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物实验课兴趣班生物第3次活动(实验6)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21
《生物趣味实验》教案生物趣味实验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材料- 植物(最好选择一种常见的室内植物)- 酒精- 水杯- 实验室纸巾过程1. 将植物放在一个室内位置,确保它能够充分接触阳光。
2. 在一天的不同时段,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和状态。
3. 在晚上或阴天,用实验室纸巾将植物的叶子擦干。
4. 将酒精倒入水杯中,将植物的叶子放入水杯中,植物的叶子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5. 观察植物叶子变色的情况。
结果在观察植物叶子的颜色时,你会发现它们在白天是绿色的,而在晚上或阴天是很快变黄色或白色的。
当将植物叶子放入酒精中浸泡时,植物叶子会迅速失去颜色。
解释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然后用于生长和维持活力。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足够的能量以保持其绿色。
而在晚上或阴天,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失去了绿色颜色。
当将植物叶子浸泡在酒精中时,酒精会破坏植物叶子中的色素,导致叶子失去颜色。
实验二:氧气与火焰的关系材料- 长颈瓶- 蜡烛- 打火机或火柴过程1. 将长颈瓶倒置放在蜡烛上方,确保瓶口紧贴蜡烛的火焰。
2. 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蜡烛的火焰。
3. 观察火焰。
结果当长颈瓶倒置在蜡烛上方时,蜡烛的火焰会逐渐变小并最终熄灭。
解释这是因为火焰所需的氧气被长颈瓶封闭,导致火焰无法继续燃烧。
火焰需要氧气才能维持燃烧,当氧气被消耗完或被限制时,火焰会熄灭。
实验三:解剖青蛙材料- 已经死亡的青蛙- 解剖工具(刀、剪刀、镊子)- 塑料薄膜或塑料袋(用于保存解剖后的青蛙)过程1. 将青蛙放在解剖板上,检查青蛙的外部特征,如皮肤、四肢等。
2. 使用解剖工具小心地剖开青蛙的腹部,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3. 检查并描述青蛙的内部器官,如心脏、肺、消化系统等。
4. 将解剖后的青蛙小心地放入塑料薄膜或袋中,以便后续观察或处理。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0日时间:下午2点-4点地点:学校实验室活动内容:1.活动开始前,组织者向成员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和安排。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和了解,并通过不同的实验和讨论来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
2.实验一: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了玫瑰叶片的细胞结构。
通过显微镜下的放大观察,我们看到了植物细胞壁、质膜、叶绿体等结构。
组织者还向我们解释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让我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实验二:DNA提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植物细胞中提取DNA。
组织者向我们介绍了DNA的重要性和提取方法,并提供了所需的试剂和器材。
我们按照组织者的指导,从苹果中提取了DNA,并在试管中观察到了长长的DNA 链。
这个实验增加了我们对DNA的了解,并让我们亲自参与到科学实验中。
4.小组讨论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分享了自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经验。
每个小组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对生物学的独特见解。
我们讨论了生物多样性、进化理论、遗传等话题,并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
通过这次小组讨论,我们不仅巩固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合作和沟通能力。
5.活动总结活动结束时,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们感谢大家的参与和积极的表现,并鼓励我们继续保持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研究。
他们还提醒我们要多参与实验室的活动,通过实践来提高我们的科学能力。
活动心得:通过参加这次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我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我看到了细胞的神奇之处,细胞壁、质膜和叶绿体等结构都让我着迷。
通过DNA提取实验,我亲手参与了科学实验,提取出了DNA。
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明白DNA的重要性和生物学的实用性。
在小组讨论中,我与其他成员积极交流和互动,听到了他们对生物学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这些讨论激发了我的思考,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发现有很多问题和知识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深入探讨。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日益浓厚。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特举办小实验兴趣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增强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帮助孩子们了解科学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活动时间每周六下午2:00-4:00,共8周。
四、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五、活动对象1-6年级学生六、活动内容1. 第一周:认识实验室及安全知识(1)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备。
(2)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
2. 第二周:简单的化学实验(1)制作彩色水滴。
(2)观察化学反应现象。
3. 第三周:物理实验(1)探究力的作用。
(2)制作简易指南针。
4. 第四周:生物实验(1)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2)制作植物生长日记。
5. 第五周:光学实验(1)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制作简易望远镜。
6. 第六周:声学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制作简易电话。
7. 第七周:电学实验(1)认识电路元件。
(2)制作简易电路。
8. 第八周:总结与展示(1)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实验心得。
(2)举办实验作品展示会,分享学习成果。
