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条款与PICC条款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25.53 KB
- 文档页数:12
商业文化·财金视点 2008年2月24ICC (A)条款与PICC “一切险”之分析比较吴 迪(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8)02—0024—01一、承保范围之比较PICC 的承保范围规定为:“一切险,除包括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但对“外来原因”和“全部和部分损失”没有实质性的界定,这样根据被保险人的理解,外来原因是指法定或者意定除外责任之外的任何风险,只要该风险具有意外的性质;而根据保险人的理解,外来原因仅指一般的外来原因,一切险的承保范围以列明式规定的,即仅仅包括下列11种附加险,其他风险皆不在一切险的承保范围。
这极易引起保险当事人双方就承保范围的争议。
ICC A 条款中一切险的承保范围是以“一切险减去除外责任”加“列明式”的形式予以规定的,即在概括性的规定承保范围之外,又单独以列明式规定了共同海损和双方有责碰撞下的承保风险。
这样规定的承保范围比PICC 的范围更加准确、清楚。
因此我国的海上保险应该在法律法规或条款中明确规定承保范围,对于常见的、明确的、容易引起争议的风险,应以列明式加以规定,再以一切险减去除外责任作为兜底。
二、除外责任之比较比较PICC 与ICC 的除外责任条款,可以看出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在形式上之不同ICC A 条款是以普通除外条款、不适航和不适运条款、战争除外条款和罢工除外条款四个条款来规定除外责任的,这种列明式的除外体例形式明确、条理清楚且承保范围十分确定,可以使被保险人一目了然,避免了日后保险索赔时产生误解与纠纷。
而PICC 只是在第二条中概括性的规定了5种除外责任,适用起来比较困难,且容易产生误解与纠纷。
(二)在内容上之不同1、PICC 条款第2条第一、第二款的规定与ICC (A )条款第4条第一款的规定极其类似,但不同的是ICC (A )条款只规定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属于除外责任,而PICC 中规定被保险人的故意和过失行为都属于除外责任,且增加规定了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也属于除外责任条款。
关于船舶保赔保险几个问题的讨论韩鑫【摘要】@@ 海上保险是以船舶和货物为中心为船东和货主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海上财产保险包括船舶保险和货物保险,而海上责任保险主要是船舶保赔保险.【期刊名称】《世界海运》【年(卷),期】2010(033)005【总页数】3页(P66-68)【作者】韩鑫【作者单位】重庆海事局【正文语种】中文海上保险是以船舶和货物为中心为船东和货主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
海上财产保险包括船舶保险和货物保险,而海上责任保险主要是船舶保赔保险。
保赔保险(P&I)是保障与赔偿保险(Protection and Indemnity Insurance)的简称,承保的是船舶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船东对第三人的责任和费用风险(这些责任和费用不包含在船舶保险承保范围内),是一种非营利性的、补充性质的船东互保的责任保险。
从实践中看,保赔保险的承保范围包括:货物责任、人员赔偿责任、碰撞责任、货物之外其他财产的灭失或损坏责任、合同责任、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和其他责任等。
目前全世界有13家主要的保赔协会,大部分位于伦敦,日本、美国、德国等地也有分布。
保赔协会是由船东自愿成立的一种互相保险的组织,其会员各自交纳保险费,共同分担各个会员船舶的损失赔偿额。
所以,保赔协会的会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
随着航运业风险的加大,这13家保赔协会又组成国际保赔协会集团,如果赔付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就要报到这个国际保赔集团处理,相当于再保险。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国内保赔保险的代表,由于航运业风险较大,因此对承保船舶的要求较高,承保条件也比较苛刻。
因保赔协会与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性质不同,所以船舶保赔保险在承保范围及相关概念的认定上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实务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做以下讨论。
一、关于保费普通商业保险的保费一般是约定的固定保费,而船东在保赔协会投保后即为协会“会员”(Member),以“会费”的形式缴纳保费。
ICC(A)与PICC一切险条款的比较1.保范围之比较PICC的承保范围规定为:“一切险,除包括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但对“外来原因”和“全部和部分损失”没有实质性的界定,这极易引起保险当事人双方就承保范围的争议。
ICC A条款中一切险的承保范围是以“一切险减去除外责任”加“列明式”的形式予以规定的,即在概括性的规定承保范围之外,又单独以列明式规定了共同海损和双方有责碰撞下的承保风险。
这样规定的承保范围比PICC的范围更加准确、清楚。
