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腿之乡→宣威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5
参观红色基地心得体会我的家乡---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来宾村,不仅是驰名中外的云腿之乡,而且因为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此,使它成为乌蒙山区一个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得我从上小学三年级起到初中毕业,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师生到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扫墓。
近日,我利用回乡探亲之机,再次打卡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寻访红色印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建成于1979年,座落在宣威市西北部来宾镇的大坡山上,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1936年3月指挥虎头山战役的前沿指挥所所在地。
2009年,国务院批准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来到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离山脚公路120余米的半山腰处一牌楼式大门,门为四柱三间,上立毛泽东书体红军烈士陵园六个大字。
步入烈士陵园大门,两旁青松翠柏、碧草如茵,正面约6米处建有大理石屏风一座,上刻虎头山战役情况简介。
顺着陵园内的台阶拾级而上,右侧是红军烈士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许多与当年的虎头山战役有关的物品与图片,如:烈士们的草鞋、衣帽、书信,作战时使用的长刀、枪支、手榴弹等等。
一幅幅资料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段段文字介绍将瞻仰者带回了那段战火纷飞、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左侧距离红军烈士纪念馆50米左右是红军烈士墓,墓为球冠体,墓前是六块巨石叠成的墓碑,上刻红军烈士之墓六个大字。
墓碑前有供瞻仰者凭吊瞻仰的宽阔场地,墓后百余级青石台阶直通山顶。
山顶建有红军战斗纪念塔一座,矩形塔身,垂绶翘阁塔顶,正面刻有毛泽东书体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九个大字,背面刻有毛泽东1935年10月所作的《七律长征》一诗。
站在纪念塔前远望那座形似虎头的山丘,可一览当年的整个战地,厮杀声犹在耳边。
1936年3月23日,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的红二、红六军团1.7万余人途经宣威时,在虎头山一带遭到国民党滇军、中央军、贵州军约3万人的前堵后追,但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惧数倍于己强大的敌人势力,以寡敌众,浴血奋战,痛击敌军。
宣威市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存在问题及对策母其雄【摘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包括申请材料的审查和现场审查、兽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执法活动等内容.宣威市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存在持证率不高、审查发证标准低、监督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应从加强宣传和培训、严格执行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规定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等方面予以解决.【期刊名称】《云南畜牧兽医》【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宣威市;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作者】母其雄【作者单位】宣威市乐丰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宣威 6554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33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包括申请材料的审查和现场审查、兽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执法活动等内容。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事关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是依法治牧、依法行政的客观需要。
目前,宣威市在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养殖环节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素有“入滇锁钥”、“云腿之乡”的美誉,总面积6075km2,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宣威市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生猪调出大县。