七、活动流程1. 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2. 实验讲解: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4. 互动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5. 总结与展示:回顾所学内容,展示实验作品。
八、活动评价1. 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生物趣味实验》教案教案:生物趣味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体的结构。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实验一: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2.实验二:制作糖葫芦3.实验三: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步骤:实验一: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1.引入:老师介绍昆虫是生物中常见的一种,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2.实验准备:准备一些昆虫蛹和一个放大镜。
3.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昆虫蛹的外观和特征,并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蛹内部的变化。
4.实验总结与讨论: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总结昆虫的生长过程。
实验二:制作糖葫芦1.引入:老师介绍植物中的果实是通过什么方式吸引动物来传播种子的?2.实验准备:准备一些糖葫芦的材料,如葡萄、水果、糖等。
3.实验过程:让学生将葡萄串在竹签上,然后在葡萄上抹上糖水,最后将糖涂抹的葡萄葡萄串在竹签上。
4.实验总结与讨论: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总结果实是通过甜味吸引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实验三: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1.引入:老师介绍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
2.实验准备:准备一些绿叶子和一些透明的塑料袋。
3.实验过程:让学生将绿叶子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封闭,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4.实验总结与讨论:学生观察到塑料袋内的变化,讨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
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3.推荐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科普读物和实验手册,供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生物知识。
教学评估: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总结,检查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和生物体结构的理解能力。
2.评价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3.对学生在讨论和思考实验结果时展示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生物学科活动活动一:模型制作指导老师:吴彩璐地点:207时间:40分钟左右材料:矿泉水瓶(学生自带)、吸管(学生自带)、小气球160个,大气球80个,两厘米宽的透明胶10卷。
学生要求:可以安排2次,每次40人以内。
活动二:人体器官画图、T台秀指导老师:王亚地点:208时间:2小时左右材料:丙烯颜料10份,水彩笔15支,170的白T恤30个(可以在网上提前买,便宜,如果后勤买不了请提前告知)学生要求:30人以内,有画画基础。
活动三:人体器官名片制作指导老师:王亚地点:208时间:40分钟左右材料:各色卡纸20张,彩色铅笔(5盒),彩色荧光笔(5盒)学生要求:可以安排2次,每次40人以内。
活动四:疯狂填成语(人体器官)指导老师:王亚地点:208时间:40分钟奖品:小盆栽50个、花卉种子50份、(可以在网上提前买,便宜,如果后勤买不了请提前告知)准备:准备成语和PPT。
学生要求:可以安排2次,每次40人以内。
成语:请于( )内填入适当的人体器官名或人体部位名。
01.(胸)有成竹26.(眼)明(手)快02.(掌)上明珠27.(肝)(胆)相照03.信(口)开河28.情同(手)(足)04.燃(眉)之急29.促(膝)谈(心)05.满(腹)经纶30.挤(眉)弄(眼)06.掩(耳)盗铃31.提(心)吊(胆)07.螳(臂)当车32.花(拳)绣(腿)08.拾人(牙)慧33.交(头)接(耳)09.易如反(掌) 34.虎(背)熊(腰)10.捉襟见(肘) 35.油(嘴)滑(舌)11.画蛇添(足) 36.赤(手)空(拳)12.芒刺在(背) 37.焦(头)烂(额)13.画龙点(睛) 38.愁(眉)苦(脸)14.脱胎换(骨) 39.抬(头)挺(胸)15.(心)直(口)快40.瞠(目)结(舌)16.(唇)枪(舌)剑41.胼(手)胝(足)17.(胆)战(心)惊42.推(心)置(腹)18.(口)蜜(腹)剑43.牵(肠)挂(肚)19.(皮)开(肉)绽44.蓬(头)垢(面)20.(唇)红(齿)白45.摩(拳)擦(掌)21.(眉)开(眼)笑46.抓(耳)挠(腮)22.(脑)满(肠)肥47.摇(头)晃(脑)23.(眼)高(手)低48.勾(肩)撘(背)24.(手)舞(足)蹈49.咬(牙)切(齿)25.(眉)清(目)秀50.刻(骨)铭(心)千钧一发眉清目秀肝胆相照张口结舌头昏脑涨拙嘴笨腮目光炯炯面黄肌瘦心花怒放举手投足心狠手辣信口开河胸有成竹目光呆滞目不转睛血气方刚足不出户切肤之痛耳闻目染搜肠刮肚柔肠寸断铮铮铁骨皮开肉绽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口出狂言指鹿为马脑满肠肥五脏俱全嗤之以鼻掩耳盗铃人微言轻体无完肤缺心少肺目中无人红光满面心直口快人杰地灵眉目传情龇牙咧嘴手无寸铁呆头呆脑疑人偷斧人高马大面目全非耳聪目明捶胸顿足肺腑之言行尸走肉人才济济人满为患人头攒动摇头晃脑交头接耳心满意足千钧一发眉清目秀肝胆相照张口结舌头昏脑涨拙嘴笨腮目光炯炯面黄肌瘦心花怒放举手投足心狠手辣信口开河胸有成竹目光呆滞目不转睛血气方刚足不出户切肤之痛耳闻目染搜肠刮肚柔肠寸断铮铮铁骨皮开肉绽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口出狂言指鹿为马脑满肠肥五脏俱全嗤之以鼻掩耳盗铃人微言轻体无完肤缺心少肺目中无人红光满面心直口快人杰地灵眉目传情龇牙咧嘴手无寸铁呆头呆脑疑人偷斧人高马大面目全非耳聪目明捶胸顿足肺腑之言行尸走肉人才济济人满为患人头攒动摇头晃脑交头接耳心满意足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提心吊胆耳聪目明心灵手巧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五脏六腑心肝宝贝浓眉大眼首屈一指别出心裁千头万绪居心叵测忠言逆耳抬头挺胸首当其冲别开生面钧一发寒风刺骨忠肝义胆捷足先登身首异处别有用心半身不遂居心不良肝胆相照掌上明珠马齿加长刮目相看以身作则守口如瓶怒目相向推心置腹触目惊心刺股悬梁以身试法小心翼翼怒发冲冠掩人耳目张口结舌力不从心卑躬屈膝扪心自问怦然心动掩耳盗铃惊心动魄包藏祸心反面无常平心静气恨之入骨措手不及骨肉团圆祸从口出口是心非大打出手愁眉不展脱胎换骨体无完肤切肤之痛口若悬河得心应手愁眉苦脸摩拳擦掌体态轻盈抛头露面口齿伶俐心不在焉视财如命挤眉弄眼魂飞魄散冷眼旁观同心协力回心转意慈眉善目改头换面鼻青脸肿光彩夺目扬眉吐气心血来潮眉开眼笑明目张瞻唇亡齿寒竭心尽力吐哺握发心甘情愿眉清目秀明眸皓齿有眼无珠耳提面命血口喷人心平气和眉来眼去有口皆卑七嘴八舌耳濡目染唾面自乾心安理得眉飞色舞有板有眼三