因此我国的海上保险应该在法律法规或条款中明确规定承保范围,对于常见的、明确的、容易引起争议的风险,应以列明式加以规定,再以一切险减去除外责任作为兜底。
2.除外责任之比较比较PICC与ICC的除外责任条款(1)ICC(A)使用了“蓄意恶行”这一术语,与我国刑法上的“故意”概念相近,但ICC(A)并没有规定过失也属于除外责任的范围。
而PICC条款中明确规定无论被保险人的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属于除外责任。
(2)PICC将货物的通常渗漏、通常重量、体积损失或通常磨损、固有缺陷或性质及不论何种原因的迟延所造成的损失、损害或费用归纳为自然损耗、本质缺陷心脏运输迟延引起的损失或费用合并概括在一条条文中,与ICC(A)相比太过笼统,缺乏明确性。
(3)两者对于保险人承担的对延迟所引起的保险货物的共同海损费用的规定方式不同,ICC(A)中规定属于除外责任的“除外”,而PICC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承保减去除外责任的一切风险,有利于实现海上保险的设立目的。
3.总的来说ICC(A)较之PICC条款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名称上可以避免命名与内容不一致的情况,防止使人产生误解。
在承保范围规定等更加明确具体。
PICC条款还有等进一步的改进,承保风险应进一步明确,承保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晚近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化的发展——CISG与PICC之比较内容提要:《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是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后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它继承和发展了后者所取得的成果,拓展了适用统一规范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在性质、适用范围、书面形式、合同的订立、通知义务、提前履行、实际履行、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不履行、损害赔偿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展示在合同法统一化进程中取得的新成就。
主题词:合同法统一化通则公约比较作者简介:张照东、叶勇,大道之行律师所律师。
通信地址:福建厦门湖滨北路振兴大厦六楼大道之行律师事务所,邮编:361012,电子邮箱:falv@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法律冲突,造成国际交往的法律障碍。
因此,制定有关国际交往的统一法,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早在1930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就着手拟定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以便协调和统一各国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实体法。
1964年海牙会议正式通过了《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
由于这两项公约都未能达到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的预期目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OTRAL)在上述两项公约基础上,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 CISG)草案,并于1980年3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该公约。
1988年1月1日,该公约正式生效。
鉴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商事惯例的需要,UNIDROIT于1980年成立一个由来自不同法律文化和背景、具有实践经验的众多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方面的专家、学者、律师、法官组成的工作组,探求阐述国际商事合同的一般原则。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承保范围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承保范围 货运险,是为了使运输中的货物在⽔路、铁路、公路和联合运输过程中,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并加强货物运输的安全防损⼯作,以利于商品的⽣产和商品的流通。
下⾯由⼩编为⼤家整理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承保范围,欢迎⼤家阅读浏览。
⼀、PICC条款“⼀切险”承保范围的争议 1.保险⼈及被保⼈理解的承保范围根据上述《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PICC条款),被保险⼈⼀般理解为,⼀切险的承保范围为⾮列明风险,即⼀切险承保平安险、⽔渍险以及除列明除外责任之外的⼀切外来原因所致的风险责任;⽽保险⼈则认为,⼀切险只是承保平安险、⽔渍险及11种普通附加险责任,对6种特别附加险及2种特殊附加险和其他外来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
