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刊物投稿须知
- 格式:docx
- 大小:17.25 KB
- 文档页数:3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须知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和规范请参见我刊已出版的各期杂志,或登陆本刊网站:http://x w x h.x isu.erlu.c n/,浏览并了解我刊投稿须知、新版稿件体例、期刊简介、期刊动态、过刊目录等,也可登陆中国知网下载并查阅本刊过往刊发的文章。
2. 来稿请力求精炼,论文字数以7000-10000字为宜,书评不超过5000字。
电子文稿请用W O R D文档。
来稿应附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所有信息应与中文内容对应 一致。
正文请采用5号宋体排版,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书写,插图和表格应符 合_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一般应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论著和文献。
外文文献编 排在前,中文文献编排在后;文献一律按作者姓氏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以带方括号的 序号依次列明,并采用小5号字编排,置于文末。
3. 本刊按国际学术界通行做法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正文请勿显示作者任何个人信息,以免影响稿件的审理;来稿请另页附上稿件题目、作者姓名、署名单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基金项目、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信息。
4. 本刊倡导学术创新,反对学术造假、抄袭、剽窃、过度重复、一稿两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请作者投稿时一定注意查重,文字重复率不得超过15%。
本刊将使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 来稿进行检测,文字重复率超过15%的稿件将退回作者重新修改再投。
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拟用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声明。
5. 为方便作者投稿与查稿,本刊采用在线采编系统处理稿件,请广大作者登陆我刊采编系统网址http://x a w x.r h p t.c n k /W K D/W e h P u h l i r a t i o n/index.a s p x?m i d=x a w x,或可登陆我刊编辑部网站http://x w x h.xisu.e d u.c n/,通过点击系统网站左上角“在线办公系统”中的“作者投稿系统,按 照相关提示进行注册及投稿操作。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投稿须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简称CCL)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发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承办,该刊为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用英文及时报道中国化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热点问题,内容覆盖化学全领域。
本刊报道的是原始性研究成果,在《中国化学快报》发表通讯后,可扩充内容在其它刊物上发表。
1. 稿件内容及篇幅报道内容必须具有确切数据,是原始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在其它刊物发表的内容不予接受。
篇幅为2页-4页(A4纸张),其它篇幅不予受理。
2. 投稿手续2.1 来稿需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无一稿两投;或从网站下载注册表,加盖公章(一份即可)。
2.2 来稿一式两份,附中文摘要或简要说明,还须提供审稿必要的数据。
2.3 提供通讯联系人和第一作者的中文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 电话号码及E-mail地址。
2.4 来稿需直接向编辑部邮汇注册费80元(地址:北京先农坛街1号, 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邮编100050,请注明汇款单位、姓名、稿件号以便开发票。
若不知道稿件号,请务必写明通讯作者中文名字)。
2.5 网上投稿时请在“文体”处输入“英文文体”。
2.6 纸稿投稿,在收到稿件收稿单后需将电子版发送至编辑部信箱;网上投稿,需按以上要求寄纸稿。
3. 稿件受理3.1编辑部收到来稿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编号及有关事宜。
作者以后如需与编辑部联系,必须使用稿件编号。
3.2经初步评审合格后,编辑部负责转达评审人意见。
作者应及时修改,修改稿(1份)连同原稿一并寄回。
如有必要,作者需对评审意见作出回答。
修改稿如逾期两个月不寄回,作自动撤稿处理。
经初审决定退稿的,编辑部会及时通知作者,但恕不寄回稿件也并不转达评审人意见。
3.3修改稿合格后,编辑部将通知作者按指定地点交纳版面费(寄版面费时务必写明作者、稿件号及CCL字样), 同时向编辑部邮寄重打稿(即最终修改稿)、重打稿电子版及原修改稿及版权授权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投稿须知摘要:1.引言:介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投稿须知的背景和重要性2.投稿要求:详细列出投稿的具体要求3.投稿方式:介绍投稿的具体方式和流程4.投稿格式:详细介绍投稿的格式要求5.投稿注意事项:列出投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结论:总结投稿须知的重要性,鼓励作者积极投稿正文: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投稿须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为广大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作者,我们特制定投稿须知,以方便作者了解投稿相关事项。
一、投稿要求1.投稿必须是原创性学术论文,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
2.投稿应聚焦广播电视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创新、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投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论证严密。
4.投稿篇幅一般不超过8000 字,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
二、投稿方式1.投稿采用在线投稿方式,作者需登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官方网站进行投稿。
2.投稿时需填写完整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称、联系方式等。
3.投稿时需上传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论文摘要、关键词等相关材料。
三、投稿格式1.投稿采用Word 文档格式,文件名格式为“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2.文章标题应简洁明了,反映文章主题。
3.投稿正文部分应包含摘要、关键词、引言、理论部分、实证分析、结论等。
