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4
顺义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1的相反数的点是( )A .点AB .点 BC .点CD .点D2.若a 是有理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一定是正数B .a 一定是负数C .a 可能是正数、负数、0D .一定是负数 3.已知1纳米=9110,那么911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91.010 B .91.010C .91.010D .91.0104.不等式组 4,3.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5.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了解全班同学视力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 .了解全市中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623)(a a =B .842a a a ÷=C .632a a a =⋅D .()22ab ab =7.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933b b b -=-+ B .()()211+1x x x -=- C .()222211a a a -+=-+ D .()248224a a a a -=-8.如图,能判定∥的条件是( )C B A12345-1-2-3-463421BCADA .∠1=∠2B .∠3=∠4C .∠1=∠3D .∠2=∠49.某公司有如下几种手机4G 套餐:(11024M )李老师每月大约使用国内数据流量约800M ,国内电话约400分钟,若想使每月付费最少,则应选择的套餐是( )A .套餐1B .套餐2C .套餐3D .套餐410.王老师的数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班上40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果要求每小组只能是5人或6人,则有几种分组方案( )A .4B .3C .2D .1二、填空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2363m m -+= .12.右边的框图表示解不等式3542x x ->- 的流程,其中“系数化为1”这一步骤的依据3542x x ->-5243x x -+>-31x -> 13x <-移项合并同类系数化为1是 .13.写出一个解是=1,=1.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4.为了测量一座古塔外墙底部的底角∠的度数,李潇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作,的延长线,,量出∠的度数,从而得到∠的度数. 这个测量方案的依据是 .15.如图,边长为m ,n 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0,面积为6,则22m n mn +的值为 .AOBCDnm16.居民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身份证号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即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第18位也就是最后一位是数字校验码,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一定规则计算出来的校验码.算法如下:规定第1-17位对应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将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对应的系数,再把积相加.相加的结果除以11,求出余数.余数只可能有0,1,2,3,4,5,6,7,8,9,10这11种情况.其分别对应身份证号码的第18位数字如下表所示.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3,则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就是9.如果余数是2,则身份证的第18位号码就是x.若某人的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依次是112011,则他身份证号码的第18位数字是.三、解答题(共13道小题,共62分)17.(4分)计算:()()2222-++-+2mn m n m n mn18.(4分)计算:()32-+÷6933x x x x19.(4分)以下是小华同学做的整式运算一题的解题过程:计算:()()2-+-22b a b a b原式()22222=--………………………….第①步b a b222=-…………………………….第②步b a b2+222=-………………………………….第③步4b a老师说:“小华的过程有问题”.请你指出计算过程中错误的步骤,并改正;20.(4分)解方程组24,2 5.x y x y +=⎧⎨+=⎩.21.(5分)解不等式组()41710,75.3x x x x +≤+⎧⎪⎨--<⎪⎩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求出所有非负整数解.22.(5分)已知26=1x x -,求代数式()()2221x x x +--的值.23.(5分)已知:∥,∠1=∠B ,求证:∥. 请补全下面证明过程. 证明:∵∠1=∠B ,∴∥ .( ) 又∵∥,∴∥.( )24.(5分)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组织了一次七年级的“汉字听写”大赛(所有学生都参加比赛,且成绩是10的倍数,满分100分),七年级1班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分布情况,同学们把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列表格:(1)请选择一种统计图将整理的结果表示出来;1EFABCD(2)七年级1班成绩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七年级2班的成绩整理如下表:请你谈谈哪个班的比赛成绩好些,并说明理由.25.(5分)六一儿童节,某动物园的成人门票每人40元,学生门票每人20元,全天共售出门票3 000张,共收入78 000元,这天售出成人票和学生票多少张?26.(5分)已知:如图,⊥,⊥,且∥,求证:∠1=∠2.1FE DCBAG227.(5分)小李购买了一套一居室,他准备将房子的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单位:米),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地面的总面积S ;(2)已知客厅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8倍,且卫生间、卧室、厨房面积的和比客厅还少3平方米,如果铺1平方米地砖的平均费用为100元,那么小李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63nm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2228.(5分)我们经常利用图形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借助直观的几何图形,把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1)在整式乘法公式的学习中,小明为了解释某一公式,构造了几何图形,如图1所示,先画了边长为a ,b 的大小两个正方形,再延长小正方形的两边,把大正方形分割为四部分,并分别标记为Ⅰ,Ⅱ,Ⅲ,Ⅳ,然后补出图形Ⅴ.显然图形Ⅴ与图形Ⅳ的面积相等,所以图形Ⅰ,Ⅱ,Ⅴ的面积和与图形Ⅰ,Ⅱ,Ⅳ的面积和相等,从而验证了公式.则小明验证的公式是.ab bⅠⅡⅢⅣ图1Ⅴ(2)计算:()()=x a x b++;请画图说明这个等式.29.(5分)阅读下列材料: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某小组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3-=,且x yx>,34y<,试确定+x y的取值范围.他们是这样解答的:解:解:∵3-=,x y∴=+3x y,又∵4x>,∴34y+>,∴1y>,又∵3y<,∴13<<…①,y同理可得:46<<…②,x由①+②得4136+<+<+x y∴x y+的取值范围是59<+<.x y请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已知+2x y=,且1y>-,x>,4试确定x y-的取值范围.顺义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答案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231m -; 1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式方向改变;(或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2,=0.x y x y +⎧⎨-⎩; 14.对顶角相等; 15.30; 16.3.三、解答题(共11道小题,共60分) 17.(4分)2222=2+mn m n m n mn-+-+……………………………………………………..……………………2分=3mn…………………………………………………………………………………………………………4分18.(4分)32÷-÷+÷………………………………………………..……...x x x x x x=639333…………...………2分2=-+………………………………………………………………………x x231………………….……4分19.(4分)错误的步骤是第①步……………………………………………..……………………………….... ..…...…1分改正:()222--+-…………………………………………………………b a ab ab b=222……….…4分222=-+-+b a ab ab b22222=+-4b ab a20.(5分)由①得+=③………………………………………………………………………x y428……….….…1分③-②得x=, (33)……………..…3分x=,……………………………………………………………………………1……………………...…4分 把1x =代入①得2y = ∴原方程组的解为1,2.x y =⎧⎨=⎩……………………………………………………………………………..…5分 21.(5分) 解:解不等式①得2x ≥-,……………………………………………………………………….…..…1分解不等式②得4x <.…………………………………………………………………………..…2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3分∴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4x -≤<, (4)分∴原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0,1,2,3.…………………………………………………..…5分 22.(5分)()()2221x x x +--22=4422x x x x++-+………………………………………………………………………..…..…2分2=64x x -++…………………………………………………………………………………..…..…3分 ∵26=1x x -∴264x x -++()2=64x x --+1+4=3………………………………...……………………..…5分 23.(5分);……………………………...……………………………………………………………...…1分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3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分 24.(5分) (1)……………………………...……………………..…………………….…..…2分 (2)80……………………………...……………………..…………………………..………….…..…3分 (3)理由支持结论就好……………………………...……………………..…………………….……5分25.(5分)六一儿童节,某动物园的成人门票每人40元,儿童门票半价(即每人20元),全天共售出门票3 000张,共收入78 000元,这天售出成人票和儿童票多少张? 解:设成人门票x 张,学生门票y张.……………………………...……………………..……..…1分 依题意可列方程组402078000,3000.x y x y +=⎧⎨+=⎩……………………………...………………………………….……..…3分 解得900,2100.x y =⎧⎨=⎩……………………………...……………………..…………………….…..…5分答:成人门票900张,学生门票2100张.26.(5分)证明:∵⊥,⊥,∴∠90,90,(垂直定义)……………….…….…..…1分 ∴∠1+∠3=90,∠2+∠4=90,………………..…………………..…3分∵∥,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分∴∠1=∠2.(等角的余角相等)………………..…………………..…5分 27.(5分) (1)()()23222636S n m=+⨯++⨯-+………………..…………………………….……….…...…1分21266S n m =+++2618S n m =++………………..…………………….…………………………………………….…2分(2)依题意可列方程组286,12266 3.n m n m ⨯=⎧⎨++=-⎩……………………………...………………………….……………..…3分∴4,3.2m n =⎧⎪⎨=⎪⎩……………………………...……………………………………………...………..…4分1FE DCBAG23261826418452S n m =++=⨯+⨯+=. 总费用为451004500⨯=.……………………………...…………………………………...…...…5分 28.(5分)(1)()()22a b a b a b +-=-………………...…………………………………............…..…2分(2)2x ax bx ab+++………………...………………………………………………...…..…3分1………………...……………………………………......…5分29.(5分)解:∵+2x y =, ∴=2x y -, 又∵1x >,abxx∴21->,y∴1y->-,………………...…………………………………………………………………………..…1分(或1y<)又∵4y>-,∴4y-<.∴14-<-<…①,………………...…………………………………y ………………………………………......…2分同理得:x<<...②, (16)…………………………......…4分由①+②得1146-+<-<+x y∴x y-的范围是<-<.………………...…………………………………………x y010…………......…5分不妥请自行改正,如有不同解法请酌情给分.。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实数是负数的是()A.B.3 C.0 D.﹣12.如图,AO⊥OB,若∠AOC=50°,则∠BOC的度数是()A.20° B.30° C.40° D.50°3.2的平方根是()A.±B.±4 C.D.44.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A.﹣2.3 B.﹣C.D.﹣5.﹣是的()A.绝对值B.相反数C.倒数 D.算术平方根6.如图,与∠5是同旁内角的是()A.∠1 B.∠2 C.∠3 D.∠47.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 B.6 C.7 D.88.下列生活现象中,不是平移现象的是()A.站在运行着的电梯上的人B.左右推动推拉窗C.躺在火车上睡觉的旅客 D.正在荡秋千的小明9.下列语句中,是真命题的是()A.若ab>0,则a>0,b>0 B.内错角相等C.若ab=0,则a=0或b=0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10.如图,AB∥CD,若∠C=30°,则∠B的度数是()A.30° B.40° C.50° D.60°11.若|a+b+5|+(2a﹣b+1)2=0,则(a﹣b)2016的值等于()A.﹣1 B.1 C.52016D.﹣5201612.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 B. =﹣0.2 C. =﹣2 D.(﹣)2+()3=013.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14.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的不等式组有解,则m的取值X围是()A.m>B.m C.m>1 D.m≤1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若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N(b,a﹣2)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调查市场上某灯泡的质量情况B.调查某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C.调查某品牌圆珠笔的使用寿命D.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不等式4﹣3x>2x﹣6的非负整数解是.18.如果把点P(﹣2,﹣3)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那么得到的对应点是.19.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20.一个样本含有下面10个数据:51,52,49,50,54,48,50,51,53,48.其中最大的值是,最小的值是.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如果设组距为1.5,则应分成组.三、解答题21.(10分)计算题.(1)|﹣6|+(﹣3)2;(2)﹣.22.(10分)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①;②.23.(10分)将一副三角尺拼图,并标点描线如图所示,然后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EFC的度数.24.(12分)为绿化城市,我县绿化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某施工队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400棵,对光明路的某标段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已知甲种树苗每棵200元,乙种树苗每棵300元.(1)若购买两种树苗的总金额为85000元,求需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各多少棵?(2)若购买甲种树苗的金额不多于购买乙种树苗的金额,至多应购买甲种树苗多少棵?25.(12分)我市市区去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是10万辆,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今年年初,市交通部门要求我市到明年年底控制电动车拥有量不超过12.85万辆,估计每年报废的电动车数量是上一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10%,而且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相同,(1)设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是x万辆,则今年年底电动车的数量是,明年年底电动车的数量是万辆.(用含x的式子填空)如果到明年年底电动车的拥有量不超过12.85万辆,请求出每年新增电动车的数量最多是多少万辆?(2)在(1)的结论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年增长率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26.(12分)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次数60≤x<90 90≤x<120 120≤x<150 150≤x<180 180≤x<210 频数16 25 9 7 3(1)全班有多少同学?(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3)跳绳次数x在120≤x<180X围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数是负数的是()A.B.3 C.0 D.﹣1【考点】实数.【分析】根据小于零的数是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于﹣1<0,所以﹣1为负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小于零的数是负数.2.如图,AO⊥OB,若∠AOC=50°,则∠BOC的度数是()A.20° B.30° C.40° D.50°【考点】垂线.【分析】根据OA⊥OB,可知∠BOC和∠AOC互余,即可求出∠BOC的度数.【解答】解:∵AO⊥OB,∴∠AOB=90°.又∵∠AOC=50°,∴∠BOC=90°﹣∠AOC=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余角的知识.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3.2的平方根是()A.±B.±4 C.D.4【考点】平方根.【分析】依据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2的平方根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性质,掌握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A.﹣2.3 B.﹣C.D.﹣【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数轴得:点P表示的数大于﹣1且小于﹣2,<﹣2,B、﹣2<﹣<﹣1,C、>1,D、﹣<﹣2.【解答】解:由数轴可知:点P在﹣2和﹣1之间,即点P表示的数大于﹣1且小于﹣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和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任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之,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利用数轴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5.﹣是的()A.绝对值B.相反数C.倒数 D.算术平方根【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是的相反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6.如图,与∠5是同旁内角的是()A.∠1 B.∠2 C.∠3 D.∠4【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各个角与∠1分别是什么关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图可知,∠1与∠5是同旁内角、∠2与∠5没有直接关系,∠3与∠5是内错角、∠4与∠5是邻补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7.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 B.6 C.7 D.8【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先找出与60最为接近的两个完全平方数,然后分别求得它们的算术平方根,从而可求得n的值.【解答】解:∵49<60<64,∴7<<8.∴n=7.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明确被开放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生活现象中,不是平移现象的是()A.站在运行着的电梯上的人B.左右推动推拉窗C.躺在火车上睡觉的旅客 D.正在荡秋千的小明【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是某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平移的性质,D正在荡秋千的小明,荡秋千的运动过程中,方向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是平移运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折.9.下列语句中,是真命题的是()A.若ab>0,则a>0,b>0 B.内错角相等C.若ab=0,则a=0或b=0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可以判定真假的语句是命题,根据其定义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不是,因为可以判定这是个假命题;B,不是,因为可以判定其是假命题;C,是,因为可以判定其是真命题;D,不是,因为可以判定其是假命题;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及运用,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10.如图,AB∥CD,若∠C=30°,则∠B的度数是()A.30° B.40° C.50° D.6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解答】解:∵AB∥CD,∴∠B=∠C,又∵∠C=30°,∴∠B的度数是3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若|a+b+5|+(2a﹣b+1)2=0,则(a﹣b)2016的值等于()A.﹣1 B.1 C.52016D.﹣52016【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b+5|+(2a﹣b+1)2=0,∴,解得,∴(a﹣b)2016=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熟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每一项必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 B. =﹣0.2 C. =﹣2 D.(﹣)2+()3=0【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分别利用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2,故此选项错误;B、无法化简,故此选项错误;C、=﹣2,正确;D、(﹣)2+()3=4,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3.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可画出图形.【解答】解: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应该是:2处是空心的圆点,向左画线.故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需要注意当包括原数时,在数轴上表示时应用实心圆点来表示,当不包括原数时,应用空心圆圈来表示.14.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的不等式组有解,则m的取值X围是()A.m>B.m C.m>1 D.m≤1【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有解,可得关于m的不等式,根据解不等式,可得答案.【解答】解:解不等式组,得3﹣m<x<2m.由题意,得3﹣m<2m,解得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若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N(b,a﹣2)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点M(a,b)在第二象限,∴a<0,b>0,∴a﹣2<0,∴点N(b,a﹣2)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调查市场上某灯泡的质量情况B.调查某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C.调查某品牌圆珠笔的使用寿命D.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答】解:调查市场上某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调查某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调查某品牌圆珠笔的使用寿命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不等式4﹣3x>2x﹣6的非负整数解是0,1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求出不等式2x+1>3x﹣2的解集,再求其非负整数解.【解答】解:移项得,﹣2x﹣3x>﹣6﹣4,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为1得,x<2.故其非负整数解为:0,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答此题不仅要明确不等式的解法,还要知道非负整数的定义.解答时尤其要注意,系数为负数时,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将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8.如果把点P(﹣2,﹣3)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那么得到的对应点是(4,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平移规律求解.【解答】解:点P(﹣2,﹣3)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则所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为(4,2)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19.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关键题意得出∠1=∠2;∠1和∠2是同位角;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出:∠1=∠2;∠1和∠2是同位角;∵∠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根据题意得出同位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一个样本含有下面10个数据:51,52,49,50,54,48,50,51,53,48.其中最大的值是54 ,最小的值是48 .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如果设组距为1.5,则应分成4 组.【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解答】解:在51,52,49,50,54,48,50,51,53,48中最大的值是54,最下的值是48,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如果设组距为1.5,则应分成=4,故答案为:54,48,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三、解答题21.(10分)(2016春•某某期末)计算题.(1)|﹣6|+(﹣3)2;(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6+9=15;(2)原式=7﹣(﹣4)=7+4=1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10分)(2016春•某某期末)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①;②.【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1)①×﹣②得出7y=14,求出y,把y的值代入②求出x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即可.【解答】解:①①×2﹣②得:7y=14,解得:y=2,把y=2代入②得:2x﹣6=6,解得:x=6,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4.【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23.(10分)(2016春•某某期末)将一副三角尺拼图,并标点描线如图所示,然后过点C 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EFC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定即可;(2)根据三角形EFC的内角和为180°,求得∠EFC的度数.【解答】解:(1)∵CF平分∠DCE,且∠DCE=90°,∴∠ECF=45°,∵∠BAC=45°,∴∠BAC=∠ECF,∴CF∥AB;(2)在△FCE中,∵∠FCE+∠E+∠EFC=180°,∴∠EFC=180°﹣∠FCE﹣∠E,=180°﹣45°﹣30°=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板的各角度数.24.(12分)(2016春•某某期末)为绿化城市,我县绿化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某施工队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400棵,对光明路的某标段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已知甲种树苗每棵200元,乙种树苗每棵300元.(1)若购买两种树苗的总金额为85000元,求需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各多少棵?(2)若购买甲种树苗的金额不多于购买乙种树苗的金额,至多应购买甲种树苗多少棵?【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需购买甲种树苗x棵,需购买乙种树苗y棵,根据“购买两种树苗的总金额为85000”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2)设购买甲种树苗a棵,则需购买乙种树苗(400﹣a)棵,根据“购买甲种树苗的金额≥购买乙种树苗的金额”列不等式求解可得.【解答】(1)解:设需购买甲种树苗x棵,需购买乙种树苗y棵,根据题意得:,解得:,答:需购买甲种树苗350棵,需购买乙种树苗50棵;(2)解:设购买甲、乙树苗的棵数分别是x,y.根据题意得:,解得:x≤240.答:至多应购买甲种树苗240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抓住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5.(12分)(2016春•某某期末)我市市区去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是10万辆,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今年年初,市交通部门要求我市到明年年底控制电动车拥有量不超过12.85万辆,估计每年报废的电动车数量是上一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10%,而且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相同,(1)设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是x万辆,则今年年底电动车的数量是10(1﹣10%)+x ,明年年底电动车的数量是[10(1﹣10%+x)](1﹣10%)+x 万辆.(用含x 的式子填空)如果到明年年底电动车的拥有量不超过12.85万辆,请求出每年新增电动车的数量最多是多少万辆?(2)在(1)的结论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年增长率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今年将报废电动车的数量,进而得出明年报废的电动车数量,进而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2)分别求出今年年底电动车数量,进而求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年增长率.【解答】解:(1)今年年底电动车数量是10(1﹣10%)+x万辆,明年年底电动车的数量是[10(1﹣10%+x)](1﹣10%)+x万辆;根据题意得:[10(1﹣10%+x)](1﹣10%)+x≤12.85,解得:x≤2.5,答:每年新增电动车的数量最多是2.5万辆;(2)今年年底电动车的拥有量是10(1﹣10%)+设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年增长率是y,则11.5(1+y)=12.85,解得:y≈11.7%,答: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年增长率是11.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别表示出今年与明年电动车数量是解题关键.26.(12分)(2016春•某某期末)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次数60≤x<90 90≤x<120 120≤x<150 150≤x<180 180≤x<210 频数16 25 9 7 3(1)全班有多少同学?(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3)跳绳次数x在120≤x<180X围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将各组频数相加即可得;(2)由频率分布表即可知组数和组距;(3)将120≤x<180X围的两分组频数相减可得,再将其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百分比;(4)根据各分组频数可制成条形图.【解答】解:(1)全班有同学16+25+9+7+3=60(人);(2)组距是30,组数是5;(3)跳绳次数x在120≤x<180X围的同学有9+7=16人,占全班同学的×100%≈26.7%;(4)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时要全面细致,同时,解题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忌死记硬背,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由统计图形式给出的数学实际问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七年级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座位表上“5列2行”记作(5,2),那么(4,3)表示()A.3列5行B.5列3行C.4列3行D.3列4行2.如果a>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a2>b2B.1﹣a>1﹣b C.1+a>1﹣b D.1+a>b﹣13.在下列实数中:0,,﹣3.1415,,,0.343343334…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B.