2.中国⼈民银⾏的复函及其效⼒问题 根据我国保险业的⾏政主管机关--中国⼈民银⾏复函中的解释,外来原因仅为11种普通的附加险,除此之外的原因造成的损害都不包括在⼀切险的承保范围内,其性质则为列明风险与除外责任,⽐PICC的⼀切险承保范围⼩很多。
但是,关于复函的效⼒,相关⼈⼠存在质疑,并认为:⾸先,央⾏的复函既不是⾏政法规,也不是部门规章,只是⾏政部门的⼀个意见,并⾮属⼈民法院办案时必须要依据或参照之列;其次,作为保险业的⾏政主管机关,央⾏只能对其所属的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起指导作⽤,却并不能⼲预保险合同的约束⼒,更不能强制地⾃动⽣成为保险单中的⼀项保险条款;再次,作为保险⾏业的⾏政主管机关,央⾏本⾝并不具备对保险⼈与被保险⼈的争议具体条款进⾏解释的权⼒。
综上,认为央⾏的复函并不能成为保险⼈肆意解释“⼀切险”承保范围的依据。
⼆、⼀切险的由来 1、ICC(A)条款 20世纪早期以前,伦敦保险市场基本都是以传统的'船货⼀体保单(S.G.保险单) 为基础,直到近代以来,才出现了“⼀切险”。
⼀战以后,货物保险“⼀切险”条款在贸易商和银⾏间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人保海运保险条款和伦敦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比较(2009-03-17 16:09:02)在全球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有80%的货物进出口是依靠海洋运输来完成的。
而以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为核心的国际运输货物保险,作为支持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航运业及风险管理的手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国都设有国际运输货物保险机构,并制订了相应的保险条款。
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是指保险人或保险公司在其保险单内所载明的,明确规定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即赔偿的责任范围、除外责任、保险期限及其他有关事项的条款。
在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进出口货物的保险一般要求采用“中国保险条款”(China Insurance Clauses,简称CIC)。
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企业以CIF价格条件对外出口时,有些外商也常会要求采用国际保险市场上通用的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条款”(Instit ute Cargo Clauses,简称ICC)进行投保。
为了达成交易,我国出口企业一般都予以接受。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CIC与ICC险别的责任范围进行比较,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险别的精神实质,也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做好投保的选择。
一、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概述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是根据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和1779年英国国会确认的“劳埃德船、货保险单价格”所制订,经多次修改后于1963年1月1日定型为“协会货物条款”(ICC)。
到1982年1月1日,为了避免命名与内容不符、易产生误解的弊端而改成现行的ICC。
该条款共包括6种险别:(1)协会货物条款(A)〔简称ICC(A)〕;(2)协会货物条款(B)〔简称ICC(B)〕;(3)协会货物条款(C)〔简称 ICC(C)〕;(4)协会战争险条款(货物)(IWCC);(5)协会罢工险条款(货物)(ISCC);(6)恶意损害险(Malicious Damage Clause)。
中国人保海运保险条款和伦敦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比较(2009-03-17 16:09:02)在全球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有80%的货物进出口是依靠海洋运输来完成的。
而以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为核心的国际运输货物保险,作为支持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航运业及风险管理的手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国都设有国际运输货物保险机构,并制订了相应的保险条款。
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是指保险人或保险公司在其保险单内所载明的,明确规定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即赔偿的责任范围、除外责任、保险期限及其他有关事项的条款。
在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进出口货物的保险一般要求采用“中国保险条款”(China Insurance Clauses,简称CIC)。