据统计,2016年末存栏生猪220.96万头、牛21.05万头、羊37.58万只;年内出栏肉猪389.06万头、肉牛9.65万头、肉羊27.52万只;肉类总产量49.3万t;畜牧业产值52.6亿元。
畜牧业为地方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劲的助推作用。
作为全国知名的生猪调出大县,目前宣威市已建成各类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17个,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315个、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84个、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96个、年出栏肉禽5000羽以上22个。
云南宣威的地方特产与美食推荐云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宣威则是云南省内一个拥有丰富独特地方特产和美食的城市。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来自宣威的地方特产和美食,让你在游览宣威时能够品尝到独具风味的美食,并带回一些独特的宣威特产。
一、宣威地毯宣威地毯是云南的名片之一,也是宣威的传统工艺品。
宣威地毯以高质量的羊毛制成,从选料、织造到染色,都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技术。
宣威地毯以其色彩鲜艳、图案优美、手感舒适等特点而闻名,是宣威的骄傲。
游客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宣威地毯作为纪念品或送礼物给朋友和家人。
二、宣威火腿宣威火腿是中国著名的地方特产之一,也被誉为“瑞士舌尖上的明珠”。
宣威火腿选用当地优质猪肉,经过腌制、晾晒、风干等传统工艺制成。
宣威火腿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同时还具有多种营养成分。
来到宣威,品尝一下正宗的宣威火腿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体验。
三、宣威豆腐宣威豆腐是云南省传统特色食品,历史悠久。
宣威豆腐以扁豆浆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宣威豆腐的质地细腻,口感柔滑,营养丰富,非常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你可以在宣威的街头巷尾找到许多小摊贩出售的宣威豆腐,不妨尝一尝当地人最爱的美食。
四、宣威米线宣威米线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也是宣威的传统小吃之一。
宣威米线选用优质的大米制作,经过特殊工艺煮熟,并配以独特的调料和配菜。
宣威米线以其细而软糯的口感、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宣威游玩期间,不妨找一家当地的米线店,享受一碗正宗的宣威米线的美味。
五、宣威绿豆饼宣威绿豆饼是宣威地区的传统糕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宣威绿豆饼选用上等绿豆粉为主料,搭配其他天然食材制成。
宣威绿豆饼有着香甜可口的味道和酥脆的口感,是人们在节庆和日常生活中喜爱的点心。
如果你喜欢甜食,一定要尝一尝宣威的绿豆饼,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六、宣威寨子鱼头宣威寨子鱼头是宣威地区的特色菜品之一,也是当地的招牌菜之一。
写宣威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在宣威,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
如果你想去宣
威游玩,那你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下面,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宣
威的美景吧!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属珠江源头。
古称“乌蒙”,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秀美的地方。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
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滇东明珠”的美誉。
“宣威火腿”是全国闻名的特产之一,它以色、香、味俱佳
而名扬天下,素有“美食之都”的美称。
宣威市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旅游资源。
煤炭、铁矿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储量都很大。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居全省第一位。
在宣威境内有威远龙街
山和鸡足山两大火山群。
全市境内有著名的温泉10余处,水温
在40℃以上的有20多处,其中“老汤池”和“双河温泉”是省
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定点单位。
宣威历史悠久。
据《史记》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乌蒙山区就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彝族的发祥地之一。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越人语天姥”就是指乌蒙
山区及古滇国所在地的宣威。
—— 1 —1 —。
