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使用方法(统计学必备)
- 格式:ppt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4
计算器使用方法计算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尤其在统计学领域。
无论是进行简单的计算,还是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计算器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统计学中常用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第一步:了解计算器基础功能在开始使用计算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计算器通常拥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开平方、倒数、百分比等功能。
通过熟悉计算器的基础功能,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进行统计学计算。
第二步:使用基本计算功能计算器可以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基本计算功能在统计学中经常使用,例如计算平均值、求和、标准差等。
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数学运算规则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步:使用科学计数法和指数运算统计学中经常处理的数据量很大或很小,因此使用科学计数法和指数运算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计算器通常提供科学计数法和指数运算的功能,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功能,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数字溢出或精度丢失的问题。
第四步:使用函数和变量计算器通常还提供一些常见函数和变量,用于解决统计学中的特定问题。
例如,计算器可以提供计算阶乘、组合数、排列数等的函数。
此外,计算器还可以存储常用的变量,使得重复计算时更加方便。
熟悉这些函数和变量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统计学计算的效率。
第五步:使用统计学专用计算器除了普通计算器,还有一些专门针对统计学需求设计的计算器。
这些计算器通常具有更多的统计学功能,如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熟悉并掌握这些专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完成更加复杂的统计学计算任务。
第六步:了解错误和误差处理在统计学计算中,错误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学会处理计算中的错误和误差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器通常会在计算过程中给出提示或错误信息,熟悉这些提示和错误信息的含义,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第七步:熟练操作和反复练习使用计算器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科学计算器的科学用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科学计算器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一.均差、方差的算法如图中所圈出的按键是计算均值和方差过程中所需要用的键,下面开始具体的操作讲解。
1.首先进入方差分析的计算模式打开科学计算器——MODE键——此时会出现三个选项(COMP/SD/REG),直接按数字键2就可以进入方差分析的模式。
PS:观察计算器的顶端位置会出现SD字样,说明已经进入该计算模式2.录入待计算数据(此处以22,12,54,34,43,23六个数为例)直接输入第一个数字22——按M+键输入第二个数字12——按M+键输入第三个数字54,依次类推,到最后一个数字结束时按M+键结束3.进行计算数据录取完毕之后按shift键(部分计算器是2ndf)——按数字键2此时会出现三个选项x̅̅̅、x6n和x6n-1,其中第一个就是所求的均值,第三个就是所求的样本方差点击数字键1然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均值点击数字键3然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方差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完均值需要输出方差的时候需要先按shift键再按数字键3才可以的此处例子的均值为31.11,方差为15.414.强调(恢复初始状态)在用科学计算器进行均值和方差的计算时,在每次计算完毕之后需要将计算器恢复到默认状态,然后再进行其他的计算。
首先按shift键——然后按MODE键,此时已经进清除状态,界面会显示三个状态,分别是Mcl、Mode和All,选择其中任意一个然后输入=键就完成了相应的清除功能了。
选择2就是清除了方差和均值的计算模式,选择3则清除了你对计算器所有的设置,回到了默认状态另外,如果在一次方差和均值计算中不小心输错了数据,则需要首先清除方差均值计算模式,再次进入后重新计算,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二.排列组合的运算排列组合所需要的是nPr、nCr这两个函数,,他们为同一个按键,按组合:输入过程中先输入数字n的值,然后按nCr键,再输入m值,最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结果咯排列:输入过程中先输入数字n的值,按shift键,然后再按nCr键,再输入m值,最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结果咯5——nCr——2=105——shift——nCr——2=20三.对数值的计算对数值的计算常常用到的功能键是log(10x)和ln(e x)这两个功能键,其中第一个是计算以10为对数的运算,第二是进行以e为对数的运算。