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企业以CIF价格条件对外出口时,有些外商也常会要求采用国际保险市场上通用的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条款”(Instit ute Cargo Clauses,简称ICC)进行投保。
为了达成交易,我国出口企业一般都予以接受。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CIC与ICC险别的责任范围进行比较,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险别的精神实质,也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做好投保的选择。
一、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概述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是根据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和1779年英国国会确认的“劳埃德船、货保险单价格”所制订,经多次修改后于1963年1月1日定型为“协会货物条款”(ICC)。
到1982年1月1日,为了避免命名与内容不符、易产生误解的弊端而改成现行的ICC。
该条款共包括6种险别:(1)协会货物条款(A)〔简称ICC(A)〕;(2)协会货物条款(B)〔简称ICC(B)〕;(3)协会货物条款(C)〔简称 ICC(C)〕;(4)协会战争险条款(货物)(IWCC);(5)协会罢工险条款(货物)(ISCC);(6)恶意损害险(Malicious Damage Clause)。
第一编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第一章国际货物买卖规则国际货物买卖是最为广泛和最为基础的国际商事活动之一。
按其性质,与国际货物买卖有关的法律关系可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公法和私法。
根据国际商法的学科特点,本章主要介绍跨国性的国际买卖法律制度。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调整模式一、三种法律调整模式在民族国家崛起,并成为国际上通行的组织形式之后,传统上,货物买卖法主要由各国国内法调整。
对于国际货物买卖而言,这有可能引发法律冲突,传统的法学主要通过极具国内法色彩的国际私法方法来加以缓和。
但是,这种国内冲突法模式具有显而易见的缺点:如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可能引发当事人“挑选法院”(forum shopping),不利于当事人从事国际货物买卖。
11950年代兴起的去殖民化运动使得当今世界的国家数目达到200个左右,这就增加了国内冲突法模式的不确定性。
为了缓和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统一冲突法公约(如1955 Hague Sales Conflicts Convention,1986 Hague Convention 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等)。
统一冲突法公约的作用显然有限,它最多只是减少“挑选法院”现象,对于因各国实体法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仍然无能为力。
鉴于国内冲突法模式的不足,1920年代起,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就致力于制定国际统一实体法。
1964年,就国际货物销售问题,达成了两个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法(ULFIS)。
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ULIS)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2理论上,制定统一实体法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为在缔约国内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者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法律平台,减少因“挑选法院”所导致的不确定性。
在与国内法的关系上,这两个统一法公约采取了非常激进的做法:它们排除了国内法的适用,如ULIS第17条规定,对于该公约范围的问题应按照该公约所依据的一般原则来解决,而不能求助于国内法。
货物运输保险险种提示:我司目前现行的货物运输保险种类有:(一) 进出口运输保险包括:1、海洋货物运输保险2、航空货物运输保险3、陆上货物运输保险4、邮递货物运输保险5、上述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货物运输保险(二) 国内运输保险包括:1、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2、国内航空货物运输保险3、国内公路货物运输保险4、国内公路货物运输定额保险5、国内铁路货物运输保险6、国内水路货物运输保险7、国内航空旅客行李保险8、国内管道货物运输保险9、多式联运货物运输保险目前咱们常见的海洋货物运输险要紧利用以下2种条款: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1981年1月1日修订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2.英国伦敦协会1982年1月1日实施的“协会货物条款”)即I.C.C.(INSTITUTE CARGO CLAUSES)新条款I.C.C.新条款与PICC 条款的区别(有4点)(1)结构不同。