心二意耳熟能详问心无愧心如刀割手忙脚乱铁石心肠三头六臂耳目一新哑口无言心灰意冷心怀鬼胎枉费心机不足挂齿洗耳恭听丧心病狂心直口快胸有成竹棋逢敌手世道人心高抬贵手嘻皮笑脸心服口服手足无措顿足捶胸交头接耳借刀杀人回心转意心狠手辣披头散发归心似箭忠言逆耳信口雌黄大快人心心乱如麻抱头鼠窜历历在目人心不古垂头丧气大处著眼心满意足拱手让人死心塌地人心惶惶信口开河奋不顾身心惊胆跳拾人牙慧毛手毛脚人面兽心仰人鼻息如鲠在喉心旷神怡指腹为婚毛骨耸然以貌取人以牙还牙妙手回春心照不宣挫骨扬灰气急攻心一目十行茶来伸手耳目众多迫在眉睫煞费苦心没齿难忘过目不忘饭来张口肝肠寸断眼花撩乱当头棒喝洗心革面遍体鳞伤赞不绝口肺腑之言眼明手快痛心疾首清心寡欲野心勃勃赤手空拳唇枪舌剑碍手碍脚白头偕老游手好闲刻骨铭心赤子之心卧薪尝胆称心如意白手成家漫不经心腹背受敌赤胆忠心举案齐眉童心未泯目中无人炙手可热脚踏实地身手不凡语重心长置身事外目瞪口呆焦头烂额头面部:目瞪口呆面红耳赤眉来眼去手舞足蹈内脏::撕心裂肺一心一意心胆俱裂心惊胆战心血来潮心直口快心乱如麻心不在焉心腹之患心口如一心慌意乱心安理得死心塌地有口无心尽心竭力回心转意赤胆忠心呕心沥血肝脑涂地苦口婆心明目张胆披肝沥胆洗心革面闻风丧胆身体:坦胸露乳大腹便便切肤之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奴颜媚骨汗流浃背胸有成竹体无完肤卑躬屈膝五官:交头接耳唇枪舌剑迫在眉睫破口大骂七嘴八舌一目了然不足挂齿心明眼亮历历在目反唇相讥头破血流口是心非口若悬河口蜜腹剑巧舌如簧目不暇接另眼相看守口如瓶闭目塞听死不瞑目有眼无珠有目共睹异口同声当头棒喝舌敝唇焦众目睽睽仰人鼻息冷眼旁观张口结舌张牙舞爪改头换面油嘴滑舌拾人牙慧咬牙切齿四肢步难行一步登天手足无措顺手牵羊手忙脚乱十指连心大显身手心狠手辣不胫而走手疾眼快令人发指品头论足赤手空拳束手待毙指手画脚目瞪口呆面红耳赤眉来眼去手舞足蹈内脏:撕心裂肺一心一意心胆俱裂心惊胆战心血来潮心直口快心乱如麻心不在焉心腹之患心口如一心慌意乱心安理得死心塌地有口无心尽心竭力回心转意赤胆忠心呕心沥血肝脑涂地苦口婆心明目张胆披肝沥胆洗心革面闻风丧胆身体:坦胸露乳大腹便便切肤之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奴颜媚骨汗流浃背胸有成竹体无完肤卑躬屈膝五官:交头接耳唇枪舌剑迫在眉睫破口大骂七嘴八舌一目了然不足挂齿心明眼亮历历在目反唇相讥头破血流口是心非口若悬河口蜜腹剑巧舌如簧目不暇接另眼相看守口如瓶闭目塞听死不瞑目有眼无珠有目共睹异口同声当头棒喝舌敝唇焦众目睽睽仰人鼻息冷眼旁观张口结舌张牙舞爪改头换面油嘴滑舌拾人牙慧咬牙切齿四肢:寸步难行一步登天手足无措顺手牵羊手忙脚乱十指连心大显身手心狠手辣不胫而走手疾眼快令人发指品头论足赤手空拳束手待毙指手画脚劈头盖脸三头六臂唇亡齿寒耳濡目染摩肩接踵【多病多愁】:形容人体弱多病,感情脆弱,容易忧愁苦闷。
实验一探究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提出问题: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作出假设: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实验步骤: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高锰酸钾2ml(可以用量筒量取)2、用纱布包裹桔子瓣往烧杯里挤出水果汁,备用3、然后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加等量的清水和水果汁,振荡分析现象:含有水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褪色得出结论: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最后整理实验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取甲乙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可用量筒量取)2、甲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说出澄清石灰水无变化3、然后玻璃管或吸管向乙试管内反复吹气,直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出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人体呼吸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最后整理实验三实验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实验步骤:1、去三个带有标签的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分别放入几张餐巾纸,并在每张餐巾纸上均匀的放上10粒大豆2、向1号培养皿中加入清水至种子淹没3、向2号培养皿中加清水浸湿餐巾纸,注意不要让水淹没种子4、注意3号培养皿不加水5、将1、2、3号培养皿置于室温处预期结果:2号培养皿里的种子会萌发最后整理实验四口腔对淀粉的化学消化作用实验步骤:1、制备馒头碎屑,将一小块馒头用小刀细细的切碎,拌匀2、用清水漱口,用脱脂棉含在口中取唾液,然后把脱脂棉中的唾液挤入小烧杯备用3、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清水和2ml的唾液,并振荡5、取温开水放入温度计调整水温在37摄氏度左右,然后将两只试管放入温水中隔水加热5分钟6、如果有盛有凉水的的烧杯放在里面冷却,若没有自然冷却7、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碘液,说出实验结果:加清水的试管加碘变蓝,加唾液的试管无变化最后整理:试管中废物倒入垃圾桶,清洗仪器,摆放好仪器放回原处实验五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把血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3、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指出红细胞说出红细胞的数量、特点、和结构特点(男性数量是:?女性数量是:?红细胞是两面中间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5、指出白细胞说出红细胞的数量、特点、和结构特点(白细胞数量是:?细胞体积较大、有细胞核)最后整理:将显微镜放回原处,血涂片放回原处实验六观察酵母菌实验步骤:1、先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取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培养液,然后轻轻放下,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做好备用2、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3、把酵母菌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4、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观察并记录酵母菌的形态、颜色5、然后取下在盖玻片的一端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到碘液浸润整个标本为止,放在载物台上重新观察指出酵母菌的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最后整理实验七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步骤:1、用纱布将盖、载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凉开水漱口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上刮取材料5、将取得的材料用牙签在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6、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放下7、在盖玻片一端滴加