宣威:沸腾的中国火腿文化之乡作者:王人天来源:《中国西部》2016年第11期中国的火腿有三大名腿,分别为江西如皋火腿、浙江金华火腿和云南宣威火腿。
其中宣威火腿曾于民国时在法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又获国父孙中山题词“饮和食德”。
自此,宣威火腿享誉国际,成为举世闻名的美食,宣威也因此唱响中国。
2011年5月宣威火腿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宣威为“中国火腿文化之乡”。
旅游业向来离不开美食,宣威火腿文化带动了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美奂广场赶一场宣火腿盛会今年秋天,首届中国·宣威火腿美食旅游文化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当我们到达美奂广场的时候,只见游客熙来攘往,摩肩接踵。
有年轻媳妇牵着婆婆来的,有儿子推着病中的高龄父亲来的,有父母牵着年幼孩子来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宣威火腿的盛会。
其间会举行丰盛的迎客火腿宴、乌蒙四季风民族歌舞、芙蓉彝寨天天火把节、普立乡博煜之声尼珠河艺术节等一系列的活动,当天正好是开幕的日子。
走进美奂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的牌坊,上书“中国-宣威(2016)火腿美食旅游文化周”几个大字。
其上还印有宣威火腿美食会徽,徽标上一双筷子正夹着美味的火腿肉,好似在招呼游客们吃火腿呢!牌坊两边的方柱上写着一副对联:“游乌蒙山水,品宣威火腿。
”一游一品,相得益彰,山水怡情,美食果腹,来到宣威就是一种好享受。
美奂广场向东略有坡度,我们顺坡而下,看到一排简易的围栏,那是为保护展品而临时搭建的。
看,那四排长长的展架挂满了宣威特产,有宣威培育的宣宏2号玉米,有吃起来香而不烈的本地红土辣椒,还有著名的云南十九怪——倘塘黄豆腐……说起这倘塘黄豆腐,当地有句谚语:“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串着卖。
”两寸见方的黄豆腐,用麻绳拴挂晾晒,远远看去,状似珠帘,富有诗意,甚为美观。
人们常说“马尾穿豆腐,提都不用提”,而这倘塘黄豆腐偏就是串着卖了。
拈一块入口,只觉肉质滋嫩、满口留香。
中国三大火腿的研究比较我国的火腿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颇受大众喜爱,以及逐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其中,以金华火腿、如皋火腿和宣威火腿这三种火腿最负盛名。
本文将主要介绍中国这三大火腿的发展和风味比较,从而让大家对于中国著名火腿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传统特色肉制品的精华,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到目前为止,已经从金华火腿中鉴定出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醇、醛、酮、羧酸、含硫化合物等[1- 4]。
金华火腿产于浙江省金华,以其造型美观、做工精细、肉质鲜嫩、味淡清香而著称。
在清代被列为贡品①金华蒋腿:又称上蒋腿,是金华火腿中的珍品,因为在清代被列为贡品,所以又称“贡腿”蒋腿产于金华地区东阳县的蒋村。
该村历来有腌制火腿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火腿」据史书记载,腌户之多,几遍全村,尤其以火腿作坊业主蒋雪舫腌制的火腿为上品。
其将生产的火腿冠以“雪舫蒋腿”的品牌,其后代又打起“雪舫厚记”、“雪舫正记”的品牌。
金华蒋腿,咸淡适中,鲜香扑鼻,瘦肉细嫩,呈玫瑰色,肥肉脂白明亮,火腿上盖有“特制金华蒋腿”的戳记。
②金华竹叶熏腿:是金华火腿中别具一格的火腿,产于浙江浦江县的普丰和遂昌县的松阳等地。
该腿色泽呈棕黑色,肉质细嫩鲜香,并具有竹叶的清香。
竹叶熏腿在加工过程中,将半成品悬挂在熏房甩,用竹枝、竹仆f一少炕燃熏烤而成。
火腿上盖有“竹叶熏腿”戳记`③金华风腿:是用猪前腿加工的火腿,适合夏季食用.火腿上盖有“金华风腿”的戳记、④金华糖腿:特地为肾脏病患者食用而加工的产品,其加工方法与上述火腿制法基本相同,但用盐极少,主要用糖。
1.1、金华火腿的风味风味是火腿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在较长的干腌火腿生产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等风味前体物质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酶促或非酶变化,如蛋白质酶解、streker 降解,脂肪水解、氧化,及美拉德反应等,形成了众多风味成分。
在当前金华火腿加工还以手工操作为主,尚无原料标准化体系和标准生产工艺规程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腿的个体差异和工艺参数的差别,如上盐量、浸腿、洗腿时间和温度,以及腌制、晾晒、成熟、后熟时间及腿的摆放位置的不同,使产品的风味、色泽、质构、含水量、含盐量、氧化程度、微生物情况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火腿风味的差异,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火腿。
云南宣威火腿
在彩云之南。
这里有山水秀丽,百花盛开的美丽风景,现在我要个大家介绍的是宣威的火腿。
宣威火腿的外形很好看,它形似琵琶,外形端正,个大骨小。
里面的肉色泽鲜润,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是桃红色。
宣威火腿具有鲜、酥、脆、嫩、香甜等特点。
它的肉营养丰富,肉质滋润,油而不腻,香味浓郁,味香回甜,可以视为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火腿不但美味,而且还可以治病。
