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和拖延说再见4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拖延告别引言:心理健康在如今社会中变得愈发重要,而其启蒙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告别拖延习惯。
第一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掌握有效处理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方法;3. 能够主动寻求帮助,解决心理困扰。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的定义及种类;- 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有效处理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方法- 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日常习惯改变情绪状态;- 放松技巧:学习冷静下来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等;- 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解决心理困扰。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情绪认知、情绪调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能力;3. 情景体验:通过游戏和模拟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习成果评价:书面测试或小组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拖延告别一、拖延的定义及影响拖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故意延迟或推迟完成任务或行动。
这种习惯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压力、影响学习成绩、降低自我效能感等。
二、拖延的原因1. 任务过于庞杂:面对多个任务,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容易选择逃避;2. 缺乏时间管理策略:不会合理规划时间,导致任务拖延;3. 缺乏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无法坚持完成任务,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
三、帮助学生告别拖延习惯的方法1. 认识拖延的影响:通过讲解拖延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意识到这一习惯的危害;2.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建立起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3. 培养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通过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激励的能力;4.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分解任务,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克服拖延的困难。
第四课和拖延说再见教学目的:让孩子从小逐渐了解拖延的危害,探索拖延的原因,克服拖延。
教学重点:认识到自身拖延的行为,并探索改善拖延习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改善拖延习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技术时阶段图运用间情境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看“拖延” 的展示拖PPT5导入经历:早晨闹钟响了,想起床又告漫画展示延的现分诉自己“再睡几分钟吧”,结果有可象,引钟能迟到;这一周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入课题务下个周还没完成 ,, 拖延使我们的无数梦想变成幻想。
拖延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更加难以改变,所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和拖延说再见。
初步说说自己的拖延故事。
访谈过结合自10探究结合书上三年级的同学李想制程:请三到四身情况分订暑期生活计划的事例,请同学们名同学上台引导学钟说一说你的拖延故事,并请谈谈你访谈。
生发现觉得拖延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谢谢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对拖延的看法及拖延的原因。
拖延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个问题。
早在明代诗人钱鹤弹就有这样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描写的就是拖延给人生带来PPT的危害。
活动拖延确实有很多危害,让我们的培养学10明理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同时也让内心生自己分产生极大的的矛盾和煎熬。
确良发现拖钟那么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绝大延原因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拖延的原因是以小组为单以及解懒惰,或者认为是自己没有掌握时位,先讨论自决问题间管理的正确方法。
己在哪些事的能这种认知看似非常有道理,但上是不拖延力。
实际上并不正确。
请大家仔细思考的,是怎么做一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非常感到不拖延的,兴趣的事情,比如逛街、比如上网、然后再讨论比如游戏,你会拖延么?一般都不会。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成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小结:我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拖延的四大原因,大家思考一下是否有道理。
1、对取得成功信心不足2、讨厌被人委派的任务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不做小拖拉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不做小拖拉——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拖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尤其在小学生群体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拖延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压力和焦虑情绪的增加。
因此,通过这堂课程,我们将帮助学生了解拖延的危害,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摒弃这一坏习惯。
第一部分:引发思考1. 通过一个趣味游戏或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拖延问题的思考。
可以描述一个小朋友因为拖延做作业而导致作业太多时无法完成,从而产生了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他们有类似的体验,并探讨拖延的原因。
第二部分:认识拖延的危害1. 帮助学生了解拖延的危害。
可以列举一些例子,如错过重要截止日期、学习成绩下降、时间管理困难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2.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朋友因拖延产生的困扰和不愉快的经历。
再请同学们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
第三部分:寻找解决办法1. 引导学生意识到解决拖延问题的必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或故事讲述,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功克服拖延问题的例子。
这些例子可以来自于历史人物、作家、运动员、艺术家等。
2. 探索解决拖延问题的方法。
可以共同讨论以下策略:a. 列出待完成任务的清单,设置优先级,制定时间计划。
b.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拆分为小任务,逐步实现目标。
c. 培养自我约束力,设定小奖励机制以激励自己。
d. 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身边的“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
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环境对拖延行为的影响。
鼓励他们寻找积极向上的朋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部分:提出行动计划1. 鼓励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每位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拖延问题,列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时间表,并将其贴在学生指定的地方(如课桌、墙壁等)作为提醒。
2. 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和支持。
可以建立小组分享和反馈机制,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鼓励和提醒。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7.和“拖延”朋友说再见一、前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遇到困难或者压力,进而拖延学习或行动。
拖延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也会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