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直到碘液浸润整个标本8、给老师检查最后整理:整理仪器,摆好实验八观察鸡蛋的结构实验步骤:1、观察外形:说出卵壳,分清鸡蛋的尖端和钝端2、用解剖剪的后端轻轻地敲击钝端,然后用镊子把钝端周围的卵壳轻轻地剥下,指出卵壳膜下的空腔是气室3、用镊子把卵壳膜撕下,把鸡蛋倒入培养皿里面4、指出卵白、卵黄,卵黄两侧的系带、包裹卵黄维持其形状的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胚盘最后整理实验九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把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永久横切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3、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正确地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最后整理实验十观察血液的流动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先用纱布将小鱼除了尾部以外包裹住,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里面(在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滴管往纱布上滴水,来维持鱼鳃湿润,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3、把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观察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识别并指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A为静脉(分支多向分支少的流动)、B为动脉(分支少向分支多流动)、D为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5、整理:将实验器材整理,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面;将小鱼放回水里实验十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步骤:1、取一粒菜豆种子放在培养皿里,观察并用解剖针指出种脐、种皮;并说出种皮里面是胚2、用手或镊子沿种子背部(即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将种皮撕开,剥去种皮3、用放大镜观察并用解剖针指出子叶并说出子叶两片、肥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然后再用解剖针指出胚芽、胚根、胚轴整理:器材放回原处,观察后的种子碎屑放到指定的位置实验十二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实验步骤1、制作水绵临时装片:先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滴一滴清水,取水绵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培养液,然后轻轻放下,水绵的临时装片做好备用2、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把水绵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3、然后通过观察绘制水绵的结构图(2B铅笔绘制在白纸上,用橡皮修改)。
生物实验课兴趣班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生物实验课兴趣班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而设立的。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通过生物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二、项目目标1、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三、项目内容本次生物实验课兴趣班包括了多个实验项目,主要涉及植物生长实验、动物解剖实验、细胞观察实验等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项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生物领域的知识,加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
具体实验项目如下:1、植物生长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植株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动物解剖实验:通过动物解剖,学生可以亲身了解动物的体内构造和器官功能,加深对动物生理结构的理解;3、细胞观察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特点,学生可以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微观结构。
四、工作安排1、实验准备阶段: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需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并对实验进行仔细的设计和规划。
同时,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方法;2、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器材,指导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并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同时,老师要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克服实验中遇到的困难;3、实验总结阶段:实验结束后,老师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鼓励学生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总结经验,提高实验能力;4、课程评价阶段:最后,老师应该对整个课程进行评价和总结,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以及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科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们特举办生物兴趣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拓宽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四、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图书馆、户外自然教育基地等五、活动内容1. 开设生物知识讲座:邀请生物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为学生讲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2. 生物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3. 生物标本制作:指导学生采集、制作和展示生物标本,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生物知识竞赛:举办生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5. 生物户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前往户外自然教育基地,开展生态考察、植物认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
