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可追溯体系》在线作业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作业程序培训试题(一)姓名部门得分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1.负责对入库、出库的采购物品进行标识并保护管理的是以下哪个部门(A)A.物流中心B.生产厂C.食品安全卫生部D.采供部2.A3.A4.A.5.A.1.2.3.作业程序中产品标识方式包括产品标识、、。
(产品状态标识、其他标识)4.入库产品经检验为不合格产品的,应当由库管放置到。
(不合格区)5.操作工用记录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作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标识,同时必须将如实填写在工序《流转卡》上。
(流转卡、产品检验证号)。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4分)1.食品安全卫生部对外包装标识内容中关于包装标签标识及有关产品质量的宣传标识、条形码进行审核。
(✍)2.物流中心库管员负责对采购物品及入库产品的状态进行标识。
(✍)3.采购物品及入库产品经检验但尚未出具检验结果的,由食品安全卫生部通知物流4.5.1答:1.2.3.4.2答:1.2.3.快速满足客户需求4.满足并遵循商业法规要求5.快速应对新的挑战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作业程序培训试题(一)姓名部门得分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1.以下哪个部门确定可追溯性实施的范围,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A)A.食品安全卫生部B.物流中心C.人力资源部D.生产厂2.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产品标识,表现在哪些方面(ABC)A.影响产品质量B.造成资源浪费C.给企业造成决策困难D.企业正常运转3.(B)A.原料4.D)A.5.A1.2.3.4.5.如果对原物品进行了分装或组合,失去了原物品标识或物品标识内容须进行变动的,必须。
(重新进行相应物品标识)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4分)1.生产、贮存过程中须注意保护标识,防止标识被污染、模糊不清、丢失。
( )2.不得使用有安全隐患的材质、笔,制做、填写标识卡。
如:薄塑料板、被污染的纸、铅笔、钢笔。
(✍)3.警告标识、去向标识等不能用笔在外包装箱上标识。
食品可追溯体系—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85.0食品生产经营者主观故意违反有关的食品法律、法规,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经营者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有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管理不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经营者疏忽大意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进行描述,确定商品价格销售者和生产者自行决定对商品进行标识,实现对商品品质进行描述,实现以不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同一品种的水产品为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同一品种的水产品为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在同一个海域捕捞的同一品种的水产品为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不同一品种的水产品为在生产批次确定的产品流向记录按生产日期确定的产品流向记录以原料批为单元的产品流向登记记录生产者自行确定产品流向记录物流单元的唯一标识标示商品没有具体意义指明跟在后面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追溯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不合格产品降级降价处理不合格产品召回不合格产品交易商品的重量临时确定的贸易交易商品的重量相对固定的贸易交易商品的价格确定的贸易交易商品的品质价格、重量确定的贸易销售批号+工厂代码商品条码代替工厂代码+生产批次组成GTIN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的基础食品召回制度的基础食品安全监控制度的基础食品生产销售制度的基础消费者自行编制的生产者随机编制的预先确定的商店经过秤重后编制的1. 实现食品可追溯就要求:(5.0 分)消费者掌握食品可追溯技术对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使用原来的商品标识代码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另行分配一个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可以另行分配一个新的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应当另行分配一个新的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1. 简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管理体系。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可以追溯每一批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以及流向,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
2. 食品安全可追溯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3.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原则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全程可追溯:要求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确保每一批食品的可追溯性。
•一物一码:为每一件食品赋予唯一的标识码,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数据共享:各个环节的数据应实现实时共享,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行。
4.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4.1 数据采集与标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需要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数据采集和记录。
生产环节需要记录种植或养殖、农药和兽药使用情况、施肥情况等相关信息。
加工环节需要记录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加工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
配送和销售环节需要记录运输信息、销售渠道信息等。
同时,为每一件食品赋予唯一的标识码,可以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将食品与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可追溯性。
4.2 数据管理与共享采集的食品安全数据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建立一个食品安全数据库。
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各个环节的数据应实现实时共享,可以通过云平台等方式,让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和流向。
