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63.03 KB
- 文档页数:3
流感样病例监测与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摘要】目的:为了解、掌握我县流感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及时发现流感疫情,为控制流感提供防治策略和科学依据。
方法:2011年3月28日至2012年3月25日,由县医院预防保健科每天登记分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患者就诊总数,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果:全县共报告内、儿科门(急)诊流感样病例426例,内、儿科门急诊病例总数56367例,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百分比为0.76%。
流感样病例60~年龄组160例,占总病例数的37.56%;2011年第四季度流感样病例较多,111例,占总病例数的26.01%。
我县流感样病例有一个较明显的季节高峰,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患者百分比是9月份开始明显上升到最高,之后保持较高水平,6~8月份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结论:本地区2011、2012年的流感流行的季节性高峰在2季度、4季度, 60岁以上年龄组流感患者占大多数,15~59岁年龄组流感患者占中等水平,0~14岁年龄组流感患者占较低水平。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中图分类号】r1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86-01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典型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高热、明显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秋冬季节高发。
1 资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2011年3月28日至2012年3月25日,内、儿科门(急)诊流感样病例进行诊断;流感样病例定义: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1.2监测方法1.2.1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对内、儿科门(急)诊医护人员进行病例定义进行培训,对流感样病例监测的目的、意义进行讲解,加强责任心和责任感,设置专门登记本进行登记。
2011—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金颖【摘要】目的掌握本区流感的流行规律和病毒变异动态.方法对本区2011—2016年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2011—2016年哨点医院共报告84502例ILI,占门急诊病例总数(2121284例)的3.98%,各年度之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8.36,P<0.01).各年度流感呈明显季节性流行,有明显季节性高峰,2011—2016年度,高峰出现时间基本一致,出现于夏秋两季,冬季也为高发季节.0~5岁占ILI总数的27.38%、5~15岁占32.98%、15~25岁占28.53%、25~60岁占9.13%、60岁以上年龄占1.98%;ILI主要集中于≤25岁的人群,共占病例总数的88.89%,发热门诊为75.68%,居第一位;其次为儿科急诊12.56%;内科急诊5.69%,儿科门诊4.86%,内科门诊1.21%.结论流感流行季节为夏秋季,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5【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时间分布;年龄分布【作者】金颖【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办公室,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具有季节性流行和大范围内流行的特点,流行性感冒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1]。
流感大爆发会对大众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并会加剧社会负担。
其爆发一方面升高门诊就诊量和住院率,还会增加人群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流感目前尚未能有效控制,同时也是 WHO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2]。
提高流感监测能力是全球应对流感大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3]。
为了更好掌握本区流感的流行规律和病毒变异动态,本研究对本区2011—2016年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探讨顾介靓;范宗慧;王春霞;朱诗玥【摘要】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强,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加强流感监测,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哨点医院是流感监测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哨点医院加强监测质量的管理考核、督导检查,确保监测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3(032)007【总页数】3页(P543-545)【关键词】哨点医院;流感监测;质量控制【作者】顾介靓;范宗慧;王春霞;朱诗玥【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730050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730050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730050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正文语种】中文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危害极大,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防治困难,因此加强流感监测,预测流感的流行趋势,对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流感监测概述流感监测对象是流感样病例,流感样病例(ILI)的定义为:发热(体温≥38℃),并伴咳嗽或咽喉疼痛等症状的病例。
流感样病例监测是早期症候群监测,是提示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预警信号。
2009年我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流感防控工作,扩大和完善了全国流感监测网络,设立了556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411家网络实验室,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和部分重点县。
2010年卫生部制定了《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版)》(以下简称“方案”),目的是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流感监测工作由全国各级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哨点医院合作共同完成,哨点医院处于流感监测的最前沿,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流感监测水平的高低,提高哨点医院监测质量,使其监测结果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是各监测哨点医院的工作核心。
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18-02流感流行常与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感冒混合流行,临床患者大都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普通医师凭经验难以区别,即或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误诊误治的病例也并不少见。
为早发现流感病例特别是甲流感及禽流感病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我院按照国家卫生部《全国流感监测方案。
2010版》开展了流感样病例监测,现将2010年监测结果分析于后。
1 材料与方法1.1 按月统计分析其发病相关信息和检测结果。
1.2 监测对象对前来我院就诊的具有流感样症状,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且发病3天内未用抗生素者作为监测对象。
