I 艸勺 221, +— 1^1i«At 14打林辕也卜-m i«M 呱更|t*妾-KU l«i 阿•"曲 4(4 ISTtr 117h >- 5?t04^ l”.・筆鼻JH 讣“粤?(J hAH < •- Ml 1^0 t in p *m<+— 314 r. >- <<l ■ 4»4 柿気丸報乏丰-利& iM^ »i讣■由2H”声做屯4-忙0 lil^r43 -百我* +»-冊、 订・匕II 』,■**<>- 41* -2 - - ----- - ....... - - - ....... .#x*tAFJfJF £41上鼻 £>/x 倉览1 <屯<屯<也i.i <<也足走也xi.<w 也<也足*也屯也也M*.£lttt«tvvK 修毂K«*t*«*tfrttft 戡最v«t.*stft 鸭・fl ・n "MK<Rfl*MAA ft A A A A 两A ZM C希优[? 4 1 L 9 6-f 7 s 1456-6 1-4-7379777995 9 ?6 I 5 UT 37 2 7 J 3 3 4 45*5=2 56*6=36 25*25-625 7^*76=57764 .编写程序“百钱百鸡问题”实验:编写程序解决百钱买百鸡问题:公鸡5元/只,母鸡3元/只,小鸡一元3. 编写程序“歌德巴赫猜想及守形数”luJ 屯—I 虹邑:i^o 绿邑:120-200间为偶数命解买3只,用100元买100只鸡,问有哪些购买方案?实验2常用统计练习1. 成绩统计实验:利用文本框作为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产生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4门课程的成绩2 .字符统计实验:随机产生200个“32到自己学号后3位”且小于128的随机数,将其转换成相应字符,形成一段统计字符。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面向对象设计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 学会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和实现;4. 提高软件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Eclipse IDE3.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面向对象设计进行,包括以下内容:1.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类的设计与实现;3. 继承与多态的应用;4. 设计模式的应用;5.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四、实验步骤1.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将问题域中的对象作为设计的基本单元,以对象为核心进行系统设计。
(2)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封装、继承、多态。
2. 类的设计与实现(1)定义类:根据问题域中的对象,定义相应的类。
(2)实现类:为类添加属性和方法,实现类的功能。
3. 继承与多态的应用(1)继承:通过继承,可以复用已有的类的设计和实现,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2)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4. 设计模式的应用(1)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2)工厂模式:用于创建对象,而不直接指定对象的具体类型。
(3)观察者模式: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他依赖于该对象的对象会得到通知。
5.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1)需求分析:分析问题域,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的架构和模块。
(3)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
(4)测试与调试: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符合预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完成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类的设计与实现、继承与多态的应用、设计模式的应用以及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等内容。
通过实验,掌握了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软件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原理及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目前程序设计领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设计方法,伴随着软件开发的日益复杂,我们需要高效的方法来管理和维护软件的复杂性。
在OOP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是根据类定义而创建的。
类定义了一组属性和行为,对象是类的实例,拥有这些属性和行为。
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组织代码,提高代码重用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征分别为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是指将数据和行为打包到一个单元(class)中,通过访问权限限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继承是指通过已有类派生出新的类,子类继承父类的所有属性和行为,同时可以添加自己的属性和行为,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性。
多态是指同一行为对于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多态的实现方式有重载、重写和向上转型等。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OOA)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是软件设计中的第一步,它主要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 OOD)是软件设计的第二步,它主要是在OOA的基础上,根据系统需求,定义系统中的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
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中,主要有以下步骤:1. 需求收集和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理解用户的需求,收集和分析需求。
2. 建立用例图和场景描述:从需求中抽取功能点,建立用例,同时描述用例的详细场景。
3. 建立类图:根据用例图和场景描述,建立类图,描述类之间的关系和属性。
4. 设计框架和结构:根据类图,设计系统的框架和结构。
5. 编写代码:在完成以上步骤后,编写代码实现系统。
面向对象实践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很多编程语言来实践,较为常见的有Java、C++、Python等。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编程语言的特点和优势,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习指导书童春芽二O一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章V C 编程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1)一、程序框架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1)二、V C 程序框架五个类介绍... ... ... ... ... ... ... ... ... ... ... ... ... ... ... (5)三、菜单修改... ... ... ... ... ... ... ... ... ... ... ... ... ... ... ... ... ... ... ... ... (6)四、鼠标事件响应程序框架... ... ... ... ... ... ... ... ... ... ... ... ... ... ... (8)五、鼠标坐标显示… … … … … … … … … … … … … … … … … … … … 1 0六、编写菜单响应函数… … … … … … … … … … … … … … … … … … 1 2七、V C 图形编程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1 6八、技巧:“ 橡皮筋” 技术… … … … … … … … … … … … … … … … 1 7本章实习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第二章图形生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1 9一、生成直线的 D D A算法… … … … … … … … … … … … … … … … … 1 9二、生成圆的 B r e s e n h a m 算法… … … … … … … … … … … … … … … 2 3三、生成圆的正负法… … … … … … … … … … … … … … … … … … … 2 9四、 B e z i e r 曲线… … … … … … … … … … … … … … … … … … … … … 3 3本章实习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2第一章VC编程基础一、程序框架建立一个VC 应用程序包含了一系列支持程序和资源,建立一个VC 应用程序称为建立一个“工程”,一个工程建立在一个工作区中。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与优化引言在我进行的软件开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面向对象的项目,并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开发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入了解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和优化技巧,对软件开发的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和原则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基于对象和类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使用对象作为软件系统的基本构建单位,并通过类来组织和管理对象。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则有封装、继承和多态。
1.1 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将数据和行为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象的完整特征。
通过封装,对象的内部细节被隐藏,只暴露出有限的接口供其他对象访问,增加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1.2 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它可以通过从已有类派生新的类来实现代码的复用。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扩展。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减少代码的重复。
1.3 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扩展性原则,它提供了在运行时选择不同行为的能力。
通过多态,可以通过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并根据实际的对象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
