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7_毙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哲学的定义和特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治问题背后的原理和理论,探索政治行为和制度的本质和目的。
政治哲学的特点包括理论性强、思维抽象、关注权力和正义、关注政治伦理和道德等。
2. 政治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政治哲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科学、法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又对其进行思辨和理论深化。
3.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伦理、政治正义、政治价值观等。
4.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性质、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政治伦理与道德等。
二、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主要代表1. 政治权力的理论政治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君主政治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法治政治理论。
其中,君主政治理论主要由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代表;民主政治理论主要由孟德斯鸠、吉恩·雅克·卢梭等代表;法治政治理论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孟子等代表。
2.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民主政治的理论主要包括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理论、政治宪制和制衡理论、民主政治的民主化和制度建设问题。
代表性人物有拿破仑、罗伯斯庇尔、孟德斯鸠、理查德·舍尔登等。
3. 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包括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理论等。
代表性人物有孟子、康德、尼采、马克思等。
4.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社会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代表性人物有罗蒂耶、卢梭、圣西门、四列奥、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
5.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代表性人物有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
2019考研政治复习笔记之形势与政策划重点考研政治你开始复习了吗?政治复习要做好笔记,划分好重点内容,方便二轮三轮复习更好的开展。
毙考题分享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重点笔记,帮大家把重点画出来了,注意看! 2019考研政治复习笔记之形势与政策划重点1.《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05年9月)中朝日韩俄美在北京举行了第4轮6方会谈。
6方从地区和平与稳定出发,达成共识:(1)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
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
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韩方重申其依据《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
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
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
(2)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
朝方和美方承诺,相互尊重主权,和平共存,根据各自双边政策,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朝方和日方承诺,根据《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3)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中、日、韩、俄、美表示,愿向朝鲜提供能源援助。
韩方重申05年7月提出的有关向朝鲜提供200万千瓦电力援助的方案。
(4)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
六方同意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5)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上述共识。
(6)六方同意于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第5轮6方会谈。
2.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联合国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1)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
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5-7】【篇一】(1)区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
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不包括生产力,是指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不是指所有生产关系,而是指占主导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所相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随着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将日益多样化,但这些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3)现代国家的阶级本质始终没有变,但其经济、管理职能确实在增强,看不到国家职能的新变化或由国家职能的某些新变化而否认国家的阶级实质,都是错误的。
(4)区分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5)区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根据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紧密水准,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非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心理学等等,没有阶级性。
(6)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意识的多样化,不是指导思想的多样化,指导思想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性质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7)文化的社会功能,即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能与物质经济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无用论都是片面的、有害的。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8)“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特殊规律的科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是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
(9)“因为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落后于社会存有的变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政治哲学易错点哲学易错点1、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物质就是桌子、椅子、黑板……5、物质和意识互相决定。
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运动的、有形的、有规律的,后者是不变的、无形的、无规律的。
6、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梦。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的本质来自于是乎外部的客观世界。
8、意识能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9、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10、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1、电脑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2、物质决定意识,神是不存在的,因而关于神的观念也是不存在的。
13、世界上存在物质和精神两大现象,因此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14、自然界可以正确认识,许多社会问题不能正确认识。
15、任何时候都会有尚未认识的事物,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16、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意味着意识的作用是无所不能的。
17、人类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客观事物。
18、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1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
20、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21 、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23、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意识同客观存在原型是应当一致的。
24、“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指“精神”和“物质”的直接转化或二者地位的变化。
25、生活中老师与同学具有联系就是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概念。
26、联系的普遍性,就是指事物与周围四面八方事物的联系普遍的。
27、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8、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29、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甚至取消客观联系。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复习提纲(划重点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2加外来成分。
(3(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唐刘禹锡唯物)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了条件。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一)(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的知识点整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有些知识点很容易出错,比较容易混淆,特此整理出来,希望大家在答题时不要出错。
(1)“人脑产生意识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它把人脑的生理活动同意识的心理活动混为一谈,把物质和意识看作就是一个东西,从而否认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
(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完全会代替人脑”是错误认识。
电脑能模拟人的思维活动,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人脑。
但它永远不能完全代替人脑。
因为电脑的模拟活动,是由人创造和赋予的。
从根本上说,没有人脑就不会有电脑。
(3)“劳动和语言一起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是正确认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劳动使类人猿转化为人,才产生人的意识。
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产物,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内容。
劳动不断扩大人的视界,从而丰富和发展意识的内容。
可见,劳动和语言一起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先有设计图,然后进行建筑,这同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的唯物主义原理是不矛盾的”是正确认识。
设计图是在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可以找到它的根源。
先有建筑设计,然后进行建筑说明和表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5)“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
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但意识反作用客观外界必须通过实践,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
(6)“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是错误认识。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性制约的,只有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为可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这是唯意志论。
(7)“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联系”是错误论断。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事物除了直接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等。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速记:重要作品口诀考研政治背诵有技巧可以用,一些口诀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的记住若干知识点,不容易忘记。
下面毙考题分享重要作品口诀,赶紧来背一下吧:重要作品口诀阶级分析萌芽现,国民革命和湖南,农民问题2和3,都在红色政权前。
井冈斗争在28,思想建党首次提,形成星火可燎原,乡村包围夺政权,本本没有发言权,思想路线活灵魂。
调整人口和土地,同样没有发言权。
反日策略持久战,全面分析民资产,敌强我弱四特点,积极防御三阶段。
发刊词中有三宝,统战武斗和党建,首次马论结实践,伟大工程为党建。
中国革命中国党,首提新革一概念,社会性质和动力,无产反帝反封建。
新论提出两步走,完整提出三纲领,新论革党发刊词,标志成熟与发展。
文艺座谈和学习,实事求是为群众。
领导方法若干问,哲学概括群众路。
联合政府在七大,三大作风理密评。