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C.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调查南京市电视台《今日生活》收视率5.若是方程kx﹣2y=2的一个解,则k等于()A.B.C.6 D.﹣6.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A.∠B=∠ACE B.∠A=∠ECD C.∠B=∠ACB D.∠A=∠ACE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1,0)、C(﹣1,3),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A1、B1、C1,则点A1的坐标为()A.(3,﹣3)B.(1,﹣1)C.(3,0)D.(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2m+3)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D.9.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 B.a≥3 C.a<3 D.a>310.已知方程组和有相同的解,则a,b的值为()A.B.C.D.11.小明要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相片框架,这个框架的长为25cm,面积不小于500cm2,则宽的长度xcm应满足的不等式组为()A.B.C.D.12.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电,某市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收费”(总电费=第一阶梯电费+第二阶梯电费).规定:用电量不超过200度按第一阶梯电价收费,超过200度的部分按第二阶梯电价收费.如图是张磊家2015年9月和10月所交电费的收据,则该市规定的第一阶梯电价和第二阶梯电价分别为每度()A.0.5元、0.6元B.0. 4元、0.5元C.0.3元、0.4元D.0.6元、0.7元第6题图第7题图第12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的整数部分是.14.某学校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选取3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15.已知2x﹣3y﹣1=0,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16.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5°,则∠2的度数为°.17.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1,则b a 212 的立方根为 .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C 都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若点D 的坐标是(3,4),则点A 的坐标是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5分)解方程组:20.(6分)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2)解不等式②,得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1.(7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对话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求该魔方的棱长;(2)求该长方体纸盒的长.22.(8分)已知,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证明:AD∥BE.证明:∵AB∥CD(已知)∴∠4=①(②)∵∠3=∠4(已知)∴∠3=③(④)∵∠1=∠2(已知)∴∠1+∠CAF=∠2+∠CAF(等量代换)即∠BAF=∠DAC∴∠3= ⑤(等量代换)∴AD∥BE(⑥)23.(9分)某中学图书馆将图书分为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百科、哲学四类.在“读书月”活动中,为了了解图书的借阅情况,图书管理员对本月各类图书的借阅进行了统计,表)和图是图书管理员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表中m=,n=;(2)在图中,将表示“自然科学”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学校打算采购一万册图书,请你估算“哲学”类图书应采购多少册较合适?(4)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4.(11分)在南宁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某学校计划购进一批电脑和电子白板,经过市场考察得知,购买1台电脑和1台电子白板共需要2万元,购买2台电脑和1台电子白板共需要2.5万元.(1)求每台电脑、每台电子白板各多少万元?(2)根据学校实际,需购进电脑和电子白板共30台,总费用不超过32万元,但不低于30万元,请你通过计算求出有几种购买方案,哪种方案费用最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数学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5 CDBBC 6-10 DBBAD 11-12 AA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4 14. 0.4 15. y=16. 35 17. 2 18. (﹣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注:解答题解法多样,非本细则所述的其他正确解法请阅卷老师酌情给分19. 解:,①+②×2得:7x=7,即x=1,------- 3分把x=1代入①得:y=1,------- 4分则方程组的解为------- 5分20. 解:(1)x<2,------- 1分(2)x≥﹣1,------- 3分(3)------- 5分(4)-1≤x<2.------- 6分21. 解:(1)设魔方的棱长为x cm,可得:x3=216,------- 2分解得:x=6.------- 3分(2)设该长方体纸盒的长为y cm,6y2=600,------- 5分y2=100,即y=10.------- 6分答:魔方的棱长6 cm,长方体纸盒的长为10 cm.------- 7分22. 解:①∠BAE ,------- 1分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分③∠BAE ------- 4分④(等量代换),------- 5分⑤∠DAC ,------- 6分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分23. 解:(1)m= 500 ,------- 2分n= 0.05 ;------- 3分(2)自然科学:2000×0.20=400 册如图,------- 5分(3)10000×0.05=500(册),即估算“哲学”类图书应采购500册较合适;------- 7分(4)鼓励学生多借阅哲学类的书.------- 9分24. 解:(1)设每台电脑x万元,每台电子白板y万元,根据题意得:,------- 3分解得,即每台电脑0.5万元,每台电子白板1.5万元;------- 5分(2)设需购进电脑a台,则购进电子白板(30﹣a)台,根据题意得:,------- 7分解得:13≤a≤15,∵a只能取整数,∴a=13,14,15,------- 9分∴有三种购买方案,方案1:需购进电脑13台,则购进电子白板17台,13×0.5+1.5×17=32(万元),方案2:需购进电脑14台,则购进电子白板16台,14×0.5+1.5×16=31(万元),方案3:需购进电脑15台,则购进电子白板15台,15×0.5+1.5×15=30(万元),∵30<31<32,∴购买电脑15台,电子白板15台最省钱.------- 11分。
河北省保定十七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选择题(共16小题,1-6每小题2分,7-16每小题2分,满分42分)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2 22、 36 2 3 66 2 3A. a?a =a B .( a ) =a C. a+a=a D. a 十 a =a2 .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米.将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4 .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B. 三根长度为4cm, 4cm, 8cm 的木棒能摆成三角形C.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纪录片D.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下列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运算的是( )A .( x+3) ( x - 3) B. (- x - y ) (- x+y )C.( 2x - y )( y - 2x )D.(3b - 2a )6 .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6A . 1.56 X 10B . 1.56 X 10 -6C. 1.56 X 10-5D. 15.6 X 10-4(2a+3b )2=38° 时,/3 .一种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156D. 60°7 .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A .三边高的交点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三边中线的交点&若一个角的余角的两倍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210°,这个角的度数为()A . 70°B . 60°C . 50°D . 40° 9. 6月24日重庆南开(融侨)中学进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警报拉响后同学们匀速跑步到操场,在操场指定位置清点人数后, 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教室,11.已知x+y - 3=0,则2y ?2x 的值是()1A. 6B.- 6C.豆D. 8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1B. 16C. 17D. 16 或 1713.如图,点 D 、E 分别在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 O, AE=AD 若要使△ ABE^A ACD 则添加的一个条件不能是()同学们离开教学楼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10.如图,在△ ABC 中,/ C=9C ° , AD 平分/BD=2CD 若点 D 至U AB14 .若x 2+mx+9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为( )A. 3B. 3 或-3C. 6D. 6 或-615 .以下四种沿 AB 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 ,b 互相平行的是( )A. 如图1,展开后测得/仁/ 2B. 如图2,展开后测得/ 仁/ 2且/ 3=/ 4C. 如图3,测得/仁/2D. 如图4,展开后再沿 CD 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 0,测得0A=0B OC=OD16.如图所示,下列图案均是由完全相同的“太阳型”图案按一定的规律拼搭而成,第1个图案需要2个图标,第2个图案需要4个图标,第3个图案需要7个图标,…,按此规律, 第6个图案需要图标的个数是()區1凰2基孑區4二、填空题(共 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ABC 三个A . AB=ACB . BE=CD C.Z B=Z CD. / ADC M AEBA . 28 B. 33 C. 36 D. 38闔卜 圏] 隆3 图4内角满足:/ A: / B:/ C=1: 2: 3,则△ AB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填锐角、直角、钝角)18.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2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可,则黄球的个数为________ .19. “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DF EH=FH不用度量,就知道/ DEH=/ DFH小明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得到的结论,请问小明用的识别方法是_____ (用字母表示).2 23 3 24 20 .观察:(x - 1)( x+1) =x - 1, (x - 1)( x +x+1) =x - 1,( x - 1)( x +x +x+1) =x-1,禾U用规律回答:如果(a- 1) ( a5+a4+a3+a2+a+1) =0,则a2017- a2016=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9分)21. ( 22 分)(2016 春?保定校级期末)(1)( - 2xy2) 3(-5x2y);(2)( 28a3- 14a2+7a)- 7a;(3)| - 3| -(n- 3.14 ) 0+2-3;2(4)( a+3) + (a+2)( 4 - a);(5)先化简,再求值:(x+y) ( x - y) - x (x+y) +2xy,其中x=- 1, y=2.22. 如图是4 X 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阴影. 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备用圍备用圈备用圍23. 如图,在Rt△ ABC中,/ B=90°,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作直线MN与AC BC分别交于点 D E,连接AE(1)请完成上述尺规作图.(2)/ ADE= ______(3) ________ A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C (填“=” “〉”或“v”)依据是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AB=3 BC=4时,△ ABE的周长= .(5) 若/ C=30,则图中等于60°的角有___________ 个.24. 如图,C E分别在AB DF上,小华想知道/ ACE和/ DEC是否互补,但是他又没有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板,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接CF,再找出CF的中点O,然后连接EO并延长EO和直线AB相交于点B,经过测量,他发现EO=BO因此他得出结论: / ACE 和/ DEC互补,而且他还发现BC=EF以下是他的想法,请你补充完整;•••O是CF的中点,••• CO=F(中点的定义)在厶COB^D^ FOE中已证)T ZC0B=ZE0F()•••△ COB^A FOE ( _ )• BC=EF( _____ )/ BCO2 F ( ______ )•- ____ 〃_______ ( _____ )•••/ ACE和/ DEC互补( __ )25. ( 12分)(2015春?漳州期末)如图,△ ABC中,D为AB的中点,AD=5厘米,/ B=Z C,BC=8厘米.(1)若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从点C向终点A运动,①若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相等,经1秒钟后,请说明厶BPD^A CQP②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厶BPD^A CPQ(2)若点P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以5厘米/秒的速度从点C向点A运动,它们都依次沿厶ABC三边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点Q第一次在厶ABC的哪条边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每小题2分,7-16每小题2分,满分42 分)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2 2 2、36 23 6 6 2 3A、a?a =a B.(a )=a C. a+a=a D. a 十a =a【考点】同底数幕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幕的乘法;幕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A、原式利用同底数幕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原式利用幕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原式不能合并,错误;D原式利用同底数幕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a3,错误;B、原式=a6,正确;C、原式不能合并,错误;D原式=a4,错误,故选B.2 .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剪去的纸片一定是一个四边形,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故选C.6A. 1.56 X 10B. 1.56 X 10 -6C. 1.56 X 10 -5D. 15.6 X 10 -43.一种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156 米.将0.0000015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 X 10- 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 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156=1.56 X10-6. 故选B.4. 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A.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B. 三根长度为4cm, 4cm, 8cm的木棒能摆成三角形C.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纪录片D.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随机事件.【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三根长度为4cm, 4cm, 8cm的木棒能摆成三角形,是不可能事件,故本选项错误;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纪录片,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D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5. 下列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运算的是()A.(x+3)(x-3)B.(- x- y)(- x+y)C.(2x-y)(y-2x)D. (2a+3b)(3b-2a)【考点】平方差公式.【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3 )(x - 3)=x2- 9 , (- x-y)(- x+y)=x2-y2,(2a+3b)(3b-2a)=9b2-4a2, 则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2x-y)(y-2x),故选c.6 .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分析】先求出/ 3,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1.•••/ 仁90°-/ 3=52°, 故选A.7 .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 ) A.三边高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边中线的交点 【考点】 三角形的重心.【分析】根据题意得:支撑点应是三角形的重心. 根据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 占 八、、♦【解答】 解:•••支撑点应是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故选D.2=38° 时,/D . 6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3=7 2=38°°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0°,这个角的度数为(&若一个角的余角的两倍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A. 70° B . 60° C . 50° D . 40° 【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90°- x ,补角为180°- x ,然后根据这个角的 余角的两倍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210°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解: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90°- x ,补角为180°- x . 根据题意得:2 (90°- x ) +180°- x=210°, 解得:x=50°. 故选:C.9. 6月24日重庆南开(融侨)中学进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警报拉响后同学们匀速跑步到操场,在操场指定位置清点人数后,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教室,根据在每段中,离教学楼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可进行判断.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第二阶段:在操场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一阶段离教学楼的距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故 错误; 第三阶段:沿原路匀速步行回教学楼, 这一阶段,离教学楼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A 错误;并且这段的速度小于于第一阶段的速度,则 C 正确.故选:C.10. 如图,在△ ABC 中,/ C=9C ° , AD 平分/ BAC 与 BC 边交于点 D, BD=2CD 若点D 到AB同学们离开教学楼【分析】【解答】解:图象应分离教学楼的距 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函数的图象.【考点】的距离等于5cm,贝U BC的长为()【分析】过D作DEL AB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D=DE再求出BD长,即可得出的长. 【解答】解:如图,过D作DEL AB于E,••• CDL AC,•/ AD平分/ BAC• CD=DE•/ D到AB的距离等于5cm,• CD=DE=5cm又••• BD=2CD• BD=10cm• BC=5+10=15cm故选C.11. 已知x+y - 3=0 ,则2y?2x的值是()1A. 6B.- 6C.耳D. 8【考点】同底数幕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幕的乘法求解即可.【解答】解:••• x+y - 3=0 ,• x+y=3,• 2y?2x=2x+y=23=8 ,BCD.无法确定【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故选:D.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1B. 16C. 17D. 16 或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6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①6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6、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5=17;②6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5、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5+5=16.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故选D.13.如图,点D、E分别在AB AC上,BE CD相交于点O, AE=AD若要使△ ABE^A ACD则添加的一个条件不能是()A. AB=ACB. BE=CDC.Z B=Z CD. / ADC M AE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在厶ABE和△ ACD 中,已知了AE=AD公共角/ A,因此只需添加一组对应角相等或AC=AB即可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解答】解:已知了AE=AD公共角/ A,A、如添加AB=AC利用SAS即可证明厶ABE^A ACDB、如添加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厶ABE^A ACD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C 、如添/ B=Z C 利用AAS 即可证明厶ABE^A ACDD 如添加/ ADC=/ AEB 利用 ASA 即卩可证明厶ABE ^A ACD 故选:B.14 .若x 2+mx+9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为( )A . 3B. 3 或-3C. 6D. 6 或-6【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 m 的值.【解答】 解:T x 2+mx+9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 ••• m=± 6, 故选D15 .以下四种沿 AB 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 ,b 互相平行的是(B. 如图2,展开后测得/ 仁/ 2且/ 3=/4C. 如图3,测得/ 1 = / 2【考点】平行线的判定;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A 、/仁/ 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定,故正确; B 、:/ 1 = / 2 且/ 3=/ 4,由图可知/ 1+/2=180°,/ 3+/ 4=180°, • / 1 = / 2=/3=/ 4=90°,• a //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正确; C 、测得/仁/2,•••/ 1与/ 2即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位角,D.如图4,展开后再沿CD 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 0,测得 0A=0B OC=ODA .如图1,展开后测得/仁/ 2•••不一定能判定两直线平行,故错误;心在厶人00和厶BOD中,ro&os匚ZA0B=ZC0D,,0C=0D•••△ AOCSA BOD•••/ CAO=/ DBO• 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故选:C.16•如图所示,下列图案均是由完全相同的“太阳型”图案按一定的规律拼搭而成,第1个图案需要2个图标,第2个图案需要4个图标,第3个图案需要7个图标,…,按此规律, 第6个图案需要图标的个数是()療:療垃痣软总•戏牡呑送秦孫呑逐療gl 暑2 ^3 匿4A. 28B. 33C. 36D. 38【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观察,可发现规律:第n个图形是n+2n「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图形,得第n个图形是n+2n「1,第六个图形是6+25=38,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已知△ ABC三个内角满足:/ A:Z B:Z C=1: 2:3,则△ ABC是直角三角形.(填锐角、直角、钝角)【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设/ A=x,则/ B=2x, / C=3x,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ABC三个内角满足:/ A:Z B:Z C=1:2: 3,•••设/ A=x,则/ B=2x,/ C=3x,•••/ A+Z B+Z C=180,即x+2x+3x=180°,解得x=30°,• 3x=90°,•△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18•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一二,则黄球的个数为 4 .【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白球个数除以小球总数进而得出得到白球的概率,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二设黄球有x个,根据题意得出:82S+x:= '解得:x=4.故答案为:4.19. “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DF EH=FH不用度量,就知道Z DEH Z DFH小明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得到的结论,请问小明用的识别方法是SSS (用字母表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DE=DF EH=FH再加上公共边DH=DH可利用SSS证明△ DE痒△ DF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Z DEH Z DFH[DMFEH=PHDH二DH•••△ DEH^A DFH( SSS ,•••/ DEH=/ DFH故答案为:SSS2 23 3 24 20 .观察:(x - 1)( x+1) =x - 1, (x - 1)( x +x+1) =x - 1,( x - 1)( x +x +x+1) =x-1,禾U用规律回答:如果(a- 1) ( a5+a4+a3+a2+a+1) =0,则a2017- a2016= 0 或- 2 .【考点】平方差公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求出a的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 1)( a5+a4+a3+a2+a+1) =0,( a- 1)( a5+a4+a3+a2+a+1) =a6- 1,• a6-仁0,解得,a=± 1,2017 2016 “2017“2016•••当a=1 时,a - a =1 - 1 =1 -仁0,2017 2016 / 八2017 / 八2016当a=- 1 时,a - a = (- 1) -( - 1) =- 1- 1= - 2,故答案为;0或-2.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9分)21. ( 22 分)(2016 春?保定校级期末)(1)( - 2xy2) 3(-5x2y);(2)( 28a3- 14a2+7a)+ 7a;(3)| - 3| -(n- 3.14 ) 0+2-3;2(4)( a+3) + (a+2)( 4 - a);(5)先化简,再求值:(x+y) ( x - y) - x (x+y) +2xy,其中x=- 1, y=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一化简求值;零指数幕;负整数指数幕.【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和同底数幕的乘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绝对值、零指数幕、负整数指数幕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可以解答本题;(5)先化简所求的式子,再将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 2xy2) 3(- 5x2y)=(-8x3y6) ? (- 5xy)5 7=40x y ;3 2(2)( 28a - 14a+7a)+ 7a=4a2- 2a+1;0 -3(3)| - 3| -(n- 3.14 ) +2=二;2(4)( a+3) + (a+2)( 4 - a)2 2=a +6a+9 - a +2a+8 =8a+17;(5)( x+y) ( x - y)- x (x+y) +2xy=x2- y2- x2- xy+2xy2 ,=-y +xy,2当x=- 1 , y=2 时,原式=-2 + (- 1)X 2=- 4 - 2=- 6.22. 如图是4 X 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阴影. 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阴影,使整个涂成阴影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请在图中补全图形,并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要求画出3种不同方法)备用圏【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作图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相交于点 M N,作直线 MN 与AC BC 分别交于点 D E ,连接AE (1)请完成上述尺规作图. (2)/ ADE= 90【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画出图形即可; (2)、( 3)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4)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AE=CE 进而可得出结论;(5)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AC 的度数,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如图所示;(2)v 由图可知,MN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 •••/ ADE=90 . 故答案为:90;23. 如图,在 Rt △ ABC 中,/ B=90,分别以 A 、C 为圆心,大于£ 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3) AE = EC;(填“=”“>”或 “V”)依据是 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当 AB=3 BC=4时,△ ABE 的周长=7【考点】作图一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60°的角有 4 个.(3) T 由图可知,MN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 AE=EC 故答案为: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 v MN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 • AE=CE• △ ABE 的周长=AB+ (AE+BE =AB+ ( CE+BE =AB+BC=3+4=7 故答案为:7;(5)vZ C=30,/ B=90°, •••/ BAO90°- 30° =60°.•/ AE=CE•••/ C=Z CAE=30 , •••/ AEB=/ C+Z CAE=30 +30° =60°; •••/ AEC=180 -/ C -Z CAE=180 - 30°- 30° =120°,•••图中等于 60° 的角有:Z BAC Z AEB Z AED Z CED 共 4 个.24 .如图,C E 分别在AB DF 上,小华想知道Z ACE 和Z DEC 是否互补,但是他又没有带 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板, 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接CF ,再找出CF 的中点O,然后连接EO 并延长EO 和直线AB 相交于点B,经过测量,他发现 EO=BO 因此他得出结论: Z ACE 和Z DEC 互补,而且他还发现 BC=EF 以下是他的想法,请你补充完整; •••O 是CF 的中点,AE=CE1• Z AED 玄 CED= _Z故答案为:4.••• CO=F(中点的定义)在厶COB^D^ FOE中fco=?o(已证)ZC0B=ZE0?()卫我《已知》•••△COB^A FOE( SAS )• BC=EF(对应边相等)Z BCO2 F (对应角相等)•AB //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Z ACE和Z DEC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川 C ED E 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得到内错角相等,得到两直线平行,进而得到同旁内角互补.【解答】解:I O是CF的中点,• CO=F(中点的定义)在厶COB^D A FOE中co^?o[Z COB=Z EOF(已知)■ '-:1 !,':i ,• △COB^A FOE( SAS• BC=EF(对应边相等)Z BCO Z F (对应角相等)• AB// D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Z ACE和Z DEC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已知,已知,EQ BO SAS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5. ( 12分)(2015春?漳州期末)如图,△ ABC中,D为AB的中点,AD=5厘米,/ B=Z C, BC=8厘米.(1)若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从点C 向终点A运动,①若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相等,经1秒钟后,请说明厶BPD^A CQP②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厶BPD^A CPQ(2)若点P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以5厘米/秒的速度从点C向点A运动,它们都依次沿厶ABC三边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点Q第一次在厶ABC的哪条边上追上点P?【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①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Z C,再加上BP=CQ=3 PC=BD=5则可判断厶BPD与△ CQF全等;②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贝U BP=3t, CQ=xt, CP=8- 3t,当△ BPD^A CQP 贝U BP=CQ CP=BD然后分别建立关于t和v的方程,再解方程即可;(2)设经过x秒后,点Q第一次追上点P,由题意得5x - 3x=2X 10,解方程得到点P运动的路程为3 X 10=30,得到此时点P在BC边上,于是得到结果.【解答】解:(1 [①:BP=3X仁3, CQ=X仁3,••• BP=CQ•/ D为AB的中点,• BD=AD=5•/ CP=B—BP=5,• BD=CP在厶BPD与△ CQP中,r%o=cp匚ZB^ZC,tBP=CQ•••△ BPD^A CQP②设点Q运动时间为t秒,运动速度为vcm/s , •/△ BPD^ CPQ• BP=CP=4 CQ=5B P 4t=-',CQ 5 15v= ==;-- ?3(2)设经过x秒后,点Q第一次追上点P,由题意得5x - 3x=2X 10, 解得:x=10,•••点P运动的路程为3X 10=30,•/ 30=28+2,•此时点P在BC边上,•经过10秒,点Q第一次在BC边上追上点P.。