因此,让学生学会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和心态等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拖延的含义及其危害•学习拖延的成因和对策•学习适当运用“吃青蛙”策略•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2.能力目标•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课业或者任务•能够避免拖延现象产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3.情感目标•向学生强调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时间管理和心理调适的技能•理解拖延现象并学习其对策•学习如何适当运用“吃青蛙”策略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拖延的惯性思维和惰性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四、教学内容1. 了解拖延的含义及其危害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视频资料或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什么是拖延,以及拖延对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危害。
2. 学习拖延的成因和对策介绍拖延的成因和主要的对策方法,如制定规划、设定目标、分解任务、强化心理暗示和治疗自我对话等。
3. 学习适当运用“吃青蛙”策略让学生了解“吃青蛙”策略的含义,并通过案例或实例分享,指导学生如何适当运用这个策略。
4.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通过老师主持组织,学生自己参与的形式,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如何合理规划任务节奏,以及如何通过时间管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视频资料或个案分析等方式,介绍拖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拖延行为的危害。
2. 互动与讨论法让学生就个人体验或者身边案例分享,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规划时间和任务。
3. 观看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拖延行为的案例,分析其危害以及如何对策。
4. 经验与参考法通过分享成功应对拖延的个人或团队经验,带动学生参考优秀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良好时间管理模式。
和“拖延”说再见(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通用版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小学生常见的拖延行为,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拖延的原因,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拖延行为,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内容将包括拖延的概念、拖延的后果、拖延的原因、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拖延的概念和后果,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帮助学生分析拖延的原因,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3. 教授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律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严重性,激发改变的意愿。
2. 帮助学生找到拖延的原因,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 指导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执行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拖延的概念、后果、原因、时间管理的方法等。
2. 活动材料:如计时器、便签纸、卡片等。
3. 教学视频或案例:展示拖延的后果和成功克服拖延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拖延的概念,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拖延经历。
2. 讲解拖延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二、拖延的原因1. 引导学生分析拖延的原因,如任务难度、情绪波动、外界干扰等。
2.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拖延行为,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三、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
四、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 教授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等。
2. 指导学生如何设置优先级,处理紧急和重要任务。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如按时作息、专注学习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律意识。
六、互动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时间管理心得和解决拖延的方法。
2.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拖延的场景。
《和拖延说再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
2. 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拖延的危害: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3. 制定计划的方法:明确目标、分阶段实施、合理安排时间。
4. 克服拖延的方法:设定截止日期、分解任务、自我激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拖延的危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计划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拖延的危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计划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拖延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克服拖延的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2. 案例材料:拖延的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计时器:用于时间管理实践环节。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拖延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拖延现象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拖延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克服拖延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制定计划的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拖延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克服拖延的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能力。
7. 总结讲解: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克服拖延的重要性。
8.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拖延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制定计划、克服拖延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拖延危害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时间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开展拖延现象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拖延现状,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拖延的危害。
通用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拖延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2.探索拖延的原因,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探索拖延的原因,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任务卡片彩色卡纸音乐教学过程:暖身阶段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拖延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视频)提问:动画片里讲的是谁?他为什么要关掉闹钟?师小结引题其实生活中我们都会又这样的经历,这种情况就叫做“拖延”。
(板书“拖延”)转换阶段心情话吧出示第一段三年级(5)班的李想在暑假还没开始的时候,每天都盘算着暑假计划:“妈妈,暑假我要学拉小提琴!”“小海,咋们暑假每天晚上都去跑步吧?”“刘老师,我的数学成绩现在虽然不好,但是暑假我会好好补习的,等开学就好啦!”……李想想了很多很多……1.看了李想的暑假计划,你有什么想说的?2.过渡:下面接着来看李想对暑假计划的完成情况。
(二)出示第二段终于,暑假开始了,李想刚开始信心满满,可是放假才三天,他每天早上都睡到九点多,起来后又磨磨蹭蹭,再看会儿电视,一眨眼就吃午饭了;午睡起来,打一会儿游戏,装模作样地写几笔作业,,又开始看球赛。
小海来叫他跑步,他推说身体不舒服;妈妈要帮他报小提琴班,他又说自己一个假期时间不够,练不好……就这样,李想这个暑假每天都在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中度过,其实,他有的时候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时间还长呢,后面再做也来得及。
看了李想的暑假表现,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是李想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设疑,那李想的暑假计划到底有没有完成呢?一起来看:出示第三段就这样,直到暑假结束,李想还是什么都没有做。
这个时候,他才如梦初醒,开始着急、后悔,他很疑惑:“我的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导致李想计划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拖延会使我们的梦想变成幻想,会让我们的心情变糟,拖延真是一个坏朋友。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名称: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材: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拖延的坏处。
