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能力与18e构型金属离子类似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79
不同配位原子配位能力强弱的判断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探究配位化学:不同配位原子的配位能力比较与分析在化学领域,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是基于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键。
第一章测试1.配合物结构分为内界和外界() A:错 B:对答案:B2.配位化学发展史上最早见于记录的配合物是() A:普鲁士蓝KFe[Fe(CN)6]·nH2O B:二茂铁 C:大环配合物 D:蔡氏盐答案:A3.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配合物。
()A:错 B:对答案:B4.配位化学发展史上标志着配位化学研究的开始的配合物是() A:二茂铁B:CoCl3· 6NH3 C:蔡氏盐 D:大环配合物答案:B5.无机物同样存在着几何异构、电离异构和光学异构现象。
() A:错 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数是(). A:4 B:6 C:2 D:3 答案:B2.下面配合物中,关于中心原子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也可以是电中性的原子甚至阴离子 B:中心原子是指能提供空轨道的带正电阳离子 C:所有选项均正确 D: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能作中心原子答案:C3.超分子配合物的概念是由下面那个化学家提出的() A:罗勤慧 B:戴安邦 C:莱恩 D:道尔顿答案:C4.分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共价键还存在配位键的有() A:AlCl3B:[Co(NH3)6]3+Cl3 C:KCN D:Na2SO4 答案:B5.超分子配合物的概念是由道尔顿提出的。
() A:对 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 A:磁性和颜色 B:空间构型和颜色 C:颜色和氧化还原性 D:磁性和空间构型。
答案:D2.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成单电子数 B:电荷数 C:原子序数D:成对电子数。
答案:A3.晶体场理论的核心是() A:M-L键由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形成 B:除了静电作用,包括轨道重叠的共价作用 C:配体的电子对转移到金属的杂化原子轨道中 D:Jahn-Teller效应答案:A4.下列配体的配位能力的强弱次序正确的为() A:X->H2O>CH->NH3>NCS-B:CN->NH3>NCS->H2O>X- C:X->CN->H2O>NH3>NCS- D:CN->NH3>NCS->H2O>X- 答案:B5.IF5所具有的对称元素是() A:一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B:一个三重轴,三个二重轴,四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C:一个五重轴,五个二重轴,六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D:一个四重轴,四个对称面答案:D第四章测试1.下列离子中反位效应最大的是() A:Br- B:F- C:Cl- D:I-答案:D2.氧化还原方法合成配合物时,常用的氧化剂有() A:K2Cr2O4 B:空气 C:过氧化氢 D:PbO2 答案:BCD3.在水热条件下,亚氨基二乙酸作为主配体构筑稀土配合物时易原位生成()A:甲酸 B:丙酸 C:乙酸 D:草酸答案:D4.唯一能在原子级别上确定配合物结构的分析手段是() A:红外 B:元素分析C:X射线单晶衍射法 D:质谱答案:C5.下列属于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方法是() A:常规溶液法 B:水热或溶剂热法 C:金属热还原法 D:扩散法答案:ABD第五章测试1.配合物PtCl2(NH3)2为平面四边形,则它可能有的异构现象称为() A:几何异构 B:旋光异构 C:配位异构 D:离解异构答案:A2.[VO(acac)2]的几何构型是() A:四面体 B:八面体 C:三角双锥 D:四方锥答案:D3.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有八面体和三棱柱等两种。
5 解释下列事实:①[ZnCl4]2-为四面体构型,而[PdCl4]2-却为平面正方形?解:其中Zn 为第一过渡系元素,Zn2+为d10 组态,不管是平面正方形还是四面体其LFSE 均为0,当以sp3 杂化轨道生成四面体构型配合物时配体之间排斥作用小;而Pd 为第三过渡系元素(△大)且Pd2+为d8 组态,易以dsp2 杂化生成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可获得较多LFSE,所以[PdCl4]2-为平面正方形。
②Ni(II)的四配位化合物既可以有四面体构型也可以有平面正方形构型,但Pd(II)和Pt(II)却没有已知的四面体配合物?答:四配位化合物既可以以sp3 杂化生成四面体构型配合物也可以以dsp2 生成平面正方形型配合物,作为d8 组态的离子,若以dsp2 杂化生成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可获得较多LFSE。
虽然Ni(II)、Pd(II)和Pt(II)均为d8 组态,但Ni(II)为第一过渡系元素,分裂能绝对值小,且半径较小,当遇半径较大的配体时因空间位阻的关系,Ni(II)只能以sp3 杂化生成四面体构型配合物;而与半径较小的配体则有可能生成平面正方形构型配合物。
Pd(II)和Pt(II)分别属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首先是半径较大,生成平面正方形构型没有空间障碍,其次是分裂能比Ni(II)分别大40~50 %和60~75 %以dsp2杂化生成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得到的稳定化能远比四面体构型的稳定化能大得多,故采用平面正方形构型。