6. 生物科普展览:举办生物科普展览,展示生物领域的科研成果,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应用价值。
7. 生物科技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生物科技产品或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9月):开展生物兴趣班开班仪式,介绍活动内容和安排。
2. 第二阶段(10月-11月):进行生物知识讲座和生物实验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科学。
3. 第三阶段(12月-2月):组织生物标本制作和生物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第四阶段(3月-4月):开展生物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
5. 第五阶段(5月):举办生物科普展览,展示学生的生物科技创意设计。
6. 第六阶段(6月):进行活动总结和表彰,颁发优秀个人和团队奖项。
小学生物探究社团活动方案活动背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们计划组织一次生物探究社团活动。
通过实践和互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科学的世界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安排活动1:观察昆虫生活1.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观察和了解各种昆虫的生活性,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结构和特征;2. 活动时间:1小时;3. 活动流程:- 简要介绍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分组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分享观察结果,让学生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2:种植观察实验1. 活动内容:通过种植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2. 活动时间:2小时;3. 活动流程:- 学生自行播种植物,并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让大家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活动3:生物摄影比赛1. 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生物的美丽瞬间;2. 活动时间:1小时;3. 活动流程:- 学生自行准备相机或手机,并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活动;-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主题进行拍摄;-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和评选获胜者。
活动4:参观生物研究实验室1.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观生物研究实验室,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工作环境;2. 活动时间:2小时;3. 活动流程:- 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科学家的实验设备和工作过程;- 科学家简要介绍生物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学生与科学家互动,提出问题并听取科学家的解答。
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2. 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情况;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进步程度;4. 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情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3)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2. 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图。
教学难点:1. 观察并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2. 正确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显微镜、洋葱鳞片叶、盐酸酒精混合液、清水、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绘图工具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有丝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
2.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包括:(1)洋葱鳞片叶的取材和制作玻片。
(2)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3.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观察与讨论1. 学生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记录观察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绘图与总结1.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图。
2. 教师讲解绘图注意事项,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绘图。
3. 学生展示绘图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 学生思考:有丝分裂在生物学领域有哪些应用?2. 教师讲解有丝分裂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如植物繁殖、基因工程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活动背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物模拟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2.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模拟植物生长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2)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温度计、光照计、培养皿等。
(3)实验步骤:①将种子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并添加适量的土壤。
②控制培养皿中的温度和光照,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③定期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数据。