4.摘要部分应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5.关键词应列出3-5 个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词汇。
6.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7.文章中的图表、公式、引用等应符合学术规范。
四、投稿注意事项1.投稿时请仔细阅读投稿须知,确保稿件符合要求。
2.投稿时请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切勿一稿多投。
3.投稿后请密切关注投稿系统中的审稿进度,以便及时了解审稿结果。
4.如有修改意见,请按照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
《文化学刊》投稿须知一、《文化学刊》欢迎有创见、学术性及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稿,包括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法律文化等领域的论文。
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
二、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凡向本刊投稿者,需提供以下资料信息:1.作者供职机构及部门的全称、所在省(市、自治区)名及城市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2.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有参考文献者,请依次标出: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用[1][2]…上标形式标示、主要责任人(如: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等)、文献类型、文献题名、版本(初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注明卷、期,报纸文章注明登载日期及版次)、起止页码;网络电子文献另需标出详细的获取和访问路径;4.来稿首页须含中文标题、中文摘要(200-300字)、中文关键词(3-5个),中文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5.属于基金项目的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三、论文要求为word文档稿。
四、凡为我刊采用的稿件,将择优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辽宁日报》等多家权威刊物推荐转载,因此请在原文之后附带200字、400字、2000字、4000字四种原文所编文稿,以便推荐。
五、由于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文化期刊文献库、中国期刊网等,凡被我刊录用的稿件即同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因此,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文章作者即默认将论文的汇编权、复制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和翻译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享有在各种介质、媒体,以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出版的使用权。
凡有不同意入编前述光盘和数据库的稿件,请作者在投稿时声明。
《文化学刊》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须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向《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和《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投稿。
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一、请登录“中国社会科学网”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点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系统”或“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1、投稿方法:注册→登录→填写稿件标题→选择稿件类别→点击“保存”→点击“添加WORD”、“添加图片”或“添加音视频”→点击“保存并投稿”→选择所投刊物及学科并保存。
2、注册信息必须真实有效,请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以便联系。
3、请在文章正文后面附上作者姓名、学位、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
4、投稿类别以学科划分为基础,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各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调查报告、学术综述等。
其中,英文原创性稿件请一律投至“英文稿”类别,供《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使用。
5、所投中文稿件本社默认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两刊中的任一刊选用。
作者如对所投刊物有特定要求,投稿时请予以说明。
6、稿件状态分为四种:“已投稿”、“审核中”、“退稿”、“拟刊用”。
其中,稿件处于编审流程中时为“审核中”,“退稿”、“拟刊用”则为稿件最终处理结果。
二、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如使用了外文资料,作者有责任将相关内容及版权页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本刊编辑部备查。
三、投给本社刊物的稿件,应确保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我社刊物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本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11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3-2014)”、“CHSSCD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等。
征稿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诠释学、廉政与法治、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与道德建设、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中等收入陷阱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与文化建设,中国诗学、教师教育、徽学与皖南历史文化等。
征稿方向:文学、历史、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宗教学、语言学、传媒学、政治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论文。
优先发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章、学术争鸣文章、正高职作者和省部级以上项目主持人的独撰成果(注明项目名称、编号)。
不受理工作研究、教学研究、观点综述及艺术技能技法探讨类稿件。
征稿统一邮箱:ahsfdxxb@ 撰写要求: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
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投稿须知