6 根据[Fe(CN)6]4-水溶液的13C 核磁共振谱只显示一个峰的事实,讨论它的结构。
解:13C 核磁共振谱只显示一个峰,说明6 个CN-的环境完全相同,即[Fe(CN)6]4-为正八面体结构,Fe II,d6,当与CN-强场配体配位时,应有t2g6e g0 的排布。
7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四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有何异同?为什么?解:主族元素,四面体;过渡元素,有四面体和平面四边形两种可能结构。
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强弱一、引言金属离子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它们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而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强弱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从化学角度探讨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强弱。
二、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金属离子是具有正电荷的离子,它们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在化学中,我们常常用电子构型来描述原子或离子中电子的排布情况。
对于金属离子来说,其电子构型对于形成配位键非常重要。
三、配位键的概念配位键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共享或转移一对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配位键中,通常一个原子(称为配体)提供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给另一个原子(称为中心离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四、影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能力的因素1. 价态金属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价态,即失去不同数量的电子,因此其与不同配体形成的化合物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离子的价态越高,其形成配位键的能力就越强。
2. 电荷密度金属离子的电荷密度是指其正电荷在空间中分布的密集程度。
电荷密度越大,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的能力就越强。
3. 配体性质不同的配体对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具有孤对电子或π电子的配体更容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4. 配位数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化合物时,通常会发生多个配位键的形成。
而这些配位键数量就被称为该化合物的配位数。
一般来说,金属离子的配位数越高,其形成稳定化合物的能力就越强。
五、常见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能力比较1. 铵离子(NH4+)铵离子是一种由氢原子和氮原子组成的阳离子。
由于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因此铵离子可以与许多配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铵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铵(NH4Cl),与硫氰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硫氰酸铵(NH4SCN)。
2. 钠离子(Na+)钠离子是一种带有单电荷正离子的金属离子。
由于其电荷密度较小,因此其形成配位键能力相对较弱。
配位离子的立体构型配位离子是指在配合物中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离子。
配位离子的立体构型对于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配位离子的立体构型,并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一、四配位四配位是指配位离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四个合位的配位键。
四配位离子的典型例子是四面体型和平面四方型。
1. 四面体型四面体型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有四个配位离子分布在一个三角锥体的四个顶点上。
典型的四面体型配位离子有四价铁离子(Fe^4+)和四价钴离子(Co^4+)。
四面体型的配位离子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配位键能力。
2. 平面四方型平面四方型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有四个配位离子分布在一平面内,形成一个正方形。
典型的平面四方型配位离子有二价铉离子(Hg^2+)和二价铂离子(Pt^2+)。
平面四方型的配位离子结构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两亲性。
二、六配位六配位是指配位离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六个合位的配位键。
六配位离子的典型例子是八面体型和八面体通过骨架倾斜的配位离子。
1. 八面体型八面体型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有六个配位离子分布在一个正八面体的八个顶点上。
典型的八面体型配位离子有六价铽离子(Tm^3+)和六价铝离子(Al^3+)。
八面体型的配位离子结构非常稳定,具有较高的配位键能力。
