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八单元8解决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尊重每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责任感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案、教具等教学准备工作。
2.学生准备纸笔,随堂练习的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组合作游戏或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挑战。
2. 教学主体1.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难度。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4.分组讨论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3. 拓展应用4. 总结评价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即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总问题的概念,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归总问题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归总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归总问题的概念。
例:假设一个水果摊上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现在有18元,问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的苹果和香蕉?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讲解解析:引导学生运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
解析:计算苹果和香蕉的单价之和,即3元/千克 + 2元/千克 =5元/千克。
然后,用18元除以单价之和,即18元÷ 5元/千克 =3.6千克。
所以,最多能买3.6千克的苹果和香蕉。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类似的归总问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1. 计算单价之和2. 用总金额除以单价之和七、作业设计a. 一个篮球每只20元,一个足球每只15元,现在有50元,最多能买几只篮球和足球?b. 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1元,现在有10元,最多能买几支铅笔和几块橡皮?答案:a. 50元÷ (20元/只 + 15元/只) = 50元÷ 35元/只≈1.43只b. 10元÷ (2元/支 + 1元/块) = 10元÷ 3元/支≈ 3.33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八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
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
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
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
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他们基本上还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但是无论在意义、读写方式还是在计算等方面,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突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教学时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