2. 学生能够掌握解决拖延的方法。
3. 学生能够学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
4. 学生能够学会与那些喜欢拖延的同学说再见。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拖延?2. 拖延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
3. 解决拖延的方法。
4. 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5. 如何与喜欢拖延的同学说再见?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法2. 视频展示法3. 小组讨论法4. 角色扮演法教学步骤:Step 1:导入观看一段视频:“两只猫的悲惨故事”。
该视频主要内容是两只猫为赶时间而出门,但是其中一只猫却不断拖延,结果最后错过了车,两只猫无法到达目的地。
Step 2:讲解什么是拖延?从视频中引出什么是拖延?就是拖延时间,不按预定计划来完成任务。
Step 3:讲解拖延的危害拖延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同伴的进度,甚至导致任务失败。
同时,拖延还会让不愿意拖延的同学感到不满和负担。
Step 4:解决拖延的方法4.1 做好计划:规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对每天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的记录。
4.2 决定优先级:将任务按优先级顺序排序,先完成重要任务。
4.3 专注一点:在完成任务时,可以采取关闭电视,让手机静音等方法来降低干扰。
4.4 固定时间: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好的习惯。
4.5 小奖励:在完成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让坚持变得更加有意义。
Step 5: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例如: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创造一个时间表,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并按时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营销策划,并发现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必要的或不必要的。
Step 6:如何与喜欢拖延的同学说再见?同学的影响可以非常大,尤其是孩子时期。
如果一直与那些喜欢拖延的同学在一起,那么你也很可能会拖延。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激发他们告别拖延的内在动力。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时间利用率。
教学内容1. 拖延的定义与危害:介绍拖延的概念,讨论拖延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个人成长的负面影响。
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时间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探讨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应对拖延的策略:分享实用的应对拖延的方法,如设定明确目标、分解任务、使用番茄工作法等。
4. 建立良好学习习惯:讨论如何通过坚持和毅力,逐步改掉拖延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拖延的危害,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应对拖延的实用策略。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改善拖延行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材料。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时间管理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拖延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拖延行为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拖延的定义、表现和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时间管理教学: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4. 应对拖延策略:分享并讨论应对拖延的有效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5. 实践活动:设计时间管理小任务,让学生现场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2. 核心内容:拖延的定义、危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应对拖延的策略、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设计1. 个人行动计划:要求学生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时间管理计划,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2. 反思日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时间管理实践感受,以及对拖延行为的认识和改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拖延的认识是否有所改变,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拖延应对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克服拖延习惯的意志力和行动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拖延的概念及表现2. 拖延的原因及危害3. 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5. 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学会克服拖延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计划表、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拖延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拖延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拖延的概念、原因及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拖延的严重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拖延的典型表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拖延现象。
4. 方法指导:教授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如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设定截止日期等。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克服拖延的计划,并进行分享。
6. 总结提升: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时间管理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十六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2. 板书内容:- 拖延的概念及表现- 拖延的原因及危害- 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时间管理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
2. 思考自己在克服拖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经验教训。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提供帮助。
三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和拖延说再见4Lesson Four: ___Teaching Objective: To gradually make children aware of the dangers of n。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it。
and e it。
Teaching Focus: To recognize one'___ Difficulty: ___: ___.___:___ Activity Stage: In our daily lives。
we all have experiences of n。
For example。
when the alarm clock rings in the morning。
we may tell ourselves "just a few more minutes" and end up being late。
or we may not finish the study tasks we need to complete in a week until the next week。
n ___。
it ___ difficult to change。
So today。
let's all say ___.___.n: Using the example of Li Xiang。
a third-grade student in the book。
who made a summer life plan。
please share your own n stories and discuss what you think the ___.Thank you to the students who spoke just now。
Several students have shared their views on n and the ___ history。
和“拖延”说再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拖延的危害和原因。
2.掌握克服拖延的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一、拖延是一种不良习惯1.什么是拖延?2.拖延的危害。
3.拖延的原因。
二、如何克服拖延1.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
2.设定明确的目标。
3.专注于重要的任务。
4.充分利用时间。
5.设定奖励和惩罚。
三、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1.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管理自己的情绪。
3.与时间赛跑。
4.拒绝人际干扰。