4.3 追溯查询与追责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提供了一个追溯查询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上的标识码或在相关网站进行查询,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方案第1章引言 (3)1.1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 (3)1.1.1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概念 (3)1.1.2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作用 (4)1.2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框架设计 (5)2.1 追溯体系构建原则 (5)2.2 追溯体系基本构成 (5)2.3 追溯体系关键环节 (5)第3章食品产业链各环节追溯管理 (6)3.1 原料采购追溯管理 (6)3.1.1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6)3.1.2 实施采购批次管理 (6)3.1.3 加强原料验收环节 (6)3.2 生产加工追溯管理 (6)3.2.1 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 (6)3.2.2 实施生产批次管理 (6)3.2.3 加强生产过程监控 (6)3.3 物流配送追溯管理 (7)3.3.1 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 (7)3.3.2 实施配送批次管理 (7)3.3.3 加强冷链物流管理 (7)3.4 销售环节追溯管理 (7)3.4.1 建立销售台账 (7)3.4.2 加强销售环节质量监控 (7)3.4.3 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 (7)第四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技术 (7)4.1 条形码技术 (7)4.1.1 介绍 (7)4.1.2 应用 (7)4.2 射频识别技术 (8)4.2.1 介绍 (8)4.2.2 应用 (8)4.3 二维码技术 (8)4.3.1 介绍 (8)4.3.2 应用 (8)4.4 物联网技术 (8)4.4.1 介绍 (8)4.4.2 应用 (8)第5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标准化建设 (8)5.1 标准化体系构建 (9)5.1.1 管理体系标准化 (9)5.1.2 技术规范标准化 (9)5.1.3 操作流程标准化 (9)5.2 追溯数据标准 (9)5.2.1 数据内容标准 (9)5.2.2 数据格式标准 (9)5.2.3 数据存储标准 (9)5.3 信息交换与共享 (10)5.3.1 信息传输标准 (10)5.3.2 接口规范标准 (10)5.3.3 安全保障标准 (10)第6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政策法规与监管 (10)6.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0)6.2 政策法规对追溯体系的支持 (10)6.3 监管部门的职责与作用 (11)第7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策略 (11)7.1 实施步骤与计划 (11)7.1.1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框架 (11)7.1.2 制定实施计划 (11)7.1.3 开展培训和宣传 (12)7.1.4 逐步推进实施 (12)7.2 风险评估与预防 (12)7.2.1 开展风险评估 (12)7.2.2 制定预防措施 (12)7.2.3 建立预警机制 (12)7.3 企业参与与推广 (12)7.3.1 鼓励企业参与 (12)7.3.2 政策支持与激励 (12)7.3.3 推广应用 (12)7.3.4 建立行业联盟 (12)第8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效果评估 (12)8.1 评估指标体系 (12)8.1.1 安全性指标: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食品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等。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1.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指通过记录和保存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快速定位、追溯和召回的制度。
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明确追溯信息的内容、保存方式和期限。
3.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涵盖以下环节:(1)原料采购与进货查验;(2)生产加工过程控制;(3)产品检验与出厂销售;(4)运输与储存;(5)销售与消费。
三、追溯信息管理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按照本制度要求,记录以下追溯信息:(1)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商、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报告等;(2)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控制参数、生产日期、班次、操作人员等;(3)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检验报告、销售日期、销售对象等;(4)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运输工具、储存场所等信息;(5)销售与消费环节的销售日期、销售数量、消费者反馈等。
2. 追溯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保存期限自食品生产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与监管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对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监管,开展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
3.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公开。
五、法律责任1.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建立或未按规定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2. 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虚假追溯信息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纳入食品安全不良记录名单。
3.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监管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所谓追溯体系,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采集记录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近年来,一个完善的追溯体系正在形成。