某某省某某市孝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1.如图,∠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A.B.C.D.2.下列实数﹣5,2,,﹣,,3.14159,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的是()A.了解全市中学生的上网时间B.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C.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状况D.了解某品牌食品的色素添加情况4.点M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若是二元一次方程3x﹣ay=24的一组解,则a的值是()A.1 B.2 C.3 D.46.若a>b,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A.a﹣5>b﹣5 B.5﹣a>5﹣b C.5a>5b D.>7.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为()A.B.C.D.8.用统计图来描述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最合适的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9.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0.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二、填空题(每题3分)11.把点P(﹣6,7)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点P′的坐标是.12.﹣2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13.已知实数a、b满足+|b﹣2|=0,则ab=.14.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X围是.15.如图,已知AB∥CD∥EF,∠1=80°,∠2=130°,则∠3=.1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7.计算:+﹣.18.计算:5(﹣)×﹣|2﹣|19.解方程组.20.解不等式组.21.已知方程组的解为非负数,求整数a的值.22.已知命题“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1)如图为符合该命题的示意图,请你把该命题用几何符号语言补充完整:已知ABCD,EM、FN分别平分和,则(2)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2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分别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4.某市共有45000余名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为了了解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成绩,从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得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用A、B、C、D表示)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成扇形图和统计表:等级成绩(分)频数(人数)频率A 90~100 19B 75~89 m xC 60~74 n yD 60以下 3合计50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n=,x=,y=;(2)在扇形图中,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度;(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男生,则其中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多少人?2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生产A、B两种产品与所需原料情况如表所示:原料甲种原料(千克)乙种原料(千克)型号A产品(每件)9 3B产品(每件) 4 10(1)该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哪几种方案?(2)若生成一件A产品可获利80元,生产一件B产品可获利120元,怎样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利润?2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1)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4)选择以上一种结论加以证明.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孝南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1.如图,∠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A.B.C.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邻补角定义: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可直接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邻补角定义可得D是邻补角,故选:D.2.下列实数﹣5,2,,﹣,,3.14159,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解答】解:﹣5是有理数;2是有数;=3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是一个分数,是有理数,3.14159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故选:A.3.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的是()A.了解全市中学生的上网时间B.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C.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状况D.了解某品牌食品的色素添加情况【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A、了解全市中学生的上网时间,人数较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普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状况,意义特别重大,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正确;D、了解某品牌食品的色素添加情况,普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4.点M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出点M的纵坐标是正数,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a2≥0,∴2016+a2≥2016,∴点M在第一象限.故选A.5.若是二元一次方程3x﹣ay=24的一组解,则a的值是()A.1 B.2 C.3 D.4【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是二元一次方程3x﹣ay=24的一组解,可以求求得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x﹣ay=24的一组解,∴3×3﹣a×(﹣5)=24,解得,a=3,故选C.6.若a>b,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A.a﹣5>b﹣5 B.5﹣a>5﹣b C.5a>5b D.>【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依据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A、已知a>b,由不等式的性质1可知A正确,与要求不符;B、由a>b,可知﹣a<﹣b,则5﹣a<5﹣b,故B错误,与要求相符;C、已知a>b,由不等式的性质2可知C正确,与要求不符;D、已知a>b,由不等式的性质2可知C正确,与要求不符.故选:B.7.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为()A.B.C.D.【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由图示可看出,从﹣1出发向右画出的折线且表示﹣1的点是实心圆,表示x≥﹣1;从2出发向左画出的折线且表示2的点是空心圆,表示x<2,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由图示可看出,从﹣1出发向右画出的折线且表示﹣1的点是实心圆,表示x ≥﹣1;从2出发向左画出的折线且表示2的点是空心圆,表示x<2,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即:.故选:C.8.用统计图来描述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最合适的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用统计图来描述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最合适的是频数分布直方图.故选D.9.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作图—基本作图.【分析】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方法有:可以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应结合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答】解:图中所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利用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故选A.10.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及直角三角板的特殊性解答.【解答】解:∵纸条的两边平行,∴(1)∠1=∠2(同位角);(2)∠3=∠4(内错角);(4)∠4+∠5=180°(同旁内角)均正确;又∵直角三角板与纸条下线相交的角为90°,∴(3)∠2+∠4=90°,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11.把点P(﹣6,7)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点P′的坐标是(﹣11,9).【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出平移后点的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6﹣5=﹣11;纵坐标为7+2=9,所以所得点P′的坐标是(﹣11,9).故答案为(﹣11,9).12.﹣2的相反数是2﹣,绝对值是2﹣.【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2﹣;绝对值是|﹣2|=2﹣.故本题的答案是2﹣,2﹣.13.已知实数a、b满足+|b﹣2|=0,则ab= 8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a﹣2b=0,b﹣2=0,解得,a=4,b=2,则ab=8,故答案为:8.14.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X围是a≤2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可得出a≤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不等式组无解,∴a的取值X围是a≤2;故答案为a≤2.15.如图,已知AB∥CD∥EF,∠1=80°,∠2=130°,则∠3= 3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GFE=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FE=50°,再根据∠3=∠GFE﹣∠DF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EF,∴∠1=∠GFE,∵∠1=80°,∴∠GFE=80°,∵CD∥EF,∴∠2+∠DFE=180°,∵∠2=130°,∴∠DFE=50°,∵∠3=∠GFE﹣∠DFE=80°﹣50°=30°;故答案为:30°.1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5,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由题目中所给的质点运动的特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质点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此类推,到(5,0)用35秒.故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5,0).三、解答题17.计算:+﹣.【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8﹣4﹣=.18.计算:5(﹣)×﹣|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关键乘法的分配律和绝对值的性质得出12﹣4+2﹣,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5(3﹣)×+2﹣=12﹣4+2﹣=14﹣5.19.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解答.【解答】解:①×2+②得:5x=30,解得:x=6,把x=6代入①得:12+y=13,解得:y=1,∴方程组的解为.20.解不等式组.【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①得x<,解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21.已知方程组的解为非负数,求整数a的值.【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求出x和y(x和y均为含有a的代数式),再根据x、y 的取值即可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即可求出a的取值X围,进一步即可求解.【解答】解:,①×3+②得:5x=6a+5﹣a,即x=a+1≥0,解得a≥﹣1;②﹣①×2得:5y=5﹣a﹣4a,即y=1﹣a≥0,解得a≤1;则﹣1≤a≤1,即a的整数值为:﹣1,0,1.22.已知命题“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1)如图为符合该命题的示意图,请你把该命题用几何符号语言补充完整:已知AB∥CD,EM、FN分别平分∠GEB 和∠EFD ,则EM∥FD(2)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写出已知,求证即可;(2)此命题为真命题,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B=∠EFD,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GEM=∠GEB,∠EFN=∠EFD,等量代换得到∠GEM=∠EFN,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已知AB∥CD,EM、FN分别平分∠GEB和∠EFD,则EM∥FD;故答案为:∥,∠GEB,∠EFD,EM∥FD;(2)此命题为真命题,证明:∵AB∥CD,∴∠GEB=∠EFD,∵EM、FN分别平分∠GEB和∠EFD,∴∠GEM=∠GEB,∠EFN=∠EFD,∴∠GEM=∠EFN,∴EM∥FD.2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分别写出点A1、B1、C1的坐标.【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直接利用A,C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各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A1(4,5),B1(2,1),C1(1,3).24.某市共有45000余名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为了了解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成绩,从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得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用A、B、C、D表示)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成扇形图和统计表:等级成绩(分)频数(人数)频率A 90~100 19B 75~89 m xC 60~74 n yD 60以下 3合计50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 20 ,n= 8 ,x= 0.4 ,y= 0.16 ;(2)在扇形图中,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57.6 度;(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男生,则其中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多少人?【考点】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良好的人数占40%求出m的值,进而可得出x的值;由频率的和为1求出y的值,进而可得出n的值;(2)根据y的值可得出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求出成绩达到优秀和良好的频率的和与总人数的积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良好的人数占40%,∴m=50×40%=20,∴x==0.4;∴y=1﹣0.38﹣0.4﹣0.06=0.16,n=50×0.16=8;故答案分别为:20,8,0.4,0.16;(2)∵y=0.16,∴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360×0.16=57.6°.故答案为:57.6;(3)∵+0.4=0.78,∴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人数=500×0.78=390(人).答: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390人.2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生产A、B两种产品与所需原料情况如表所示:原料甲种原料(千克)乙种原料(千克)型号A产品(每件)9 3B产品(每件) 4 10(1)该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哪几种方案?(2)若生成一件A产品可获利80元,生产一件B产品可获利120元,怎样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利润?【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1)中求得的方案,可以求出获得的利润,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设生产A种产品x件,则B种产品(50﹣x)件,则,解得,30≤x≤32,∴生产A种、B种的方案有三种,分别是:方案一:生产A种产品30件,B种产品20件;方案二:生产A种产品31件,B种产品19件;方案三:生产A种产品32件,B种产品18件;(2)方案一获利:30×80+120×20=4800元,方案二获利:31×80+120×19=4760元,方案三获利:32×80+120×18=4720元,即:生产A种产品30件,B种产品20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4800元.2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PAC+∠APB+∠PBD=360°(1)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PAC+∠PBD=∠APB(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直接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PAC=∠APB+∠PBD(4)选择以上一种结论加以证明.【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过点P作P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P作PE∥AC,根据AC∥PE可得出∠APE=∠CAP,再由PE∥BD可得出∠EPB=∠PBD,故可得出结论;(3)延长BA,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PBD=∠PBA+∠ABD,∠PAC=∠PAF+∠CA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CAF,进而可得出结论;(4)证明(1)即可.【解答】解:(1)如图(1),过点P作PE∥AC,则∠PAC+∠APE=180°.∵AC∥BD,∴PE∥BD,∴∠BPE+∠PBD=180°,∴∠PAC+∠APB+∠PBD=360°.故答案为:∠PAC+∠APB+∠PBD=360°;(2)如图(2),过点P作PE∥AC,则∠APE=∠CAP,∵AC∥BD,PE∥AC,∴PE∥BD,∴∠EPB=∠PBD,∴∠PAC+∠PBD=∠APB.故答案为:∠PAC+∠PBD=∠APB;(3)如图(3),延长BA,则∠PBD=∠PBA+∠ABD,∠PAC=∠PAF+∠CAF,∵AB∥CD,word∴∠ABD=∠CAF,∴∠PAC﹣∠PBD=∠PAF﹣∠PBA,而∠PBA+∠APB=∠PAF,∴∠APB=∠PAC﹣∠PBD,∴∠PAC=∠APB+∠PBD.故答案为:∠PAC=∠APB+∠PBD;(4)例如(1),过点P作PE∥AC,则∠PAC+∠APE=180°.∵AC∥BD,∴PE∥BD,∴∠BPE+∠PBD=180°,∴∠PAC+∠APB+∠PBD=360°.21 / 21。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人教版)-学生用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题3分2017~2018学年湖北武汉黄陂区初一下学期期中第1题3分2017~2018学年湖北武汉青山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3分点A(−2,1)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题3分不等式组{x+3>02x−4⩽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3、【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题3分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 荡秋千B. 地球绕着太阳转C.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D. 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4、【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4题3分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A. 83B. −83C. 4D. −45、【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5题3分2018~2019学年5月河北廊坊三河市三河市第八中学初一下学期月考第2题3分2017~2018学年江西宜春丰城市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3分2017~2018学年湖北武汉江汉区初一下学期期中第3题3分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江岸区初一下学期期中第5题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 ∠3=∠4B. ∠1=∠5C. ∠1+∠4=180°D. ∠3=∠56、【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6题3分要反映甘孜州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频数分布直方图7、【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7题3分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3−a<3−bB. a−3<b−3C. ac2>bc2D. a2>b28、【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8题3分2017~2018学年12月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第六中学初二上学期月考第6题3分2019~2020学年山东临沂兰山区临沂第三十六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第10题3分2017~2018学年福建泉州德化县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4分2016~2017学年3月陕西西安高新区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一下学期月考(创新班)第8题3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2=y°,则可得到方程组为().A. {x=y−50 x+y=180B. {x=y+50 x+y=180C. {x=y+50 x+y=90D. {x=y−50 x+y=909、【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9题3分2016~2017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3分2017~2018学年江苏连云港赣榆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3分2018~2019学年广西玉林博白县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3分2017~2018学年福建莆田城厢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4分如果{x=1y=−2是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ax+y=1的解,那么a的值是().A. 3B. 1C. −1D. −310、【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0题3分2017~2018学年河北保定定兴县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3分2016~2017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3分如果(x−1)2=2,那么代数式x2−2x+7的值是().A. 8B. 9C. 10D. 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1题3分2019~2020学年四川内江市中区内江市第六初级中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第13题4分2018~2019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第15题3分2019~2020学年四川自贡贡井区自贡市田家炳中学初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第10题3分2020~2021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真光教育集团)第11题3分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12、【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2题3分2019~2020学年6月湖北武汉江夏区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初一下学期月考第11题3分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宾阳县开智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5题3分用不等式表示“a与5的差不是正数”:.13、【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3题3分2019~2020学年广东惠州惠城区惠州市惠台学校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4题4分2019~2020学年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哈尔滨第一一三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4题3分2017~2018学年浙江宁波海曙区宁波市东恩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4题3分2014~2015学年北京初一下学期期中东城朝阳海淀第16题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11<b,则a+b=.14、【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4题3分2020~2021学年河南郑州金水区郑州十一中学分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2题3分2020~2021学年10月江苏苏州相城区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初一上学期月考第14题2016~2017学年11月天津宁河区初一上学期月考第13题3分2016~2017学年北京大兴区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2题3分若|m−3|+(n−2)2=0,则m+2n的值为.15、【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5题3分2015年湖南株洲芦淞区初三中考一模第12题3分2019年广东揭阳榕城区初三中考一模(空港经济区)第12题2017~2018学年辽宁营口西市区营口市实验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第13题3分2017~2018学年4月浙江杭州江干区杭州市采荷中学初一下学期月考第12题4分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16、【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6题3分2012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第15题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人.17、【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7题3分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新洲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4题3分方程3x+y=20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有组.18、【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8题3分2017~2018学年重庆沙坪坝区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一上学期期末第13题4分2017~2018学年重庆初一上学期期末第13题4分福布斯2017年全球富豪榜出炉,中国上榜人数仅次于美国,其中王健林以330亿美元的财富雄踞中国内地富豪榜榜首,这一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美元.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9、【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19题5分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3题4分2017~2018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0题5分2018~2019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1题5分2019~2020学年河北石家庄裕华区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6题6分解方程组:{x +y =13x +y =5.20、【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0题5分解不等式组:{x −2>02(x +1)⩾3x −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1题5分2016~2017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1题4分因式分解:−3a 3b −27ab 3+18a 2b 2.22、【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2题5分2017~2018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1题5分2019~2020学年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初一下学期期中第22题6分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x =1y =1求a +2b 的值.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23、【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3题6分2019~2020学年云南大理巍山县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7题5分2016~2017学年福建莆田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2题10分如图所示,直线a、b被c、d所截,且c⊥a,c⊥b,∠1=70°,求∠3的大小.24、【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4题6分2016年河南南阳淅川县初三中考一模第18题9分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建邺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0题6分某校为了开设武术、舞蹈、剪纸三项活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1) 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 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3) 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25、【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5题7分2019~2020学年广东深圳福田区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单元测试《实数》第17题2014~2015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第23题2019~2020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第19题8分我们知道a +b =0时,a 3+b 3=0也成立,若将a 看成a 3的立方根,b 看成b 3的立方根,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1) 试举一个例子来判断上述猜测结论是否成立.(2) 若√1−2x 3与√3x −53互为相反数,求1−√x 的值.26、【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6题7分2016~2017学年10月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初一上学期月考2014~2015学年重庆渝中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初一上学期期末第28题2017~2018学年重庆初一上学期期末第25题4分2018~2019学年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初一上学期期中第25题10分某开发商进行商铺促销,广告上写着如下条款:投资者购买商铺后,必须由开发商代租赁5年,5年期满后由开发商以比原商铺标价高20%的价格进行回购,投资者可在以下两种购铺方案中做出选择:方案一:按照商铺标价一次性付清铺款,每年可获得的租金为商铺标价的10%.