科学计算器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一.均差、方差的算法如图中所圈出的按键是计算均值和方差过程中所需要用的键;下面开始具体的操作讲解..1.首先进入方差分析的计算模式打开科学计算器——MODE键——此时会出现三个选项COMP/SD/REG;直接按数字键2就可以进入方差分析的模式..PS:观察计算器的顶端位置会出现SD字样;说明已经进入该计算模式2.录入待计算数据此处以22;12;54;34;43;23六个数为例直接输入第一个数字22——按M+键输入第二个数字12——按M+键输入第三个数字54;依次类推;到最后一个数字结束时按M+键结束3.进行计算数据录取完毕之后按shift键部分计算器是2ndf——按数字键2此时会出现三个选项x̅、x6n和x6n-1;其中第一个就是所求的均值;第三个就是所求的样本方差点击数字键1然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均值点击数字键3然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方差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完均值需要输出方差的时候需要先按shift键再按数字键3才可以的此处例子的均值为31.11;方差为15.414.强调恢复初始状态在用科学计算器进行均值和方差的计算时;在每次计算完毕之后需要将计算器恢复到默认状态;然后再进行其他的计算..首先按shift键——然后按MODE键;此时已经进清除状态;界面会显示三个状态;分别是Mcl、Mode和All;选择其中任意一个然后输入=键就完成了相应的清除功能了..选择2就是清除了方差和均值的计算模式;选择3则清除了你对计算器所有的设置;回到了默认状态另外;如果在一次方差和均值计算中不小心输错了数据;则需要首先清除方差均值计算模式;再次进入后重新计算;否则容易出现错误..二.排列组合的运算排列组合所需要的是nPr、nCr这两个函数;;他们为同一个按键;按shift组合:输入过程中先输入数字n的值;然后按nCr键;再输入m值;最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结果咯排列:输入过程中先输入数字n的值;按shift键;然后再按nCr键;再输入m值;最后输入等号就可以得到结果咯5——nCr——2=105——shift——nCr——2=20三.对数值的计算对数值的计算常常用到的功能键是log10x和lne x这两个功能键;其中第一个是计算以10为对数的运算;第二是进行以e为对数的运算..操作:先输入功能键——然后输入所求数值;按=键就OK了..如log——100=2计算器中没有以其他值为底进行的运算;所有在计算不是以10和e为底的对数运算时;需要通过利用对数换底公式将其转换为以10或者e为底的对数;一般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其中;a;c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换底公式:xxx x x=xxx x xxxx x x25为多少可以口算结果为2如求log5xxx x xx=xxx xx xx= 换底过程xxx xx x此时就可利用计算器计算了Log——25———/——log——5=2四.阶乘的算法阶乘的算法较为简单;需要的功能键是x−x x这个键操作:先输入所求的数据——shift——x-1=就OK了..。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1. 引言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这些统计量能够对数据的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并从中得出有关数据分布和变异程度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计算器来计算这些统计量,供初学者参考。
2. 求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的结果。
计算器通常会提供求和功能,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来求平均数。
以下是计算平均数的步骤:1.输入数据:将一组数据输入计算器,可以通过计算器上的数字键输入每个数据。
2.求和:计算器上通常有求和功能,通过按下求和键即可得到数据的总和。
3.计算平均数: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即可得到平均数。
举例如下,我们有一组数据:[2, 4, 6, 8, 10],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使用计算器求得平均数:1.输入数据:使用计算器的数字键依次输入数据:2, 4, 6, 8, 10。
2.求和:按下计算器上的求和键,得到总和为 30。
3.计算平均数: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5),得到平均数为 6。
3. 求标准差标准差是变量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标准差能够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分布的广度。
下面是使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步骤:1.输入数据:同样地,我们需要将一组数据输入计算器。
2.求平均数:在上一节中已经介绍了如何求平均数,我们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平均数。
3.计算离差:将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记为“离差”,输入这些离差到计算器中。
4.求平方和:将每个离差的平方求和,得到平方和。
5.除以数据个数:将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
6.取平方根:将上一步的结果进行平方根运算,即可得到标准差。
以下是计算标准差的示例:假设有一组数据:[1, 2, 3, 4, 5],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使用计算器求得标准差:1.输入数据:使用计算器的数字键依次输入数据:1, 2, 3, 4, 5。
2.求平均数:通过计算器求得平均数为 3。
3.计算离差:将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进行计算,得到离差:[-2, -1, 0, 1, 2]。
怎样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使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既快速又方便。
计算器的功能不仅可用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能进行统计计算,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
一、求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各数值之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在计算器上求平均数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接输入数值按下计算按钮,或者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键。