对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登记报告,并及时采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等标本放入含3-4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于低温(<4℃)于4小时内送达州市疾控中心检测。
1.3 监测科室在内科、儿科、传染科、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等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每月采流感样病例样品5—15份。
1.4 检测项目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进行病毒培养。
1.5 检测试剂由正规供货商供应。
人员经省疾控中心培训,开初检测的标本经省疾控中心复核。
2 结果2.1 流感样病例科室分布2010年1月—12月,监测科室共发现流感样病例 99 例,占同期上述科室门诊总数的 16/1000 。
其中以儿科和内科门诊发现的流感样病例较多,46 例,23例分别占46.46% , 23.23%;以发热门诊发现的流感样病例最少, 6 例占 0.06%。
(见表1)表1 流感样病例科室分布2.2 流感样病例时间分布2010年1月—12月,在上述监测科室共发现流感样病例 99 例,占同期上述科室门诊总数的 16/1000 。
其中以1月和3月发现的流感样病例最多,13例,11例,分别占22/1000 ;31/1000。
(见表2)2.3 年龄分布在就诊的 99 例流感样病例中。
健康管理62017~2021年儋州市哨点医院流感病例监测结果分析王运选1,李春爱2#,阮发妹1,羊娜1,曾日彪1,吴挺君1 (1.儋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儋州 571700;2.白沙黎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白沙 572800)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1年儋州市某哨点医院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例监测结果,了解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趋势,为儋州市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儋州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 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 数据以及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7~2021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247份,阳性病例665份,阳性率为12.7%;其中乙型Victoria系(BV)阳性率为5.1%,乙型Yamagata系(BY)阳性率为0.4%,H3亚型阳性率为3.5%,甲型H1N1阳性率为3.6%;流感病原学监测对象主要为0~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占比85.8%。
结论:2017~2021年儋州市各亚型流感交替成为当年优势型别,无固定季节性规律,相关部门应持续开展流感监测,并加强流感疫苗接种相关工作。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病原学监测;咽拭子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疾病[1],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正黏病毒科的代表种[2];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其病毒变异种类繁多,且传染性极强。
流感病毒典型的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并伴随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现象。
2010年,中国国家流感中心走入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核心圈”,成为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与全球共享流感毒株和监测信息[3]。
本研究通过收集2017~2021年儋州市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监测病例信息,分析其活动水平及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9例流感样病例分析
倪俊婷;陈年芳
【期刊名称】《医学新知杂志》
【年(卷),期】2007(017)003
【摘要】据有关专家统计,空调室密闭5-6h后,室内氧气下降13.2%,大肠杆菌升高1.2%,红色霉菌升高1.11%,白喉杆菌升高0.5%,其他呼吸道有害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为此,对2006年7月12日-24日我院妇产科工作人员发生19例流感样病例爆发流行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81-182)
【作者】倪俊婷;陈年芳
【作者单位】武昌铁路医院感染管理科,武汉,430063;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7
【相关文献】
1.2010-2012年佛山市某医院儿童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及流感毒株变化分析 [J], 张爱民;朱素仪;李芳;廖华乐;徐国明
2.流感高发季节150例流感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病例鼻咽分泌物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 [J], 于娟;李红;饶华祥;卢囡囡;雷有菊;赵生仓
3.胃肉瘤样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张丽华;陈丽娟;王振征
4.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样病例中的作用分析 [J], 邴姝臻
5.某医院3233例儿童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J], 王晨;张怡;袁野;刘洋;黄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2020年牡丹江市流感病例及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与预防【摘要】目的针对2016-2020年牡丹江市流感病例与流感样病例开展监测分析,提出预防策略。
方法选取2016-2020年内牡丹江市流感哨点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现状。
结果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来看,在地区分布中,牡丹江市各县区之间存在不平衡情况,爱民区、西安区以及东安区排名前三位;在时间分布中,每年12月到次年3月为流感高发期,6月到11月为低发期;在人群分布中,男女比例没有差异,5-14岁占比最多,以学生为主。
结论从现阶段牡丹江市流感情况来看,存在一定规律性,通过结合其流行规律,开展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疫苗接种工作,可以实现流感控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牡丹江市;流感病例;监测;预防在当前的临床中,流感作为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归属为丙类传染病,传播方式以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为主,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主要经过鼻腔、口腔以及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者间接的感染[1]。
此外,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在一些空间封闭且人群密集的场所中,流感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冬春季节比较多见[2]。
在临床中,表现为乏力、高热、咳嗽以及头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流感病毒很容易出现变异的情况,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3]。
因此,本文通过以2016-2020年牡丹江市流感监测数据作为样本,针对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流感防控政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数据来源为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当中,统计相关数据,人口资料信息从基本信息系统中获取,以发病日期为依据,进行地区、性别与年龄等具体信息资料的查询。
2016-2020年牡丹江市共出现4174例流感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10/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达到了75.16/10万,2017年最低,仅为13.7/10万,出现1例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