④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
2. 模拟动物行为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
(2)实验材料:小动物(如金鱼、蚕等)、观察箱、食物、温度计、光照计等。
(3)实验步骤:①将小动物放入观察箱中,观察它们的行为表现。
②调整观察箱中的温度和光照,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
③提供食物,观察动物觅食行为。
④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动物的行为特点。
3. 模拟微生物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2)实验材料:培养皿、培养基、微生物、显微镜、培养箱等。
(3)实验步骤:①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②定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繁殖情况。
④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四、活动过程1. 实验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分发实验材料。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学前儿童生物实验活动教案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适用年龄:3-5岁幼儿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生物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实验材料:1. 透明花盆 - 1个2. 手提式喷壶 - 1个3. 小苗或种子 - 3份(可以选择豌豆、小麦或油菜籽等易于生长的植物)4. 泥土或肥料 - 适量5. 牌子或标签 - 数个6. 记录本和颜色笔 - 每人一份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花盆清洗干净,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阳光可以照射到花盆内部。
b. 准备好泥土或肥料,确保它们干燥且无杂质。
c. 将小苗或种子准备好,并放置在有水的容器中,保持其湿润。
2. 观察花盆和植物a. 让幼儿观察花盆的透明性和容纳植物的空间。
b. 让幼儿观察小苗或种子的形态,引导他们描述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3. 播种或种植a. 将适量的泥土或肥料倒入花盆中,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b. 根据每个孩子的选择,让他们在花盆中种植小苗或种子。
c. 使用手提式喷壶轻轻地给植物浇水,让幼儿体验到照顾植物的重要性。
4. 记录观察结果a. 动手给每个幼儿发放一本记录本和颜色笔。
b. 要求幼儿每天观察植物,并用画图、写字和记录的方式记录每个阶段的变化。
c.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颜色。
5. 分享观察结果a. 定期组织幼儿一起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b. 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和展示他们绘制或记录的图片,并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
6. 实验总结a. 在实验结束后,组织一个小型的讨论活动,引导幼儿总结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发现。
b. 提醒幼儿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探索更多关于植物和生物的知识。
通过这个生物实验活动,学前儿童将有机会亲自参与植物的成长过程,并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变化。
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同时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记录技巧。
小学三年级生物课的实验活动与教学应用小学三年级的生物课如同一扇探索自然的窗户,为孩子们打开了观察生命奇迹的大门。
在这些实验活动中,小小的科学家们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的奇妙。
在实验活动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种植简单的豆芽,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种子发芽、长根、长叶的过程。
老师们引导他们记录每天的变化,利用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来观察豆芽的生长差异。
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还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接下来,实验活动会涉及到昆虫的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蜜蜂等昆虫,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和生态角色。
老师们可以设计简单的昆虫观察任务,例如建立一个小型的昆虫观察箱,让孩子们记录昆虫的活动规律和行为特征。
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也加深了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理解。
除此之外,课堂上还会进行一些关于动物的实验。
比如,使用简单的实验器具(如透明容器和水)观察鱼的呼吸方式。
这种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让他们对不同生物体的适应机制产生更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应用方面,实验活动的设计要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通过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参观本地的农场或植物园,让孩子们看到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设计富有趣味且易于操作的实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和探索。
同时,通过引导孩子们讨论实验结果,教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
比如,进行豆芽生长实验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个讨论会,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讨论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课堂上,结合各种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工具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利用视频、图表和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增加课堂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