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面向对象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在我参与的项目中,面向对象设计被广泛应用于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
以下是我参与的一个模块的面向对象设计实践。
2.1 项目背景项目是一个电商平台,我负责开发商品管理模块。
该模块需要实现对商品的增删改查功能,并提供数据统计和报表功能。
2.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我与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讨论了功能和界面设计,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功能清单。
根据清单,我确定了以下核心对象:商品、类别、属性、价格、库存和销量。
2.3 类的设计根据需求和对象的关系,我设计了如下的类结构:- 商品类:封装商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描述、价格、属性等。
- 类别类:封装商品的类别信息,包括名称、描述、关联的商品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原则与实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人们所用的设备、工具、服务等全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软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软件开发就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
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就是其中的一种核心方法。
本文将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原则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封装原则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它主要通过访问控制实现。
访问控制机制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类中,使得它们只能被同一个类及其子类中的方法访问,而不能被其他类访问。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对于访问控制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类的可视性控制来介绍。
二、继承原则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它使得一个类可以从另一个类中派生出来,这样得到的新类就具有了原来类的一些属性和方法。
继承提供了代码的重复使用机制,可以减少代码量,提高开发效率,并且可以使程序更加容易扩展和维护。
我们可以通过子类和父类的关系来介绍继承机制。
三、多态原则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第三个基本特征。
它使得同一个方法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现,这样就可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实现多态的方式有很多,如接口、抽象类、虚函数等。
通过多态机制,开发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程序,同时代码也变得更加简洁易懂。
多态可以通过接口和抽象类的关系来介绍。
四、实践以上三个原则都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特征,而面向对象编程的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尽量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容易引起命名冲突,会使程序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其次,代码重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每个类都只写一遍,会出现很多重复的代码,这样就会非常浪费时间。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程序的可扩展性,这意味着程序必须能够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快速适应新的需求。
而这就需要我们的程序写得更加抽象化,这样就可以方便地修改程序。
总之,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方法,其核心原则包括封装、继承、多态。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码规范一、引言在我参加软件开发实习期间,我深入研究了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码规范的重要性,并在项目中实践了这些原则。
本文将对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码规范进行探讨,并分享我的经验和教训。
二、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系统看作是由多个对象相互交互组成的。
面向对象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则:1. 封装:将数据和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一个对象中,避免对外暴露实现细节。
这样可以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2. 继承:通过继承机制,可以从现有的类派生出新的类,并在新的类中添加或修改功能。
这样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性,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 多态:多态性允许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
通过多态,可以减少条件语句的使用,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读性。
面向对象设计的目标是创建易于理解、可扩展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
在实习项目中,我遵循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并将代码组织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这种设计使得整个系统变得清晰,并且更易于调试和扩展。
三、编码规范编码规范是一种约定,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码规范原则:1. 命名规范:命名应具有描述性和一致性。
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函数名和类名,避免使用缩写和简写。
另外,选择一种命名风格(如驼峰命名法或下划线命名法)并保持一致。
2. 缩进和空格:采用一致的缩进风格,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空格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另外,避免在行尾使用多余的空格。
3. 注释规范:对代码进行适当的注释,尤其是复杂的逻辑和算法。
注释应该清楚、简洁,并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代码意图。
4. 设计模式: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常见的设计模式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设计模式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在实习项目中,我严格遵守了编码规范,并且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代码审查,以确保代码符合规范。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与实践一、引言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使用对象和类的概念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
然而,一个成功的面向对象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到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
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五个基本原则,并提供了一些实践方法来帮助您设计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二、面向对象设计五个基本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SRP)单一职责原则指出,每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任务。
换而言之,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理由来改变它,这样可以降低代码的复杂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开放封闭原则(OCP)开放封闭原则指出,一个系统中的对象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这可以通过多态性和抽象来实现,从而实现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3.里氏替换原则(LSP)里氏替换原则指出,任何一个父类出现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它的子类来代替。
这可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并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
4.依赖倒置原则(DIP)依赖倒置原则指出,高层模块不应该直接依赖于底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这可以使得代码更加稳定,易于扩展和维护。
5.接口隔离原则(ISP)接口隔离原则指出,一个类不应该依赖于不需要的接口,也不应该被其他类依赖其不需要的接口。
这可以确保代码的高内聚性和低耦合性。
三、面向对象设计实践方法1.用例分析和建模用例分析和建模是一个关键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它可以帮助团队确定系统需求,并创建一个详细的系统设计。
建模工具如UML可以帮助团队可视化数据结构,类,对象和接口。
2.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解决常见的软件设计问题,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等。
3.测试驱动开发(TDD)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以测试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它可以帮助团队提高代码质量和软件系统的可测试性。
开发者可以在编写代码前编写测试用例,并在代码编写完成后运行测试用例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四、结论面向对象设计是软件开发中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团队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