纠正思想立党位,实事求是用马列。
目前形势和任务,新民主义三纲领,没收没收和保护,军事十则土改二。
晋绥讲话在48,总线其中就有俩,新革路线和土改,反帝反封反官僚。
依靠贫雇团中农,革命对象有官僚。
革命到底人专政,人民专政新纲领。
七届二中重转移,执党建设提问题。
农村社会达高潮,政治工作生命线。
十大关系社路探,各方关系共监督。
内部矛盾正确处,辩证分析民与专。
小平主持党决议,评毛分步现代化。
形成标志村围城,成熟标志新革论。
———送给你的话————All you can do is to try your best. Even with those small steps, you re closer to your goal than you were yesterday. 我们能做的只是拼尽全力,即使迈出的步子再小,也比昨天要更接近自己的目标。
————我是推荐课程分割线————2019考研签约班这个对自己的投资,值!。
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淆知识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考研热也愈发高涨。
考研政治作为重要的考试科目,马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然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马哲的易混淆知识点却是令人头疼的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讲解考研政治中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唯物论和唯心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也是较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论则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在考试中,处理好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很关键。
很多题目会用反面引证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理解能力。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辩证法主张宇宙的本质是矛盾的统一,把过程看作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曲折前进”;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一成不变,沉睡着不断扩大的孤立领域。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加强对它们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对比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经历了多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其中的两种代表。
资本主义制度强调私有财产权,财富分配不平等;而社会主义则注重公有制和财富的分配公平。
同时,社会主义追求地球村和平共处,实行阶级斗争的有序化为实现发展,而资本主义则将竞争看作经济最有效率的运行方式。
识别和理解这两种制度之间的不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
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基本路线是指在过渡时期的各种领域中,正确处理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管窥规律,保持不断开拓前进的前进方向和稳定航向,并顺应时代发展,提出新问题,寻找新答案,保持党始终得到为人民服务。
基本纲领则是指在教育、文化、科学与技术、国防和外交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误之分)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4方法论决定世界观(错,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主义也有可取之处,但唯心主义从本质看是错误的)2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标准)4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发生作用有条件的)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4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最新资料推荐------------------------------------------------------2019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常考易混知识点名师整理【马哲+毛概+史纲+思修】2019 考研政治 100 个易混淆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它是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制约的。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4、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5、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这种的人的活动,并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7、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9、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10、生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
1 / 1311、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
12、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3、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14、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15、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16、价值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2019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7)43,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五)(1)社会存有: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点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3)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4)意识形态是社会存有的反映。
具体表现在:★判断社会意识是否先进看它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生产方式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有,有什么样的社会存有,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②意识形态随社会存有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有的。
③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有的。
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5)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背熟)★★★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有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②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
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存有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4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五)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水准和开化状态,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
(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点形态上的反映。
(3)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文化的功能:①知识传承功能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③促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提升、规范人类理解过程的理解功能。
(5)先进文化: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45,文明和文明形态。
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1)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7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基础阶段复习,小编建议考生要仔细的研究理解。
下面分享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大家背一下: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7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
(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2)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辩证的否定: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19考研政治:马原之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8个易错知识点】(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混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2)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
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
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4)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和具体科学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西方的人本主义不同于近代人道主义。
近代人道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西方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当代流行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理性和科学的产物,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6)“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
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
“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7)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
“哲学就是世界观”(不确切)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每一个有相当生活经验的人都有,但并非每个人都自觉地系统地掌握某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原始社会的人也有世界观,但还没有哲学;“哲学是说明哲理的学问”(同语反复);“哲学是理论体系”(定义过宽);“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定义过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很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基础复习阶段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这部分,吃透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易错知识点,大家注意: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7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客观性,生产力是客观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关系。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是社会的思想关系。
(2)区分生产方式的构成、社会形态的构成、社会文明的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的构成。
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形态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构成。
(3)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命题,对当时的反封建斗争有启蒙意义。
但其实质上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要反对这种价值导向。
(4) 世界何者,豪杰而已矣,舍豪杰则无世界。
这是梁启超的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5)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话中的谋事在人承认人的能动作用,但成事在天则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6) 个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7)战国时期邹衍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始终说,这种观点属于历史循环论的错误观点。
(8)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这种观点抛弃了人的社会属性,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宣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坚持了抽象的人的价值观。
是不科学的看法。
(9) 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有恶、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在社会中形成。
(10)哲学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哲学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即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政治的自由是针对纪律而说的。
哲学上的自由指导政治的自由。
(11) 人的本质是由世界观决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的本质不是由世界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