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10多项重要政策意见,明确了追溯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例如,在标准规范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肉菜、中药材及酒类流通追溯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接口规范等22项行业标准,为追溯体系互联互通和全国推广打下基础;在法规建设方面,一些行业追溯体系建设要求先后写入《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海、福建、甘肃等地先后出台了本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北京、石家庄、牡丹江等市出台了专门性地方政府规章;山东建立起政府部门间追溯数据共享方案,拟定追溯体系运行考核制度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应急预案,推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很多地方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破解追溯难题。
例如,北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肉菜商品流通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
不少地方还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手段相结合,提高消费者使用追溯平台的积极性。
(摘编自彭训《把“追溯”进行到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月12日,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新加坡食品局法案,日后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并协助新加坡农业食品业探索机遇,将新加坡打造为农业食品中心。
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为法案进行二读时说,全球农业食品环境正在迅速改变,随着发展中国家收入的增加,全球粮食需求预计也将上扬60%。
与此同时,全球食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意味着食品有更多机会遭受污染,并且在问题发生后会更难找出污染源头。
因此,成立新加坡食品局将有助政府全方位地应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发生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事件。
(摘编自《新加坡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海外网2月13日电) 材料三:据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为有效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中心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力度,每日出动食品快速检测车,对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豆制品、禽蛋制品、调料和调味品、乳制品等节日热销食品开展重点检验,主要检测这些品种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新鲜度等易出问题的项目。
注册审核员考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全套模拟试卷(1)第1题:被撤回产品的处置可以包括()。
(A)销毁、改变预期用途、重新加工(B)销毁、模拟撤回、实际撤回、进一步加工(C)缩小范围使用、改变预期用途、重新加工(D)改变预期用途、模拟撤回、实际撤回、进一步加工【正确答案】:A第2题:米粉、粉丝和腐竹中发现的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
(A)石膏(B)吊白块(C)烧碱(D)滑石粉【正确答案】:B第3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相关目标的声明(B)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C)组织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立、实施和更新所需的文件(D)以上表述都正确【正确答案】:D第4题:属于致病菌的是().(A)霉菌(B)啤酒酵母(C)致病性大肠杆菌(D)乳酸链球菌【正确答案】:C第5题:组织满足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含义是()。
(A)组织最高管理者应在建立体系时识别本组织存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不安全因素(B)组织建立了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C)组织也可以借用其他同类型组织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D)上述表述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第6题: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认的关键要素是(). (A)相互沟通(B)人员培训(C)体系管理(D) HACCP原理【正确答案】:B第7题:组织对外的信息沟通应由()进行。
(A)组织内具有职能的部门(B)食品安全小组成员(C)指定的人员(D)具有食品安全知识的技术员【正确答案】:C第8题:以下哪种情况会造成交叉感染?()(A)加工人员工作服未按要求换洗消毒(B)食品接触设备无清洗消毒(C)人流走向不正确(D)以上三种都会造成交叉污染【正确答案】:D第9题:危害识别应考虑以下信息()(A)产品特性、沟通获得的信息、经验和可接受水平(B)产品特性、流程图、操作性前提方案、人员(C)流程图、操作性前提方案、预期用途和人员(D)流程图、预期用途、产品特性和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正确答案】:D第10题:可追溯性系统可包括().(A)产品批次(B)原料批次(C)分销记录(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第11题:下列关于关键控制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食品可追溯体系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8-09 10:32:07
一、单选题
1.
(5分)食品可追溯代码一般可以用:
A. 销售批号+工厂代码
B. 工厂代码+生产批次组成
C. GTIN+生产批次组成
D. 商品条码代替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2.
(5分)目前在超市中使用的商品条码,主要得作用就是:
A. 对商品品质进行描述,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B. 销售者和生产者自行决定
C. 对商品进行标识,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D. 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进行描述,确定商品价格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3.
(5分)按照全球商品统一标识代码的规定,定量贸易是指:
A. 交易商品的重量临时确定的贸易
B. 交易商品的品质价格、重量确定的贸易
C. 交易商品的价格确定的贸易
D. 交易商品的重量相对固定的贸易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4.
(5分)根据《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的相关规定,养殖原料批次是:
A. 以注册登记备案的原料批为1个原料批
B. 以注册登记备案的同一养殖场或不同一养殖场为1个
原料批
C. 以注册登记备案的同一养殖场或同一养殖塘(网箱)
为1个原料批
D. 以注册登记备案的不同养殖场,同一个时间捕捞的为1
个原料批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5.