ICC条款详细具体,三个条款各有19条,A、B、C条款按风险划分,所承保的风险差距较清楚,容易区分。
PICC条款简明扼要,仅有一个条款,分为5条。
三个险种是按风险程度划分,差距不够清楚,内容有所重叠。
(2)PICC条款较ICC条款更有利于被保险人。
要紧表此刻水渍险和平安险与B、C条款的不同。
例如水渍险和平安险承保在装卸或转运进程中,由于一件或数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数或部份损失,而B条款和C条款仅承保由此而造成的全损等等(3)ICC条款增加了除外责任设立了船舶或驳船不适航或不适货而造成货损的除外责任(限于被保险人或其雇佣人员明白这种不适航或不适货的情形)。
增加了由于船舶所有人、领导人、租船人或经营人破产不履行债务造成的损失或费用。
(4)索赔时效不同PICC条款规定的索赔时效为从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货港全数卸离海轮后起算,最多不超过2年。
ICC条款未做任何规定。
第一部份展业的大体要求一、展业预备(一)熟悉条款、条款说明、费率规章等有关知识及投保单的填制要求。
三种主要贸易付款方式的区别外贸出口主要的付款分为三种,信用证L/C(Letter of Credit),电汇 T/T(Telegraphic Transfer),付款交单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较少。
我们先来介绍信用证L/C(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付款方式最常用的一种付款方式,每个做外贸的人早晚都将会接触到它。
对不少人来说,一提起信用证,就会联想到密密麻麻充满术语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天书。
其实信用证可以说是一份由银行担保付款的S/C。
只要你照着这份合同的事项一一遵照着去做,提供相应的单据给银行就必须把钱付给你。
所以应该说信用证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保险的付款方式。
信用证一旦开具,他就是真金白银。
也正因为如此,一份可靠的信用证甚至可以作为担保物,拿到银行去贷款,为卖方资金周转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证打包贷款”。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信用证有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保险。
原因是信用证中可能会存在很难然你做到的软条款,造成人为的不符点。
第二种常见交货方式为电汇 T/T(Telegraphic Transfer)。
这种方式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分为前T/T,和后T/T,前T/T就是,合同签订后,先付一部分订金,一般都是30%,生产完毕,通知付款,付清余款,然后发货,交付全套单证。
不过前T/T比较少见一点,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比较多。
因为欧美国家的客户处在信誉很好的环境,他自己也就非常信任别人。
最为多见的是后T/T, 收到订金,安排生产,出货,客户收到单证拷贝件后,付余款;卖家收到余款后,寄送全套单证。
T/T订金的比率,是谈判和签订合同的重要内容。
订金的比率最低应该是够你把货发出去,和拖回来。
万一客户拒付,也就没有什么多大损失。
T/T与L/C比较,就是操作非常简单,灵活性比较大,比如交期吃紧,更改包装,等等,只要客户同意,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保险条款与伦敦保险协会条款运用的比较分析一、中国保险条款(一)概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根据我国保险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1963年伦敦协会货物条款,并参照国际保险市场的习惯做法,分别制订了海洋、陆上、航空及邮包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以及适用于以上四种运输方式货物保险的附加条款,总称为“中国保险条款”(China Insurance Clauses 简称CIC)。
1972年曾修改过一次,到1981年1月1日又修订为当前的保险条款,目前在国内应用广泛。
(二)责任范围海运货物保险的险种很多。
其险别按照是否能单独投保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类。
基本险所承保的主要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货物损失与费用包括:1、平安险(1)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
(2)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它物体碰撞及其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3)只要运输工具曾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禁毁等意外事故,不论这意外事故发生之前或者以后曾在海上遭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4)在装卸转船过程中,被保险货物一件或数件落海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5)被保险人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措施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6)运输工具遭遇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需要在中途的港口或在避难港口停靠,因而引起的卸货、装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7)发生共同海损所引起的牺牲、分摊费和救助费用。