下面以例子说明:例1:计算数值25,36,45,63,72的平均数。
1.直接输入数值:将数值25,36,45,63,72依次输入计算器,然后按下计算按钮即可得到平均数。
例2:使用统计功能键:不同的计算器品牌可能键名有所差异,但通常是有一个包含“STAT”或“DATA”的功能键或者“MODE”选择键。
根据计算器的说明书找到相应的键。
1.输入数值:按下计算器上的“DATA”、“MODE”或“STAT”键,然后输入数值25,36,45,63,722.求平均数:按下计算器上的“=”或相应的键(有的计算器上是“AVG”),即可得到平均数。
二、求中位数: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计算器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中位数。
以下是求中位数的方法:例1:计算数值12,15,16,18,20,22,25的中位数。
1.直接输入数值:将数值12,15,16,18,20,22,25依次输入计算器,然后按下计算按钮即可得到中位数。
例2:使用统计功能键:根据计算器的说明书找到相应的功能键。
1.输入数值:按下计算器上的统计功能键,然后输入数值12,15,16,18,20,22,252. 排序数值:按下计算器上的“sort”或相应的键,将数值按升序排列。
3.求中位数:按下计算器上的“MED”或相应的键,即可得到中位数。
三、求众数: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众数。
以下是求众数的方法:例:计算数值12,15,16,18,20,22,25中的众数。
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步骤计算器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工具,除了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外,现代的计算器还加入了统计功能,能够对一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下面是计算器统计功能使用的基本步骤:步骤一:打开计算器首先,按下计算器上的电源键或打开计算器的盖子,确保计算器处于打开状态。
有的计算器可能需要按下其他特定的按钮才能进入统计模式,具体操作请参阅计算器的使用手册。
步骤二:选择统计模式在计算器的界面上,找到一组可能呈现为STAT或DATA的标识符。
这是指示统计模式的符号,选择它以进入统计功能。
步骤三:输入数据接下来,使用计算器上的数字键输入一组数据。
可以一次输入一个数据,并按下一个逗号键或回车键来分隔每个数据,也可以输入一组数据并按下一个统计符号分隔。
有的计算器还可以通过连接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来导入数据。
步骤四:进行基本统计分析计算器上的统计功能通常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统计分析:1. 平均数: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Mean”、“Average”或带有一个横线上跨两个端点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平均值。
2. 总和: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Sum”或Sigma符号的标识符。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总和。
3. 中位数:在计算器上找到可能呈现为“Median”、“Med”或带有一个竖线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中位数。
4. 方差和标准差: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Var”、“Sd”、“STDEV”或带有一个帽子符号的标识符。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
5. 最大和最小值: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Max”、“Min”或箭头上一个横线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步骤五:其他高级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统计分析外,现代的计算器还提供了其他更高级的统计功能,如:1. 统计图表: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Graph”、“Chart”或带有一个框的符号。
选择它以绘制数据的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或线图。
计算器统计功能怎么用计算器统计功能主要用于对一系列数字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下面是关于如何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的详细说明:首先,打开计算器并选择统计功能。
现在准备输入一系列数字。
你可以通过直接输入数字,或者使用计算器的其他功能(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来计算得到一系列数字。
确保连续输入的数字使用逗号或者空格进行分隔。
一旦输入完所有数字,按下计算器上的统计键,计算器将为你提供不同的统计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含义:平均值:对输入的所有数字求和,然后除以数字的总数,得到平均值。
平均值可以帮助你了解数据集的中心趋势。
中位数:将输入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到中间的数字。
如果数字的总数为奇数,中位数就是在中间的那个数字;如果数字的总数为偶数,中位数可以是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
中位数可以帮助你了解数据集的中间值。
最大值:找出输入的数字中的最大值。
这个指标将告诉你数据集中最高的数值。
最小值:找出输入的数字中的最小值。
这个指标将告诉你数据集中最低的数值。
范围:计算输入的数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用于衡量数据的变化程度。
方差:方差是衡量数据变化程度的统计量。
它表示数据离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计算方差需要先计算每个数与平均值的差值, 然后平方、求和、再除以数字的总数。