火腿肉性温,味甘咸,它具有健脾开胃,生津溢血,滋肾填精之功效。
火腿可以用于治疗疲劳怔忡、脾虚少食、久泻久痢、腰酸腿软等症状。
火腿还有加速创口愈合的功效,现已用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食品。
宣威火腿内含19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氨基酸全部含有),11种维生素,9种微量元素。
宣威火腿还可以做月饼、香肠、火腿豆沙等。
宣威火腿不但可以蒸着吃,煮着吃,还可以油炸着吃。
宣威火腿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宣威市的传统名特产品,属于中国三大名腿之一。
为什么叫它火腿呢?那是因为它的形状像腿,肉的颜色像熊熊的大火在燃烧,所以称他为火腿。
因为品种优良,又代表云南火腿,又称为“云腿”。
听完了我的介绍,你们想来品尝云南的宣威火腿吗?那就赶快来我的家乡云南吧!。
云南省宣威市家乡小吃的味道和做法50字左右
1、宣威火腿外形端正,个大骨小,肥瘦适中,肉质细嫩,清香扑鼻,现在当地还用宣威火腿加工成各种食品,主要有:云腿罐头、云腿午餐肉、云腿月饼及云腿奶糖等。
2、过桥米线,以其制汤考究,吃法特异,滋味鲜甜清香,咸淡相宜而成为云南特有风味小吃。
吃时,用大汤碗盛鸡、猪骨熬成的浓汤,然后将切的极薄的猪脊肉片,、猪肝片、鱿鱼片、鲤鱼片等放入汤内,用筷子轻轻搅动,使之烫熟,再放入豌豆尖、韭菜、豆腐皮等,最后放入米线。
3、曲靖莱豆花,先将上好的黄豆加水磨成浆,滤去豆渣,剩下浓浓的豆浆放在大火上煮开了,投入相当数量拦腰切成细条的白菜,改用小火缓缓地煮,豆浆就慢慢地潜起来,逐渐与菜一起凝固。
清甜可口,而且营养好,无污染。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东北部,她的名字叫宣威,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风景优美。
我的家乡是宣威,宣威东与贵州省盘县接壤,南与富源县、沾益县相连,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至东北与贵州省威宁、水城县山水相依,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58%。
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千米,距昆明204千米。
为云南省曲靖所辖一县级市。
简介宣威,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贵昆铁路和326国道纵贯市境,是出省入滇的重要门户。
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是云南旱粮、烤烟、商品猪、建材、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
宣威火腿驰名中外,被誉为“雲腿之乡”。
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老家。
历史沿革宣威市名源于宣威关。
据《宣威县志稿》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大将军付友德由曲来沾,指挥讨伐乌撒之兵,设宣威关于此,离为宣布朝庭的威德,以资镇慑。
一说,据《云南宣威县地志》:“自鄂尔泰命将平土司之乱,宣布威德于此,逐名其县曰:宣威。
”一说,县东有宣威岭。
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
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
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郁邬县(今宣威)。
以至东汉,唐代,元朝,明代,清朝都先后对其进行改革和管理。
清雍正四年(1726),其名为宣威州。
民国2年裁州设县,改宣威州为宣威县,1949年属滇东北地区,1950年后属曲靖专(地)区。
1954年6月30日,经内务部批准,改宣威县为榕峰县。
1958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宣威县。
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宣威撤县设市,成立县级宣威市。
现为省辖县级市,由曲靖市代管。
行政区划宣威市面积6069.88平方千米。
即宛水街道、西宁街道、双龙街道、虹桥街道、来宾镇、倘塘镇、田坝镇、板桥镇、羊场镇、格宜镇、龙场镇、海岱镇、落水镇、务德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热水镇、得禄乡、普立乡、西泽乡、杨柳乡、双河乡、乐丰乡、文兴乡、阿都乡。
中国哪⾥的⽕腿最好吃?《⾆尖上的中国》曾说,⽕腿构成了⼀切江浙菜乃⾄粤菜的底味;袁枚《随园⾷单》⾥的素菜荤烧,⼗有⼋九也是要靠⽕腿提味。
⼀把野菜有了⽕腿,⽴马能丰润起来;⼀味底汤有了⽕腿,⽴马层次不同。
与西式⽣吃⽕腿配美酒相⽐,中国⼈更贪恋隐藏在名菜背后的“配⾓⽕腿”,今天就和⼤家聊聊中国式⽕腿。
⾦华⽕腿⾦华⽕腿⾦华⽕腿⾦华⽕腿⾦华⽕腿⾦华⽕腿历史悠久,据说⾦华⽕腿的来历与宋代抗⾦名将宗泽有关,当时宗泽抗⾦战胜⽽还。
乡亲们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因路途遥远,乡亲们撒盐腌制猪腿以便携带,腌制成的猪腿⾊红似⽕,别被称为⽕腿。
后宗泽将“腌腿, 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鲜红似⽕,赞不绝⼝,御名“⽕腿”,更为⽕腿锦上添花。
⼜因南宋时期的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华等地均属⾦华府管辖,故这些地区⽣产的⽕腿统称为⾦华⽕腿。
⾦华⽕腿以⾦华“两头乌”的后腿为原料,加上⾦华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候特点,以及民间千年形成的独特腌制和加⼯⽅法,⽕腿具有典型的地⽅性,外形⽪薄⽖细、⽪⾊黄亮、形似琵琶、⾁⾊红润、⾹⽓浓郁,以⾊、⾹、味、形“四绝”闻名于世。