方案二:按商铺标价的八折一次性付清铺款,前3年商铺的租金收益归开发商所有,3年后每年可获得的租金为商铺标价的9%(1) 问投资者选择哪种购铺方案,5年后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更高?为什么?(注: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实际投资额×100%) (2) 对同一标价的商铺,甲选择了购铺方案一,乙选择了购铺方案二,那么5年后两人获得的收益相差7.2万元.问甲乙两人各投资了多少万元?五、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7、【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7题4分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初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第11题3分2018~2019学年辽宁沈阳浑南区育才实验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1题3分2019年陕西宝鸡金台区初三中考一模第11题3分2018年山东滨州初三中考二模第13题5分分解因式:2m3−8m=.28、【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8题4分2019~2020学年四川绵阳涪城区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第14题3分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新洲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2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点坐标为(−1,3),AB//y轴,线段AB=5,则B点坐标为.29、【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29题4分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m)=4+x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30、【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0题4分已知如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AE:BF:CG:DH=2:4:3:1,则第3组的频率为.六、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31、【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1题8分2019~2020学年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初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第20题6分2020年江苏苏州高新区苏州市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初三中考二模第23题6分某小区准备新建50个停车位,用以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已知新建1个地上停车位和1个地下停车位共需0.6万元;新建3个地上停车位和2个地下停车位共需1.3万元.(1) 该小区新建1个地上停车位和1个地下停车位各需多少万元?(2) 该小区的物业部门预计投资金额超过12万元而不超过13万元,那么共有哪几种建造停车位的方案?32、【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2题8分2018~2019学年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左贡县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6题4分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33、【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3题8分河南许昌长葛市长葛市天隆学校初一下学期期末(1)第18题7分2020~2021学年3月江西南昌红谷滩区南昌市第五中学初一下学期月考第15题5分2017~2018学年山西吕梁柳林县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9题6分2015~2016学年河南郑州中原区郑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9题8分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数.34、【来源】 2018~2019学年四川甘孜初一下学期期末(人教版)第34题10分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a,0),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B(0,b),且√a+6+|b−4|=0.(1) 求△AOB的面积.(2) 如图2,若P为直线AB上一动点,连接OP,且2S△AOP⩽S△BOP⩽3S△AOP,求P点横坐标x P的取值范围.1 、【答案】 B;2 、【答案】 D;3 、【答案】 C;4 、【答案】 C;5 、【答案】 D;6 、【答案】 C;7 、【答案】 A;8 、【答案】 C;9 、【答案】 A;10 、【答案】 A;;11 、【答案】y=2x−5312 、【答案】a−5⩽0;13 、【答案】7;14 、【答案】7;15 、【答案】50°;16 、【答案】216;17 、【答案】6;18 、【答案】3.3×1010;19 、【答案】{x=2y=−1.;20 、【答案】2<x⩽3.;21 、【答案】−3ab(a−3b)2;22 、【答案】a+2b=2.;23 、【答案】70°.;24 、【答案】 (1) 画图见解析.;(2) 100;(3) 360人.;25 、【答案】 (1) 证明见解析.;(2) −1.;26 、【答案】 (1) 投资者选择方案二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更高.;(2) 甲投资了60万元,乙投资了48万元.;27 、【答案】2m(m+2)(m−2);28 、【答案】(−1,8)或(−1,−2);29 、【答案】m⩾−2;30 、【答案】0.3;31 、【答案】 (1) 新建一个地上停车位需要0.1万元,新建一个地下停车位需要0.5万元.;(2) 共有3种建造方案.①建30个地上停车位,20个地下停车位;②建31个地上停车位,19个地下停车位;③建32个地上停车位,18个地下停车位.;32 、【答案】丁丁至少要答对22道题.;33 、【答案】32.5°.;34 、【答案】 (1) 12.;(2) P点横坐标x P的取值范围是−4.5⩽x P⩽−4或−12⩽x P⩽−9.;。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梯形D.矩形2.(3分)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两个角是()A.120°,60°B.95.1°,104.9°C.30°,60°D.90°,90°3.(3分)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1,y1),,则y1﹣y2的值是()A.负数B.非正数C.正数D.不能确定4.(3分)二次函数y=a (x+m)2﹣m (a≠0)无论m为什么实数,图象的顶点必在()A.直线y=﹣x上B.直线y=x上C.y轴上D.x轴上5.(3分)已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A.梯形B.矩形C.正方形D.菱形6.(3分)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经x秒后的高度为y米,且时间与高度的关系为y=ax2+bx+c(a≠0)、若此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则在下列时间中炮弹所在高度最高的是()A.第8秒B.第10秒 C.第12秒 D.第15秒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点E,F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AE=CF B.DE=BF C.∠ADE=∠CBF D.∠AED=∠CFB8.(3分)如图,梯形ABCD中,∠ABC和∠DCB的平分线相交于梯形中位线EF上的一点P,若EF=3,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A.9 B.10.5 C.12 D.159.(3分)如图,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象如图,如果x=a时,y<0;那么x=a﹣2时,函数值()A.y<0 B.0<y<m C.y=m D.y>m10.(3分)方程x2+2x﹣1=0的根可看出是函数y=x+2与y=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用此方法可推断方程x3+x﹣1=0的实根x所在范围为()A.﹣B.0C.D.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12.(3分)二次函数y=x2﹣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有个.13.(3分)抛物线y=x2+bx+c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x2﹣4x+3,则b+c的值为.14.(3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写出一个即可)15.(3分)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10,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16.(3分)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有.(写序号)①有三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一组对角都是直角,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7.(3分)如图,已知菱形OABC,点C在x轴上,直线y=x经过点A,菱形OABC 面积是,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B,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18.(3分)过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交点O作直线m,分别交直线AB于点E,交直线CD于点F,若AB=4,AE=6,则DF的长是.19.(3分)已知x2﹣2x+3y+5=0,则y﹣x的最(填“大”或“小”)值为.20.(3分)小明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①,AD>CD)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得B点落在AD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如图②);再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得C点落在DA边上的点N处,E点落在AE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DG(如图③).如果第二次折叠后,M点正好在∠NDG的平分线上,那么矩形ABCD长与宽的比值为.三、解答题:(共40分)21.(6分)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2.(6分)某区初中有10000名学生参加安全应急预案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知识竞赛的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的得分(得分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49.5~59.52559.5~69.5400.0869.5~79.50.2079.5~89.515589.5~100.51800.36合计5001请你根据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率分布表;(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得分低于59.5分评为“D”,59.5~69.5分评为“C”,69.5~89.5分评为“B”,89.5~100.5分评为“A”,估计这次10000名学生中约有多少人评为“D”?23.(8分)如图,在▱ABCD中,EF∥BD,分别交BC,CD于点P,Q,交AB,AD 的延长线于点E、F.已知BE=BP.求证:(1)∠E=∠F;(2)▱ABCD是菱形.24.(10分)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EFG的位置如图所示,点G在线段CD或CD的延长线上,分别连接BD、BF、FD,得到△BFD.(1)在图1﹣图3中,若正方形CEFG的边长分别为1、3、4,且正方形ABCD 的边长均为3,请通过计算填写下表:正方形CEFG的边长 1 34△BFD的面积(2)若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a,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猜想S的大小,△BFD并结合图3证明你的猜想.25.(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CBA的顶点A,C分别在y 轴,x轴上,点B坐标为(6,6),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两点,且3a ﹣b=﹣1.(1)求a,b,c的值;(2)如果动点E,F同时分别从点A,点B出发,分别沿A→B,B→C运动,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E到达终点B时,点E,F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EBF的面积为S.①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②当S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E,B,R,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点R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梯形D.矩形【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2.(3分)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两个角是()A.120°,60°B.95.1°,104.9°C.30°,60°D.90°,90°【解答】解:∵90°+90°=180°,而这两个角都是直角,所以D选项可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故选:D.3.(3分)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1,y1),,则y1﹣y2的值是()A.负数B.非正数C.正数D.不能确定【解答】解:∵反比例函数中的k<0,∴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点(﹣1,y1)和均位于第二象限,﹣1<﹣,∴y1<y2,∴y1﹣y2<0,即y1﹣y2的值是负数,故选:A.4.(3分)二次函数y=a (x+m)2﹣m (a≠0)无论m为什么实数,图象的顶点必在()A.直线y=﹣x上B.直线y=x上C.y轴上D.x轴上【解答】解:∵二次函数y=a(x+m)2﹣m(a≠0),其顶点坐标为:(﹣m,﹣m),∴无论m为何实数其图象的顶点都在:直线y=x上.故选:B.5.(3分)已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A.梯形B.矩形C.正方形D.菱形【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E、F、G、H分别是边AD、AB、BC、CD的中点,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E、F、G、H分别是边AD、AB、BC、CD的中点,∴EF∥BD,GH∥BD,EF=BD,GH=BD,EH=AC,∴EF∥GH,EF=G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C=BD,EF=BD,EH=AC,∴EF=EH,∴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D.6.(3分)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经x秒后的高度为y米,且时间与高度的关系为y=ax2+bx+c(a≠0)、若此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则在下列时间中炮弹所在高度最高的是()A.第8秒B.第10秒 C.第12秒 D.第15秒【解答】解:由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将x=7和x=14代入求得a和b的关系:49a+7b=196a+14b b+21a=0又x=时,炮弹所在高度最高,将b+21a=0代入即可得:x=10.5.故选:B.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点E,F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AE=CF B.DE=BF C.∠ADE=∠CBF D.∠AED=∠CFB【解答】解:A、∵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A=OC,OB=OD,若AE=CF,则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若DE与AC不垂直,则满足AC上一定有一点DM=DE,同理有一点N使BF=BN,则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则选项错误;C、∵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OD,AD∥BC,∴∠ADB=∠CBD,若∠ADE=∠CBF,则∠DEB=∠FBO,则△DOE和△BOF中,,∴△DOE≌△BOF,∴DE=BF,又∵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D、∵∠AED=∠CFB,∴∠DEO=∠BFO,∴DE∥BF,在△DOE和△BOF中,,∴△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故选:B.8.(3分)如图,梯形ABCD中,∠ABC和∠DCB的平分线相交于梯形中位线EF 上的一点P,若EF=3,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A.9 B.10.5 C.12 D.15【解答】解:∵EF梯形的中位线,∴EF∥BC,AD+BC=2EF=6.∴∠EPB=∠PBC.又因为BP平分∠EBC,所以∠EBP=∠PBC,∴∠EPB=∠EBP,∴BE=EP,∴AB=2EP.同理可得,CD=2PF,所以AB+CD=2EF=6.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6+6=12.故选:C.9.(3分)如图,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象如图,如果x=a时,y<0;那么x=a﹣2时,函数值()A.y<0 B.0<y<m C.y=m D.y>m【解答】解:x=a代入函数y=x2﹣2x+m中得:y=a2﹣2a+m=a(a﹣2)+m,∵x=a时,y<0,∴a(a﹣2)+m<0,由图象可知:m>0,∴a(a﹣2)<0,又∵x=a时,y<0,∴a>0则a﹣2<0,由图象可知:x=0时,y=m,又∵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a﹣2时,y>m.故选:D.10.(3分)方程x2+2x﹣1=0的根可看出是函数y=x+2与y=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用此方法可推断方程x3+x﹣1=0的实根x所在范围为()A.﹣B.0C.D.1【解答】解:依题意得方程x3+x﹣1=0的实根是函数y=x2+1与y=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当x=1时,y=x2+1=2,y==1,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当x=时,y=x2+1=1,y==2,此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抛物线的上方;∴方程x3+x﹣1=0的实根x所在范围为<x<1.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1080°.【解答】解:设多边形是n边形,由对角线公式,得n﹣2=6.解得n=8,∴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为:(8﹣2)×180°=1080°,故答案为:1080°.12.(3分)二次函数y=x2﹣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有2个.【解答】解:根据题意,令y=0,即x2﹣2x﹣3=0,解得:x1=﹣1,x2=3,∴二次函数y=x2﹣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有2个.13.(3分)抛物线y=x2+bx+c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x2﹣4x+3,则b+c的值为4.【解答】解:y=x2﹣4x+3=(x﹣2)2﹣1,所以将该函数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y=(x﹣2+3)2﹣1+2=x2+2x+2,所以b=2,c=2,所以b+c=4.故答案是:4.14.(3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0.5.(写出一个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k>0,∵当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小于1,∴k<1,∴k=0.5,故答案为:0.5.15.(3分)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10,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5.【解答】解:过D作DE∥AB交BC于E,∵DE∥AB,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AD=BE,AB=DE=DC,∴CE=BC﹣AD,此题有3种情况:①AD=2,AB=CD=3,BC=10,∴CE=10﹣2=8,∴△DEC的三边长是3、3、8,∵3+3<8,∴此时不复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舍去;②AD=3,AB=CD=2,BC=10,∴CE=7,∴△DEC三边是2、2、7,∵2+2<7,∴此时不复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舍去;③AD=2,AB=CD=10,BC=3,∴CE=3﹣2=1,∴△DEC的三边是10、10、1,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是AD+CD+BC+AB=2+10+3+10=25.故答案为:25.16.(3分)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有①②.(写序号)①有三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一组对角都是直角,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答】解:①有三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错误;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错误;③一组对角都是直角,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确.假命题的有①②,故答案为①②.17.(3分)如图,已知菱形OABC,点C在x轴上,直线y=x经过点A,菱形OABC 面积是,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B,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D⊥OC于D,设菱形的边长为a,∵直线y=x经过点A,∴AD=OD=a,∴菱形OABC面积=a•a=,解得a=,∴a=×=1,∴点B的坐标为(+1,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则=1,解得k=+1,所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故答案为:y=.18.(3分)过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交点O作直线m,分别交直线AB于点E,交直线CD于点F,若AB=4,AE=6,则DF的长是10或2.【解答】解:①当F在D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FC∥AE,∴∠F=∠E,在△AOE和△COF中,,∴△AOE≌△COF(ASA)∴AE=CF∵AB=CD∴BE=DF∵BE=6﹣4=2∴DF=2,②当F在DC的延长线上时,则BE=4+6=10,DF=10,故答案为:10或2.19.(3分)已知x2﹣2x+3y+5=0,则y﹣x的最大(填“大”或“小”)值为﹣.【解答】解:∵x2﹣2x+3y+5=0,∴y=﹣x2+x﹣,∴y﹣x=﹣x2﹣x﹣=﹣﹣.∵≥0,∴﹣≤0,∴y﹣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故答案为:大;﹣.20.(3分)小明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①,AD>CD)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得B点落在AD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如图②);再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得C点落在DA边上的点N处,E点落在AE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DG(如图③).如果第二次折叠后,M点正好在∠NDG的平分线上,那么矩形ABCD长与宽的比值为:1.【解答】解:连接DE,如图,∵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得B点落在AD边上的点F处,∴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EAD=45°,由第二次折叠知,M点正好在∠NDG的平分线上,∴DE平分∠GDC,∴Rt△DGE≌Rt△DCE,∴DC=DG,又∵△AG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G=CD,∴矩形ABCD长与宽的比值=: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40分)21.(6分)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答】解:(1)设花圃的宽AB为x米,则BC=(24﹣4x)m,根据题意得出:S=x(24﹣4x)=﹣4x2+24x;(2)∵墙的可用长度为8米∴0<24﹣4x≤8解得:4≤x<6;(3)S=﹣4x2+24x=﹣4(x2﹣6x)=﹣4(x﹣3)2+36,∵4≤x<6,=32 平方米.∴当x=4m时,S最大值22.(6分)某区初中有10000名学生参加安全应急预案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知识竞赛的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的得分(得分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49.5~59.52559.5~69.5400.0869.5~79.50.2079.5~89.515589.5~100.51800.36合计5001请你根据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率分布表;(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得分低于59.5分评为“D”,59.5~69.5分评为“C”,69.5~89.5分评为“B”,89.5~100.5分评为“A”,估计这次10000名学生中约有多少人评为“D”?【解答】解:(1)49.5~59.5的频率是:=0.05;69.5~79.5的频数是:500×0.20=100;79.5~89.5的频率是:=0.31,补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49.5~59.5250.0559.5~69.5400.0869.5~79.51000.2079.5~89.515503189.5~100.51800.36合计5001(2)根据(1)补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10000×0.05=500(人),答:这次10000名学生中约有500人评为“D”.23.(8分)如图,在▱ABCD中,EF∥BD,分别交BC,CD于点P,Q,交AB,AD 的延长线于点E、F.已知BE=BP.求证:(1)∠E=∠F;(2)▱ABCD是菱形.【解答】证明:(1)在▱ABCD中,BC∥AF,∴∠1=∠F,∵BE=BP,∴∠E=∠1,∴∠E=∠F;(2)∵BD∥EF,∴∠2=∠E,∠3=∠F,∵∠E=∠F,∴∠2=∠3,∴AB=AD,∴▱ABCD是菱形.24.(10分)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EFG的位置如图所示,点G在线段CD或CD的延长线上,分别连接BD、BF、FD,得到△BFD.(1)在图1﹣图3中,若正方形CEFG的边长分别为1、3、4,且正方形ABCD 的边长均为3,请通过计算填写下表:正方形CEFG的边长 1 34△BFD的面积(2)若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a,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猜想S的大小,△BFD并结合图3证明你的猜想.【解答】解:(1)如表格.(3分)正方形CEFG的边长 1 34△BFD的面积(2)猜想:,证明:=S△BCD+S梯形CEFD﹣S△BEF=b2+(a+b)×a﹣(a+b)×a=b2;证法1:如图,S△BFD证法2:如图③,连接CF,由正方形性质可知∠DBC=∠FCE=45°,∴BD∥CF,∴△BFD与△BCD的BD边上的高相等,∴S=S△BCD=b2.△BFD25.(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CBA的顶点A,C分别在y 轴,x轴上,点B坐标为(6,6),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两点,且3a ﹣b=﹣1.(1)求a,b,c的值;(2)如果动点E,F同时分别从点A,点B出发,分别沿A→B,B→C运动,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E到达终点B时,点E,F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EBF的面积为S.①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②当S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E,B,R,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点R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由已知A(0,6),B(6,6)在抛物线上,得方程组,解得.(2)①运动开始t秒时,EB=6﹣t,BF=t,S=EB•BF=(6﹣t)t=﹣t2+3t,以为S=﹣t2+3t=﹣(t﹣3)2+,所以当t=3时,S有最大值.②当S取得最大值时,∵由①知t=3,∴BF=3,CF=3,EB=6﹣3=3,若存在某点R,使得以E,B,R,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FR1=EB且FR1∥EB,即可得R1为(9,3),R2(3,3);或者ER3=BF,ER3∥BF,可得R3(3,9).再将所求得的三个点代入y=﹣x2+x+6,可知只有点(9,3)在抛物线上,因此抛物线上存在点R(9,3),使得四边形EBRF为平行四边形.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五】垂直弦模型:图形特征:运用举例:1.已知A、B、C、D是⊙O上的四个点.(1)如图1,若∠ADC=∠BCD=90°,AD=CD,求证AC⊥BD;(2)如图2,若AC⊥BD,垂足为E,AB=2,DC=4,求⊙O的半径.ODABCEAODCB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对角线AC ⊥BD 于P ,设⊙O 的半径是2。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保持轻松的心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相信你一定行,预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1.点P (5,3)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2.4的平方根是 ………………………………………………………………………( ) A .2 B .±2C .16D .±163.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 A .33a b < B .ma mb > C .11a b -->-- D .1122a b+>+ 4.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 .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 .为了了解神州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C .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D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5.如右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6.如图,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是…………………………………………………( )A .∠1=∠2B .∠3=∠4C .∠1=∠3D .∠2=∠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的立方根是2- B .立方根等于本身数有1,0,1-3421BCADC .64-的立方根为4-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8.如图,直线l 1,l 2,l 3交于一点,直线l 4∥l 1,若 ∠1=124°,∠2=88°,则∠3的度数为…( ) A .26° B .36° C .46° D .56°9.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3B .2C .1D .-110.在如图的方格纸上,若用(-1,1)表示A 点,(0,3)表示B 点,那么C 点的位置可表示 为……………………………………( ) A .(1,2) B .(2,3) C .(3,2) D .(2,1)11.若不等式组⎩⎨⎧≤>-a x x 312的整数解共有三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65<≤aB .65≤<aC .65<<aD .65≤≤a12.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x≥11B .11≤x <23C .11<x≤23D .x≤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3.不等式23x -≤1的解集是 ; 14.若⎩⎨⎧==b y ax 是方程02=+y x 的一个解,则=-+236b a ; 15.已知线段MN 平行于x 轴,且MN 的长度为5,1DCBA1l3l4l2l231若M 的坐标为(2,-2),那么点N 的坐标是 ; 16.如图,若∠1=∠D=39°,∠C=51°,则∠B= °; 17.已知5x-2的立方根是-3,则x+69的算术平方根是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该点为整点,若整点P (2+m ,121-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值为 ; 19.已知方程组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31x y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54x y =⎧⎨=⎩,若按正确的a b 、计算,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20.《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21.计算(本题满分10分) (1)32238)1(327+---- (2)2321---22.计算(本题满分12分)(1)解方程组:⎩⎨⎧-==-7613y x y x (2)解不等式组: 23.(本题满分8分)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就“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将“对自己做错题进行整理、分析、改正”(选项为:很少、有时、常常、总是)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成部分统计图如下:各选项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各选项人数的条形统计图a 515 42x y x by +=⎧⎨-=-⎩① ②⎪⎩⎪⎨⎧-≤--<-121231)1(395x x x x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_,a =________%,b =________%,“常常”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3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分析、改正的 学生有多少名? 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 (2,-1),C (6,2),点M 为y 轴上一点,△MAB 的面积为6,且MD <MA ;请解答下列问题:(1)顶点B 的坐标为 ; (2)求点M 的坐标;(3)在△MAB 中任意一点P (0x ,0y )经平移 后对应点为1P (0x -5,0y -1),将△MAB 作同样的平 移得到△111B A M ,则点1M 的坐标为 。
