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同型半胱氨酸的宣传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21.57 KB
- 文档页数:1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
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
CBS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的研究表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水平每升高5,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
伴有血浆升高(>10)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升高。
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6、12、叶酸等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许多有关高血症的生化基础有待明确,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及防治需继续探讨。
四、与其它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协同作用吸烟:研究发现,每日抽烟量大于20支,同时血浆>12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水平正常且不吸烟者的12倍。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
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
CBS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在肾脏疾病中检测的意义诊断肾功能不全有很多检测指标,其中血肌酐、尿素氮作为传统指标应用广泛,但其往往在肾功能损害后期才明显增高,为了更好地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需要发现更敏感的评估肾功能的指标。
考虑到临床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本试验选择近年来新的检测项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作为检测指标,观察其与肾功能的关系,同时对比该指标与尿素氮、肌酐等传统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联合测定对于早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进一步论证其对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健康普查的人员57例,年龄18~78岁,平均(36.98±15.47)岁,其中男13例,女44例,排除明确肾脏疾病作为对照组。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2月收住我科的住院患者167例,病种包括: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痛风性肾病,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为1~5组。
1组GFR在(90~119)mL/(min·1.73 m2)之间,共50例,平均年龄(55.62±15.73)岁,其中男17例,女33例;2组GFR在(60~89)mL/(min·1.73 m2)之间,共30例,平均年龄(54.00±16.70)岁,其中男8例,女22例;3组GFR在(30~59)mL/(min·1.73 m2)之间,共29例,平均年龄(61.31±18.77)岁,其中男14例,女15例;4组GFR在(15~29)mL/(min·1.73 m2)间,共27例,平均年龄(68.00±15.08)岁,其中男16例,女11例;5组GFR15 mL/(min·1.73 m2),共31例,平均年龄(53.45±17.49)岁,其中男11例,女20例。
OUR HEALTH32%。
糖尿病患者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更易发生大血管损伤和微血管病变,进而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此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与老年痴呆、妊娠期疾病、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等疾病有关。
因此,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及高血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临床可以抽静脉血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同时还可以进行叶酸、维生素B12及叶酸代谢基因等检测以明确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建议将同型半胱氨酸≥10u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根据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分为轻度(10~15umol/ L)、中度(15~30umol/L)和重度(>30umol/L)3个等级。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这可能受雌激素的影响有关。
那么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在健康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和代谢保持着平衡。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某些代谢基因突变、代谢的关键酶缺乏,可导致高血同;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绿叶蔬菜摄入低,可导致体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不足,引起高血同;还有某些疾病如甲减、严重贫血、肾脏病及恶性肿瘤等,以及使用甲氨蝶呤、抗癫痫药、利尿剂、烟酸等药物也可使血同水平升高。
那么哪些人需要做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呢?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肾脏疾病和易骨折、骨质疏松患者;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
对于以上这几类人群均需定期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第一时间接收到身体的“预警信号”,对于患病前/早期有着重要的防治意义。
体检查出同型半胱氨酸偏高该怎么办?高血同与各种死亡疾病有很大关联,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或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张国瑞近来众多学者在讨论有关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HCY作为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脂质过氧化,并增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从而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此外还可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过度增长,干扰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促进平滑肌老化、组织纤维化及变硬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剧增。
HCY 升高可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粘附性与聚集性增高,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既往有临床研究显示:在对近150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男性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排除其他因素后,其心脏病的发生率增加3倍。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每增加5μmol/L对冠状动脉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与胆固醇升高0.5mmol/L一样,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脏疾病机会增加30%。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敏感性及可信度均高于其他血脂检查项目。
新近公布了关于HCY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两项研究,结果显示:HCY水平升高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可成为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该研究以美国社区成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共纳入6450例研究对象,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3)共纳入6797例研究对象。
对两项研究结果进行析因分析:研究者在排除了人口统计资料、体重指数、收缩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调脂治疗、糖尿病、降压治疗和CRP等相关因素后,两组人群单独分析,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比值取决于HCY水平分层的高低,即连续的、动态的层次差异。
该分析结果发表于J Am Coll Cardiol 2011; 58:1025-1033。
根据弗来明翰风险评分,HCY升高的水平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重新分级。
你所不知的健康体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问了许多年年去体检的朋友,问他们去体检的时候都检查哪些项目?回答基本上就是像身高、体重、血压、胆固醇等等常规的项目。
再问他们有没有去查一查一项叫做同型半胱氨酸的指标?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从这局部的现状中也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民众对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还处在一个相对空白的阶段。
人们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危害的认识就没有那么深刻了。
那么,到底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为什么说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健康指标呢?它的安全值是多少?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什么意义呢?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预防呢?接下来,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英文缩写Hcy),它是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它是由饮食中的蛋氨酸转化而成的。
它是人体产生的一种毒素,在国际上被称之为“新一代的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在临床上被称之为“Hcy值”。
二、为什么说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健康指标呢?同型半胱氨酸对健康的危害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临床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北京阜外医院刘力生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联合对10万人进行了10年以上前瞻性追踪,研究结果如下:中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75%伴有Hcy值升高;高Hcy值联同高血压(H型高血压)心脏事件是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5倍,是健康人的25-30倍;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达到健康人的12倍。
目前已知的与Hcy相关的疾病有50多种,Hcy值升高比体重、血压和胆固醇更为重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直接与抑郁症、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病相关,因此它是评判我们健康和疾病最重要的健康指标。
三、同型半胱氨酸的安全值是多少?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指南(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形成国际化行业共识:(1)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血浆Hcy大于6.3µmol/L,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3)血浆Hcy达到10µmol/L,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正常两倍;(4)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具有临床诊断、筛查和防治干预价值的界值是≥10µmol/L。
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新的候选危险因子
李大启;白淑敏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4(31)5
【总页数】2页(P728-728)
【关键词】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子;发生发展;高Hcy血症;严重;中度;蛋氨酸;缺乏;合成酶
【作者】李大启;白淑敏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R743
【相关文献】
1.同型半胱氨酸:一个致病危险因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J], 田飞;兰怡;张静君
2.冠心病的新候选危险因子 [J], 张金枝
3.冠心病新候选危险因子 [J], 富路
4.冠心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同型半胱氨酸及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 [J], 胡欣;徐岩;程自平;王爱玲;许邦龙;朱润硕;陈斌
5.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J], 王芊;华川;郭旭;李伟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各位大夫:
检验科生化室新增项目-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关注的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强危险因子的新的检测指标,因此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心脏专科医院已将它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并得到了临床医生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鉴于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因此我院检验科追踪科学发展前沿,在临床常规心功能检测中开展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将对我院肿瘤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它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来源于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正常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很少。
高同型半胱氨酸一直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再高粘血症中的形成作用,是动脉硬化的一级预防需解决的问题,请各位大夫相互转告。
2018.8
[键入公司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