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是一本由ELSEVIER出版的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刊物。
以下是该杂志的投稿须知:
1. 投稿内容:该杂志主要报道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
研究所有天然大分子的化学和生物学方面,包括蛋白质、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蛋白聚糖、木质素、生物多酸和核酸等。
这些发现必须是新的和新颖的,而不是重复早期或类似的已发表作品。
范围包括生物活性和相互作用、分子结合、化学和生物修饰以及功能特性。
也欢迎有关模型系统、结构构象研究、理论发等方面的稿件。
2. 投稿要求:稿件应符合该杂志的研究范围和主题,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并且要符合学术规范。
稿件应结构清晰,表达准确,数据和结论要可靠,并且符合该杂志的格式要求。
3. 投稿流程:作者需要将稿件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提交给编辑部,并确保提交的稿件没有侵犯任何知识产权。
编辑部将对稿件进行初步筛选,如果符合要求,将邀请专家进行同行评审。
评审结果将通知作者,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如果稿件被接受,编辑部将与作者商议发表费用和安排发表时间。
4. 注意事项:作者在投稿前应该仔细阅读该杂志的投稿须知和格式要求,以确保稿件符合要求。
作者还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确保没有侵犯任何知识产权。
如果稿件被接受,作者应该及时缴纳发表费用,并遵守该杂志的版权要求。
以上是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的投稿须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投稿须知《情报杂志》是我国集情报科学理论研究和情报实践于一体的学术刊物,连续被评定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
《情报杂志》欢迎名家,更欢迎无名人士投稿,特别是专投本刊稿件。
投稿时请务必通过本刊网站()在线投稿,不收打印稿。
本刊将对来稿及时处理,录用与否,将在3个月内告知作者(国家法定节假日不计算在内)。
投稿后,作者可随时登录本刊网站查看稿件所处状态。
一、来稿要求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杜绝一稿多投。
论文应包括:题名(20字内,含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属基金项目资助的请详细注明基金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
2、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3、文内表格一律用三线表;插图切勿过大,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4、参考文献应引用公开发表的资料,文献序号与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一致(必须在正文中显示),且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条。
文献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格式如下:——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按标准缩写但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A]//主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科技报告:[序号]著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电子公告[EB]、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或DB、CP].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获得地址——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投稿须知本刊诚挚地邀请全国中医药界有识之士踊跃惠赐各栏目的稿件。
更欢迎惠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攻关或重点项目;以及有重大创新,发表后准备报奖或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其导师的高层次中医药科研论文。
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收取适当审稿费版面费用,一经录用,即赠本期刊物。
欢迎采用电子信箱投稿,统一投稿邮箱:zhzyyxkqk@ 并请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同时可提供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1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左右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
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
2 作者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3 摘要本刊一律采用四项式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具体要求:(1)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
(2)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
(3)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
(4)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5)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
《当代农村财经》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主办,是经济类国家一级刊物(刊号:ISSN 1007-3604,CN 10-1222/F),期刊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理论、政策、法规,财政和涉农部门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的理论探讨,交流“三农”工作经验,融政策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为加强和规范刊物的格式,便于读者更好地阅读,今后凡在期刊上刊登的文章,均要符合统一的格式要求,因此,请作者按以下格式要求投稿。
1.文章须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三至六个中文关键词、作者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中文标题一般在20字以内。
如论文为基金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摘要内容应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2.为了方便学术交流,如有条件,请作者提供文章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以供编辑参考。
3.正文中的标题、图表、等式、公式必须连续编号,脚注在每页连续编号。
大标题居中,各级标题分别用以下数字表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a.b.c.,(a)(b)(c)等。
图表置于word 文档中,不用彩色。
4.文中所有数据必须在脚注中注明来源,图表中的数据、资料在图表的左下位置注明来源。