天津市和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6春•贵州期末)16的平方根是()A.4 B.8 C.±2 D.±42.(2016春•和平区期末)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3.(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 B.(2,0) C.(﹣4,4)D.(3,﹣2)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 B.y=4x C.y=﹣x+4 D.y=x﹣45.(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 B.(0,7) C.(0,﹣7)D.(7,0)6.(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 B.16 C.20 D.87.(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8.(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2 C.m<﹣2 D.﹣2<m<19.(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10.(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A,PB,使PA⊥PB,当∠MPA=40°,则∠NPB的度数是()A.50° B.60° C.40°或140°D.50°或130°11.(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 B.8≤m<10 C.8≤m≤10 D.4≤m<512.(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1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______.15.(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______.16.(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______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17.(2016春•和平区期末)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______.18.(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______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20.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2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22.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2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24.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2016春•贵州期末)16的平方根是()A.4 B.8 C.±2 D.±4【考点】平方根.【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016春•和平区期末)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依据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越大可求得的大致范围,然后可得到问题的答案.【解答】解:∵4<5<9,∴2<<3.∴1<﹣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求得的大致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 B.(2,0) C.(﹣4,4)D.(3,﹣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左右移,横坐标减加,纵坐标不变;上下移,纵坐标加减,横坐标不变即可解的答案.【解答】解:∵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长度单位后得到点A′,∴A′的坐标是(﹣1+3,2﹣2),即:(2,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规律,正确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 B.y=4x C.y=﹣x+4 D.y=x﹣4【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消去t得到y与x的方程,求出y即可.【解答】解:,①+②得:x+y=4,则y=﹣x+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5.(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 B.(0,7) C.(0,﹣7)D.(7,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a+3,4﹣a)在y轴上,∴a+3=0,解得a=﹣3,所以,4﹣a=4﹣(﹣3)=4+3=7,所以,点A的坐标为(0,7).【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6.(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 B.16 C.20 D.8【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题意和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可以求得第五个小组的频数.【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60×=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7.(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判断是不是这两条直线平行,关键看看是不是这些线被截取所组成的角.【解答】解:①∠DA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②∠ABD=∠BD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③∠BAD+∠CDA=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④∠ADC+∠B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角的概念,熟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2 C.m<﹣2 D.﹣2<m<1【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在第四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列出不等式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点M(1﹣m,2+m)在第四象限,∴,解得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根据方程组解的定义,找出各选项中不合适的方程,然后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A、把x=2,y=﹣1代入x﹣3y=2+3=5,2x+y=4﹣1=3+≠5,不是方程2xy=5的解,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B、把x=2,y=﹣1代入2x﹣y=4+1=5,x+y=2﹣1=1,两个方程都适合,故本选项正确.C、把x=2,y=﹣1代入y=x﹣3,是方程的解,代入y﹣2x=﹣1﹣4=﹣5≠5,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D、把x=2,y=﹣1,代入x=2y不成立,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找出各选项中方程组的解不适合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A,PB,使PA⊥PB,当∠MPA=40°,则∠NPB的度数是()A.50° B.60° C.40°或140°D.50°或130°【考点】垂线.【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射线PA,PB在直线MN的同侧,②射线PA,PB在直线MN的异侧,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①如图1,∵PA⊥PB,∠MPA=40°,∴∠NPB=180°﹣90°﹣40°=50°;②如图2,∵PA⊥PB,∠MPA=40°,∴∠MPB=50°,∴∠PBN=180°﹣50°=130°,综上所述:∠NPB的度数是50°或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平角的定义,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1.(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 B.8≤m<10 C.8≤m≤10 D.4≤m<5【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其正整数解求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2x﹣m≤0,∴x≤m,而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不等式2x﹣m≤0的4个正整数解只能为1、2、3、4,∴4≤m<5,∴8≤m<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先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和系数化为1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解集内找出所有整数,即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12.(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不等式组整理得:,由不等式组无解,得到a+2≥3a﹣2,解得:a≤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调查是从总七年级学生中抽取了一部分,因此是抽样调查.【解答】解: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抽样调查定义.1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 ﹣35 .【考点】不等式的定义.【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根据已知得出理解“≥”“≤”的意义,判断出a和b的最值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x≥5的最小值是a,a=5;x≤﹣7的最大值是b,则b=﹣7;则ab=5×(﹣7)=﹣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解答此题要明确,x≥5时,x可以等于5;x≤5时,x可以等于5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 ﹣4或﹣10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求出x与y的值,即可求出x+y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3或x+3=﹣3,y+1=﹣3,解得:x=0或﹣6,y=﹣4,当x=0时,x+y=0﹣4=﹣4;当x=﹣6时,x+y=﹣6﹣4=﹣10,则x+y=﹣4或﹣10,故答案为:﹣4或﹣10【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90﹣)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CF∥DE得出∠EDB=∠BCF,再由互补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CF=(180°﹣α),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ACG为α度,∴∠GCB=180°﹣α,∵CF平分∠GCB,∴∠FCB=(180°﹣α),∵CF∥DE,∴∠EDB=∠BCF=90﹣.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得出∠EDB=∠BCF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17.(2016春•和平区期末)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7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x=﹣2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y值.【解答】解:由已知得:,解得:,∴y=x2﹣x+1.当x=﹣2时,y=(﹣2)2﹣(﹣2)+1=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18.(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3n+1)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1=4块.第二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2+1=7块.第三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3+1=10块.…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3n+1块.故答案为:(3n+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组整理得:,①×2+②×3得:13x=52,即x=4,把x=4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0.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的原则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解答】解:解不等式x+5>1﹣x,得:x>﹣,解不等式x﹣1≤x﹣,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其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将a、b看做常数解两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得到关于a、b 的方程组,求解可得.【解答】解:解不等式x﹣a>b,得:x>a+b,解不等式2x﹣a<2b+4,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解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根据题意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2.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解答】解:(1)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x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y个,,解得,,即甲种乒乓球购买了750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250个;(2)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a个,2.4a+2(1000﹣a)≤2350,解得,a≤875,即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875个.【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与不等式.2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由条形图和扇形图得到成绩在“良”的人数以及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学生人数,成绩为“中”的人数,把条形图补充完整;(2)根据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计算即可;(3)求出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条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人数是22人,由扇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占的百分比为44%,则抽取的人数为:22÷44%=50人,∴成绩为“中”的人数为:50×20%=10人,条形图如图:(2)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3)450×(44%+20%)=288人,可以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88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4.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ECD的度数;(2)延长BE和DC相交于点G,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过点E作EF∥AB,∵AB∥CD,∴AB∥EF∥CD,∴∠ABE=∠BEF,∠FEC+∠ECD=180°,∵∠ABE=30°,∠BEC=148°,∴∠FEC=118°,∴∠ECD=180°﹣118°=62°;(2)如图②延长BE和DC相交于点G,∵AB∥CD,∴∠ABE=∠G,∵BE∥CF,∴∠GEC=∠ECF,∵∠ECD=∠GEC+∠G,∴∠ECD=∠ECF+∠ABE,∵CF平分∠ECD,∴∠ECF=∠DCF,∴∠ECD=∠ECD+∠ABE,∴∠ABE=∠E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此题难度不大.25.(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由条件可求得a、b的值,则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再由平移可求得C点坐标;(2)①用t可分别表示出CM和AN,由条件可得到关于t不等式,可求得t的取值范围;②用t表示出四边形MNOB和四边形MNAC的面积,由条件得到t的不等式,再结合t的取值范围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1)∵+|2a﹣5b﹣30=0,且≥0,|2a﹣5b﹣30|≥0,∴,解得:,∴A(30,0),B(0,6),又∵点C是由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C(26,6);(2)①由(1)可知:OA=30,∵点M从点C向右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CM=1.5t,ON=2t,∴AN=30﹣2t∵CM<AN,∴1.5t<30﹣2t,解得t<,而0<t<15,∴0<t<;②由题意可知CM=1.5t,ON=2t,∴BM=BC﹣CM=26﹣1.5t,AN=30﹣2t,又B(0,6),∴OB=6,∴S四边形MNOB=OB(BM+ON)=3(26﹣1.5t+2t)=3(26+0.5t),S四边形MNAC=OB(AN+CM)=3(30﹣2t+1.5t)=3(30﹣0.5t),当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时,则有3(26+0.5t)>2×3(30﹣0.5t),解得t>>15。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1.414B.C.D.02、已知点P的坐标为P(﹣2,4),则点P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3、若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A.x+1>y+1B.>C.﹣2x<﹣2y D.1﹣x>1﹣y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同位角相等D.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则这个正数为()A.1B.4C.±1D.±46、若a<<b,且a与b为连续整数,则a与b的值分别为()A.1;2B.2;3C.3;4D.4;57、如图,a∥b,∠3=80°,∠2=30°,则∠1的度数是()A.30°B.40°C.50°D.80°8、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2,则k的值为()A.2B.﹣2C.4D.﹣49、已知点P(﹣2,5),Q(n,5)且PQ=4,则n的值为()A.2B.2或4C.2或﹣6D.﹣610、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四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A.6≤a<7B.6<a≤7C.6<a<7D.5≤a≤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若(m﹣2)x n+=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的值.12、已知a<5,不等式(a﹣5)x>a﹣5解集为.13、已知A点(﹣2a+6,a)在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为.14、若,则=.15、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则a的取值范围为.1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30°,则∠EFC'的度数为°.、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计算:+|2﹣|+﹣(﹣).18、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非负整数解.19、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1)写出A′(,)、B′(,)、C′(,)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3)点P在y轴上,且△BCP是△ABC的面积的2倍,求点P的坐标.20、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运动使人健康、使人聪明、使人快乐,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某中学为了解学生一周在家运动时长t (单位:小时)的情况,从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共分为四组(A.0≤t<1,B.1≤t<2,C.2≤t <3,D.3≤t<4,其中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为达标),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若该校有学生2000人,试估计该校学生一周在家运动时长不足2小时的人数.21、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C=∠EFG,∠CED=∠GHD.(1)求证:AB∥CD;(2)若∠EHF=75°,∠D=35°,求∠AEM的度数.22、为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某中学读书会计划采购数学文化和文学名著两类书籍共100本,经了解,购买20本数学文化和50本文学名著共需1700元,30本数学文化比30本文学名著贵450元.(注:所采购的同类书籍价格都一样)(1)求每本数学文化和文学名著的价格;(2)若校园读书会要求购买数学文化本数不少于文学名著,且总费用不超过2780元,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购书方案.2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都不大于1.(1)求m的取值范围;(2)化简:++|m+3|+|m﹣5|﹣|x+y﹣2|.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y轴、x轴于A(0,a)、B(b,0)两点,且a、b满足|a﹣4|+(2b﹣a)2=0.(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1,过点B作直线AB的垂线,在此垂线上截取线段BC,使BC=AB,求点C的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BC交y轴于点E,点F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记△ABE的面积为S1,四边形FOEC的面积为S2,设点F(x,0),.①用含x的式子表示y;②当2x+5y=﹣2时,求的值.25、已知A(0,a),B(b,0),满足(2a+b﹣10)2+=0,C,D分别为x轴,y轴正半轴上的点,且满足CD∥AB.(1)求A,B两点的坐标.(2)作∠DAB和∠CB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试求的比值.(3)分别过点A、点B作x、y轴的平行线交于点N,有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O﹣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有一动点Q从A点出发沿AN﹣NB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当两个点有一个到达终点时另一个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求t为何值时,以P、A、Q、B 为顶点的图形的面积为四边形OBNA面积的一半?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1、-1 12、x<1 13、2或6 14、2 15、a≥2 16、120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2﹣1.18、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0,1,2,3.19、(1)A'(0,4),B'(﹣1,﹣1),C'(3,1)(2)6(3)P(0,4)或(0,﹣8)20、(1)120(2)(3)70021、(1)证明略(2)110°22、(1)每本数学文化的价格为35元,每本文学名著的价格为20元(2)案1:购进数学文化50本,文学名著50本;方案2:购进数学文化51本,文学名著49本;方案3:购进数学文化52本,文学名著48本23、(1)﹣3≤m≤5(2)824、(1)A(0,4)、B(2,0)(2)点C的坐标为(﹣2,﹣2)(3)①y=x﹣1②25、(1)A(0,3),B(4,0)(2)或;(3)t=或t=。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在实数-3、0、、3中,最小的实数是 A .-3B .0C.D .32. 64的立方根是A . 4B .±4C .8D . ±83. 若把不等式x +2≤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A . B .C.D .4. ±2是4的A . 平方根B . 相反数C . 绝对值D . 算术平方根 5 .将直尺和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已知∠1=30°,则∠2的大小是A . 30°B . 45°C . 60°D . 65° 6.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 B. 6 C. 7 D. 8 7. “健步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个健步走小组将自己的活动场地定在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 假设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规定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2), 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为A .(–2,–4)B .(–1,–4)C .(–2,4)D .(–4,–1)8. 任取长度分别为4cm ,5cm ,6cm ,7cm 四支细木棍中的三条,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个数最多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 由于油价下调,从2015年1月22日起,北京市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13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13元车费),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3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上周某人从北京市的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x千米,出租车费为36元,那么x的最大值可能是A.11 B.12 C.13 D.1410.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b的值分别为9,10 B. 9, 91 C. 10, 91 D. 10, 110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1.= .12. 若点(2,m-1)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3. 请写出三个无理数: .14.在△ABC中,边AB与BC的中点分别是D,E,连接AE,CD交于点G.连接BG交边AC于点F. 若AB=4,BC=6,AC=8,则线段FC的长度是 .15.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6.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叫做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3世纪,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ABC中,∠C=90°,斜边AB=13,AC=12,则BC的长度为 .17.若2x-有平方根,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8.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2),B(5,2),当点C在第一象限,且坐标为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9. 在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一副三角板任作两条平行线.小明的作法如下:.,0),M(3,4).以点M为圆心,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依次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40分,第21-25题,每小题4分,第26-29题,每小题5分)21. 计算:()2-2412+-⨯--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1,1),B (3,2),将点A 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 . (1)写出点C 坐标; (2)求△ABC 的面积.23. 阅读下面材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而为期40天的春运被称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2016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客运量3.25亿人次,同比增长10.2%;全国公路客运量24.95亿人次,同比增长3%;全国水路客运量4260万人次,同比下降0.6%;全国民航客运量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4.7%.今年春运在正月初七达到最高峰,铁路春运再创单日旅客发送人数新高,达到1034.4万人次.2015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客运量2.95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全国公路客运量24.22亿人次;全国水路客运量4284万人次;全国民航客运量4914万人次.2014年春运40天,全国公路客运量32.6亿人次;全国民航客运量4407万人次;全国铁路客运量2.66亿人次,增长约12%.其中,2月6日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835.7万人次,比去年春运最高峰日多发送93.1万人次.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2016年春运40天全国民航客运量比2014年多 万人次;(2)请你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将2014~2016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公路客运量表示出来.24. 如图,AD ⊥BC 于点D ,∠B =∠DAC ,点E 在BC 上,△EAC 是以EC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B =4,AE =3. (1)判断△ABC 的形状; (2)求△ABC 的面积.25. 如图,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C =∠EBC =70°,∠ABC =30°,求∠E 和∠ADC 的度数.x26. 解不等式组:426113x x x x >-⎧⎪+⎨-⎪⎩≥,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写出所有非负整数解.27. 某品牌运动鞋专柜对第一季度A 、B 两款运动鞋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两款运动鞋的销售量及总销售额如图所示:(1)一月份B 款运动鞋的销售量是A 款的45,则一月份B 款运动鞋销售了多少双?补全条形图;(2)第一季度这两款运动鞋的销售单价保持不变,求三月份的总销售额;(3)结合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请你就这两款运动鞋的进货、销售等方面提出一条建议.28.已知△ABC , EF ∥AC 交直线AB 于点E ,DF ∥AB 交直线AC 于点D . (1) 如图1,若点F 在边BC 上, ① 补全图形;② 判断BAC ∠与EFD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若点F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29. 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1)在方程①310x -=,②2103x +=,③()315x x -+=-中,不等式组2531-2x x x x -+-⎧⎨-+⎩>,> 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2)若不等式组1212x x x ⎧-⎪⎨⎪++⎩<1,>-3的一个关联方程的根是整数,则这个关联方程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3)若方程32x x -=,1322x x ⎛⎫+=+⎪⎝⎭都是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x m x m -⎧⎨-⎩<2,≤的关联方程,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东城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7三、解答题(本题共40分,第21-25题,每小题4分,第26-28题,每小题5分)41354=+=21.解:原式分分22. 解:(1)C (-1,5);---------1分 (2))5ABC S =△.----------4分23.(1)733 ;………………………………………………………1分(2) ----------------------------------------------------------------------4分 例如:统计表如下:24. 解: (1)△ABC 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AD ⊥BC , ∴∠AD B = 90°.∴∠B +∠BAD =90°. ----------------- 1分 ∵∠B = ∠DAC ,∴∠DAC +∠BAD =90°,即∠BAC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 -----------------2分 (2)∵△EAC 是等腰三角形,∴AC =AE =3. -----------------3分∴1143622ABC S AB AC ==⨯⨯=△.-----------------4分25. 解:∵DE 平分∠BAC ,∴∠1=∠2=35°. -----------------1分 ∵∠C =∠3,∴AC ∥BE . -----------------2分 ∴∠E =∠2.∴∠E =35°. -----------------3分 ∵∠4=∠ABC +∠1,∴∠4=35°+30°=65°. -----------------4分26. 解:42611.3x x x x >-⎧⎪⎨+-⎪⎩,①≥②解得,3.x x >-⎧⎨⎩,≤2 ------------------2分------------------3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3x -<≤2. ------------------4分∴ 非负整数解为0,1,2. ------------------5分图127. 解:(1)∵450405⨯=,∴一月份B 款运动鞋销售了40双. -----------------1分-----------------2分(2)设A 、B 两款运动鞋的销售单价分别为,x y 元,根据题意,得504040000605250000x y x y +=⎧⎨+=⎩,解得400500.x y =⎧⎨=⎩,∴三月份的总销售额为400655002639000⨯+⨯=(元). -----------------4分(3)答案不唯一,如: -----------------5分从销售量来看,A 款运动鞋销售量逐月上升,比B 款运动鞋销售量大,建议多进A 款运动鞋,少进或不进B 款运动鞋.从总销售额来看,由于B 款运动鞋销售量逐月减少,导致总销售额减少,建议采取一些促销手段,增加B 款运动鞋的销售量.28. 解:(1)①见图1;--------------1分 ②BAC ∠=EFD ∠. --------------2分证明:∵EF ∥AC ,∴∠EFB =∠C . ∵DF ∥AB ,∴∠DFC =∠B .∴∠EFD =180°﹣(∠EFB +∠DFC )=180º -(∠C+∠B).