(5分)根据全球商品同一标识代码的规定,应用标识符
A. 可以单独使用
B. 使用者自行决定方向
C. 没有具体意义
D. 指明跟在后面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6.
(5分)根据《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的规定,同一报检批是指:
A. 同一报检单位报检(出证)的不同品种的水产品
B. 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同一品种的水产品
C. 以同一份报检单报检(出证)的不同品种的水产品
D. 以几份相同的报检单报检(出证)的同一品种的水产
品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7.
(5分)店内码的编码是由销售例如鲜肉、水果、熟食等商品时,为了标识这样的重量随机变化的商品销售单元,在商店内部使用的商品条码,店内码一般是由:
A. 商店经过秤重后编制的
B. 消费者自行编制的
C. 预先确定的
D. 生产者随机编制的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8.
(5分)商品条码中的商品项目代码由:
A. 厂商自行编制
B. 条码管理部门分配
C. 销售者和生产者自行决定
D. 消费者编制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9.
(5分)对于某一个商品的促销产品(如加量不加价的促销产品),
A. 应当另行分配一个新的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
B. 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另行分配一个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
C. 可以另行分配一个新的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
D. 使用原来的商品标识代码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10.
(5分)根据《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的规定,生产出境水产品的企业应当建立:
A. 生产者自行确定产品流向记录
B. 按生产日期确定的产品流向记录
C. 以原料批为单元的产品流向登记记录
D. 在生产批次确定的产品流向记录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二、多选题
1.
(5分)射频标签和商品条码相比有以下优点:
A. 成本低
B. 高温、高湿和户外等恶劣条件下使用
C. 可识别商品
D. 数据可读可写
E. 无接触识别、非可视性阅读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2.
(5分)射频识别技术系统一般包括:
A. 射频标签
B. 识读器
C. 跟踪服务
D. 信息处理系统
E. 人机对话系统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3.
(5分)根据有关规定,畜禽标识编码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
包括:
A. 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B. 标识顺序号
C. 特定畜禽标识代码
D. 畜禽种类代码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4.
(5分)近年来欧盟出台得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在食品安全方面确立了以下哪些新的原则:
A. 食品及其原料的可追溯性原则
B. 食品生产全过程管理原则
C. 确立了食品和饲料从业者对食品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
原则
D. 建立食品安全的“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要对整个
食品供应链进行控制
E. 政府监管的原则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5.
(5分)根据《EU Regulation 178/2002》的规定,食品可追溯要做到:
A. 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可追溯体系
B. 在所有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都要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C. 消费者对食品要进行追溯查询
D. 食品可追溯体系要保证做到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从
前向后、从后向前都可追溯
E. 所有的食品或者市场出售的食物都必须有足够的标识,
保证食品可追溯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6.
(5分)商品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主要区别是:
A. 一维条码仅可以对商品的标识,不能对产品进行描述
B. 二维条码可以对商品的标识,不可以对产品进行描述
C. 二维条码可以对商品的标识,也可以对产品进行描述
D. 一维条码可以对商品的标识,也可以对产品进行描述
E. 一维条码不可以对商品的标识,可以对产品进行描述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7.
(5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牲畜耳标的主编码是:
A. 主编码代表牲畜种类和产地
B. 可以按行政区域自行确定
C. 主编码的第一位代表牲畜种类,
D. 主编码由7位数字组成
E. 主编码的后六位是县(区)行政区域代码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8.
(5分)2002年美国的《生物恐怖应对法》(《the Bioterrorism
A. 记录建立与保持制度
B. 预申报制度
C. 注册制度
D. 反部门垄断制度
E. 行政扣留制度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9.
(5分)实现食品可追溯就要求:
A. 消费者掌握食品可追溯技术
B. 将记录的所有信息保存
C. 按照这些记录的信息可以方便的查询到每一件食品的
具体位置和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位置
D. 对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
记录;
E. 所有的信息可以方便的查询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10.
(5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功能模块有:
A. 系统基础数据子系统
B. 信息统计分析子系统
C. 信息查询子系统
D. 信息发布公示子系统
E. 消费者投诉处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
知识点:食品可追溯体系
考试成绩
100分用时: 4分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