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它用来度量数据集的波动性和分散程度。
标准差越大,数据越分散;标准差越小,数据越集中。
通过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你可以快速得到一系列数字的这些统计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还是在工作或学习中进行更深入的统计分析,计算器的统计功能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平均数与标准差—计算器统计功能操作一一、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状态类型1:按ON/C键,再按2ndF键,再按ON/C键,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状态。
液晶显示器上显示:STAT。
类型2:找MODE键,打开计算器,按“MODE”键,再找表示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的标记“SD”的某一键(·、0、1、2、3、…)二、清除已存贮的不需要的数据类型1:不需要类型2:按第二功能键(SHIFT或INV)再按AC键三、输入数据1.单个数据(未分组)按x1再按“DATA”,按x2再按“DATA”,…,按x n再按“DATA”直至全部数据输入完毕。
2.分组数据设x i为各组组中值,f i为各组频数按x1×f1,再按“DATA”,按x2×f2,再按“DATA”,…按x n×f n,再按“DATA”,直至全部数据输入完毕。
四、获取指标1.平均数类型1是在计算器的右侧直接按“x ”键;类型2是在计算器的下侧倒数第二行,先按第二功能键(SHIFT 或INV )再按“x ”键; 2.标准差类型1是在计算器的右侧先按第二功能键(2ndF ),再按“”键; σσ类型2是在计算器的下侧倒数第二行,先按第二功能键(SHIFT 或INV )再按“”键; 五、注意事项1.输入数据以后,只要不清除(关机或按清除键)可以任意次的使用,与其它数据进行计算。
2.以上介绍的方法不适用于一切计算器,注意自己使用的计算器操作方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研究。
相关与回归分析 —计算器统计功能操作二n xy x yr −⋅=()22n xy x y b n x x −⋅=−∑∑∑∑∑y x a b y bx nn=−=−∑∑x x 数据输入 y y 数据输入xyxy 数据输入42.142.1 DATA3.5 3.5 DATA 147.3542.1×3.5= DATA43.0 43.0 DATA 4.0 4.0 DATA 17243.0×4.0= DATA44.5 44.5 DATA 4.1 4.1 DATA 182.4544.5×4.1= DATA 45.5 45.5 DATA 6.3 6.3 DATA 286.6545.5×6.3= DATA 46.3 46.3 DATA7.57.5 DATA347.2546.3×7.5= DATA相关系数:x yxy x y 433.5648.268.7212.7328r 0.95534.016 3.31913.3291−⋅−×===≈σ⋅σ×回归系数:22xxy x y 433.5648.268.7212.7328b 0.78954.01616.13−⋅−×===≈σ 回归常数:a 8.720.789548.2629.38=−×=− 回归预测方程为:y 29.380.7895x =−+双变量统计功能 —计算器统计功能操作三第一步:按MODE +?( 数字“?”健对应的标记为LR ,不同的计算器,数字“?”不尽相同)第二步:按INV +KAC 键,清除计算器中原有数据 第三步:输入成对数据,具体步骤见下表x y x 、y 数据对输入42.1 3.5D D 42.1 x ,y 3.5 DATA 43.0 4.0D D 43.0 x ,y 4.0 DATA回归预测方程为 y=-28.90+0.780x。
统计函数型计算器应用指南在经济管理学科科研和教育中,统计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常规的统计方法计算程序复杂,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尤其在分析和处理大样本数量资料时更为繁琐。
函数型电子计算器是统计的常规工具,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现扼要介绍如下。
1计算器型号casio fx-4500PA1.1 方法清除计算器寄存器内一切储存数据(关机后仍长时保存);若按停止计算,按1.2 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示例:某车间甲班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程序:①先按以进入统计计算状态;②然后按5 6 ,输入第一组数据。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输入第2、3组数据;(用即可。
)③按键,就是平均数; (8.230769231)按键显示 2.189269149, 就是总体标准差。
按2.232625222, 就是样本标准差。
2计算器型号casio fx-82TL或fx-350TL2.1 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计算程序:①先按, 以进入SD模式(统计计算);②在输入数据前务必先按键清除计算器寄存器中的数值。
③然后按5 6 ,输入第一组数据。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输入第2、3组数据;④按键,就是平均数; (8.230769231)按键显示2.189269149, 就是总体标准差。
按键显示2.232625222, 就是样本标准差。
3计算器型号fx-3600Pv3.1 使用方法时保存);若按错数据时,立即按C键;如在显示幕上出现“—E—”或“—匚—”信号时,表示出错,3.2 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计算程序:,以设定至“SD”状态,;,不是(n≠40)重算;;;4计算器型号Texas instruments ti-30x4.1 方法每次计算前,先按cleardata”功能后按内一切储存数据(关机后仍长时保存);若按错数据时,立即按或“—匚—”信号时,表示出错,应立即停止计算,按4.2 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示例:某车间甲班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程序:1-V AR”功能后按,以设定至单变量计算状态,,依次把6个数据全输入进去;, 就是平均数; (8.230769231)按 2.189269149,就是总体标准差;附表电子计算器在统计中常用按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