在△ABC 中,∠BAC =180º -(∠C+∠B),∴∠BA C =∠EFD . --------------3分 (2)当点F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时,∠BAC +∠EFD =180°; 证明:如图2,∵DF ∥AB ,∴∠D =∠1. ∵EF ∥AC ,∴∠EFD +∠D =180°. ∴∠EFD +∠1=180°.即∠BAC +∠EFD =180°. --------------5分29.解:(1)③; --------------1分 (2)答案不唯一,只要解为1即可; -------------- 3分 (3))01m ≤<. --------------5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96的算术平方根是()A .0.14B .1.4C .0.14-D .±1.42.下列图中的“笑脸”,由如图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1,﹣5)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4±是64的立方根;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且只有2个.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AB ∥CD ,AE ⊥CE ,∠1=125°,则∠C 等于( )A .35°B .45°C .50°D .55°6.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的值是64,则输出的y 的值是( )A .2B .3C .2D .37.如图,一条“U ”型水管中AB //CD ,若∠B =75°,则∠C 应该等于( )A .75︒B .95︒C .105︒D .12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再向左平移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 ,再向下平移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4A ,再向右平移1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5A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该动点到达的点2021A 的坐标是( )A .(3030,3030)--B .(3030,3033)-C .(3033,3030)-D .(3030,3033)九、填空题9.169=___.十、填空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a b 与点(3,1)N -关于x 轴对称,则a b +的值是_____. 十一、填空题11.已知点A (3a+5,a ﹣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已知a //b ,∠1=50°,∠2=115°,则∠3=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十四、填空题14.一列数a 1,a 2,a 3,…,a n ,其中a 1=﹣1,a 2=111a -,a 3=211a -,…,a n =111n a --,则a 2=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点A(1,0),B(2,0),C 是y 轴上一点,且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点P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31252724-(2)221|十八、解答题18.已知m +n =2,mn =-15,求下列各式的值.(1)223m mn n ++;(2)2()m n -.十九、解答题19.如图,∠1=∠2,∠3=∠C ,∠4=∠5.请说明BF //DE 的理由.(请在括号中填上推理依据)解:∵∠1=∠2(已知)∴CF//BD()∴∠3+∠CAB=180°()∵∠3=∠C(已知)∴∠C+∠CAB=180°(等式的性质)∴AB//CD()∴∠4=∠EG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5=∠EGA(等量代换)∴ED//FB()二十、解答题20.如图,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3)在图中画出把AB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A B C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辉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辉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辉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2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 .(2)如果11的小数部分为a ,17的整数部分为b ,求11a b +-的值. 二十二、解答题22.求下图44⨯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点A ,C ,E 在直线l 上,点B 不在直线l 上,把线段AB 沿直线l 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D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AC 上,求证:∠B +∠D =∠BED ;(2)若点E 不在线段AC 上,试猜想并证明∠B ,∠D ,∠BED 之间的等量关系;(3)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过点B 作PB //ED ,在直线BP ,ED 之间有点M ,使得∠ABE =∠EBM ,∠CDE =∠EDM ,同时点F 使得∠ABE =n ∠EBF ,∠CDE =n ∠EDF ,其中n ≥1,设∠BMD =m ,利用(1)中的结论求∠BFD 的度数(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如图①,//40130AB CD AEP PFD ∠=︒∠=︒,,,求EPF ∠的度数.小乐想到了以下方法,请帮忙完成推理过程.解:(1)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40AEP ∠=∠=︒(_____________),∴//AB CD ,∴//PM ________(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0PFD ∠=︒,∴218013050︒︒∠=-=︒,∴12405090︒∠=+︒+∠=︒,即90EPF ∠=︒.[探究]如图②,//,50,120AB CD AEP PFC ∠=︒∠=︒,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在[探究]的条件下,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则G ∠的度数是_________º.(2)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点C 在点D 的左侧),连接AD BC ,,若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设(),ABC ADC αβαβ∠=∠=≠,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二十五、解答题25.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90αβ+=︒,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关于“准互余三角形”,有下列说法:①在ABC 中,若100A ∠=︒,70B ∠=︒,10C ∠=︒,则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 ②若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90C ∠>︒,60A ∠=︒,则20B ∠=︒;③“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3)如图2,B ,C 为直线l 上两点,点A 在直线l 外,且50ABC ∠=︒.若P 是直线l 上一点,且ABP △是“准互余三角形”,请直接写出APB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1.4 1.96=,∴1.96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D【分析】根据各个象限点坐标的符号特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0,-5<0,∴点M(1,-5)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64的立方根是4,故①是假命题; 25的算数平方根是5,故②是真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是真命题;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2,2)、(2,-2)、(-2,2)、(-2,-2)共4点,故④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5.A【分析】过点E作EF∥AB,则EF∥CD,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BAE=∠AEF及∠C =∠CEF,结合∠AEF+∠CEF=90°可得出∠BAE+∠C=90°,由邻补角互补可求出∠BAE的度数,进而可求出∠C的度数.【详解】解:过点E作EF∥AB,则EF∥CD,如图所示.∵EF∥AB,∴∠BAE=∠AEF.∵EF∥CD,∴∠C=∠CEF.∵AE⊥CE,∴∠AEC=90°,即∠AEF+∠CEF=90°,∴∠BAE+∠C=90°.∵∠1=125°,∠1+∠BAE=180°,∴∠BAE=180°﹣125°=55°,∴∠C=90°﹣55°=3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以及邻补角,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计算程序图计算即可.【详解】解:∵当x=648=,2是有理数,=2∴当x=2是无理数,∴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计算程序的应用,正确理解计算程序图的计算步骤,会正确计算数的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能正确判断有理数及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D,∠B=75°,∴∠C=180°-∠B=180°-75°=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解析: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A5(9,-6),A9(15,-12),A13(21,-18),•••,可以看出,9=1532+,15=2732+,21=3932+,得到规律:点A2n+1的横坐标为()32136622n n+++=,其中0n≥的偶数,点A2n+1的纵坐标等于横坐标的相反数+3,2021210101=⨯+,即1010n=,故A2021的横坐标为61010630332⨯+=,A2021的纵坐标为303333030-+=-,∴A2021(3033,-30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九、填空题9.13【分析】根据求解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13【分析】a=求解即可.【详解】1313==,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十、填空题10.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a+b 的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M a b 与点(3,1)M -关于x 轴对称,3a ∴=,1b =,则a+b 的值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故答案是:﹣.解析:﹣12【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12.故答案是:﹣1 2 .十二、填空题12.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解析: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3=∠2﹣∠4=115°﹣50°=65°.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DE,∴∠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十四、填空题14., 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1=﹣1时,a2===,a3===解析:12,20172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 1=﹣1时,a 2=111a -=11(1)--=12, a 3=211a -=1112-=2, a 4=﹣1,…,∵2020÷3=673…1,∴a 1+a 2+a 3+…+a 2020=(﹣1+12+2)×673+(﹣1) =32×673+(﹣1) =20192﹣22 =20172, a 1×a 2×a 3×…×a 2020 =[(﹣1)×12×2]673×(﹣1)=(﹣1)673×(﹣1)=(﹣1)×(﹣1)=1, 故答案为:12,20172,1.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律及-1的指数幂运算是解题关键. 十五、填空题15.(0,4)或(0,-4).【分析】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 ,再分点C 在y 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A (1,0),解析:(0,4)或(0,-4).【分析】设△ABC边AB上的高为h,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再分点C在y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边AB上的高为h,∵A(1,0),B(2,0),∴AB=2-1=1,∴△ABC的面积=1×1•h=2,2解得h=4,点C在y轴正半轴时,点C为(0,4),点C在y轴负半轴时,点C为(0,-4),所以,点C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或(0,-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出AB边上的高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解析:(﹣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2020÷4,再根据第二项象限点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2021÷4=505…1,∴点P2021在第二象限,∵点P5(﹣2,1),点P9(﹣3,2),点P13(﹣4,3),∴点P2021(﹣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该位置处点的规律,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解析:(1)72;(21 【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 3532=-+, 72=.(2)1|,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十八、解答题18.(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11;(2)=解析:(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223m mn n ++=222m mn n mn +++=()2m n mn ++=2215-=-11;(2)2()m n -=2()4m n mn +-=()22415-⨯- =464+=6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十九、解答题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2∠=∠(已知)//CF B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180CA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C ∠=∠(已知),180C CAB ∴∠+∠=︒(等式的性质),//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 5EGA (等量代换), //ED F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2);(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解析:(1)()()()4,3,3,1,1,2A B C ;(2)52;(3)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1)由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4,3,3,1,1,2A B C ;(2)ABC 的面积为1152312213222⨯-⨯⨯⨯-⨯⨯=; (3)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平移作图,熟练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4,;(2)1【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4<<5∴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4.(2),解析:(1)4214;(2)1【分析】(121(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16212521∴214214.(2)3114,∴113a.∵4175<,∴4b=,∴341a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12×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 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B.利用平行解析:(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12m nn-【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3)利用(1)中结论,可得∠BMD=∠ABM+∠CDM,∠BFD=∠ABF+∠CDF,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证明: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由平移可得AB∥CD,∵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2)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DET-∠BET=∠D-∠B.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3)如图,设∠ABE=∠EBM=x,∠CDE=∠EDM=y,∵AB∥CD,∴∠BMD =∠ABM +∠CDM ,∴m =2x +2y ,∴x +y =12m ,∵∠BFD =∠ABF +∠CDF ,∠ABE =n ∠EBF ,∠CDE =n ∠EDF ,∴∠BFD =()111n n n x y x y n n n ---+=+=112n m n -⨯=()12m n n -.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条件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或【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解析:[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2αβ+或2βα-【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 =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探究]过点P 作PM ∥AB ,根据AB ∥CD ,PM ∥CD ,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所示,在[探究]的条件下,根据∠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可得∠G 的度数;(2)画出图形,分点A 在点B 左侧和点A 在点B 右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感知]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AEP =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P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PF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PFD =130°(已知),∴∠2=180°-130°=50°,∴∠1+∠2=40°+50°=90°,即∠EPF =90°;[探究]如图②,过点P 作PM ∥AB ,∴∠MPE =∠AEP =50°,∵AB ∥CD ,∴PM ∥CD ,∴∠PFC =∠MPF =120°,∴∠EPF =∠MPF -∠MPE =120°-50°=70°;[应用](1)如图③所示,∵EG 是∠PEA 的平分线,FG 是∠PFC 的平分线,∴∠AEG =12∠AEP =25°,∠GFC =12∠PFC =60°,过点G 作GM ∥AB ,∴∠MGE =∠AEG =2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G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GFC =∠MGF =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G =∠MGF -∠MGE =60°-25°=35°.故答案为:35.(2)当点A 在点B 左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ABE =∠BEF ,∠CDE =∠D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 ∴∠ABE =∠BEF =12α,∠CDE =∠DEF =12β, ∴∠BED =∠BEF +∠DEF =2αβ+;当点A 在点B 右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DEF =∠CDE ,∠ABG =∠B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DEF =∠CDE =12β,∠ABG =∠BEF =12α, ∴∠BED =∠DEF -∠BEF =2βα-;综上:∠BED 的度数为2αβ+或2βα-.【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二十五、解答题25.(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和是的角平分线,证明即可;(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解析:(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90ABC A ∠+∠=︒和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证明290ABD A ∠+∠=︒即可; (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①2∠A +∠ABC =90°;②∠A +2∠APB =90°;③2∠APB +∠ABC =90°;④2∠A +∠APB =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结合“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在Rt ABC 中,90ACB ∠=︒,∴90ABC 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ABC ABD ∠=∠,∴290ABD A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①∵70,10B C ∠=︒∠=︒,∴290B C ∠+∠=︒,∴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①正确;②∵60A ∠=︒, 20B ∠=︒,∴210090A B ∠+∠=︒≠︒,∴ABC 不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②错误;③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且αβγ<<,∵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290αβ+=︒或290αβ+=︒,∴90αβ+<︒,∴180()90γαβ=︒-+>︒,∴“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故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如图①,当2∠A +∠ABC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 =50°,∴∠A =20°,∴∠APB =110°;如图②,当∠A +2∠APB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APB=40°;如图③,当2∠APB+∠ABC=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PB=20°;如图④,当2∠A+∠APB=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所以∠A=40°,所以∠APB=10°;综上,∠APB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时,ABP△是“准互余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进行求解.。
山东省临清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4,﹣3),则点P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3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B.±4C.8D.±83.(3分)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的是()A.B.C.D.4.(3分)如图,点A、D在射线AE上,直线AB∥CD,∠CDE=140°,那么∠A的度数为()A.140°B.60°C.50°D.40°5.(3分)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期末考数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200名学生的期末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200B.被抽取的200名学生C.被抽取的200名学生的期末考数学成绩D.某校七年级期末考数学成绩6.(3分)如图,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B=∠BAE B.∠BCA=∠CADC.∠BCA+∠CAE=180°D.∠D=∠BAE7.(3分)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8.(3分)估计的值是在()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9.(3分)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B.该班的总人数为40C.及格(≥60分)人数是26D.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10.(3分)如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2倍少15°,设∠ABD与∠DBC的度数别为x°、y°,根据题意,下列的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不等式2m﹣1≤6的正整数解是.1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1,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是.13.(3分)如图,把一个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23°,那么∠1的度数是.14.(3分)把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排列为.15.(3分)若点P(2a+1,1﹣a)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16.(3分)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EFC′=125°,那么∠AEB的度数是.三、解答题(一)(每小题5分,共15分)17.(5分)解不等式:3(x﹣1)≥5﹣x.18.(5分)计算:﹣|﹣3|+.19.(5分)解方程组.四、解答题(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7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7分)某文具店有单价10元、15元和20元的三种文具盒出售,该商店统计了2015年3月份这三种文具盒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1)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个文具盒?(2)求出扇形图中表示“15元”的扇形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求出单价为10元的文具盒的个数,并把条形图补充完整.22.(7分)已知:如图,∠A=∠F,∠C=∠D.求证:BD∥CE.五、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3.(8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2),C(1,﹣3),将△ABC平移至△A1B1C1的位置,点A、B、C对应的点分别为A1、B1、C1,已知点A1的坐标是(﹣2,3).(1)求点B1,C1的坐标;(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和△A1B1C1;(3)已知△A1B1C1内有一点P1(a,b),直接写出它在△ABC的对应点P的坐标.24.(8分)某一天,蔬菜经营户老李用了145元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一些黄瓜和茄子,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茄子当天的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所示:当天他卖完这些黄瓜和茄子共赚了90元,这天他批发的黄瓜和茄子分别是多少千克?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4,﹣3),则点P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解答】解:点P(4,﹣3)在第四象限.故选:D.2.(3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B.±4C.8D.±8【考点】22:算术平方根.【解答】解:∵4的平方是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选:A.3.(3分)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的是()A.B.C.D.【考点】9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答】解:A、,①+②得:4x=6,即x=1.5,把x=1.5代入①得:y=0.5,不合题意;B、,①+②×2得:7x=7,即x=1,把x=1代入①得:y=2,符合题意;C、,①+②得:4x=﹣6,即x=﹣1.5,把x=﹣1.5代入①得:y=﹣0.5,不合题意;D、,②﹣①得:2x=﹣2,即x=﹣1,把x=﹣1代入①得:y=﹣4,不合题意,故选:B.4.(3分)如图,点A、D在射线AE上,直线AB∥CD,∠CDE=140°,那么∠A的度数为()A.140°B.60°C.50°D.4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解:延长CD,∵∠CDE=140°,∴∠EDF=40°.∵AB∥CD,∴∠A=∠EDF=40°.故选:D.5.(3分)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期末考数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200名学生的期末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200B.被抽取的200名学生C.被抽取的200名学生的期末考数学成绩D.某校七年级期末考数学成绩【考点】V3: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答】解: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考数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200名考生的段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被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段考数学成绩,故选:C.6.(3分)如图,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B=∠BAE B.∠BCA=∠CADC.∠BCA+∠CAE=180°D.∠D=∠BAE【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解答】解:A、∵∠B=∠BAE,∴AD∥BC,故本选项错误;B、∵∠BCA=∠CAD,∴AD∥BC,故本选项错误;C、∵∠BCA+∠CAE=180°,∴AD∥BC,故本选项错误;D、∵∠D=∠BAE,∴AB∥CD.故选:D.7.(3分)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考点】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3x+2>5,得:x>1,解不等式5﹣2x≤1,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故选:A.8.(3分)估计的值是在()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考点】2B: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答】解:∵<,∴4<<5.故选:B.9.(3分)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B.该班的总人数为40C.及格(≥60分)人数是26D.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考点】V8:频数(率)分布直方图.【解答】解:A、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为2,最少,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B、该班的总人数=4+12+14+8+2=40(人),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C、及格(≥60分)人数=40﹣4=36,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D、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为14,最多,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C.10.(3分)如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2倍少15°,设∠ABD与∠DBC的度数别为x°、y°,根据题意,下列的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设∠ABD与∠DBC的度数分别为x,y,根据题意得.故选: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不等式2m﹣1≤6的正整数解是1,2,3.【考点】C7: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答】解:移项得:2m≤6+1,即2m≤7,则m≤.故正整数解是1,2,3.故答案是:1,2,3.1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1,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是(1,﹣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答】解:点P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点P′,点P′的纵坐标为1﹣3=﹣2,∴点P′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13.(3分)如图,把一个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23°,那么∠1的度数是22°.【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解:∵把一个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2=23°,∴∠3=45°﹣∠2=45°﹣23°=22°,∵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3=22°.故答案为:22°.14.(3分)把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排列为.【考点】2A:实数大小比较.【解答】解:7的平方根为、,7的立方根,所以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故答案为:.15.(3分)若点P(2a+1,1﹣a)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1:点的坐标.【解答】解:∵点P(2a+1,1﹣a)在第二象限,∴解得:a<﹣,故答案为:a<﹣.16.