(8)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条约”,按该条款规定应有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2、水渍险事实上,与平安险的责任范围相比,水渍险的承包责任范围略有扩大,区别在于水渍险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也负责赔偿。
水渍险不包括锈损、碰损、破碎以及散装货物的部分损失,故常用于不易损坏的货物或生锈并不影响使用价值的货物,如钢管、线材等。
3、一切险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风险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一些附加险对基本险的责任范围的补充和扩大二、伦敦保险协会条款(一)概述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是根据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和1779年英国国会确认的“劳埃德船、货保险单价格”所制订,经多次修改后于1963年1月1日定型为“协会货物条款”(ICC)。
到1982年1月1日,为了避免命名与内容不符、易产生误解的弊端而改成现行的ICC。
它们对世界各国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责任范围该条款共包括6种险别:1、ICC(A)险(1).承保范围ICC(A)是采用“一切风险减除外责任”的办法,即除了“除外责任”项下所列风险保险人不予负责外,其它风险均予负责。
(2).除外责任①一般除外责任。
如因包装或准备不足或不当所造成的损失;使用原子或热核武器所造成的损失和费用。
②不适航、不适货除外责任。
主要是指被保险人在被保险货物装船时已知船舶不适航,以及船舶、运输工具、集装箱等不适货。
③战争除外责任。
④罢工除外责任。
2、ICC(B)险(1)承保范围ICC(B)险对承保风险的做法是采用“列明风险”的方法,即在条款的首部开宗明义地把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一一列出。
(B)险的承保范围是:灭失或损失合理归因是属于下列任何之一者:①火灾、爆炸。
②船舶或驳船触礁、搁浅、沉没或倾覆。
③陆上运输工具倾覆或出轨。
④船舶、驳船或运输工具同水以外的外界物体碰撞⑤在避难港卸货。
⑥地震、火山爆发。
⑦共同海损牺牲。
⑧抛货。
⑨浪击落海。
⑩海水、湖水或河水进入船舶、驳船、运输工具大型海运箱或贮存处所。
货物在装卸时落海或摔落造成整件的全损。
(2)除外责任①ICC(B)与ICC(A)的除外责任基本相同,但有下列两点区别,(1)ICC(A) 只对被保险人的故意不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不负赔偿责任外,对于被保险人之外的任何个人或数人故意损害和破坏标的物或其它任何部分的损害要负赔偿责任。
但在ICC(B)下,保险人对此也不负赔偿责任。
②ICC(A)对海盗行为列入承保范围,而ICC(B)对海盗行为不负赔偿责任3、ICC©险(1).ICC(C)承保风险比ICC(A)要小得多。
它只承保“重大意外事故”,而不承保“自然灾害及非重大意外事故”,其具体承保风险是:①火灾、爆炸。
②船舶或驳船触礁、搁浅、沉没或倾覆③陆上运输工具倾覆或出轨。
④船舶、驳船或运输工具同除水以外的外界物体碰撞⑤在避难港卸货。
⑥共同海损牺牲。
⑦抛货。
(2).ICC©险的除外责任与ICC(B)完全相同。
ICC(A)险、ICC(B)险、ICC©险条款的责任起讫也采用“仓至仓”条款,但比我国条款规定更为详细。
4、协会货物战争险5、协会货物罢工险三、中国保险条款与伦敦保险协会条款运用的比较(一)两者总体上的比较1、CIC 沿用了传统的分类形式,即以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表示基本险,附加险另文说明。
风险承保范围从小到大、逐一列明,除外责任单独表示。
ICC 则以“A、B、C”等系统命名方式将保险责任明显区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
风险承保范围由大到小,承保风险采用排外式和列举式两种方法表示:ICC 的(A)险以承包所有风险减除外责任的方法表示,其他两险(B)、(C)逐一列明,在列明的基础上,再去除除外责任。
2、CIC 只有三种基本险可以单独承保(尽管近年来我国实践中也一开展战争险和罢工险业务,但是在条文形式上仍是如此),而ICC 的战争险和罢工险由于自成体系,根据条款规定,在征得保险公司同意后,也可以单独承保。
3、CIC 仅原则性地规定了“船舶互撞”条款的赔偿责任,而ICC 各险均特别指明保险人在赔付时有对被保险人此种索赔进行抗辩的权利,这样可以避免保险人因单方面理算不清或“过失”而承担不应有的赔偿责任,反映出保险方在赔付时不仅要严格查明应由保险方承担的被保险方的最小损失,还要通过“双方有责碰撞”条款向索赔方抗辩的机会,将扩展赔偿的责任紧缩到最小限度。
4、ICC 将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延迟或绕道等情况与运输契约在目的地之前终止的情况区别对待:在前一种情况下,被保险人无需发出通知。