2. 八面体通过骨架倾斜八面体通过骨架倾斜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有六个配位离子分布在一个通过倾斜的正八面体的八个顶点上。
典型的八面体通过骨架倾斜的配位离子有六价铬离子(Cr^3+)和六价钒离子(V^3+)。
八面体通过骨架倾斜的配位离子结构较稳定,具有较高的配位键能力。
三、其他配位数除了四配位和六配位,还存在着其他配位数的配位离子。
1. 二配位二配位是指配位离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两个合位的配位键。
二配位离子的典型例子是线性型配位离子,其中配位离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一条直线。
典型的线性型配位离子有二价铜离子(Cu^2+)和三价银离子(Ag^3+)。
配位离子的配位数与几何构型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配位化学中,配位数和几何构型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配位离子的配位数与几何构型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配位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在配位化学中,配位数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与之配位的配体的个数。
配位数是描述金属离子在配合物中的配位环境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配位数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配体的性质:不同性质的配体对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不同,能否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取决于配体的某些特性,如硬度、软度、配位方式等。
2. 所需电荷平衡:金属离子在形成络合物时,通常需要与配体发生电荷转移,以保持总电荷不变。
通过配位数的调整,可以实现正负电荷的平衡。
3. 空间构型:金属离子的d轨道空间分布情况也会影响配位数的选择。
d轨道的形状和数量限制了金属离子能够容纳的配位数。
二、常见配位数及其几何构型1. 二配位:当金属离子与两个配体配位时,形成线性结构。
例如,氯化银(AgCl2-)、氰化铜(Cu(CN)2-)等。
2. 四配位:当金属离子与四个配体配位时,形成平面四方形结构或四面体结构。
例如,四氯合钴(II)离子([CoCl4]2-)、四氨合镍(II)离子([Ni(NH3)4]2-)等。
3. 六配位:当金属离子与六个配体配位时,形成八面体结构或六面体结构。
例如,六氟合钨(VI)离子([WF6]2-)、六氨合镉(II)离子([Cd(NH3)6]2-)等。
4. 八配位:当金属离子与八个配体配位时,形成四方锥结构或六方锥结构。
例如,八水合钍离子([Th(H2O)8]4+)、八氨合铑(III)离子([Rh(NH3)8]3+)等。
三、配位数与配合物性质的关系配位离子的配位数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不同的配位数导致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反应的速率和方式的差异。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
在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作为中心原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其性质与配位方式对于化学反应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一、配位化合物的性质1. 物理性质配位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受到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配体的性质的影响。
例如,大部分配位化合物呈现高度的溶解度,且通常呈现比配体或金属离子更高的熔点和沸点。
此外,配位化合物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磁性和光学性质,如双光性和荧光。
2. 化学性质配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仅由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配体的性质决定,还与配位键的稳定性有关。
配位键的稳定性受到配体的配位能力和配位键的性质影响,例如配体中的氧,氮等原子对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键通常较为稳定。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溶解度、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二、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金属离子在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方式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类型。
1. 八面体配位八面体配位是指金属离子被六个配体环绕形成的配位方式。
在八面体配位中,金属离子位于八个配位位点的正中心,配体平面呈八面体形状。
八面体配位常见于d8、d9和高自旋d6离子。
2. 四方配位四方配位是指金属离子被四个配体包围形成的配位方式。
四方配位中,金属离子位于四个配位位点的正中心,配体平面呈正方形。
四方配位常见于d8、d9离子。
3. 正方配位正方配位是指金属离子被四个配体分别位于配位位点的四个角上形成的配位方式。
正方配位中,金属离子位于四个配位位点的正中心,配体呈正方形排列。
正方配位常见于d9和低自旋d7离子。
4. 正六配位正六配位是指金属离子被六个配体包围形成的配位方式。
正六配位中,金属离子位于六个配位位点的正中心,配体平面呈六边形。
正六配位常见于d10和低自旋d8离子。
5. 六位配位六位配位是指金属离子被四个配体分别位于配位位点的四个角上以及两个配体分别位于正方形上下两个面中心形成的配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