5.文中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注明出处。
期刊参考文献须标明该文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报纸参考文献须标明该文在报纸中的版次。
中文作者参考文献列在英文作者参考文献之前。
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中国作者和外国作者均须将姓置于名之前,外国作者姓之后用“,”与名隔开。
以方括号中加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参考文献的类型:如图书[M]、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C]、报告[R]、报纸文章[N]等;网上参考文献[*/OL],如网上期刊文章[J/OL]、网上报纸文章[N/0L]、网上电子公告[EB/0L]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广东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我校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本刊采用《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进行编排,请投稿者按如下要求撰写稿件:1.来稿不要披露属于科技秘密范围的科技成果和数据资料.为了增加信息容量,欢迎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稿件,不要超过6O O0字.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注脚注明.2.来稿附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法分类号.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中文摘要以300字以内为宜.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采用第三人称.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3~8个,中英文一一对应,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之后.英文摘要中的国内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3.引言不编层次序号,正文标题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l”,“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1格写标题.4.来稿一律使用300字或400字方格稿纸抄写,字迹端正,用字规范,不收油印稿、复写稿、复印稿。
英文部分要求打印或用印刷体书写.5.外文字母、数码和符号要书写工整,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要注明文种、大小写和字体(如正体、斜体、黑体等).6.量和单位严格执行G B3100~3102的有关规定.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p H例外).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单位一律使用国际符号,且用正体.7.非自动记录仪或激光打印机打印出的,插图以常规尺寸用碳素墨水插在描图纸上,应有图号及图题,要求一式两份,一份贴于文中相应处,另一份用于制版,不填文字符号,只用铅笔注明图号方向,有效宽度最大140m m.照片则要用清晰的光面照片.表格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不留竖线、斜线,表应用表序和表题.8.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须在文中作标引,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应全部列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有:网络文化、电子商务、互联网治理与法律、通信管理、教育研究、经济与管理等。
本刊热诚欢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学者踊跃投稿。
为推动期刊编辑工作规范化及方便作者投稿,现将投稿相关事项敬告如下。
—、投稿方式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登录本刊主页(https://),注册并使用“作者在线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作者投稿时,需仔细阅读投稿须知、论文模板、版权转让协议等相关内容,并按照投稿向导进行投稿。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作者上传稿件时,请务必将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的中英文信息删除,否则作无效稿件处理。
投稿后,作者可通过“作者在线查稿”系统对稿件的审查、录用情况进行查询。
二、稿件要求1.来稿应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具有学术性和创新性。
2.稿件应依次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等部分内容,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12000字,排版格式参考本刊主页上的“论文模板”。
3.摘要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300字左右为宜,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对应,包括题目、摘要正文、关键词,要符合英语语法规范,以150~180个词为宜。
4.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凡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
插图一般不超过6个,不宜过大,图宽一般不超过6cm。
图中文字、符号均采用6号字,主线与辅助线粗细比例约为2:1,横、纵坐标刻度向内。
5.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
三、其他约定1.投稿作者需转让论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给编辑部,并签定《著作权转让合同》。
2.作者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十月文学杂志投稿须知摘要:一、投稿须知概述二、投稿要求三、投稿方式四、注意事项正文:一、投稿须知概述《十月文学杂志》是一本享有盛誉的文学刊物,致力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文学创作者。
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我们特制定此投稿须知,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并遵循以下要求。
二、投稿要求1.投稿作品须为原创,且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
作者需保证作品不存在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2.投稿作品类型:本刊欢迎各类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特别欢迎具有现实关怀、人文精神、思想深度的佳作。
3.投稿作品字数:小说不超过2 万字,散文不超过5000 字,诗歌不超过50 行。
4.投稿格式:请将作品以Word 文档形式发送,文件名格式为“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文档内需注明作品类型、字数、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
三、投稿方式1.电子邮箱投稿:请将作品发送至《十月文学杂志》官方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