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拖延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是否存在拖延习惯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1.什么是拖延?拖延是指本应该在某个时间完成的任务,先被放置或者延后到其他时间,最后以一种不好的方式完成或者没有完成。
2.拖延的危害。
拖延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影响健康:拖延的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2)降低学习效率:拖延会浪费大量时间,降低学习效率。
(3)浪费时间:拖延会延迟任务的处理,浪费时间和精力。
(4)错过机会:拖延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机会。
(5)失去信誉:拖延会导致缺少信誉度和信任。
3.拖延的原因。
拖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过于复杂或者难以完成。
(2)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3)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不足。
(4)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奖励。
(5)骄傲或者是压力过大。
三、如何克服拖延1.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
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并将任务分解为小的部分,为完成整个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设定明确的目标。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和收集完成的信息。
3.专注于重要的任务。
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优先级高的任务上,避免被无关的干扰和不必要的任务分散。
4.充分利用时间。
利用片段时间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
5.设定奖励和惩罚。
可以用奖励来激励自己完成任务,用惩罚来惩罚自己未完成任务。
四、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1.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1)制定计划:每天通过设置计划来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
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事拖延以及拖延的危害。
2、让学生找到自身拖延的原因并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
3、让学生能够树立“战胜拖延”的意识,养成做事高效、守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并主动运用克服拖延的方法。
【核心素养】找到自身拖延的原因并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组一张可用于张贴的海报纸,以及写有生活事件的小纸条。
【教学过程】一、心情话吧1、阅读体验。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李想的经历。
2、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李想的时间到底去哪里了?二、心海导航1、阅读体验。
学生阅读材料。
2、概念讲解。
教师通过课本教材,练习实际,讲解什么是拖延,在实际生活中拖延都有哪些危害。
三、说一说,想一想1、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一位同学记录。
2、请小组成员结合自己上面反思部分的回答,说一说自己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记录员进行记录。
4、小组成员各自说一说自己想怎样改掉拖延的坏毛病,说出自己克服拖延的好方法,与小组成员分享。
5、进行小组间交流,全班分享。
四、一分钟可以做什么1、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为学生计时一分钟,看学生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
2、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再为学生计时一分钟,看学生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
3、要求学生一分钟快速书写“0123456789”。
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
4、让学生看到一分钟内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对比平时写作业时一分钟可完成的作业量。
5、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千万不要让拖延偷走了你的时间。
五、今日计划表1、制定“今日计划表”,要求学生具体到每个小时的任务。
2、制定完成后,和同桌交换“今日计划表”,互相监督完成一天的任务计划。
六、加油站1、阅读加油站内容。
2、教师询问哪一条不明白的,进行讲解。
3、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对几条重要的方法给予重点讲解。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一、教学目标1.了解拖延性格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危害2.掌握拖延的解决方法,学会计划和时间管理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4.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内容1.拖延的危害2.拖延的解决方法3.计划和时间管理4.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5.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三、教学重点1.拖延的解决方法2.计划和时间管理3.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教学策略1.问答式授课2.演示教学法3.小组讨论4.角色扮演5.启发式教学法6.实践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拖延”,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图像化地描述拖延的意义,以便拓宽学生的思路。
2.讲解拖延的危害教师通过演示一些拖延会导致的危害,例如荒废时间,影响效率和学业成绩,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损害自己的信用和自尊等。
教师应通过实例和讨论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拖延的危害。
3.讲解拖延的解决方法教师讲解常见的拖延的解决方法,包括:分解大任务,列出小的任务,逐一完成;制定时间表;设置时间目标;做大胆的思考,设立明确的目标;加强自我决策力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和尝试不同方法来解决自己的拖延问题。
4.讲解计划和时间管理教师讲解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极力推介制定好的时间计划,以及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5.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以及良好的时间习惯,比如准时上课,高效地任务完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朋友的游戏中等等,另外,还需要让学生经常检查和调整自己的习惯,不断改进。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用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技术,比如沉浸式思考、自我激励、力量觉醒等,同时要让学生识别和克服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想法,比如焦虑、疑虑等。
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延是一种不良习惯,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克服拖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 拖延的定义和危害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 克服拖延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拖延的危害,学会克服拖延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谜语导入: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天天陪你一起走,无论走到哪里去,都不能把它丢。
”(答案:时间)2. 讨论:为什么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二、认识拖延(10分钟)1. 讲解拖延的定义:拖延是一种不良习惯,是指在面对任务时,故意推迟行动,导致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2. 分析拖延的危害:拖延会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成绩,影响人际关系。
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经历过的拖延现象,以及拖延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善于管理时间的人,能够更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2. 方法分享: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制定计划、分配任务、设置优先级等。
四、克服拖延的方法(10分钟)1. 制定计划:在面对任务时,首先要明确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
2. 设定时间:为每个任务设定一个完成时间,遵循“截止日期原则”。
3.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逐一克服。
4. 自我监督:记录自己的拖延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时间管理方法,克服拖延?2. 个人实践:设定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进度。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拖延的危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拖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