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标准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16
大班安全教育《食品保质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安全》,详细内容围绕“食品保质期”这一主题展开。
我们将学习食品保质期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辨别食品是否过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食品保质期概念,认识到食品过期对身体健康危害。
2.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食品是否过期能力。
3. 培养学生养成查看食品保质期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食品保质期对身体健康意义,以及如何辨别食品是否过期。
2. 教学重点:食品保质期概念、查看食品保质期方法以及过期食品危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各种食品)、放大镜、计时器。
2. 学具:学习单、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各种食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食品保质期,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食品保质期概念(5分钟)我将用PPT展示食品保质期定义,并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解食品保质期重要性。
3. 查看食品保质期方法(10分钟)我将示范如何查看食品保质期,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放大镜、计时器等工具。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过期,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观察实物食品,判断其是否过期。
六、板书设计1. 《食品保质期》2. 内容:食品保质期定义查看食品保质期方法过期食品危害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过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常吃食品,并记录它们保质期。
(2)在生活中,你如何确保不食用过期食品?2. 答案:(1)例如:牛奶,保质期7天;面包,保质期3天;饼干,保质期6个月。
(2)示例: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保质期;定期清理冰箱,避免食品过期;不购买临期食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食品保质期相关知识。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食品保质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食品安全与营养》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食品保质期”展开。
主要涉及食品保质期的定义、标注规范、保质期与食品储存条件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食品保质期的定义,了解食品保质期的标注规范。
2. 使学生认识到食品储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保障自身饮食安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品保质期与储存条件的关系。
重点:食品保质期的定义、标注规范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不同保质期的食品)、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食品保质期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食品保质期。
2. 知识讲解:(1)食品保质期的定义及标注规范。
(2)食品储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
(3)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环节: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储存条件下食品保质期的变化,增强学生对食品储存条件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食品保质期定义2. 食品保质期标注规范3. 食品保质期与储存条件的关系4. 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食品保质期的定义及标注规范。
(2)举例说明食品储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
(3)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
2. 答案:(1)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原有品质、营养价值、安全性的时间期限。
标注规范包括:字体清晰、颜色明显、位置显著等。
(2)储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
(3)正确理解和使用食品保质期:购买时注意保质期,避免购买临近过期的食品;储存时遵循规定条件,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良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保质期的概念,知道食品在保质期内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储存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食品保质期的概念,知道食品在保质期内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难点: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储存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食品图片、保质期标签、食品储存道具(如冰箱、柜子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食品,引出食品保质期的话题。
2. 讲解:介绍食品保质期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食品在保质期内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3. 操作:让幼儿观察食品图片,找出保质期标签,学习正确阅读保质期信息。
4. 实践:模拟食品储存场景,让幼儿操作道具,学会正确储存食品。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食品保质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正确掌握食品保质期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定期检查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看是否能自觉遵循正确的食品储存方法。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食品保质期的不同表达方式,如生产日期、保质期截止日期等。
2. 学会通过对比不同食品的保质期,选择新鲜的食品。
3. 认识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了解它们在食品保质期中的作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通过对比不同食品的保质期,选择新鲜的食品。
难点:让幼儿认识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并了解它们在食品保质期中的作用。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截止日期的食品包装袋、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相关资料。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食品保质期知识。
保质期的标准
食品保质期指南
1、范围
2018年1月1日年开始执行的T/CNFIA 001-2017《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适用于食品终产品的保质期、食品配料的保质期和生产推荐使用期、食品半成品的生产推荐使用期。
不适用于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一般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未经加工的产品。