2.纸质投稿:地址:××市××区××路××号,《十月文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
请在信封上注明“投稿”。
四、注意事项1.投稿作品一经采用,本刊将支付稿酬并寄送样刊。
稿酬标准按照本刊稿费标准执行。
2.作者投稿后,请密切关注邮箱或电话,以便及时收到采稿通知。
若投稿后3 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自行处理稿件。
3.投稿作品如涉及版权纠纷,作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本刊保留对侵权行为的法律追究权利。
4.本投稿须知解释权归《十月文学杂志》编辑部所有。
《哲学动态》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
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
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
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
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
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
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
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
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
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哲学动态》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体例说明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编辑工作规范化,《哲学动态》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术刊物注释规定的基础上,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改进,制定了下列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体例说明。
本体例自2018年第1期起施行,同时在“哲学中国网”发布,敬请查阅参照。
一、需要引证和注释的情况
(1)文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任何其他人的语句;
(2)文中需特别说明的不常见的史实或事实;
(3)文中借用他人的理论、论断、思想、观点或意见的语句;
(4)对文中的某些观点进行资料性的补充说明;
(5)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常见的专用名词、术语作必要的解释。
二、注释体例总要求
(1)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统一由文后注改为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带圈数字即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加注之处序号标于右上角;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2)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3)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信息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出。
(4)引用先秦诸子、古希腊、德国古典等常用古籍或经典文献,可使用文内夹注,文内夹注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用括号和楷体标出。
(5)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三、注释的格式
引用文献的书写格式分为完全格式和简略格式。
完全格式指首次出现的引用文献;简略格式指之前曾引用过的文献内容,可采用缩略形式书写。
(一)完全格式的体例
(1)专著、编著、译著、外文著作。
须标明著者或编者(专著可省略“著”字;编著须在编者姓名后加“编”“主编”“编著”)、著作名(卷数或册数)、译者、出版社、出版年份及页码。
(a)外文著作名须用斜体。
(b)外文著作如为编著,则编者为一人时姓名后加ed.,编者为多人时姓名后加eds.。
(c)如著者或编者为多人,则中文著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间隔,外文著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间隔。
如:
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第1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第25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1—10页。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David Ross (tr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00 [pp.1-10].
(2)析出文献。
须标明析出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名、出版机构、出版年份、页码。
如: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载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247-266页。
(3)引用著作和文集的“序言”(或“引论”“前言”“后记”)时,“序言”是同一作者,直接标注“序言”第x页;“序言”为他人所作或有独立标题,可视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4)期刊或报纸论文。
(a)引用中文期刊或报纸论文,须标明作者、刊名或报纸名称、期刊数或报纸出版具体日期。
(b)引用外文期刊或报纸论文,须标明作者、篇名(加双引号)、刊名或报纸名(斜体)、刊物出版卷期号及年份、页码(报纸注明出版日期)。
如:
叶秀山:《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发展的贡献》,《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第5页。
Hub Zwart, “A Short History of Food Ethic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12(2000),p.23.
(5)文献作者姓名已出现在文献名称中,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通常不再标注作者姓名。
(6)间接引文的标注须以“参见”“详见”“转引自”等引导词出现,注明具体参考或引证的起止页码或章节。
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7)互联网资料。
本刊提倡尽量引用纸质文献。
如必须使用互联网资料,著者、著作名等类项等同于相应体例,同时注明详细网址和更新/引用的具体时间。
(二)简略格式的体例
再次引证或重复出现的著作、译作、文章,只需标注著者、著作名、页码。
如:
贺麟:《文化与人生》,第1页。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p.100.
(三)说明与注意事项
(1)无论中外文注释,结尾必须有句号。
中文是圆圈,西文是圆点。
(2)英文页码标符用小写p.,页码起止用小写pp.。
其他外文可结合语言习惯参照执行。
(3)书名和期刊名,中文用书名号,外文则用斜体;论文名中文用正体加书名号,外文用正体加引号。
《哲学动态》编辑部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