尽管吊汤汤底是⾦华⽕腿的本命,但“⼤厨”们总是想⽅设法让⽕腿把“⼈间⾄鲜”发挥出更⾼境界。
如如皋⽕腿如皋⽕腿如如皋⽕腿皋⽕腿如皋⽕腿的制作始于清代,绵延相传数百年之久。
相传清咸丰初年,有徽州江姓⼈来如皋躲避战乱,在西门外北河边开设江和泰⽕腿栈,腌制⽕腿,运往苏南销售;⼗九世纪末,⾢绅沙元炳创设“⼴丰腌腊制腿公司”,⽽“江和泰”⽕腿栈改名为“同和泰”⽕腿栈。
光绪末年,王松茂在如皋开设王裕昌腿栈,之后杜恒馀、同泰来、祥记、瑞泰、⼤华、瑞⽣和等⽕腿栈在如皋陆续开业,腌腊业成为当时如皋最⼤的外销商业。
1929年,如皋城内⼤⼤⼩⼩制腿栈达到31家,当时以⼈称“⽕腿⼤王”的李筱川在如皋创办“中国制腿公司”为标志,江苏如皋开始与浙江⾦华、云南宣威齐名,成为全国三⼤⽕腿中⼼之⼀,并使如皋⽕腿开始畅销海内外,从此,极富中国传统特⾊的美⾷—如皋⽕腿畅销全国。
宣威邓小平夫妇宣威火腿的制作20世纪初,浦在廷等人集资兴办"宣和火腿公司",引进机械设备制作火腿罐头,继而"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于1923年参加广州等地赛会受到各界的好评。
第二点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外形特点宣威火腿,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
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宣威火腿营养风味的形成,主要是在宣威特殊的地域气候环境条件下,经过风干,发酵成熟而形成的。
宣威火腿的理化指标,外官形状,营养风味决定了其质量特色。
宣威火腿腌制时只用食用盐,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其理化指标优于国标,第三点就是它的做法了它的做法多样,可煮食,可炒,可蒸。
这三种做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其中第一种,煮。
火腿经过煮了之后咸味变淡,肉质变得更加Q 弹而且肥肉煮熟后变得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
至今还记得宣威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词:悠悠火腿香,浓浓家乡情。
第二种做法就是直接炒,其实食物自己的味道就是最美好的味道,所以在炒火腿时,我们的家常做法就是直接放入一些青椒或者晒干的辣椒。
炒出来的火腿相比煮出来会稍微咸一些,但它的香味也更加的浓郁一些。
它的第三种做法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蒸,将火腿切成片,准备一些土豆削皮切块后放入碗底,再把切好的火腿放置在土豆上就可以开始蒸了,蒸出来的火腿有土豆的香味土豆也有火腿的香味。
在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宣威火腿的历史以及做法,可能会有很多介绍不周全的地方,在我的眼里,饮食文化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它不仅仅只是吃的东西,更是一种情怀。
这学期选修了中国饮食文化这门课,更加地让我见识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学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最后呢谢谢老师教给我们这些知识!。
宣威市简介楼主基本概况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
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曲靖市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
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
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存阝马阝县(今宣威)。
东汉,并存阝马阝县入汉阳县(今贵州威宁、水城)。
蜀汉时复置存阝马阝县,改属建宁郡(今曲靖)。
唐代,大理国置磨弥殿部,其地域含今宣威、沾益、富源之境。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立云南中书行省,建立路、府、州、县,沾益州隶曲靖路,领交水(今沾益)、罗山(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东北部)三县,州治石堡山西(后迁今宣威河东营)。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为曲靖府,沾益州隶曲靖府,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州治今宣威河东营,同时废除州领三县。
同年,于土府腹地(今宣威城)设乌撒卫后三所,隶贵州都司。
洪武十六年,筑后三所土城,增设流官知州,侨居后三所内,开始土、流官合治。
同时,设沾益(今宣威城)、倘塘、可渡三站,并交水、罗山、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
后所军屯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隶四川布政使司,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
明天启二年(1622),乌撒土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后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
翠年,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土知州仍居河东营。