(3分)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EFC′=125°,那么∠AEB的度数是7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C=∠EFC′=125°,∠DEF=∠BEF,∵AD∥BC,∴∠DEF+∠EFC=180°,∴∠DEF=∠BEF=180°﹣∠EFC=180°﹣125°=55°,∴∠AEB=180°﹣∠DEF﹣∠BEF=180°﹣55°﹣55°=70°,故答案为:70°.三、解答题(一)(每小题5分,共15分)17.(5分)解不等式:3(x﹣1)≥5﹣x.【考点】C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解:去括号,得:3x﹣3≥5﹣x,移项,得:3x+x≥5+3,合并同类项,得:4x≥8,系数化为1,得:x≥2.18.(5分)计算:﹣|﹣3|+.【考点】2C:实数的运算.【解答】解:原式=4+﹣3+6=7+.19.(5分)解方程组.【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②﹣①得:y=2,把y=2代入①得:x=,则方程组的解为.四、解答题(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7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在数轴上正确的表示出这个解集为:.21.(7分)某文具店有单价10元、15元和20元的三种文具盒出售,该商店统计了2015年3月份这三种文具盒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1)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个文具盒?(2)求出扇形图中表示“15元”的扇形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求出单价为10元的文具盒的个数,并把条形图补充完整.【考点】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解答】解:(1)90÷15%=600(个),所以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600个文具盒;(2)360°×(1﹣15%﹣25%)=216°,所以扇形图中表示“15元”的扇形所占圆心角的度数为216°;(3)600×25%=150(个),所以单价为10元的文具盒的个数为150个,如图.22.(7分)已知:如图,∠A=∠F,∠C=∠D.求证:BD∥CE.【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解答】证明:∵∠A=∠F,∴AC∥DF,∴∠C=∠FEC,∵∠C=∠D,∴∠D=∠FEC,∴BD∥CE.五、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3.(8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2),C(1,﹣3),将△ABC平移至△A1B1C1的位置,点A、B、C对应的点分别为A1、B1、C1,已知点A1的坐标是(﹣2,3).(1)求点B1,C1的坐标;(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和△A1B1C1;(3)已知△A1B1C1内有一点P1(a,b),直接写出它在△ABC的对应点P的坐标.【考点】Q4:作图﹣平移变换.【解答】解:(1)∵A(2,﹣1),A1(﹣2,3),∴△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可得到△A1B1C1.∵B(4,﹣2),C(1,﹣3),∴B1(0,2),C1(﹣3,1);(2)如图所示;(3)∵△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可得到△A1B1C1,P1(a,b),∴P(a,+4,b﹣4).24.(8分)某一天,蔬菜经营户老李用了145元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一些黄瓜和茄子,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茄子当天的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所示:当天他卖完这些黄瓜和茄子共赚了90元,这天他批发的黄瓜和茄子分别是多少千克?【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解:设批发的黄瓜是x千克,茄子是y千克,由题意得解得答:这天他批发的黄瓜15千克,茄子是25千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试卷(及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在99⨯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正方形ABCD的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1)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边长;(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2.(1)若一圆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π,设圆的周长为C圆,正方形的周长2cm为C正,则C圆______C正.(填“=”或“<”或“>”号)(2)如图,若正方形的面积为216cm,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212cm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3.喜欢探究的亮亮同学拿出形状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块纸片,其中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dm,宽为2dm,且两块纸片面积相等.(1)亮亮想知道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请你帮他求出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结果保留根号)(2)在长方形纸片上截出两个完整的正方形纸片,面积分别为22dm和23dm,亮亮认为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小于长方形纸片的总面积,所以一定能截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纸≈3 1.732)2 1.4144.观察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2)估计边长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5.某市在招商引资期间,把已倒闭的油泵厂出租给外地某投资商,该投资商为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将原来的400m 2的正方形场地改建成300m 2的长方形场地,且其长、宽的比为5:3.(1)求原来正方形场地的周长;(2)如果把原来的正方形场地的铁栅栏围墙全部利用,围成新场地的长方形围墙,那么这些铁栅栏是否够用?试利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二、解答题6.如图,已知直线12//l l ,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点C 在点D 的右侧,()80,2,ADC ABC n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直线BE DE 、交于点E .(1)若20n =时,则BED ∠=___________;(2)试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将线段BC 向右平行移动,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7.已知:如图(1)直线AB 、CD 被直线MN 所截,∠1=∠2.(1)求证:AB //CD ;(2)如图(2),点E 在AB ,CD 之间的直线MN 上,P 、Q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连接PE 、EQ ,PF 平分∠BPE ,QF 平分∠EQD ,则∠PEQ 和∠PFQ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P 点作PH //EQ 交CD 于点H ,连接PQ ,若PQ 平分∠EPH ,∠QPF :∠EQF =1:5,求∠PHQ 的度数.8.综合与探究(问题情境)王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探究三角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活动(1)如图1,//EF MN ,点A 、B 分别为直线EF 、MN 上的一点,点P 为平行线间一点,请直接写出PAF ∠、PBN ∠和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迁移)(2)如图2,射线OM 与射线ON 交于点O ,直线//m n ,直线m 分别交OM 、ON 于点A 、D ,直线n 分别交OM 、ON 于点B 、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①当点P 在A 、B (不与A 、B 重合)两点之间运动时,设ADP α∠=∠,BCP β∠=∠.则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②若点P 不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都不重合),请你画出满足条件的所有图形并直接写出CPD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9.已知:AB ∥CD ,截线MN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1)如图①,点B 在线段MN 上,设∠EBM =α°,∠DNM =β°,且满足30-a +(β﹣60)2=0,求∠BEM 的度数;(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射线DF 平分∠CDE ,且交线段BE 的延长线于点F ;请写出∠DEF 与∠C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P 在射线NT 上运动时,∠DCP 与∠BMT 的平分线交于点Q ,则∠Q 与∠CPM 的比值为 (直接写出答案).10.如图,已知//AB CD ,CN 是BCE ∠的平分线.(1)若CM 平分BCD ∠,求MCN ∠的度数;(2)若CM 在BCD ∠的内部,且CM CN ⊥于C ,求证:CM 平分BCD ∠;(3)在(2)的条件下,过点B 作BP BQ ⊥,分别交CM 、CN 于点P 、Q ,PBQ ∠绕着B 点旋转,但与CM 、CN 始终有交点,问:BPC BQC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三、解答题11.为了安全起见在某段铁路两旁安置了两座可旋转探照灯.如图1所示,灯A 射线从AM 开始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B 射线从BP 开始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又照射巡视.若灯A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2度,灯B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1度.假定主道路是平行的,即//PQ MN ,且:3:2BAM BAN ∠∠=.(1)填空:BAN ∠=_________;(2)若灯B 射线先转动30秒,灯A 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 射线到达BQ 之前,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2,若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 射线到达AN 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 ,过C 作ACD ∠交PQ 于点D ,且126ACD ∠=︒,则在转动过程中,请探究BAC ∠与BCD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2.如图1所示:点E 为BC 上一点,∠A =∠D ,AB ∥CD(1)直接写出∠ACB 与∠BED 的数量关系;(2)如图2,AB ∥CD ,BG 平分∠ABE ,BG 的反向延长线与∠EDF 的平分线交于H 点,若∠DEB 比∠GHD 大60°,求∠DEB 的度数;(3)保持(2)中所求的∠DEB 的度数不变,如图3,BM 平分∠EBK ,DN 平分∠CDE ,作BP ∥DN ,则∠PBM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它的度数,若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本题中的角均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13.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 射线自AM 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B 射线自BP 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 转动的速度是a °/秒,灯B 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 、b 满足()2450a b a b -++-=.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 MN ,且60BAN ∠=︒(1)求a 、b 的值;(2)若灯B 射线先转动45秒,灯A 射线才开始转动,当灯B 射线第一次到达BQ 时运动停止,问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 射线到达AN 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 ,过C 作CD AC ⊥交PQ 于点D ,则在转动过程中,BAC ∠与BCD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14.已知:ABC 和同一平面内的点D .(1)如图1,点D 在BC 边上,过D 作//DE BA 交AC 于E ,//DF CA 交AB 于F .根据题意,在图1中补全图形,请写出EDF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DF CA ,EDF BAC ∠=∠.请判断DE 与B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D 是ABC 外部的一个动点.过D 作//DE BA 交直线AC 于E ,//DF CA 交直线AB 于F ,直接写出EDF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在图3中补全图形.15.如图,直线//PQ MN ,一副三角板(90ABC CDE ∠=∠=︒,30ACB ∠=︒,60,45EAC DCE DEC ∠=︒∠=∠=︒)按如图①放置,其中点E 在直线PQ 上,点,B C 均在直线MN 上,且CE 平分ACN ∠.(1)求DEQ ∠的度数.(2)如图②,若将三角形ABC 绕B 点以每秒5︒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 C 的对应点分别为,F G ).设旋转时间为t 秒(036)t ≤≤.①在旋转过程中,若边//BG CD ,求t 的值;②若在三角形ABC 绕B 点旋转的同时,三角形CDE 绕E 点以每秒4︒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C D 的对应点分别为,H K ).请直接写出当边//BG HK 时t 的值.四、解答题16.如图,直线//AB CD ,E 、F 是AB 、CD 上的两点,直线l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G 、H ,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G 、H 重合),连接PE 、PF .(1)当点P 与点E 、F 在一直线上时,GEP EGP ∠=∠,60FHP ∠=︒,则PFD ∠=_____.(2)若点P 与点E 、F 不在一直线上,试探索AEP ∠、EPF ∠、CFP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7.解读基础:(1)图1形似燕尾,我们称之为“燕尾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图2形似8字,我们称之为“八字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应用乐园:直接运用上述两个结论解答下列各题(3)①如图3,在ABC ∆中,BD 、CD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请直接写出A ∠和D ∠的关系 ;②如图4,A B C D E F ∠+∠+∠+∠+∠+∠= .(4)如图5,BAC ∠与BD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GDC ∠与CAF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已知26B ∠=︒,54C ∠=︒,求F ∠和E ∠的度数.18.如图①,AD 平分BAC ∠,AE ⊥BC ,∠B=450,∠C=730.(1) 求DAE ∠的度数;(2) 如图②,若把“AE ⊥BC ”变成“点F 在DA 的延长线上,FE BC ⊥”,其它条件不变,求DFE ∠ 的度数;(3) 如图③,若把“AE ⊥BC ”变成“AE 平分BEC ∠”,其它条件不变,DAE ∠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请说明理由.19.Rt △ABC 中,∠C=90°,点D 、E 分别是△ABC 边AC 、BC 上的点,点P 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 在线段AB 上,如图(1)所示,且∠α=50°,则∠1+∠2= °;(2)若点P 在边AB 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 ;(3)若点P 运动到边AB 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 运动到△ABC 形外,如图(4)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 . 20.互动学习课堂上某小组同学对一个课题展开了探究.小亮:已知,如图三角形ABC ,点D 是三角形ABC 内一点,连接BD ,CD ,试探究BDC ∠与A ∠,1∠,2∠之间的关系.小明:可以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去解决.小丽:用外角的相关结论也能解决.(1)请你在横线上补全小明的探究过程:∵180BDC DBC BCD ∠+∠+∠=︒,(______)∴180BDC DBC BCD ∠=︒-∠-∠,(等式性质)∵12180A DBC BCD ∠+∠+∠+∠+∠=︒,∴12180A DBC BCD ∠+∠+∠=︒-∠-∠,∴12BDC A ∠=∠+∠+∠.(______)(2)请你按照小丽的思路完成探究过程;(3)利用探究的结果,解决下列问题:①如图①,在凹四边形ABCD 中,135BDC ∠=︒,25B C ∠=∠=︒,求A ∠=______; ②如图②,在凹四边形ABCD 中,ABD ∠与A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60A ∠=︒,140BDC ∠=︒,则E ∠=______;③如图③,ABD ∠,ACD ∠的十等分线相交于点、1F 、2F 、…、9F ,若120BDC ∠=︒,364BF C ∠=︒,则A ∠的度数为______;④如图④,BAC ∠,BD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B ,C ∠与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⑤如图⑤,ABD ∠,BA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40C ∠=︒,140BDC ∠=︒,求AEB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解答题1.(1)面积为29,边长为;(2),,,,图见解析.(1)面积等于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得边长即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后写出四个顶点的坐标解析:(1)面积为29,边长为29;(2)(0,5)A ,(2,0)B ,(7,2)C ,(5,7)D ,图见解析.【分析】(1)面积等于一个77⨯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得边长即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后写出四个顶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的面积217425292ABCD S =-⨯⨯⨯=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29S =;(2)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5)A ,(2,0)B ,(7,2)C ,(5,7)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割补法求面积,从图形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是进一步解题的关键.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分别根据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得出其半径或边长,再分别求得其周长,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得答案;(2)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宽为,由题意得关于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分别根据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得出其半径或边长,再分别求得其周长,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得答案;(2)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a cm ,宽为2()a cm ,由题意得关于a 的方程,解得a 的值,从而可得长方形的长和宽,将其与正方形的边长比较,可得答案.解:(1)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2cm π,∴)cm )cm ,)C cm ∴=圆,)C cm =正,32848ππππ=⨯>⨯,∴C C ∴<正圆.(2)不能裁出长和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理由如下: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a cm ,宽为2()a cm ,由题意得:3212a a ⨯=,解得a =a =∴长为,宽为,正方形的面积为216cm ,∴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 324>,∴不能裁出长和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及周长计算中的简单应用,熟练掌握相关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1);(2)不同意,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根据两块纸片面积相等列出方程,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x 的值;(2)根据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计算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计算两个解析:(1;(2)不同意,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dm x ,根据两块纸片面积相等列出方程,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x 的值;(2)根据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计算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计算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并与3比较即可解答.【详解】解:(1)设正方形边长为dm x ,则223x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 =.(2)不同意.因为: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dm 和23dm 和3.1≈,即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约为3.1dm ,所以3.13>,即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大于长方形的长,所以不能在长方形纸片上截出两个完整的面积分别为22dm和23dm的正方形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熟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4.(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边长是;(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解析:(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边长;(2【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5×5−1442=17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所以45∴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主要利用了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求解,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关键是无理数的估算.5.(1)原来正方形场地的周长为80m;(2)这些铁栅栏够用.【分析】(1)正方形边长=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周长=边长×4,由此解答即可;(2)长、宽的比为5:3,设这个长方形场地宽为3am,则长为解析:(1)原来正方形场地的周长为80m;(2)这些铁栅栏够用.【分析】(1)正方形边长=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周长=边长×4,由此解答即可;(2)长、宽的比为5:3,设这个长方形场地宽为3am,则长为5am,计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可知长方形周长,同理可得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大小可知是否够用.【详解】解:(1(m),4×20=80(m),答:原来正方形场地的周长为80m;(2)设这个长方形场地宽为3am,则长为5am.由题意有:3a×5a=300,解得:a=±20,∵3a表示长度,∴a>0,∴a=20,∴这个长方形场地的周长为 2(3a+5a)=16a=1620(m),∵80=16×5=16×25>1620,∴这些铁栅栏够用.【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二、解答题6.(1)60°;(2)n°+40°;(3)n°+40°或n°-40°或220°-n°【分析】(1)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2)同(1)中方法求解解析:(1)60°;(2)n°+40°;(3)n°+40°或n°-40°或220°-n°【分析】(1)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2)同(1)中方法求解即可;(3)分当点B在点A左侧和当点B在点A右侧,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过点E作EF∥A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1)当n=20时,∠ABC=40°,过E作EF∥AB,则EF∥CD,∴∠BEF=∠ABE,∠DEF=∠CDE,∵BE平分∠ABC,DE平分∠ADC,∴∠BEF=∠ABE=20°,∠DEF=∠CDE=40°,∴∠BED=∠BEF+∠DEF=60°;(2)同(1)可知:∠BEF=∠ABE=n°,∠DEF=∠CDE=40°,∴∠BED=∠BEF+∠DEF=n°+40°;(3)当点B在点A左侧时,由(2)可知:∠BED=n°+40°;当点B在点A右侧时,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2n°,∠ADC=80°,∴∠ABE=12∠ABC=n°,∠CDG=12∠ADC=40°,∵AB∥CD∥EF,∴∠BEF=∠ABE=n°,∠CDG=∠DEF=40°,∴∠BED=∠BEF-∠DEF=n°-40°;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2n°,∠ADC=80°,∴∠ABE=12∠ABC=n°,∠CDG=12∠ADC=40°,∵AB∥CD∥EF,∴∠BEF=180°-∠ABE=180°-n°,∠CDE=∠DEF=40°,∴∠BED=∠BEF+∠DEF=180°-n°+40°=220°-n°;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70°,∴∠ABG=12∠ABC=n°,∠CDE=12∠ADC=40°,∵AB∥CD∥EF,∴∠BEF=∠ABG=n°,∠CDE=∠DEF=40°,∴∠BED=∠BEF-∠DEF=n°-40°;综上所述,∠BED的度数为n°+40°或n°-40°或220°-n°.【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各角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7.(1)见解析;(2)∠PEQ+2∠PFQ=360°;(3)30°【分析】(1)首先证明∠1=∠3,易证得AB//CD;(2)如图2中,∠PEQ+2∠PFQ=360°.作EH//AB.理由平行线解析:(1)见解析;(2)∠PEQ+2∠PFQ=360°;(3)30°【分析】(1)首先证明∠1=∠3,易证得AB//CD;(2)如图2中,∠PEQ+2∠PFQ=360°.作EH//AB.理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3)如图3中,设∠QPF=y,∠PHQ=x.∠EPQ=z,则∠EQF=∠FQH=5y,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1中,∵∠2=∠3,∠1=∠2,∴∠1=∠3,∴AB//CD.(2)结论:如图2中,∠PEQ+2∠PFQ=360°.理由:作EH//AB.∵AB//CD,EH//AB,∴EH//CD,∴∠1=∠2,∠3=∠4,∴∠2+∠3=∠1+∠4,∴∠PEQ=∠1+∠4,同法可证:∠PFQ=∠BPF+∠FQD,∵∠BPE=2∠BPF,∠EQD=2∠FQD,∠1+∠BPE=180°,∠4+∠EQD=180°,∴∠1+∠4+∠EQD+∠BPE=2×180°,即∠PEQ+2(∠FQD+∠BPF)=360°,∴∠PEQ+2∠PFQ=360°.(3)如图3中,设∠QPF=y,∠PHQ=x.∠EPQ=z,则∠EQF=∠FQH=5y,∵EQ//PH,∴∠EQC=∠PHQ=x,∴x+10y=180°,∵AB//CD,∴∠BPH=∠PHQ=x,∵PF平分∠BPE,∴∠EPQ+∠FPQ=∠FPH+∠BPH,∴∠FPH=y+z﹣x,∵PQ平分∠EPH,∴Z=y+y+z﹣x,∴x=2y,∴12y=180°,∴y=15°,∴x=30°,∴∠PHQ=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2)中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中能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1);(2)①,理由见解析;②图见解析,或【分析】(1)作PQ ∥EF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①过作交于,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题意,可对点P 进行分类讨论解析:(1)360PAF PBN APB ∠+∠+∠=°;(2)①CPD αβ∠=∠+∠,理由见解析;②图见解析,CPD βα∠=∠-∠或CPD αβ∠=∠-∠【分析】(1)作PQ ∥EF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①过P 作//PE AD 交CD 于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PE α∠=∠,CPE β∠=∠,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题意,可对点P 进行分类讨论:当点P 在BA 延长线时;当P 在BO 之间时;与①同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作PQ ∥EF ,如图:∵//EF MN ,∴////EF MN PQ ,∴180PAF APQ ∠+∠=°,180PBN BPQ ∠+∠=°,∵APB APQ BPQ ∠=∠+∠∴360PAF PBN APB ∠+∠+∠=°;(2)①CPD αβ∠=∠+∠;理由如下:如图,过P 作//PE AD 交CD 于E ,∵//AD BC ,∴////AD PE BC ,∴DPE α∠=∠,CPE β∠=∠,∴CPD DPE CPEαβ∠=∠+∠=∠+∠;②当点P在BA延长线时,如备用图1:∵PE∥AD∥BC,∴∠EPC=β,∠EPD=α,∴CPDβα∠=∠-∠;当P在BO之间时,如备用图2:∵PE∥AD∥BC,∴∠EPD=α,∠CPE=β,∴CPDαβ∠=∠-∠.【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从而得到角的关系.9.(1)30°;(2)∠DEF+2∠CDF=150°,理由见解析;(3)【分析】(1)由非负性可求α,β的值,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外角性质可求解;(2)过点E作直线EH∥AB,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解析:(1)30°;(2)∠DEF+2∠CDF=150°,理由见解析;(3)12【分析】(1)由非负性可求α,β的值,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外角性质可求解;(2)过点E作直线EH∥AB,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求∠DEF=180°﹣30°﹣2x°=150°﹣2x°,由角的数量可求解;(3)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外角性质可求∠PMB=2∠Q+∠PCD,∠CPM=2∠Q,即可求解.【详解】解:(1)∵30α-+(β﹣60)2=0,∴α=30,β=60,∵AB∥CD,∴∠AMN=∠MND=60°,∵∠AMN=∠B+∠BEM=60°,∴∠BEM=60°﹣30°=30°;(2)∠DEF+2∠CDF=150°.理由如下:过点E作直线EH∥AB,∵DF平分∠CDE,∴设∠CDF=∠EDF=x°;∵EH∥AB,∴∠DEH=∠EDC=2x°,∴∠DEF=180°﹣30°﹣2x°=150°﹣2x°;∴∠DEF=150°﹣2∠CDF,即∠DEF+2∠CDF=150°;(3)如图3,设MQ与CD交于点E,∵MQ平分∠BMT,QC平分∠DCP,∴∠BMT=2∠PMQ,∠DCP=2∠DCQ,∵AB∥CD,∴∠BME=∠MEC,∠BMP=∠PND,∵∠MEC=∠Q+∠DCQ,∴2∠MEC=2∠Q+2∠DCQ,∴∠PMB=2∠Q+∠PCD,∵∠PND=∠PCD+∠CPM=∠PMB,∴∠CPM=2∠Q,∴∠Q与∠CPM的比值为1,2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0.(1)90°;(2)见解析;(3)不变,180°【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解;(2)根据垂直的定义及邻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解;(3),过,分别作,,根据解析:(1)90°;(2)见解析;(3)不变,180°【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解;(2)根据垂直的定义及邻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解;(3)180BPC BQC ∠+∠=︒,过Q ,P 分别作//QG AB ,//PH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解(1)CN ,CM 分别平分BCE ∠和BCD ∠,12BCN BCE ∴=∠,12BCM BCD ∠=∠, 180BCE BCD ∠+∠=︒,111()90222MCN BCN BCM BCE BCD BCE BCD ∴∠=∠+∠=∠+∠=∠+∠=︒; (2)CM CN ⊥,90MCN ∴∠=︒,即90BCN BCM ∠+∠=︒,22180BCN BCM ∴∠+∠=︒,CN 是BCE ∠的平分线,2BCE BCN ∴∠=∠,2180BCE BCM ∴∠+∠=︒,又180BCE BCD ∠+∠=︒,2BCD BCM ∴∠=∠,又CM 在BCD ∠的内部,CM ∴平分BCD ∠;(3)如图,不发生变化,180BPC BQC ∠+∠=︒,过Q ,P 分别作//QG AB ,//PH AB ,则有//////QG AB PH CD ,BQG ABQ ∴∠=∠,CQG ECQ ∠=∠,BPH FBP ∠=∠,CPH DCP ∠=∠, ⊥BP BQ ,CP CQ ⊥,90PBQ PCQ ∴∠=∠=︒,180ABQ PBQ FBP ∠+∠+=︒,180ECQ PCQ DCP ∠+∠+∠=︒,180ABQ FBP ECQ DCP ∴∠+∠+∠+∠=︒,BPC BQC BPH CPH BQG CQG ∴∠+∠=∠+∠+∠+∠180ABQ FBP ECQ DCP =∠+∠+∠+∠=︒,180BPC BQC ∴∠+∠=︒不变.【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及作出合理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72°;(2)30秒或110秒;(3)不变,∠BAC=2∠BCD【分析】(1)根据∠BAM+∠BAN=180°,∠BAM :∠BAN=3:2,即可得到∠BAN 的度数;(2)设A 灯转动t 秒,解析:(1)72°;(2)30秒或110秒;(3)不变,∠BAC =2∠BCD【分析】(1)根据∠BAM +∠BAN =180°,∠BAM :∠BAN =3:2,即可得到∠BAN 的度数;(2)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0<t <90时,根据2t =1•(30+t ),可得 t =30;当90<t <150时,根据1•(30+t )+(2t -180)=180,可得t =110;(3)设灯A 射线转动时间为t 秒,根据∠BAC =2t -108°,∠BCD =126°-∠BCA =t -54°,即可得出∠BAC :∠BCD =2:1,据此可得∠BAC 和∠BCD 关系不会变化.