2、通用要求
保质期由食品生产企业确定,食品经营企业应遵循食品生产企业确定的保质期进行食品经营活动。
保质期内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保质期应根据食品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生产工艺,车间环境条件,预期的使用方式和货架形式,贮存和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
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或贮存环境参数不同的相同食品,可规定不同的保质期。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保质期确定程序,科学确定食品的保质期。
鼓励对食品的保质期进行验证。
保质期的确定和验证应有记录。
记录内容宜包括食品、食品配料、食品半成品的基本信息,保质期确定和验证的方法,判定标准,试验情况,相关数据和分析过程以及结论等信息。
可规定食品配料、食品半成品的生产推荐使用期。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
保质期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最好在……之前食(饮)用;……之前食(饮)用最佳;……之前最佳;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饮)用最佳……;保质期(至)……;保质期×× 个月(或××日,或××天,或××周,或×年)。
大班健康课教案《食品保质期》主题:食品保质期目标:1. 了解食品保质期的含义和意义。
2. 了解食品保质期的分类和标识。
3. 学会正确判断和处理食品的保质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食品保质期?2. 食品保质期的分类和标识。
3. 如何正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4. 如何正确处理过期食品?教学准备:1. 板书:食品保质期的分类和标识。
2. 示例食品包装。
3. PPT或图片资源。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讲述一下什么是食品保质期?2. 整理学生的回答并解释食品保质期的含义和意义。
步骤二:讲解食品保质期的分类和标识(10分钟)1. 利用PPT或图片资源,介绍不同食品保质期的分类,如:保质期短、保质期长、无保质期等。
2. 解释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标识以及其含义,例如:最佳食用日期、生产日期、过期日期等。
步骤三:讲解如何正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10分钟)1. 引导同学们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标识。
2. 解释如何根据保质期标识来判断食品是否过期,并提供示例。
步骤四:讲解如何正确处理过期食品(10分钟)1. 引导同学们讨论过期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2. 强调对于过期食品的正确处理方法,例如:不要食用、尽早丢弃、避免误食过期食品。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食品保质期的含义、分类和标识,以及正确判断和处理食品的保质期。
2. 拓展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认为为什么食品有保质期?保质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影响?扩展活动:观察家庭中的食品,寻找并比较不同食品的保质期标识,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不同食品的保质期分类。
2024年关于《食品保质期》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食品安全与营养》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主题为“食品保质期”。
详细内容包括:食品保质期的定义、保质期的表示方法、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如何正确识别和判断食品保质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保质期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识别和判断食品保质期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及其对保质期的影响。
教学重点:食品保质期的识别和判断方法,以及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实物展示(不同保质期的食品)。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过期食品和新鲜食品的实物,引发学生对食品保质期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讲解食品保质期的定义、表示方法。
(2)分析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
(3)教授如何识别和判断食品保质期。
3. 实践情景引入:(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种食品,观察其保质期,讨论如何判断其是否过期。
(2)小组代表分享观察和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计算食品保质期。
(2)分析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食品保质期》2. 内容:(1)食品保质期的定义、表示方法。
(2)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
(3)食品保质期的识别和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
(2)如何正确识别和判断食品保质期?2. 答案:(1)温度、湿度、光照、微生物等。
(2)观察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3)该饼干的保质期为2024年3月1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食品保质期的认识和判断方法掌握情况。
关于各类食品保质期一、保质期、保存期有何区别快到期的食物能不能吃,首先要把这个“期”分清楚。
一种叫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规定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是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期。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
在此日期之后,预包装食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不宜再食用。
二、保质期是个相对概念“保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保质期内的食品不会发生变质,但如果贮存环境没达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会变化得非常快,也可能会造成保质期提前失效。
下面,以几种大家常见的食品来做说明:乳品:乳品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变质。
对于超市里已经临近保质期的特价酸奶,如果你根本无法在此期限内吃完,那就别买。
食用油:通常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但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会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化学变化,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
因此,买油看生产日期非常重要,越新鲜越好。
食用油开封后暴露在空气中,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即使没吃完,也应至少三个月一换。
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
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
不过,米面一旦发了霉,就绝对不能吃了。
面包糕点:根据季节有不同的保质期,一般冬季7天,春秋季3-5天,夏季1-2天。
但是如果面包保存不当,通常隔天就有可能滋生霉菌。
这时,即使没到期也得坚决扔掉。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一般在购买后的3-5周内食用都是没问题的。
通常每过一星期蛋类的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但是仍然是可以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