清顺治十六年(1659),经略洪承畴至滇,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本境称旧州。
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
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亩。
五年七月,取原宣威关之名设宣威州,裁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各营火地面自高坡顶以上属沾益,以下属宣威。
火腿之乡——宣威宣威概况:(一)地理概况宣威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沾益、富源县接壤,西和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水城、威宁县山水相连,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年降雨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冬无严赛,夏无酷暑。
宣威汉代称宛温,明朝设沾益州,清朝设宣威州,民国置宣威县,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8年恢复宣威县,1994年撤县改市。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这块红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典型的高原岩溶地貌孕育出奇丽的风光。
尖角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可渡古驿道;明代摩崖石刻;雕梁画栋的松鹤寺;凝重古朴的浦在廷(邓小平的岳父)故居;险峻神奇的来宾龙洞;飞珠溅玉的“倒洒金钱”……(二)行政区划与人口宣威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沾益、富源县接壤,西和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水城、威宁县山水相连,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2个行政村(办事处),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6个民族,总人口128万。
年降雨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冬无严赛,夏无酷暑。
(三)市政设施──“入滇第一关”的宣威,自秦时开通五尺道,写下了交通史上辉煌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宣威的公路已由101.3公里发展到2000多公里,全市24个乡(镇)、342个村公所(办事处)都已开通了公路。
如今,贵昆电气化铁路、326国道穿而过,以宣威市区为中心,形成了铁路贯通南北,公路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
市区内公共汽车、出租车穿梭其间,极大地方便了旅客。
──程控电话的开通和普及为宣威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路清发展快施洪甲;司宪年【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年(卷),期】1998(000)009【摘要】素称"云腿之乡"的宣威市,改革开放以来励精图治,通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换来了宣威的大变样。
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0.0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0.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73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1.53倍、1.11倍和1.29倍,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0.4%、16.1%和18.1%,进入了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5亿元,兴建重大项目66项。
其中,建成不同层次的高稳产农田7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修市乡、乡村公路893.1公里,维修1555公里,通公路的村(办)发展到310个;24个乡镇和190个村(办)开通了程控电话。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经过几年的探索,农村经济形成了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格局。
粮、烟、猪、林等产业的【总页数】1页(P18-18)【作者】施洪甲;司宪年【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宣威市委;书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相关文献】1.动手早思路清要求严整改快效果好--全国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联系会议赴川督查组与省委领导交换意见 [J],2.山底村清村债集体经济发展快 [J], 赵丽萍3.抢抓机遇明思路凝心聚力快发展 [J], 韩冬炎4.思路清措施实力度大发展快:泗阳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施“四个一”工程 [J], 王克祥;陈远华5.思路清目标明扎实抓发展快 [J], 金祖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