【详解】解:(1)∵∠BAM +∠BAN =180°,∠BAM :∠BAN =3:2,∴∠BAN =180°×25=72°, 故答案为:72;(2)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①当0<t <90时,如图1,∵PQ∥MN,∴∠PBD=∠BDA,∵AC∥BD,∴∠CAM=∠BDA,∴∠CAM=∠PBD∴2t=1•(30+t),解得t=30;②当90<t<150时,如图2,∵PQ∥MN,∴∠PBD+∠BDA=180°,∵AC∥BD,∴∠CAN=∠BDA∴∠PBD+∠CAN=180°∴1•(30+t)+(2t-180)=180,解得t=110,综上所述,当t=30秒或110秒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BAC和∠BCD关系不会变化.理由:设灯A射线转动时间为t秒,∵∠CAN=180°-2t,∴∠BAC=72°-(180°-2t)=2t-108°,又∵∠ABC=108°-t,∴∠BCA=180°-∠ABC-∠BAC=180°-t,而∠ACD=126°,∴∠BCD=126°-∠BCA=126°-(180°-t)=t-54°,∴∠BAC:∠BCD=2:1,即∠BAC=2∠BCD,∴∠BAC和∠BCD关系不会变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求解,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1) ;(2) ;(3)不发生变化,理由见解析【分析】(1)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2)如图2,过点E 作ES ∥AB ,过点H 作HT ∥AB ,根据AB ∥CD ,AB ∥E 解析:(1) +180ACB BED ∠∠=︒;(2) 100︒;(3)不发生变化,理由见解析【分析】(1)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180ACB BED ∠∠=︒;(2)如图2,过点E 作ES ∥AB ,过点H 作HT ∥AB ,根据AB ∥CD ,AB ∥ES 推出BED ABE CDE ∠=∠+∠,再根据AB ∥TH ,AB ∥CD 推出GHD THD THB ∠=∠-∠,最后根据BED ∠比BHD ∠大60︒得出BED ∠的度数;(3)如图3,过点E 作EQ ∥DN ,根据DEB CDE ABE ∠=∠+∠得出βα-的度数,根据条件再逐步求出PBM ∠的度数.【详解】(1)如答图1所示,延长DE 交AB 于点F .AB ∥CD ,所以D EFB ∠=∠,又因为A D ∠=∠,所以A EFB ∠=∠,所以AC ∥DF ,所以ACB CED ∠=∠.因为+180CED BED ∠∠=︒,所以+180ACB BED ∠∠=︒.(2)如答图2所示,过点E 作ES ∥AB ,过点H 作HT ∥AB .设ABG EBG α∠=∠=,FDH EDH β∠=∠=,因为AB ∥CD ,AB ∥ES ,所以ABE BES ∠=∠,SED CED ∠=∠,所以21802BED BES SED ABE CDE αβ∠=∠+∠=∠+∠=+︒-,因为AB ∥TH ,AB ∥CD ,所以ABG THB ∠=∠,FDH DHT ∠=∠,所以GHD THD THB βα∠=∠-∠=-,因为BED ∠比BHD ∠大60︒,所以2+1802()60αββα︒---=︒,所以40βα-=︒,所以40BHD ∠=︒,所以100BED ∠=︒(3)不发生变化如答图3所示,过点E 作EQ ∥DN .设CDN EDN α∠=∠=,EBM KBM β∠=∠=,由(2)易知DEB CDE ABE ∠=∠+∠,所以2+1802100αβ︒-=︒,所以40βα-=︒, 所以180()180DEB CDE EDN EBM PBM PBM αβ∠=∠+∠+︒-∠+∠=+︒--∠, 所以80()40PBM β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求角的度数,正确作出相关的辅助线,根据条件逐步求出角度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3.(1),;(2)15秒或63秒;(3)不发生变化,【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分三种情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由参数表示,即可判断.【详解】解析:(1)4a =,1b =;(2)15秒或63秒;(3)不发生变化,34BAC BCD ∠=∠【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分三种情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由参数t 表示BAC ∠,BCD ∠即可判断.【详解】解:(1)∵()2450a b a b -++-=, ∴4050a b a b -=⎧⎨+-=⎩, 4a ∴=,1b =;(2)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①当045t <<时,4(45)1t t =+⨯,解得15t =;②当4590t <<时,()418018045t t -=-+,解得63t =;③当90135t <<时,436045t t -=+,解得135t =,(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当t =15秒或63秒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设A 灯转动时间为t 秒,1804CAN t ∠=︒-,60(1804)4120BAC t t ∴∠=︒-︒-=-︒,又//PQ MN ,18041803BCA CBD CAN t t t ∴∠=∠+∠=+︒-=︒-,而90ACD ∠=︒,9090(1803)390BCD BCA t t ∴∠=︒-∠=︒-︒-=-︒,:4:3BAC BCD ∴∠∠=,即34BAC BC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非负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1)图见解析,,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图见解析,或.【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画法补全图形即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2)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解析:(1)图见解析,EDF BAC ∠=∠,理由见解析;(2)//DE BA ,理由见解析;(3)图见解析,EDF BAC ∠=∠或180EDF BAC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画法补全图形即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F BFD B B D AC F ∠=∠∠∠=,由此即可得;(2)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C BOD ∠=∠,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EDF BOD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3)先根据点D 的位置画出如图(见解析)的两种情况,再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补全图形如下:EDF BAC ∠=∠,理由如下://DE BA ,EDF BFD ∴∠=∠,//DF CA ,BA BFD C ∴∠=∠,EDF BAC ∴∠=∠;(2)//DE BA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BA 交DF 于点O ,//DF CA ,BAC BOD ∴∠=∠,EDF BAC ∠=∠,EDF BOD ∴∠=∠,//DE BA ∴;(3)由题意,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3-1,EDF BAC ∠=∠,理由如下://DE BA ,180E EAF ∴∠+∠=︒,//DF CA ,180E EDF ∴∠+∠=︒,EAF EDF ∴∠=∠,由对顶角相等得:BAC EAF ∠=∠,EDF BAC ∴∠=∠;②如图3-2,180EDF BAC ∠+∠=︒,理由如下://DE BA ,180EDF F ∴∠+∠=︒,//DF CA ,BAC F ∴∠=∠,180EDF B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5.(1)60°;(2)①6s;②s或s【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2)①首先证明∠GBC=∠DCN=30°,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②分两种情形:如图③中,当解析:(1)60°;(2)①6s;②103s或703s【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2)①首先证明∠GBC=∠DCN=30°,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②分两种情形:如图③中,当BG∥HK时,延长KH交MN于R.根据∠GBN=∠KRN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如图③-1中,当BG∥HK时,延长HK交MN于R.根据∠GBN+∠KRM=180°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如图①中,∵∠ACB=30°,∴∠ACN=180°-∠ACB=150°,∵CE平分∠ACN,∴∠ECN=12∠ACN=75°,∵PQ∥MN,∴∠QEC+∠ECN=180°,∴∠QEC=180°-75°=105°,∴∠DEQ=∠QEC-∠CED=105°-45°=60°.(2)①如图②中,∵BG∥CD,∴∠GBC=∠DCN,∵∠DCN=∠ECN-∠ECD=75°-45°=30°,∴∠GBC=30°,∴5t=30,∴t=6s.∴在旋转过程中,若边BG∥CD,t的值为6s.②如图③中,当BG∥HK时,延长KH交MN于R.∵BG∥KR,∴∠GBN=∠KRN,∵∠QEK=60°+4t,∠K=∠QEK+∠KRN,∴∠KRN=90°-(60°+4t)=30°-4t,∴5t=30°-4t,∴t=10s.3如图③-1中,当BG∥HK时,延长HK交MN于R.∵BG∥KR,∴∠GBN+∠KRM=180°,∵∠QEK=60°+4t,∠EKR=∠PEK+∠KRM,∴∠KRM=90°-(180°-60°-4t)=4t-30°,∴5t+4t-30°=180°,∴t=703s.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103s或703s.【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旋转变换,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四、解答题16.(1)120°;(2)∠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当点与点、在一直线上时,作出图形,由AB∥CD,∠FHP=60°,可以推出解析:(1)120°;(2)∠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当点P与点E、F在一直线上时,作出图形,由AB∥CD,∠FHP=60°,可以推出GEP EGP∠=∠=60°,计算∠PFD即可;(2)根据点P是动点,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②当点P在AB 上方时;③当点P在CD下方时,分别求出∠AEP、∠EPF、∠CFP之间的关系即可.【详解】(1)当点P与点E、F在一直线上时,作图如下,∵AB∥CD,∠FHP=60°,GEP EGP∠=∠,∴GEP EGP∠=∠=∠FHP=60°,∴∠EFD=180°-∠GEP=180°-60°=120°,∴∠PFD=120°,故答案为:120°;(2)满足关系式为∠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根据点P是动点,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过点P作PQ∥AB,如下图,∵AB∥CD,∴PQ∥AB∥CD,∴∠AEP=∠EPQ,∠CFP=∠FPQ,∴∠EPF=∠EPQ+∠FPQ=∠AEP+∠CFP,即∠EPF =∠AEP+∠CFP;②当点P在AB上方时,如下图所示,∵∠AEP=∠EPF+∠EQP,∵AB∥CD,∴∠CFP=∠EQP,∴∠AEP=∠EPF+∠CFP;③当点P在CD下方时,∵AB∥CD,∴∠AEP=∠EQF,∴∠EQF=∠EPF+∠CFP,∴∠AEP=∠EPF+∠CFP,综上所述,∠AEP、∠EPF、∠CFP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EPF =∠AEP+∠CFP或。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截止到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000立方米,将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14×104B.1.4×105C.1.4×106D.14×106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5a+a=5a2B.5a+b=5abC.5a2b﹣3ab2=2a2b D.2ab2﹣5b2a=﹣3ab23.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A.B.C.D.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A.B.C.D.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为()A.2a B.﹣2b C.﹣2a D.2b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D平分∠BOE,则∠AOD的补角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8.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进行下去,第51次移动到点A51,那么点A51所表示的数为()A.﹣74 B.﹣77 C.﹣80 D.﹣8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是.10.若方程3x m﹣2﹣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11.已知∠β=48°30′,则∠β的余角是.12.下午2点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是.13.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FEC=56°,则∠AED=.14.已知整式x2﹣2x+6的值为9,则﹣2x2+4x+6的值为.15.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折.16.已知∠AOB=80°,以O为顶点,OB为一边作∠BOC=20°,OD平分∠AOC,则∠BOD 度数为.17.小明和小丽同时从甲村出发到乙村,小丽的速度为4km/h,小明的速度为5km/h,小丽比小明晚到15分钟,则甲、乙两村的距离是km.18.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如图的形状,折叠过程是这样的(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人们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AP=MB),若纸条的长为26cm,纸条的宽为2cm,则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为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19.计算:(1)﹣2+6÷(﹣2)×;(2)﹣14+(﹣2)2﹣6×(﹣).20.解方程:(1)3(x﹣5)=﹣12;(2).21.先化简,再求值:3a2﹣4ab+[a2﹣2(a2﹣3ab)],其中|a+1|+(b﹣)2=0.22.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的解与方程3(x﹣m)=6+2m的解相同,求m的值.23.(1)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请在如图的方格中画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添加个小正方体.24.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都在格点上.(1)过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不写画法,下同);(2)过点A画直线BC的垂线,并注明垂足为G;过点A画直线AB的垂线,交BC于点H.(3)线段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4)线段AG、AH的大小关系为AG AH.(填写下列符号>,<,≤,≥之一)25.我校群星文学社若干名师生准备集体外出采风,现有30座的小客车和45座大客车两种车型供选择.学校根据两种车型的座位数计算后得知:如果仅租用小客车若干辆,师生刚好坐满全部座位;如果仅租用大客车,不仅少用2辆车,而且师生坐完后还多30个座位.(1)求这次准备外出采风的师生共多少人?(2)现决定同时租用大、小客车共6辆,且确保每个师生均有座位,那么至少要租用大客车几辆?26.如图,线段AB=10cm,C是线段AB上一点,BC=6cm,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1)图中共有条线段;(2)求线段AN的长;(3)求线段MN的长.27.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米处出发,以1米/分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米处出发,以0.5米/分的速度上升,两个气球都匀速上升了50分钟.设气球球上升时间为x分(0≤x≤5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上升时间/分10 30 (x)1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15 …2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30 …(2)在某时刻两个气球能否位于同一高度?如果能,这时气球上升了多长时间?位于什么高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相差7.5米时,这时气球上升了多长时间?28.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1)若∠AOC=120°,则∠DOE=;若∠AOC=140°,则∠DOE=;(2)若∠AOC=α,则∠DOE=(用含α的式子表示),请说明理由;(3)在∠AOC的内部有一条射线OF,满足∠AOC﹣3∠AOF=2∠BOE+∠AOF,试确定∠AOF与∠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B.2.D.3.B.4.B.5.A 6.C.7.C.8.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510.3 11.41°30″12.60°13.62°14.0 15.7 16.30°或50°.17.小明和小丽同时从甲村出发到乙村,小丽的速度为4km/h,小明的速度为5km/h,小丽比小明晚到15分钟,则甲、乙两村的距离是5k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甲、乙两村之间的距离为xkm,根据已知两人的速度结合行驶的路程相等,时间差为15分钟得出方程,再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设甲、乙两村之间的距离为xkm.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5,答:甲、乙两村之间的距离为5k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8.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如图的形状,折叠过程是这样的(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人们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AP=MB),若纸条的长为26cm,纸条的宽为2cm,则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为10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将折叠纸条展开,分析其中的三角形,梯形的特点,再进行计算.【解答】解:将折叠这条展开如图,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两个梯形的上底等于纸条宽,即2cm,下底等于纸条宽的2倍,即4cm,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纸条宽的2倍,即4cm,故超出点P的长度为(26﹣10)÷2=8,AM=8+2=10cm,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关键是将折叠图形展开,分析每个图形形状及与纸条宽的关系.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19.计算:(1)﹣2+6÷(﹣2)×;(2)﹣14+(﹣2)2﹣6×(﹣).【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除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3;(2)原式=﹣1+4﹣3+2=2.【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解方程:(1)3(x﹣5)=﹣12;(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3x﹣15=﹣12,移项合并得:3x=3,解得:x=1;(2)去分母得:2(2x+1)﹣(5x﹣1)=6,去括号得:4x+2﹣5x+1=6,移项合并得:﹣x=3,解得:x=﹣3.【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先化简,再求值:3a2﹣4ab+[a2﹣2(a2﹣3ab)],其中|a+1|+(b﹣)2=0.【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首先利用绝对值以及偶次方的性质得出a,b的值,再利用整式加减运算法则化简求出原式,进而代入a,b的值求出答案.【解答】解:∵|a+1|+(b﹣)2=0,∴a+1=0,b﹣=0,解得:a=﹣1,b=,∴3a2﹣4ab+[a2﹣2(a2﹣3ab)]=3a2﹣4ab+a2﹣2a2+6ab,=2a2+2ab,将a,b的值代入上式可得:原式=2×(﹣1)2+2×(﹣1)×=2﹣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偶次方、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正确求出a,b的值是解题关键.22.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的解与方程3(x﹣m)=6+2m的解相同,求m的值.【考点】同解方程.【分析】先求出方程=3x﹣2的解,再代入方程3(x﹣m)=6+2m,即可解答.【解答】解:方程=3x﹣2的解为:x=1,把x=1代入方程3(x﹣m)=6+2m得:3(1﹣m)=6+2m,解得:m=﹣0.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解得含义.23.(1)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请在如图的方格中画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添加2个小正方体.【考点】作图-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1)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2,1,1,俯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1,2,1,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据此可画出图形;(2)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小正方体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可以在①和②的位置上各添加一个小正方体,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都不变,最多添加2个,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三视图,关键是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24.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都在格点上.(1)过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不写画法,下同);(2)过点A画直线BC的垂线,并注明垂足为G;过点A画直线AB的垂线,交BC于点H.(3)线段AG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4)线段AG、AH的大小关系为AG<AH.(填写下列符号>,<,≤,≥之一)【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特点,过点C作长2宽1的长方形的对角线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以及长方形的性质作出即可;(3)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解答;(4)结合图形直接进行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CD即为所求作的直线AB的平行线;(2)如图所示:(3)线段AG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4)线段AG、AH的大小关系为AG<AH.故答案为:AG;<.【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利用网格结构作垂线,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都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25.我校群星文学社若干名师生准备集体外出采风,现有30座的小客车和45座大客车两种车型供选择.学校根据两种车型的座位数计算后得知:如果仅租用小客车若干辆,师生刚好坐满全部座位;如果仅租用大客车,不仅少用2辆车,而且师生坐完后还多30个座位.(1)求这次准备外出采风的师生共多少人?(2)现决定同时租用大、小客车共6辆,且确保每个师生均有座位,那么至少要租用大客车几辆?【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先设小客车租了x辆,根据如果仅租用小客车若干辆,师生刚好坐满全部座位;如果仅租用大客车,不仅少用2辆车,而且师生坐完后还多30个座位,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2)先设至少要租用大客车x辆,根据同时租用大、小客车共6辆,且确保每个师生均有座位,列出不等式,求出解集即可.【解答】解:(1)设小客车租了x辆,根据题意得:30x=45(x﹣2)﹣30,解得:x=8,则这次准备外出采风的师生共有30×8=240(人),答:这次准备外出采风的师生共240人;(2)至少要租用大客车x辆,根据题意得:45x+30(6﹣x)≥240,解得:x≥4,答:至少要租用大客车4辆.【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和不等式.26.如图,线段AB=10cm,C是线段AB上一点,BC=6cm,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1)图中共有10条线段;(2)求线段AN的长;(3)求线段MN的长.【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1)根据线段有两个端点,写出所有线段后计算个数;(2)由N是AC中点知AN=AC,而AC=AB﹣BC,根据AB、BC的长度可得;(3)由图可知,MN=AM﹣AN,由M是AB中点且AB=10cm可得AM长度,由(2)知AN的长度,可得MN长.【解答】解:(1)图中的线段有AN、AC、AM、AB、NC、NM、NB、CM、CB、MB这10条;(2)∵AB=10cm,BC=6cm,∴AC=AB﹣BC=4cm,又∵N是AC的中点,∴AN=AC=2cm;(3)∵AB=10cm,M是AB的中点,∴AM=AB=5cm,由(1)知,AN=2cm,∴MN=AM﹣AN=3cm;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距离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27.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米处出发,以1米/分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米处出发,以0.5米/分的速度上升,两个气球都匀速上升了50分钟.设气球球上升时间为x分(0≤x≤5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上升时间/分10 30 (x)1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15 35…x+52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2030 …0.5x+15(2)在某时刻两个气球能否位于同一高度?如果能,这时气球上升了多长时间?位于什么高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相差7.5米时,这时气球上升了多长时间?【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米处出发,以1米/分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米处出发,以0.5米/分的速度上升”,得出1号探测气球、2号探测气球的函数关系式;(2)两个气球能位于同一高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解答;(3)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相差7.5米,分两种情况:①2号探测气球比1号探测气球海拔高7.5米;②1号探测气球比2号探测气球海拔高7.5米;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m1=x+5,2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m2=0.5x+15;当x=30时,m1=30+5=35;当x=10时,m2=5+15=20.填表如下:上升时间/分10 30 (x)1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15 35 …x+52号探测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米20 30 …0.5x+15故答案为:35,x+5,20,0.5x+15;(2)两个气球能位于同一高度,根据题意得:x+5=0.5x+15,解得:x=20,有x+5=25,答:此时,气球上升了20分钟,都位于海拔25米的高度;(3)分两种情况:①2号探测气球比1号探测气球海拔高7.5米,根据题意得(0.5x+15)﹣(x+5)=7.5,解得x=5;②1号探测气球比2号探测气球海拔高7.5米,根据题意得(x+5)﹣(0.5x+15)=7.5,解得x=35.答:当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相差7.5米时,这时气球上升了5分或35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函数解析式.28.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1)若∠AOC=120°,则∠DOE=60°;若∠AOC=140°,则∠DOE=70°;(2)若∠AOC=α,则∠DOE=(用含α的式子表示),请说明理由;(3)在∠AOC的内部有一条射线OF,满足∠AOC﹣3∠AOF=2∠BOE+∠AOF,试确定∠AOF与∠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1)首先利用补角的定义可得出∠BO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COE,易得∠DOE;(2)同理由(1)可得;(3)设∠DOE=x,∠AOF=y,根据已知和(2)的结论可得出x﹣y=45°,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若∠AOC=120°,则∠BOC=180°﹣120°=60°,∵OE平分∠BOC,∴,∵∠COD=90°,∴∠DOE=∠COD﹣∠COE=90°﹣30°=60°;若∠AOC=140°,则∠BOC=180°﹣140°=40°,∵OE平分∠BOC,∴,∵∠COD=90°,∴∠DOE=∠COD﹣∠COE=90°﹣20°=70°;故答案为:60°;70°;(2);∵∠AOC=α,∴∠BOC=180°﹣α,∵OE平分∠BOC,∴∠COE=,∵∠COD=90°,∴∠DOE=∠COD﹣∠COE=90°﹣(90)=,故答案为:;(3)∠DOE﹣∠AOF=45°.理由:设∠DOE=x,∠AOF=y,左边=∠AOC﹣3∠AOF=2∠DOE﹣3∠AOF=2x﹣3y,右边=2∠BOE+∠AOF=2(90°﹣x)+y=180°﹣2 x+y,∴2x﹣3y=180﹣2 x+y 即4x﹣4y=180°,∴x﹣y=45°∴∠DOE﹣∠AOF=45°.【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角的计算,关键是正确运用好有关性质准确计算角的和差倍分.。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研
数学试卷(人教版)2016.6(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方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为()
A.B.C.D.
2.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
A.∠1=∠4 B.∠2=∠3 C.∠1+∠B=180°D.∠B=∠D 3.(2012•莆田)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l B.O C.1D.4.(2009•肇庆)实数﹣2,0.3,,,﹣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2B.3C.4D.5
5.已知点P的坐标为(﹣2,a2+1),则点P一定在()
A.第一或第三象限B.第二或第四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三象限6.(2012•镇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
7.(2011•枣庄)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a﹣b的值为()
A.﹣1 B.1C.2D.3 8.(2012•随州)如不等式组解集为2<x<3,则a,b的值分别为()
A.﹣2,3 B.2,﹣3 C.3,﹣2 D.﹣3,2 9.(2012•绵阳)已知a>b,c≠0,则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a c>bc B.C.c﹣a>c﹣b D.c+a>c+b
10.(2013•呼伦贝尔)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学校在给学生订做校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环保部门对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11.(2012•武汉)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1<0的解集,正确的是()
A.B.C.D.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
A.(14,0)B.(14,﹣1)C.(14,1)D.(14,2)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3分)
13.(2013•盐城)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14. 同旁内角互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1•玉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
16.(2001•哈尔滨)单项式3x m+2n y8与﹣2x2y3m+4n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
17.(2011•湘潭)如图,a∥b,若∠2=130°,则∠1=_________度.
18. 已知点O(0,0),B(1,2)点A在坐标轴上,且S△OAB=2,则A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其中19—21每题5分22—25,每题6分,26题7分)
19.求下列各式中x值:(1)49x2﹣16=0;
20.(2013•张家港市二模)解方程组:.
21.(2011•扬州)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
22.如图,在网格图中,平移△ABC使点A平移到点D.
(1)画出平移后的△DEF;
(2)求△ABC的面积.
23.根据图形填空:
已知:AD是线段BA的延长线,AE平分∠DAC,AE∥BC,那么∠B与∠C相等吗?
解:∵AE平分∠DAC (_________)
∴∠DAE=∠CAE (_________)
∵AE∥BC (_________)
∴∠DAE=∠B (_________)
∠CAE=∠C (_________)
∴∠B=∠C (_________)
24.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点F在DC上,且∠1+∠2=180°,∠3=∠B.求证:DE∥BC.
25.某市热带植物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所列、某校七年级(1)、(2)两个班学生共103人去该园参观,其中七(1)班人数不少于30人且不多于50人、经预算,若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总共付1950元.
购票人数1~50人51~100人100人以上
每人门票价20元18元15元
(1)若两班学生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最多可以节省门票多少元?
(2)求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26.(2012•营口)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教育导报》记者就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教师每年阅读书籍数量的统计图(不完整).设x表示阅读书籍的数量(x为正整数,单位:本).其中A:1≤x≤3;B:4≤x≤6;C:7≤x≤9;D:x≥10.请你根据两幅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教师?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