保险责任自动继续有效;在后一种情况下,只有在被保险人及时将情况通知保险人并在必要时加缴保险费的情况下,保险责任才可以继续有效。
CIC 对这两种情况没有区分对待,而是均需要被保险人及时通知保险人并在必要时加缴保险费,保险责任继续有效。
显然CIC 的规定对被保险人不利。
(二)两者具体内容上的比较1、CIC 平安险与ICC©的比较CIC 平安险的承保责任范围包括: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导致的货物的全部损失;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在装卸或运转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被保险人的施救费用;在避难港卸货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卸货港所产生的特别费用;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根据“船舶互撞责任”条款的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ICC©险承保可合理归因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火灾或爆炸;船舶或驳船遭受搁浅、触礁、沉默、或倾覆;路上运输工具的倾覆或出轨、船舶、驳船或运输工具同除水以外的任何外界物体碰撞;在避难港卸货;共同海损;抛货等。
从以上所列的责任范围看,ICC©的实际保障范围明显小于平安险。
ICC©险实际保障范围明显小于平安险。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CIC 平安险承保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货物的全部损失,虽已明确指出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赔,但是对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则陪。
而ICC 的(C)险中对自然灾害和一般性的意外事故均未列入责任范围,即对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雷电”以及一般性的意外事故如“海水、湖水或河水进入船舶、驳船、运输工具、集装箱、大型海运箱或贮存处所”所致的损失(无论是全部损失还是部分损失)都是不予赔偿的。
(2)CIC 平安险负责承保装卸时所造成的一件或数件或整件货物落海而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而ICC©险不在承保货物装卸(避难港除外)时所造成的损失。
(3)在ICC©险的除外责任中规定:对于由任何个人或数人非法行动故意损坏或故意破坏保险标的或其他任何部分不负赔偿责任。
对“任何人”可以理解为包括被保险人及其他一切人的故意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都是不负赔偿责任,被保险人如要获得此保障,需加保新附加险“恶意损害条款”。
而CIC 的除外责任中规定对“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是不负赔偿责任的,说明我国条款仅限于被保险人(包括被保险人的代理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失不予赔偿,而对其他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是负责赔偿的。
2、CIC 水渍险与ICC(B)的比较CIC 水渍险的承保责任范围除包括上述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保险人还负责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ICC(B)险承保范围采用“列明风险”的方式,承保可合理归因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火灾或爆炸;船舶或驳船遭受搁浅、触礁、沉没或倾覆;路上运输工具的倾覆或出轨;船舶、驳船或其他运输工具同除水以外的任何外界物体碰撞或接触;在避难港卸货;地震、火山爆发或雷电;共同海损的牺牲;抛货或浪击落海;海水、湖水或河水进入船舶、驳船、其他运输工具、集装箱或海运集装箱贮存处所;货物在船舶或驳船装卸时落海或跌落造成任何整件的全损。
从整体上来看,ICC(B)险承保的风险与CIC 水渍险并无明显的差别,但就其列出的承保风险来说,以下三点是必须注意的:(1)在ICC(B)险承保范围中规定:“货物在船舶或驳船装卸时落海或跌落造成任何整件的全损”,说明它对装卸时落海或跌落造成的整件全损负责,对部分损失是不予负责的。
CIC 水渍险责任范围规定:“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说明CIC 水渍险对全损或部分损失都负赔偿责任,单对货物跌落岸上造成的损失不予负责。
(2)在CIC(B)险的除外责任中,与ICC©险规定相同,“由任何个人或数人非法行为故意损坏或故意破坏保险标的或其他任何部分”不负责赔偿。
如获得这些保障,同样需加保“恶意损害条款”。
(3)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认定上二者不尽一致。
自然灾害上,CIC 水渍险仅承保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和洪水造成的损失;ICC(B)险除了承保地震、闪电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外,还对火山爆发、浪击落水和江、河、湖;海水侵染货物等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但又不包括类似与海啸、恶劣气候和洪水等范畴。